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查基因知你姓什么

  发布时间:2003-01-03

     

人的姓氏居然会影响到基因的遗传,查基因或许能知道祖上的真正姓氏!这就是科学家研究姓 氏和遗传关系后的发现。年内,一部历时15年的研究成果——《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 布》一书即将面世。它将传达给人们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人类学、生物学信息。   1发现奇妙“姓氏基因”   当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专家卡瓦利·斯福扎教授将他的“姓氏基因”理 论带到中国时,有着五千年姓氏记录的中国人还未意识到姓氏会和基因有多大关系。那一年,斯福 扎教授找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这位当时国际上最著名的群体遗传学权威提议与中国大陆科学 家共同开展中国姓氏与遗传信息的研究。因为,欧洲的姓氏记录只有两三百年,日本普及姓氏也才 一百多年,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从那时起,由北大毕业分配 到遗传所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不久的袁义达加入到这项研究中。   生物学家的理论是,人的性染色体分为X、Y两种,而Y染色体正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由于 姓氏是随男性代代相传,女性通常只保存一代,因此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也就随姓氏代代相传。正 因为如此,在科学家看来,姓氏成了Y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遗传位点。每个姓氏相当于这个点位上 的一种等位基因,其传递方式是父系遗传。姓氏与染色体遗传的这种奇妙关系,为生物遗传学提供 了考古研究的依据。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为“姓氏基因”。   袁义达介绍,中国姓氏有五千多年历史,早期姓氏是氏族联盟的一种称呼和象征。同一个氏族 群体中可能有不同姓的家族。到了夏朝中期,姓、氏开始分离。在当时裂土分封的时代,姓代表婚 姻继承,氏代表地位和权力,有贵贱之分,仅为家族男性所拥有,一个姓可以分出多个氏族。到秦 汉时期,分封制逐渐解体,氏不再代表权力,也不再有封地,氏和姓一样仅仅是父系遗传关系的标 志,姓、氏合而为一,统称为姓氏,几千年来传承至今。这正是生物学家研究遗传学的丰富宝 库。   2“姓氏基因”揭示两个汉族   袁义达说,那之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投身于中国人的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中。这一半还要归 于他对中国人姓氏的迷恋。他说,从上初中时开始,自己就喜欢收集国人古老姓氏,到大学毕业 时,他已大致了解了主要大姓的起源和主要分布。但遗传学的姓氏研究不同于考古,对科学家来说 最关键的还是血样分析和数理统计。好在中国在解放前和解放后都有大量血样统计资料,而有关姓 氏的准确记录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袁义达和他的同事们收集了几十年来上百万份血型数据,经 过计算机聚类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同人群的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 域分布高度一致。这证明了中国人的姓氏分布是稳定的!这一发现,无疑说明了“姓氏基因”可能 是存在的,而且证明研究姓氏的遗传规律将有助于找到特殊姓氏人群的特殊遗传基因。   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中国人姓氏一千年来的分布竟然没有大的改变。研究人员查阅了500 部文献,将宋代、明代和新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姓氏记录作了区域划分,证明同样是汉族的姓 氏,在血缘上竟分成两大部分,以武夷山——南岭为界,南北两地汉族血缘相差甚远。南北两地汉 族血缘的差距甚至比南北两地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差距还要大。“这从生物遗传学角度证明了汉 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汉族的发展是在与少数民族长期交融过程中形成的。”   3“姓氏基因”帮你确认同宗人   知道了姓氏与基因的关系后,科学家马上意识到它可以作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查基因 可知你姓什么”就是这项技术在人类学中的应用。中国人姓氏历经数千年,很难说每家的姓氏都是 千年一脉。而查基因则可以检验人群是否同宗。袁义达介绍,不久前他们在太原市郊区就作了这样 的研究,发现了很有意义的现象。某村的居民都姓张,附近一个庙里还供奉着张氏宗族的灵位。村 民自称是几千年前某个名门之后。但研究人员从史书记录发现,正宗张姓应分布在河北地区,为了 验证太原张姓的来源,研究人员从村民中抽取了30份血样,对Y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位点作了测 试,结果发现,该位点上的基因密码分布不一致。按照“姓氏基因”理论可判定,这些同姓人群应 该不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有些人是历史上中途改姓加入进来的。   袁义达认为,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可从基因密码上找到自己真正的祖先。如果考古学家找到 古代男性遗体骨骼,从它的DNA上提取出Y染色体不同位点基因密码,那么只要找到同样基因密 码的人就能认定是他的后人了。如果这位古人的墓志铭可证明他的姓氏身份,后人还可知其祖上原 姓。但“姓氏基因”只能验证近几千年的遗传关系。由于人类早期是母系社会,要考查母系氏族时 期的血缘关系,最可靠的方法还是测线粒体DNA的图谱。   4姓氏图谱指引对“姓”下药   “姓氏基因”的发现对于小姓人群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人的3000多个 姓氏中,常见的100个姓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5%,而其余姓氏人口只占15%。由于这些小 姓人口相对隔离,遗传稳定,科学家就很容易从这些小群体中筛查出他们所特有的基因,从而为探 索与疾病有关的高发易感人群的分布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前沿的生物遗传诊疗学甚至有“对姓下 药”的观点。这方面的科学家认为,一些特殊姓氏人群由于体内有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基因,他们在 病理反应上也不同于常人。未来的生物医药应研究他们独特的姓氏基因,并“对姓下药”,才可能 药到病除。因此,一项记录全国姓氏分布的艰巨工作又落到科学家的肩上。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科 研人员已将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分布列出图表。袁义达拿出200张记录姓氏分布的彩图告诉记 者,主要姓氏分布都在图上,科研人员只要“按图索骥”,可找到所需姓氏的聚集地。这为生物遗 传学家和人类学、社会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方便。据悉,年内,一本50万字附有200张姓氏分布 图表的《中国人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将于年内完稿出版。这项长达15年的科研工程 可暂告一段落。(薛晖)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