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寻根问祖

宋珠玑巷罗贵家南迁记

 曾昭璇 发布时间:2009-02-08

[[center]][[image1]][[/center]][[center]][[image2]][[/center]]

第一章 罗氏得姓
  一、罗氏得姓于西周时罗国
  各省罗氏谱多载罗氏得姓起于西周时的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西周初年分封的诸候国,坛姓。后为楚所灭。宋罗元杰《江西大成谱序》云: “吾族世系,出于有熊氏之后祝融公,流传及妘姓,建周封妘匡正公於罗,食采宜城,其后卜土受姓,以国为氏。”即主此说。从上例说明三点:
  1.罗氏的祖先是以国为姓的。
  2.罗氏的祖先是本姓“妘”的。
  3.罗氏祖先是周代策封的部族。
  我国族谱所记第一代祖先取姓,“以国为姓”是很普通的一种(还有以地理环境、家族名人为姓的等等)。这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后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因为三代以前,姓和氏是有别的。例如在原始公社时代,如母系社会阶段,古书即有记载。《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母系社会组织是儿女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因为一个女子可以和几个男相爱生子,在古书中如《白虎通》即记古之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古书上常见妇女假借异像,无夫产子之事,如《史记·殷本纪》即记:“三人行浴。见玄乌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姓为女生,为血缘家族性质,氏则每为地理区域性质而生,《左传》有云:“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氏。”故《史记·本纪》各篇所记,均有此种记述,例如在《夏本纪》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即用氏去划分同姓各支系用。故周为功臣封国亦用斯制,《江西大成谱序》云:“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姓,凡先世有功德者,悉分茅胙土,世爵世官,侯伯子男,大小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是时,与隋、勋、鄢、绞数国,为唇齿之邦。”故罗氏一世祖即为坛匡正,分封于罗,改坛姓为罗姓,尊匡正为始祖,长子二世为始姓祖。罗国是春秋小国,也是周武所封。而国名因所封地于罗水,故国号曰“罗”。《初辑罗氏族谱序》云: “至周武王三年(约前1 1世纪),我祖郐公,字匡正,因征宜城有功,晋封子爵,国于宜城,镇守楚北。地在南漳县八十里,有罗水出焉,故国号日“罗”。封“安南罗国公”。
  这里说匡正率领族人,协助周武王征殷是向南出的,即顺汉水南下,攻殷人属国,罗地即今宜城,为南攻楚人要地,故克殷后,武王即封为子爵,建成镇守,立为国,春秋时,更因为东周防楚,升为候,故后被迫迁。据《罗氏世本序》(佚名):“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今勋县地)之后,分师涉于彭(房县地)、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遂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成徙国枝江。”即前700年时,罗国仍强,能胜楚,败楚鄢水(即鄢国地,今宜城地)。其先,平王东迁时(前764年),亦由15世罗彦和公督军统带一百三十七营官兵拒楚。故16世罗班(彦长子)亦能胜楚军,将屈瑕自缢死,楚怒,故举国迁避楚报复。胜楚是因罗班有谋,与大夫郭伯嘉请戎卢国军袭后,于鄢水合军攻楚也。(见《江西大成谱序》)此役罗班升为候爵,称为“罗候”。传二十世至罗晖,为楚并税,国用太差,二十一世罗缙,贡税入楚,至二十四世万通国亡,家徙襄阳,山居黄龙洞,二十七世利达,世袭被削。二十九世罗文,采地为秦所并。(据《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订本附二《罗氏源流受氏世次录》、《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等文件)
  二、 罗 国究源
  正史记载,罗国以春秋时为盛,但其祖则各地族谱多记源于祝融,妘姓,罗国始祖“安南罗国公”姓妘,与祝融同姓。
  我国族谱始祖多和古代名人、名臣武将,国君帝王相连,即欲说明本族的光荣,用为凝聚和鼓励族人上进心之用,如作者家谱,即记曾氏祖郎国,即受夏时“少康中兴”封国,即曾氏祖为“小国之君”(事见《禹本纪》)。但曾氏第一世定在孔门高弟曾参与名人相连起来。故罗氏亦以国为姓,故定安南罗国公之子为第一代。史家每不相信古史之传说,故民国有“古史辨”一派,言“大禹是一条虫”。以此段历史记载不明,又无考古证据。以当时人类学(包括民族、民俗、社会和文化学等)未兴,才产生这一学派。
  妘匡正为一世祝融61世孙,过程如下。《初辑罗氏族谱序》云:“我社黎公,即祝融氏(黎为颛项子八凯之一卷章长子),颛项帝时为火正,司地,及高辛氏之世,与弟回(即吴回)代为祝融之官,后世以功列王祀,称祝融氏·都于郐。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有祝融圩是也。历唐、虞、夏、商、周五代,处其地者,改称坛姓。”按妘为上古代八大姓之一(郑晓曰: “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赢、姑、姚、坛)(即八个大部族姓,为母系社会残留形态。这样,罗姓祖源即和上古历史联系上了。因为祝融按传说即为颛项帝火正、司地;高辛帝为祝融氏,有封地立国,称为郐(都所在)。而颛项、高辛皆黄帝的后裔,《五帝本纪》云:“高辛于颛项为族子”。“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而“帝颛项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这样,罗氏因妘匡正而与祝融氏相接连,故罗氏祖源为黄帝子孙之一支了。
  具体来说,坛匡正是祝融后妘姓子孙之陇西一支。因该《谱序》续说:“妘姓之后,有迁居陇西者。”即周初又从陇西随周朝伐纣而南调的一支人马。与楚为邻,周封妘氏于此防楚也。
  按罗国附近各氏族部落多为随武王征殷的封国。如庸国(竹山)、隋国(随州)、邓国(邓县)、蓼国(固始)等,且多属蛮族,如南面的楚,自称蛮夷,但与罗同祖。《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卷章生重黎,为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又“周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当周成王之时,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枝江), “尽与谱记相同,故可与罗祖并用。
  罗氏与楚同祖,亦见于《罗氏世本序》。序云:“罗氏之先,熊姓也,本楚熊绎之后。初封国于襄州宜城。”两说虽同连系到祝融,但姓有差别,即一为坛姓,一为熊姓,故其间足资考证者殊多,希学者注意焉。如芈(即妳)姓为楚后,称“有熊氏”。而罗姓则以居妘水地,故姓妘,今见《广东豫章书院志》云:“(前八十五世)和伸……与羲氏兄弟,并佐唐帝放勋……迁居坛水之阴,后改姓妘氏。”如是,则罗氏亦可称源为“有熊氏”了。
  总之,罗国以祝融说为主。而亦有以为楚祖被周分封之一支,即罗楚同源、同姓,其后于周封国时,各为子爵,封于群蛮所据地区,分成一小国焉。

  妘匡正公于周武王九年南征有功,封安南罗国公,十二年灭商,封为子爵立罗子国于宜城,以国为姓,历廿四世,至前565年为楚武王所灭。卅一世凌甫公仕秦复国,前366年复国于罗,旋迁枝江,历时230年,召集宗亲,并辑家谱,上起祝融,下迄匡正,至今二千三百年,97而卒,葬枝江城北。 (前437一前341)
   (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西汉罗珠(前245一前155)于前192年谪守九江,成灌婴未竞筑城之功,城在南昌几十里六门。植豫章(樟)于庭前,故南昌城并名豫章。宅于西山。三妻六子,分支演派遍我国东南,撰有“诫子孙训”。寿91,他21世孙景显即迁开封祥符县尚德里(566年),即为后来人粤的起发点。
  (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第二章 罗氏南迁路线考
  罗国为楚所灭,已入战国,为楚所迫,一徙枝江,二徙长沙。三迁豫章,已入汉世。生息繁茂,且已分宗,因国灭于楚,子孙失封,分散于江汉之间,或在襄潭,故不只有豫章之盛也,然襄潭支宗,分布西鄂,豫章支宗则向南迁。地理环境较优,子孙尤盛,为南迁之源。兹分述下。
  一、罗凌甫一迁于枝江(前366年)
  罗国迁国记载见《罗氏世本序》,云:“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之后,分师涉于彭、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逐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避楚难也。”即指此次迁国而言。
  按《左传》,桓公亦记此事,即鲁桓公十三年前(699),楚庄王假道以伐勋、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罗算楚兵,楚子遂虎视汉东。因是有并吞之意,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持勇自用,轻视罗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人卢戎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奔至荒谷林中,自缢而死。原文云:“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亡。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仑以听刑。”可与《罗氏世本序》相比较。知“世本序”谓“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未为《左传》所记。
  楚报荒谷之耻,是载于《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见《江西罗氏大成谱》)24世万通公时,云:“定王己巳年(前592),楚报荒谷之耻,灭其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圩,山林草野居焉。……宗室散处,长子苍噩失国,逃鄙西,合家一十九口,被楚所杀……苍噩次子,随父隐金瓜圩……27世利达逃散川上……28世世正隐衡川铁炉门……29世学……隐逸山林,茅屋蓬户”。30世罗程政时期,周弱秦强,即已进入战国时期,有才,但隐居楚南鸿洞。今地名罗鸿洞。子凌甫,显王时(前334一前321年)佐秦,封益伯侯,即《左传》称:“周末徙枝江”。修《家乘》,即分《罗氏历史文物汇篇》中的罗乘《凌甫公初辑族谱序》。(该序疑后人改过)
  罗凌甫事据《赖、罗、傅联宗大族谱》载称:“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前366),秦奉献公爵于上卿,封陇西地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故址。”
  而另一说则认为迁枝江在楚文王时,《汉书》注长沙国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即迁楚文王时已有迁枝江之事。故凌甫复国时,枝江已有罗国故址可依。
  按1998年修订《大埔罗氏族谱》中《罗氏世系溯源及播迁概况》一文,亦主此说,该文记称:“楚武王强迫罗人从宜川城迁往丹阳附近之枝江,为楚国修筑新都丹阳城廓;未几楚文王复丹阳迁都郢,离罗遗民住地枝江较近,……复迫彼等迁至汨罗,称长沙国。”此说似由应劭之说伸引而成。
  后,三世守陇(以罗匡正为第一代计,守陇为33代,凌甫孙)即率家属28人,由枝江迁长沙,《罗姓始祖凌甫公自周以来历代谱系》云:“慎靓王元年(前320),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再迁长沙,闻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六十里,亦有罗国城遗迹。殆迁而再迁者欤,今人相传罗姓望出长沙者,此也。……此后长房茂峻承袭“罗候”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废封建而为郡县,国乃亡。”
  该“谱系”记凌甫公六世罗科屏“仕秦卑都守,历宫御史中丞,七世长孙罗廷荣“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始皇九年,前238),八世长孙复任“二世胡亥间,升光禄大夫,官至参军,转拜进爵舍人。”九世维翰秦二世“职掌九卿,曰号九卿公。”十世君用“仕常德府武陵县令(秦末)……生三子:珍、珠、珏。”珍之后,徙居衡州府,珠之后徙居豫章,珏之后未详,女一日娘。即后代均袭凌甫公地位而成望族。
  长沙罗氏由十一世罗珠迁江西而分支。且罗珠一系子孙昌盛,而留长沙一系,世称“襄潭”即襄州及潭州,多分布于湖北、湖南,而南下一支东入江西,即为入粤之源。故“襄潭”一支,据佚名《罗氏世谱序》云:“至周庄王八年(前689),楚文王赀亦徙丹阳,都枝江,号曰丹阳。于是罗又去枝江,徙于长沙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其水日罗汭,今楚人谓之汨罗江,故子孙从其国名为氏。”直至汉初立长沙国,仍存罗县,可见长沙有罗国历史较长,或凌甫迁枝江时,长沙已有楚文王迁罗子立国于长沙也。
  长沙一支按《罗氏世本序》云:“其在襄潭,有罗怀为汉梁王相,后有蒙,仕蜀至广汉太守,蒙后有宪,当晋时,以守巴东有功,封西鄂候。”东出一支,入豫章,为入粤一系之祖。
  按《罗族考源》以祝融为一世祖计,则匡正立罗国已为61世,凌甫复国南迁枝江为91世.孙守陇徙居长沙为93世,由长沙分豫章为罗珠。第101世,入汉代了。
  如以黄帝为第一世(如《赖、罗、傅联宗大族谱》、《广东豫章书院志》等),则至罗匡正之罗国为65世。至凌甫复国枝江为95世,至守陇迁长沙为97世,至珠迁豫章为105世。
  三、罗珠三迁由长沙至南昌(豫章)(前192年)
  《江西罗氏大成谱》载《分迁豫章郡第一世》文称:“始祖罗公,讳珠……君用公次子,郐公(匡正)41世孙,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人。”即由长沙罗君用分出的次子。但《谱系溯源》称: “公为武陵县令君用之遗孤。”君用有三子,和子珍,后代迁衡州府,仍以陇西郡;珠之后,徙居豫章西山,后分豫州郡;珏为三子,后代不详(按大成谱)。但按《大族谱》则珠为“罗氏公谱”中“第40世,天朝公,直翰林学士,生子珠。” 又云:“第41世祖珠,字灵知,号还谟,别号怀汉,高祖时为治粟内史,奉口镇守楚北九江郡。惠帝时,官大司农令,并相国大夫,奉命遂代武将灌婴,带兵三千,来江右继筑新城,环十里,辟六门,告成。国助宝钞五千贯,粮田二千顷。由长沙迁豫章西山,居豫章沟。”
  《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更述“治粟内史至惠帝改称“大司农”,《罗族考源》更记“珠生六子。”《江西罗氏大成谱》记《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更述及“因刚直不容于朝及后出守豫章沟时,蔓植松柏,以示已节,也传今罗汉柏、罗汉松,即公遗名……明万历间,南昌县柏林,置祭田一百卅八号,屋二所,柴山一处,以及因地数段,俱坐落槽坊。其槽坊均系子孙耕种。立户名罗柏宗户,完税纳条兑,除完兑外,余祖仍还柏林宗祠……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祗德、成通,俱傅祖妣所生也。”
  又云:“一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定九江郡,始筑省城十里许,辟六门。至惠帝三年(前192年),大农来守是邦,始毕其功。郡人张文献德之,祀于北山下。”
  又云:“一世传罗为豫章,盖祖怀汉(珠字)于汉时居豫章沟,因筑城之功未毕,公偕郡人张文献、妹婿石固,继其功,无民劳怨,恪守城廓,遂家其地,手植豫章树(今樟树)①于庭前,戊午七年(前183),避诸吕乱,隐于红崖,景帝二年,薨其地,丁亥三年(按景帝二年为前公元155年,三年为前154年)吴王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灭之。亚夫请建置,以九江郡有新城,系灌婴公之所封,大司农珠公所筑,因大农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
  按汉高祖即帝位前即命灌婴渡江掠吴地。《汉书.灌婴传》: “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当时江南郡地无城,故灌婴下江南时,即择南昌地建城,为平一说豫树与樟树不同吴越之地的依据,未成北归。罗珠复筑,南昌负江(赣江)临湖(鄱阳),南朝雷次宗已说:“咽握荆淮,翼蔽吴越”,唐王勃亦说:“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县定南昌即此意,为汉豫章郡首县。故名灌婴城或灌城,地即今南昌城东南面,地方志载有十里八十四步周长,六门(南门、松阳、西为卑门、昌门、东北为东门、北门),考古证据为高大夯筑土城。地今称湖坊乡,故罗珠史迹可信,宋苏轼有传,珠亦有留《诫子孙训》。司马光有“像赞”。
  罗珠六子:居厚官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为用兵丞相,荫袭大司农;次宣礼,诏书台宗正殿大学士,授中书令;三子成为集贤院大学士;四知正,官同上,五祗德同上,濠州路官政,(据《罗氏大族谱》)故后世有说为官者多宗豫章,即因罗珠世代为官,又有六子,故子孙昌盛,为官分散四方。为豫章一支独秀原因,清广东罗氏族谱亦因名为《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即可为证。
  计南昌一脉分派按外省族谱已知有下列各支。分支遍我国东南各省。大致如下:
  1.由南昌北支入安徽(安庆一合肥一宿县入山东曲阜一济南)。
  2.东北支:南昌一武汉一信阳一许昌一安阳一石家庄一保定一北京。
  3.东北支:南昌一上饶一玉山一杭山一绍兴。
  4.东南支:南昌一临川一宁化一连城一福州,中途由宁化分支沿汀江由上杭一永定一大埔一兴宁。
  5.南支:(1)永丰——吉安——赣县 赣州——南雄
      (2)临川——南城——广昌
  从上可见入南雄是由南昌分两支南下,一由永丰南下,一由临川分派南下,同汇赣州,再过岭入粤之南雄。
  但如详细分析则更复杂,即入粤之先,还有曲折的迁徙过程,如入粤前先迁河南省许昌,再直行入粤的。有先入福建宁化,再此南入粤的,还有由赣县东北入宁化,再南入粤的等等。现只谈由南昌入南雄一支情况。
  四、罗景显四迁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566年)
  罗珠子孙在南昌立业后,各代子孙,不停地外迁各省,因为官者多,故每外迁远地。如15世(罗凌甫为一世计起)罗诚任广西谏议大夫(《广西省志》)、18世罗叶镇守郁林,20世罗季实子孙迁居山东,时入晋初,29世罗智友任福建延平府学政等等。至30世罗诚中(即罗诚忠)任江西建昌府军参政、中散大夫,时入梁世。33世罗元朗,陈时迁山东济阳府,历城县居焉。34世,为唐河南陕州道行军总营,死葬长安,名世推,字士信。子罗通,名志为,字照,因避难改为通,世传“罗通扫北”即他。可见历代子孙分支甚广。
  其中30世罗诚忠一支,生三子,长景显,次景哲,三景章。景显因任何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47岁时,由南昌迁汴州河南祥符县尚德里,时陈文帝天康一年丙戌。生万贤、万儒,(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初官时为33岁(固始县)。可见景显一家是定居河南省了。是为31世。子万贤于梁大同二年(536)任开封府。兹将有关景显世系比较列下。
  1.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罗姓始租凌甫公自周汉来历代谱系》中所记。
  以罗乘(凌甫)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30世 罗景显 31世
  罗景哲 31世
  2.按《江西罗氏大成谱》中《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所载:
  以罗珠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20世 罗景彦 21世
  罗景哲 21世
  3.按《罗氏考源》中
  以祝融为一世祖计:
  罗诚忠 1 1 8世 罗子元 119世
  4.按《罗氏大族谱》中所记。
  以罗匡正为第一世祖计:
  罗诚忠 58世 罗子元 59世
  5.按《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本)中:
  以罗珠为一世计:
  罗成中20世景显 景朗 21世
       景哲 景章
  由32世万贤历梁、陈、隋至唐咸通四年(863)迁江西吉安前,凡十三世。情况如下:
  32世罗万贤,536年生,任开封府,生元佑、元杰。(梁代)
  33世元佐,564年生,生世隆、世昌、世兴三子。(陈代)
  34世罗昌,606年生,子:志安、志泰(隋代)。
  35世志安,625年生,子:环、琼(唐代)。
  36世环,647年生,子:有学、有道、有德(唐)。
  37世有道,680年生,子:恒(唐高宗)。
  38世恒,701年生,子二:宏政、宏猷(唐)。
  39世猷,723年生,子:绍刚。(唐)
  40世绍刚,745年生,子:周匮。(唐)
  41世周匮,767年生,子三:仪英、仪真、仪像(唐)。
  42世仪英,788年生,子三:天推、天垂、天桥。(唐)
  43天推,810年生,子:崧。(唐)
  44世崧,831年生,子:寅。(唐)。
  45世祖寅迁江西吉水县。以上世系次序是凌甫一系计,即以凌甫为第一世算起。罗珠为十一世,(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五、罗寅五迁由祥符里迁江西吉水县(863年)
  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续源流考》文,罗氏45世罗寅,字寅菴,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丁卯,唐宪宗咸通四年(863),癸未,由尚德里迁回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仙井乡,五年(864)甲申,十八岁,生子袍。
  罗袍为46世(以凌甫为第一世计),字德称。生于唐宪宗咸通五年(864),甲申,唐禧宗文德元年(888),戊申,二十五岁,官都御史参军,辅夫政,兼左丞相。配九妻:萧、吕、李、邱、黄、杜、刘、朱、吴氏。生十四子:仁通、羲通、礼通、智通、远通、近通、应通、达通、胜通、明通、中通、安通、汉通、臣通。
  罗袍发迹后,掌握军权,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是为六迁。时为文德元年,即罗袍长大至25岁,即迁临川,居吉水县20几年。
  六、罗袍六迁由吉水县迁抚州府(888年)
  罗寅45世迁居吉水后,生下罗袍,袍长大后,25岁即官都御史参军,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临川县、安宁里居。后再迁建昌府、南城县、磁龟居住,终葬抚州府,宜黄县、崇贤乡,十一都,黄坡、象山。
  罗袍为凌甫46世孙。随父居吉水只20年。 据《东莞槎滘罗氏族谱》,罗袍称“罗抱”,谓:“抱公隐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娶九妻,生十四子。”即为退隐之策而迁居者。因乱世为官至不易也。《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云:“一世,彦怀翁(即彦環),承远翁(即应通)之子……翁之太祖西山翁(即罗寅)与其少子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定籍为豫章。”即指47世罗寅偕罗抱由河南开封迁吉水县事,亦为避祸之措施也。其后抱公再迁抚州府临川县也。
  七、罗应通七迁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尚德里(925年)
  《槎滘罗氏族谱》云:“抱公……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应通为罗袍第七子。
  47世孙为罗袍七子应通。应通生于唐熙宗天佐二年(905)乙丑,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乙酉,二十一岁,由江西临川县安宁里又迂回祥符县尚德里,配王氏,生子:环、玮、是为七迁。以作宦游。
  迁回开封原因即以此时宋室将兴,故不用南迁避祸,反而北迁以求发展,例如他的长子罗彦环即为一例,《槎滘罗氏族谱》云:“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佐宋太祖开国功臣。“即可知北迁时为家族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按彦环子孙为官者亦不少,如其子元祜(49世孙),即为一例,年少即加封为建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
  彦环,一作彦怀或彦環,疑皆一人,因所记事相同也,各谱抄录时手文之误。
  八、罗彦环八迁由符祥上德里入南雄珠玑巷(960年)
  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云: “四八世,环祖,字彦环原名“環”, (别谱有作环或環、懁),名威,号宝北,别字南庄,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年)丙申,至后汉帝刘成祐乾祐三年(950年),庚戌,十五岁。同赵匡胤、张光远三人,同侍后周郭威,打烂御勾栏,踢死美女,后汉隐帝刘成祜访捉不获。后三人同侍后周郭威,世宗柴荣帝显德元年(954年)甲寅,官御前校尉少卿。后因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彦威抽气挺剑,厉声不允者斩,高呼百官皆复。宋太祖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御前忠勇太尉翊郎。由河南尚德里,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沙水村。配赵、朱氏,公二十九岁,生元祜。七代罗贵,迁南方作始祖。”但《槎滘罗氏族谱》作乾德二年(964)甲子。
  此条未说明南迁原因,幸而在《槎滘罗氏族谱》记称“有故”。原文云:“应兆……官至忠翊郎,授御前干办,从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于乾德二年甲子,有故,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辟为居,时年已二十七,乃生先祖元祜父子,并力恢张堂构。”这里“有故”是指与丞相王薄等有隙,自行退隐南边之意,但《台山海晏罗氏家谱》所记略有不同,记为“于乾德二年,有故,遂随翁(承远)迁居南雄府……父子二人,创立堂构,辟土居焉。”即说应兆是同父一起迁居的。应兆父为应通长子,故同他归隐之心一致的。应兆顺父意避居南疆,示不为国用,专心经营家园也。
  总之,罗氏自罗国亡灭开始,其族人南迁部分,历八迁而入南雄珠玑巷者,得总结如下:
  1.罗国灭于楚庄王后,子孙四散,前366年,罗凌甫复国枝江为一迁。
  2.凌甫孙罗守陇迁家于长沙为二迁,时为前320年。
  3.凌甫十一世孙罗珠由长沙迁南昌(豫章)于前192年为三迁。
  4.凌甫三十世孙罗景显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于566年为四迁。
  5.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祥符县上德里于863年迁吉水县为五迁。
  6.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吉水县迁抚州临川县安宁里于888年为六迁。
  7.凌甫四十七世孙罗应通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于925年,为七迁。
  8.凌甫四十八世罗彦环(怀、環)由祥符县上德里于964年迁南雄珠玑巷为八迁。
  (以上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按应兆据《康乐谱》云是本名宝兆,因旧谱纸烂字迹不明,错抄成“应”的。《槎溪谱》则说“原字宝兆,字应北”。而以上所本皆多出自香港罗氏宗亲会出版《豫章罗氏源流考》一书,但书中多错字,故应加注意。《康乐谱》云:“南雄始祖系宝兆,今广东冈州葫底谱载应兆者,乃年远谱烂误写矣,通谱兆并为一也。”


  第三章 世居(七代)珠玑巷之罗氏
  一、梅岭驿道与珠玑巷
  珠玑巷是一条唐代以来的南北交通古驿上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起源于有一条宽而直的街道,长达1500米,宽近5米,现代是由卵石铺砌成路面的大道,在南雄城北约9公里,并伸延入群山之中,通去梅岭。古称“梅关驿道”,为中原与广州交通最主要的道路,笔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岭仍然是一条繁荣的商路,江西南下土特产和北运的洋杂货,敌伪区和内地重要商品交流孔道,故很繁忙,担夫一帮帮地挑货过岭,珠玑巷就是必经之道。沿途还很热闹。如由珠玑巷北行即入山区,距珠玑巷9公里处又有中站,即大余县至南雄的中间宿站之意。古名梅鋗城,汉将梅鋗设关固守①,商道发展后,成为客商宿站,故名。其北即为小岭,今镇政府在此,有如沙水巡司与珠玑巷关系,一政一商,与珠玑巷同为三日圩,珠玑巷为三、六、九,小岭圩为一、四、七,使商贩能日日赶及,场贸易之故。街道也是河卵石砌路面大路,今称梅岭镇。再上山路9公里,即到古关梅关。其岭名大庾岭。今公路只到梅关,即转向小梅关过岭入大余。因上岭太陡之故。
  按梅锅为番君别将,番君项羽封为衡山王,都邾(江夏),后又夺其地,改名番君,刘邦为帝,诏封长沙王,故梅鋗得地浈水。 《新语·人语》云:“项羽封鋗为台候,食台以南诸邑……其后沛公……复封鋗为广德十万户”《吴越春秋》亦记:“阖闾子孙避越岭外,筑南武城,后楚灭越,越王子孙,避入始兴。”梅锅即越王子孙一支,《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云:“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即指此支。台岭即梅岭,已分演成公路边的中站,和仍应名梅鋗城(在北)的中站,和以宿站(唐代以后)为主的中站圩三部组成,笔者曾找汉迹二次,终不获。但据《直隶南雄州志》 (清道光)云:“周末越人徙此。”亦持此说。古代带货物过岭,由大庾县上岭30里,下关至珠玑巷再走50里,正好一日脚程,故珠玑巷成为驿站。但一遇事阻,如大雨或起程时间不早,则每天黑过关,交通不便,故必要有中站作为补充宿站,以利休息和补充过岭工作。故虽名中站,实为小镇,人口千人以上。旧传台城实明建递军所址。
  梅关故名“秦关”,即秦时开辟入粤新道一支。说唐张九龄开是修建此道,以利交通,不是新建,而是扩大修平,适应当时南北运转量大的需要。称梅关一说是因梅鋗建关于此得名,其实梅镉建关是在中站梅鋗城处①,一名台关,以梅封台得名。后人沿山广种梅树,故俗称红梅岭。按秦军南下,按《淮南子·人间训》为50万,分五支,一支为即:“一军守南野之界”。南野即南壄,说文:“野”即“壄”通“埜”,为汉代豫章郡末县,埜为密林山地,可见当日南埜县是个山林边区,与今天光秃情况不同。此县已入南雄盆地范围,不以大庾为界了。故秦建南海郡,即要开新道通粤,《史记·两粤传》云:“南海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绝新道……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这里的“新道”据师古证日:“秦所开越道也。”这些新开的通粤大道当为入侵南越地的通路,必以上述三关为主要关隘,作为攻防重地,其中阳山关在连江上游阳山县,湟溪关在湟溪,今连江入北江口处。可见赵佗封的关口也是秦军南下的新道。故汉武帝灭南越也走这二条新道的。横浦关旧说在大庾岭上,即今梅关,近不少学者视为水关,即沿峡谷口设关(见梁国昭等教授),故横浦关在墨江入浈江处,并已有发现1000米。秦汉城址,北、西临江、东南有濠沟为护,城内有4米望台,故楼船将军于南雄盆地伐林造船,故一军最早攻下番禺。而学者多谓其实横浦关为浈江水系之源头。墨江地处始兴县城,从清化上游北注浈江。即上说不当。而今南雄凌江,亦有杨历水之称。在大庾山区公路亦通杨历岩,皆传说为汉武楼船将军杨仆经过之地。即指杨仆一军以南雄盆地为聚军集粮造船(楼船)南下据点。故汉代南荃县管辖至此。和汉桂阳辖下至曲江县相邻。浈江在始兴南雄间即一片山地所隔,浈水一入南雄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为粤北山区一天然盆地,历来战争不到的避难良区。故名雄州(南汉名此),宋才称南雄,以别于北方雄州同名也(971),故南雄置县迟到唐代才建为浈昌县的。而珠玑巷因早已为南北通途,故成巷早在唐代已出名,历史已记。《新语.地语》:“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按此处屈翁用南雄敬宗巷是后人用语,唐时为浈昌县(684),梁、陈为安远,前至三国为始兴县地(263)),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825),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南雄一名据《舆地纪胜》: “盖以其控轭群蛮,襟令两粤,杰峙于一隅”而得称。的确,《方舆纪要》亦说:“州以雄名者,盖控带群蛮,总汇百越,岭南气息,仰此一州。”历代大乱,少扰南雄,如吴征兵于越,越妻送夫,止于仁化夫溪,起陆30里,至于城口,赵佗建以防汉(笔者考察多次,古书所记为“城”,不确,只一城关,有如梅关,闭关路断而已)。下汝城即有船可上长沙,故不接南雄;此处为丘陵谷地,无城,《新语》只说“筑城以壮横浦。”胡居安《仁化县志》亦只说:“城北尚存,勒‘古秦城’三字,1945年笔者所见,只一温泉及城关,并无住民的城厢可见,只有城门一座而已。至秦时,梅锅经营台岭,以保子孙(他是越后代),可见南雄为避祸之所;再至东汉马援征交趾,动员湘桂、粤西兵力,不扰南雄;降至晋代,卢循北上亦不扰南雄,晋代韶关不少晋墓砖刻文与广州相类,表示为一和平安定商业兴隆之地的吉祥语,计由三国建为始兴(263),表示吴国开辟南疆之意,到梁、陈更名安远县和郡,表示六朝北人南迁,安置于此,由县而立郡,即日趨重要了。入隋更改入南海郡辖地,表示经济开发。唐黄巢起义,亦由桂、湘,不扰南雄,北宋末,金人追隆祜太后至赣州,当时估计过岭避难仕人不少。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绍兴三年(1133)三月癸未年:“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但静江府许中却不给。说:“中言;”本路(广南东、西路)诸州赋入微薄,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州郡,见寓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可见南雄宋时仍为仕人避难之区。
  但是由于唐开岭道,又成南北交通要途,故珠玑巷由村成镇,如唐代仍称敬宗里,入宋即设沙水驿(1208—1224)。商户达1000家以上,今成珠玑镇所在。建治于沙水圩。境内如牛田坊即有58村之多。今天全镇人口达3.2万,面积为179平方公里。珠玑古巷已成省游览点,建设一新。文化淀积又可见于珠玑话的形成。唐开岭道是在开元四年(716),相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云:“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远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路废,人苦峻极,行径寅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栽(栽字上面加上边旁‘山’),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粤人绵力薄财,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臻兹乎?开元四载(716),冬十有一日,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有作矢怀),执艺是度,缘蹬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于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锯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砥,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几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胥泊,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张曲江集,卷十一》。
  按此文,则有下列可注意,非通路始使路成北南通衢也,列如下:
  1.此路修通乃利用农闲时期抢修。
  2.此路是修险、筑平,故费时不多。
  3.修路是因当日唐代外海交通,商业繁荣所需,而道路失修,不利交通之故。
  4.此路当日是京师,江淮广大地区要求大量舶来品内输而引起修路。
  5.这条路早已有之,长期失修,为行者所苦,有必要修筑。
  从地理位置看,梅岭关是雄关,西侧峭壁高而东侧低,两山之间为一峡谷,沿古生代变质石英砂岩所成,裂隙多,故在此山峡辟开筑路,是最有利地点,故防御能力比东面小梅关,仁化城口关要强,如城口关,关西侧岗高数十米,坡度不陡。梅关则两侧峭峻,计自大余(南安)过岭入南雄城120华里,为一天脚程,如有宿有息,则此为过岭捷径也。今关楼及砖切路是宋建(1063),东西横截峡口,高5.8米,宽6米,关J J两3.55米,内宽3米,南北厚5.5米。城上关楼已毁,只余痕迹,向北门上有“南粤雄关”石刻,南门有“岭南第一关”匾额,用砖石结砌向成,关口路面亦如之,免雨季泥泞之苦。关口外有碑,上书“梅岭”二字,字径达1.1米。可见梅关宋、明也修过的。即古来为南北通道之一。中站以下田地渐多,南山水可行舟和竹排了。
  二、古巷“珠玑巷”即唐敬宗巷地
  据陈摩人等教授研究,张家世系见于《新会清河族谱》,谱中记有《喾祖遗言》:“古冈州全紫厢韩屋桥张喾,始系南雄敬宗巷孝义门,唐进士张辙翁之玄孙也。七世同居,不异房屋,宝庆元年(825),国闻孝义,赐珠玑绦环高祖兴。后因避敬宗庙号,改敬宗巷为珠玑巷,”并记张兴世系:
  1.兴子三:迪、原、盛;2.原子一:昶;3.昶子三:廷泽、廷范、廷彦;4.廷泽子一:喾,喾与二叔廷范辞官居冈州,买韩屋桥韩文英屋三座居住。子三:荣(915生)、华(917生)、昌(919生)。
  七代同居据陈摩人等查证新会《张氏族谱序》、《开平乡土志》,张昌为张九龄十四代裔孙,“七代同居”计如下:
  1.张辙,唐进士,第八世;
  2.张兴,第九世;
  3.张迪、张原、张盛,第十世;
  4.张众(昶),第十一世;
  5.张廷泽、延范、延释(廷彦),第十二世:
  6.张喾,第十三世;
  7.张荣、张华、张昌,第十四世。
  十四世张昌即今天称“张昌故居”一代。有学者认为应称“张兴故居”为宜,因家业由张兴而兴,获朝廷赐珠玑条环,并改敬宗巷为珠玑巷之始祖云。故珠玑巷唐前已有之。 如是,珠玑巷始于唐825年,张兴始名。
  张氏入南雄五世祖张纲(据《南雄族谱》记为隶英),六世名和岱、七世张行、八世张彻.九世为张兴,故如表扬张兴为“七世同居”则十世以后,已见分派,不宜列入“七代同屋”之孝行者矣,如此只能得5—9世共5世同居,又缺了两代,或张兴有子而张纲有父同来。
  此外,沿驿仍有唐代器物发现,亦证此道之古也。如罗田即发现唐代铜镜,即为一例。宋代文物,今上罗田村东南仍有残存废塔,据考证为残存宋塔,现只存4层。
  珠玑巷内古迹仍存元代石塔,1945年笔者查访时尚斜放四石柱路亭角上,古井口出露(口宽1华尺),今复置古井口上(相传胡妃投井死此),为七层八角形花岗岩刻佛像塔,原石刻出(实心),高3.5米,底层刻有“南雄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记”字样,为我省唯一有记元塔。1—4层塔身刻浮雕佛像,第五层却呈椭园形,六、七层呈柱形,塔顶呈葫芦形,现已重建塔亭保护,列为省重点文物单位。距宋亡33年。
  珠玑巷古代经济繁荣还表现在成镇早在北宋,称“沙角镇”,按唐、宋立镇,条件有三,一为人口众多,二为有钱粮征收,三是位当要冲,可见珠玑巷入宋已达此要求。文化上亦已有沙水寺的建立。而珠玑话的形成,更显示珠玑巷已在文化上已有所淀积,在距县城只有约9公里地,即能形成与南雄城关话不同珠玑话,显示珠玑不只是经济中心,而更一文化中心,有千年时间始能淀积而成。故在文人记述中,也可为证,如宋余靖《武溪集》: “沿汴绝淮,由堰道入漕渠,溯大江,渡梅岭,下浈水,至南海之东西江者,唯九十里马上之役,余皆篱工楫人之劳,全家坐而至万里。故之峤南虽三道,下浈水者十七八焉。”
  但此种情况是全国经济中区转迁的影响,汉时南北交通,自京师西安,出两湖,以潇、湘i!水入粤之广信,再以合浦、徐闻为外港。但汉以后,京师东迁于洛阳、开封,南下主要城市,亦由广信而东迁广州,故京广一路亦东移至洛阳开封入淮,出豫章,过岭,由浈水而下广州了这是和全国经济区东移有关,并非梅岭开道所致。
  珠玑巷之兴隆当与梅岭道繁荣有关,但珠玑兴起则与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关系至大。其驿站和设镇之重要与当时行政上规划有关。而规划选定珠玑亦与其所处环境有关。今珠玑巷外,即一片翠绿田畴,农地大片,显示珠玑农业的兴旺,这是成镇立巡司的基本条件。因人口集中,圩日上万人的供应,不能靠外地运来,故珠玑四周农业兴盛,至关重要。如即在山区中站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肥沃冲积平原,阔处达1000米,这是沿石灰岩溶蚀出来的谷地,故沿途有钟鼓岩、金龟石、-5套石等峰林石山排列成带,长10公里。沿南山水两岸的冲积平原也是南雄盆地中主要冲积平原。计由大庾岭流下山沟,平行流入浈江的小河即5—6条之多,古代梅岭是林区,水量充足,沙水驿即可行舟。不似今天要在山溪上游冲积平原建成水库,淹没平原水田,并引入珠玑镇河岸两侧台地,灌溉田地。如横江、罗田水库等。台地由红色岩层(白垩纪地层,产恐龙化石及恐龙蛋)所成,含钙质的泥质页岩,易风化成肥沃土壤,最宜黄烟、银杏、风栗、番薯、大豆、西瓜、花生,较高山丘则有利于油茶、松、杉和毛竹的生长。这里河谷、台地、低丘、低山的层状分布地势,向北大庾岭升高,成立体农业生产格局,使珠玑巷得成农业冲心地区,为珠玑镇工商发展服务。在古代山林未伐,更多鸟兽、木材,故成为各地仕人避难隐居地点。如珠玑巷罗氏家族,即在此地开家立业,卖田甚广,今天仍保留有“上罗田”、“罗田”和罗氏兴建的水陂头水利措施,如“罗陂”等地名存在,据各地族谱,不少记载当时定居珠玑,每因“山水之美”,即可以开家发业之地。不单是罗家一族也。如新会苹岗《宋氏族谱序》云:“讳开字,字肇雄,号庚锋者……孝宗时,随其父莅任广东保昌县署,日与士大夫游,悦其地山水之清秀与风俗之勤俭,爰卜筑珠玑巷内,以长育子孙。”故只凭地理环境优越性,即可吸引移民迁入。远在广州后代也每迁回祖居。族谱记其祖迁入最早,有花县平山《江氏族谱序》记其祖于西晋末已迁入。故一般自南雄迁出之氏族,多是已居珠玑巷七八代人,不独罗贵一家也。
  故郝玉麟《广东通志·古迹》记有沙水驿在沙水镇,宋嘉定四年,知州邹孟卿汉节亭改建,十三年知州孙宣修,保昌令传烈记等语,可见珠玑巷或早在汉时已为民居点了。
  新编《南雄县志》1996年版亦称: “梅鋗城,位于南雄城北25公里的梅岭镇中站村,该城座北向南,总面积约3.2万方米,梅关古道穿其中。”又称:“尚存城基长约25米,用青灰色磨石叠砌筑成……城北墙脚下有东汉墓。”按《直隶南雄州志》:“越王腧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梅岭家焉。”意即指此。按墙压东汉墓,显非汉迹,而历代建置,此城明代为递军所,故由南安与南雄两府合建,清代仍名“红梅巡检司,建署其中(1737)。但说明梅岭驿道之重要性,设军驻守。
  汉京西安,东汉迁洛阳沿淮下江,再溯赣水过岭,较沿西汉入湘古道为近,六朝都南京入粤更以梅岭道为主。716年张九龄凿开岭道,长20丈,高10多丈,即沿山坳扩大过岭路面,并种植梅、松(如1063年即再补种),修路1446年大修岭道90余里,古松夹道,清代名为“官道虬松”胜景,明代沿道开街七条(珠玑、石塘、里东、灵潭、中站、火迳、小岭(今梅岭镇),以应日行数千挑夫、行客之需。
  三、世居珠玑巷罗氏六代情况
  按《槎滘罗氏族谱》(暨南大学罗晃潮教授藏本)载乾隆丁亥十三世孙罗大超《重修家谱小序》中有云雍正时先兄却非至抚州任职,过豫章,因得《江南古谱》,即编录“罗氏远早源派”一节,记如下:
  1.彦壤(与豫章书院志称环不同):
  “原名環,原字宝兆,字应兆,乃通应公长子,侍都御史,讳袍,字德称。公之孙,袍公隐居江南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袍公娶九妻,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公分自河南汴州,乃南雄珠玑始祖,佐太祖开国功臣。子一:元祐。”
  “元祐:初授镇海大将军,敕授镇国大将军,子:文达、文启。”
  “文达:国子监助教。一子:纯福。”
  “文启:岁贡生。二子:纯义、纯德。”
  “纯福:二子:大隆、大昌。”
  2.《槎滘罗氏族谱》又载“南雄府六代”一节,录如下:
  “自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迁南雄府,贵祖绍兴元年南迁,共计二百四十余年。”
  “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964)甲子,自祥符上德里徙居南雄府,开六代之始祖也。”
  “元祜祖,应兆公之子。文达祖,元祐公长子;文启祖,元祐公次子,纯福祖,文达公子;纯义祖,文启公长子;纯德祖,文启公次子。大隆祖,纯福公长子,大昌祖纯福公次子。维统祖,纯义公子;维业祖,纯德公长子,维基祖,纯德公次子;士杰祖,大隆公长子,士良祖,大隆公次子,士忠祖,大隆公三子;弘举祖,大昌公长子,弘达祖,大昌公次子,梦祯祖,维统公长子;梦祥祖,维统公次子;锦章祖,维业公长子;锦文祖,维业公次子;锦源祖,维业公三子;富祖,维基公长子,贵祖,维基公次子。字天爵,号琴轩,配妣金氏、田氏,自南雄府南迁,奠居葫底里。开我后人亿万世之始祖也。”
  以上记应兆祖在珠玑巷居四代,未有外迁记述。第五代开始,已有南迁,如纯福次子大昌之孙,即向南迁入南海,为湖涌罗姓始祖,与罗贵为同时南迁的堂兄弟。上纪漏“锦衣祖一代”,锦衣是维基祖独子名锦衣,锦衣生二子,才是富和贵,贵为维基之孙,属七世。(据22世孙罗晃潮教授注)。
  兹列表明之:
          1士良一贺
  纯福公长子大隆一2士杰一贡、赏
          3士忠一贽、贤
  纯福公次子大昌一1弘举一赓、贺(原字上面三个‘力’下面一个‘贝’)
  (贺字公协,更名为寅,为南海湖涌始祖,讳湘灏其后裔也)
          2弘达一宾
  纯义公派 维统一1梦祯一宝、实
          2梦祥一贯
  纯德公长子维业一1锦章一赞
          2锦文一资、质
  (资花县擢桂坊宝鸭湖祖,质肇庆府开平县河村祖)
          3锦源一贞
  (贞为南海罗村祖)
  纯德公次子维基一1.富
  (锦衣世袭锦衣卫,富南雄府庠生)
          2.贵
  (字天爵,号琴轩,原名以达,南雄府廪生,祖主奉葫底本源堂。九子:清 之、慎之、辉之、光之、 曦之、温之、淳之、绍 之、信之)
  (据近人罗晃潮教授指出维基生锦衣,锦衣生富、贵,此处有误)
  3.有关开支立业记述。
  (1)据《番禺康乐罗氏族谱》载入南雄一世彦环(即瓌),补充如下:
  “官拜御前校尉少卿,至宗训太子幼年,初登龙位,时恭帝元年(960年)庚申,匡胤出师征蛮,兵至汴城,今河南开封府也。城东北外四十里,土名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拥匡胤入宫,责丞相王薄草诏,不允;又责范质,不允、彦怒气挺剑,厉声日:“不允者斩。”时王薄草诏天下,范质高呼,百官皆优。是年宋太祖赵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拜御前忠勇太尉忠翊郎。自从宋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与丞相王薄,范质等忆见复周旧迹,稍有形迹,屡求迁徙,时宋太祖匡胤乾德二年(964年)甲子,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迁于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辟土为田,作宅居住,配妣赵氏,诰封温恭慈淑夫人;次配朱氏,诰封恭惠慈孝夫人,是年二十九岁,生一子,名元祐。父子二人,并力恢张,开传七代,至贵祖又徙南方作祖也。彦璋祖、彦瑨祖,仍住河南开封祥符县尚德里。”
  又说: “应通三子,次季两男(即指彦璋、彦瑁)仍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而居。”
  康乐谱与《台山那马罗氏家谱》所载不同,那马谱把应兆列为彦瓌子,应兆生子元。又与《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载锦裳公生子:贵、赉、实、贯、宝不同。实、宝为梦祯所生,贯乃梦祥之子。
  康乐谱又称:“瓌祖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丙申。”
  (2)据《书院志》①记二世元祐祖情况如下:
  “字平稳,生于宋匡青乾德二年(964)甲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壬甲,九岁,诏封荫袭父基镇海将军。宋太祖匡二帝兴国五年 ①《书院志》即《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简称。(980)庚辰,十七岁,加封镇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配湛氏,王氏夫人,生二子:文达、文启。”
  《康乐谱》①则“二帝”改为“羲帝”, “锦衣卫”改称“锦衣侍卫”。又“配妣湛氏,诰封懿德夫人;次配诰封贤孝夫人。”
  (3)三世文达祖按《康乐谱》云:“号南兴,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南雄府附生,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霍氏,生二子:一纯福、二纯绿。”
  三世文启,号云客,号南庄,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辛卯。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兴化府蒲田县教谕。配妣区氏孺人,生二子:一纯德、一纯义。
  (4)四世纯福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已酉。配妣袁氏。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二子:一大昌、二大隆。”
  四世纯禄祖据《康乐谱》:“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壬子。”
  四世纯德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癸丑。配姆袁氏,生二子:名
   ①《康乐谱》即《番禺康乐罗氏族谱》此谱较佳,故用为主。维业、维基。”
  四世纯义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戊午。子一:名维统。”
  (5)五世大昌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癸酉。生子二:一宏举、一宏远。
  五世大隆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乙亥,生三子:一仕杰、二仕良、三仕忠。”
  五世维业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辛未,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三子:一锦章、二锦文、三锦元。”
  五世维基按《康乐谱》:“字仕广,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福州府、古田县宣教儒林郎。配妣龚氏,诰封淑德宜人。生一子:锦裳。”
  五世维统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生二子:一梦祯、二梦祥。”
  (6)六世宏举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乙未,生子二:一赓、二胁。”
  六世宏远祖《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祜三年(1058)戊戌。子一,名宾。”
  六世仕杰《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乙亥,生子二:一贡、二赏。”
  六世仕良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壬寅。生一子,名贺。”
  六世仕忠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生二子,一贽,二贤。”
  六世锦章祖按《康乐谱》:“名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南雄府学廪生,举进士,任广西制付史。生子二:一资、一质。”
  六世锦文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生一子:名赞。”
  六世锦元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生二子:一贞、一贷。”
  六世锦裳祖按《康乐谱》:“字经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官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温氏恭人,生二子:一贵、一赉。又生一女,适梁门,婿名国,字乔辉,系南雄府廪生,宋徽宗重和元年(11 18)戊戌科进士,任兵部职方司。”
  按《书院志》则说温氏生子五人即: “贵、赉、实、贯、宝”本书不从此说。
  六世梦祯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甲辰。生二子:一贲,一宝。”
  六世梦祥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生一子:名贯。”
  (7)七世赓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戊午。”
  七世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癸亥。”
  七世宾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丙寅。”
  七世贡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庚申。”
  七世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
  七世贺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丁卯。”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
  七世贽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四年(1089)己巳。”
  七世贤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八年(1093)癸酉。”
  七世资祖按《康乐谱》云:“字耀桂,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甲午科举人,乙未进士,生三子:一锦、二章、三岳。二孙,一思本,二思修。徙居广州府番禺县而居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而居之。”
  七世赞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二年(1087)丁卯。生一子,名逮,住顺德县大良而居之。”
  七世贞祖按《康乐谱》云:“字贞夫,号梅石,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后子孙徙居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而居之。”
  七世贷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未见开载。”
  七世贵祖按《康乐谱》云:“字以达,别字天爵,号琴轩,生于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丙寅。系南雄府学廪生,赠吏部尚书,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南雄金氏,生五子,一清之,二慎之,三辉之,四光之,五曦之。金氏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安葬珠玑蜜筒山,是年八月下浣,时有皇妃,貌美性淫,匿在珠玑巷,黄贮万纳为宠妇,改名张氏,无人知觉。于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冬月,时因家人刘庄,背离逃走,扬泄机密。于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正月十六日(1131),在珠玑巷起程,三月十六日,至冈州大良地面。幸遇土人龚应达接待数天,会同赴县立籍缴引。蒙准批增立图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土,结草为屋,种蔬日食,随时度日,父子努力恢张。公是年四十六岁,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辛亥八月十六日,又娶冈州田氏,生四子,名温之、淳之、绍之、信之。共生九人,建造泥屋,两进五间,横过十间。另四廊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分,住冈州大良古葫甲,今新会蓢底也。田氏大婆与贵祖合葬凤果山,土名蚁仔冈,坐艮向坤兼寅申,向西海为明堂,向对岸三州山为后案,后倚西樵山为屏障,附近草尾大江圩为来龙脉,坐落三水县凤果村前山,名蚁仔冈。本山泥坟三个,上护领一字灰沙基,下两层灰沙园台包金兜唇也,新会葫底祖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村前琴轩公之堵墓,乃坐乙向辛兼卯酉,土名凤眼冈,乃葬牙发指甲衫各物也。火旺丁财,金、田二位恭人,共生九子,四十七孙,十一位仕郎。”《书院志》云有育子良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字以富,别字财广,号淡轩,生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壬申。南雄府学士,徙居广东南海县湖涌紫洞乡而居之。《槎滘谱》以赉为罗贵长兄。
  七世实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年(1086)丙寅。生三子:一震之,二良之,三朗之。惟三祖住址,未见开载。”
  七世宝祖按《康乐谱》云: “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生一子:名谅之,徙居何处,未见开载。”
  七世贯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丙子。”
  (8)罗贵南迁前入广子孙情况。
  罗贵是约同乡里97人,一起南迁而著名,但在罗贵南迁前,即罗氏珠玑巷本家,亦已有不少同辈或长辈南迁,举列如下:
  ①《康乐谱》载罗袍九妻十四子,其中七子应通,八子达通后代皆有子孙入广。
  ②上谱还载罗袍(抱)第八子罗达通祖第三子罗芰由宜黄迁广州肇庆府高要县,裔孙罗孟郊迁兴宁县(嘉应州)。
  ③《康乐谱》还记载与罗贵同辈的兄弟亦有自行南迁的记载。如记罗贵堂兄乙未进士(11 15年)罗资徙居广州府番禺县居住。罗资亲弟罗质子孙亦有徙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居住。罗质堂兄罗贞子孙亦分支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居住。罗贵弟罗赉亦迁南海县湖涌紫洞乡居住等等
  因此.罗贵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的,即本家已早有南迁移民在番禺、南海、肇庆一带居住,对当地情况亦有所了解,故南迁时,虽然时间上匆忙,但是并非全无接应亲朋戚友的。
第四章 罗贵南迁记(附图1)
  目前有关罗贵南迁日期,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主张在南宋末年淳熙年间,如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家谱”,此谱具体作“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癸酉。”时期之事。冯秉芸弓J他家《广州旧谱》说法,亦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癸酉。”陈老乐素亦主此说:“罗贵等一行离南雄,总是在元军攻陷南雄前后。他们沿着浈水到韶州,又从韶州沿北江南下至广州。”(见陈乐素:《珠玑巷史事》,载《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一书中,1991)。
  另一主张在南宋,余在《罗贵南迁97人考》中所述(见《岭峤春秋——珠玑巷与广府文化》一书,1998),还有东莞杨宝霖(见同上《罗贵九十七家集体南迁的时间考证》)亦持此说。
  今按罗氏各谱,试论如下,因各谱均以罗贵南迁事在绍兴年间,亦有记苏妃事有关。
  一、罗贵南迁日期是在南宋绍兴年间
  罗氏各谱,以罗贵南迁,落藉新会葫底村“旧谱”记载为详,兹录《宋岭南始祖》文如下(俱见《槎滘罗氏族谱》)。
  “公讳以达,庠名贵,字天爵,号琴轩。原配金氏,继配田氏,合生九子:清、慎、辉、光、曦俱金氏所出。金氏葬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密筒山。温、淳、绍、信。另猫子良之,亦名大九,乃实公之子,贵公之侄也,由珠玑巷居新会冈州葫底。乃冈州始迁之祖,系彦环公七世孙也。”
  “贵公系南雄府岁贡生,以彦瓌公开国功臣,袭锦衣卫。又因次子慎之举人进士,拜吏部尚书,公与田氏合葬葫底村东边土名仓厢下凤翔山怀中穴凤窝酉辛向之原,后因风水不利,七子淳之起柩卜吉,改葬端州高明县凤果山,与母田氏合墓葬焉。”
  该文又记罗贵四子光之生于徽宗宣和二年(1120)庚子,终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寿77岁。则罗贵南迁显非宋末成淳间事。而为绍兴间事。
  《槎滘谱》(即《东莞槎滘罗氏族谱》简称)又有《镇南罗公传》,与《宋岭南始祖》同源自葫底,因文后称:“此谱本自冈州葫底家藏古谱,与横沙房谱载同”,等字样。
  此谱又记《镇南罗公传》云: “公讳光之,字期用,号镇南,乃琴轩翁第四子,母金氏。授宋朝官任广西梧州府苍梧县文林郎。少时,与父琴轩公及兄弟五人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广州府新会县之冈州太良都古蓢底村。”
  并记原配张氏生于1121年,终于1152年,寿31岁,生长子昊,次子成,亦说明罗贵四子之妻亦北宋时人。《豫章书院志》说罗贵为生于1086年。都不说罗贵是咸淳时人也。
  后代学者亦不少怀疑罗贵是咸淳时人,如近黄佛颐《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中引《小榄麦氏族谱》一则(光绪19年(1893)刻本云:理宗宠妃苏氏事……载东莞英村《罗氏族谱》,并载绍兴元年(1131)正月批发路弓I,……当不离南渡后绍兴间者为近,决不在咸淳时间也。……咸淳一说,或后世传闻之误。”故黄氏虽未见罗氏各谱,凭此一谱,但已显绍兴时人之想法。 由罗氏各谱所记罗贵十子出生日期亦可说明罗贵是绍兴时人。即:
  清之 字大用,1106年生(徽宗崇宁五年)。
  慎之 字和用,1l 10年生(徽宗大观四年)。
  光之 字期用,1111年生(徽宗政和元年)。
  辉之 字巨用,1114年生(徽宋政和四年)。
  曦之 字国用,1120年生(徽宗宣和二年)。
  温之 字利用,1133年生(高宗绍兴三年)。
  淳之 字大用,1136年生(高宗绍兴六年)。
  绍之 字继统,1139年生(高宗绍兴九年)。
  信之 字竹林,1142年生(高宗绍兴12年)。
  良之 字大九,绍兴间(实祖子,贵祖侄)。
  上表可见罗贵携五子南迁时,正是原配金氏已死(葬珠玑巷蜜筒山),五子即清、慎、光、辉、曦也。皆金氏出,次年即南迁时期,故来新会后所生温、淳、强、信四子与五子年岁相差较大,曦之与温之相差即达13年,乃罗贵在新会续配所生,即田氏所出(与罗贵合葬)。这九子生辰和罗贵生活配合着,显示他是绍兴时期南迁的生活实际,即南来娶妻生子的生活情况相合,难于作假。
  因此,我们从族谱学观点,提出罗贵南迁是在南宋初期。
  二、罗贵等人南迁原因
  按罗氏各谱所载,罗贵南迁原因有四:一是“奉旨颁行取土筑作寨所”,二是“天灾地劫”,三是“窝藏苏妃”“恐上查究”,四是“南方土广人疏,必有乐土”。兹分述如下:
  1.关于“取土作寨”迫徙
  黄佛颐以东莞英村《罗氏族谱》罗氏手抄本中, “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云“为天灭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及今奉旨颁行取土筑作寨所,严限批行,下民莫敢不遵,贵等思得近处无地堪迁徙。远闻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迁移,今备签九十七名,历情赴大人阶下,俯乞立案批给文引,经渡关津岸陆,俾得路引迁移,有地安生,戴恩上词。”末署:“绍兴元年(1237)正月初五日词上。”黄佛颐按:“《麦谱》①作咸淳九年正月初五,以下年号同。 《谢谱》①作开禧元年(1205)正月初五,团词人陆阉圣、罗贵等九十八人。”
  上引黄佛颐文中,罗氏族谱作绍兴元年,并团词人只罗贵一人。而《麦谱》、《谢谱》不同年号,但文词相同。故可能是外姓各谱得之传闻,故本书取罗氏谱为准。
  按“奉旨取土筑寨”未见史载,但作为上官府词,当不敢作伪,且官府亦同意此事而发给路引,事当不假。这是罗氏南迁的主因。因为上级行文迫迁,“严限批行”,而附近又无地可迁,故要南下。
  2.南雄地方不宁,天灭地劫
  南雄在粤、赣边区,山多田少,珠玑巷一带小平原已是当地粮仓,附近即为台地,由红色砂页岩所成,页岩即古代泥层结成的岩石,故岩性较弱,岩层出露大气中,太阳晒热它,也会自动裂成小块,一遇雨水,即被冲入平地,成为黄泥水淹没坑田、垌田。砂岩层透水,雨水可以下透入砂岩层中,成为地表旱干的旱地,因此,由这些红色砂岩、页岩所成地层形成的台地、丘陵,即成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易旱易潦,一遇少雨天或多雨天都会成灾,故南雄盆地每成为“天灾地劫”的地区。据近出版《南雄县志》第二章《自然环境》云:建国后(1950—1987)发生洪水即有8次,受旱年份达11年,干月达连续15个月(1962年7月至1963年9月)。在水利建设较差的古代十日不雨,堪称天旱,三日大雨即洪,使珠玑巷小片平原成为当地肥沃地区,为中原迁民首先定居场所,是很有利的。
  由于五岭山地红色盆地较多,又多为农业集中地方,一有“天灾地劫”,即为农民起义原因,如罗贵南移时的南宋初年,据《南雄县志》所载,即有绍兴元年(1131)宜章县民李冬至二起事(二月),八月又有张忠、邓庆、刘庞、刘军等起义,据南雄的记载,可见罗贵等《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中所说:“为因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等语,是案实情入状的。故当时“出土筑寨城”等均事出有因,并非无据。
  3.罗贵等对珠江三角洲有所了解
  罗贵等能同心同意,集体南迁,与他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广人稀, “必有好处”是有所了解,才敢举家举众南迁的,因罗贵兄弟叔伯在此之前,已有南迁例子。如堂兄弟伯父锦章、锦源之子,均已迁南方三角洲区。即:
  (1)锦章二子:
  ①资迁花县擢桂坊宝鸭湖为始祖。
  ②质迁肇庆府开平县河封为始祖。
  (2)锦源子:
  贞迁南海罗村为始祖
  (3)弘举次子:
  协迁南海湖涌为始祖。
  故《东莞英村罗氏族谱》云:“珠玑里(即里)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周集商议,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处江山融结,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众相开辟基址,共结婚姻,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之故乡也。众议而相语日:“今日之行,非贵公之力,无以逃生……如戴天日,后见公子孙,如瞻日月。九十七人即相誓日:“吾等五十八村,居民亿万之众,而予等独藉公之恩,得赖逃生,何以相报?异日倘获公之福,得遇沃垠之地土,分居安插之后,各姓子孙,贫富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贫者同堂共餐,各沾贵公之泽,万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无相害也。即签名团词赴县陈告,准立文案文引。乃赴府告准案结引,立号编甲,陆续向南而行。所有案卷文引,备列于后,绍兴元年仲冬望后志。(本段系自黄佛颐《珠玑黄氏族南迁记》)
  可见罗贵等97家南迁是有目的地。事前也有调查如《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素闻南方烟瘴地面。田多人少,堪辟住址。”等语,即可为证,不是漫无目的,故宫府亦批准发给路引的。
  4.罗贵南迁与苏妃匿藏珠玑巷有关
  按《罗氏族谱》多载有苏妃事迹,并把罗贵等97家南迁和朝廷追缉苏妃事有关,如《槎滘罗氏族谱》中即有《珠玑徙居事志》云:
  “时因宋宫人苏妃,貌美,其性贪淫,上怒,出苏妃于冷宫,愈加私慾,变诈出逃,日丐夜宿,别无知觉。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有一富民黄贮万,备船运粮上京,至关口市湾泊,备礼酬神,有一女子下船丐食, 贮万见其貌美衣破,贮与相戏,其女子匿船不出,贮万因载而归。后来,皇上敕复取 妃,不知苏妃出逃之迹,敕兵部尚书张英贵,钦命行文各省司道府县,严行访缉,经 年无迹,上准不行,贮万将苏妃立为宠妇, 改姓张氏,无人知觉。因其家人刘庄反主,反出泄漏根獘,传溢京都,张英贵知此诈 民,违法作孽,恐上究其根獘,罢职丧身。乃会同通部官僚,密行计议,伪称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有贼作乱,流害平民,冒 奏皇上准行,以南雄府牛田坊择地建作兴良平寇所寨,聚兵镇守,庶国泰民安。时有乡人罗贵,伊姑丈乔辉,现任京都指挥职。闻获声音,遂遣家人赴报,未径旬日,部文批行府县,严行迁徙,时牛田坊五十八村,莫 不惶恐,惟石 珠玑里珠玑巷民居九十八家.至相通透团集,众日:“自祖传闻南方烟瘴.土广人疏,必有乐土可居。大家向南而去, 但遇安处,冈山融结,田野宽平,又无势要之处,众相开辟住址,朝夕相见,仍如今日,于是签名团词赴县。首名罗贵会签九十八人,蒙县批准,立文弘案准续向南而去。”
  上文即为罗贵南迁的起因。按其他姓氏族谱有记为“胡妃”,时间有记为咸淳年间,而《罗氏族谱》多记为“苏妃”,时代记为绍兴初年,即南渡后不久之事,与胡妃在宋末之事不同。且两妃事大至相同,仍细考之,仍有差别,论如下。
  苏妃事件概况:
  《罗氏族谱》载苏妃事与外姓族谱所述亦有不同,该事件特点有下述特色:
  (1)没有正史记述,
  (2)事情发生是在宋初绍兴年间,
  (3)是宫妃出逃事件,
  (4)缉查已有文停止不追究,
  (5)苏妃已作商民妇告终。
  (6)事出于家人反主而传溢京师,
  (7)兵部用取土筑寨去灭迹消案。
  上述各点都与胡妃事件不同。
  5.罗贵等南迁与胡妃事件无关
  各姓记载胡妃出逃事迹详略不大,但彼此仍有相似的过程,如《小揽麦氏族谱》即说:“据旧谱云: ‘宋度宗成淳八年九月,祀明堂,贾似道为大礼使,礼成,幸景灵宫将还,遇大雨,似道期帝雨止升辂,胡贵嫔兄显祖为带御嚣械,请如开禧故事,却辂乘道遥辇还宫,帝曰:平章得毋不可,显祖话曰:“平章已允”。帝遂归。似道大怒曰:臣为大礼使,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乞罢政,即日出嘉会门,帝固留之不得,乃罢显祖,涕泣出贵嫔为尼,似道始还,由是贵妃出宫,作钞化状,肆行丐食,有南雄县保昌县富民张贮万运粮入京,船泊关口市,备牲酬福,此女下船丐食,衣虽蓝缕,而艳丽常人,张怜其无依,遂挈归保昌牛田坊。后帝欲复贵妃,敕兵部张英贵行文各省严缉,杳无踪迹,已回旨准奏不行,盖贮万已将胡妃改姓为妾,阴秘其事,会张之逆奴背主,含恨扬泄,传溢京师,英贵恐上究不便,乃会同六部九卿计议,伪称始兴有贼,流害平民,请旨于牛田坊建兴良平寇寨,屯兵镇守,督民迁徙。牛田坊凡五十七村,惟耆(原字右‘石’左‘耆’)珠玑巷同里九十七家共议南行。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田多山少,可以合处辟居,乃告有司给路引南徙,时保昌严县主准申南雄府钟文达立案,批发路弓l,我祖必达公兄弟五人相与挈家二百余口,于成淳九年二月十六日起程抵广州,五月十五日至香山黄旗角乡,未几,遂分居各属云。说与南海《冼氏族谱》大略相同。”
  此事有正史记录, 《宋史·贾似道传》文与“麦氏族谱”同,显抄录《宋史》入谱。
  《九江乡志》(黎春曦撰)云:“相传宋咸淳间,有胡妃逃死珠玑,乡人虑祸,相率结牌筏挈家顺流而下,至九江大洋湾,牌为水漂坏,因登岸散处,其地以上得名。胡妃事涉不经,或考《纲目》,成淳六年,徙保昌民实广,则北江水浅,乘桴而来,事信有之。”
  清赵天锡《宁阳杂存》更说:“涕泣出贵妃为尼,出宫后逃去,为商人所得,携归南雄珠玑巷。后商人知其为贵嫔,不敢留,复令逃出,为强暴所凌而死。是时,南雄人讹传朝廷将加罪于珠玑巷,故居人逃窜于南方海滨云。”
  简竹居《粤东简氏大同谱》云:“然或云投寺(指胡妃之死),或云溺水,或云凤病死,言人人殊……或曰:宋咸淳六年(1270),诏徙保昌民实广州,此在潮贼王兴寇广州之后,故有言由南雄来迁者以此故也。”
  何大佐《揽屑》云: “咸淳八年(1272)壬申,诏出贵妃胡氏为尼,九年(1273)癸酉,胡氏颠狂出溺水郡,贾似道奏民间收匿,大索之,十月甲戌正月,人民畏惧,举族奔逃,时无舟楫。我祖兄弟砍竹为插,乘流漂泊。夜半,突至连江口,潦水冲散。时偕伯祖九郎公及男仲远、仲达,侄七三、七四,奔南海县西淋都华桂坊住歇。”
  南海鹤园《陈氏族谱》云:“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癸酉岁,怀王妃胡氏逃于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溺水,至次年行文访查,民虑及难,各挈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牌,顺水漂流,乃狂风大作,牌散,溺水死甚多,旋至一处,见岸上童子,问之,得悉里中有忠勇将军,甚显灵,从即赴祠祈祷,后抵连州水口,始各奠居,故我祖来寓于佛山。”
  《粤东简氏大同谱》二云:“(新会房祖)宋成淳十年(1274)正月甲子夜,避胡妃之难,由南雄州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迁新会县鸾台乡。”又“(那都房祖)宋度宗时,贾似道专政,有胡妃事,兄弟四人避祸携家迁广州。”
  《顺德龙江乡志》(道光版)云:“宋度宗成淳九年(1273)癸酉,徙南雄珠玑里,上年有胡妃逃到南雄溺水死,乡人逃难远徙龙江巨族始祖,多由此迁。”
  从上引各谱可知胡妃事各谱详略不大,但大同小异,但仍可概括为下述几点。即:
  1)胡妃事发生是在咸淳年间(即1265—1274),与苏妃事在绍兴初年不同。
  2)胡妃事见于正史,即《宋史》有载。
  3)胡妃事是宫廷与权臣争权的事迹,带有政治性。苏妃事未见于正史。
  4)胡妃并未有作“宠妇”。
  5)胡妃生命结束很早,即在逃南雄后不久,死说众多,但都说死了。
  6)胡妃死于非命(即有溺水说,投井说、投寺说、被辱说等等)。
  7)胡妃死后留有乡人纪念石塔。
  从上述各谱所载,可见胡妃和苏妃是珠玑巷两次窝藏皇妃事件,时代、性质各不相同。作者1943—1945年,由于研究南岭山地,曾数次上梅岭,路过珠玑,路亭角仍见元代古塔放置亭角,亭中古井已无水,为砖瓦沙石所塞,直径尺许,其上本放有石塔(即今天称为“贵妃塔”的元代文物),以表乡人对胡妃抗节高行,特置塔于井上,以表忠节。今存者为元代重新置立,即南雄路同知孙朝列重立的石塔。即距胡妃死80多年,其事还近,故所传可靠性较大,今仍有“血溅珠玑巷”土戏流存。予有诗纪之。诗云:
  珠玑古巷夕阳西,下岭长亭倦意归。
  元塔倚墙迎日照,恰似胡妃抗旨威!
  关于投井自尽,以免连累乡里之事,作者数次访问珠玑巷老人(客家人),所谈相同,但史无记载。故证明此事,花费不大,既雇工把古井残砖败瓦,沙石杂物,一一清上,自面至底,检查有无女性骸骨存在,并用c14同位素测年,测定其年代是否符合成淳时期,即距今约1265—1274.年间,即可为证。望南雄市考古单位努力也,解决此历史上大移民的实据,亦为胡妃之死增一传说也.。
  还有,各谱记胡妃引起的南迁事件,记载路线也如记苏妃事件引起的罗贵南迁为详尽,如记有:
  1)如胡妃死因即各谱每不相同:
  2)难民集中在荔枝山下万余人;
  3)狂风吹散竹排,溺死无数;
  4)连江口遇洪水冲散竹排;
  5)难民曾上岸拜神(忠勇将军)求祐。
  这些记载比《罗氏族谱》记苏妃事及罗贵等97人南迁事都较详细,显为历史较近期之故,事比苏妃迟了100多年,故苏妃记载较简。
  总之,无论苏妃、胡妃事件引发珠玑巷民南迁是原因之一。故罗贵等人集体南迁亦应受苏妃匿藏珠玑巷一事有关。但从年代,事件性质,两妃传闻都拉不上一起来,即胡妃事件与罗贵南迁事件无关。
  两事的混淆也反映珠玑巷为移民的通途,各代迁移均有之,同一期代各期亦均有之,如《粤东简氏大同谱》,即记简氏南迁有达2次。
  三、罗贵等97家南迁的日期和路线
  据《英村罗氏族谱》(手抄本,引自黄佛颐文,今该谱不见传存)即记罗贵所有案卷(包括文引),都记绍兴元年(1131)即可以启行之日,以南宋初年绍兴为准。计有:
  1)赴始兴县告案迁徙词(后称文件1)
  2)赴南雄府告案给引词(后称文件2)
  3)本府文引(岭南道南雄府,后称文件3)
  4)赴冈州告案立籍繓引词(后称文件4)
  5)罗贵等之供结。(后称文件5)
  以上五件均书明绍兴元年文件。知府钟文达批词,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则不记年月。并附有97人名单。
  南迁路线是由珠玑巷出发,陆续向南迁移,未见有目的地的具体地点,但总的是结竹排随浈水南飘,经韶关、连江口、英德、过峡,入清远而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家自我投亲靠友,计出峡至清远县,即有上岸定居,并随各水道分支,顺潮流涨退,分别入西江肇庆府,东江惠州府上陆,今以罗贵家为主线,论述如下:
  1.罗贵等申请南迁,按文件1为:
  绍兴元年(1131)正月初五。
  2.批给文引日期,据文件2为:
  绍兴元年正月初十,即五天批出。(有知府钟达文批准,吏房书吏黄英茂行)
  3.南雄府批文引及文引规定日期为:
  有效期为绍兴元年(1131)正月十五日,给限四月二十日繓。(吏房书吏黄茂英行)。即三个月多日期为限。
  罗贵一家即很快南迁,在文引批出后,立即上路。《英村谱》记:“即于是年十六日,携长男大用,次男利用,三男巨用,四男期用,五男曦等及同文引九十七人,向南而来,四月二十六日,方至冈州、大良乡、古朗等村,凭土人龚应达接歇数日,乃会同齐人九十七名,赴州县告案,立藉繓引,凭土人龚应达保结。”按文件4,时为绍兴元年(1131)五月初六。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贡生罗贵等九十七人既无过失,准迁移安插广州、冈州、大良都等处,方可准案增立图甲,以定户籍,现辟处以结庐,辟地以拜食,合应赋税办役差粮,毋违,仍取具供结册,连路引繓赴冈州。”
  从这个批文可知罗贵是到达冈州(今新会县)大良(今顺德县城)地,就地增立图甲,以定户籍的。即罗贵等人是顺利由珠玑巷迁至大良的。沿途未有重大变故,如记胡妃事件引起大逃亡是有“万人结集荔枝山”、“连州水口遇洪水”等变故,伤亡甚众的。因按文件3有“乃会同齐人九十七名,赴州县告案,立籍繓(即缴)弓I。”的记载,可见是97家安全汇集冈州,虽过了一些期日(6天),但仍属顺利。
  按文件4称:“本年正月初十日,赴府立案批引,严限正月十六日赴程,沿途经关津岸陆,此照通行,于本年四月二十六日,来到邑属冈州、大良都、古葫甲、蓢底村,盘费乏尽,难以通行,借投土人龚应达草屋,未敢擅作窝兜。百口相告签名粘引,团赴冈州大人阶下,俯乞立案,安插各处,增图定藉,保恤生民,仍乞批执照缳引施行,庶子孙万代,戴恩罔极上词。绍兴元年五月初六日,团情贡生罗贵等叩呈。”
  上文件指出南雄府公文(文件3)已指出罗贵等到达该地定居时,应:“方到此处,合应行赴该府、州、县属立案定籍”的,并“缳报文寅尉造册转报施行。”等语,故得到冈州知县李丛芳批方,罗贵等亦具供结册,连路引繓赴冈州。
  罗贵等人获得立图定籍可见于文件5,即《罗贵等之供结》,兹按黄佛颐抄录《英村谱》文重抄如下:
  “绍兴元年正月十三日,团情贡生罗贵等居民九十七人,蒙州官准案,逐一编定新图,开报排里,分住各村,具结报投州应造册务,大良都古葫底村开图居民新增都图,以定户籍,新充新图一甲里长罗贵,里排麦秀、李福荣、黄复愈(复的原字左边加‘礻’)、黎孔昭、吴孟魁、何大参、郑一元、胡汉瑞、赵世常等。今相与结为奉上明文行勘攒造黄册事,贵等原系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十四图民籍,原住珠玑巷,为因天灾地劫民荒,及今奉旨颁行取土筑设寨所,严限批行,贵等备开九十七名,团赴本府蒙案批引迁移,来到邑属大良都古朗甲、朗底村,下担歇脚,备情赴台,蒙准议增立图,编立十排格眼该掌约束九十七人,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聊为窝兜,今蒙上取具供结应造册务缳弓l等因,遂一遵依,合同排里人尸备开单情由,逐一分勘,中间并无隐匿,如虚甘罪,所供是实。”
  《单开供状》
  “立供状系南雄府岁贡生罗贵,年方四十六岁,①系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十四图民藉,住沙水村珠玑里,奉侧告案批引迁移,来到邑属冈州、大良都、古蓢甲、葫底村,盘缠乏尽,难以通行,结草歇脚,备情赴州,蒙准批以增图立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图,结草为屋,种蔬为日食,随时度活。今蒙上司明文行勘攒造黄册等事,罗贵户充新图第一甲里长,今将本家新收丁户,逐一开报,中间不敢隐瞒,如虚甘罪,所供是实。”
  (上文黄佛颐《珠玑巷民族南迁记》长文中按称:“麦谱”作八月十八日罗贵祖等供状。“麦谱”指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家谱”而言。)
  《计开男女人丁》(据《英村罗氏族谱》) “家里五口,男子未成丁四口,本身年四十六岁,长男大用,年方二十六岁;次男利用,年方二十二岁;三男巨用,年方一十八岁;四男期用,年方一十五岁。”
  “男丁未成丁一口,妇女一口,阿郑年方二十岁。家仆二名:林昌、张进陛。”
  “仆男未成丁三口:阿达、阿禄、阿胜。仆妇二名,仆女一口。”
  《新收田户》(据英村谱)
  “新收山圹田地共二十一亩二分二厘一毫,纳米六斗四升、三合、二勺、四抄。一田土名朗下底,一号共十九亩一分二厘二毫,纳米六斗、二升、二勺、三抄。一民田每亩三升,则加耗二合一勺计,一民地土名高处地,税五分五正,纳米一升六合一撮,一民圹每亩五升,则加米三合一抄,一圹土名山子下,税四分,米二升一合四抄(秋粮正耗)。
  《计开》(据《英村谱》)
  “草屋三间,草牛两头。”
  从上列供结,亦说明罗贵一家大小15口一齐抵达蓢底村,买田地,盖屋,买牛从事农业开发。即罗贵家是在绍兴元年(1131)在新会朗底村落籍为民的。《英村谱》称:“宋绍兴元年,琴轩始居冈州蓢底村。”,又按《新会良溪《罗氏族谱》云:“始祖琴轩自宋高宗绍兴元年,因避苏妃之难,由珠玑巷迁新会朗底,即“良溪也”。从供结看,罗贵未有带同妻子南迁,因已死环境建炎三年(1129)。
  《计开赴难团词人九十七名》
  (据《英村谱》)
  1.罗 贵2.李福荣3.李应元4.伍 悦5.吴孟魁6.谭君可7.张汝学8.马彦彩9.冯三才10.陆道思11.梁 淮12.麦信可13.吴仲贤14.黄复愈(复的原字左边加‘礻’)15.陆以信16.曹一常17.郑一元18.周彦才19.谭广信20.冯元昌21.胡汉瑞22.高易思23.黄 羲24.何大参25.陈世兴26.黄可润27.周观达28.赵世常29.梁弘益30.周君羲31.陆云远32.苏汝卿33.高子启34.胡胜章35.蔡春泽36.吴国礼37.欧以信38.陆润成39.文可大40.黄仲贵41.谭文广42.黎人杰43.李伯宗44.李德裕45.黎元海46.吴永奇47.赵汝荣48.湛英奇49.黄文富50.蔡二齐51.冯大泽52.李子龙53.黄天挺54.梁淳化55.何汝祥56.黄悦中57.伍之露58.卢明远59.郭子交60.黄秀系61.阮可益62.区孔道63.高 远64。汤 佐65.冯道立66.黎圣进67.李圣悦68.冯元泽69.陈子龙70.谭广孚71.周伯通72.陈世兴73.谢忠不74.黄圣永75.陆荣泽76.黄文礼77.黎文达78.何鹏羽80.吴仁礼81.黄 棠82.何一裹83.伍显才84.温大化85.尹中奇86.黄元生87.陈世道88.李子才89.冯元愈90.黎成初91.-麦全92.冯德恩93.周子逵94.曹元瑞95.麦 秀 本谱所载只得95人,人名和他谱所载也多不同。如新会泷水都莲边里《麦氏家谱》即载97人名表,而以“陈猷”为首,罗贵居次。市桥《谢氏族谱》抄本,亦有97名表,但又以陆阉圣为首名,共九十八人了。冯秉芸《迩言》已论及各谱97家异同,更有卓识。
  总之,罗贵不只一家平安,而同地97家亦平安,才能齐赴冈州开图立户。但不久即行分别迁出,分散各地安居。


  第五章 罗贵在新会蓢底一家
  罗贵一家,住珠玑巷七代,为南雄府学廪贡,配南雄金氏,生五子:清之、慎之、辉之、光之、曦之。卒于1129年。安葬珠玑蜜筒山,是年八月下浣,时有皇妃苏氏,匿于珠玑巷,为里人黄贮万纳为宠妇,改姓张氏,无人知觉,建炎四年(1130)冬月,因家人刘庄背主逃走泄密于京(一说去兵部张英贵告密),里民集体南逃避祸,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由珠玑巷全家起程,三月十六至冈州大良。幸遇土人龚应达接待数天,会同赴县立籍缴引。蒙准批增立图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土,结草为庐,父子五人及仆从等,合力恢张,时罗贵年46岁。四子亦大,五子尚小,男仆二,女仆一,仆妇二,仆女一。田地21亩多,山塘二,草屋三间,牛二头。
  但很快即大兴土木,娶妻生子。
  罗贵于绍兴元年八月十六,即安居后即行娶冈州田氏,后生四子。即温之、淳之、绍之、信之。共有子九人。封为恭人。一说田氏江西人。立户后,罗贵即大兴土木,营建住宅,当初是两进五间的泥屋,横过十间,另建四廊,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分,即坐北向南,偏东一点。这种屋式和今天粤北客家屋式相似,而与珠江三角洲广府人三间两廊情况不同。
  居住地在蓢底村,即今称“良溪”(即蓢溪之意)。今天即称为良溪(靠近鹤山),在西江正干(西海)西边,越人称“沼”为“葫”,故蓢底即长草湿地。近良溪沿岸山丘已无林木,故地理环境一似南雄珠玑地方。宋时草木茂盛,为荒坡台地湿地区,有利新移民开垦。
  罗贵生于1086年,讳以达,名贵,字天爵,号琴轩,锦裳翁子,诰封中宪大夫,赠吏部尚书。妣金氏,诰封四品恭人,赠一品夫人,在南迁前1129年(建元三年)已死,葬珠玑蜜筒山。苏妃事发,罗贵家1131年(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南迁,三月十六日抵冈州,安定户籍后,八月十六日,娶冈州女田氏为继室。
  田氏共生4子:温之、淳之、绍之、信之。各皆为官他地,故易分居。田氏亦封恭人。
  田氏共生四子,皆在绍兴年间,且各有官爵,列如下:
  温之生于1133年(绍兴三年癸酉),
  淳之生于1136年(绍兴六年、丙辰),
  信之生于1139年(绍兴九年,己未),
  信之生于1143年(绍兴十三年,癸亥),
  罗贵在蓢底开基后,养育九子,和一个同堂兄弟接养的育子,名良之,1144年生(绍兴十四年甲子),故世称罗贵有十子,即此。良之字大九,实为罗贵之侄,即罗梦祯长子罗实之滴子。
  (据《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中“罗氏世系”)
  一、罗贵十子简况
  长子清之——号宗南,字大用,至蓢底时为廿六岁,生于崇宁五年(1106)丙戌。35岁时,官授宋将待郎(1141),转中宪大夫中待郎,配妣郑氏夫人,死葬新会佛凹冈①。再娶阮氏恭人,与公合葬番禺县东陂乡东圃圩上罗坑村。今墓仍存,1990年,各房子孙重修一新,并有碑记。
  记云:
  “宋一世祖讳清之,字大用,号宗南。
  乃南迁始祖贵公长子,生于徽宗崇宁元年九月初十日己时,终于孝宗隆兴元年十月廿七日辰时,享年五十八岁。
  “原配郑氏,生一子凤,继配阮氏,生三子:鸣、翔、冈。二氏合生四子,后裔宗枝蕃衍,瓜瓞绵延,子孙散居广州市郊、新会、台山、顺德、南海、番禺、增城、东莞、惠阳、化州、广西、海南岛等地。”
  “原配郑氏葬于新会县良溪乡东边,土名佛坳岭。”
  “溯我祖于宋朝隆兴年间安葬本墓,迄今经历八百余载。由于日久失修,墓穴破毁,荆棘丛生,影响环境优雅。嫡裔有见及此,倡议集资修葺,供后人追思,爰将捐资者镌勒芳名,永垂德泽。香港罗氏宗亲会修墓发起人:定邦、景云、伯明、智笙、德雄、善祥、罗苏。横沙旅港族人:衮华、炳为、昭萼、昭芸。
  墓碑刻石文称;
  “公元一九九。年岁次庚午仲春吉日重修。”(左首行)中书:
  “宋中宪大夫一世祖显
  考清之罗公 合墓
  妣阮氏夫人
  “众房等孙敬立”(右下侧)
  墓在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政府东侧,中山大道东南侧行人路上,闻说因扩路要迁墓,此亦市政建设不注意文物保护之例子,在国外则采用建墓地小公园(小景点)保护下来,古迹不灭,但大道要绕开建成,征用土地较多!
  按墓碑所记,清之生于崇宁元年有误,因崇宁元年(1102)至绍兴元年(1131)为30岁了,应按《康乐谱》生于1106年为准。但碑记说郑氏生罗凤。《海晏谱》又称:“清之名洁”。
  次子慎之——名谨,字和用,别字宋卿,号广南。生大观四年(1110)庚寅。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科举人,乙丑联捷进士,任福建福州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配梁氏、白氏、陈氏、李氏四位恭人,生七子:恒、恺、杰、嵌、渎、嵩、湖。子孙散居番禺罗边乡,其后更有迁惠州者。但以新会罗村为主④。
  慎之到蓢底时为廿二岁。离开家乡在任福州府。又《槎滘谱》说他字巨用,和用为温之字。《海晏谱》称他为“利用”,七子为:恒、密、恺、曼、善庇、泽泉、敏其。
  三子辉之——字巨用(《槎溪谱》为利用),号始南,别字始兴,生政和四年甲午(1114),绍兴四年(1134)徙居大良都州头。即明顺德县建城后(大良城建于景泰三年壬申,即1452),北门石湖涌青灰庵前④。官授宋宣德郎。配妣朱氏恭人,生四子:宝珍、宝球、宝琳、宝裔。死与辉之合葬大良南门外,土名天马冈,又名渴马饮泉,赤龙入首,作坐乾山巽向,兼己亥之原。子孙今呼为‘始兴公’,子孙今居大良堡东涌北门石湖涌。官职《槎滘谱》称“承德郎”。
  辉之离葫底村在1134年,即随罗贵生活只有四年,即行自行开家,迁大良。
  四子光之——字期用,号镇南。生于政和七年丁酉(11 17)。到蓢底时只有15岁。初授承事郎,后升授文林郎,居蓢底村。配张氏,生长子昊,次子晟,续娶黄氏,生三子罗,四子升,后娶萧氏,迁居增城罗山阁,生五子昂,字紫宽,六子旻,字紫成。后卜居东莞槎滘为始祖。蓢底二世祖。《康乐谱》载子孙分散各地,如南海罗村、紫洞、三华、陈村、阳春、小杬(香山)、茶滘(东莞)。三位夫人均封为恭人。光之与五弟、长兄守父业在葫底居住,光之次子、四子外迁。
  五子曦之——字明用(《康乐谱》称国用),号大明(《槎滘谱》曰日南。),别字日南,生于宣和二年庚子(1120),至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官授宋懿议郎中,时36岁,即他随父南迁至蓢底时为11岁。复拜为著作郎。并与长子迪源迁居番禺山下,子孙后多居黄陂紫务本乡,紫洞、罗冈等地。亦有散居东莞,都宪亨信公其裔也。
  六子温之——字利用(《槎蓢谱》日和用),号从南,生于绍兴三年癸丑,官授宣德郎(《槎滘谱》曰登仕郎),后徙居南雄府珠玑,韶州英德含光(洽洸)、新会水尾、肇庆、开平罗村等各处。生六子:渥、溟、洪、汉、法、深。
  七子淳之——字大州(用),别字念济,《槎滘谱》称: “字广用,号幅南。”而《康乐谱》日:“号梅南”。生于绍兴六年丙辰(1136)官拜校书郎中至谏议大夫(乾道六年庚寅,1170)。死葬蓢底。子五:玽、瑞、环、璟、琛。后代迁徙居南海、番禺、顺德、新会、高要、四会、吉水(江西省老家)。
  淳之迁南海为始祖;幼子罗琛,宋咸淳六年(1270)解元。《海晏谱》称他为“通议郎”。
  八子绍之——字定用,别字统纲,号宋南,花号浪荡生,生于绍兴九年(1139)已未,官授丞务郎(敕授),字振卿。迁居番禺沙湾傍冈为始祖。生五子:芝、兰、蓉、茂,一说只生四子,并迁居东莞南沙(《康乐谱》)。配妣张氏宜人。
  九子信之——字贯用(另一说“存忠”),号竹林,或别号竹林溪。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癸亥。淳熙十年(1183)癸卯,官授循州路宣教儒林郎,后徙居广东循州、惠州、端州各府。程乡、大埔、镇平各县而居之。配妣汪氏、陶氏二位宜人:生五子:建、晏、模、肃、彝。迁徙随任职之故。另《槎滘谱》称:“官拜承事郎,后授福州宣教郎,生一子,讳恕,迁南海扶南镇头罗村乡,永乐壬子科解元讳彦其裔也。”
  十子良之——字大九,生于绍兴十四年甲子(1144)。官授登仕郎,实贵祖之侄,亦名十子。 世称罗贵“九子、四十七孙、十一位仕郎”不计良之一系的,即只计金氏、田氏所出而言。 罗贵后代留于蓢底村者不多,多随官职分居各地。《槎滘谱》中,查得住蓢底子孙只记光之有子孙居蓢底,情况录如下:
  1.光之长子罗昊一房,长居蓢底村;
  2.光之次子罗暹居蓢底五代后,即迁居南海紫洞三华里;
  3.光之三子罗晟居蓢底八代后,分居香山
  4.光之四子罗升仍旧居蓢底村。
  其他八子多已迁出蓢底,清之迁番禺车陂,慎之子孙散居番禺、循州;辉之居大良;曦之居迁番禺;温之迁开平,淳之迁南海;绍之迁番禺;信之迁南海等等。
  二、罗贵死葬于蓢底,后迁凤果山
  罗贵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可以由今天在蓢底仍有罗贵墓存在,今天且已新修,为族人所拜祭。
  罗贵死于何时,未有明记。但记田氏大婆与贵祖合葬凤果山,土名蚁仔冈,坐艮向坤兼寅申(即坐东北,向西南,略偏东60度处)。向西海(即西江正干)为明堂,向对岸三州山为后案。后倚西樵山为屏障,附近草尾大江圩为来龙,坐落三水县,凤果村前山。名蚁仔冈。(据《康乐谱》)”此是次迁墓址。
  “本山泥坟三个,上护领一字灰沙基,下两层灰沙园台包金兜唇也。”
  “新会蓢底祖祠坐乙向辛(即坐东南向西北)兼卯酉之原(即偏正东),村前琴轩公之坟墓,乃坐乙向辛兼卯酉,土名凤眼岗,乃葬牙发指甲衫各物(即衣冠坟)也。”(《康乐谱》)
  另据《槎滘谱》内“宋岭南始祖”记称:“公与田氏合葬蓢底村东边,土名仓厢下凤翔山怀中穴凤窝酉辛向之原(即坐东向西)。后因风水不利,七子淳之起柩, 卜吉改葬端州高明县凤果山,与母田氏合墓葬焉。”即记罗贵夫妇是经二次葬的。地点即今三水与南海市交界的台地丘陵区西江东岸凤果村地。
  罗贵经营蓢底基业,不特成为子孙长久生存的基业,而且也可作为子孙宦游退隐休养地点,如四子光之晚年退隐回家,即邀游各地名胜,游罗浮山时即发现罗山阁佳境焉。不少后代子孙亦每迁回蓢底居住,如清之长子罗凤即自车陂迁回蓢底居焉。当然蓢底罗氏子孙亦有寻根而迁回珠玑巷,甚至祖家吉水县的。如56世八子绍子长子罗芝,即自韶州迁回珠玑里居住,七子淳之三子罗环之长子罗纪(珠公系四十七世)即迁回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居住。
  今天良溪已成为1719人的大村,多数仍为罗姓居民,港澳同胞及东南亚人数亦多。昔日洪水常侵,今已防止,即把村子迁上坡地上兴建,沿蓢草地(即水草丛生的湿地)开垦,呈级状分布。蓢底即指水草丛生洼坡而言。良溪为谐音取名的。据《新会地名志》称:“蓢底村在今良溪村北里巷”云。耕地开至2千亩多,以水稻和旱地红烟、花生等为主。
  良溪距西江5公里,东南距棠下镇3公里。棠下已属河网区,良溪则属丘陵区,故台风雨大即可产生洪水,平时旱地易旱,要建山塘灌溉(现有4个山塘,可灌地约500亩)。故当日立新图甲,即指定这里少人开垦的台地丘陵区,水利不良。足见当日南雄珠玑巷迁民南来是满怀开荆棘,辟田地的雄心壮志,逃避苛政的决心。今天亦为我省侨乡地区,据1989年统计,东南亚侨民已达785人,港澳同胞更和住民相近,达1648人。(据1989年版《江门市地名志》)侨乡的形成多与当地地理环境生态不佳有关,良溪也不例外。即台地丘陵区不及河网区生活的富裕。故罗贵一生经营蓢底,即使有封荫,子孙一代多为官,但是为着下一辈人的生活,罗贵九子多数已搬出蓢底村了。如为官数十年的四子光之,晚年归隐,仍搬出去罗浮山之西的罗山阁,即为一例。而长子清之,年龄较大,为官亦高,四子亦为高官,故早就搬出蓢底,迁广州东郊车陂乡居住了。故号称“九子、四十七孙、十一位仕郎”的罗贵家,只靠蓢底村家业,也难担承起来的。兹分述如下。
  ①按《海晏罗氏家谱》云:“(清之)翁与配合葬于古劳都,土名瓦坳坑,午丁向。后因风水不利,启攒起柩,化小金。明年5月初四日,合葬于土名佛凹甲向之原。后以阮氏附于考之墓侧。”说与前异。
  又云:“翁迭举四子,长子随翁居守祖籍。其余数子,与诸翁各迁别土。”即以清之志守父业,与长子留葫底村,即清之未有迁居东陂,而实由其子迁母及父骨合葬东陂矣,亦可能清之两地皆有居处。
  ②按《海晏谱》慎之“翁承父业遗迹,割税贰拾亩三分,飞在新会城古情都罗村立籍。”
  ③辉之按《海晏谱》说: “翁聪明,怡情山水,当未娶时,因游大良,卜居于此。后归家言诸兄弟,将父遗业割税贰拾亩三分,飞在保昌都、大良堡立籍,充第八甲里长。”
第六章 罗贵长子清之系的迁播(附表9)
  罗贵长子清之(1106—1163)到葫底村时已25岁。至36岁时(1141)官授宋将待郎,转中宪大夫中待郎。一生娶二妻:
  1.郑氏夫人,生长子罗凤,官承直郎,死葬新会佛凹冈。
  2.阮氏恭人,《槎滘谱》称: “袁氏(即阮氏)恭人乃南雄珠玑人也,与公合葬于东陂乡,下圹边,卯山乙向之原。”(即坐西向东)(见照片)
  该谱说到:“东陂乃公始建也。”今东陂地名仍在,明东陂堡地。今属东圃镇东陂街,本名龙溪,因有小溪由北面龙眼洞流下,故名,村名龙溪村。罗清之迁来居住,广置田产,因地名称为“罗坑村”,坑田在台地丘陵间易旱,故罗清之建堤横跨龙溪(今名东陂河,民国时为广州市区东界,立有石碑。),建陂分水,旱时可车水灌田,故名。罗坑即后改为东陂。后三世至维新,因避元兵侵犯,他的次子即迁横沙,但仍奉清之为始祖。
  一、清之生四子情况
  清之四子:郑氏生长子凤(后改名震),阮氏生三子:鸣、翔、冈。
  长子罗凤(震),字启元,号书舍,1132年生,官受宋丞直郎,徙居新会蓢底老家,配妣冯氏,合葬马鞍岗。生五子: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
  次子罗鸣,字达天,号凤阳,1 l 37年生,1175年38岁,官授奉政大夫,修政庶尹。迁居广州东郊番禺城东郊今东圃镇东陂,旧称东陂乡永泰里新桥,与母屋阮氏同住,卒葬东陂大罗岭,配杨氏,二子:佛爱(号维盛),佛惠(维清)。
  三子翔,字达胜,号凤翥,1144年生,40岁授广东道行军总统,辖迁陈村赤花、东莞张田、增城蕉田。配妣王氏,生三子:乔楚、乔远、乔迁。乔楚在张田英村开基52世出亨信,为名人。罗翔又字羽夫,乔远迁陈村,乔迁徙蕉田。
  四子罗冈,字岳嵩,别字岳宗,号凤台,1162年生。52岁为嘉定6年(1213)癸酉科解元,甲戌连捷进士,官授校书郎。徙居番禺县、鹿步司、司马冈,大浪、大坑,配妣王氏,生一子:永威。按鹿步司即今黄埔区南岗镇南的鹿步村地,南临鹿步滘运河(东江通扶胥镇南海神庙捷径),因倚鹿仔冈得名鹿士步(埗即码头之意)。一说冈有二子:永威、永镇(弟)。
  清之为罗贵长子,在家守业;他的长子也是如此。即罗震一家也住蓢底老家。
  清子长子罗震有五子,皆随父返葫底居住。即:长子有仁(或友仁)字观宝;有义,字文宝;友礼,字国宝;友智,字仕宝;友信,字宗宝均返良溪。
  罗震、字启源,号凤京,配谭氏,龚氏,生五子如上。今蓢底村仍有本枝。
  二、清之次子罗鸣迁居东陂永泰里(1175)
  清之及其长子罗震在老家守业,故仍全家住在新会蓢底。但次子罗鸣却迁出老家,迁到广州东郊东陂处开基立业。他父亲清之亦常来广州住居。今东陂仍有罗清之墓保存,系与阮氏合葬墓,即可说明。迁居于1175年授奉正大夫后。罗鸣生于绍兴7年丁巳。配杨氏(《豫章谱》或说欧氏见《康乐谱》,死葬东陂上火炉岭(今名火炉山),见《康乐谱》,一说葬大罗岭,见《豫章谱》。罗鸣是奉母阮氏来东陂居住的。在龙溪下游(今名东陂河),乃罗鸣由蓢底迁广州东郊开基立业处,初名罗坑,后清之筑陂灌溉田土,改名东陂。可见开基分派始于罗鸣。
  按今仍存清之与阮氏(即袁氏)合葬墓,可见罗鸣为官后,接母阮氏迁此,清之后长子虽守祖业,居蓢底,但仍或于晚年也或迁此与阮氏同居也。罗鸣次子维清又于宋末元初迁分支黄埔大沙圩北横沙。
  1.清之三世孙维新自车陂迁横沙(1276) 据《槎滘谱》载:“清之……子孙散居番禺县车陂、鹿步、永泰里居住。车陂乃公始建也。至三世维新(按清之次子罗鸣次子名维清,兄维盛,未见维新,可能为二子维清之误),避宋末元初之乱。次子迁横沙,故奉公(即清之)为始祖。”
  另据黄埔区黄埔横沙《罗氏族谱》云:“清之长子凤,次子鸣,四子冈留居车陂永泰里。鸣生二子:长维盛、次维清。维清字沙堂,号涧谷。宋末,元兵南下,德祜二年(1276)维清避兵乱,迁居番禺横沙,是为横沙罗氏始祖,其族人仍以清之为一世祖,维清为三世祖。”
  今黄埔区大沙镇北0.5公里即横沙村,明初已存(据《广州地名志》),原为珠江边沙滩地,今人口达3180人(1988)。前海珠区宣传部长、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罗国雄(在美),即为横沙罗氏第24代孙,村宗祠名“垂裕堂”。 (上据《横沙谱》)。
  2.清之曾孙元振迁东莞铁冈再迁寒溪水(元)
  罗鸣次子维清子元振,曾迁铁岗再迁寒溪水。清之次子罗鸣,生二子,次子维清。维清第三子元振,即清之的曾孙也。维清(佛惠)生四子。元振为第三子,生七子,一支子孙入铁岗戽斗冈,子孙不繁,复派横沙。一支入寒溪水。据东莞茶山《寒溪水罗氏族谱》云:“维清生四子,第三子元振,官于南昌,弃官,游莞,爱铁冈山水秀美, 卜居焉。后迁寒溪水(今属茶山镇一村),是为寒溪水罗氏始祖。其时,当在元代。”今粤人大罗克明即其后也。
  “元振生七子:映箕、映壁、映奎、映娄、映胄(胃)、映华、映恭(映参)七大房。”
  历明清两朝,子孙渐少的如铁冈戽斗冈即移回番禺横沙暹塘事。而寒溪水一支仍盛。
  据同治壬申(1872)二月十六日《东莞铁岗戽斗冈移居番禺横沙暹塘序》云:“罗氏乃系铁冈戽斗冈人,迁乡事情缘因戽斗岗村小细,邻乡上洞姚一族是强,近在田地相连掳略太过,本乡小细,难以栖身……后至田武举罗贮辉着议,携带我戽斗冈兄弟迁移横沙村立乡居,原日乃是车陂,分居元振派于东莞,复派于横沙……造泥屋数十间,乃至戴屋庄、黎村,合同一齐居住……观音约叶齐顿起无良,就动干戈,告横沙招得东莞大贼,无非乍告有千数余人,作炮楼数座,多丈余高为巢。番禺私受银壹仟元,迅实供办……观音约不是罗家田连阡陌,地广人稀,田地远隔,不能耕营,后与贮辉大兄弟复回原居故耕何不得。观音约是强蛮人地,罗家地方与你无涉……罗氏自古以来,由南雄入粤,栖稳于绍兴元年(1131)正月十六日起程而来,通行至本年四二十六日,到邑属冈州,各处八湃。清之公湃由新会蓢底分居,迁于番禺、车陂。后至元振公迁东莞铁冈等处。七子分派,映参祖派居东莞,入迁戽斗冈,列继自日举公后,与九郎公之始祖,自既修之谱牒。贡章之孙,号家平自自修之前历代之祖也。”今附该支自修谱牒残存系录如下:
今寒溪水一支罗姓鼎盛,迫走同村韩姓。
  据《罗氏源流》(张熊、刘兴洲主编,1998,南雄政协文史资委会版)资料,元振迁东莞七房分迁情况还有谢岗、桥头、企石等房,分述如下:
  (1)长子映箕迁谢冈镇稔子元
  长房映箕,讳友宁,二子:辛五郎、辛六郎,五郎子一:小四。
  按谢岗即今东江支流石马河东谢岗丘陵平原区,稔子元今称“稔子园”,为平坡水田区平原地,建村1142年(绍兴12年) (据《东莞地名志》,名字由俗名“天子园”转音而来。
  (2)次子映壁,迁企石镇墩巷村,在东江平原南岸,对岸属博罗县,亦为水田区。生六子: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等六子(此为宋代客家人命名法)。但分居本县附近桥头、横沥、石排、博罗、龙溪等近处。千一子:兴四郎,四郎子:俊祖。
  (3)映壁子孙(六世)信卿迁海丰
  千六子四:君用、德实、文用、小二。
  君用子三:伯宽、伯铭、伯坚。
  伯宽子焕耀、焕耀子信卿。
  信卿字墩源,迁海丰。
  (4)三子映奎迁桥头迳贝村
  映奎迁东莞东江石马河交汇处桥头镇迳贝村居,生4子:应辰、拱辰、千七郎、千九郎、应辰奉元振祖命,归祀原宗。拱辰为宋末进士。千七郎一子二孙:子继宾,孙敬斯、勤斯。
  (5)四子映娄迁谢冈镇黎村
  映娄子5:赐郎、若雷、庆三郎、直阁、震龙。谢村为丘陵谷地区,故水稻和果树今天仍盛。黎村有圩场贸易,经济发展。以黎姓为主,罗姓以黎村庆三郎后裔为多。
  (6)五子映胄(或胃)迁居寒溪水
  映胄四子:四总菅、五总菅、六总菅、七总营。四总菅子一:名远、孙二:孟明、仲明。六总菅子一:文震、孙子:世英、世隆、世俊、世高、世杰。
  (7)映胄曾孙(四世)东野迁苦竹圹
  映胄二子五总菅,生东野,东野生世荣,世荣裔即迁.附近苦竹圹。(由寒溪水村迁出)
  (8)映毕迁桥头镇田溪头
  映毕元振六子,迁桥头镇田溪头,地当今桥头镇,为平原丘陵地区,宋代已有陈氏由珠玑巷来此立村(据《东莞地名志》)。
  映毕四子:长宗三郎,生二子:德用、永雄,永雄一子名“郎”,德用一子: “应三里”。三子宗八郎,生四子:昆用、达孚、昆兴、昆德。昆德一子,名郎。二子八四郎、四子八八郎均外迁。
  (9)映华二子八四郎迁居西湖
  映华由桥头田溪头村外迁到西湖居住,地当今石龙东江南岸西湖村,为江边平原区。
  (10)映华四子八八郎迁水南
  八八郎后裔,不居田溪头,而迁至东江北岸,石龙西面东江边上的水南村。
  (11)映参(映恭)迁谢冈埔心湖
  映参为元振之七子,迁居谢岗镇的埔心湖地居住。生3子:日升、日雄、日举。
  日升生世雄、世业。世雄生七子:文传、文英、杨舍、文广、长生、文仲、文达。
  日雄生八官,八官三子:瑚祖、子成、秉庆。
  日举子2:癸孙、癸西。
  3.清之六代孙罗务滋在康乐开派(1391) 清之次子罗鸣生二子:维盛、维清。一支分横沙,今已演化为24世,人口3000多人。
  维盛一支也有二子:长震源,次爱源。
  维盛即佛爱,号沙亭,生二子:震源、爱源;震源生三子:彦宝、彦雄、彦明。
  震源二子彦雄讳壁元,中辟广东道付都元帅,生一子,名务滋。《康乐谱》云:“康乐始祖务滋太祖,于大元迁居康乐。于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承户入沥滘图甲。后经三世祖于明宣宗宣德七年壬子(1432),折户投入冯显祖户。于大清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始建祖祠,十二月初九日寅时进伙。(1767)”
  务滋号乐隐,配妣冯氏,合葬棘泥冈。生一子,名奴,字西如。务滋寿57岁,冯氏寿58岁。子孙居康乐庙头,后嗣燕翼贻谋,枝分派衍,为番禺有数名族。
  康乐开派村地即今中山大学,前身是岭南大学,故岭大又称为“康乐园”,即以此地地形平缓,有如果园、花园之美,而无山冈的野气,村在园地之南,农地肥沃。故名康乐村,康乐园。明末已有分迁安南(十世)、全州(十一世)等。康乐村现在中山大学南,隔新港西路相对,人口已达1630人(据1988年《广州地名志》),罗姓仍多。
  康乐务公系于明崇祯年间曾分枝沥滘。(1606)
  4.康乐务滋公系十二世圣序分支沥滘(1606)
  珠江三角洲明代由于农业发展,郊区农村又多种植经济作物,因而经济发展较优,不少由农转商,分布上广西全州即不少。而农业发展,又使务公系子孙分支往别处,立业开基,十二世孙圣序,即为一例。
  罗圣序,字子伦,明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七月初一卯时生。据《康乐谱·罗氏家谱序》云:“传至务滋太祖,迁居番邑河南康乐。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田宅于沥滘图甲,遂入籍于番禺,建业无忝,又传至十二世祖圣序公,是吾家谪祖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丙午,年行二十二,居家运蹇,幸得宗兄意斋翁栽培,携往沥滘围口耕种;于是又送育女莫氏与公为妻,诚感德难忘矣。及后生产,迁徙居住,向有回乡省墓。后因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丁亥,家乡始自建祠。十六世明字班派,客外经营,四方糊口,不暇回家谒祖,亦计今有数代,是以似忘而实未忘也。”这次建祠,是圣序兄圣痒公子孙与各房子孙合建。故圣序祖心中甚欲自建一祠,于是延至光绪十三年(1887)才由各房合建。
  《番禺上滘罗氏家谱序》(清罗景标撰)云:“(子伦)生于康乐,姿禀朴诚,笃于孝友,自失怙后,见家计日繁,遂慨然日:“士为四民之首,次莫如农,既不能上进求荣,而闲闲十亩间,自食其力,亦吾人份内事也。”乃于大明崇祯之年,往沥滘耕一围田,多植果木,勤于稼穑,岁有赢余,遂决意长为农夫以没世焉。此由康乐迁居沥滘之原也。”
  从序文所述,则务滋公子孙已有在康乐迁居沥滘,其祖不始于圣序也。
  5.圣序晚年分支上滘(1767年)
  据《上滘罗氏家谱序》中云:“迨后纳妇娶媳,生齿日众,乃出其蓄积,择附近田园,买地而筑室,自开户口,名曰始兴,编入沥滘卅三图右四甲。此大清乾隆年间事,由沥滘再迁上浯之原也。”
  “各房子孙已于大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太祖建祠。而我房子孙,耕植者多,因有志而未遂,其何妥先灵,隆祭祀乎!延至光绪十三年(1887)岁次丙戌,各房踊跃鼎力赞成,鸠工庇材,遂成厥志,虽为地无多,而堪舆家谓其阴阳流泉,配合得宜,定必兴发。此实圣序祖之遗荫也。”可见圣序晚年又迁上滘。子孙繁演。 据《横沙旧谱》载清之至圣序世系如下:清之——鸣——佛爱——震源——彦雄——务滋——西如——维昌——石全——成宗——国源——南清——宗学——绍明——蔼廷——尚佐一一圣序。圣序子伦。计由务滋公至圣序共十二世。
  按《康乐谱》载,彦雄子孙居番禺河南康乐庙头至是始迁。圣序顺治五年(1648)戊子二月初三辰时死,寿64岁。配妣莫氏,莫氏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庚寅五月十一日午时。终于芽祯十六年(1643)癸未十一月初二申时,寿5一岁。合葬晚市冈山,墓坐坤向艮(即坐西南向为北),兼未丑之原。子一:义明,即入清人。区义明虽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丁巳三月初六辰时,但终年已是清代康熙九年(1670)庚戌十二月十七午时(寿54岁),即长大后已入清代、即27岁入清代。
  圣序一子名义明,义明后有三子:日隆、日欢、日荣。人丁开始增长,使圣序上滘一支,成人丁众多,与康乐务滋系、车陂(包横沙)系成为番禺罗氏三大派系。
  圣序系三大房即指1.长房日隆,2.次房日欢,三房日荣。
  日隆为务滋公系十四世孙。居番禺上滘,撂罗伯明藏《番禺康乐家谱》(罗伯明曾祖景标辑录),记至传廿三世,即在上滘繁演十代,已入清末民国初年。
  日隆生于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润正月初九戌时。终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己巳九月廿一亥时,寿50岁。配妣邵氏,生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末五月初七巳时,终于康熙五十年(1711)辛卯,十月廿日寅时,寿49岁。合葬燕子冈,坐辛向乙,兼卯酉之原。生二子:仕魁、仕广。人丁始发,传至玄孙一代(即务滋公后十八世),赞字派子孙,因从商渐发,约同子侄辈,即务滋公系十九世福字派子孙又迁遥溪。
  仕魁生康熙三年(1664)甲辰十一月十七酉时,卒于雍正九年(1731)辛亥十一月十六卯时,寿68岁。配妣黄氏,生康熙六年(1667)丁未二月初十丑时,卒于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十月初三巳时,寿67岁。付妣岑氏,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八月廿二未时,卒于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二月十三辰时,寿67岁。合葬小港。后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起金(即金塔,越人两次葬风俗,死后挖出骨骼用陶瓮再葬风俗)葬日逢祖右便穴,岑氏生三子:明进、裕贵、裕德。
  仕广生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七月十四寅时,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丙寅二月廿一亥时,寿72岁。配妣许氏,生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四月二十未时,终乾隆十一年(1746)丙寅十二月廿九戌时,寿68岁。合葬大山冈。后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起金葬日隆祖左便穴。子六:明大、明胜、明有、明贵、明德、明凤。本房子孙亦盛,因仕广6子之故。
  圣序系二房日欢,字昌贤,配妣李氏,子三:仕耀、仕兴、仕德。本房人丁亦盛,《康乐谱》记至五世,即务滋公系十九世。
  圣序系三房日荣,配妣吴氏,一子:仕威。人丁较少。子三:汝楚、鹤楚、美楚。《康乐谱》只记至务滋公后十九世,即至日荣祖的孙子汝楚的曾孙“英”字辈五人。
  6.上滘圣序子孙分支瑶头(1834)
  圣序迁居上滘后,子孙日众,玄孙一代已丁财两旺(务滋公系十六世),出外经商者多,到十八、十九世,即“赞”字派和“福”字派时,已有条件迁出老家上滘,另开基立业于瑶头村(即瑶溪)。
  据《康乐谱·罗氏家谱序》云: “十六世“明”字班派,客外经营,四方糊口……迨至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 “赞”与“福”派叔侄辈迁居瑶头。今景标等(按为20世孙)睹见本房宗枝无依,乃细心追究,然后辑成一脉,条理昭穆,次弟笔略明晰,使各观览者一目了然。”(同治元年(1862)春三月清明毂旦罗景标敬缮后)
  跟着十七世祖先墓不少即葬于瑶头,如仕广孙朝尚合葬墓、朝胜、朝祜、朝信等人的合葬墓均在葬瑶头潘园。朝茂、朝享合葬也迁去瑶头冈顶头再葬、十八世更多,因此时已迁居入瑶头村,故祖坟多迁入瑶头附近冈陵埋葬了赞昌、赞采、赞成、赞光、赞星、赞英(皆日隆玄孙)祖坟迁瑶溪乡冈顶头埋葬。十九世福桓、福开、福钊、福伦、福谦、福宁都迁回瑶溪乡冈顶头埋葬。二十世的景华,讳乐荣,生于咸丰十年庚申二月初六亥时(1860),卒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戊申五月初七卯时,寿49岁,配妣陈氏,生于同治六年(1867)丁卯二月廿五卯时,卒于宣统三年(191 1)辛亥三月十二卯时,寿45岁。分葬隔山村刘皇殿细冈,民国35年,迁葬瑶溪乡岗顶头。即入民国瑶头岗顶头已成族入迁坟集地点。
  瑶头村今存,旧为风景区,有瑶溪24景之胜。今江南大道与沙园路交界处,已入水乡,今成闹市,即已入广州市市区范围。
  三、清之三子罗翔分东莞、陈村、增城
  罗翔40岁授广东道行军总统,故随驻地播迁,外迁各处地方,子孙亦随而散处各地。如罗翔三个儿子:乔楚、乔远、乔迁即各自开基立业于各地,不相邻近。
  1.长子乔楚在东莞张田英村开派(1158)
  据《东莞英村罗氏族谱》①云: “宋绍兴元年,琴轩始居葫底村,生子清之,清之生翔,始徙居东莞英溪,时绍兴二十八年(1158)。”
  又按明陈琏《琴轩集·宝安罗氏族谱序》云:“宝安之罗为邑著姓。其先南雄人,当宋南渡后,有讳某者始来宝安,乐英溪(即今英村地)山水之胜,因居焉。七世孙亨信由邑亨庠生登永乐二年(1404)进士。”这里所谓“讳某”者应指罗翔。因罗翔各谱所载有异有同,但以罗翔为英村始祖者多。但未指为乔楚。
  据《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中《罗氏各迁别土根源》中云:“羽夫翁之长子。翁居东莞县英村。今东莞英溪者,系其裔也。”
  英村在篁村附近,据近人杨宝霖教授1993年7月在篁村英村小岭中,找到罗翔妻彭氏墓,为明式墓。墓碑37×52.5厘米,正中书“宋二世祖妣罗安人彭氏墓”,右刻小字5行,4行21字,末行12字云:
  “安人彭氏乃罗氏二世祖提督公配也。安人生终于宋”
  “公葬黄公岭丁向,七世孙左副都御史亨信公志其墓”
  “安人葬英村小岭未向,生男一孙二世居英村,其派分”
  “居城郭章村,世久茔塘颓圯,十一世孙偕族人葺而修”
  “之,恪书其略,俾后人有所稽焉。”
  碑最左边署日期为:
  “时皇明天启元年(1621),岁在辛酉中秋吉旦。”
  英村近篁村,地在东江东支流东岸,河岸坝地多种竹,故日篁村,其东江主流自厚街北上莞城,篁村为必经之路,古代亦取此水,水深而有潮汐涨退,利于行舟,今仍可掘出海舶大桅为证。故英村山水之美,一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罗翔选此开基,亦至合理。
  2.罗翔曾孙五世应庚迁章村(南宋)
  据章村《罗氏族谱》云: “翔之曾孙应庚(五世)迁章村,是为章村罗氏始祖。”
  章村在莞城附近,今名樟村,即村倚大樟林而得名樟山,今仍以罗姓为多,称“罗屋”,分上、中、下坊,小姓有苏屋围、麦屋基六坊组成,今人口达2000人了。樟山不高,是小冈。樟村位于东江东支流东侧,今更在东引运河南岸,属附城区街办。据传唐已立村,鱼塘至多。罗氏立村于南宋末。
  3.罗翔七世孙亨信开派莞城西门(1404) 据杨宝霖发现的罗翔夫人墓碑,记有:“公葬黄公岭丁向,七世孙左副都御史亨信公志其墓。”一语,和东莞英村《罗氏族谱》云:“英村罗氏传至七世孙罗亨信,致仕后,居东莞西门,是为‘西门罗’之始”。
  罗亨信字用实,生于1381年,卒1458年,享年82岁。为英、景间名臣,《明史》有传。子罗泰为诗人,曾组《风台诗社》,影响至今。亨信永乐二年(1404)进士,官至1450年,退休回家后8年才卒。
  《英村谱》续云:“莞城谚云:“东门古,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只大‘鹏’哥。”(按‘鹏’即彭姓的谐音)。可见西门罗是莞城大族之一。
  从上所述可知翔祖最早分派来莞,居英村。而乔楚即留英村,继续分派,与罗翔兄罗鸣次子维清入东莞不同地点。
  罗翔入东莞仍称清之为一世,翔为二世,《西门谱》即称罗翔为二世祖,并记与妻王氏合葬墓在附城黄公岭。墓碑记罗翔生辰为:“生宋甲寅(1134)八月十四日酉时,终于宋戊辰(1208)正月十一日巳时。”与《康乐谱》所记不同,配偶在《海晏谱》说配周氏。
  2.罗翔次子乔远分派入陈村(宋)
  罗翔生三子,次子乔远即分派入陈村。
  据《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云:“乔远(一说乔达)翁,羽夫(即罗翔)之次子。翁居陈村赤花。今陈村赤花巷,系其裔也。”
  其地在陈村附近,也是珠江三角洲鱼米之乡,东汉时已开发,故为富人开基立户之处。
  3.罗翔三子乔迁分派入增城蕉田(宋)
  罗翔第三子,名乔迁,随父分派入增城蕉田,据《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云:“乔迁翁:羽夫翁之三子。翁居增城蕉田。今增城蕉田者,皆其裔也。”
  按蕉田今属联兴村委会内一村。为宋村镇境内。为增城水稻区,“增城丝苗”产地,也是增西面要冲,今广汕公路穿过。罗翔为地方高级军官,驻地在此处合适。故蕉田一地,亦有山水之美,为富人开基立户之所。
  四、清之四子罗冈分枝番禺、台山
  清之四子罗冈1162年生,50岁中宁宗嘉定六年(1213)癸酉科解元进士。迁居番禺鹿步司,马岗大坑。配王氏,生永威。 (据《康乐谱》),但据《海晏谱》则罗冈生二子:永威、永镇,今从《海晏谱》。因古谱失记永镇南迁之事。又《海晏谱》记罗岗长子永成“在大良迁居番禺罗岗大葫。”分述如下。
  1.清之四子罗冈迁鹿步(1527)
  《康乐谱》载: “五六世,清之四子,冈祖……迁鹿步司马冈大坑。配王氏,子永威。”但《海晏谱》说:“生二子:长永成,次永镇,翁咸淳癸酉科(1273)解元,甲戌科进士(1274)。”可见《康乐谱》不全。今依《海晏谱》补入。
  2.罗冈长子永威(有称永成)迁番禺
  据《海晏谱·罗氏各迁别土根源》云:“永成翁,岳宗翁之长子。翁在大良迁居番禺罗岗大葫。今番禺罗岗大蓢者,是其所裕之后也。”
  按罗岗,旧称罗坑,因罗姓迁入开垦故名,现仍有罗姓居民。罗岗为果木区,柳橙、糯米糍荔枝出名,1163年已建萝峰寺,元扩为玉岩书院,名泉“漱玉听泉”,故今亦为“萝岗香雪”(白梅花林景观)。故永成翁迁此区是合乎文人习惯的。
  3.罗冈次子永镇迁台山海晏
  《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中有专门记述《新甯海晏那马房之始迁祖》一节,记述始迁祖罗冈次子永镇历史。其文称:
  “永镇翁,岳宗翁之次子。翁配廖氏、毛氏,生二子:长行素,次仲素。行素居守祖籍,仲素从迁。翁葬于那马前山,土名榕树根,山形“飞鹅朝斗”,艮山坤向之原。廖氏居其右,毛氏隔一小垄,名为毛氏白婆之山云。翁大宋殿进士。原大良都古蓢甲人也。”
  “翁之高祖贵祖……迁居番禺大良,已经三世系。翁抱不深不密之虑,念及广海海晏地面,土广人稀,在此辟居,可以安生乐业,为子孙久远之谋,爰携家属越岭渡河至此。果见茂林广野,叠献(‘献’原字左边加‘山’)汪泽,田可耕,海可渔,山可樵,卤可煮,遂卜择那马,披荆剪棘居焉。是为海晏那马房之始祖也。”
  据同谱又载永镇翁次子仲素情况如下:
  “二世,仲素翁,永镇翁之次子,配陈氏,生三子:长真记、次真秉、三真庇。翁与配葬于夏春场村侧,土瓦窑陇,山形螃蟹地。翁与配上下各一墓,辛山乙向。”
  按海晏是在广海湾和镇海湾之间一半岛,南对下川岛,是我省淤积特盛的海湾,故沿海田地年年增长,有利围垦。因珠江口泥沙大部分顺东北季风西南来此沉淀成滩之故。宋代盐田今已变淡,不能作盐场了。即与罗永镇迁此时略异了。广海为当时小镇,由开平、台山南下,经端芬、斗山都可到广海,由广海沿海岸西南行即达海晏。宋时仍利用海滩晒盐,夏春场即为当时大盐场之一。
  故永镇翁开基立村于此,至为有识,子孙沿海分派,西至化州,南至海南岛,可谓广矣!因永镇翁之南迁海滨,是多次探察之成果!《海晏谱》有《海晏那马罗氏世系记》篇,即述永镇祖之考察事,其文云:
  “而镇祖则更为问舍计,越岭渡河,遍观土宜,至广海海晏那马,见其茂林旷野,地广人稀,可以安生立业之处,复携其少子仲素与家属,于斯而安居焉。是为海晏那马房之始迁祖也。”
  那马村位于海晏东5.5公里处,为大路所经,地名“那马”,“那”为古越语“田”之意,可见古代已为水田区。海晏南为春夏场,即那时适晒盐的。故海晏海岸平原开发很好,加上四周丘陵,南有小河通海,故为一小自然地理单位,有利于一族人的开发地点。
  4.罗冈次子永镇孙真记迁噬吉步村(宋)
  据《海晏谱》云:
  “三世,真记翁,仲素翁之长子。今住海晏噬吉步村,分为罗冠者,皆其裔也。”
  即罗冈翁迁海晏那马后,子孙分散,长子行素居老家。次子仲素,随父迁居来那马,其长子真记,即来海晏噬吉步村开基立业了。可见海晏一支发展甚快。
  该谱续述真记翁兄弟情况如下:
  “翁配陈氏,生一子,字道缘,配葬于衣罗岭,山形“将军落帽”。他兄弟三人,即长真记、次真秉,三真庇。
  “真秉者,仲素翁之次子。配黄氏,生二子;长道成、次道荣……迁东头村。”
  5.永镇次孙真秉迁那马东头村(宋)
  据《新甯海晏那马房之始迁祖》(《海晏谱一篇》)中说:
  “(三世真秉翁)翁葬于土名望头村,北帝庙右侧,山形龟山。翁居二房,今住在海晏那马东头村,分为罗福生是其裔也。”
  东头村在镇海湾北岸,东北距深井圩9.8公里,西、北侧为丘陵,东侧为沙田,田土日增,为迁民良好地区,罗真秉卒家迁此,是很有见识的。
  6.永镇三孙真庇迁下川岛(宋)
  永镇二子仲素之第三子真庇迁下川。
  据《海晏谱》称:“真庇翁,仲素翁之三子,配李氏,育一子,字道传继其后。翁葬于下川产湾,槟榔环山;妣葬于下川蔡家寮,坑口边。翁因生意常往下川,见其地方土广人稀,有鱼盐之利,有耕种之资,故携家小直至下川而立居焉,是为三房之祖。今在下川分为罗杰户者,系其裔也。”
  “据《下川族谱》谓翁生二子,长道传,次爱毂。”
  海晏濒海,地广人稀,故永镇迁入海晏后,各子孙分支特快,即孙辈即分派下川岛,曾孙辈更分派入南路粤西化州焉。
  7.永镇三孙真庇子爱毂分派化州
  据《下川族谱》:“(真庇翁)生二子,长道传,次爱毂。爱毂翁素好游江湖,常带海味往化州贩卖,见其地方广阔,有耕读之风,故携家小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而就居焉。今化州罗姓者,皆其子孙也。”
  总之,清之翁四子:震、鸣、翔、冈,各有分派,唯四子冈派永镇一支,南迁远至海滨,更西泛入化州,与三角洲各支连联较少,故《康乐谱》及《书院志》均漏记,或语而不详。幸得罗涂贞宗嫂出示家藏《新宁那马罗氏族谱》,使罗冈之后,得详明于世,亦幸事也。
  8.永镇公系十一世(罗贵十四世)迁琼州
  永镇公十一世孙士辉携妻莫氏迁往海南省。
  计由永镇为一世,历仲素——真记(长房)——道缘——泉斋——仕芳——伯思——道英——维恭——朝范——士辉迁海南岛,为十一世,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十四世。
  该谱记至永镇系之十九世。罗贵系廿二世。
  《康乐谱》记至务滋十二世,罗贵十八世。
  《上滘谱》记至务滋廿三世,罗贵廿九世。
  上滘是由康乐分派,故清之一系比海晏为长,即罗鸣一支比海晏一支为盛。
  海晏一支以那马为盛。分支亦众,如长房八世道传生一子惟庸,惟庸生二子迁住犬东坑,长廷俸、次廷禄,皆无子。九世维基长子朝钦(十世)即迁大陇峒。九世用方迁沙桥,九世用达(用方弟)迁横岗,其子孙失载。九世用纲儿子可裕居菩山亦失载。
  二房九世体仪迁小村,失载。
  十世长房国雄迁居横岗,子弘礼同迁;可裕(用纲子)迁夏春场;可英迁沙桥,子孙未载。
  十一世完安子一,名亚安,迁广州失踪,完确子亚得迁那扶,完会迁那扶,后归。完生迁那扶,后归;士辉迁海南后,其弟士光亦失踪。
  十二世长房贵恒迁南村。
  以上各人皆未见有子孙记述。更无家谱。
  按该谱所载明万历后,始载族人生死日期,约自第九世开始。如记九世长房圣藩(名幕,彦透子,子朝泰、毓泰)生于嘉靖壬寅四月初六(1542),死于天启丙寅(1626)二月初五。入清时间约于第十二世,如记长房十二世贵畴翁生于己丑年(1649,顺治六年)八月念四日,雍正癸卯年(1723)三月十一日终。即为一例。
  

  第七章 罗贵次子慎之系的迁播
  罗贵次子慎之(11 10一 )到蓢底村时是22岁,名利用。《槎滘谱》说是:“巨用”,但《海晏谱》则同,《康乐谱》称’和用”,本书是按黄佛颐文中所用。
  慎之七子亦有不同记载,一般称为:恒、恺、杰、狱(‘狱’原字上面加‘山’)、渎、嵩、湖,但《海晏谱》却记七子为恒、密、恺、曼、善庇,泽泉、敏其。《槎滘谱》更说慎之生六子,次子名恺。本书按《康乐谱》七子记,而以《海晏谱》补之。
  一、慎之及各子分居状况
  1.罗贵次子慎之初迁罗村继迁大良(宋)
  慎之在任福州府太守,升吏部尚书,官运亨通,乃因于1144年中举人,1145年中进士,年方35岁,其家族为官者多之故。(按《槎滘谱》记慎子为元丰甲子举人、乙丑进士,有误,虽中举年份相同,但元丰为北宋年号,与南宋无关,故中举年份相符,则年代应为绍兴。)《康乐谱》还记慎之一生娶梁、白、陈、李四位夫人,而《海晏谱》只记有李氏、甘氏二人。
  有关慎之事迹,据《海晏谱》中《罗氏各迁别土根源篇》记载云(珠系四十五世):
  “慎之翁,讳利用,名谨,号广南。琴轩翁之次子。福建福州府升吏部尚书。配李氏、甘氏,生七子:长恒,次密,三恺、四曼、五善庇、六泽泉、七敏其。”
  “翁承父业遗迹,割税二十亩三分,飞在新会城古博都罗村立籍。厥后‘七龙济美’,翁知其昌盛,谓密、恺二翁日: ‘斯处金山在南,马山及北,石海关前,罗山撑后。’正为尔兄弟二人创业之所资者。兄弟众多,异日重有衍庞,不可同居一方,更择吉地,以成天佐,不亦可乎?‘遂携诸子向顺德大良而去。”
  可知初迁罗村是因兄弟众多,创业无资不成,故为子孙计,分罗贵遗产部分迁出。再受古代风水学说影响,择地大良开村立业。《书院志》又称他号崇卿,别字广兰(南)。
  2.慎之长子罗恒迁茭塘罗边
  (1)慎之长子罗恒,名衡,成长后迁居番禺茭塘罗边乡地(据《海晏谱》),字伯常。《康乐谱》云:“二房长子(即罗恒)徙迁番禺茭塘司罗边村而居之。”即指此。
  罗边今仍称罗边村,在市头至新造大马路南侧,距市桥9公里。因宋村开建岗边得名。北临沥滘水道(即有罗氏村庄分布地区)。多种水稻、甘蔗等。人口已达1600人(据《番禺县地名志》), (1989年,省地图出版社),并云“南宋时,罗姓居民自新会莨(即蓢的误写)底村迁此建村,故名。”
  这里是广州近郊,官家人员常买田开村此地。其父慎之为吏部尚书,谱称“子孙散居番禺罗边乡”,即此(罗恒为罗珠四十六世孙)。
  恒生于绍兴七年(1137),说1147年不确。
  (2)慎之长子恒曾孙存礼迁东莞
  据《书院志》记载: “五六世(慎之长子)恒祖……后迁东莞罗边、大汾。”罗边是误记,因上节已指出罗边村是在番禺,不在东莞。在东莞县地应是大汾。宋代东江三角洲地广人稀,都是沙田发育增生之地,各家豪门争相购买开垦对象,故罗恒来此买地开基亦合当时情况。
  大汾在今天的东江三角洲中心部分,距东莞城西6公里,为东江中部支流南岸平原区,属万江区管,人口已达3200多,现仍有罗姓居民聚居。立村人为罗姓,时期为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罗恒为27岁。据《东莞市地名志》称:“传说此村出进士甚多。”为当时宋代东江三角洲主要乡镇之一,因当地商业繁盛。而慎之和子罗恺亦均进士,与当地传说合。
  3.慎之次子罗恺迁龙川兴贤坊(宋)
  (1)《康乐谱》云:“(二房)次子徙惠州府,龙川县、兴贤坊而居之。”即指罗恺迁龙川事。罗恺在罗珠系中为四十六世,在罗贵系中为三世。
  按罗恺,名海,字如海。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乙亥。至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五十四岁,中进士,殿试状元,官授通直郎。与同年郑自成,徙居古循州,惠州府龙川县,载《惠州志》。长子怀奇祖,徙端州墨砚沙;次子怀德祖,与父仍居古循州。按古循州即今龙川县,南宋属惠州府管辖的一个县。(据《康乐谱》载)故在《槎溪谱》中记为:
  “(慎之公)次子讳恺,登宋宁宗嘉定元年戊辰进士,官至通直郎,居古循州兴贤坊,今惠州府龙川县南门也。”
  《海晏谱》称:“恺,字叔常,……二子:怀奇、怀德。”分别再迁。
  (2)慎之次子恺长子怀奇迁端州墨砚州(宋)
  据《海晏谱》称:
  “怀奇翁,恺翁之长子。翁迁居肇庆高要县、墨砚砂。今高要墨砚砂者,系其后裔也。”怀德居附近,即仍旧与祖居住于龙川南门兴贤坊中。墨砚砂是今天的墨砚洲,因沙呈椭圆形如墨砚得名。正当西江羚羊峡出处,由于峡口河床突宽,水流分南北两支,中间淤积,即成一沙洲。今简名砚洲。传说包拯投砚而成,非也,属天然河床中积沙所成。墨砚沙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2168人,罗姓仍有。以种植水稻、蚕丝、蔬菜为主业。怀奇在珠系为四十七世,在罗贵系为四世。
  (3)怀奇后九世孙三友分派罗客(近代)
  罗贵孙罗恺迁龙川后(三世),至罗贵十二世三友(珠系五十五世)分迁罗客开派。
  三友公属罗贵系十二世。高要罗客东村一世祖。有谱记传十四世。
  按罗客村在肇庆市金利镇西南6.5公里处,含中、东、西三村,东村即在罗客村东侧。本名亲仁里,罗姓迁入,人口渐繁,才改罗客村。今人口1018人,罗姓人多。东村即达734人,耕地1150亩,鱼塘亦多,工商业亦发达。罗姓居东村为多。
  据《罗君筹考志三十一》称:“自开派至今,已传十三世。本表系由十二世孙揆章宗长向族老抄来,除5—7人世未详外,余皆可考。据揆章兄称:“渠是贵祖派下二十三传,其先世从顺德大良迁来高要五区绿村桥门;至三友祖,始移居罗客东村。传为慎之公裔孙,怀奇公之支派云。”揆章即表系中十二世宁枝。
  按慎之曾携诸子迁大良,故其子孙迁罗客地理亦便,子孙能回忆出自怀奇公支派,更是有据,因怀奇公确曾迁居墨砚砂地,离罗村更近:从垦殖言,金利比墨砚沙为佳,因金利围建于唐代,即包罗客各村在内,为两造丰产保产区,而墨砚洲当时还未有堤围保护也。即绿村亦近山(在金利西北5公里),不如罗客之优选地也。
  4.慎之三子杰迁居绥州、四会(1200) (1)各谱载慎之三子杰,字俊文,号敦慎,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至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戍,公三十岁,任宋迪功郎之职,居肇庆、四会。配马氏,生殿选、朝选、国选。”(据《书院志》,此处30岁有误)。
  另据《康乐谱》则有云:“三十五岁,官授宋迪功郎之职,任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知县,致仕而归,与同人李郁入绥州,览山川胜景,立贞山都名湖洞水,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庚申,翁时四十五岁,徙至绥州而居,后被湖水泛滥,遂成漠漠平湖,改名僵洞水,即肇庆府,四会县而居,祖乃李氏太婆所生,慎之公之子也。配妣马氏、周氏二位宜人,生三子“一殿选、二朝选、三国选。”
  此处慎之三子杰在《海晏谱》中为罗密所代替为七子之一,而罗杰取消,该谱并记罗密亦详。以俟后世修谱者研究。谱记杰字俊文,朝选迁四会而居,奉父迁也。
  (2)慎之三子密子孙迁罗村等地(宋)
  据《海晏谱》云:
  “肇基翁,讳密,号纯宥,慎之翁之三子。配伍氏,生一子,纹,字汝缉。翁兄弟二人承父之言,在此居焉。厥后两房人物兴隆,大振家声,各建祠宇,遂以密、恺二翁为始祖。乃今开平锦袍、罗村不祧之祖也。”
  此处所谓承父之言,乃指慎之率诸子迁大良时语,即指罗山处开村(即罗村)为好。地即大罗,罗姓人口为多,据《广东省今古地名辞典》,罗姓亦南雄珠玑巷迁民,建村时期在南宋。
  罗密各谱不载,今附于此。
  (3)慎之三子杰后四代孙时中迁广宁
  杰次子朝选迁四会后,地近广宁,故朝选曾孙时中,即迁居广宁县,沿绥江而上也。有船可通四会,陆行82公里,亦地广人稀之区,开基立业之地。
  按《康乐谱》记:
  “三子(即杰)徙迁肇庆府四会北门新路,西沙仓江南贞,广宁鹅笼寨,俱系三子之裔,各处而居之。”
  计由杰至时中,其世系如下:
  杰(四会)——朝选(四会)——蚧——瑞熙——时中(迁广宁)。
  时中生三子:梦肇、叙、清。
  梦肇一支仍居四会,罗叙次子由广宁迁居温州(浙江省)。
  梦肇子孙迁广宁者有贵系十四世新圃(即梦肇——应恺——常弼——可传——良弼——苏核——新圃凡六世)。贵系十四世子贞(即可传——良坚——仰全——子祯。即梦肇后凡六世)。而子祯长子又迁回四会老家,名元朔。而时中长子梦肇亦有子孙分房怀集、台山。更沿绥江深入矣。时为贵系十六世。梦肇(贵系八世)——应恺——常弼——可传——良弼——祖述——两岗——大章——如玑(迁怀集),二弟如璠则改迁台山。
  分布最北为慎之三子杰三子国选,迁北京顺天府,即今北京。
  慎之一系子孙分布不可谓不广矣。但这些资料都由各世罗氏各地调查所成。 《康乐谱》云:“今广东肇庆府,四会县隽邦请谱,自广州、惠州、韶州、潮州、肇庆各府各县,每逢罗氏者,皆同一脉而来。”
  5.慎之四子岳(狱【‘狱’原字上面加‘山’】)迁顺德
  慎之四子名岳,号曼英,别字季峰,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配白氏。系白氏太婆所生。
  按《海晏谱》中《罗氏各迁别土根源》篇中记:“(慎之)遂携诸子向顺德大良而去。”今顺德北门即有罗氏迁民。但未点明是罗岳子孙,《槎滘谱》亦只说“顺德大良堡东涌北门石湖涌”是罗贵三子辉之子孙居地,亦未点明是慎之子孙居地;只提了一句:“顺德石湖涌青灰绵岩庵前,系二房子孙。”故把罗岳迁顺德亦可用此解释。
  6.慎之五子渎,号善庇,亦未有记迁徙居地记载,当随父居顺德大良,地点当与四兄罗岳相近。且此地又是四叔辉之子孙居地,故即亦是从父慎之迁大良而居。渎又名继,生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8),配陈氏。
  7.慎之六子嵩,号泽泉迁顺德岳步 按《康乐谱》载:“肇庆端州墨砚沙、绥州、四会、顺德北门外盛德里,登州岳步,系二房六子
  按上文可知罗嵩迁居频繁,但多为兄长迁居之地,故接管诸兄家业亦顺理成章。
  《书院志》云:“五六世,嵩祖,字泽泉,生于高宗三十二年(1162),罗贡,与七弟住顺德盛德里,迁岳步,配白氏。”即表示此意。
  8.慎之七子罗湖迁陈村
  慎之七子罗湖最小,生于宋孝宗乾通二年(1166)乙酉。郡庠生,号敏其。《书院志》说:“与六兄同住陈村。”
  二、罗贵次子慎之子孙地理分布
  慎之系子孙由七子再分派,故子孙分布地区广大,北至浙江温州,再至北京;在省内亦超出珠江三角洲范围,他们沿着绥江由四会而广宁而怀集,东面到了粤东区的老隆(龙川),不止对珠江三角洲农业作出贡献,也对全省、全国作贡献的。
  在这些古今代代相传的人们中,都说他们祖先是罗贵,并且用文字记载在族谱上,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可见罗贵确有其人,不然为什么地域不同的族谱却可以联接起来,人们的名称,生死年月都可对上,或基本相接呢!这很难说一个人能够假造出来的事情,而且实有其事,只不过各地各人记载上的不同,或传闻有误之故而每见有差错出现而已。
第八章 罗贵三子辉之系的迁播(附表2)
  罗贵三子辉之(1114一 ),号始南,别字始兴(故又称始兴公),字巨用,至新会时为18岁(绍兴元年),绍兴四年(1134)迁居大良都州头。景泰三年(1452),顺德县建,即当大良北门石湖涌,青灰庵前。配妣朱氏恭人。官授宣德郎。生四子:宝珍、宝球、宝琳、宝裔。公同朱氏合葬大良南门外,土名天马冈,又名‘渴马饮泉’、 ‘赤龙入首’作坐乾山巽向,兼己亥之原。(据《康乐谱》)。《书院志》记为“生于宋徽宗致和四年甲寅出生,有误,故不依。”
  一、辉之迁顺德大良立基(1134)
  《海晏谱》云:
  “翁(指辉之)赋性聪明,怡情山水,当未娶时,因游大良, 卜居于此。后归家言诸兄弟,将父遗业割税贰拾亩三分,飞在保昌都、大良堡立籍,充第八甲里长。大良堡者,即今之顺德县是也。”迁居大良堡为1134年。
  大良堡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力饶富,为三角洲最良好地区。故其子孙聚族而居,能不断发展,未见有大迁徙记载。
  二、辉之翁子孙散居大良(1134一?)
  大良为辉之长子宝珍居处,建玄贞观修道。“宝珍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辛酉,住故居顺德北门外。配妣杜氏,生二子:一彦荣、二彦化”
  “珍祖中年入道,法名务先,号仙翁。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四十四岁,建玄贞观,安静潜修,了悟大乘,金刚宝庵修卷,养精神,抱元守一,固气存神,至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庚午,寿一百三十岁而卒(即1141—1270)。”
  “葬犬良金榜山,坐庚向甲,兼酉卯之原。载《顺德县志》,《福建福州府志》。”
  辉之子孙多居顺德大良即辉之、宝珍父子在顺德经营有方,侄辈往依者亦众。皆因顺德为珠江三角洲鱼米之乡,又是桑基鱼塘之地,蚕丝八造,故富甲一方,人丁衍茂。
  辉之次子宝球亦居大良,生于绍兴十六年(1146)丙寅,生一子,名彦举,仍住大良北门。
  辉之三子宝琳,无后,据《书院志》:宝琳祖,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少年入释,隐居大良,建宝琳寺。悟道法智慧,打坐盘脚而游。事载《顺德志》及福州《福州志》。”辉之四子宝裔,生于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住大良北门石湖涌,青灰庵前。无后,继子由长兄宝珍次子彦华继承为继子。
  辉之长子宝珍长子彦荣,号长荣,配妣陈氏,生二子,一颜公,二颜客。
  颜公字尊颜,号喝泉,配妣何氏。后俱葬附, ‘渴马饮泉’辉之祖坟左右旁附葬。颜公生二子:一原仲,二原礼。
  辉之二子宝球子彦举亦住大良北门。可见罗氏已成顺德望族。兄弟各能自建寺、观。使大良成一宗教兴盛之地,开地方文化贡献之功也。按宝琳寺不是今天宝林寺(南汉建)。
  辉之子孙以大良为本家开支发叶,传自罗贵系第二代辉之,直至廿八世。世系如下:
  “辉之(顺德北门,贵系二世)——宝珍(长子)——彦荣(过继四弟宝裔)——颜公(长子)——原仲(长子)——景任(独子)——德凤——应隆(字敬甫)——永年(字陋巷)——兰庭——月川——西涧——高——仍——于道——服泉——为昌——世宪——仰松——观悲——滋大——开诚——焜海(三子)——庆桐 (号满华)——冠南 (长子)——国流 (次子)——士洪(次子,贵系廿八世,珠系七十一世。)
  顺德明、清以后,工商业并兴,农业亦盛。因珠江三角洲沿海沙田不断淤涨成田,故顺德成为大地主集中居住城市。桑基鱼塘,又是高产值生产。生丝出口量大,白银一船船运来,故顺德成为广州银业贸易兴旺小镇,女工不愿结婚,有自梳女风俗,即自于此。
  大良南门亦为罗姓分布地点,是罗贵七子之后,此处不述。
  三、北门罗氏近代分布国外者多
  顺德大良罗姓望族,明、清时代,由于沿海沙田淤涨甚速,耕地面积扩展日大,大小地主集中居住大良,故有“地主城”之称。
  加上蚕丝业发展,缫丝女工日增,一天可获6毫钱(白银),比农业增值成倍(清代情况)。加上淡水鱼业兴旺,禾田改为鱼塘,获利亦倍增。故工商业兴起,广州银业(即今天银行)中即形成“顺德帮”,今天香港如著名的恒生银行,即为代表一员。故罗氏子孙从事工商业者不少,亦随企业发展,远至南洋、美洲者不少。
  颜公(长子)——原仲(长子)——景任(独子)——德凤——应隆(字敬甫)——永年(字陋巷)——兰庭——月川——西涧——高——仍——于道——服泉——为昌——世宪——仰松——观悲——滋大——开诚——焜海(三子)——庆桐 (号满华)——冠南 (长子)——国流 (次子)——士洪(次子,贵系廿八世,珠系七十一世。)
  顺德明、清以后,工商业并兴,农业亦盛。因珠江三角洲沿海沙田不断淤涨成田,故顺德成为大地主集中居住城市。桑基鱼塘,又是高产值生产。生丝出口量大,白银一船船运来,故顺德成为广州银业贸易兴旺小镇,女工不愿结婚,有自梳女风俗,即自于此。
  大良南门亦为罗姓分布地点,是罗贵七子之后,此处不述。
  三、北门罗氏近代分布国外者多
  顺德大良罗姓望族,明、清时代,由于沿海沙田淤涨甚速,耕地面积扩展日大,大小地主集中居住大良,故有“地主城”之称。
  加上蚕丝业发展,缫丝女工日增,一天可获6毫钱(白银),比农业增值成倍(清代情况)。加上淡水鱼业兴旺,禾田改为鱼塘,获利亦倍增。故工商业兴起,广州银业(即今天银行)中即形成“顺德帮”,今天香港如著名的恒生银行,即为代表一员。故罗氏子孙从事工商业者不少,亦随企业发展,远至南洋、美洲者不少。

 

  第九章 罗贵四子光之系的迁播
  罗贵四子光之(11 17—1196),号镇南,官授宋丞直郎。子孙徙居广东增城县罗山阁下,子孙分布南海罗村、紫洞、三华、陈村、香山小杬、东莞茶滘、阳春各地。配妣张氏、黄氏、萧氏三位恭人。生六子:昊、晟、暹、升、昂。(据《康乐谱》)
  《书院志》称为罗贵三子实误。生辰亦误,本书不从。光之又号期用,随父罗贵至新会蓢底村时为十五岁。据《槎滘谱》为金氏所出。官任广西梧州府苍梧县文林郎,“后历官文林郎,晚年辞禄而归,解组之暇,幽隐林泉,棲迟岩穴,寄迹耕萃。一日邀游罗浮。”见其山水之美,即开基立业,成家于此。
  《槎滘谱》云: “良底村,配张氏,生长子昊,次子暹,续娶黄氏,生三子晟,四子升,后娶萧氏,迁居增城罗山阁。”
  从谱载可知光之迁居已是晚年时期,才由蓢底村迁出。在罗山阁生五子昂及六子旻的。并终于罗山阁。葬于沙贝冲天凤。槎溪之祖云云。即光之出身于丞事郎(即丞直郎)才升为文林郎的,以终其身。
  一、罗贵四子光之迁居增城罗山阁(1189)
  光之晚游罗浮山, 《槎浯谱·镇南罗公传》云: “见浮山山麓之阳,山川融结,田野广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择一形胜开辟住址, 卜宅卜居,且耕且读,有枕流漱石之风,无圭组轩冕之志,恬谈自如,欲训子孙,诵读于浮山之麓,有可大可久之业,不干闻达,脱然高尚,后有云初奕世之欢,至晚年娶夫人萧氏,自岗州来,居于增城罗山阁,因家焉。晚生一子,行五,公欣欣然不胜之喜。喟然叹日:“吾得此子,真乔梓也。吾从此而心欢矣。梓昂而参天,每见乔而垂首,命其名日昂。因其字子宽。后又生第六子,命曰曼,公日:“吾生六子,而今成矣,因命其字子成。”盖詹宋运式徽,而树德以贻后昆也。”
  “公生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按此处与《康乐谱》载生年1127不同)庚子。原配张氏,继配黄氏,晚娶萧氏,共生六子。张氏生于徽宗宣和三年(1121)辛丑,生长子昊,次子晟,终于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 152)壬申,享年三十一岁。”(按《康乐谱》称1127不确)。
  “黄氏生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乙亥。公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乙未时,年已五十六矣。继娶黄氏。黄氏年方二十一,归于公,生三子暹,四子升,终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壬子,享年三十有八。公于淳熙十六年(1189)乙酉岁,徙居增城罗浮西麓罗山阁。”(按《槎溪谱》载为绍熙十六年)
  “续娶萧氏同居,夫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夫人年已一十七岁,即生第五子昂,复于宋宁宗庆元初年(1195)乙卯,又生第六子曼。公时已七十六矣。长张氏一岁,黄氏三十五岁,萧氏五十五岁。”
  “公终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享年七十七岁。张氏黄氏合葬于冈州蓢底村后山,×向之源。初葬公罗山阁增城县地。后因风水不利,五子昂、六子旻起柩改葬增城沙贝四望冈飞鹅穴,与妣萧氏合葬焉。公乃冈州二世祖,增城山阁始迁之祖,珠玑巷七世孙,江西宗派汉大司农西山珠公五十二世孙也。”萧氏终世失考。二世罗昂,三世善卿,为光之长子嫡孙仍居罗山阁守业。其余五子中只有四子升仍居蓢底。
  二子晟迁南海紫洞三华里(五代后)
  三子暹迁香山小榄,(八代后)
  五子昂迁增城罗山阁,
  六子旻迁东莞茶迳。
  二、光之长子昊仍居新会蓢底村
  光之早期当官在外,家业由长子昊管理,故他未有随父迁去罗山阁。晟、暹、昂迹随兄居葫底。分迁是以后之事,即父亲光之辞官归隐后,由蓢底迁罗山阁开始。
  光之长子罗昊,字赫享,生于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住蓢底。晟、暹、升同居。以后才因子孙渐多,分散居住。据《槎溪谱》载:“四,讳升,同兄居蓢底。”
  三、光之次子晟迁南海紫洞三华里
  光之次子罗晟生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住南海县西樵罗村。这是珠江三角洲发展中心地域,今天西樵山区是半县级的管理区,官山圩是明清丝业中心地区,紫洞是北江交通的中心,东平水道的交通要道,罗村现为广三铁路的一个大站。故罗晟迁居这里工商业发达的农产丰富庶地区,也反映罗氏族人的先进观点和经济水平。今天罗村已发展成镇。今附近村庄多为南雄珠玑巷迁民,如谭边、石硝、大同、亨美、松岗、溶洲等(见《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罗晟住的具体地点为西樵罗村地,又根据《槎溪谱》晟是在蓢底住五世后始行迁出,但该谱记迁中山小杬,系误载,故不从。认为南海紫洞三华里一说为合。
  四、光之三子暹迁香山小杭
  据《槎滘谱》(一用《槎溪谱》)云:“三讳暹,居铁城,今香山小榄村。”
  罗暹,光之三子,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乙亥,住蓢底八代后,徙居香山小榄村,《康乐谱》却载为: “住南海县紫洞、三华、阳春。”疑与晟祖同,故不用此说。虽《书院志》亦载仝此。取槎滘谱,即因记暹住蓢底八代才分居小杬,内容较详。其弟升仍载蓢底从长兄昊詹。但从分居年代看罗升居八代于蓢底太久。
  五、光之四子升居蓢底或说迁小抚
  光之四子升按《槎溪谱》称与兄同居蓢底;但《书院法》则说:“住香山小杬,石滩、荔枝迳。”生于宋高宗二十八年(1158)戊寅。”《康乐谱》亦载:“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戊寅(按此处年岁与槎溪谱异,差一年,康乐谱误)。住香山县小杬村,增城石滩、荔枝迳而居之。”《槎浯谱》说八世后始迁小杬(沙田区),为珠玑巷人滘中地,亦有“地主镇”之名。即因沙田年年增大,田地增加之故、石滩、荔枝迳地名今仍存,石滩亦属沙田区,即有利于农业发展,今已成镇。荔枝迳则为农村性质聚落,但因当广州至增城大路所经,故亦为移民易达之地。
  是则罗升久住蓢底,至其子孙亦效暹、晟几世后方迁居至中山小杬,增城各处亦很有可能。《蓢底谱》说升仍居葫底,或指升本人而言;未说其子孙外迁之事而已,即古谱与新谱之差别也。
  六、光之五子昂随父居罗山阁(1189)
  广东第一名山为罗浮山,由罗山及浮山合成,两山均高1300米以上,以罗山为主体,浮山传说外处浮来,并于罗浮,故日浮山。两山并崎,故名,光之晚年,见罗山角(即今改阁的美称)美可开家立业,于1189年迁居增城罗山阁、娶妻萧氏,生五子昂。时公为七十岁(《槎溪谱》)。七十六岁又生六子曼。
  昂始居增城罗山阁(在罗浮西麓),字子欢。父母合葬于罗山阁(光之与萧氏),光之原配张、黄二氏葬蓢底村后山。萧氏二子昂、曼俱居罗山阁。光之七十七岁死,二子全赖萧氏养大成人,故长大后,以父葬处不好利,起柩改合葬,于增城沙贝四望冈飞鹅穴冲天凤地,别名飞鹅龙跃天门之向原。
  昂讳子欢,配夫人郝氏,生七子:善卿、羲卿、贤卿、原卿、受宗、贵宗、晚卿。昂生于绍熙元年(1190),终于祥兴二年(1279),享寿九十一岁。郝氏生于绍熙三年(1192),终于祥兴三年(1280),享寿90岁,番禺车坡人。当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也。与昂合葬沙贝塘帮水。长子善卿仍居罗山阁上水乡居住。
  《康乐谱》说昂生于绍兴32年,略异。
  七、光之六子曼迁东莞茶迳
  光之六子曼,字子成,生于庆元元年乙卯(1195),但《康乐谱》说生于隆兴二年甲申,迁东莞茶迳。 《书院志》称生于绍兴二年,实误。曼与兄昂曾把父母起柩合葬于飞鹅穴冲天凤地,又名龙跃天门之向原,求福求禄,可见兄弟家势亦盛。故迁居东莞茶迳,亦发迹表现之一,因迁居要建基立业,买田建房,才能落藉。
  雯迁茶迳,《书院志》、《康乐谱》皆同,惟《槎滘谱》则在《琴轩公九子之派》一节中,却说:“昂,为东莞槎滘雯二世祖也。生七子,三子迁槎溪。旻居东莞西门,分居南海湖涌,紫洞罗村。“旻二子:昌、李。
  则昂子迁槎溪而尊父为二世祖也。但更则不提居槎溪而直接提出迁湖涌紫洞罗村。又与《书院志》、《康乐谱》异。这是更未迁槎浯,后代再迁南海湖涌紫洞萝村之故。
  旻死于祥兴二年(1279),寿六十八岁。
  八、光之五子昂之子三人迁槎滓
  罗昂娶车陂郝氏女生七子:长善卿、号林池,仍居罗山角。次羲卿迁增城佛岭,三贤卿迁莲塘迳、潮水边,四原宗,改字受卿,迁佛岭。五受宗,六贵宗,七晚卿,三兄弟仝迁东莞槎滘。昂居罗山阁,母萧氏,妻郝氏。
  昂五子受宗偕六弟贵宗、七弟晚卿三人同迁东莞槎滘,为槎滘迁祖。但建宗祠时追祀祖父镇南为始祖,子欢公为二世祖,兄弟三人为三世祖,分为三大房。二世祖昂字紫宽。
  五子受宗与昂公子欢本居罗山阁,配郝氏生七子,五子即受宗,父死亡迁槎滘(一名茶迳),配妣邓氏,生三子:汉明、二奴、伊获。二奴迁居沙贝,伊获出继叔贵宗。
  六弟贵宗,配庄氏,继子伊获。
  七弟晚卿,字朝相,号甘节,配陈氏,子二:飞骏、满聚,为乡饮正宾。
  汉明(受宗长子)时已入明代,讳霞,字文彩,号溪明,配陈氏,生五子:永聚、永保、观颐、友盛、友津。生于洪武二年(1369)十一月初五,终于正统四年(1439)八月初十,寿71。安人生于洪武三年(1370),终于正统二年八月十一(1437),寿68。
  计《槎浯谱》记至雍正后,凡23传,亦称善本,存今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退休教授罗晃潮冢,据今他是24传。可上接古谱公世系,则此本实为详细族谱矣。
  九、光之五子昂次子义卿迁增城佛岭
  光之五子昂长子善卿,号林池,仍居罗山角,次子义卿,即迁增城佛岭。
  《槎溪谱·宋岭南始祖》篇云:“四世祖长善卿,号林池,仍居山阁。次义卿,邑庠、其后迁居佛岭,遂为佛岭之始祖。公葬于村下侧面虎。”按佛岭在正果东面,属和平村地,在增城县北,近增江亦为水稻产区。
  十、光之五子昂三子贤卿迁增城莲塘迳
  光之五子昂三子(光之孙)贤卿,子二:长讳通,迁居增城莲塘迳。(据《槎滘谱》)。地在派潭镇甫围园村,临河多水稻。
  十一、光之孙贤卿次子道迁增城潮水边
  光之五子昂七子中第三子贤卿,生二子,次子为罗道,迁增城潮水边定居。(据《槎滘谱》)
  十二、光之孙贤卿弟原宗(四弟),后改字受卿,亦迁居增城佛岭据《槎滘谱》,此说未考。
  十三、光之六子曼之孙迁居紫洞萝村
  据《槎滘谱》:“曼,居东莞西门,分居南海湖涌紫洞萝村。”又在《镇南罗公传》中称:“公,字子成,乃光之公第六子,萧氏生。配欧氏,生二子:昌、李。公(指罗昌)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 195)乙卯。次子李,号困果斋,生一子:专,徙居南海湖涌,以作始祖。”注明(此谱本自冈州葫底家藏古谱,与《横沙房谱》载同)。
  即曼——李——专(或专),始徙南海湖涌。
  曼生于宋庆元元年,终于祥兴二年(1195——1279),享寿八十六岁。
  按光之六子雯迁紫洞罗村,可能他的哥哥在罗村有关。
  十二、光之孙贤卿弟原宗(四弟),
  后改字受卿,亦迁居增城佛岭
  据《槎滘谱》,此说未考。
  十三、光之六子曼之孙迁居紫洞萝村
  据《槎滘谱》:“曼,居东莞西门,分居南海湖涌紫洞萝村。”又在《镇南罗公传》中称:“公,字子成,乃光之公第六子,萧氏生。配欧氏,生二子:昌、李。公(指罗昌)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 195)乙卯。次子李,号困果斋,生一子:专,徙居南海湖涌,以作始祖。”注明(此谱本自冈州葫底家藏古谱,与《横沙房谱》载同)。
  即曼——李——专(或专),始徙南海湖涌。
  曼生于宋庆元元年,终于祥兴二年(1195——1279),享寿八十六岁。
  按光之六子雯迁紫洞罗村,可能他的哥哥在罗村有关。
  十二、光之孙贤卿弟原宗(四弟),
  后改字受卿,亦迁居增城佛岭
  据《槎滘谱》,此说未考。
  十三、光之六子曼之孙迁居紫洞萝村
  据《槎滘谱》:“曼,居东莞西门,分居南海湖涌紫洞萝村。”又在《镇南罗公传》中称:“公,字子成,乃光之公第六子,萧氏生。配欧氏,生二子:昌、李。公(指罗昌)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 195)乙卯。次子李,号困果斋,生一子:专,徙居南海湖涌,以作始祖。”注明(此谱本自冈州葫底家藏古谱,与《横沙房谱》载同)。
  即曼——李——专(或专),始徙南海湖涌。
  曼生于宋庆元元年,终于祥兴二年(1195——1279),享寿八十六岁。
  按光之六子雯迁紫洞罗村,可能他的哥哥在罗村有关。
  十二、光之孙贤卿弟原宗(四弟),
  后改字受卿,亦迁居增城佛岭
  据《槎滘谱》,此说未考。
  十三、光之六子曼之孙迁居紫洞萝村
  据《槎滘谱》:“曼,居东莞西门,分居南海湖涌紫洞萝村。”又在《镇南罗公传》中称:“公,字子成,乃光之公第六子,萧氏生。配欧氏,生二子:昌、李。公(指罗昌)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 195)乙卯。次子李,号困果斋,生一子:专,徙居南海湖涌,以作始祖。”注明(此谱本自冈州葫底家藏古谱,与《横沙房谱》载同)。
  即曼——李——专(或专),始徙南海湖涌。
  曼生于宋庆元元年,终于祥兴二年(1195——1279),享寿八十六岁。
  按光之六子雯迁紫洞罗村,可能他的哥哥在罗村有关。


  第十章 罗贵五子曦之系的迁播
  曦之,字明用,号日南,官授著作郎,与长子迪迁居番禺山下,子孙散居东莞,都宪亨信公,其裔也(据《槎滘谱》),字“大明”。
  他是罗贵第五子,到新会蓢底村时还未成年,母金氏,南雄珠玑巷女,共生五子,曦之最小。母未同迁,因早死而葬于南雄珠玑巷密洞山。曦之生于徽宗宣和二年(1120),《书院志》称“国用”,号大明,为官时为绍兴二十六年(1156)丙子,宋懿议郎中。后迁番禺黄陂紫务本乡,生子:祯、祥、禧、裕、礼。(据《书院志》,与《槎溪谱》)赂有不同,《康乐谱》称曦之迁黄陂紫务本乡,紫洞罗园、又与《书院志》略异。
  按黄陂即今广州东郊黄陂(白云区南部)。
  曦之迁番禺县山下
  曦之迁山下是与长子迪源仝迁的,见《槎浯谱》。迪源为曦之长子罗祯。”迪源生于绍兴十七 年(1147)丁卯。生一子,名文思。文思生于淳 熙六年(1179)已亥。迪源早死,文思由二叔(曦之次子)罗祥养大。山下为清代地名,属鹿步司萝园堡地,后代散居于东莞。据《康乐谱》则说又迁上番禺罗村。三子罗禧、五子罗礼同居番禺。罗禧生于1153年,罗礼生于1160年。
  二、曦之次子祥迁上番禺罗村
  《康乐谱》云:“(文思)依叔祥祖,同迁番 禺慕德里司紫罗山下,又徙上番禺罗村。乃系明朝进士起夙公之祖也。”
  罗村指名在上番禺,今广州市北郊地,因各地罗村地名甚多,故要指明。在今太和市地,即今罗洞村。这带水田较旱,不如下游江村有潮汐的珠江三角洲平原之富。
  罗祥生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子一,名文成,与堂兄文恩同居。按《康乐谱》,文成迁居多处,云: “后徙东莞、增城、从化葫边城;又迁往肇庆、高明,四会各处而居之。” 《书院志》“望边城”改为“葫边”。则罗祥生活并不安定。故有些谱称罗祥后代居肇庆、高明。如高明罗岸村,即说是1146年由珠玑巷至金利,再迁此去村传说。
  四子罗裕生于1156年,住黄埔紫罗山下,又曾去东莞、增城居住,似从祥兄一段时期,但各谱所不同,时相调换。
  曦之为宋懿议郎中,后迁番禺。
  三、罗氏兄弟曾迁东莞、增城
  罗曦次子罗祥、四子罗裕都有些谱记述曾居东莞,但地点未载。如《书院志》即说:“五六世祥祖……迁东莞、增城、从化葫边,又迁肇庆、高明、四会。”
  罗曦四子罗裕也说:“住黄埔紫罗山下,东莞、增城。”
  可见他们生活也不安定。
  计罗氏兄弟和子孙,入居东莞,从上述看来,有四大支,虽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计罗氏入东莞凡四次;
  ①清之三子罗翔,入迁英村等地,
  ②光之五子昂等迁入槎溪等地,
  ③清之后四世元振迁入铁冈、寒溪水等。
  ④曦之二子罗祥、四子罗裕亦曾入莞。
  每次中又再分衍在各处附近地区。故成为各地族谱难以分析之原因。迁入时间不同,地点亦异,故各地族谱和家谱,在撰写过程,未有小心研究,故常混杂,错抄等,至使学者们不愿细察各族谱及家谱之复杂情况也。
  《康乐谱》云:“番禺鹿步司横沙乡,系长子之二房子孙(即清之次子罗鸣后代),因元末明初时势乱,徙迁于番禺车陂乡永泰里新桥,是明初时授千户镇守新桥,由车陂而迁东莞。”即罗鸣子孙入东莞是在明初。
  按罗鸣生维清,维清生元振,即迁东莞始祖也。
  又记五房(即曦之一系)子孙分布如下:
  “五房徙迁番禺慕德里司黄陂,紫洞务罗山下”又迁上番禺罗村。东莞、增城、从化、望边城(按望即朗之误写)。又徙肇庆、高明、四会,俱系五房子孙之裔,分各处而居之。”即指元振一系之迁徙根略。
  估计今后在肇庆、高明、四会可能发现罗氏族谱与家谱。
  四、曦之三、四子迁居番禺
  曦之三子罗禧,据《康乐谱》它记迁徙,并记:“生于1151年,迁番禺县而居之。”并记曦之四子罗裕生于1156年,与禧祖同居于番禺县。与别谱略异。
  曦之五子罗礼亦记出生于1160年,与禧、裕两祖同居。后迁罗山下东莞、增城各处而居之。 ”
  即曦之三、四、五子都曾迁番禺县而居。五子罗礼后迁去罗山下东莞、增城各地居住,可能与各兄弟联系有关,故不用单项列出论述。

 

  第十一章 罗贵六子温之系的迁播
  罗贵六子温之,字利用,号从南(据《康乐谱》),生于绍兴三年(1133),官授宋宣德郎,迁回珠玑巷居住,别字念缚,生六子。
  一、罗贵六子温之迁回珠玑巷旧居
  温之是南迁后在蓢底出世的。别字念缚,成年娶妻后,并于生长子罗渥后,携同回南雄珠玑巷老家居住。时年三十二岁,生五子:可祯、建祯、维祯、祥祯、奇祯。亦随居旧里。
  罗渥生于1161年,绍熙三年(1192)壬子迁回珠玑巷西门尚书里而居之(一说尚德里),与父及五子同居,父温之为宋宣德郎。
  二、温之次子汉仍居新会水尾
  罗汉仍住新会县,《书院志》云:“汉祖生于宋高宗隆兴二年(1164)甲申,佳新会水尾,生瑞祯。”《康乐谱》云:“汉祖,名倍,生于孝宋隆兴二年。”其子瑞祯仍住新会县。未见外迁记载。
  但其弟溟、洪、法、深四人迁他县,如英德、开平、恩平、高明等县。
  三、温之三子溟在英德立户
  温之三子罗溟在英德洽洸立户。 《书院志》云:“溟祖,生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戊子。迁韶州英德,含光司,生子显祯(或丽祯)。
  按含光是连江下游平原区,亦英德农业最发达地方,有船只通广州、韶关,故亦为迁民首选地点,唐以前且为洽洸县治所在。子显祯亦同父居于洽沈。《康乐谱》云:“溟祖名佐”。
  四、温之四子洪迁高明
  温之四子罗洪,迁肇庆高明,《书院志》称:“洪祖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住肇庆高明,生子丽祖。”
  按高明县在西江主流西面,为河谷平原地方,有利于农垦,因有西江,可通省港各地,亦利于工商业发展。子丽祯同父居高明。
  五、温之五子罗法迁居恩平
  温之五子罗法,迁居恩平县地。子名乾祯,与父同住恩平县。《书院志》称:“法祖,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生。” 《康乐谱》称: “法祖,名伍。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丙申,迁肇庆恩平县而居之。生一子,名乾祯。”
  六、温之六子罗深迁居开平
  温之六子罗深, 《康乐谱》称他生于: “深祖,名修,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巳亥。迁肇庆府开平县而居之,生子,名‘远祯’。“但《书院志》先记,即只记五子《渥、汉、溟、洪、法五人)。
  温之一系六子三代谱系可查。但地点分布分散,由珠玑巷、新会再分枝英德洽洸,肇庆高明、肇庆恩平、肇庆开平(当时这些县都属于肇庆府管辖)。可见今后研究即可于肇庆、高明、恩平、开平求之。《康乐谱》还记六房有一支分去罗村,因谱云:“罗村,系六房子孙之裔。“即为一例。因罗村在各县均有,而在开平县村地点不明,按一般迁居多依靠亲友,罗深开支于开平县。是否开平另有罗村,抑或依曦之长子之罗村(罗祯居处)、或光之次子西樵之罗村、或淳之五子罗琛居处,未敢说定。按文义则似为开平罗村。
  《槎溪谱》温立称:“字和用。“与《康乐谱》不同。又谓温之为开平、恩平始祖,新会水尾始

 

  第十二章 罗贵七子淳之系的迁播
  罗贵七子名淳之,《书院志》:“字大用,别字念济,生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丙辰。至孝宗乾道六年(1170)庚寅,校书郎中,谏议大夫。生子:殉、瑞、环、璟、琛、璜。“《康乐谱》称他号“梅南”。……公葬蓢底。生五子。缺“璜”子。并记此房分布面积很广。如云:“番禺慕德里司罗村,东莞、增城、高要、四会系七房子孙。”
  江南大岸镇头,澳边、流澹、龙庆、石硖,三家村,罗园、紫洞、皆同七房子孙之裔,分各处居之。”
  可知淳之系后裔已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腹内部,故生殖日繁,各族人丁日多,分支有必要了。“亦有迁回江西老家吉水县。“(《康乐谱》) 兹按七房各子长次分述如下:
  一、淳之长子珣迁南海罗园
  据《康乐谱》:“殉祖,号阉翁,别字园翁,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已,徙南海县黄鼎司绿潭堡罗园、南庄、上塘而居之。殉生三子:一竹庭,居罗园,二居南庄。地点按黄鼎司今东平水道南北地区,如今天罗格围处,仍保留有罗园、南庄、紫洞、大岸、澳边等罗氏子孙散居聚落地名。即西樵至佛山间,已为罗氏后代分布地区。三子松庭居尚塘。
  殉长子竹庭在罗园居住生三子:一名圃、二耕隐、三乐耕。但后代因年年战乱失记。即由第六世至十六世未详。但由道光壬午(1822)年殿试探花及第之廿一世祖文俊公起,其世系则由其裔孙镇洲宗长记录如上(见《罗君筹考志》三十五)。
  ①贵系五世乐耕祖(即竹庭三子)后代:十七世名敦复,十八世名淑燕,十九世未详;二十世未详,廿一世文俊,住附近萝邮,罗镇洲记录下来如此。
  ②贵系廿五世罗镇洲记下文俊公后人分派为二房:廿二世支大为兄,廿二世廷琛为弟。支大三子:瑛、江甫、超浩。廷琛五子:崇伦、崇禧、崇龄、崇襄、崇年。廿三世后延琛一支为盛。
  二、淳之长子殉廿四世孙宗炎迁北京
  淳之长子殉后代廿三世孙崇龄(廷琛三子)四子宗炎,迁北京,有二子:可兴、可发。
  按崇龄,字雨三,生八子:长宗耀,字津生,二宗焯、三宗炜、四即宗炎,五宗煊、六宗煜,七宗炬、八宗煜。
  本谱记录者罗镇洲即为罗殉(阁翁,罗贵系三世)后廿五世孙,字一元。属文俊长子支大一房,为支大曾孙,即支大——超浩——汝富(字俭存)之第二子。镇洲有四子(贵系廿大世):士介、士令、士全、士余。
  三、淳之次子罗瑞迁居南海溶洲
  罗瑞据《康乐谱》号飒翁。生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乙酉。配妣郑氏,生二子:长子迁居南海县、溶洲乡,次子迁居四会县。
  按溶洲乡本名榕洲乡,为榕树生长沙洲地,亦在罗格围内东平水道南岸。与长兄罗殉同一围内,罗园在溶洲之西不远处。
  四、淳之次子罗瑞第二子迁居四会
  据《书院志》称: “次子住四会(淳之次子)。“《康乐谱》亦记:“次子迁居四会县,”则恐怕不会是假的。
  五、淳之三子环迁南海沥滘
  《书院志》称:“环祖,生于宋孝宗乾道4年(1168)戊子,住南海沥滘。配孙氏,生子:纪纲、绩横。”《康乐谱》记:“号石翁……徙迁南海县江浦司三多、龙庆而居。配妣孙氏,生四子:一纪、二纲、三绩、四(纟黄)。”《康乐谱》似可靠些。
  按江浦司即今后西樵山地区,三多正当吉利涌和北江正干汇口地点,为一方富庶之区,亦是军事要地。故迁入本地是经济、政治上有面子的阶层。对岸即为龙庆(今名隆庆)。
  六、淳之三子罗环长子罗纪迁吉水
  淳之三子罗环长子罗纪,据《康乐谱》云:“纪祖,字通州,生于宋宁宗庆元元年已卯(1195),至理宗绍定二年(1229)已丑,三十五岁,徙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配妣周氏。即迁回江西省老家居住。
   七、淳之三子罗环次子纲迁顺德县南门
  罗环次子名罗纲,字雄州,迁顺德南门开派,与北门罗辉(纲的伯父)系不相通连。自成一派。故罗君筹《考志三十六》按《康乐谱》及《书院楼》定为淳之后人。
  由罗纲传下(一世)凡廿六世。由罗贵为一世计起为廿九世。他是由南海罗园(罗格围内)迁去顺德大良南门开派的。
  八、淳之三子罗环三子罗绩迁南海良登
  罗环三子罗绩,名伟菴,字碧潭,生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癸未,嘉定三年(1210)庚午解元,住南海龙畔北。”(据《书院志》)。但据《康乐谱》则罗绩曾迁居多处,但始终在西樵附近。云: “生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1)甲子。徙南海县西樵、良登、黄冈、江浦司、紫洞、顺德三桂等。配妣王氏,生一子,名桂。”
  两谱颇有差异。
  按良登在丹灶南,正是珠江三角洲良田区。丹灶——西樵——九江一线,正好是西江和北江主流的两岸冲积平原地带,今天仍是珠江三角洲精华区,工商业发展。
  九、淳之三子环的四子缵迁南海龙庆
  罗环四子罗缵,字东州,迁南海县龙庆村居住。龙庆亦在罗格国内,即南庄西侧,东北尚塘、罗园(同在罗格围内),对河为三多、大洋。即淳之子孙是发展性的近距离迁徙,表示经济发展,田地日增的家族兴盛情况。今天附近罗字地名密集,如广三铁路有罗村站,小塘站有罗冈,南沙有罗行,吉利冲北为罗格围,围内有罗园。顺德水道有罗村沙(沙上有罗村)。南岸有罗客村。丹灶南面亦有罗村,可见罗氏在珠江三角洲中心部分是个望族。因为这里除罗姓地名外,不少村为罗姓人迁入的地点,或开村地点。缵生于宋宁宗嘉定元年戊辰(1208),徙南海流滘、镇头、“龙庆各乡而居。配妣王氏,刘氏。生三子:一诏,三诰、三瓒。”(据《康乐谱》)。
  十、淳之四子球迁南海龙畔
  淳之四子名璟,字碧潭,生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癸未。嘉定三年(1210)庚午解元,住南海龙畔北。(据《书院志》)。但据《康乐谱》则说罗璟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丁酉(1177),徙居南海县龙畔、罗村、良登、沙头岸,三水太和各处而居之。
  可见罗氏族人在西樵一带已子孙众多,因龙畔即在西樵山顺德水道东岸江边,南对沙头镇,西即罗村沙(村在沙岛上)。
  此志与《康乐谱》不同,解元记在罗琛。
  十一、淳之五子琛迁南海罗村
  淳之五子琛迁南海罗村,而其四兄王景居处相近。据《康乐谱》云:“琛祖。号碧潭,生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癸已。至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庚午科解元,徙南海县江浦司龙畔、大岸居之。”
  但《书院志》云:“五六世,琛祖,字绿谭,生于宋孝宗绍熙四年(1193)丁酉。住南海龙畔、良登、罗村、沙头岸、云浯、三水太和。”与《康乐谱》不同,可能传抄族谱时有错出。因《槎溪谱》又说解元是罗琛,但日期则云是成淳六年(1270)解元。
  十二、淳之六子璜迁三水太和
  淳之幼子名璜,迁居三水县太和乡,按《书院志》云:“生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壬寅,与兄仝住。”《康乐谱》所记亦同。
  淳之一系由于迁居珠江三角洲富庶之区,经济、文化发达,有功名子孙产生,故子孙分居多不出西樵一带。属近地分派。表示家族力量膨胀 而不是创业性分居他方,以求出路的远距离
  最远三水太和,亦离丹灶西北约16公里,虽已跨县,但距离仍近。
  淳之按《槎溪谱》云:“淳之,字广用,号幅南。”又与《书院》《康乐》二者不同。
  十二、淳之六子璜迁三水太和
  淳之幼子名璜,迁居三水县太和乡,按《书院志》云:“生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壬寅,与兄仝住。”《康乐谱》所记亦同。
  淳之一系由于迁居珠江三角洲富庶之区,经济、文化发达,有功名子孙产生,故子孙分居多不出西樵一带。属近地分派。表示家族力量膨胀 而不是创业性分居他方,以求出路的远距离
  最远三水太和,亦离丹灶西北约16公里,虽已跨县,但距离仍近。
  淳之按《槎溪谱》云:“淳之,字广用,号幅南。”又与《书院》《康乐》二者不同。

 

  第十三章 罗贵八子绍之系的迁播
  罗贵八子绍之,按《槎溪谱》云: “绍之,字振卿,号木浪荡,宋敕授承务郎。迁居番禺沙湾、傍冈为始祖。生五子,一子徙居东莞南沙。”又如据《书院志》,则记如下:“绍之,字维统,号维纲,别字宗南,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己未,宋丞务郎。番禺傍冈、东莞南沙。配张氏,生子:芝、兰、茂。”又《康乐谱》记为:“绍之祖,字定用,别字统纲,号宋南,花号浪荡生,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己未,官授丞各郎。徙居番禺傍冈、东莞南沙。配张氏宜人,生四子:一芝、二兰、三蓉、四茂。”与上两谱有异。
  一、罗贵八子绍之迁番禺傍冈
  罗贵八子罗绍之各谱记载不同,连所生子女数目亦不一,但迁居地点却同是傍冈及南沙。傍冈在市桥东北,与市桥间即有罗家,显系同一系开派,与沙湾同一地区分布着:《番禺县志》亦记此事(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称:“罗氏族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从中原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而南迁番禺罗边、傍江、罗家,继迁往东莞厚街。”又云:“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罗文秀从东莞县厚街出发,以贩卖小食麻糖为生,游走四乡,随后到此定居(指南沙大岭界村),建立村落,为南沙罗姓之祖。因村内有大岭界山,故名。罗屋、林傍岭等村定居开发较早,多姓罗。”
  又据《豫章家谱》(1941年版)出:“八子绍之(八房),字定用,号宋南,花号“浪荡生”。生于高宗绍兴九年(1139)己未,官授承务郎,徙居番禺傍江,配妣张氏宜人,生四子:长子芝,居傍江;次子兰,居南沙;三子蓉;居九江;四子茂:居高明。
  则八房子孙分布亦广,即由九江到高明,由傍江到南沙均有分布。
  二、罗贵八子绍之后代迁东莞
  绍之后人迁入厚街已见《番禺县志》(1995版)。明代入南沙亦有记载。但《豫章家谱》记绍之次子兰居南沙。则可能南沙在宋已有罗兰等人先到开发。
  但《康乐谱》又说:“兰祖,字必芬,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丙申,徙九江田心黄冈村,妻儿未见详载。”则罗兰未去南沙而去九江。南沙别有人迁去的。如《罗君筹考志》(二十四)即说: “(长子)芝,东莞南沙是其后裔: “因《书院志》云:“芝祖……子孙迁东莞南沙。”
  三、罗贵八子绍之长子芝迁回珠玑巷
  罗贵八子绍之长子芝生平,已记载其概略于《康乐谱》;《书院志》更详记:“芝祖,字镇卿,生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辛卯。府庠生,住韶州,迁回珠玑巷。又迁番禺傍江,子孙迁东莞甫沙。(南沙清代属东莞县,今天才属番禺市)。《康乐谱》只说:“学中府庠生,徙居韶州府城而居之。”可见罗芝迁粤北是在韶州城内住了一段时期,才迁回老家珠玑巷的;才再迁出番禺傍冈,依父而居。子孙再迁南沙。如《豫章家谱》即说罗绍之(罗贵八子):“生四子……次子兰,居南沙。”而《槎滘谱》更说:“绍之,字振卿,号木浪荡,宋敕授承务郎,迁居番禺沙湾傍冈为始祖,生五子,一子徙居东莞南沙。”
  这样,绍之有子有三个、四个、五个之说,故每个子迁居地就易乱了套了。
  下述以《康乐谱》、《书院志》为主。
  四、罗贵八子绍之次子兰迁九江
  《书院志》称:“兰祖,字必芬,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丙申,住九江、田心、黄冈、溶洲、石湾。”《康乐谱》云: “徙九江、田心、黄园村。妻儿未见详载。”
  但《豫章家谱》却说: “生四子:长子芝、居傍江;次子兰,居南沙;三子蓉,居九江;四子茂,居高明。”这里多出一个三子蓉,而罗蓉正是迁居九江的子孙。本书从《康乐谱》及《书院志》。因三子罗蓉各谱记载不详。
  按九江是在南海县西江边上,向为主要地方市镇,有“九江不认南(海)”之谚。田心在沙头《顺德水道南岸)南桑基鱼塘区,也正是罗氏族人分布中心区,与西樵山西侧黄冈村相对。溶洲则再往北去,在罗格围内,对岸隔潭洲水道和石湾相对。
  五、罗贵八子绍之三子茂迁高明
  按(1941年版《豫章家谱》云: “(绍之)四子茂,居高明。”《书院志》:“茂祖,字必秀,生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壬寅。住肇庆、高明、范洲。”《康乐谱》云: “茂祖……徙肇庆、高明县范州而居之。”
  据此,绍之三子罗茂时迁居高明,当时高明属肇庆管地。范州在西安北面西安河西岸。
  六、罗贵八子绍之四子的迁播问题
  据《中华罗氏通谱》稿,绍之四子,姓名和上述不同,兹列如下。
  1.锋 裔居番禺沙湾傍江、南海。从居地与《书院志》记与绍之长子迁地相同,但名字不同。按地点应为罗绍之长子芝迁地。
  2.铭 裔居南海溶洲。按迁地与《书院志》记载与绍之次子罗兰迁地相同,但名字不同。按地点应为罗兰(绍之二子)迁地。
  3.铖 分居南海。迁地与兰祖迁处相同。但名字不同。按迁地应为兰祖迁地。
  4.镇 分居河南。迁地未见他谱记载。名字亦不同。
  这些问题将会随族谱不断发现与研究,一一解决。
  
  第十四章 罗贵九子信之系的迁播
  罗贵九子信之,是他的最小儿子。
  《康乐谱》云:“字存忠,号竹林,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癸亥,至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癸卯,官授循州路宣教儒林郎。后徙居广东循州(今名龙川)、惠州、端州各村,程乡、大埔、镇平(今蕉岭)各县而居之。配妣汪氏、陶氏二位宜人,生五子:一建、二晏、三慎、四肃、五彝。”
  据《书院志》说他生于绍兴十二年(1142)癸未。《槎浯谱》云是:“字贯用,别号竹林溪官拜丞事郎,后授福州宣教郎,生一子讳怒,迁居南海扶南镇头罗村乡。永乐壬子科解元讳彦,其裔也。(壬子科疑为成祖壬午科之误,因永乐无壬子科)。”此谱与上谱有异。
  信之是宣教郎随任而迁各府、县,使他定居地点常变动。故后人分布亦每随他公职的变动而各处分散居住。远至粤东,福建,西至端州(今肇庆)。但其子则有说居南海扶南镇头罗村(《槎滘谱》)。
  按《康乐谱》载信之娶二妻汪氏、陶氏、生五子,未有名恕的,恐为后来生的幼子,如《槎滘谱》即记罗恕迁回南海罗村居住。
  一、罗贵九子信之长子建迁大埔
  据《康乐谱》:“建祖,字卓明,生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辛卯,徙潮州府、大埔县、饶平而居。与弟晏(或宴)祖同住焉。”其弟晏祖,生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甲午。年轻,从兄同居。罗建字卓宁,罗晏字素安(见《张熊、刘兴洲》主编《罗氏源流》1998年版,引录《中华罗氏通谱》稿)。
  二、罗贵九子信之次子晏迁饶平
  据《罗氏源流》引《中华罗氏通谱》表称:“宴(即晏),字素安,裔居潮州饶平。”即从兄居后,长大成人,自开家于饶平一地。因《书院志》已记:“(建祖)与晏祖同居潮州、大埔、饶平。
  三、罗贵九子信之三子慎迁博罗
  《康乐谱》云:“慎祖,字仲仁,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己亥,徙惠州府博罗而居。”又《书院志》亦称:“迁惠州博罗。”即因父在惠州任职之故,其弟肃祖亦同慎兄同居。
  四、罗贵九子信之四子肃迁归善
  归善今称惠州,与博罗相连,故迁移往返皆便。《康乐谱》称:“肃祖,字品泰(或恭),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癸卯,与兄慎祖同住焉。”少年兄弟同住及长各自成家,故《中华罗氏通谱》云:“肃(字品恭,裔居惠州归善。”按归善即今惠阳县地。
  五、罗贵九子信之五子彝迁揭阳
  《康乐谱》云:“彝祖,字念五,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戊申,徙潮州府程乡而居。”程乡今梅县地,旧为潮州管地。《书院志》还记载了彝祖(该志称叠祖)”住潮州嘉应程乡县,后迁南海石潭(信之第五子)”。可见彝祖先居梅县,后迁南海。其间还有迁揭阳一段过程。
  《中华罗氏通谱》稿载信之子彝中云:“字念五,裔居潮州、程乡、潮阳、揭阳。”即他的子孙分布通粤东各地,后迁南海的。
  六、罗贵九子信之五子彝又迁南海
  《书院志》记彝祖“后迁南海石潭(信之第五子)。”即在粤东地区迁回珠江三角洲地区。按南海石潭距程乡较远,交通不便,迁回南海石潭,似有久居之意。且石潭正在广州芳村区西侧,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区,为富庶之地。
  七、信之子孙分播问题
  《中华罗氏通谱》稿载信之不止五子,而是九子。即除上述五子外,还有,宪、忠、念、恕四子。分述如下。
  1)罗宪 谱称:“宪(裔居增城沙贝)。” 按沙贝位于流溪河东岸,近从化县城(宋时沙贝属增城管)。沙地多,故名,宪与弟忠居之。
  2)罗忠 据《中华罗氏通谱》稿称:“裔居沙贝”,即与兄罗宪同居。
  3)罗念 《中华罗氏通谱》稿,只记其名字,迁居地未明。
  4)罗恕 《中华罗氏通谱》稿,记:“裔居南海扶南镇头罗村。”
  按南海扶南堡即有镇头村和罗村,明代已盛,为珠江三角洲良田沃地区。佛山镇即在其南面。
  
  第十五章 罗贵十子分布的地理概况
  一、罗贵十子良之情况
  罗贵亲生九子之外,还有一育子,故世称“罗贵十子”。即第十子实为堂兄罗实之次子。故各谱少记,故本书叙其大要。
  罗贵十子良之,字大九。生于宋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官授登仕郎,此乃贵祖之育子也。亦名十子。“(据《康乐谱》)。
  良子亦随贵祖南迁,良之由罗贵养大,实为实祖之二子,实祖生于哲宗元祜元年(1086)丙寅,生三子:震之、良之、朗之。故实即罗贵堂兄,其关系如下。
  1)罗环(壤)迁入珠玑巷居住后,生子元祐。
  2)元祐(环二代)生文启、文达二子。
  3)文达生二子:纯福、纯禄。
  4)文启生纯德、纯义二子。文达一支与良之罗贵关系无关,不述。
  5)纯义后四代即良之一代。
  纯德后三代即罗贵一代,即良之祖与罗
  贵祖在文启公时属亲兄弟来。
  兹列表如下:
  罗贵与育子良之关系表
  罗壤(彦琅)(珠玑巷始迁祖)
  元祐 (瓌系二世)
  文启 文达 (瓌系三世)
  纯义 纯德 (壤系四世)
  维统 维基维业 (瓌系五世)
  梦祥 梦祯 锦裳 锦元锦文 锦章 (瓌系六世)
  贯 宝 实 富 贵 (瓌世七世)
  谅之 朗之 良之 震之 (瓌系八世)
  二、 罗贵九子分布概况
  罗贵九子分为九大房。据《康乐谱》载,九子(九房子孙)分布大致如下:
  1)长房清之子孙分布:
  “长房住冈州葫底。番禺鹿步司横沙乡,系长子二房子孙,因元末明初时势乱,徙迁于番禺车陂乡永泰里新桥,是明初时授千户镇守新桥,由车陂而迁东莞,南海五斗司三山涌源。元末明初时势乱,而迁番禺鹿步司岑村大浪,大坑。陈村赤花、东莞英村,增城蕉田,系长子三房、四房之裔,各处而居。”
  2)二房慎之子孙分布:
  “二房长子,徙迁番禺茭塘司罗边村而居之。”
  “次子徙惠州府龙川县兴贤坊而居之。”
  “三子徙肇庆府四会北门新路,西沙仓江南贞,广宁鹅笼寨,俱系三子之裔,各处而居之。”
  “六子、七子徙迁肇庆端州墨砚沙、绥州四会,顺德北门外盛德里,又迁登州岳步,系六、七子之裔。
  3)三房辉之子孙分布:
  “徙迁顺德石湖涌,青庆锦岩菴前,系三房子孙之裔。”
  4)四房光之子孙分布:
  “徙迁冈州葫底,顺德大良,南海江浦司罗村,紫洞、三华慕德里;陈村、阳春、香山小榄,增城上湖、水边、石滩,荔枝迳,茶滘(即槎滘),以上俱系四房子孙之裔。”
  5)五房曦之子孙分布:
  “徙迁番禺慕德里司黄坡,紫洞务罗山下。又迁上番禺罗村,东莞、增城、从化望边城,又徙肇庆、高明、四会,俱系五房子孙之裔,分各处而居之。”
  6)六房温之子孙分布:
  “徙回南雄珠玑巷,又迁韶关、英德含光司。新会水尾,肇庆、高明、恩平、开平、罗村,系六房子孙之裔。”
  7)七房淳之子孙分布:
  “七房长子徙迁南海罗园、南庄、尚圹而居之。”淳之一房有集中南海西樵一带之势。
  “次子迁南海溶州,又迁四会而居之。”
  “三子迁南海江浦司三多,龙庆而居之。”即分布于西樵一带。
  “四子迁南海江浦司龙畔、北乡、大岸而居之。”亦在西樵一带。
  “五子迁南海龙畔、罗村、良登、沙头岸、三水太和而居之。”亦在西樵一带。
  8)八房绍之子孙分布:
  “徙迁番禺傍江、东莞南沙。”
  “长子迁韶州府城,又迁回南雄珠玑巷而居之。”
  “次子迁九江田心黄冈村而居之。”
  “三子迁肇庆府高明县范州而居之。”
  9)九房信之子孙分布:
  “徙迁广州、循州、惠州、端州各府,程乡、博罗、大埔、镇平各县,系九房子孙分居。”从分布地区看,本支分布最广,计由粤东大埔各地均有子孙广布。
  
  第十六章 罗贵同行97家人仕考
  为了证明宋代罗贵南迁确有其事,我们利用罗姓族谱资料,明确了:
  1.罗贵先世的来历确有资料可以查证。
  2.罗贵后人也确有其世系的记载,分迁的时间,到达的地点,都有记载。
  3.根据地方志、地名志找出罗贵后人分迁的地点的村名、地方志记录等。
  从上述研究已可证明罗贵南迁珠江三角洲确在南宋初年,以珠江三角洲为目的地的事实;其后更有向海外,东、西、北、南的扩展。即从罗贵的祖先、罗贵的后人从族谱学观点予以论证。这是纵向的一个主要方向。
  本章则再从横向方面,论述罗贵的同乡,戚友,一齐仝时立誓起程南迁的97家,也是可以考证出不少确有其人,去说明当日罗贵南迁的确是集体行动。大家仝一目标而互相帮助,到达目的地珠江三角洲才各自投亲靠友,自谋生活的。由于我们掌握资料太少,97人未能逐一考订,现只把我们掌握资料,试加分析只得出可靠的同行者有16人。其他大都分同行者则有待后人续上,因为按族谱学的发展,不断发现罗贵同行人们的族谱、家谱,当可证明当日同行97人中,不少人有子孙传世的,是很可靠的史料,说明大部人应与罗贵同行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证据。
  一、97人的背景
  有学者认为一巷能有97户人仕,其中不少富户,不大可信。其实,唐开岭道,沿岭道南流沙水河道已成通衢,挑夫行商,仕人旅客,改由此上京(洛阳),沿线不只建有“中站城”、“通济镇”,附近还有“祗芫城”等用石建的“石围,,村镇。沙水河为野河,有航行小舟之利,不单设陂灌田。使沿河平原成一片片良田分布区,如宋时“叟园里”即上万人。牛田村亦称“千家户村”(见刘兴洲《珠玑巷古今》(1995);富民黄贮万即该村人。牛田坊属村达57村。据《寰宇记》、《九域志》等记载,南雄州从8368户人口增至20339户,两倍有多,故南雄盆地与连县(古名桂阳)盆地是粤北两大经济区。汉以前。且不属南海郡地。可见其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桂阳道衰,梅岭道更加重要。使通道的珠玑巷一带自成一种方言(珠玑话),与南雄话略异。即表示珠玑巷地区文化沉淀已有相当长久历史.正如南雄城区一样。故罗贵能串连97人南迁亦有其经济和历史背景。
  二、可考的同行人数为16人
  作者等就手头上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同行97人中有下列16位人仕是有族谱或家谱记载的。分述如下:
  1)卢明远 卢明达
  据《东莞英村罗氏族谱》 (下简称“英村谱,,)手抄本记有“卢明远”一人。但《市桥谢氏族谱(下简称“谢谱”)》又记“卢明达”一人。在《迩言》 (冯秉芸撰)所记《冯氏族谱》所记有:‘‘卢远”、“卢明远”二人。但据《神山卢氏光裕堂族谱序》(二十一传裔孙芝湖序)所记.二人乃两兄弟。同时两兄弟南迁,随罗贵至大良后,再迁神山(广州市郊)立村。谱云:
  “我穆公兄弟四人……适值天灾地劫,民不聊生,兄弟几人,避难迁此。并同三十余姓,在南雄保昌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三月十六日起程,四月尾始到冈州大良,后各分居觅食。尔至番禺神山,择地立家,耕种为活。
  二世祖长讳渊,字少九,妣刘氏;次讳穆,字名远,妣黄氏;三讳镜,字智亮,妣邓氏;四讳睿,字明达,妣江氏,各以耕读营生为业,而不失虚传也。斯其时,吾祖初绘图于轴而出于盎而已矣。”
  从上谱可知同来是四兄弟,97人中只签名二、四二人,是有钱买地的读书人。今神山村仍在,人口4000,为宋代建村(据《广州市地名志》),与谱合。
  另据杨宝霖《南雄珠玑巷迁东莞的氏族》中,亦记相同事迹。即云:
  “东坑《卢氏族谱》载):入广府始迁祖卢依(字肇元),从得姓计为37传。生三子:长卢瑞,瑞生四子:长子渊,字少九;次子穆,字明远;三子镜,字智亮;四子睿,字明达。居于南雄珠玑巷。”
  “北宋末,南雄珠玑巷人罗贵,因金国南侵,组织居于珠玑巷者三十三姓九十七人南迁。罗贵带领众人,先到冈州大良都朗底村,然后分居各地。”
  “居莞者,为长子卢渊,四子卢睿之裔。卢渊生二子,次子尚志,子孙迁莞城步步高横街。其后有名谷叟者,迁增步之卢屋。再迁于茶山卢边之下巷坊。”
  “卢渊长子丹公,其曾孙仕宏(6世)迁顺德弼教。其曾孙洞溪(9世),迁樟树。”
  “东坑之寨边头、茶山卢边之上巷坊及水边坊,大朗之黄草朗、寮步之药勒上围、原街之古村俱属樟树村分支。”
  “东坑之中心巷,茶亭楼、长安塘均由寮边头迁至。”
  “次子尚志子孙有名永昌者,迁增城之大墩。”
  “厚街之白濠,万江之新村,道滘之深涌,小河村,大鲩涌均从大墩迁来。”
  卢睿字明达(二世)生二子,长卢俊,字荣基;次杰,字创基。兄弟二人迁东坑新门楼,为卢氏入迁东莞之始,在南宋初。”
  “莞城宝积巷(宝积街)卢氏迁自樟树。”
  2)谢忠卿(《冯谱》作谭忠卿)
  据谢璋《从族谱探究芳村谢氏的本源》一文中,揭露出《大田谢氏世系谱》始祖为谢忠卿。谱云:
  “始祖讳六郎,字忠卿,号六翁,乃四十三世艺圃公之子也。……自南雄府始兴县牛田村迁居番禺县慕德里司大田村为始祖,配安人朱氏,生四子。”
  按慕德里司即今广州城西北流溪河西北岸江村处,今大田村仍在于江高镇区内。传六世祖仲廉公,长子(七世)添宝,字庆玉,号芳圃后,迁花县莘田,为莘田始祖。
  据《番禺芳村谢氏族谱》载称:
  “于是由江古入岭南,原居南雄府始兴县著(‘著’原字左边加‘石’)矶里(即珠玑巷)。以南宋开禧年间,因事诏民迁徙时,随吾祖而迁者,计九十八家,悉有名人等。而大宗始祖之六郎公,遂择番禺之北,居大田乡,则谱所谓称大田始祖六郎从迁也。未几,芳圃公复支迁花邑(即花县)莘田(在流溪河北岸),生五子:长曰仁叟,留莘田;次义叟,迁芳村;次礼叟、智叟迁市桥者,或为智叟或为信叟,而木棉房之礼叟,谱录固殊焉。”
  按《广州市地名志》(1989)亦记:“大田在市区西北部,白泥河东岸,2140人,属江高镇。相传南宋时南雄县珠玑巷迁此建村,开垦一片大田,故名。“亦与上述谱记相合。
  谢璋文还记:“义叟号伯颜,由莘田迁居芳村,为始祖,祀芳村至爱堂,时在宋末元初。”义叟字彦脺。”(见《羊城今古》1992,第三期)。
  按《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载《谢氏世谱序》(122页)则说同行人应为: “而吾姓惟惠生公之三子,德政、德峻、德卿兄弟三人相偕南下。“此又一说。并且说:“六郎公乃德卿公之曾孙。”是否六郎选择大田开村时是承继太祖三人之意乎?但考之《市桥谢氏族谱》,则仍说六郎为始祖,谱云:
  “番禺市桥谢族,始祖六郎,字忠卿,自南雄珠玑巷迁居番禺慕德里司大田村,八世礼叟乃迁居市桥。六郎父武仲,生宋成淳中,仕南雄路总营府照磨,六郎以开德元年(1204)同陆阉圣、罗贵等九十八人赴告,向南而行。“则明确六郎为罗贵同行97人之一。
  上条仍主六郎是与罗贵一起南迁的人仕,时代是咸淳时代。按六郎父为咸淳时人,比六郎还年青,显有错处。讨论尚多,不在罗氏之内,不述。即各谱抄传错记所致。
  3)苏汝卿(《冯谱》作苏汝兴)
  按《江门市地名志》载:“木朗,在杜阮镇区东甫,江门市区西北约5公里处,为丘陵地。相传南宋成淳九年(1273),李四庄、刘大用、苏汝卿三人,由南雄珠玑巷来此立村。此地低洼荒芜,四面小山林木茂盛,洼地上葫草丛生,故名木朗。”
  这三人疑是同行者,因签名97人只是各家代表,随行人员、家属均未计入。谱记“咸淳九年”恐亦传抄时之错。
  4)陈世道 陈世卿
  两陈名次在《英村谱》、《冯谱》均分开写;在《陈氏英翁族谱》中,更具体,谱云:
  “开禧元年(1205)正月初五日,珠玑巷签名九十七人共三十三姓。罗贵为首,内有族中陈世兴、陈世道二团称告移,由县及府,南雄府钟文达准给文引,正月十五日给限四月二十日缴,偕九十七人向南迁移,四月十三日至大良邑。众赴县丛芳告案立藉,具造册缴引,而世兴、世道在良而居止焉。”
  此谱所记与后来咸淳南迁的同族人陈谟、陈英榜族人数十名南迁之事,可相连系,即证明陈世道、陈世卿二人与罗贵同里居住,亦同时迁徙珠江三角洲地区,只日期不同,恐为立谱时误传之故。
  5)陆世卿(《冯谱》作陆也兴)
  按《开越大夫祠纪略》云:“顺德秀廷房始祖世卿,原居南雄珠玑巷,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癸酉三月十六日由南雄启行,二十六日抵广州府龙江之北立家焉。祠建古树坊。”
  此记除记咸淳九年南迁日期不符外,均与罗贵97人南迁日期相仝,人名亦列于97人当中,故应属于罗贵同行97人中之一位。
  6)梁淳化 梁宏益
  梁淳化在《谢谱》中作‘梁化道’。他是罗贵同行97人中之一,是黄佛颐在《香山县志》找出的。他在《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以下简称“黄氏”)中记:
  “香山榄都小榄梁族,厥祖宏益由南雄珠玑巷迁古冈州,又迁小榄分二族:一松隐祖族,一毓灵祖族。”按:梁宏益为九十七人之一, 可考见者如此。南来年日亦未详。按:又有梁氏始祖淳化,字绪库,由珠玑巷迁居小榄。按此亦九十七人之一。”
  即此二人同到新会,再迁入小榄的。
  梁淳化在《谢谱》中作‘梁化道’,在《冯谱》中作‘梁化淳’,并注明别本有作“梁淳化”。
  梁宏益在《谢谱》中记作“梁孔益”;在《冯谱》中记“梁益宏”,但注明“别作宏益”。
  从上述所记知为97人与行者之一。
  7)冯三才(三谱名字统一)
  据《顺德修志简报》载《顺德冯氏家谱》中,即有一节《珠玑巷南迁顺德族姓》一文,记述如下:
  “顺德古楼冯族,始祖祯颐,字三才。宋承事郎,由保昌县(即南雄县古称)珠玑里迁居南海县古楼乡,今隶顺德县。”
  从上条可知冯三才亦为宋官员身份(即官)。因名字入罗贵同行者97人中之一。故应为罗贵南迁同行者。因97人中,冯姓不少。
  8)冯元等兄弟七人
  《新会县乡土志》称:“其别支由业二十二世至元昌(按别支指北燕后裔南迁冯宏之子冯业)。宋度宗成淳九年(1273),挚兄弟七人,自南雄珠玑巷迁香山大良角。又十世至诚大,迁新会近城大口冲、清化关、西塾,及散居各乡者,约共二千余丁。
  据黄佛颐文云:“按:九十七人中,有冯元昌、冯彦彩、冯三才、冯大泽、冯元泽、冯元愈、冯道立、冯德恩。殆即此七人。”
  上列七人均见于罗贵仝行97人之中,黄氏从名派分析很有见地。按:
  1.冯元昌 属“元”字派,三谱仝名;
  2.冯彦彩 《英村谱》称:“冯彦彩”;
  3.冯三才 《冯谱》、 《谢谱》作“元俞”;
  4.冯大泽 《谢谱》称有作“冯元举”;
  5.冯元泽 《英村谱》作“冯大泽”;
  6.冯元愈 《谢谱》、《冯谱》均同;
  7.冯道立 《谢谱》、《冯谱》均无载;
  8.冯德恩 《冯谱》作“冯思德”。
  上列八人有冯元泽为双重,故实得七人。
  就我们分析,认为上述16人,较为可靠。虽迁移时间有南宋初年绍兴年间与南宋末年咸淳年间差别。但其他记载相同,故我们仍以罗贵同行为根据,并有后代传人为证。得出下列16人为已知同行者、即:
  1.卢明远 2.卢明达 3.谢忠卿 4.苏汝卿
  5.陈世道 6.陈世卿 7.陆世卿 8.梁淳化
  9.梁宏益 10.冯三才 11.冯元昌 12.冯元彩 ’
  13.冯元愈 14.冯元泽 15.冯道立 16.冯德恩
  罗贵同行者97人,我们未能找出更多,希后来者补上为愿。
  三、传疑的同行者
  罗贵同行97人中,我们只了解一些最有可能的同行者。但可传疑的还有1人。分述如下:
  1.麦秀或即麦必秀
  《英村谱》中,在《罗贵等之供结》中,即有裹排麦秀等人。但在各地族谱、家谱中,则未见载。黄佛颐文中则直指麦秀即麦氏各谱中的麦必秀。因麦氏南迁的记述是和罗贵97人一起南行的,一字之差,即为简略名字之故。下列其理。
  首先,麦必秀和罗贵等人同行的记载可见于现存《小榄麦氏族谱》 (1883年版)中有一段《南来岁月考》文,称:
  “伪称始兴有贼,流害平民,请旨于牛田坊建兴良平寇寨,屯兵镇守,督民迁徙。牛田坊凡五十七村,惟珠玑巷同里九十七家共议南行,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田多山少,可以合处辟居。乃告有司给路引南徙。时保昌严县主准南雄府钟文达立案,批发路引。我祖必达公兄弟五人,长必荣、次必秀、三必达、四必瑞、五必雄,相与挈家二百余口,于咸淳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起程抵广州,五月十五日至香山黄旗角乡。未凡,遂分居各属云。说与南海冼氏族谱大略相同。惟东莞张明经璐《桑梓识佚续编》,谓此宋理宗时事。理宗宠妃苏氏,与东宫不合,越宫潜逃,飘泊流徙。……”
  “我族南来各谱,又有谓绍兴间金人南逼,有谓绍定间(1228—1233)宋政日非……而揆其时势,当不离南渡后绍兴者为近,决不在咸淳间时也。盖五必公(指麦氏先祖5人)科仕、生卒,虽前后参差,难于复核。然则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6年(1136)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
  “按我榄旧谱载:黄角有宋故六九秀才墓。六九,必达公第四子。碑刻”宝庆元年乙酉(1225)十一月丙午葬于武山之原”,则五必公南来,必在宝庆以前。……应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矣。”
  又沙头房旧谱载必秀公第七传雷奋,任宋阳江尉。《小榄麦氏族谱》亦记麦必秀为“登宋政和丙申乡贡,宣和二年(1120)授江西南康县知县招讨尉。此亦北宋末之事,故麦秀即麦必秀并非不可能,而黄佛颐肯定“麦秀即麦必秀”亦有原由者也。
  2.关于贺县罗氏来源的记述
  据广西贺州《信都县志·民族》云:“查铺门中华乡梅岭寨魏姓先祖薄注载,宋咸淳九年(1273),有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牛田坊罗贵、欧以信、麦秀等三十四姓共居民一百户,避乱到封阳武安市。”
  另莫官济等《浅析信都人的来历》文中,亦说《信都县志》(1935)卷二第四页载:高宗皇帝有一宫妃苏氏,极为皇上所宠,不料越宫出逃。……罗贵等于大宋绍兴元年正月陆续到达贺州封阳县武安市。” (引自张熊等主编《罗氏源流》并说97人名计和《黄佛颐文》基本相合。
  但由于该县志及莫官济等文章,均未写出迁贺州具体人员姓名,难于查考,故只存记于此,以待后人,因在慎之系子孙有由广宁入怀集(罗玑),再入广西贺县、富川、恭城、桂林、全州(包兴安),故携本家族谱在贺州落户,当有可能,希有心者多加注意焉。
  
  结  语
  本书从三方面论证罗贵确有其人、其事、即:
  一、从罗贵祖先是否有来源研究起,查出罗贵的家史,即:
  ①祖先得姓情况;
  ②祖先南迁路线、过程、迁徙原因;
  ③祖先入南雄居住历史。
  二、又进一步从罗贵南迁过程,查证其子孙分布情况,即:
  ①罗贵九子世系情况;
  ②罗贵九子后代地理分布情况;
  ③罗贵后代在各地分布的实施证据。
  这两部分是从罗贵一族的历史,发展和地理栖息的研究,为本书的主体。
  三、再进一步由罗贵同行97人试加考证,说明罗贵97人南迁确有其事。即:
  1.由罗贵同行97人中的同行者先世情况;
  2.由罗贵同行者的后代分布情况,地理处境,说明确有其人。同时也反映罗贵其人的确实存在。
  这样,由罗贵横向一面,研究其存在的真确性。希望从纵向、横向一起进行研究证实罗贵一家南迁的过程和其子孙后代的分布实际情况。为国内、外研究学者提供我们的浅见,以供参考。
  至于各谱载罗贵南迁日期之异同,我们初步认为南宋末胡妃引发的珠玑巷第二次大迁徙也是事实,但不能混同于南宋初期苏妃引起的罗贵97人南迁事件相混淆。各谱有载苏妃,有载胡妃,一作绍兴年间,一作成淳年间,可能是作谱人士错编之故。请后来者予以澄清为愿。附记于此。

上一篇:江西寻根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