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

 罗训森 发布时间:2003-01-06

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

——关于编写《中华罗氏通谱》的几点建议

据《罗氏通谱》第九期,称“中华罗氏通谱”告竣,历时五载,初稿600万字已脱稿。这是罗河胜主编等努力工作的结果,可喜可贺。

有正史记载的罗氏历史已经近三千年了,其中各种人才辈出,使罗氏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更有大量优秀罗氏子孙的史料、记载于族谱中,编委会收集了大量的罗氏族谱,将对罗氏历史、罗氏源流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将对中华罗氏的凝聚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有许多在世的罗氏长辈、名人、企业家,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华罗氏通谱》的活动,因此,其成功与否,已远远超出编委会的范围。作为罗氏一份子,有责任对编写通谱提出几点建议,供宗人商榷。

    一、罗氏有五个郡望,有不同的来源;《中华罗氏通谱》应有确切的表述。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袁义达等编《中华姓氏大辞典》载:罗姓有五个郡望:长沙、豫章、齐郡、襄阳、河东《元和姓纂》、《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姓□》、《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姓氏考略》、《千家姓》。代表人物“罗怀,汉时梁相。(《感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罗氏来源:(1)颛顼(砖树)帝之子祝融之后,妘姓,受封于罗(故城在今湖北宜城西10公里罗川城),后徒枝江,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一说,春秋时罗国与楚国同姓,子爵熊姓,后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2)汉时巴氏七姓有罗氏。(3)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破多罗氏,解瑟罗氏,叱罗氏等为罗氏。(4)唐时,西域曹国人有罗氏,见《北梦琐言》。(5)唐时天竺人有罗氏。(6)宋时板□蛮(为湖南湘西土家族先民)七姓有罗氏。(7)西夏人姓。(8)明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罗名秉忠。今蒙古族姓。(9)明、清时云南兰州(故治在今云南兰坪县)土知州、土舍均为罗氏,系白族,今白族姓。(10)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吉林乌拉等地。又清八旗姓爱新觉罗、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等后,均有改姓罗者。今满族姓。(11)土族罗古尔氏,汉姓为罗。(12)彝族姓。又,彝族俄母氏,汉姓为罗。(13)瑶族姓。又瑶族勒楼氏,汉姓为罗。(14)芒人温糯氏,汉姓为罗。(15)台湾土著、布依、布郎、佤、京、仫老、侗、苗、东乡、回、壮、羌、俄罗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姓”作为“生物学标记”的群体遗传学特征。袁义达先生编写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应该是目前最权威的资料。其中罗氏竟有15种来源!当然还有其它来源。也就是说,中华罗氏,有五个郡望,十五大种类以上来源。《中华罗氏通谱》要越出豫章罗氏这单一郡望。

二、豫章不止企,遵生世系。通谱应以史为准。

据唐宰相权德舆为浙江会稽的罗□撰墓志铭《唐故太中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罗公墓志铭》开篇“公讳□,其先会稽人。蜀广汉太守蒙,晋西鄂节侯宪;给事中袭,皆以茂绩焯于前载。曾祖彦荣,皇同州长史。祖思崇,韶、睦、常三州刺史;父怀操,桂州兴安县令,赠华州刺史。实有清行藏于家牒。”明确唐朝名人罗□、罗让父子的郡望是襄阳,并有家谱。

据宋代著名文人、诗人、宝谟阁直学士(从三品)、通议大夫(正四品)、吉水开国食邑七百户、进士杨万里(1127-1206),其是庐陵(今吉安)诗人、举人罗绋字天文的女婿,在为罗绋的儿子罗上行、罗元通、罗价卿(维藩)、罗仲谋(全略)、罗元忠等撰写的墓志铭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先世,在《罗氏万卷楼记》中,开篇即明确:“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晋,君章(罗含)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罗隐);含庐陵之罗,其后也”。(《钦定四库全书·诚斋集》P1161-40,杨万里,字诚斋。)明确晋罗含有后代,而罗含本传云:“罗含,字君章,桂阳来阳人也。曾祖彦,临海太守,父绥,荥阳太守。”官至廷尉,长沙相(从一品),太和四年(369)“帝遣侍中(第三品)罗含以牛酒犒(桓)温于山阳”(《晋书·桓温传》98卷)这时企生遵生,应是儿童少年,因为企生是被桓温的儿子,桓玄杀害的,因此,罗含不会是企生的后代,汉晋代比企生早见于史册的罗氏,还有许多,不一一列举,仅说明豫章郡不止企,遵生一支。

但是,“一忠一孝”的企、遵生,为豫章罗氏产生了很大的声望,加上宋代理学名家朱熹的祖师及老师罗从彦,学者称为豫章先生,“更确立了豫章在罗氏五个郡望中首位,明、清后,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态势。然而亦有一些著名学者,不为世风所惑,坚持以史为据。如明朝状元罗洪先,先后十几年修撰“秀川族谱”,而且为众多的其他姓氏写谱序,公认的姓氏源流专家,他在“27山原罗氏族谱序”中说:予族与山原同然所秀川,祖□之先,本湘东人,而序谱者咸谓豫章徙同江,莫辨其自。独山原祖,襄阳拯,拯为吉州推官,在郡志可考。“(《四库全书·念庵文集》卷十二P15-287)明确指出被官方列为史料依据,如《江西通志》在写。“罗珠”传时,以罗洪先家谱为据。

阅读《大成谱》时,使人觉得中华罗氏就是豫章罗氏,而豫章罗氏就是企、遵生罗氏。此

三、企生、遵生世系是豫章罗氏之一,而豫章罗氏,是中华罗氏之一。明显违背自然规律与史实。这是《柏林罗氏宗谱》、《豫章罗氏大成谱》所共犯错误。为了突出豫章,把其他郡望的名人,说成是要郡望的,有的将小说人物列入谱中造成的笑话,如将唐燕王罗艺,说成是遵生的后代,还说“事详唐史“。而罗艺在新、旧唐书均有本传,襄阳人,其先世肯定不是豫章的遵生。谱中将山东历城的少年英雄罗士信,说成是罗艺的儿子,将小说中的儿子罗成,说就是罗士信,再把小说人物罗通列入谱中。而历史记载罗艺是被满门抄斩的,连弟弟利州都督罗寿都不能幸免。对襄阳罗氏造成重大打击。不可能有直系子孙在唐朝身居高位,如果有逃过大难的罗艺子孙,也一定不敢承认是罗艺的直系后代。要知道,罗艺反唐,是灭九族之罪。应改写成大成谱遵生一支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三代人。

从罗氏的十五个来源中可清淅看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加入到罗姓的队伍中,此一进程清末、民国初还在进行。在《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一书中列出罗姓五王:罗拔、此魏、赵郡王,济南王,罗弘信,唐豫章郡公,临清王,此平王,罗绍威,唐长沙王,邺王,罗科铎,清平郡王,罗洛浑,清衍禧郡王。(还有唐燕王罗艺)。其中罗拔是山西代州人,屈蛇侯罗结的后代。汉末由叱罗氏等改为罗姓,以河东、齐郡为郡望,清代二位王爷与罗姓五个郡望更毫无关系,但他们毕竟是中华罗氏的一员,我们在修通谱一定要注意,历史上,罗氏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加入罗氏队伍的少数民族也越来越多,以至今天罗氏上升为中华百家姓之二十位,要克服旧能谱中,企生、遵生世系就是豫章罗氏,而豫章罗氏就是中华罗氏的错误。

四、对罗氏重要人物、重要文章、正史、地方史无载者,应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慎重考证。

罗叶,谱载汉永元时官太尉(89~105),太尉亦称大司马,食禄万石相当正一品,是全国管军事的最高指挥官,查汉书“百官公卿表”在太尉一栏无此人,《汉书》是汉代人班固所修,是修当朝事,不太可能把太尉这么重要的人给漏了,省志、府志、县志均无记载。这引起发一系列问题,在《的本堂》(柏林罗氏为报本堂)的诰敕文中,有许多有关罗叶的文章,这些文章应予考证。

       罗元杰、立行,普载称其为福建宁化人,并且官至龙图阁学士等,但《福建通志》、《汀州府志》、《宁化县志》均没有这两位先贤姓名,一般地方志中,唐代资料比较少,但宋休相当齐全,应该有案可查,不但《福建通志》没有记载,《江西通志》也没有记载,包括《南昌府志》、《南昌县志》均查不到,在《广东通志》、《贵州通志》、《安徽通志》、《江南通志》、《浙江通志》、《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京几通志》等笔者能看到的地方志中,均查不到此二人。其谱序中曾说是欧阳修阁僚,所以请欧阳修写序,但遍查欧阳修全集,没有发现此文,亦未发现罗元杰,罗立

行的姓名,甚至笔者粗翻两遍亦未找到欧阳公为罗氏写的有关文章。如果无法证实历史上确有为官的罗元杰、罗立行其人,那么大成谱的史料性就大原本折扣了。(笔者无否定大成谱的意思,其民间的功绩巨大,但其搞乱罗氏历史名人世系失去其史料的意义,仅能作为参考,造成历史的遗憾。)

       罗颖,南唐进士,在《春秋十国》中有传记,但《报本堂》诰敕文中说:“封为豫章开国郡公,食虚邑三千户,祖仪仁,赠太子太保,父无伦赠太子太傅,祖母熊氏赠金陵郡夫人,母龚氏封国夫人。”该文伪托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罗颖如果是豫章开国郡公的话,他不会再参加宋初的乡试(见《十国春秋》罗颖传),《江西通志·南昌府》罗颖传)。他的传记中决不会遗掉如此重要的头衔。何况罗颖在《豫章罗氏源流总序》中是奉秦武陵令君用公为始祖,认长沙为郡望。可见当时长沙郡,更受罗氏崇敬,因唐时,长沙出了罗弘信、罗绍威、罗周敬等高官显爵盛极一时。另外,该文有许多版本,亦应予以鉴别。

       罗□是唐时从钱塘迁到庐陵(吉安)的罗氏始祖,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有多支罗氏是他的后裔,笔者祖先祖籍吉水,不管是罗复仁一支,罗洪先一支,罗恭□一支,罗通一支,均是罗的后代,所以努力寻找有关罗□的各种史料及传说。大成谱有一种世系:企生——昌——智亮——庆祖——景彦——万年——元千——世宪——志银——尹斌——有主——汉仁——宏从——绍经——周吉——仪主——天民——□。不知何据。《秀川族谱》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罗汇撰《秀川庆源序》,追溯先世时,用粗略手笔记:仕于汉者,长沙之怀,为梁相;仕于晋者,襄阳之宪,为江陵将军,豫章之企生,为武陵太守;来阳之彦,为临海太守,仕于隋者,监门将军,襄阳荣(罗艺之父)仕于唐者绛州总管历城士信;太子宾客会稽□;太学博士虞乡道琮;衡阳之□为监察御史;贵乡之弘信为监清郡王。”“汇尝闻显考奉议(郎,正八品)言。祖、父相传,自豫章徙来,则戡村罗氏实行武陵(企生)之后,但世次之远近,迁徙之岁月,未得其详。”罗汇的叙述是相当客观的,所提及罗氏名人,至今均考,说罗□为企生后仅为“相传”。宋,杨万里(1127-1206)光禄大夫(正二品)谥文节,为罗绋女婿,在他的文集多次提到罗□的先世,肯定为晋之罗含,唐之罗隐。所以,应按杨万里的结论,改写罗□的先世。

       至于艺文学案方面,正史中记,晋罗含有三卷著作传世,唐罗让有三十卷传世,但这两位罗氏先贤的著作,在清朝时均失传了。在《四库全书》中经过严格筛选有十三位罗氏先贤留下著作:

1、罗大经(宋)鹤林玉露(吉安吉水人)     杂家三    865-253    已再版

2、罗□(明)     圭峰集(江西南城)                  别离五    1259-1

3、罗良弼(宋)龙云集(吉安)                          别离二1119-63

4、罗泌         (宋)路史(吉安)(良弼子)   别史    383-1

5、罗洪先(明)念庵文集(吉安吉水)                别集五    1275-1

6、罗伦(明)一峰文集(吉安永丰)            别集五1251-629

7、罗从彦(宋)豫章文集(福建沙县)别集三     1135-641

8、罗椅(宋)放翁诗选前集(选)(吉安)    别集三1163-729    714-275

9、罗钦顺(明)困知记、续录(吉安、秦和)儒家     714-317  已再版

整庵存稿       别集五    1261-1

10、罗浚(宋)宝庆四明志(吉安)              地理三    487-1

11、罗隐(唐)两同书(浙江钱塘)                     杂家       849-213   已再版

罗昭谏集                            别集一    1084-191已再版

12、罗壁(宋)识遗(新安人)                     杂家二    854-507已再版

13、罗愿(宋)尔雅翼(安徽歙县人)           小学一    222-239

新安志           地理三    485-337

罗鄂州小集    别集三           1142-461

另外《明儒学案》中亦留下几位罗氏先贤的著作。罗伦、罗洪先考状元的考题及答卷,均载于文集中,尤其安徽的罗愿,身背父亲罗汝楫(宋吏部尚书主和派)历史黑锅,仍入选《四库全书》,其文章连朱熹都自叹不如。更应入选罗氏的艺文篇。

五、通谱应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应以各地族谱为主。

据旧通谱似乎汉代,罗氏仅罗珠一支传衍后世,到晋代企业、遵生开始分支。事实上,《湖南通志》有秦代罗君孝子的传记,敕封孝感侯。罗宏,长沙人,汉元封五年(前104)后,任交州刺史,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相当从一品官员。罗训,来阳人,东汉处士。罗怀,长沙人,汉时梁相,真二千石,相当从一品。《四川通志》载,汉时罗衍,成都人,察考廉,徵博士,比六百石,相当从四品。罗衡,郫县人,万年令,广汉长,六百石,相当正四品。罗横,四川人,刺杀吕叔都,封侯。《江西通志》除了有“罗珠,高帝时(前206-195),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子孙因家焉。晋末(420晋灭),有罗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罗氏是其后也。明,罗洪先家谱备述其事。”传记外,还有罗劭的传记:“罗劭,字仲进,豫章南昌人。建安初(196~219)为侍中。”(比二千,相当从二品)但大成谱没有罗邵的记载。《广东通志》载:“罗威,字德仁,番禺人。”孝子。正史《汉书》九十一卷载:“至成,哀间(前32-12),成都罗裒,訾资至巨万。”为汉代时大商人,大世家,大成谱亦无此人。汉代就有这不完全统计的罗氏先贤多人,更何况罗是魏晋时的阀阅大族。所以修中华罗氏通谱,应跳出大成谱的框框。

今天,中华罗姓儿女,遍布世界各地,更应注意通谱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尽量收集已成谱的罗氏各支派,使《中华罗氏通谱》真正名符真实。

六、应单列有历史中,没有教训的人和事,后人引以为戎。

在中华罗氏的历史中,没有十大奸相这样的反面人物,但是却也不与他们有关系的人和事。如唐之罗希□,杭州人,刑部郎中,与唐奸相李林甫一党,与吉温二人,时称“罗钳吉网”。固然,历朝中均有派别之争,但被史册列入反面,总是有交友的教训要总结。启示后人不可为眼前的利益而留下历史的遗憾。

还有宋朝的罗汝楫,安徽人。累官吏部书,充国信使,除龙图阁学士,新安侯,累赠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从个人的才能说应该是十分优异的,但遗憾的是,竟站在主和派一边,为秦桧所用,留下历史的悲哀。

另外,燕王罗艺,在审时度势方面,历史予以充分肯定,但他听女巫之言反唐,却也留下遗憾。但仍不失为古代名将,入选《古代名将》G NNH 。明初著名文学罗贯中,最先将民间流传的唐朝人物故事,编著为《隋唐志传通俗演义》(明吏部尚书《林翰文先》)将罗艺一家的故事进行塑造,使罗姓,在民间大放异彩。时至今日,友人们一说起罗,即道罗成、罗通。可见罗贯中为宣扬罗氏,确实立下历史的功勋。史臣曰:“罗艺归国立功,信妖言而为叛。善始令终者,鲜矣!”作为族谱,不但要写辉煌的一面,更要写教训的一面,以史为鉴。

以上三人,除了罗希□是列入酷吏之外,罗艺是正传,罗汝楫也是列入正传,按现代的语言,罗汝楫有历史污点,罗艺不过仅有一点不能善终的遗憾罢了。对于罗希□是否为酷吏,以现在的眼光看,如果单单对政敌严酷,何况政敌是杨国忠之流,那么,能否列为“酷吏”还有待商榷。而且,李林甫死后,罗希□出为始安太守,但杨国忠并不放过,再贬为广东海康员外尉,尚不罢手,将他和李林甫的女婿张不溥济(罗希□之堂舅)一起钉死在州门上。封建官场上的斗争,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好在罗希□的后代非常争气,至唐末就有认邺王罗绍威为二十二叔的员外郎,罗衮见于史册,亦有罗处约的父亲罗济,兄弟罗贲见著正史。弥补了罗希□的缺憾。

但是,宋代的罗崇勋就不一样了,是典型反面人物。天圣五年(1027)章献明肃刘皇后时的内宫(太监)。与“江德明等访外事,(罗)崇勋等以此势倾中外。”宋史中,还记载了他干的许多件坏事,固然罗崇勋没有单列传,但他的恶行,却被历史记录在案。应作为反面教材,邪妄之徒,遭到罗氏族人谴责。

在罗氏闻人,国家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老红军、中将罗元发等关心下,在香港罗德雄宗长的支持下,在广东 实业家罗苏、罗四珠的大力资助下,广州罗河胜主编发动宗人,收集族谱做了大是一的艰巨工作,江西主编罗承逵收集大量的原始族谱,福建主编罗焕面,召开三次代表大会,一次编委会,还有其它省份的宗长亦做了大量的工作。本人于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介入到罗氏族谱、源流的研究中,这是偶然也必然的,来书写家族的历史,与宗人共同总结罗氏春秋。本人福大毕业,对历史毫无功底,仅凭热情,学习、控讨罗氏历史。一家之言,错渥甚多,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编委会参考。

《中华罗氏通谱》编委

福建省分会副主编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兼职)、省罗氏委员会主任(兼职)

罗训森     高级工程师

2000315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