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彦贤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宗彦贤达

北有行知 南有陶龛

 罗杏村 发布时间:2003-01-24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罗长裿,(1965-1911)字申田,继承父志,以历年游宦薪俸所入,置田租240石来创办湖南省娄底市第一所最早的罗氏族学,即陶龛义塾。光绪三十二年改为陶龛两等小学堂。堂址初设画竹园(今湘乡市毛田乡画竹村)。宣统二年(1910)迁中仪堂(今娄底市西阳乡白鹭村)。民国元年(1912)改名为陶龛学校。3年,校址迁抚余山庄(今西阳乡白鹭村)。9年,罗辀重留美归国,主持校政,增捐田租100石,为扩校资金。翌年,罗季则以捐半兑半的形式,将抚余山庄移交学校,陶龛校址始得固定。20年(1921),向社会各界募捐银洋2000余元,动工兴建房屋一栋,翌年4月落成后,命名为“爱迪生院”。26年,筹建“三十周年纪念堂”,至此,校园扩大到80余亩,教学、生活用房增加到11栋共187间,总计建筑面积为9420平方米。校园内,除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场外,还辟有小型农场和养殖场,没有生产合作社和“三八”缝纫社,供学生劳动实习,勤工俭学之用。
罗辀重主持陶龛校政,以“血性”为校训,提倡做人要“既勤且愚”,“为他不为己”,各科教学均以“德、智、体、美、群”五音为目标,以“血性”精神贯穿于其间,严格要求教务,注意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注重感化,提倡循循善诱。自民国20年开始,改星期制为旬日制,以增加教学时间。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导师制,密切师生关系,其教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注重教给学生以求知方法,指点其求知途径,对国语课成绩考查,以“领悟力”、“发表力”、“阅读力”、“书法”、“翻字典”和“作品展览”六个方面,分别评定优劣,别具一格;二是特别重视课外实践活动,除常年开放儿童图书馆、教师图书馆、仲渊图书馆(合计藏书3万余册)供课外阅读以外,还设有博物馆(陈列各种模型、标本1000余件),这些模型标本都是师生自制的。音乐室、美术室(有油画、雕塑等艺术品近100件)和劳作室,供开展器乐演奏、雕刻、绘画、刺绣、编织、照相等30多种课外活动。各种课外活动都有教师进行辅导,学生按照各自的爱好和特长,自由报名参加。定期(半年或半期)交换项目,以求掌握多种技能。
①陶龛的精神、陶龛的业绩,曾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民国12年湖南省长赵恒惕以陶龛学校办学卓越,题赠“敬教劝学”匾额,省教育局颁发教育奖状设金色二等奖。民国26年(9937)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教泽世延”巨匾。民国29年(1940)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周丰乃道,盛赞陶龛精神可嘉,题赠以“陶龛精神救中国”的匾额。来校视察参加、访问的专家、学者和外地学生的师生,更是不绝于途,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盛誉。
②陶龛的“血性”精神和“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向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1949年以前毕业于陶龛并已和陶龛校友总会取得联系的364人中,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5人,获中级职称的230人,是团级以上行政干部有35人,他们分布在全国22个省(含台湾)、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及美国、巴西、新加坡等7个国家。
③在改革开放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陶龛精神值得借鉴,值得发扬光大,让我们继承先辈遗志,为振兴中华民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吧!

珠公63世孙罗杏村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