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自贡黄荆湾罗氏祖墓迁葬记

 罗亦孝 发布时间:2010-01-22

 

    谨以此文记下迁葬黄荆湾柑子林祖墓的日日夜夜,
               和这些日子里的回忆及随想

                  亦孝  2007年1月16日
                                
一、 前言

迁墓,是每一个家庭、家族的大事之一。最近,我们四川简阳—自贡罗氏家人在得知大规模开发工程危及黄荆湾柑子林祖墓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携手合作,尽心尽力,稳妥圆满地将祖墓迁葬自贡南山公墓等地。整个迁墓过程,折射出我们简阳—自贡罗氏家人对先辈的崇敬、爱戴和对家族的高度责任感,体现了互相关心,血浓于水的诚挚亲情,先祖在天之灵有知,必已含笑九泉!
这次迁墓,我们简阳—自贡罗氏家人共聚自贡,隆重纪念逝去的先辈和亲人,深切缅怀华垓公 — 我们的祖父育藻公(字华垓)辉煌的业绩和坎坷、壮丽的人生,追思他老人家高洁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而再一次受到罗氏传统家风的洗礼。
自贡盐业史的研究著述,亦弟近十多年来对家史的深入研究,和 “罗氏通谱网”上的大量史料,已充分地证明、肯定了华垓公在自贡盐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享誉全川的著名盐业实业家,华垓公以对民族、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其高尚的人格,不仅无愧于我们简阳—自贡罗氏的楷模和象征,而且堪称豫章-泰和罗氏诸位先贤之后又一杰出代表!为“文化大革命”中去世的他重立碑文,撰写墓志铭和生平简介,对于弘扬罗氏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崇敬先辈,继承家风,不仅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界各民族认同的美德。人类发展催生的现代意识,不仅没有否定深植于千年文明沃土中的优良传统,更赋予家族传统家风以新的内涵。古今中外,凡名门望族,无不以其先辈辉煌的事业、杰出的贡献、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善举,赢得公众的尊敬和历史的肯定,并给予后辈以深刻的启迪和激励;这样的家族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繁衍生息,自然形成其独特而优秀的传统家风。据历代家谱记载,特别是当今先进的互联网信息表明,二千多年来,豫章罗氏英才辈出,群星璨斓!我们简阳—自贡罗氏家族有幸能以我们杰出的先祖和世代相传的罗氏家风而倍感自豪!
公公毕生倡导我们的罗氏家风。他老人家终生不懈,精勤以发展事业,谆谆以教导后人;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已在我简阳—自贡罗氏家史上留下动人的篇章!我保存着公公亲手抄写的曾祖父章素公 (简阳著名学人,学识渊博,人品高洁,连理情深,手足情长,仁民挚爱,刚直不阿,著作品行朗载简阳县志) 悼念曾祖母朱老孺人的长篇祭文。那如泣如诉的诗文,不仅衷心赞美了曾祖母善良无私的美德,回顾了曾祖母勤劳清苦的一生,还逐一交代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读来催人泪下。公公的一生,正是对曾祖父章素公遗嘱的忠诚实践,是对罗氏优良传统的着力弘扬!
    我能参加这次迁墓,和我此次回国探亲有直接的关系。选定在12月份的探亲之旅,首先实现了一个重要的安排 — 即是同亦弟首次访问我们罗氏的江西吉安泰和老家。近十多年来,亦弟经艰苦调研考证,在写出《罗氏家族史》,将我豫章-泰和罗氏之繁衍上溯至唐代淼公(唐潞国公,吏部尚书)之后,又在罗氏世系源流的研究中获得新的重要突破,确认了我豫章罗氏从唐代淼公上至汉代珠公(黄帝108代孙,天下罗氏之杰出先祖)、直至远古时代黄帝—中华民族之伟大始祖的罗氏世系源流,建立了精确的代际繁衍垂丝图,从而实现了我简阳—自贡罗氏的“认祖归宗”。他并对我直系祖先中之佼佼者的思想、品格、业绩、所处历史背景等作了深入探讨,在“罗氏通谱网”上建立了我们简阳—自贡罗氏的完整信息。前不久,他通过网上搜索,与江西泰和老家竟字辈宗亲罗良建立了联系—这是我们简阳—自贡罗氏经多年寻找发现的首位泰和宗亲!我和亦弟访问泰和老家的强烈意愿,和罗良的盛情相邀使此次泰和寻根成为可能。
    正是华垓公把江西泰和老家的概念引入我们的最初记忆。从我们几岁时起,公公即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叮嘱,我们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灌溪里,并讲述京祥公赴贵州毕节县经商,言钰公、言铭公毕节寻父,又先后分别定居四川西昌、简阳的故事,还反复述及泰和罗氏“宜彦应定立 京言宣宾章 育齐亦竟良 襄宸寰宇方”二十字辈。泰和寻根,重返祖先生息千年的故土,正是公公的遗愿和梦想!
我和亦弟这次泰和寻根实现了公公和先祖的遗愿,是一次使人难忘的行程。亦弟已经撰写了一篇详细记述此行的文章《泰和寻根记》,并刻有录像DVD光盘。近日重读亦弟所著《罗氏家族史》,高曾祖宾椿公岁岁不忘故乡,反复嘱咐曾祖父章素公,每每念及“黔江水远,江右(江西) 云连!”无不潜然泪下!他还不远千里,赴贵州祭扫京祥公墓。先辈思乡念祖之浓浓深情,使我更感泰和寻根之必要!
结束泰和寻根之旅,与爸爸、妈妈、三爸和弟妹们在成都相聚几天之后,我于12月13日回到自贡。18日,我和爸爸到黄荆湾为公公、婆婆及各位先辈和亲属扫墓。始料未及的是,这次扫墓发现了黄荆湾的重大变故,使我立即投入迁墓工作之中。
    这次迁墓时间紧急,工作浩繁,四赴黄荆湾,天天去公墓,有幸进展顺利,结果圆满!联系前前后后,有那么多人和事令人难忘,承亦弟倡议,写此文以记之。
                    
二、自贡黄荆湾柑子林祖墓的由来

亦弟所著《罗氏家族史》(1998年出版)详述了我简阳-自贡罗氏先祖豫章(江西南昌)发祥,泰和(江西泰和县)中兴,而后西迁川黔,经简州(四川简阳)沉浮,至自贡(四川自流井)创业的坎坷而辉煌的历史。
我四川简阳罗氏“育”字辈以上各位先祖之墓皆位于简阳。“文革”之后,一公(育葵公,字尧卿) 和一婆先后多次赴简阳,在齐孝公、温表叔、亦如,玉清、亦成、亦胜、自强等简阳宗亲大力协助下,为寻找、修复简阳祖墓费尽辛劳。1995年以来,自贡罗氏后人先后数次赴简阳祭扫祖墓。我简阳罗氏祖墓之历史和近况在亦弟所著《罗氏家族史》中有详细介绍。
我简阳-自贡罗氏在自贡黄荆湾的祖墓则源于华垓公始迁自流井。
华垓公自幼志向高远,胸怀博大,多年苦读不辍的同时,仅13岁就在临江寺学徒,17岁只身到自贡创业。他以其非凡的勤奋、学识、能力和人品,仅十余年奋斗即在自贡盐业和商界站稳了脚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公公在自贡盐业创业中获重要进展,并购置自贡黄荆湾田土,建房作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跑警报”之用。其后,公公将房屋、田地和柑子林一并赠送生活窘迫的宾桂公后人彩之公,彩之公后人齐康叔一家多年居住于此,这是公公乐善好施的诸多义举之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简阳到自贡投奔公公的章綵公后人七公(育蓬公)、九公(育藩公)先后去世后,即土葬于黄荆湾柑子林墓地,该墓地位于柑子林坎下。

(一) 公公、婆婆安葬黄荆湾柑子林墓地的前前后后

据父亲(爸爸 齐亮,公公长子)和母亲(妈妈 李 慕亲)讲,公公事业发达之前,家中人口众多,加之长年有十数简阳宗亲来家中常住,婆婆(我们的祖母范老孺人,范 天柔)含辛茹苦,和公公勉力支撑这个大家庭,乃至积劳成疾,于1944年去世,仅享年46岁!婆婆去世后,棺木先暂存屋后菜地,后来才正式安葬。四、五十年代,公公每年率全家为婆婆扫墓。记得有一年,扫墓的大队伍已经出发了,我和亦弟没有赶上而万分遗憾。爸爸回来说,用钢笔在婆婆墓碑上添上了我、亦弟和亦忠的名字,大家才转而高兴起来……
约在六十年代末,婆婆的墓地被征用,爸爸和亦忠(二爸长子)奉公公之命办理迁葬事宜。起墓后发现婆婆遗体保存完好,即经火化后将骨灰装入骨灰坛。据亦忠回忆,公公得知婆婆骨灰装入骨灰坛后,表示十分满意(此次迁墓,发现婆婆的骨灰坛仍然完好,见后)。公公亲自选定黄荆湾柑子林距七公、九公墓约3米远、高约1.5米的崖坎,向内挖进砌成一个小小的墓穴,迁葬婆婆的骨灰坛,并以此处作为自己身后的安息地。
    大家从不同渠道得知,公公的选择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与当初安葬七公、九公的考虑一样,此处风水、向山较好。公公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得曾祖父章素公地学真传,深谙地学精髓,故懂得择地之道;其次,以崖坎为墓,向坎内掘进,不占耕地,又不受农作和“平田整地”影响;再者,这样的墓穴从外面看不出来,安全稳妥。显然,如此考虑与当年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当时的情况下,公公仅仅希望自己身后能安安静静地安息在这样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屡受不公正待遇的他,也只能有这样的希望了!正如大家所回忆的,当年公公去世后,后人们连青纱都不敢带!
    公公于1974年 9月“文革”中去世后,骨灰盒在三台寺家中的五斗柜上放置了较长时间。那一年下半年我回自贡,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来到那间公公和三台寺婆婆(我们的继祖母,刘 克俊)生活了多年的房间。我把公公的骨灰盒捧在怀里,它在我的手中是那样沉重!汹涌的思绪在悲伤中驰骋,泪光里仿佛又出现了公公慈祥的面庞……。
其后,大约在1975-1976年,公公的骨灰盒正式安葬在黄荆湾柑子林墓地,与婆婆的墓穴比邻。分别三十余年后,奋斗一生,坎坷一生,为发展民族工商业,为抗战救国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公公,终于和他早逝的伴侣团聚了 — 安息在那一个小小的、不为外人所知的墓穴!
这里有一个故事。公公的骨灰盒正式安葬在黄荆湾柑子林墓地之前,爸爸曾经梦见公公。在梦中,公公坐在一把藤椅上,对爸爸讲:“我在这里不安逸!”爸爸说,公公生前常用“安逸”这两个字。当时爸爸和二爸(齐熹叔)、三台寺婆婆商量,二爸、三台寺婆婆亦早有此意,遂尽快将公公的骨灰盒安葬在黄荆湾柑子林墓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发生了某种感应?当然没人能够回答。但爸爸、二爸和三台寺婆婆对公公的怀念却是肯定的!
三台寺婆婆和公公共同生活近30年。多年来她尽力支持公公的事业,细心体贴、照顾公公的生活;特别是在公公屡受不公正待遇,和其后病重的艰难岁月里,三台寺婆婆始终伴其左右,日夜操劳,关心无微不至。
黄荆湾柑子林墓地是依低矮的崖坎而建,即无墓台,又无墓园。每次去扫墓,看到荆棘丛生,杂草满地,使人心中十分难过!近年来又发现公公、婆婆墓墓碑表面已开始风化脱落;特别是前年11月回自贡和竟羽(亦宁之子)同去扫墓时,看到厚厚的红苕藤铺满整个墓地,而又无可奈何,更加萌生为公公、婆婆和先辈迁墓的设想。这次亦信也提及早有过相同想法。但因此事事关重大,一直难于决断。
所幸,大家可以引为安慰的是,几十年来,大家没有忘记经常看望安息在那里的公公、婆婆和各位先辈、亲属。大家多在清明前后,带着香蜡贡品,以传统方式表达哀思。我自1962年离家上学后,常年在外,可谓是“浪迹天涯”,只能在每年一次回家探亲时,去墓地看望长眠在那里的公公、婆婆和各位先辈。遗憾的是,以前不知道十婆(十公之发妻,范 天华婆婆)也葬在柑子林,一直未能在她墓前祭扫。
       
(二) 安息在黄荆湾柑子林墓地的其他先辈和亲属

    亦模(二爸之三子)、幺姑婆(瑞琼婆婆)、王姑公(幺姑婆丈夫,握兰公)、保姑婆(瑞霞婆婆)、孙姑公(保姑婆丈夫,欣木公)、二爸(齐熹叔)的骨灰盒先后以同样的方式安葬于柑子林崖坎内;孙姑公的儿子孙科表叔的骨灰盒葬在崖坎前的七公墓旁边;姥子(姑姑 齐昭)、王姑爷(姑父,王 柔怀)先后去世后,部分骨灰装熹葬在崖坎内;而七姑婆(瑞徵婆婆)、十公(育蘅公)和十婆的骨灰盒则分别葬在柑子林山顶、崖坎前的九公墓旁边和距黄荆湾约150米的耕地中。
    二爸(齐熹叔)早年是公公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在盐业和工商管理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出类拔萃的才华!他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更是受尽磨难。拿着多年来每月15元的‘工资’,身患严重肺结核的他拖着病弱的身体,全身心投入自贡街道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闻名全市的重大业绩!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他和二婶把6个子女抚育成人,后于1987年去世,享年仅62岁!二爸才华出众而一生坎坷,令人痛惜不已!
    姥子50年代初期即和王姑爷赴东北,奋斗经年而最早成为高等院校为数不多的女性教授之一。王姑爷柔怀是吉林大学数学系教授,我国著名数学家,在微分方程领域造诣精深。姥子对公公婆婆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亲属后辈也关怀备致。公公病后,她多次返乡看望,并为公公寻医购药。80年代初期,姥子为公公婆婆墓树立了墓碑,对简阳和黄荆湾祖墓的保护十分热心。姥子和王姑爷对我关爱有加,63年春节盛情邀请我到长春家中过年,在我上大学的几年中经常给我寄来那些年紧缺的“粮票”,浓浓亲情至今难忘!62年高考我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作为“第一志愿”,即是遵循了当年王姑爷的建议。几十年来我的人生轨迹,已证明这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幺姑婆、七姑婆、保姑婆和十婆在我们后辈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早年,她们在三台寺家中协助婆婆,辛劳操持,功不可没!后来的数十年,因政治的、经济的或家庭的原因,她们一直过着艰难的日子。但她们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对儿女和后辈充满亲情和关爱。她们的性格特征、笑貌、音容,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没有见过十公。但我看到过罗倩(十公之女)保存的她父亲的一张珍贵的照片 — 那是十公50年代初由美国留学返国途中,在轮船上和几十个年轻人的一张合影。那时的十公风华正茂,欢笑中充满对新中国的向往。和他一同出现在这张照片中的,有后来的部长、名作家;还有回国后担任外交部工作、后来不久因空难死于万隆会议途中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十公后来成为高校教授,但历次政治运动倍受冲击,于1968年“文革”中在呼和浩特去世。那一年五姥子(齐斌叔,十公和十婆之子)、罗倩和她母亲(十公之妻)办理完十公的丧事,回川途中曾赴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和我见面,我们在北京相聚数日 — 四十年前的往事仍然记忆犹新!
    我见过孙科表叔,那是在白果巷保姑婆家中。大约五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他来自贡度暑假,我和五姥子去玩,帅气的他大笑着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有趣的笑话。他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本可留校,学校却以孙姑公的“历史问题”为由,将他分配到银川,几年后即不幸去世!那天大家一同去黄荆湾商议迁葬事宜,我第一次见到孙科表叔的女儿晓兰,而回想起孙姑公一家的不幸遭遇,心中充满感叹和震撼!
    亦模是在“文革”中不幸去世的,当时他还只有小小年纪!生活的艰难使他过早地成熟,懂事,出事那天,他是在洗完几大杆杆衣服以后。“也许是上天刻意让他早一些去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会更幸福、快乐……”那天在南山公墓亦模墓前,看到墓碑照片上他稚气的面庞,我曾这样想……。
              
三、始料未及的黄荆湾变故

    12月18日上午,我和爸爸去黄荆湾为公公、婆婆和各位先辈、亲属扫墓。乘出租车抵糍粑坳“东科机械”大门后,花了好长时间才在一家小店凑齐了祭扫所需祭品 — 不是祭扫季节,老板只能搜出存货。
    沿着铺有20公分见方地砖的小路向黄荆湾仅走了4、5分钟,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的水田、田坎、翠竹和竹林中的房屋已不复存在,那优雅的田园风光已被一宽几十米,挖掘成一片黄土的“满目苍夷”所替代;推土机、挖掘机、翻斗汽车轰鸣着向前推进。
失去了方向,我和爸爸只得盲目地沿着那工地向前走去。七、八分钟后,估计应该向山上走去了,却苦于找不到上山的地方。挖掘机和推土机开出的“路” 在两边各形成一条二米多高的坎。好容易找到一处有点棱角可以攀爬的地方,手脚并用爬了上去。一抬头,一座坟墓出现在在前方十余米处,墓碑上写着“母 范天华 之墓”。印象中,这好像是十婆的名字,但又不敢肯定。再往下看,落款写着“儿 齐斌  孙 罗科”, 毫无疑问,这是十婆的墓了。我以前不知道十婆的墓在黄荆湾,这次却是因为施工迷路而偶然来到这里 — 后来明白是离施工面最近的罗氏墓,真有些不可思议!
此时进而一想,不禁心里大惊,不知道这里离公公、婆婆墓地有多远,更担心柑子林是否还存在?!极目远望,满是挖掘过的石头土块,根本无从判断那原来熟悉的柑子林位于何方!见一个管理人员模样的人站在工地上,我下坎走到他跟前问他:“你们的工程要挖到哪里?”他说:“整匹山都要挖。”我问:“山上的坟墓怎么办?”他满不在乎地说:“迁墓的通知早下了,你们不知道吗?”心急如焚的我顾不得细问,陪同爸爸找到一处漫坡上到山上。爸爸看看山上,再看看山下,十分忧虑地说:“是不是已经被挖掉了?!”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让爸爸坐在地上,我飞快地向山上跑去,想看个究竟。终于见到一个在菜地干活的妇女,向她打听有关工程和祖墓的情况,方才知道,这个工业园区和有关公路的建设项目,将占据整个黄荆湾地区。迁房、迁墓通知已于一个多月以前在各村内外公布。这一期工程沿山谷进行,明年将覆盖附近几座山。她又用手指着前方说:“你是问罗家的坟吧?罗家的坟在那边。” 原来这里离柑子林村口还有一百多米距离,而我们的柑子林墓地在村子另一头。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回过头找到爸爸,一起穿过柑子林村子去寻找柑子林墓地。地形地貌变了,寻找那原本熟悉的墓地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匆忙中祭扫了公公、婆婆和各位先辈墓后,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推土机和挖掘机的工作面离柑子林墓地下方大约还有二、三百米距离。
我和爸爸来到柑子林齐康叔家,进一步询问有关情况。齐康叔不在家,邻居们热情的七嘴八舌,已使人了解了情况的严重性!齐康叔回家后说:“我们的房子也要拆。”他估计,约一个月后工作面将达到墓地下方。关于迁墓通知,他说:“是一个多月前下的。”而至于为什么没有及时通知我们,他说:“没有你们的电话号码,也找不到你们的住处。”我想,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尽快作出一个紧急安排,制定一套解决办法。我将自贡爸爸、妈妈的电话,成都亦弟、亦梅的电话分别写在齐康叔的孙女竟莉的两本教科书上,并留下了足够的钱,反复叮嘱他们,随时打电话给我们,告知工程的进展情况;还记下了他家电话号码,并在离开柑子林前打电话核对了这个号码。
两天后我主动给齐康叔打电话,及时了解到工程已加速进展的紧急情况!

四、迁墓准备中繁忙的日日夜夜

(一)迁墓的筹划
    在由黄荆湾柑子林回家的路上,产生了几点想法:1、尽快通知所有亲属,特别是五姥子和五婶,因为工作面离他们的母亲十婆墓仅20多米远;2、从现在起,随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3、迁墓已势在必行。但何时迁,迁何处,要尽快和各位长辈和弟妹们商量,并根据工程进度来确定。
    回家后,立即打电话给亦弟和亦梅,让她们将此重要信息分别通知各地的长辈和亲友;并在妈妈的帮助下,找出所有可以找到的自贡的亲属电话号码。但近几年来,自贡的亲属多已搬迁,无法取得联系。所幸打通了亦忠家的电话,亦忠的爱人春蓉表示亦忠回家后立即转告。
    晚饭后,对这次迁墓始终十分重视的亦忠和春蓉来到我家。我们讨论了面临的情况,并一致认为,迁墓已势在必行。我提出,希望亦忠承担迁墓的部分工作。亦忠近年已担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工作繁忙,并将于近日出差,他推荐由春蓉和正在自贡休养的亦信(二爸次子)承担迁墓的部分工作,并立即打电话给亦信谈妥了此事。迁墓的过程证明,亦忠的推荐是完全正确的!亦信为人忠厚,办事踏实,责任心、办事能力皆强;他已在自贡、珠海和重庆成就一番事业;在整个迁墓过程中,他积极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春蓉热情,朴实,头脑清晰,为人谦和,善解人意,办事不辞辛劳,做了大量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同他们的这次合作,使我又一次看到我们罗氏家人的特质和风范,为之非常高兴!
    次日(19日),亦弟和亦梅分别由成都来电,三爸(齐武叔)、四爸(齐原叔)、筱玲(姥子齐昭和王姑爷之女)以及远在呼和浩特的罗倩等对黄荆湾的变故极为关心,对迁墓事宜非常重视,并都倾向于将公公、婆婆墓迁至公墓。这个想法与我和亦信的想法不谋而合。将公公、婆婆墓迁至公墓是一劳永逸,确保公公、婆婆安息地的安全和安宁的明智选择!
    春蓉辗转联系,先后通知到了五姥子、五婶、倩文(幺姑婆之女)、和晓兰(孙科表叔之女,孙姑公孙女)。她们在电话中都对迁墓大事表示了十分积极的态度,表示要尽快设法安排有关先辈墓的迁葬事宜。
    春蓉还转述了五婶在得知黄荆湾变故、和我碰巧看见十婆墓的消息后,告诉她的一件“奇事”(几天后五婶来我家也向妈妈述及此事):大约两周前,五婶做了一个梦,清楚地梦见十婆和七姑婆对她抱怨说:“我们要搬家了,你们不管我……”次日晨,五婶即叫五姥子去黄荆湾墓地看一看,五姥子因故未去黄荆湾,而是去图书馆查报纸,无功而返。这梦是一个偶然,还是一种感应?这又是一个无法回答、不可思议的问题!
    为了了解市内公墓情况,为确定公公、婆婆墓迁葬地址提供可靠依据,我于20日晨赴贡井,参观了贡井犀牛山公墓 — 去年我回家探亲时曾在自贡南山公墓安排了父母的福地,对南山公墓已有较好了解,参观贡井犀牛山公墓可以作出对比。犀牛山公墓是区民政局管理的永久性公墓,也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南山公墓相比,各方面还是存在差距,而且位置离自流井区较远。两相比较,我提出选择南山公墓的建议,并得到各位长辈的认可。
             
(二)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迁墓已刻不容缓
20日晚,因放心不下黄荆湾工程的进度,遂致电齐康叔,方知近日工程进度已大大加快,工作面已推进到柑子林村口竹林。他说,照此速度,用不了原估计的一个月,仅10余天就会达到我们的柑子林墓地下方!
    最新的信息意味着,迁墓已经不仅仅是“势在必行”,而是“刻不容缓”了!我联系兰州的朋友,他们一致的意见给了我重要的提醒:虽然工程尚未直接毁坏墓葬,但已经破坏了环境,已危及祖墓的安宁,因此风景和风水等等已无从说起;再者,当工程进行到祖墓附近,完全可能对祖墓造成各种预想不到的损毁!何况,根据工程计划,2007年整个山头都将夷平,等待将毫无意义。兰州朋友们的意见是,迁墓越快越好!
    我遂下定决心,要尽一切努力在离开自贡回美之前完成迁墓事宜,就算因此而推迟返美日期也在所不惜!遂和亦信商议,将原定去南山公墓的日期提前到21日,放弃了于21日去母校蜀光中学参加校史座谈会的计划。21日清晨,我和亦信及亦信的儿子罗成 (一个高大帅气的罗氏“竟”字辈后代!) 在南山公墓会合,为公公、婆婆、七公、九公选择墓型和墓址,选定迁墓吉日,并落实一切准备工作。

(三)公公婆婆、七公、九公墓型、墓址和迁墓吉日的选择
    我和亦信对公公婆婆墓型、墓址、迁葬日期和迁葬仪式的选择思路是一致的:1、公公是对国家和民族有着重要贡献的著名盐业实业家,应选择与他和婆婆身份相适应的墓型和墓址;2、公公向来生活俭朴,墓型选择不应奢华;3、墓址、朝向、迁葬日期和迁葬仪式的选择和安排要按传统习俗进行。
我和亦信将以上考虑告知公墓工作人员,并致电亦弟,反复核对公公、婆婆的生辰和去世日期,然后提交公墓工作人员。我们和公墓工作人员一起,详细比较各墓型,选择墓址和朝向。经反复考虑,为公公、婆婆选定了一设计大方、外形凝重、中上价位的墓型;所选墓址位于狮子山之顶,右枕狮子山之头,左扶狮子山之臂,极目远望,秀美风水尽收眼底。公墓工作人员并择定12月29日为迁墓吉日。根据我们的要求,公墓管理部门承诺在12月28日前完成墓体建设。
接着,我们又为公公婆婆墓选购了汉白玉石狮,香火台和镇墓符,并交了预付款,以让公墓尽快开工。
    选定公公婆婆墓型、墓址和迁葬吉日后,我和亦信都十分满意,因为一切完全符合我们的上述三条标准!后来,孙姑公的孙女晓兰告诉我,她爱人所在单位有一位厨师调到公墓工作,这位了解内部情况的公墓人员对她说,我们为公公婆婆选择的墓址非常好,那是公墓内最好的、留给高档和高中档墓使用的朝向。
    七公、九公墓系土葬,为了免除“拣筋骨”后再火化的麻烦,曾经考虑选择贡井犀牛山公墓的一种较大墓型,可将筋骨直接放入墓穴。后来,南山公墓推荐了“生态墓”墓型,认可采取特别葬法,先移开墓体,然后往下深挖1米,深埋筋骨坛之后再恢复墓体。如此则既可达到不再火化的目的,又可避免七公、九公墓与公公婆婆的墓分置两个不同的公墓。于是,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在南山公墓选择了两个“生态墓”,以迁葬七公和九公。
为了让更多的罗氏亲属了解南山公墓情况,以利黄荆湾其他先辈和亲属墓的迁葬安排,我、亦忠、春蓉、亦信又和五婶、晓兰、孙姑公外孙女陈娟(孙姑公之女孙家碧的女儿)于22日赴南山公墓。一路上,不知是因为看到这么多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亲友为先辈迁墓大事而集聚在一起,使我十分感动,还是由于回想起他(她)们的先辈曾遭受的磨难,我禁不住泪水横流……。这一天,公墓工作人员对各种不同价位的墓型给我们作了更为详细的介绍。亦忠、亦信、春蓉和二婶商量,初步为二爸、亦模选定了墓型;五婶基本决定将十公、十婆、和七姑婆墓迁葬南山公墓,后来和罗倩商量,选定了墓型和墓址。
     
(四)起草并发出有关迁墓工作的函
鉴于公公、婆婆墓型、墓址和迁葬日期已经确定,为尽快实施迁墓,根据亦梅和亦弟的建议,并与爸爸、三爸、四爸商议后,我以爸爸、三爸、四爸的名义起草了《关于黄荆湾祖墓迁墓事宜给各位弟妹及吾家各子孙的函》;亦梅、亦弟修改后,由艳骄(亦梅之女)的男友吴明和亦弟打印,以电子邮件、信函和传真方式迅速送达各家各户。该函件介绍了黄荆湾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列出了几天以来大家达成的共识:祖墓安危,事关重大,确保祖先在天之灵安宁、祥和,是我们晚辈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开发工程进展迅速,迁墓之事已刻不容缓;公公、婆婆德高望重,对我各辈恩重如山,各弟妹及吾家子孙都应对他们的安息之地,尽心、出力、出资;七公和九公是公公的兄弟,他们无后,为他们迁墓,我们责无旁贷。 我并拟定了一个大致的迁墓开支预算,开立了一个专用账户,以方便大家自愿认款,用于公公、婆婆、七公和九公迁墓经费的管理。
             
(五)各长辈和弟妹的积极回应—我罗氏家人的动人风范
    该函件发出后,迅速得到各长辈和弟妹的积极回应。亦忠、亦信、春容和长坤(亦信之妻)送来了(二爸齐熹)、二婶德群和子女名下的认款1万元;亦康(四爸长女)向专用帐户转入四爸齐原、四婶德兰和子女名下的认款1万元;亦青(三爸之女)向专用帐户转入三爸和子女名下的认款1万元;筱玲亲自送来了(姥子齐昭和王姑爷柔怀)及子女名下的认款1万元;爸爸齐亮、妈妈慕亲及子女名下认款1.6万元也已转到专用帐户;齐敏(一公之女)送来了一公(尧卿公)名下的认款2000元;罗倩向专用帐户转入500元;五婶为公公、婆婆、七公、九公各买了一套冥房,以尽心意。
    收到以上认款,作为这次迁葬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我为之深深感动!我深知,这些年来各位长辈和弟妹们均事业有成,但大家并不富有。在当今世界上,事业有成甚至事业辉煌,并不一定能够与物质生活的富有联系在一起。大多数亲友都过着一般水平的生活,有的家庭甚至生活清苦。要在短时间内拿出这样多的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出自对公公、婆婆和先辈的爱戴,为了尽快把迁墓大事办好,大家义无反顾,想方设法,认款筹款,这是我们罗氏重情义、轻钱财家风的再现,我们应为之倍感自豪!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为公公、婆婆、七公、九公迁墓认资的同时,有的长辈和弟妹们还尽心尽力完成了为各自(祖)父(母)和亲属迁墓的任务。正如前述,二婶、亦忠、亦信、亦可、春蓉和长坤多次赴南山公墓,为二爸、亦模选定墓型和墓址,花费2万多元;罗倩多次来电了解迁墓事宜,并和五婶、五姥子商议,由五婶赴南山公墓为十公、十婆和七姑婆精心挑选了墓型和墓址,她们分担花费2万多元;筱玲经与弟兄们多次商议,并两次赴自贡,稳妥地办理好了为姥子、王姑爷迁墓事宜;倩文、典放(幺姑婆之子)多次赴犀牛山公墓和南山公墓,为幺姑婆、王姑公墓的迁葬作了周到的安排;晓兰在其家人的帮助下,多方联系,妥善落实了保姑婆、孙姑公和孙科表叔墓的迁葬工作。

五、公公、婆婆墓碑文、公公墓志铭和生平简介

    选定公公、婆婆墓型和墓址后,我们立即夜以继日地着手有关文字的起草,照片的准备和排版刻字工作。我和亦弟、亦信商量决定,除必不可少的碑文而外,为公公、婆婆墓撰写和设计墓志铭和生平简介,以弘扬公公的辉煌业绩、高尚品格和他老人家不平凡的一生,使公公、婆婆墓无论墓型,还是内涵,在南山公墓中都别具一格。

(一) 碑文、墓志铭和生平简介文字
    碑文的起草采用了亦梅、亦嘉的建议:碑文必须容易看懂。在碑文中,既有传统的称谓和名字,又突出了公公在自贡使用了几十年、人们共知的名字“罗华垓”,并出现“盐业实业家”字样。为美观起见,公公名字选用繁体字。
    我和亦弟满怀对公公婆婆崇敬、怀念的深挚感情,分别精心撰写墓志铭和公公生平简介,力求做到意境高雅、语言明快而凝炼。
    公公、婆婆墓的墓志铭在一百余字的篇幅内,以散文诗的语言,借用作为盐都标志的井架和井盐,生动形象地比喻公公的辉煌业绩和高尚人格:
    “这里长眠着著名盐业实业家罗华垓和他的伴侣。
 盐都高高矗立的井架,在浩浩苍穹写下这位企业家辉煌的业绩和人生;
 雪白晶莹的盐海,象征着这中华之子高洁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永远充满同情和爱心。
 多少人赞美,他那翩翩的风采!
 捧上一束鲜花,带着深深的爱戴和无尽的怀念,那是儿孙们献上的一片赤诚之心……。”
公公 “生平简介”以260余字的篇幅,高度概括了公公不平凡的一生:
“……从盐号学徒经十年艰苦创业,成为享誉盐都的著名盐业实业家;为发展自贡盐业、抗战救国作出重要贡献;出任自贡盐业研究会主任,从三、四十年代开始,就高瞻远瞩、积极倡导,采用新技术凿井吸卤制盐,并发展盐业化工;于1942年参与组建建新盐碱厂,1946年赴美考察凿井制盐新技术;谨遵父章素公遗嘱,独资创办义学简阳纪云中学,造福社会;崇敬先祖,严于家教,生活俭朴,乐于助人;新中国成立后,深明大义,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捐献简阳纪云中学,放弃定息,自降薪金……”
    正如墓志铭和生平简介所揭示的,公公形象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风范的完美结合。作为盐都自贡著名“新派盐商”之一的他,有前瞻的眼光,开拓的意识,创业的魄力,和宽阔的胸怀。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存有多部有关自贡盐业发展千年历史的著述。近年来我认真阅读了其中的两本。那丰富的史料,客观的视角,在详载自贡盐业千年发展历史的同时,深刻地阐明了,为什么那么多“老派”盐商都“富不过三代”,而华垓公等“新派”盐业实业家却能不断发展,乃至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能赴美考察凿井制盐和盐业化工新技术。我更第一次了解了、懂得了公公创业的艰辛、事业的辉煌、目光的远大和他老人家人格的高尚。他那“传统”而不“保守”的蓬勃的现代气息,至今仍透出很强的感染力!
    对公公婆婆墓碑文和墓志铭的撰写和设计,妈妈十分重视和关心。我写好碑文和墓志铭后,她一丝不苟地抄写,为了不抄错一个字,她竟抄写了6遍。为迁墓设立帐户以后,她又主动担负起记账和核算工作,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规范,每天认真做账,经常到深夜。其认真负责的精神,使人感动!

(二) 回忆和随想
    在撰写墓志铭的日子里,我回忆起好多往事……
公公对家人是严格的,而他首先自律甚严。爸爸近日常说:“你公公几乎没有为自己花过什么钱。”他要求自己和全家节俭再节俭,而对他人,对公益事业却是那样慷慨。他事业有成之后,不为自家建房,而倾其所余创办义学—简阳纪云中学,公公是自贡所有著名“盐商”中,唯一没有自家豪宅和房产的“资本家”;自贡和简阳的老人们至今还在赞叹他的乐善好施,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宗亲、乃至毫无关系的他人,数不胜数!
    公公是严肃的,而又是可亲的。对后辈,他总是表现出深切的关心,对后辈的事业,他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公公的严肃和微笑,都满含一种殷殷的期待! “望子(孙)成龙”,人之常情,而公公对晚辈关怀之深,期望之殷切,是并不多见的!
五十年代初,我在自贡昌平小学上初小时,曾被学校评为 “甲等模范”。一个小学生,获得一个小小的奖励,没想到公公是如此的重视!他亲自来到颁奖会,认真地坐在台下,一直到大会结束。我至今记得那一天公公自始至终喜悦的笑脸。后来,他还把家中弟妹们召集到石塔上家中,专门讲了这件事。
大约在1955年前后,公公奖给我一套笔墨,一具铜马和一具自由女神像。他的贺词是:“奖给你一套笔和墨,象征你的学业;铜马一具,象征你的学业,永远跑在时代的前面……。”那具自由女神像是公公1946年赴美国引进先进技术时带回国的。
    公公对晚辈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教育寄予高度重视。我回忆起一件给我以深刻印象的事情:读高中时,正值“三年困难” 时期。学习繁重,体力劳动又多,营养严重不良,同学们都疲弱不堪!公公把我们叫到家中,以不寻常的语气对我们说:“现在是很困难,但要相信党和政府,困难会过去的,重要的是不要放松学业!”他老人家是希望我们在困难的情况下仍奋进不止!
62年7月份的高考,在语文,数学和物理学科考试结束后,在蜀光中学大操场上,当爸爸得知我临场发挥正常,特别是物理很有希望得满分时,高兴地说:“现在可以说是稳当了,要是你能考上中国科技大学,你公公不知道会有多高兴!”(物理之后是化学和外语考试,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不大)一个多月后,我和亦弟分别收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兴之中我们去向公公报信,他老人家欣喜万分,对我和亦弟说了很多勉励的话,并从他自降工资后本已十分微薄的薪金中拿出钱来补助我上学。次年,我生日前夕,公公又用宣纸十分郑重地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寄到北京,再次对我能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已届“成年”的我提出了新的希望和祝愿。
我惋惜多年的是,一直到公公去世,我仍在“文化大革命” 的岁月里虚度光阴,毫无建树,无以向他老人家汇报,而痛感愧对他老人家的关爱和期望!公公向来重视书法,造诣精深。有一次对我说:“写字,是出马枪!”对我强调写好字的重要性。爸爸的书法具很高水平,亦弟的字也相当不错,唯有我,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写好过,实在是又一惭愧之处!
如果说,“文革”结束之后,我在原子核物理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有所造就,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前沿领域取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成果,并获得国家级大奖,并对我国原子核科学实验中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话,是同我多年身受罗氏传统家风的熏陶,从小受到公公的谆谆教诲分不开的。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风、中国科学院的传统一脉相承的、源自理想和事业的强大推动力!几十年的人生历程,我从这一份精神遗产中深深受益;多年的科研实践,使我获得人生最大的享受!我的感悟告诉自己,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要“入迷”;而这还不够,要有所建树,必须创新,走自己的路!基础研究的对象是未知世界,每一步无不充满探索。吃苦、费力而劳而无功是常有的事。但科研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当我苦苦工作数月甚至一整年,经历不知多少次失败,终于在国内外同行们多年努力而不成功的目标上取得重要进展时,其愉悦真是难以言表!这不仅因为单纯的“成就感”,更因为新的突破所认识的自然规律显示出一种无可比拟的内在美 — 和艺术之美相通的动人之美!这是对发现者最大的回报,是对自己创新思路的肯定,也是一种新的、继续奋进的激励!

(三)墓志铭和生平简介及墓碑照片的设计制作和安装
原本打算把公公婆婆墓的墓志铭刻在棺盖上。但棺盖上雕有龙凤,十分精美,弃之可惜;而且“生平简介”还无处安排。正在犹豫之中,公墓人员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公墓负责人对公公婆婆墓入葬南山公墓十分重视,决定停建紧靠公公婆婆墓右侧的原一号墓,其墓地无偿赠送给我们,我们可自行设计使用。并说明,如果我们不用,公墓打算种植草木,以突出公公墓。
这种破格的支持,真是雪里送炭!我和亦信、春蓉决定利用此地设计安装公公婆婆的墓志铭和公公生平简介。
我们和公墓工作人员实地测量,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决定,墓志铭用烫金字雕刻在双柱支撑的书形花岗石上,置于公公婆婆墓右侧,生平简介雕刻在嵌于背墙上的扇形花岗石上。并和有关厂家决定了制作规格及工期。其间,亦梅和亦嘉于23日-24日返自贡并赴公墓,亦嘉对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安装方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24日傍晚,应公墓人员要求,亦信、春蓉和我陪同工作人员去黄荆湾柑子林祖墓,为起坟和迁葬费用估价,估价的结果,特别是最终的费用结算结果,大大超出我们原来的预算!这是我们数日来第二次赴黄荆湾。
公公、婆婆墓是“宏泰二型”墓,设计和安装是已有标准的。而碑文、照片、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排版、设计、制作、刻字,及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安装,都是“非标准”的,其工序繁复,工作量大,是费时费力而又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为确保设计、排版、刻字质量和工期,我和亦信每天早出晚归,在公墓“守”着,和工作人员一起反复校对,修改,保证了文字的准确,排版的美观、大方和刻字的质量。我们并和工作人员一道在计算机上,将二婶送来的公公1946年赴美考察前(公公时年50岁),在南京拍的一张照片进行认真细致的修版(去年我曾将该照片放大并配以镜框给了各位长辈和弟妹,但不幸原版照片丢失了),修版后的公公照片十分精细,更显风度翩翩,栩栩如生!
十分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我和亦弟一直在寻找婆婆的照片,但未能如愿。
公墓工作人员连续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终于于28日晨完成了墓体建造、墓碑刻字、瓷制照片烧制及墓志铭和生平简介花岗石套件的加工和刻字。
28日全天下雨,我和亦信在山上和施工师傅们边讨论边施工,在下午之前完成了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安装工作。当天下午,亦弟、亦可(二爸四子)、亦青、亦康、陈康(亦康丈夫)返抵自贡,齐敏也来到公墓,他们对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安装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亦可、亦康和亦青经数年勤奋创业,已各自开创一片天地,迈向成功之路。他(她)们是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专程来自贡参加迁墓仪式的。亦可带回一辆车,亦康、陈康亦有车来,他们不辞劳苦,接送家人,为迁墓带来了方便。
公公、婆婆墓体价格仅为中上价位,增加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收费也不高。但成功的设计和安装使墓体、墓志铭和生平简介几部分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地展现了公公婆婆的业绩、人格和风采,成为南山公墓最具特色的墓葬,得到包括公墓人员在内的许多人的一致好评。公墓工作人员说,对于公墓来讲,这是公墓最成功的“作品”。
1月1日,大家在明嘉家里看这次迁墓的录像,当看到公公、婆婆墓碑上的公公烤瓷照片时,大家赞不绝口,蓉蓉 (俪苗,明嘉之女)惊叹说:“祖祖好帅哟!”。是啊,正如墓志铭中所述,“多少人赞美,他那翩翩的风采!” 他的事业,他的业绩,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言谈,他的举止,还有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以至他的衣着,他的仪容,无不显露出他那翩翩的风采!

六、黄荆湾柑子林墓地的“通白”仪式

按照传统迁墓程序,12月28日下午5时,我们和公墓工作人员一同去黄荆湾柑子林墓地,举行“通白”仪式,即提前向先辈通告迁墓事宜。
这是10余天来第3次去黄荆湾。下了一天雨,道路泥泞,大家又已经在公墓忙了一天,但大家情绪高昂。由公墓工作人员主持的“通白”仪式进行了45分钟,在绵绵细雨中,在摇曳的烛光下,大家满怀深厚感情,向先辈告白。
    此时,我们已看到,开发工程的宽大工作面已推进到柑子林墓地下方了。想想已经完成的迁墓准备,大家心里无比宽慰!大家在心里说:“公公,婆婆,各位长辈,明天就搬家了,那里是一片宁静美丽的安息之地……”
这天下午参加“通白”仪式的有:齐敏、春蓉、亦信、亦孝,及当天专程回到自贡的亦可、亦青、亦康、陈康、亦弟。

七、起墓仪式和骨灰盒、骨灰坛和筋坛移送

12月29日,是选定的起墓和迁葬吉日。天放晴了 — 虽然前一天还预报“有雨”。凌晨6时半,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已按时齐聚在糍粑坳“东科机械”大门前。借助手电照明,大家于7时到达柑子林墓地,这是我们10余天来第4次来到黄荆湾。
公墓有关工作人员主持了起墓仪式。完成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后,公墓有关工作人员指示点燃鞭炮,响彻山谷的爆竹声代表先辈们向这片曾经十分宁静的安息地告别。在我们罗家后人象征性地挖了3锄之后,公墓组织的人员开始起墓。第一个步骤是处理墓碑—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否则,遗弃的墓碑难免被他人移作它用!然后是小心翼翼地寻挖骨灰盒。此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难—骨灰盒埋得比原来想象的要深。大约30分钟后,首先找到二爸的骨灰盒,墓穴和骨灰盒都完好无损;接着,发现了婆婆的骨灰坛,也保存完好;紧接着,在婆婆的骨灰坛旁边如预想的那样找到了公公的骨灰盒。
使大家非常难过的是,公公的骨灰盒是木制的,虽然外面扣了一个水磨石盒,但因下面四周未用胶或水泥座实,加之墓穴顶部石板密封不严,导致骨灰盒有被泥水浸蚀的迹象!先人遗骸遭水浸泥污之苦,皆后人之过,属大不敬!更换骨灰盒是必然的了。公墓有关工作人员以白绸垫底,用黄绸包裹骨灰,再用红绸做成一个包,以便移送。此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即使没有开发工程的影响,根据公公的骨灰盒受损情况,公公的墓葬也必须重做,骨灰盒必须更换。但是,不起墓,又如何能得知公公的骨灰盒受损?没有因开发工程而导致的迁墓,又怎么能起墓呢?如此看来,我们还真该感谢这个开发工程!
在惋惜和难过之中,我通过电话告诉亦梅关于公公骨灰盒的情况,亦梅惊讶地说:“难怪我不止一次地梦见公公坐在水边,对我说他很冷!”记得亦梅这些年不止一次地说过她做这个梦,真是倍感神奇之中又使人觉得不可思议!亦梅在公公重病期间,长期为公公打针喂药。爸爸、姥子、二爸、三爸、四爸和三台寺婆婆之外,她对公公当时的痛苦了解得更多更深。三台寺婆婆去世后,爸爸妈妈带回了部分公公遗物以作纪念。在公公“文革” 时期的几个笔记本中,那一个又一个含泪写就的“检讨”、“检查”、“自我批判”,记载了公公在那乾坤颠倒的岁月里所受的屈辱、折磨和内心的创痛,让人不忍卒读!本来身体健康的他,患上了癌症,这与他多年受到的折磨显然有着直接的关系!
七公、九公的棺木相继找到,随后,姥子、王姑爷的骨灰坛,亦模的骨灰盒也都找到了。姥子、王姑爷的骨灰坛保存完好。亦模的骨灰盒也有进泥水的迹象。大家小心清洁骨灰盒,按照要求用红绸打包准备移送。
七公、九公墓是几十年前土葬的,起墓花费时间最长。剥离开泥土后,看到七公棺木已严重腐朽,但骨植保存较为完整;九公棺木从外观上看保存尚好,但因曾遭人盗掘,棺内严重进水,骨植已经不全。七公、九公骨植按照传统的“拣筋骨”方法,拣出后分别装入“筋坛”之中。
上午9时刚过,我捧着婆婆的骨灰坛,亦弟捧着装有公公骨灰的红绸包裹,筱玲捧着姥子、王姑爷的骨灰坛,亦忠、亦信分别捧着二爸、亦模的骨灰盒,踏上仍然泥泞的道路。
告别了,黄荆湾,告别了,柑子林,多少年来我们曾寄托哀思和怀念的地方!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先辈的骨灰盒(坛)移送到停放在“东科机械”大门旁的汽车上。专卖骨灰盒的商家车辆早已停放在旁边。我们为公公挑选了一个汉白玉质地、上盖和四周雕花的精致骨灰盒。在去公墓的路上,公墓工作人员按程序将黄绸包裹的公公骨灰妥善置于新的骨灰盒中。
亦忠、亦信也为亦模挑选了新的骨灰盒,并将亦模的骨灰妥善装入其中。
约上午9时35分,移送骨灰盒的汽车到达南山公墓。爸爸,妈妈,二婶,五婶,长坤,竟莉(亦忠之女)等已在公墓大门等侯。我和亦信、亦弟捧着公公婆婆的骨灰盒、骨灰坛登上狮子山顶,到达公公婆婆墓地。
因拣筋骨费时较长,七公、九公的“筋坛”是随后才移送的。亦可、亦康和亦青陪送筋坛。
参加12月29日上午起墓和骨灰移送的有:筱玲、亦忠、春蓉、亦信、亦可、亦青、亦康、陈康、亦孝、亦弟。

八、隆重的迁葬仪式

公公婆婆骨灰迁葬自贡南山公墓仪式于12月29日上午9时45分开始。站在狮子山顶,抚摸大方凝重的公公婆婆墓碑,极目眼前秀美的风光,大家心情万分激动!
公墓工作人员在经严格防水处理的花岗石墓穴内置入雄黄等物以防虫;我们把贡品放上墓台,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墓工作人员指导我和亦信分别把公公的骨灰盒和婆婆的骨灰坛放入墓穴;并将一捧取自黄荆湾柑子林墓地的泥土,和一杯我和亦弟刚取自江西泰和灌溪老家的泥土放入墓穴。
第一通礼炮声后,公墓人员首先叙述了公公的生平,引用墓志铭和生平简介的内容,回顾了公公辉煌的业绩,高尚的品格和他壮丽的人生;并为公公婆婆在此安息而祈祷。
然后,公墓人员用罗盘测定和校正公公骨灰盒朝向;
各辈、各房后人先后在放满贡品的墓台上为公公婆婆斟酒祭奠;
各辈、各房后人先后在公公婆婆墓前上香祭奠;
各辈、各房后人先后在公公婆婆墓前献上鲜花;
各辈、各房后人先后在公公婆婆墓前鞠躬并默祷……
迁葬仪式上代表公公婆婆的三代后人的三排二十一响电子礼炮不断响起,隆隆的礼炮声和静穆庄严的氛围把大家带入深深的怀念和绵绵思绪之中……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公公严肃而又亲切的面庞,耳边响起他爽朗的笑声……
我们又回忆起,每次我们去三台寺看望公公之后,他都要亲自送出来,站在那低矮厨房的后门外,一直微笑着向已走远的我们点头、挥手 — 那是他特有的风姿!
我清楚地记得,1973年我回自贡又去看望他时,他已重病在身,可还是要把我送出来。他老人家久久地站在那里向我点头微笑的情景,多年来一直令我难忘 — 那时我已意识到,下一次回来时,很可能已经再也见不到他了……。
迁葬仪式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当刻有精美龙凤的棺盖合上的时刻,我们再一次在心里默默祈祷:公公,婆婆,安息吧!
参加迁葬仪式的有:齐亮、慕亲、德群、五婶,还有亦忠、春蓉、亦信、长坤、亦可、亦青、亦康、陈康、亦孝、亦弟、竟莉。

九、公公、婆婆墓和七公、九公墓简介

公公婆婆墓位于自贡南山公墓狮子山之顶,B新区三排一号,为“宏泰二型”墓。全墓体由花岗石砌成,碑文烫金,嵌公公六寸烤瓷照片,墓盖刻有精美龙凤图案,大方凝重;墓前置汉白玉石狮一对,香炉一个;双柱支撑的书形花岗石上以烫金刻就公公的墓志铭,置于墓之右侧;嵌入墓后右方石壁的扇形花岗石上刻有公公的生平简介,与原墓设计浑然一体。公公婆婆墓坐东北向西南,四面长沙,水口进线,右枕狮子山之头,左扶狮子山之臂,占风水之灵气,感天地之娇态。
七公、九公墓分别位于南山公墓长山陵园之长山桃园一期二排八号和九号,为“生态墓”墓型。工人师傅先将原墓体取出,然后向下深挖1.2米左右,分别将七公、九公的筋坛置于穴中,再填土并恢复墓体。按照传统举行了相应的迁葬仪式。因七公、九公圣祖年代失考,在他们的墓碑上仅能分别刻以“七爸 罗育蓬 之墓”、“九爸 罗育藩 之墓”。
 
十、原黄荆湾柑子林墓地其他先辈和亲属墓的迁葬情况

二爸、亦模墓于同日迁葬南山公墓。由公墓人员主持,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二爸墓位于狮子山B新区四排二十五号,亦模墓位于狮子山缅怀园十一排二十七号。
十公、十婆和七姑婆墓于12月1日迁葬南山公墓,十公墓位于狮子山福寿园二十一排八号;十婆墓位于狮子山福寿园二十一排九号;七姑婆墓位于狮子山缅怀园十一排二十九号。
保姑婆、孙姑公、幺姑婆、王姑公、姥子、王姑爷、孙科表叔墓也已完成迁葬。

十一、迁葬过程录像

亦弟和亦忠用摄像机摄录了起墓和迁葬全过程。亦弟克服了众多技术上的困难,已将两部摄像机拍摄的内容进行了采集、编辑,附上文字说明,配了音乐,并已成功刻录为DVD光碟,分寄给各长辈、弟妹。

十二、关于迁墓费用

迁墓工作结束后,妈妈以年事已高的带病之身,不辞辛劳处理繁杂的收支帐目。亦弟起草了《关于迁墓完成情况和费用收支情况的通报》,经我和春蓉、亦信校核,该《通报》已经发给各位长辈和弟妹。
收支相抵之后的少许剩余,加上正在办理的黄荆湾施工方给予的“迁墓补助”,一并存入银行,作为将来公墓管理费之用。

后     记

在各位长辈和弟妹们的共同努力、齐心配合下,黄荆湾柑子林祖墓迁葬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了。这次迁墓工作为我罗氏家人提供了一次协力共事、缅怀先辈的不可多得的机会。大家表现出的浓浓亲情和风范,是我们罗氏传统家风的再现,也是这次迁墓过程中我们对先辈的最好告慰!
这次迁墓虽然是在开发工程影响下采取的应对措施,但迁墓后公公因水浸而受损的骨灰盒得以更换;新墓墓穴防水防虫性能良好;精心设计的墓志铭和生平简介与原墓设计浑然一体,从外形到内涵厚重而高雅;而且公公婆婆墓的向山有据,朝向考究,环境优美,可永保公公婆婆在天之灵安宁,后人永得安心!
尤为重要的是,自贡盐业史的研究著述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结论都充分肯定了华垓公在自贡盐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他对民族、对国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亦弟近年对家史的深入研究和《罗氏通谱网》上的大量史料,及我和亦弟此次泰和寻根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华垓公不但无愧于我们简阳—自贡罗氏的楷模和象征,而且堪称豫章-泰和罗氏诸位先贤之后又一杰出代表!公公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岁月里去世的,我们为他和婆婆重立碑文、设计和刻写墓志铭和生平简介,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迁墓,对于缅怀公公的辉煌业绩和高尚人格,弘扬我罗氏传统风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豫章-泰和-简阳罗氏六十五代孙
 亦孝                                      
                    2007年1月16日于美国,Berkeley
                         2007年 9月18 日 修改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