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寻找福州罗氏钱庄的遗迹

 肖丽梅 发布时间:2004-01-17

   现在城市的人们逛街购物不用携带现金,出门远行不用担心身上存放过多的现金而招来不便,生意人不用担心大笔现金交接核算的麻烦……“立等可取”的隐含随处可见。但是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市民、商人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便利呢?这就不得不说起钱庄了。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建宁府出现了钱庄的雏形———钱桌厨。这种钱桌厨,也称钱摊,它临街设立,没有固定店面,只是进行货币(黄金、白银、铜钱)兑换。到了清乾隆年间,钱桌厨业务扩展,经营有兑换、存放款、汇兑等业务。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厦门被指定为通商口岸,特别是随着福州茶港的形成,钱庄也卷入了近代贸易的漩涡中,成为具有买办性质的金融机构。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货币需求以及市民的日常需要的刺激下,以福州为首的福建各地钱庄大量增加。福州的钱庄数量堪称省内之最。福州钱庄按资本规模分为出票店、钱样店两种,所谓出票店,是因为它有权发行能代替现金流通市面的票据。这些票据通过钱庄间的行枰(类似今天银行的票据交换)进行清算。

  福州早期钱庄数量不多,行枰的地点仅一处,设在下杭街的一家香店后面。后来由于钱庄的家数增加,城内外随处可见钱庄,票据发行激增,这样,原来的清算工作就变得繁琐。为便利起见,在城内、南台又设立了4个分枰:总枰设在下杭街金融维持会内(后改在钱业公会内)、城内(今817北路)、直路(原817南路,今中亭街)、横路(今三保、潭尾街、大庙路)、桥南(今观音井、大岭下),各枰由钱庄轮流派人值班,负责清算。其工作的程序是这样的:

  除星期日和节假日外,各个钱庄每日上午十点以前,把前一日下午以及当日所收到的其他钱庄的票据送往附近的枰,由当班的人按各家钱庄的牌号把所有的票据相抵消,如果有的钱庄所收到的票据不足以支付,当班人还要算出二者间的差额,通知各有关钱庄,令其自行结算。这种行枰制度为控制各庄的出票金额起了很大的作用。

  福州钱庄主要集中于下杭街。这里的钱庄发展最早,大户很多,据统计下杭街的数量曾占全市钱庄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处理钱庄内部事务的商事研究所、钱庄同业公会都设在这一条街的附近。1906年闽北人陈氏投资200多万银元,在下杭街开设钱庄,成为轰动榕城的金融特大户。

  人称朱百万的朱积斋开设的裕大钱庄,成为第二大户。第三大户是同时经营进出口、质贷(当铺)、木材、百货、锯木、汇兑、茶叶等八大商行的罗勉侯家族开设的罗恒和钱庄。

  近年来,由于福州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早期的一些钱庄庄址都被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完全被新楼代替。最近,笔者在中华罗氏通谱编撰委员会总编罗训森先生的介绍下,得以与民国时期十分著名的罗恒和钱庄的设立者———罗筱坡的曾孙女罗毓琼女士(罗勉侯的孙女)见面,她详细地介绍了罗家开办钱庄的历史,并与罗女士一同走访了恒和钱庄的旧址,实地考察了这个曾经在福州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机构。

  罗筱坡———罗勉侯家族是解放前福州资本实力雄厚的商户之一,清乾隆年间由连城迁到台江后浦(今台江延平路第四中心小学附近),先祖依靠销熔银锭,逐渐集资开店。至罗端波、罗筱坡、罗勉侯祖孙三代,罗家已成为福州巨商,其在福州商场上的声名与张秋舫并驾齐驱,人们曾引用《搜神记》中的“南山有鸟,北山张(张秋舫)罗(罗家)”来形容罗家在商业界中的地位。罗家曾设有多处钱庄。罗端波经营过晋和钱庄(办理存贷业务,提供工商资金的流通)、罗筱坡开过上述的恒和(在下杭衔,除经营贷款外,还办理上海-福州汇兑业务)、以及昇和(在上藤路,控制了仓山区工商业贷款,发行台伏票在市面上流通)、均和(在延平路,控制了义洲一带木材行业贷款)三家钱庄、罗莱吟开过恒余钱庄(发行银票、汇兑业务具有很高信誉),罗蕴庄开过恒春钱庄(以抵息向山区木商放款,条件较同业优惠,深得闽东北各地工商户及农林产业者的信任)。罗家的这些钱庄开设的时间都很长,罗勉候任福州商会长期间,曾先后有闽南华侨巨商、中南银行老板黄奕住、虎标永安堂胡文虎等人有意与罗家合作,计划以昇和钱庄为基础,改组经营银行,可见罗家在当时的金融市场上的声望了。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的深入以及主要的管理人———罗勉侯的去世,以及企业内部等种种原因,罗家的钱庄在全国经济的衰退中,营业额也日益减少。到抗战后期,按“公司法”规定,罗家以昇和钱庄为基础,成立昇和钱庄股份有限公司,公推时任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的罗郁铭任董事长,罗郁坦为总经理,陈梓端为经理,并筹划一大笔资金存入中央银行验资。后来,他们又计划将昇和钱庄吸收部分外股,改组为福州海南实业银行,并推举陈培锟(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会试进士,翰林院编修,民国期间曾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并一度任福建省代理省长)为董事长,获得批准时,适值福州二次沦陷,计划流产,后于1948年停业。而均和钱庄早在抗战初期,由于主要经营对象为木材工商户,受抗战影响较早,因此在罗勉侯逝世后即告结束。罗家钱庄的旧址都是在以前的商业繁华地带,如今很多已经被拆迁,目前已经很难从高楼林立中找到当时的影子了。幸好有罗女士的带领,我终于在下杭路找到了恒和钱庄的遗址。

  恒和钱庄在现在的下杭路90号。这套房子原为罗家的产业,约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卖给了福州手管局(手工业管理局),后来福州第八塑料厂曾在此办公。现第八塑料厂已经迁出,一些私人的塑料加工厂、玻璃制品厂在此营业。整套房子为双层、砖木结构,约有3000余平方米,分两排十二进,一排六进,能贯通上下杭。原大门是朝西开的,现改为临街大门,临街大门往里的第一进就是钱庄办公的地址,其余十一进为住家,每进之间都有门相通,据了解这个建筑的规模在当时算是非常大的了。现在这栋建筑保存仍算完好,站在右边第五进(此进保存最为完好,当时铺地的长条石板砖、围墙的青砖、护栏的水泥柱仍然可见)往前看,房子最靠边的防火墙仍然耸立,绵延的六进如一个个波浪,不禁让人回想起当时的盛况。

  由于房子布局的改变,要叙述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仅粗浅介绍如下:现在的大门是早期钱庄工友休息的地方,当业务不是很忙时,工友们可以在此休息,并随时听候差遣,大门左手边楼上为钱庄员工的宿舍,再往里是以前钱庄掌盘办公和会客的地方,当有大生意或重要的客户时就是在此接待的。右手边是钱庄实际操作的场所,柜台、办公桌最早就是放在此处的。后来由于会计制度改革,办公室搬到大厅上(现在改为通道),大厅比室内活动的空间更大(现经常可看到小型货车进出运送玻璃、塑料)。大厅的右侧是当时钱庄的金库所在地。由于金库为钱庄最重要的储存机关,如果没有认真去看,很难相信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竟然是藏宝之地。据观察,这个金库不仅十分隐蔽而且十分严实:左右两边是由水泥浇筑成的,从现存的痕迹可见,还有一些铁钩在,应该是当时用来加固的,可见所有者的良苦用心了。这一进深处原有的二楼已经被拆掉了,仅剩楼梯数级,拾级而上是钱庄员工的宿舍。身处于这个旧址之中,耳旁仿佛缓缓响起了打算盘的起落声、开列台伏票的吆喝声,眼前空荡荡的通道似乎已为钱庄职员们忙碌的身影充满……如今由于公交改道,更多的车辆行驶于上下杭了,这使原本拥挤的街道时时出现阻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段拥有悠久历史的商业繁华街区也会为高楼大厦所代替,只是作为一名普通市民,能否在改建后仍然可以看到这座如老者的建筑呢?肖丽梅

[来源:福州晚报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