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寻根问祖

我们的家谱

 罗海 发布时间:2005-06-12

   解放前,我们这个大家族在甘肃武威地区也算是有名的大户之一。由于我们的四位祖父,在1941、1942年先后去世,家庭失去了支柱,因而就急剧破落分裂了。父辈们大都年少,紧接着就是解放、土地改革划分阶级、定成分。以至后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很少有人敢思考家谱之事。半个世纪来,我族无人敢问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到处寻找我们的家谱,没有找到。在当时的那样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有农、工(手工业作坊)商业的大家族,怎能没有家谱呢。据人说,我们的家谱在土改时,被武威县“河西堡”的人给烧毁了。因此使我们断了代、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现在要重立家谱就十分困难。
现就父辈们和我所知道的,经搜集整理、调研分析才有了这个家谱。
我们的根∶   
一、我们的部落之神∶
  “ 伏羲”∶“罗姓”部落之神。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以编织罗网,捕捉鸟雀为生的部落,这就是“罗姓”的最初先名。“罗”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的“罗”字很像拿着网捕鸟的样子。“罗”字的本意就是捕鸟的网。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鸟肉成为“罗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罗网的发明者是“伏羲”与“句芒”,他们对罗部落的生活形态产生过重大影响,与罗部落有直接关系。在罗人的心目中具有一种神圣的地位。
位于中国甘肃省的天水市,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天水大地弯原始遗址,以数万件出土文物,在天水四处可见。驰名中外的石窟、古墓葬、古建筑证明了早在78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世祖,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天水还保存有最大、最完整的伏羲庙建筑群,这里有我们原始祖宗的彩色塑像∶“伏羲”像身高三米、手持八卦。与他并排端坐的是,神农和“轩辕始黄帝”的小型塑像。“伏羲”居中表示三黄之首。“伏羲”、“女娲”、 “轩辕黄帝”也都降生在“天水”。他们的遗存随处可见。相传“伏羲”和“女娲”,他们是人首龙身的一男一女,为了繁衍人类就结为了夫妇。因此中华民族也称为龙的传人,这已被海内外华人所接受。
  “伏羲”发明了计时、发明了八卦、发明了捕鸟的罗网等等。几千年来,八卦作为易经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天文和自然现象,导出很多哲学道理。它即影响了儒家;也影响了道家。在中国的好多地方都保留着伏羲文化。据古书记载,“伏羲”死后葬于今河南省淮阳。据传此陵墓在春秋时就有了。这说明伏羲代领的部落,活动范围很大,而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各个部落相融合成统一的中华民族。
二 、我们的原古先祖∶
根据《“罗姓”》书中记载“罗姓”的远古先祖,一直要追溯到黄帝。“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干荒”;“干荒”生“颛顼”。“颛顼”之孙为“老童”;“老童”生有二子;即“黎”和“吴回”(黎和吴回为火正之官,“祝融”则是火正这种职务的名称)。“吴回”生“陆终”;  “陆终”之后的季连一支,衍生出荆楚熊姓与“罗姓”。与“罗姓”血缘关系密切的为“季连”,他是“吴回”之孙,“陆终”之子。“季连”姓“芈”,他的孙子叫“穴熊”(“熊”也就是“王”)。北方认熊为兽之长。熊乃荆楚的一个图腾, “穴熊”生“鬻熊”,“罗姓”便从此分支出来。时间约在公元前1254 年,由河南安阳起“罗姓”。
罗姓的发展史,应该是由狩猎部落文化发展到农耕文化。在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原始人类为了获取食物就用木棒、木矛、石器作为狩猎工具追捕猎物。到氏族公社时期用树藤、棕树皮、兽毛、麻、草等纤维材料拿来,编绕绳索捆绑猎物、编织捕鱼捞虾的网。有一个群体他们创造了一种非常先进的狩猎方法,就是用各种绳索编织成各色各样的绳套和网来捕捉鸟兽。进一步又发展到编织大型罗网悬挂在几棵树杆之间,形成一个天罗地网。并且用少数人大声吼叫,手中拿木板等物敲击发声驱赶鸟兽。以后又发明了兽皮鼓(扁鼓)。
现在甘肃天水每年都举行的伏羲文化节上,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夹板舞和“扁鼓舞”仍继承使用着。他们用这些工具驱赶鸟兽向网上飞奔,让鸟兽自投罗网。这些多快好省捕捉鸟兽的方法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
这个群体(部落)就是编织罗网,并以“罗鼓”驱赶鸟兽的罗部落。这些“罗鼓”,同时也用来驱赶野兽以保部落的安全。“罗鼓”还用作通讯、联络的工具;如夜间值勤、险情通报、驱除妖魔鬼怪、祭祀、欢庆活动等等。这罗网和“罗鼓”都与罗人有关。因此罗人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不可抹灭的。在这同时也就出现了部落代号会意字“罗”字。“罗”字的本意就是捕鸟的网。这就是我们罗姓的最初先民,只不过有姓无名。
三 、祖先逼迫迁移∶
   从《罗姓》一书可知,到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时,“罗部落”自然难逃厄运,只好痛苦的随荆楚西迁到楚的北面 ——今甘肃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读史方与纪》要卷五十七记载;正宁县东二十里有罗山。《清一统志》卷二百三也记载∶“罗山”在“正宁县”东二十里,又载∶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流入宁州界。“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子午岭”之北  有“直罗镇”,在陕西“富县”南边东流入“葫芦河”。
由于罗人多次被迫迁移;加上人口增多,因此“罗人”就流落全国各地。有的也改他姓和少数民族。
    另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曹丕”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叱罗氏改为“罗姓”。在唐朝时“西突厥”可汗解瑟罗改“罗姓”。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藏的《陕西北朝少数族姓氏表》中记载∶“罗姓”中有的是由“斛瑟罗”改为“罗姓”;属于西域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地关中;指“西突厥人”。
  “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位于新疆中、俄、蒙三国交界处)西魏时建立政权,隋开皇二年(582年)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七世纪中叶先后被唐所灭。
   “东突厥”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军队在阴山大破突厥,设都督府,管理各部。“西突厥”接受唐的册封。唐相继置“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至帕米尔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地区。702年“北庭”都护府设“庭州”(吉木萨尔),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地区。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研究∶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他研究了罗姓在全国的分布中福建、浙江、陕西、广东、甘肃、这五省集中了33﹪。宋、元、明时期,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显。全国形成了四川、粤湘闽赣二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以及甘肃中西部的北方罗姓集中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就从现代甘肃省地图内,可查到与“罗姓”有关的山川、地名如∶“罗川”、“罗水”、“罗城”、“罗家庄”就有许多处,这都与罗人有关。
   我祖宗从何处来
    根据我父亲说∶我们的先人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到甘肃(明朝凉州卫)“张义堡”,后又迁到武威县清源沟地曾家堡柏树庄的。我去函询问了新疆的“罗开泰”、“罗开国”两位叔叔,也证实了我父亲的说法。
   有资料记载,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古“大槐树”处,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辨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物。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叉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初年,政府在广济寺院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荟萃、开跋、外迁集散地。
   明洪武至永乐三十五年间,明朝政府,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迁徙海内外者数以亿计。
   洪洞县政府于199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寻根祭祖节”(四月一日至十日)。又决定对古槐迁民遗址全方位开发,扩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但从明朝以来数百年间不知我祖先是从何时、何地、迁罗姓于甘肃武威(凉州卫)的。为此我给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管理所”去了信请他们帮助我们“寻根”。
   该管理所回函如下∶一、明代迁民册已不复存在,明代迁民册存放在广济寺内,1651年也就是清顺治八年汤河发大水时被冲走了。二、据一九六七年及一九八三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两次大型的寻根祭祖调查,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的考证、和近期搜集到的家谱、族谱、碑文的记载、民间传说等可考证,从洪洞大槐树下所迁之民姓氏已达881个。罗姓迁民始祖供奉在祭祖堂六号供橱。三、有关罗姓迁往甘肃凉卅卫的资料甚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书中查到,在甘肃迁民的主要地区现将其复印转之。
在明朝初就开始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分布到甘肃省的迁民地区有兰州、甘谷、天水、张掖、武威、镇原、平凉、古浪、民乐、景泰、庄浪、等地。 
  在陕西省富县以西的“直罗镇”再向西,靠近“子午岭” 有个“槐树庄”,距离黄帝陵约几十公里。过了“子午岭”就是“甘肃正宁县”,这和《罗姓》书中记载相吻合。
  从地理位置分析看∶我们的“老根”,也有可能就在陕西省“槐树庄”这个地方繁衍生息过。
民国前后的家族
一、父辈以前的家族体系∶
我们的远祖父大约在1830年以前就来到了甘肃凉州的张义堡地区,后又迁往凉州的曾家堡置下了一石八斗地。
我们的远祖父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现在罗开昌的高祖夫支脉。另一个是我们的高祖父,是老大。由于罗开昌的高祖夫赌博输了土地高祖父就分了家。
我们的高祖父生有两男(曾祖父)是双胞胎(“世”字辈),另一位是二爷三爷的曾祖父。不知何原因又第二次分了家。我们不知他们的辈分和名子,以及出生年月。第二次和二爷三爷的曾祖父分家后,我们的曾祖父就带领自己的四个儿子离开“曾家堡” 村到“柏树庄” 村另外建了家园。
我们的曾祖父生有四男两女;四男(成字辈)有祖父罗成礼排行老大。还有罗成雄(老四)、罗成文(老五)、罗成魁(老六),和两位姑奶。
我们的父辈都是以“开”字辈取名,大爷生有一男两女,一男取名罗开元是父辈中的老大。四爷生有三男一女,三男是老大罗开科、老二罗开玉、老三罗开业。六爷生有三男两女,三男是老大罗开泰、老二罗开国、老三罗开基。(见附图二大家族图)
二、家庭祖业(民国前)∶
  据说∶我们的远祖父(不知何原因),来到曾家堡地区,查看了这个地方有泉水、有肥沃的土地、有湖泊水草、湿地等,气候也温和,很适合发展农业。加上这里地多人少,就决定搬迁到曾家堡的。
    我们的曾祖父生有四男两女;带领四个儿子,种地的种地;经商的经商。大约在民国初期,就逐渐的富起来了。我们的大爷没有文化,四爷、五爷、六爷都有文化,其中六爷文化最高,善于经商。一家人团结的很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妇女们也很和睦。
     除了地里的农活外,空闲时间都纺棉线织布。自己家有织布机、有纺车多台,还能用牛毛等纺织口袋布,制作装粮食用地麻袋。羊毛用来擀毡、装衣物、羊皮做皮大衣。
    地里除了种小麦外,还种有糜子、谷子、土豆和其它经济作物如∶胡麻、黄麻。它们的籽用来榨取食用油,麻杆沤了以后剥皮加工麻绳。另外还种靛(寥蓝),这是一种草本植物,用它沤制发酵、打靛等工作,制成染布的液体染料;开染坊染布。还种有青稞(大麦的一种),用来酿酒。另外也种有“西胡芦瓜”,挖取“西胡芦瓜”子对外销售和自己饣用,瓜壳多数都喂牲口,少量用来人吃。民国二十几年,还种过少量大烟。置下的田地最多时,达三十六石地(合市亩540亩)。
   词养的有黄牛6—7头、马5—6匹、骡子几匹、毛驴几头、犏牛四头、有羊近100只。饲养几十头牲畜地目的是耕地、拉车运输。那时还有两辆大马车拉货、拉粪跑交通。我还记得我家盘木车轱辘的情景。养那幺多羊主要是生产羊毛和羊皮,同时供给人们肉食。还能得到大量粪尿肥料,也是重要地经济来源之一。
    那个年代,种地没有化学肥料,主要依靠厕所的人粪尿土肥和牲畜的粪便土肥。另一个来源是农村中的大户承包城镇里各家、各单位的厕所粪便垃圾,拉回去作肥料。那个年代许多人家的男人外出也背一个粪框拾粪。这一方面、保护了环境、实现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减低了污染可生产录色食物,这是一举多得;对得起子孙后代的文明举措。
    在1930年前我们这个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家。后来开始就从事药材生意和杂货买卖。期间还雇佣骆驼十几匹。六爷先后率队赴兰州、陕西、新疆哈密等地进货、销货。当生意越作越大,形成规模后接着还置下了几种家庭手工业作坊如∶油坊、烧酒坊、染坊。四位爷爷便进行了家庭分工∶大爷负责管理油坊。四爷负责管理酒坊雇工进20人、药材铺雇工一人、杂货铺雇工一人、织布匠人一名。还有车夫、及长短工。
   作坊的建造时间不明,油坊原地址在旧院子前面的菜园子里,大约在46年前后搬入新院子的。油坊内设有土榨油机;它是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成的。它的结构用了约20米长,大头直径约1米的一棵树——称为“油梁”。它的大头端部,固定在一个四方木笼子上,作为支点;(木笼子腿埋入地下,笼子内装有几顿重地石头)。在这大约1米5左右处,地下设有一个可装油包的油井(用结实的木材,制作成1米左右见方,深约2米,并且密封很好的木桶)。“油梁” 的小头用粗麻绳,与木制卷扬机相连,用人力转动卷扬机升降油梁,和悬挂加重石条。
   它的生产工艺过程大概是∶先把油料籽(那时主要是用胡麻籽);用铁锅炒到一个最佳温度。第二步上石磨,磨成油膏状。第三步将油膏装入草包(一种草编制的包)。第四步油包上蒸笼,蒸到一定程度(经验标准)出笼。第五步再将5、6个直径约半米的油包,吊入油井,四周再放入木方条固定。第六步放下“油梁”加压,油就从油井出油孔流入油桶。
   这种土法榨油设备,在过去虽说复杂一些,但可减小劳动强度、出油率也较高。在那个年代,当地油料作物处理、和人们吃油、点灯的油,就主要靠我们家的油坊加工供给。油渣饼又是很好的牲畜饲料和肥料。
   土改时油坊分给了大爹(他没有文化),(因为只有大爹年龄最大会榨油技术)。可是到60年,又彼生产队抢占了。后来就又把油坊和住房,全拆掉被瓜分走了。
   另外在旧院子,还建有一座酿酒的作坊和住房;内设有“蒸酒锅”、“发酵池”、“酒曲库”∶占地(包括菜园地)有四、五亩。酒坊它能把当地多余的粮食,加工成白酒,解决市场短缺。酒糟又可用来喂猪。
   旧院子还建有一个染坊,。用自己家种的靛,沤制加工成染料,再把自己家纺织的白土布,染成蓝色布用。同时也为其它人家染布。那个时代农民很少进城去购买洋布。
   这些民营家庭手工业作坊,解决了当地各家的农产品深加工;繁荣了市场、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祖父们过世后,我们建在旧院子的酒坊、和染坊就破产了。
到民国三十年代因家里人口增多;各种作坊也急需要扩大场地,房屋就不够用。再加上社会环境很不太平,就计划在旧院子以东约300米的地方,打建新庄子(就是用湿土夯砸而成,东北人叫干打垒,古人也称城堡)。这新庄子足有12米高、庄子占地约5000平方米左右,坐北朝南、前后筑有墙墩,内设有天井;人可从天井上到庄墙上,防击盗匪。前面墙墩设有三道庄门。东面、西面、南面各建有干打垒的场院,围墙高约5米。南场院墙正中,建有场院大门能让大马车进出。总占地约十五亩。
   民国二十九年打好庄子,在两年内又建造了里面的房屋;形成一个四合院,里面建设有坐北朝南的正堂,有西厢房、东厢房还有倒坐,以及场院里的其它房屋设施。(见平面图六 、和立体图七 )
   庄子里的堂屋为上下两层,窗户和门都是雕花的。但还没有全部装修完善时,四、五、六爷就先后离开了人间。大奶奶过世也早我们都无影响。我们的大爷无文化,他是这个大家庭中地老大。他一个人要主持管理这样一个家产万贯、人口众多的家庭,真是困难重重。当时又是抗日战争时期,家里的罗开泰叔叔被国民党抓了兵,我们的大爷就去联系找人、要人。深夜回家,又累又饿受了惊吓得了病。民国32年也去世了,他活了63岁。这样祖父辈都无人了。
   在父辈们当中共有七人,大爹是这个大家族中的老大,也没有文化,又太老实;是地区公认的老实人。他的腿也有毛病,在打新庄子时摔伤过。
   由于家里无有个能支撑家事的掌门人。民国33年父辈们就分成了三家。分给大爹家土地六石一斗、房屋十五间(包括油坊、牲畜圈)骡子一匹、毛驴两头、牛三头。(五奶奶无儿子就和六奶奶分在了一起)。旧院子还分给了四奶奶(原来她们就在这里居住)。五奶奶、六奶奶和大爹三家分在新庄子。另外把油坊也分给了大爹,因为大爹会榨油技术。把酒坊、染坊分给了四奶奶、六奶奶。分家时除了大爹(他当年36岁)。其它家的孩子都小,因而家境一年不如一年衰败下去。
   民国35年“罗开国”又被国民党抓了兵,至到解放后去了新疆。“罗开泰”、“罗开玉”为避兵役去“山丹培黎学校”了。我在47年也怕抓兵,也去“山丹培黎学校”当了学生。
   由山东泰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可知∶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到西周奴隶社会(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推广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到春秋时(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井田制”逐步瓦解,又出现私田。“初税亩”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社会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田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在南北朝代时(公元386年至581年)北魏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采用“均田制”,至到唐五代(公元618至960年)新统治者力求恢复统治,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到唐朝后期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至到北宋初,政府不限土地占有量。历史上几次农民战争领袖的口号中,都有“均贫富”的。从中国历史中可以看出贫富是永远也均平不了的。搞土地革命实行“均田产”,也是一种战争策略。人的智慧不同;治家创富的结果也有差异,“均贫富”只能是暂时的。至古以来土地属于私家所有,这是才能和智能的象征。这些土地和家业,都是几代祖宗的劳动,和艰苦努力,购买增殖来的。所以我们家的一部分土地,也出租给了无土地的贫苦人家,使他们也有了生活出路,救助了他们。
  三、甘肃的“银武威”∶
50年代前,我们家乡的湖里,有大量的清泉水。人畜可以直接饮用。泉水集成几条河,在河水中还有小鱼和蚂蟥等等。在河上还建有几座水磨,这种水磨是利用水位差,用一个上宽下窄的木槽,把高处的水向下引到一个大木轮子上。这个木轮的轴,是一根几十公分粗的园木。它直申到地面的磨房里,并与石磨的下磨盘相连接。下面磨盘就由水下的木轮带动旋转。上面磨盘用四根绳子,吊在四面的柱子上,并可用绳子调节上磨盘的高低压力。如果不用水磨时或雨水大、或山洪水下来时,可以用闸板切断冲向水磨的水流,并打开泄水闸即可。
   那个时代,湖里全都是水草和湿地。夏天饲养着许多人家的牲畜。到冬季,大户人家把牲畜赶进山里叫山里人代养。冬天穷人家用树枝、木棒把湖里的干草打下,扫回家烧炕。炕灰、炕土又是很好的土肥。
   在那个年代,天上经常飞过一种珍禽——沙鸡鸟。它们总是成群结队高速飞过。于我在外地所看到的飞鸟相比,它们的飞速最快;当它们飞来时会产生很大的风声。这种鸟我在外地也没有看到过。这里还有在城市动物园才能见到的斑鸠鸟。
解放前我们去武威城里购物,或探亲都是走路去。那时候没有公路,30多里路要经过五六条湖泊,每个湖里都有水和草。有的湖里河上没有桥,要绕到水磨上过河。有的河,要找水浅处下水过。那时候去一趟城里或亲戚家,一路上都是湖泊、水草、湿地和庄稼。有的地方还有大片的红柳、芦苇、芨芨草等。在沙漠边上还有大量地沙枣树。在这沙漠边,还有养育了不知多少朝代,生息在这里的人和大自然的清泉水。再加上山里下来的冰雪水,历史上的武威是旱涝保收,被人们称为“银武威”。历史上的武威地区,有好几个乡∶城东有“清源沟”、三条沟、白塔沟、河西沟、蜻蜓沟等,这也是湖泊的代称。特别是我们的“清源沟” 它有清澈的源泉,流经几个乡养育着数千人。 
 解放前,地方组织每年夏季,都要从各家抽调劳动力,到泉水源头去“挑泉”;也就是保护水源不被沙土堵塞。“灌沟”里的水很多,夏天还可以游泳洗澡。
解放以后,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分田产、化分阶级成分;由于我们土地多,就给我爹定了个“地主”。“罗开科”定为“富农”。分给我们家(十二口人),土地一石九斗(合28亩)地;油坊五间、牛一头、毛驴一头。其它房屋和财产全都被分、被拆走了。
62年至75年,生产队又把所有的庄子墙也都拆了。在那个年代武威地区,私人家的庄子、院墙甚至连“古西凉国”的“古城堡”也给拆光;垫了厕所和牲畜粪圈。
后来又搞“农业合作社”、“刮共产风”“吃大锅饭”、“喝大锅汤”;“过共产生活”。农民只要工分;不讲收效、出工不出力。每年分点口粮不够吃。养只鸡、种几棵菜也都要受批判、割资本主义尾巴。那还有钱买其它生活用品。以后又分了自留地;取消了大锅饭,还搞了“包产到户”,当都没能摆脱贫穷。
自然生态,从土改、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以粮为纲、大量开荒的政策以后,把湖里的水草、湿地开发成耕地。只留下一条无水、无草、无湿地以沙石为主的排山洪的地沟。   什么“人定胜天”、“人的因素第一”。不讲效益、不讲农业科学、不提高单位面积产粮。更不重视环保,进三十年时间使湖里的水草、湿地等等永远消失了。严重破坏了生态,加快了土地的沙化。按这种速度,过去的“银武威” 将会被腾格里沙漠吞没的日子已不远了。这是和现代人的素质很不相称的。
这个时期是历史上,生态被破坏最为严重的年代。从此武威地区的泉水干枯了。这里的人为了生存,从此就不得不打水井,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地下水位又逐年在下降,可还是采用原始的,大水满灌浇地的耕种方法。不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非要走决根、决后之路。
过去湖里还能放养生畜,可为了增加粮食就大量开荒。把湖里能开荒的地方都开成了耕地。把沙漠里的沙枣树砍掉,也开出1块块耕地。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自顾自己小生产队。领导者自顾自己掌权期间的利益,谁人知道生态、环保、的重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如今沙尘暴刮进首都北京城,才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又提出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这又过极的促使农民不种粮而种草种树。也因为目前种粮无利而荒废基本农田,发展鱼塘、林果业。更严重的是到处都在搞开发区、建设高尔夫球场。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可人均占有资源是最少的。我们有九亿农民,人均可耕土地非常之少。可我国的政策制订者、实行者缺在大量破坏或浪费着资源。这些权力界层的知识贫乏、目光短浅、自顾自己眼前不为后代着想。
人类的贫富差距是固有的。这与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聪明灵利、勤劳创新的人有关。财富的积累和创造,是他(她)们自己心血的结晶。    
再说清朝以前的“历律”规定;欠债不还、抗租不交,是犯法的。就是说借人的钱财必须还债;租种人的地必须交租,这是合理又合法的。民国时期也延用这个法律。
  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斗争了几十年,水火不相溶。可现在又要和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轨怎幺接?不改变体质、政策行吗?因此不得不走回去发展民营企业、不得不把土地分给个人、不得不让部分人先富、不得不叫个体商人顾工,剥削。现在的“权钱”界层使大批年青工人失业,这些新的“资本家”、“地主”不讲一点仁道,各行各业处处都有了坑人害人精;比我们的祖宗,有过之无不及。
尾 声  生命之火永远燃烧∶
   多少朝代更换、多少莫名其妙的风云运动,终究没有扑熄生命之火。让一切自然或非自然的暴力叹息吧! 。你是这生命链条上坚实的一环,你联接过去,也联接未来。血缘之河的潮声,正通过你,向更远的地平线流淌。你既是承先的“来者”,又将成为启后的“古人”。至为重要的是你的“现在”,你应该为下一次修谱,添新的章节。使“罗姓”更加绚丽多彩。
以上我向祖宗回报了我个人几年来搜集编写的有关我们的“家谱”的资料。由于我收藏的资料非常少,我又没有能力去外查外调。再加上我的文化水平很低、时间有限。因此编写的“家谱”自然也就谈不上有高质量、有水平了。因而也就难免不出现错别字、词语不妥、内容、论点错误等等。也难免达到祖宗、家族们的理想要求,使他们失望了。但是如果没有人去写迄不更失望。那将会使我们的“家谱”继续断代下去,使罗人之后无根可寻了。

天津市大港油田固井公司退休办 

罗海 luohai2002@163.com  022-63950458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