(台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台湾)

台湾罗氏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4-11-09

 

   罗氏,也是周朝时一个古国的后裔,「以国为氏」而得姓。
   当年的罗国,位于现在湖北省的襄阳,是传自上古祝融氏黎的后裔。黎,是颛顼帝高阳氏的裔孙,高阳氏又是黄帝的裔孙。这个罗国,始见于周朝初年,传到距今大约两千两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末期,被当时的楚国所灭,于是,子孙失国南迁,也开始以罗为姓。
   关于罗姓的源流,群见于以下各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国,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妘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偪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罗国所初封的宜城,指的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罗氏发祥于此地之后,后来一再往南播迁,首先,迁到了湖北的枝江,再迁于湖南长沙,最后,于汉景帝时在江西的南昌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南昌,古称豫章,据说是由于罗氏先人的经营而被汉朝皇帝立为郡,而这个地方,也就自此成为罗氏家族的一个最主要繁衍中心了。
   有关两千多年来,罗氏自湖北而湖南而江西的发展过程,江西的「罗姓大成谱」上有十分详细的记述,是这样的:「吾族世系,出于黄帝……延至周,妘郐公号劻正,分封罗国(左传杜注:在宜城县山中)。至凌甫公,以功显秦国,遂迁国于枝江,守陇公徙长沙,以国为氏。秦有均用公次子讳珠,仕汉,与灌婴侯,定九江郡,筑城于南昌首府,工成告竣,手植豫章,因家其地;景帝间……请定为郡,始有豫章之称。其后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碁布。」
   江西豫章的罗氏子孙,繁衍得很快,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散居天下,并且于唐代南迁入闽,又于宋末元初由闽入粤,近年来,再从闽、粤二地渡海东来,迅速发展成为台湾的第二十八个大姓,以上有关过去罗氏家族的分衍和播迁情形,有下列的文献可资参考--
  「罗氏大成谱」:「在晋、宋、齐、梁之际散居天下……迨唐僖宗之末,黄巢作乱,我祖仪贞公,致仕隐居,因家吉丰,长子景新徙赣州府宁都州。历数十年又迁闽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成家立业。」
   兴宁大坪罗氏谱:「其先居福建宁化,宋末经长汀、上杭,入广东平远至兴宁、五华、梅县。」
   福建通志:「有罗令纪者,于唐开元中入闽,辟黄连峒(旧汀州府)。」
   崇正同人系谱罗氏条:「罗氏历代相承,繁殖中土,自东晋南渡,遂有南来,而奠居于江浙之间者。据罗氏族谱称:唐末有铁史公之子景新,因避黄巢之乱,与父分散于虔(今江西)州,乃迁豫章之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家焉。」
   从以上的文献,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据以找到自己家族的来处。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星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来。
   当然,像这样一个著名的姓氏,也难免有被冒姓的记录,像「魏书官氏志」就曾指出:「多罗氏、斛瑟罗氏,皆改为罗氏。」
   台湾的罗氏,也是来自福建宁化,与发源于湖北襄阳的罗氏,一脉相承。不过,他们的来台开基,为时较迟,一直到雍正初年,才有一位姓罗的福建漳州人到达现在的基隆市开垦,此后,罗氏先民在台湾岛上的活动记录,计有--雍正八年,有广东人入垦今新竹县红毛乡;十一年,有泉州人罗泉入垦今彰化县的东螺东堡;干隆四十一年,有一位罗姓人士与其它九姓合购今新竹县竹东镇的一片牧地;嘉庆十六年,有粤人罗德义入垦拣东上堡水底寮;道光十四年,有彰化绅士罗桂芳、刘济川、刘章职三人合设义渡;同治六年,则有一位罗阿传入垦今新竹县关西镇。
   近年来,台湾到处都有姓罗的人家,尤其在新竹、苗栗、和嘉义三地,这个家族更是繁盛异常。
   台湾罗姓的昭穆,有下列各项--
德达公派:开维秀振碧享庆吉仕际时来学贤国实立业荣光兴隆永世焕发其祥。
国桂公派:允心志东昌安居焕文章道义千秋范诗书万载香勋名彰福德现学耀宗光。
新昭穆: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纲维承祖业文德耀宗光  理学家声远英才国运昌来云同绍述余庆发新祥。

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 罗柏青 供稿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