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歙县呈坎前后罗氏宗族发展

 杜刚 魏灵水 发布时间:2006-09-03

 

摘要:歙县呈坎的罗氏来源于江西豫章罗氏,自唐末迁徙于此,内部逐步形成同根的前、后宗族。 文章试图对前、后罗氏宗族发展过程中所演绎出来的差异性进行归纳和总结。 对于差异面的全面认识,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基层社会安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呈坎,原名龙溪,直到唐末 ,罗姓才迁徙到这里,宋罗愿歙西罗氏宗谱序(载)新安歙西北四十里,曰呈坎罗氏,倚山环溪而居。罗氏入主之后,逐步形成了同根的两个罗氏宗族,即前罗氏宗族和后罗氏宗族。 本文试图对歙县呈坎前后罗氏宗族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探讨古代徽州地方宗族内部包含的差异面。

一、呈坎罗氏概述
  (一)呈坎罗氏的来源根据元罗汝声《呈坎前罗谱序》族谱文献记载:罗出祝融,妘姓。其初封于罗国,在宜城。周末为小国居长沙,后为荆楚所灭并,子孙以国为氏,徙处豫章。
  而歙县呈坎的罗氏就来源于江西豫章的罗氏。呈坎罗氏的始迁祖唐代罗秋隐就曾经在《呈坎罗文献祠记》中指出:余家根柢于豫章,干长于南昌,枝叶繁茂....,元大德年间,罗贵《呈坎罗氏族谱序》载:至罗一翁者,初讳秋,改讳隐,系江西南昌府人..., 唐末之乱 ,屣弃家产,遍择 里居 ,至歙西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
  宋罗愿《歙西罗氏宗谱序》记载:罗始祖达生元祖讳和-和生景义讳腰-腰生万平...,直生弘爱-爱生绍忱-忱子二,鸣尹鸣谦。鸣尹生仪通,通生天秩,号秋隐。 鸣谦生先义,义生天真,号文昌。
由以上两则史料可以得出,豫章罗氏传到罗秋隐和罗文昌时,便于唐末迁往歙县呈坎,就成为呈坎的始迁祖。

(二)前、后罗氏宗族的分立
  罗秋隐和罗文昌自江西豫章迁徙与此,他们同姓同根。罗文昌定居于呈坎的东部,为前罗氏宗族始迁祖-罗秋隐定居于呈坎的西部,为后罗氏宗族始迁祖。宋朱熹在《呈坎罗氏宗谱序说》中指出他们同源分派,人易世疏。
  前后罗氏的分立初露端倪。前后罗氏宗族形成分立的第一步是通过与大姓联姻。 作为一个迁徙而来的新的姓氏,呈坎罗氏的两位始迁祖,为了宗族的繁衍,使罗氏能够得到地方的认可与接纳, 与当时当地的大姓进行联姻,前罗与朱姓联姻,后罗与汪姓联姻。唐罗秋隐《呈坎罗文献祠记》中载五年而家室就绪。 迈开了罗氏宗族入主后宗族发展的重要一步。 宋罗愿《歙西罗氏宗谱序》见其详《歙西罗氏宗谱序》载(豫章),,忱子二,鸣尹鸣谦。 鸣尹...,生先物,字仪通,,通生天秩,号秋隐。 公徙居歙呈坎为后罗。 配呈坎汪古悦公女。 秋隐葬杨干地,汪葬东里。 鸣谦...,生先义,字仪则...,义生天真,号文昌。 公徙居歙呈坎为前罗。 配篁墩朱将军古僚公女。 夫妇合葬柿坑葛木坞。
前后罗氏宗族在呈坎的第二步分立是通过始迁祖墓居的位置推动的。 同样由宋罗愿'歙西罗氏宗谱序(可知,前罗罗文昌)夫妇合葬柿坑葛木坞,而后罗)(罗)秋隐葬杨干地,汪葬东里。
  中国的古人是十分重视墓居之地的,而两罗始迁祖墓居地的分立,使本来同根的两个宗族,分别强化了各自为宗的色彩,也就打下了宗族分立的基础。

二、呈坎前、后罗氏宗族发展中的差异面
(一)带着与豫章罗氏的矛盾而出走
  在唐代末年,兵燹蔓延。元罗贵《呈坎罗氏族谱序》载呈坎的始迁祖在"唐末之乱,屣弃家产,遍择里居",来到了呈坎,这仅是外部原因。 关于这一点的内因,要追溯其族在江西豫章柏林罗氏时期的特殊情况加以分析。
  后罗始祖罗秋隐《呈坎罗文献祠记》载:"在人耳目,赀产十余万金,分析至余,仅得什一而已。 奈赋性刚直,不肯与世浮沉。然六经孔孟之传,正主于中;诸子百家之经,傍例于侧;天文地理,战陈鬼神,阴阳医卜等术,亦涉猎曲畅而会通之,皆吾分事。虽每夷明养晦,而话锋少露,人辄忌之。 不幸少孤孑立,小慧者谋我,凶勇者斗我……而衔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祸且不测,静思自叹曰:"大丈夫自当择地为家。 "以轻财为富,安能守寸土尺帛? 留恋牵制也耶! 吾当洒然去之,则亲疏天伦,仁义全矣! "
  分析可以知道,当时的罗秋隐公:一、"少孤孑立";二、性格刚直;三、知识丰富,遭人忌妒;四、只得 到 1/10 的 财 产 ,"以轻财为富 , 安 能守寸土尺帛? "因此与原族之间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才"大丈夫自当择地为家"。 秋隐公的个人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扩大到宗族关系中,易于与人有隙,埋下了日后矛盾的隐患。
  (二)两族发展的前期就潜藏着矛盾前、后两罗氏宗族在新的环境中,必然要依靠同宗的本姓相互团结,才能够立稳脚跟,再图发展。但是宋朱熹《呈坎罗氏宗谱序说》中记载"然好者稍惰,则为恶之渐;恶者知惩,则为好之端。要其所极,则互相反焉。"随着两族的发展,各自的经济力量和宗族力量不断提高,两族之间潜藏着的矛盾面在宗族发展的前期就渐渐显露。
  宋朱熹《呈坎罗氏宗谱序说》载:"盖富贵者,自恃而不恤己;势焰盛者,自肆崦不恤人。以不恤己之恃而行其不恤人之情,流而不反,失其本心。非但族属昭穆不顾,宗祖根源之不思,且其家庭之间,偏爱私藏以致背戾,分门割户,患若贼雠。 上慢下暴,老者失其安之,少者失其怀之,朋友失其信之。舟中皆敌国,而痛哭流涕于汉文之时俗无怪乎贾生也! "
  由此文献记载可以知道, 从唐末罗氏入主呈坎, 最迟到朱熹给其族宗谱题序时的南宋时期,罗氏在呈坎也发展了百余年。在呈坎罗氏发展的这一初期阶段中,一部分"富贵者"和"势焰盛者"一旦拥有了在钱财或权势上的某一方面的优越感,就恃人傲物。 一方面,不思"宗祖根源";另一方面,尤其重要的是引发了宗族之间的越来越多的 "分门割户"现象。 两族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也在客观上引发了两族之间的不和睦。
  (三)两族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呈坎有中国的"八卦村"之称,按照"阴(坎)阳(呈)二气统一"[2]的八卦理论进行布局。 从始迁祖  时期起就十分重视风水的建设, 以期荫庇子孙,但在"山多田少"[3]的徽州,风水之争的本质意义 ,就是在风水的"幌子"下对有限生存资源的争夺。
  呈坎前、后罗氏宗族的争夺就集中表现在"杨干寺"事件之争。据元张旭《呈坎罗氏族谱序》载,后罗始祖"(罗秋隐)公殁,葬其居南三里许,黄龙山麓之阳,曰杨干"。"杨干寺'在通德乡丰乐里,枕黄龙山,水绕之,宋宝佑六年丞相程元凤建。 "[4]南宋时期,后罗宗族后裔在墓旁建杨干寺院,罗氏想利用寺院保护祖墓,维护墓居,并使四季香火不断。
  "杨干寺"是后罗始祖的墓 居 地 ,因所谓风水好,自此官宦名儒辈出,如《宗系支谱》(抄本)所说:"辈出冠盖,相望辉煌。 "[1]明代中期,前罗妒忌,在其墓旁盖"佛殿",侵压后罗祖坟。以破其风水,于是引发了前、 后两宗族的斗争, 而且很快地诉诸于"讼",经过徽州府才得以缓慢解决。 这场因"杨干寺"引发的两罗对墓居地风水之争,使两罗的关系变得更加僵化。
  前、后罗对"杨干寺"问题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传统的封建农业经济中,宗族追求风水所牵涉到的生存资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实物性资源,本处表现为官宦名儒等人力资源;二,精神性资源,本处表现为墓居宗祠资源。 而追求精神性资源,是利用他的象征性功能进行"收族",达到最终获取实物性资源的目的。 后罗宗族团结一致,挫败了前罗宗族破其风水,即破坏其有象征意义的始迁祖墓居地的图谋,达到保住风水,最终使后罗宗族获取实物性的资源---仍然官宦名儒辈出的目的。这对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宗族来讲应该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四)"前商后儒"为主的不同发展模式
  1、前罗氏宗族以"从商"为主的发展模式与后罗氏宗族"从儒"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前罗氏宗族因为"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5]从明代中期起,历经了以"从商"为主的发展模式,以罗弥久、罗弥秀、罗弥富和罗弥四为首的巨商大贾辈出。
  第一,投入巨大的资财整理宗族事宜。 罗弥四与罗震孙合建前罗罗氏家庙, 祭祀始迁祖文昌公;罗震孙在弘治年间修建隆兴观。
  第二,建设乡村交通设施。明弘治间,罗弥达在呈坎村川河两堤上端修建当时江南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罗弥四建乐济桥,为当时江南少有的石廊桥;罗震孙在弘治年间,把全村千余丈的街道都铺上花岗岩制作的石板;罗元孙"甃石箬岭,建桥梁,邑侯谢公表其闾。 "[6]呈坎村也成为徽州府驿道的枢纽。
  第三,在家散资以赈贫族,在外赈灾民。罗灌宗"及长,雅义四方,过真州值岁凶,为散囊金,周急甚多";[6]罗元孙,建"屋数十楹 ,置田百亩 ,设义塾以惠贫族"。[6]前罗宗族以"从商"的发展模式为主,并不否认前罗氏部分族员"从儒 "的事实 ,但这仅占 一 小 部分。明罗应鹤《呈坎祖东舒翁祠堂记》载,罗东舒,元灭宋招之为官,"翁婉辞逊谢",弃官;罗应鹤,隆庆"辛未进士,保定巡抚",[7]又居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户部侍郎,中年感到仕途险恶 ,亦弃官致仕 ;罗 龙文,"官中书舍人";罗廷梅,清乾隆间翰林院庶吉士等等。
  2、后罗氏宗族以"从儒"为主的发展模式
  后罗宗族的发展模式是"从儒",朱熹在《呈坎罗氏宗谱序说》中称后罗氏宗族"嗣世宦业赫,为歙文献称首。"元罗贵《呈坎罗氏族谱序》中载"传八世为吏部尚书汝辑公……子孙世代显宦"。
  首先,官宦显赫。 罗汝楫"政和二年莫俦榜"[8]进士,"监登闻登院,迁大理丞,刑部员外郎。 "[9]"历官吏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封新安开国侯,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 "[1 ]罗颂"尚书汝楫第四子,以荫入官,历知郢州。 所著曰《狷庵集》。 "[1 ]罗愿"……以第累任判赣州……改知南剑州……改畀鄂州……朱子称其文有经纬,著有《新安志》、《尔雅翼》、《鄂州小集》,论文者以为南渡后第一人。 "[6]罗颀"尚书汝楫第六子,以荫入官至蕲州通判。 "[1 ]罗似臣"尚书汝楫孙, 绍熙四年进士……以安庆教授致仕"[1 ]等等。
  其次, 众文献牌坊表彰着后罗重教崇儒的功绩。 有尚书坊(尚书里)、尚义之门、司成高第、登科及第等歌颂后罗氏宗族的功绩。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文献坊,明弘治年间徽州地方官吏为三十四人建立"文献坊",即罗汝楫、罗颢、罗吁、罗颉、罗愿…罗孟正、罗汝诸等。[11]一方面表彰功德,另一方面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三、"以农为本"的封建经济体系的脆弱,注定了前、后罗氏宗族的发展的差异面
  "以农为本"的封建经济体系是封建农民生存的基础,更是封建皇权存在的根基,是封建社会本身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带来的是人们"安土重迁"的心理。
  呈坎拥有十分有限的生存资源。 当这种"安土重迁"的心理与"土"这类实物性资源的有限性相互联系在一起,"以农为本" 的脆弱性表现得异常明显,当利益受到侵犯时,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就会爆发。 朴元熇在他的一篇论文《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 中的观点,在这里很有说服力。"明代中叶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社会变化急剧,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欲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单位,为确保生存空间而进行的斗争就愈演愈烈。 "呈坎前、后罗氏宗族,在众山环绕的有限的土地上,为了保存各"宗"的生存与发展,争夺难以避免。
  更深层次地讲,作为个体的农民,在封建社会形态下,如果脱离了宗族,其个体的生活是很难有保障的。 只有依靠宗族的力量,团结到以族长为首的宗族的旗帜下,争取本"宗"的最大利益,才有可能使每个族人拥有个体生存的稳定空间和资源。
  综篇所述,前、后罗氏宗族"子孙远近,而其初同出一手。 "但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呈坎前、后两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逐渐在内部演变出矛盾性,形成了内部的差异面。对于差异面的全面认识,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基层社会的治安保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1]赵华富.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歙县呈坎前后罗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M].合肥:黄山书社,1996[2]易经[M].北京:中华书局,1993[3][明]汪尚宁.嘉靖《徽州府志》[O].明嘉靖四十五刊本[4][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徽州府部[Z].北京:中华书局,1985[5][明]汪道昆.太函集[M].合肥:黄山书社,2  4[6][民国]歙县志·人物志[O].民国铅印本[7]许承尧.歙事闲谈·北京歙县会馆建置原始[M].合肥:黄山书社,2  2[8][宋]罗愿.新安志·进士题名[M].北京:中华书局,199 [9][元]脱脱.宋史·罗汝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清]纪昀.四库全书·新安文献志·歙先贤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歙北呈坎文献罗氏族谱·牌坊(抄本)[A].转引自赵华富.歙县呈坎前后罗氏宗族调查研究报告[C].合肥:黄山书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