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族谱上网 资源共享

 罗时实 发布时间:2007-11-21

 

  我们的罗氏家谱或族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豫章罗氏起源于汉初(公元前190年)的大农令罗珠,至今已有70多代,历经了2200多年。豫章罗氏是中华罗氏的一个分支,因此罗氏族谱历史还要长。罗氏起源于西周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044年),当时罗氏始祖郐(讳匡正)公建立了诸侯罗子国,以罗为姓氏,至今有110多代,距今3050多年。罗氏始祖匡正公自称为郐人,以祝融回(姬姓)为先祖,因为祝融回建都于郐,自此匡正公先祖世代都居住于郐。祝融回是原始社会中华第三帝帝喾任命的祝融(行政首长),距今有4800多年的历史。祝融回是黄帝的第七世孙,从黄帝到现在,有5000多年的历史,代代记录清晰,关系明确。根据豫章前先祖源流记载,豫章始祖珠公是罗氏始祖匡正公第41世孙,是黄帝第107世孙。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因此,我们的罗氏家谱或族谱记录是同中华文明的记录同行的。原始社会中华第一帝黄帝和第二帝颛顼都是罗氏的先祖。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到达封建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代代都有明确的记载,南昌柏林主脉未曾断流。所以我们的家谱或族谱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目前重修族谱的历史背景    从族谱的历史记载来看,奴隶社会末期(公元前366年)罗氏第31世乘(讳凌甫)公因助秦反楚有功受封为益伯侯,封地陇西郡,建都枝江(湖北境内),自称枝江罗国始祖,(公元前355年)第一次写有族谱序。宋初开宝年间(公元968年)柏林南房颖公曾主持编篡一卷《豫章罗氏族志》,并写了一篇《豫章罗氏源流总序》,先祖源流上溯到祝融。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53年)柏林遵生公福建宁化籍后裔元杰公(豫章第35世)和立行公(豫章第36世)曾收集江西新建西山(南昌柏林除外)、湖北、安徽等多处罗姓集聚地历代族谱资料,编篡了《罗氏流传世谱》(从祝融算起)。以后各地分支都相继编篡有自己的分支族谱。柏林罗氏每隔几十上百年重修一次,抗日前修过一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国际声望空前提高,海外华人倍感振奋。旅欧华人团体一致倡议太平盛世重修族谱,以便寻根问祖。国家文化部发文通知各地响应,并指出,家谱、地方志和国家正史,是构成中华历史大厦的三根重要支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图书馆承接了编撰《中华姓氏纲目》的任务,全国各地都重修了族谱,于是我们就有了1993年的《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当时这份《柏林族谱》在大陆上保留了较多较完整的豫章罗氏资料,未出现断谱。由于宋末蒙古兵入侵,族谱被毁,当时的宗贤以惊人的记忆基本恢复了谱记,但年代久远者只能简略,甚至遗漏。一九九六年,香港罗氏宗亲会罗德雄先生,在广州政协会上发出了修撰《中华罗氏通谱》的倡议,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罗氏宗亲的热烈响应。在当前,广东和四川罗氏人数较多。起初罗德雄先生在广东修撰《中华罗氏通谱》时深感资料严重不足,随后便到南昌开会,聚集了全国的罗氏修谱精英。几年来成绩巨大,已经有了印刷的《中华罗氏通谱》和罗氏网站:http://www.luoshi.net汇集了海内外罗氏族谱的主要资料,印刷的《中华罗氏通谱》已经问世,主编罗训森先生和网站的站长罗建平先生功不可没。另外还有众多的罗氏分支网页。豫章罗氏只是中华罗氏的一个分支。柏林罗氏又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柏林罗氏支脉占了绝大部分,分布地域宽广。目前在柏林居住(包括新建等地)的宗亲,只是柏林罗氏后裔的一小部分,可以算作是南昌柏林罗氏,编撰有《豫章柏林罗氏大成族谱》,1993年版是最新版本。 我们的族谱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罗氏宗亲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地域宽广,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就很需要把族谱输入电脑,以便上网查询,实现资源共享。《中华罗氏通谱》虽已面世,但从网站上公布的族谱资料来看,由于时间仓促,世系内容错乱在所难免,要找到自己明确的世系渊源不是那么方便,或者不够直观。我们的《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约有200万汉字,内容丰富,南昌柏林罗姓人士可以很容易从中找到自己明确的世系渊源。历代宗贤代表人物有许多珍贵的墓铭谱记资料(即世徵集),但资料零乱分散,有待输入电脑后再进行全新的整理,工作量巨大。
   二、记录族谱的技术不断更新   家谱的记录技术先后共采用了三代(或三种)不同的记录技术。第一代刀刻、第二代活字印刷和第三代电子刻录。在技术上一代比一代先进,是跨时代的进步。 在远古时代,最早的家谱刻录在竹简或石板上(刀刻),这是第一代家谱记录技术。一根竹简只能刻录一行,许多刻有家族人物资料的竹简串接在一起就是家谱。对于德高望重之士则在石碑上刻录他的事迹(刀刻)。那时候由于人数少,尚能应付。随着子孙的蕃衍,竹简数量便要不断增多。无论是刻录竹简或是刻录石碑,工作量都非常大,且笨重,携带也不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宋朝,这从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罗氏谱赞”中可以得到印证: 豫章世家,洪洲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声,遗风善俗。 眉山苏轼(东坡)题 宋初大文学家苏东坡最初看到的《豫章罗氏谱》是记录在竹简上。 第二代记录技术是在我国宋朝及以后采用的活字印刷。宋初(公元968年)的柏林颖公(豫章第34世)编撰有《豫章罗氏族志》,写有“豫章罗氏源流序”,先祖源流上溯到祝融,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布衣必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后来又征集到眉山苏轼(1037--1101)的题辞“罗氏谱赞”,《柏林谱》首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木刻活字印刷技术,这是第二代家谱记录技术。遵生后裔豫章32世仪贞唐末仕盐铁使还乡,由西山隐吉水,带去一份豫章世系谱(汉朝已经发明造纸,唐朝尚无活字印刷,可能是手抄本),裔孙元杰公(豫章第35世,仕直龙图阁学士)徙居福建宁化,再收集了永平、襄阳、长沙、豫章西山、山东、浙江等处的家谱资料,于114岁高龄督侄立行公(豫章第36世)纂修族谱,并集欧阳修、刘敞二先生作序,历时六年(1049-1054)告成,已经上溯到祝融,编撰了《罗氏流传世谱》,不久也用木刻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同竹简相比,更加方便快捷,且可复制多份。采用木刻活字印刷技术,把人物用表格的形式印刷在纸上形成正谱,在纸上还可以印刷连线把人物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图谱,看起来一目了然。纸上还可以印刷画像,这是第一代刀刻技术无法做到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采用电脑技术记录家谱或族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全球华人同庆,全国民间普遍重修族谱,《中华罗氏通谱》也应运发起。电脑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于是记录族谱也采用了电脑技术,这就是第三代电子刻录技术。族谱输入电脑以后,可以在网上随即传送,能够做到网上查询,实现资源共享。《中华罗氏通谱》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罗氏网站:http://www.luoshi.net。这个网站,收集了全球罗姓宗亲提供的族谱人物资料,补充完善了《柏林罗氏大成族谱》原有资料的不足。今后分居在世界各地的罗氏宗亲都可以在家里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上查询家谱,编撰家谱,省心省事,灵活方便。凡是记录在纸上可以做到的记录格式,在电脑里全部可以做到,除了记录文字图像信息以外,还可以记录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内容丰富,而且增录、修改等都十分方便。所有的电脑内部资料或网上的资料都被自动刻录(电子刻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上,称为海量存储器,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便于永久保存。
  三、以血缘亲情为纽带记录族谱   为什么要记录家谱?几千年来又能够持续不断的延续至今?今后还要不要记录家谱?就这三个问题我阐明一下自己的见解。 人们认识世界是从最先和经常接触的人和事开始,最深厚的感情也是从家人开始。因此自古以来宗亲关系甚为密切,然后扩大到全社会。历代修谱的序言都特别强调追本溯源。在古代不知道自己家世渊源的人是不会受人重视的,就像个离群的孩子,"我要是错了什么事就不姓什么什么"这句话常常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自尊自爱自信。这就是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在古代,由于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们活动的地域范围都很窄,联系面不广,接触的人甚少,宗亲关系最为密切。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家族的形式生存于社会,又叫宗法社会,统治者也是家族的势力,因此维系家族的关系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家族中有人当官其余人也有光彩,特别是近亲,这就是光宗耀祖的来源;如果有人得罪皇帝那是要株连九族的。罗氏本来人很少,由于豫章始祖为官清正廉明,后世贤达也多重视为官清廉,修德利民,得到社会的赞同,这就提高了罗氏族亲生存的社会地位。豫章第十三世柏林罗氏基祖瑭公,虽然没有做官,一生在民间行道传道,但提倡以积阴德为本,尤其不废人伦,很受民众欢迎。瑭公后裔为官尽忠报国,回乡为民谋利,民众欢迎,官府嘉奖。唐宋以来,罗氏先贤都要显示先祖的贤德,请求皇帝下旨修复罗氏先祖的坟墓和祠庙,罗氏后裔得以繁盛。这就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理解。 现在社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社会关系非常密切,甚至从小就接受社会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种形式的影响,家族的观念已经淡泊多了。人们从出生到老死都能够得到社会有组织的关怀。由于社会人口流动性空前活跃,家族成员必然散居各地,真的有什么事,还是远亲不如近邻。但是,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从小主要是得到家庭成员的关怀,社会关怀还是辅助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如果夫妻分居两地,还会尽量照顾到一起。因此人伦关系不会消失,亲情关系不会消失,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和谐的家庭。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多,人们的情感世界也会越来越丰富。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从小就拍照留影已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摄影留念也是常有之事,这些都可以存档于电脑,难道就不愿长久保存?过了若干年或几十年以后再翻看这些资料也是很美好的回忆,难道就不想留给后世欣赏?现在翻阅家谱总会漾起怀念先祖的情感,给后人以启示。所以今后继续记录家谱也是很有意义的。过去几千年留下的家谱资料已经成了现在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谱的谱序常常写到,今天为人子,明天为人父,后天为人祖,人类世代就这样生生息息不断繁衍。通过家谱,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家族对于其成员的保护作用已经消失,但怀念先祖的的情感不会消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有20多万豫章罗氏宗亲,不忘一千多年前先祖的遗托,派代表回柏林找到了祖宗的根基。尽管战乱分离了一千多年,其后裔仍然不忘家族的根基。这位先人带去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友谊,远涉异国他乡,密切了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 家谱是先祖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可以查找到自己的渊源,可以看到先人走过的历史足迹,尤其是他们的为人处世和对后辈的期望值得我们借鉴和欣赏。现在全球的科学家还在研究人类的更早祖先呢!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已有足够的条件记录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 上海市是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四面八方不断涌入大量的人口,产生了许多关注的问题,其中公墓被称为人生的归宿,上海报纸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如果公墓成为保存人生文化的高地,那么,终有一天,公墓就成了人生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将读到多种多样人生的精彩故事,而且全是原创的。读一读公墓中的人生之书,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历史的真切感受。如果以上的‘如果’得以实现,上海人大可不必‘忧葬’了,而可以达到‘死有所葬’的境界了。”大城市人口密度只会越来越高,“死有所葬”将要从观念上进一步更新,目前网络祭祖已经成为时尚。显然,家谱将更好地记载人生的历程,并将长期世代保持下去。 家谱记录一些什么? 历来的家谱谱序强调记录先祖的功德,以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通常不好的事便略而不记或更本不提。有人说不真实,应该好坏都记。但我认为,还是古人做法对,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历史资料,而是要激励后辈奋发向上,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不要做缺德的人,不做危害社会的人。在古代,若有子孙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家长便要求他熟读家谱有关人物事迹,并多次抄录,然后问他什么意思,再对照他自己做得如何。家谱中记载的人物历朝历代可歌可泣的事例还是不少的。所以家谱记载人生的历程,突出功德,其他详细事例可以附录记之,包括文字资料,图像、声音、影像等多媒体资料。
   四、记录族谱对社会的影响   在宋初大文豪苏东坡为罗氏家谱写过一篇“罗氏谱赞”:豫章世家,洪洲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声,遗风善俗。 眉山苏轼(东坡)题 苏东坡给豫章罗氏家谱以高度的评价,也恰到好处。“忠孝一门,节义两顾”,仔细察看家谱记载,“忠孝义士”何止企生一人。“节”是指气节,是对国家对社会整体而言,“义”是对周围人的关系而言,两者都能兼顾统一。“文德武功”,学文练武的人都有,要求“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理学真儒,后先继续。”我们先贤的行为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道德修养。这些都要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礼义仁昭,天伦攸笃。”礼义仁德行于社会为世人赞赏;家庭和睦,感情浓密,父慈子孝,兄弟友善。良好的家风影响了社会风气,世事人情,相互关爱,和睦相处,在家谱中还收录了许多具体的事例。这些,苏东坡看得一清二楚,给于了高度的评价。 如何把握家谱的资料? 整个家族的发展可以好比为一个人的发展。连续不断的世代繁衍关系好比是一个骨架,其中的简历描述就是血肉。历代代表人物留下的各种笔录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愿望,这就是家族的灵魂。历代修撰家谱总是颂扬先祖的功德,激励后辈奋发向上。忠孝一门,节义两顾。文德武功,名留家谱。理学真儒,后先继续,传承和实践道家以及儒家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修撰家谱的同时也形成了相互关心,相互帮衬的良好社会风俗。以此家声,遗风善俗。这些都值得大大发扬。 我们的家谱记录了父系源流。历来所说的血缘根基或血统,只认父系的血缘关系。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渐科学化,社会要求男女平等才能更加和谐。 就人的遗传基因来说,也不光是父亲,还有母亲,父母双方各占一半,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由于各姓氏之间相互通婚,遗传基因也不断的交换和融化在一起。由于同一个民族内部相互交往密切,共同的遗传基因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全球的经济文化等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全人类也正在加速融化。 顺便提一下,就遗传基因DNA来说,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系和母系还是可以区别的。研究遗传基因DNA的Y染色体可以查找到父系发展的渊源。研究DNA的线粒体也可以查找到母系发展的渊源。
  五、家族的起源和现状更加清晰    罗氏源远流长,根据豫章罗氏先祖源流明确记载,罗氏远祖已经上溯到黄帝,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也是中华罗氏的远祖,距今5000多年。 黄帝共有27个儿子(其中2个为庶子,即平民百姓),共得23个姓氏,其中长子昌意姓姬,下传有罗氏。 中华第二帝颛顼,是昌意的孙子,黄帝的曾孙,即黄帝第四世。颛顼有14个儿子(其中2个为庶子,即平民),其中第11子称,下传有罗氏。屈原和司马氏都是颛顼的后裔。 中华第三帝帝喾即位后,任命颛顼的曾孙回为祝融,即任行政首长,距今4800多年。祝融回是黄帝第七世孙,建都郐,即今河南新郑(包括郑州、密县),下传有罗氏。后世的岑、胡、己、彭、钱、曹、羋、娄、苏、顾、温、董等姓,都是回的后裔。 黄帝第九世孙求言公,封地在郐,即今河南新郑(包括郑州、密县)。 罗氏的先祖在中华第四帝唐尧和第五帝虞舜时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中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是我国原始社会的最高领导人。到了奴隶社会,罗氏的先祖也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其中黄帝第四十一世仁玉(讳璋,号章安)公,夏后廑时,仕于江南徐州太守,清正廉明,不恂私欲,成了后来豫章始祖珠公做官的榜样。 在罗氏出现之前,罗氏先祖有记载的源流共67代,跨时2000多年(公元前3000多年-公元前1044年),这段时间我们族谱只有单传记录。 罗氏开始直到西周初期(奴隶社会),黄帝第67世孙匡正公,助周反商纣镇宜城有功,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044年丁酉),受敕封为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建立诸侯罗国(或罗子国),指国为氏,从此有了罗姓,匡正公为罗氏始,距今3050多年祖。湖北宜城有古罗国的遗迹。罗国在西周平安地度过了330多年(公元前1044-公元前707年)。直到周桓王十三年甲戌(公元前707年),罗氏16世班公(班公101岁)时,邻国诸侯楚国开始侵犯罗国,罗国奋起抵抗,取得胜利。直到罗氏20世晖公时,终因国势渐衰,罗败于诸侯国楚,只得连年贡税。罗国奋勇抵御外侵达110余年(公元前707-公元前596)。周定王乙丑(公元前596年,万通35岁),罗氏24世万通时,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被灭,罗氏宗亲绝大部分被杀。剩下万通公及两个儿子(芳噩和苍噩)出逃,芳噩逃往四川,下落不明,可能同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结合在一起;苍噩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虚,居于山野草林艰苦度日。其余国人,本来都是奴隶,基本上被楚国集中迁往枝江。罗国生存了450多年(公元前1044-公元前596)。罗国从此消亡,但罗姓并未消失。 罗氏第31世乘公(讳凌甫)是留居湖北黄龙洞先祖的后裔,助秦反楚有功,乙卯年(公元前366年,乘公72岁)受封益伯侯,疆于原罗国地域,秦国称为“陇西郡”,抱亡国之痛的乘公自称复兴罗国,都于原罗国之旧城宜城,后改迁南郡之枝江(现湖北境内),后有人称为“枝江罗国”。当然秦国吸取周朝衰亡的教训,决不会再封诸侯国,而是要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乘公尚未明瞭这一点,哀叹南北战争何时了。乘公希望世代保持有罗姓的一块封地,对其长孙特取名为“守陇”,守陇公后迁居到长沙,长沙保留有古罗国的遗迹。乘公还希望原罗国子民(奴隶)后裔再聚集在"罗国",但这些人不知茫然。于是乘公撰写谱序,阐明罗氏渊源,“以識前人之功德,以履後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爾。” 实际上原罗国子民(奴隶)后裔同原罗国王室成员并无血统关系,也无法记录他们的世系源流。乘公的子孙在秦国的陇西郡内世袭官爵,直至秦国统一中华大地建立秦王朝。豫章始祖珠公的父亲君用公,于秦始皇末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令,因公殉职,由兄弟君赞继承县令,罗珠跟随左右。 从罗氏开始(奴隶社会)到豫章罗氏(封建社会),经历40代,跨时大约850多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90年),都是单传记录。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从秦朝开始,不久秦被汉取代。豫章罗氏始祖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赋税宽平,国用优给,政绩显著,灌侯时奏起升为参军知政,节制诸镇,官拜相国大司农令。珠公后裔延续了罗氏世嗣。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罗姓族人都承认是豫章的后裔。 综上所述,罗氏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黄帝,距今5000多年,始于奴隶社会西周初期的匡正公,距今3050多年,兴盛于封建社会豫章郡望,现今2200余年间。目前罗姓人数接近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多,成为我国前20大姓之一。 豫章郡望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纯属偶然的机会。因为珠公在秦朝并无官职,只是一个小小县令的跟班,汉初(公元前206年)被推荐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汉高祖刘邦一班人马都是贫民出身,长期战争的创伤使国家和老百姓面临十分贫困的境地。百姓需要恢复元气,国家需要富强。因此珠公当官办事就同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为官清正廉明,赋税宽平,国用优给。灌侯时奏起为参军知政,节制诸镇,官拜相国大司农令。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珠公奉命守九江郡,继灌侯修筑豫章城,“民极趋之,劳而无怨。”所筑新城因珠公而得名“豫章”(即现在的南昌城)。豫章城所在的地域也取名“豫章郡”,《江西通志》记载罗珠“有功德于民”。公元前约190年珠公举家自长沙迁居豫章,从而成了豫章罗氏始祖。为了抵制吕雉皇太后篡权,拥护汉朝而辞官隐居豫章为民。珠公为官为民心态自如,深得平民爱戴。珠公隐居期间传播适合民间的道家思想,详情请见《豫章始祖珠公人生解读》。 豫章第十三世柏林罗氏基祖瑭公,出生于三国战乱年代,百姓人身和心灵的创伤十分惨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诗句)”瑭公四岁,父亲在战争中阵亡。当时道教盛行。为解救百姓心灵的创伤,决定闯荡江湖,学习当时盛行的道术,连学二人,深知道术骗人,而又不能不用,于是明确提出“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术为末,尤不废人伦。”一生为道士,其物质生活乃“以蔬为食,结茅为居”,到处讲学,寿百岁以上,乡人尊称瑭公为“九天道源”。瑭公初学道时与黄向公一起路拾遗珠值三百万寻访失主,失主以半相谢,珠公以“积珠不如积德”为由婉拒。同路人黄向公观其人品以女妻之,于是瑭公赘居北林,再广植柏树,柏再成林,于是北林改为柏林,瑭公号罗柏林,瑭公成为柏林基祖。不久,瑭公迁往丰城池山兴道,数代都以丰城池山为基地,一面农耕,一面传道,颇有名气。其子孙数代探求道学精华,寻求尧舜之道。后来丰城池山又叫罗山。详情请见《柏林基祖瑭公人生解读》。 忠孝典范豫章第十七世,瑭公第五世孙企生公和遵生公兄弟,其先祖皆以道家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之道,企生和遵生两兄弟在母亲胡氏的安排下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严格教育,懂得“事亲事君”“始于事亲”“终于事君”“乃能立人之道”,从小立志为国为民。企生公从小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父亲错给他一些”道术“的伪书,企生公多次回答“天镜地镜人镜有用之书也,其余出天门入地户秘扃藏行履符禁敌皆幻语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反映天地自然规律(镜像)和人类社会规律(镜像)的书才是有用的书,其余出入天门地府秘密藏形念咒却敌等都是瞎说(幻语)。父亲既惊奇又高兴,于是为他增补汝临县县令,当时企生公还不满二十岁。企生公上任后,与民兴水利,均赋役,不负众望,深合民意。汝临县有首民谣:“豫章松柏留待宗伯(宗伯是企生公的字号),临汝苍生实赖企生。”后来因忠于晋朝不愿为谋反的桓玄效力而被杀害,时年37岁。企生公的节义震动朝野,企生公因"忠"而闻天下;遵生公因瞻养老母和抚养孤侄而以"孝"闻名。公元466年由于表兄胡藩太守的奏表,官府特送“一门忠孝”的匾额挂在柏林南池塘瑭公旧居。遵循儒家思想的柏林罗氏后裔以此而自豪。现在有谱记的罗氏后裔基本上是企生和遵生的后裔。详情请见《忠义之士企生公人生解读》。 枝繁叶茂在唐朝之后五代十国之末期,豫章第34世颖公是当时南昌柏林的代表人物,是南唐清徽学士,宋高祖赵匡胤曾特封颖公为豫章开国郡公,可惜颖公不肯承认宋朝,气绝身亡。详情请见《学士颖公人生解读》。 罗颖的堂弟罗彦环,从小随父经商在外,后追随赵匡胤成为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宋太祖对有功的大臣实行削官厚赏的政策,被谴往广东南雄珠玑巷开业,同家族失去了联系,直至目前修纂《中华罗氏通谱》才找到先祖的源流。详情请见《南雄珠玑罗彦环家族谱谈》所论述。目前广东彦环支脉后裔达百万之众。 到宋朝的时候罗氏人才辈出,做官者甚多,这从家谱记载中可以看出。由于人口大增,迁居各地者甚多,直到豫章三十多世,已经支分出秀川(豫章第34世崧公、崱公)、南雄(豫章第34世彦环公)、福建沙县(豫章第42世从彦公),甚至高丽(即朝鲜韩国,豫章第38世罗富公),罗富公(即仁老)也是现在南昌柏林罗氏的先祖。 清道光年间编撰的《罗氏大成谱系》记载:“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苍布,晋宋齐梁之间际,散居天下,无以会归,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也就是说豫章西山(新建县)是豫章郡望的发源地,后裔繁盛,散居天下各地,但无聚居地,“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在宋朝,豫章柏林(南昌县)得到空前的发展。早在晋朝柏林就建筑有哀忠台、退居楼和报本堂(内有柏林罗氏大宗祠和柏林花园等)。到唐朝柏林村庄曾建筑有著名的罚鞑台,宗族管理也有特色。还建筑有"官厅",专供官员雅士娱乐消遣,盛名空前。早年瑭公种植的松柏更是郁郁葱葱,已是参天大树,环境优美,引来众多贤达的诗情画意。从家谱的记载不难看出,这时柏林已经成为豫章柏林罗氏聚集地,《柏林谱》以图谱的形式和《名宦录》记录了大量的已经分支外迁的柏林罗氏后裔名单,由于各分支久居异地,了解甚少,因此出现了一些辈分混淆的情况。所以福建沙县罗从彦建议,从豫章四十三世开始采用统一的辈分字记谱,豫章第43世盛得公(现在南昌柏林罗氏的先祖)是当时著名的代表人物。现在罗氏通谱网站上公布的名字,在《柏林谱》中豫章四十世以前相当多的名字都可以找到。以后就各奔东西各记家谱了。罗氏宗人散居全国各地,乃至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地。国内四川、广东罗姓居多。 现在居住于南昌柏林的罗氏后人都是豫章第四十七世君谟公的后裔,其余南昌新建等县的罗氏后裔也是柏林瑭公的后裔,每次修谱都必定要到南昌柏林来找根基。当然,在宋末元初蒙古兵入侵时祖谱几乎毁尽,凭着先贤惊人的记忆力把大部分都恢复了,可惜远祖的资料难于恢复,直到现在在网站上才找到更详细的资料。还有个别的讹误闹出了不小的误会(参见古谱序)。可见,目前的族谱资料能保留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更显其珍贵。
  六、后记   公元1998年我在上海退休,家里有一台电脑(上海市人民生活已经实现小康,基本上普及了家用电脑),2001年我回乡祭祖,带回《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一套,计有200多万字,费时四年半我把它输入了电脑。然后收集参考网站提供的资料,增加了早期原始的资料,重新整理分析纠偏,内容大大丰富,特别是远祖的社会活动和柏林罗氏的发展。从2006年6月起,开始进行补充和整理,估计2007年或2008年可望结束。由于本人古文知识甚差,对于古谱资料的理解难免偏离,由于文学修养不足,表达也难免欠妥。但我仍然尽力而为。其中的思路和观点都是我个人的,仅供参考,希望宗亲能够比较顺利地查找自己的身世和先祖的源流,也能够把握罗姓世系发展的概况。 工作包括以下内容:豫章开始45代全部增加录用《中华罗氏通谱》的人物,梳理关系,因为《豫章柏林大成族谱》基本上包括了豫章开始的40代人物,只是资料不够全,而豫章第42世从彦公在《柏林谱》中有大量的记载,从彦公对柏林宗族甚为关注。豫章第43世盛得公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因此我想把豫章从始祖到45世或者50世都包括进去。可以覆盖以后各大分支的开头。以后就只关心现在南昌柏林(包括新建)分支。记录方式采用先人采用的表格形式,一横格三代,采用同样的格式增加简谱加以压缩,记录次序严格从上到下排序,并注明分支;再采用节点箭头连接法按分支编制谱图,一大行六代,多代关系一目了然,便于排除错乱。柏林分支以外断谱者不少,难于连接到主谱,只能单独分列。另外再复制分支族谱,便于缩小范围查询。因为族谱或家谱不是一堆人物的堆积,必须要正确反映上下关系;后人查询要方便,我原本是搞工程技术的,习惯了为用户着想,也就是要方便用户。由于同名者甚多,错乱纷杂难免,张冠李戴者不少。另一部分内容包括探讨历史上关键人物的人生轨迹及其立身处世的主导思想,抹去历史的灰尘,实事求是地恢复本来的面目,例如豫章始祖珠公,豫章第十三世柏林基祖瑭公,豫章第17世企生公,豫章第34世颖公,豫章第43世盛得公,他们是现今南昌柏林分支的先祖。还有其他相关人物,例如豫章第34世罗彦环,豫章第38世罗富,他们是直接从柏林罗氏分支,长期分离断谱千余年,最近才连接起来。其他分支的豫章罗氏的关键人物,由于我掌握的资料严重不足,难于整理。再次就是探讨罗氏宗族的发展轨迹,再探讨上古人类发展的概况。所有这部分都要同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因为家族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大前提。这些文章都同正谱连接起来,便于查询。当然,所有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附录保留了1993年原谱记录的式样,以便查询对照。原来纸质印刷版是竖排文字,输入电脑后改为横排文字,但格式不变。原谱许多世徵集资料难于找到对应的人物,只好暂时原样保存。 族谱中有些资料不确切,难于校准。例如豫章第41世端亮公的生卒年份为公元1121-1183年,他的儿子能甫公的生卒年份是公元1128--1226年,他的孙子盛得公的生卒年份是公元1173--1253年。显然端亮公比儿子能甫公年长仅6岁是不现实的,推迟能甫公出生年份20年也不为过,但没有较为确切的依据,只好保留原来的纪录。 历代族谱保留的文章内容相当丰富,可供多方面参考。我仅仅是从家族发展的角度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重点探讨的人物也仅限于现今南昌柏林罗氏先祖,缺乏兄弟支系的材料,难于探讨,望见谅。

豫章第66世罗时实谨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