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世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世系>各地世系

岳阳及其所属古罗县地罗氏概述

 罗先骥 发布时间:2016-06-07

 岳阳市及其所属古罗县地罗氏
岳阳市辖区、岳阳、临湘、华容和古罗县之汩罗、湘阴、平江七县(市、区)。罗氏数万人。
第一节  汩罗和湘阴罗氏
原为湘阴一县。一九八七年普查罗氏10000余人,主要是世居罗氏。
一、世居罗氏
楚文王晚期(前680—前677)凌甫公率筑城子民,由湖北枝江,被迫迁汨罗江南岸,初筑夹上城居之(隋时为湘阴县治)。后因无水,再在河家塘小洲上筑古罗城(罗县城,秦至唐初为罗县治)绕城有小河,罗水经其北,宽大二里许,城有四门。传至君用,仕秦为黔中郡铁官,督运官铁至京师,舟覆洞庭之巴陵南津港(在今岳阳市岳阳楼区),以身殉职。其女年十六,子年十三,觅尸不获,遂以身殉。至宋元丰年间(1078-1085),表于朝廷,封其女为孝烈灵妃,子为孝感侯,建淑济祠于南津港以祀之。(平江建祠于县治灵官庙侧,曰忠孝祠;古罗城内亦建有祠)。南昌柏林谱载:君用之遗孤珠,字怀汉,系叔祖柏、茶二公抚养成人。
明末湘阴之“湘谱焚余”记有迁湘祖凌甫公,和汉唐祖数十代。汉初,古罗城以永芳公为主族人,亦任罗县之县长。夫人姜氏生子程远、程江、程鹏。汉高祖封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永芳公以城降。分居长子程远于长乐古城(南朝梁为罗州、岳阳郡和岳阳县治,非今之岳阳县);分居次子程江于玉池山北之程江城(后讹为常公城;南朝梁时为湘滨县治);季子程鹏仍居古罗城,襄父治理罗县。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辛酉(121)邓骘为罗县之长,因迁程鹏之后于夹上旧城。邓骘去职后,又回迁古罗城;迁程远之后于平江;迁程江之后于白茅城(五代后周为湘阴县治)。汨罗之玉笥山亦是罗氏聚居处,(南朝梁时玉山县治。)唐初,凡有城者皆毁,合族分散,誓遇桥落业,其居地山水,皆必有古罗、铁罗之名。唐时世居罗氏,程鹏之后有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五子;程江之后有忠、恕、恩、惠、思五子。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在平江画桥宗祠与平江合修谱,五月十三日,突遭洪水冲毁,湘阴诸族祖,概付湮没,明以下祖或记十余世,或记七、八世。民国年间,除古罗城外,(今仅二户)分居朱砂桥、石头铺、罗家山、汤家山、石头塘大桥、小长沙、苏家塅、白家桥、白米塘、白马市、六塘铺、文家铺、韩湾围、苦竹巷、江湖岭(樟树岭)长乐街、余街市、罗宾村和县城等二十余处。设有三处分祠,每年冬至祭祀,前往古罗城总祠祭祀老祖。今约繁衍7000余人。
    《湖南通志》引用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和宋初罗颖之《豫章罗氏源流总序》,则称君用为武陵令,然不知汉高祖五年(前202)分秦之黔中郡置武陵郡;至隋开皇(581—600)初,废南朝陈之临江、沅南、汉寿县,置武陵县;况且岂有县令亲自督运官铁者。而秦汉时在产铁之郡、县设有铁官,主铸铁器,不产铁者设小铁官,铸旧铁。(《汉书•食货志》)及湘阴谱亦载:古罗城南有铁罗坪,为君用公当年铸铁处,其子孙不忘祖泽,迁徙处皆有铁罗之地名。故君用实为黔中郡铁官,而非武陵县令也。江西谱云君用是长沙人,珠公乃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人,仕汉为大司农,均系无稽之谈,实乃秦之长沙郡,汉之长沙国罗县城人也。《汉书》亦无大司农治粟内史罗珠也。“湘谱焚余”乃张宪忠攻克长沙时,被其乱兵所焚余页缮写之湘阴老谱所载,徙居汨罗者乃凌甫公,应有所据。后之纂修者。亦引证了有关史籍和方志,合乎史实和常情,迥异于江西、香港等谱之胡编臆造也。
世居罗城之程鹏后嗣传至昶公,明洪武初年移徙湘民入川,罗氏住前后左右者皆星散。昶公因携子孙曾避居巴陵(今岳阳)杨树桥。传五世至瑜公,生鑑、鈇、钺、钤四子。明成化年间(1465-1487)鑑、钺二公始以故土难忘,仍返旧地。鑑公居古罗城北门外;钺公居松古树,今范家园茶场。
派行:三修原派语  玉金思文伯,祖大兴启如。承上敬守发,其祥裕后书。
四修心派语:世德传声永,英才应运昌。本培枝正茂,源远泽添长。
            孝友恢先绪,经猷焕国光。象贤绍秀甫,兰桂愈生香。
江西吉水之崱公先世,乃罗城程鹏之后。但宋以来众说纷纭。南宋淳熙元年甲午(1174)罗汇之《秀川庆源图序》称:“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矣。……祖父相传自豫章徙来,则戡村罗氏实武陵(指企生)之后。”南宋宝庆三年丁亥(1227)罗沂之《秀川原始序》亦称:“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以为秀川之有罗氏自此始也。……罗氏自豫章徙吉州之同江,自同江徙庐陵戡村。……今同江有地名淘银塘者,邱木散围,屋宇虽湮没,而故老相传以为罗家墓,莫敢剪伐,其自豫章徙同江明矣。”江西柏林谱亦持崱为企生之后说;江西西山谱乃云崱公是企生弟遵生之后。然而明嘉靖状元罗洪先考证崱公之先世,长达八年之久,“盖尝遍考同姓之谱,以补其缺,所见凡数十种,无一可信。”并亲至楚者数月,“欲求湘中故城,以追溯春秋以来数千百年旧绪”,因城毁人徙,“亦漠然徒见山高而水青,无复有能详者矣。”故“其先不知何许人。后之志墓者,咸云徙自湘东,然竟逸其字与配氏,生卒”。“于是戡村世系,直断自大时始。”明嘉靖四年乙酉(1525)罗炼之吉水《竹溪桃林罗氏源流》则云:“崱本钱塘(今杭州)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壬申(732)任庐陵刺史,终于官,子孙遂家郡城西大巷口,复徙熂下水东淘银塘”。而罗洪先称:“崱公生于唐懿宗时(859-873),南唐时长、次被征兵,季子出更钱得免。其世为土著不出于宦游明矣。”府、郡志亦无罗崱为庐陵刺史等之记载。故一三零至一四零年前即任庐陵刺史之钱塘人罗崱,纯属子虚乌有也。吉水罗绋女婿、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其《罗氏万卷楼记》称:“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今庐陵之罗,其后也。”但《新唐书》载祖籍长沙之罗绍威,与罗隐“通谱系昭穆”;认罗稳为叔,则罗隐之祖籍显然亦是长沙,而非耒阳罗含之后明矣。罗隐生于唐太和七年癸丑(833),仅生一子名塞翁,充镇海军节度推官。生于唐懿宗时之罗崱显非钱塘罗隐之后也。近年福建版《中华罗氏通谱》据罗洪先所撰《寿族叔凤山七十》诗中,有“罗含有后重家声”之句,和耒阳谱之罗含四世孙幼成、幼武兄弟徙居庐陵,以及杨万里之妄言,又振振有辞确认崱公是罗含之后。考秀川谱确有七十岁族叔府学附生凤山,祝寿诗全文是:“罗含有后重家声,往向深山岁几更。身谢儒冠缘肖子,庭分宾席少难兄。结庐不计频移径,种树还因识养生。怪是菊花开独晚,独留樽酒纵闲情。”而《晋书》称罗含任荆州别驾时,在城西小州上立茅屋而居,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后来诗文中常用为人才或致仕有所托身之典故。如“西省文辞,应用罗含之学”;“庾信、罗含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祝寿诗乃以罗含之文才和居宅为凤山溢美之词,并非罗含之后。否则,罗洪先所纂秀川谱,为何不上溯至罗含?综上所述,崱公之先世既非豫章之企生、遵生,亦非钱塘罗隐和耒阳罗含之后明矣。而柏林谱之崱公先世弘从,因其后支分世系荒谬,故为罗洪先所否定。但宏从在唐开元中(713-741)为宝籍郎,卒湘阴,葬屈潭;其子绍经于唐天宝时(742-755)以明经任临清尉,卜居庐陵同江淘银塘。与“后之志墓者咸云徙自湘东”和“崱之上世在唐中叶已居戡村矣”吻合。而屈潭在湘阴之古罗城北,系程鹏后嗣世居地,崱公应是程鹏之后。弘从之上源世系无从稽考,下源可能应是弘从→绍经→周吉→仪举→天民→崱。江西诸谱则将天下罗氏,皆归诸豫章之珠公门下,因而妄称“自豫章徙来”。明清时谱则不书宏从卒湘阴,葬屈潭,否则,被质疑卒葬数百千里外之湘阴,何其用心良苦也。现查知湖北《罗氏历代统宗》则称罗崱为有守之後,其元孙君清字气柔→大兰→立权→崱→达→皎,以下世系与秀川谱相符。但大成谱载:有守→汉藩→宏位→伯远→清柔→大芗→立权→如朱、如珍和伯远→大兰→立诚、立信。未识真伪,照录于此,供有志于罗氏源流者参考。
浙江状元罗万化亦是程鹏之后。湘阴六塘铺黄谷塘谱载:明嘉靖时(1522-1566)罗孟维仕于浙江兵马司,落籍浙江。其子万化,字一甫,号康洲,隆庆二年丁卯(1568)进士第一。授修撰(从六品),历任江南主考官至礼部尚书(二品)。卒赠太子少保(二品),谥文懿。为人刚直,不畏权贵,不徇私(《浙江通志》有传),生铨、鉎、锦、 鋐四子,落籍浙江绍兴府,在今上虞市伦塘。而伦塘谱则称万化之十五世祖二十二郎,随南宋高宗南渡至杭州,后落业伦塘。另有浙江金华大门族谱载:处权,行无四,迁伦塘,是状元万化之祖。均系无稽之谈也。
二、罗家巷罗氏
崱公二十一世孙,崱→延→皖→询→庭直→三评事→大承事(拱臣、文昌)→炳→宗国→志和→贤卿→德瑞→仲杰→士明→庭珍→求飞→震禄→乎吉→兴礼→勉超→存琳、存和、存爵;士明次子庭瑞→求贤→昭善→祖德→茂芳→忠孙→质彬;明嘉靖时(1522-1566)由江西吉安徙居湘阴(今汩罗)白水塅,后分居罗家巷等地。派衍二十代,1200余人。
古罗城罗氏派行:宏才光祖德,功烈绍先人。尚期宗绪远,继起愈昌荣。
                士修敦品学,家道重彝伦。勋名万世钦。
三、杨梅塅罗氏
罗春实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由江西丰城古罗村来湘阴经商,落籍杨梅塅。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四、新开市罗氏
亦由丰城迁入。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五、白虎潭罗氏
由湖北迁入。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六、唐家山罗氏
由永州迁入。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七、古塘村罗氏
由益阳迁入。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八、临资口罗氏
由长沙迁入。罗氏之始迁祖、迁居年代及上源世系均未详。
九、白米塘罗氏
白家桥、白米塘、文家谱、韩湾垸祖先源委:“白米塘祖江公,与大桥祖系胞兄弟,长孟章、次孟维、三孟江兄弟三人,孟章生万初,隐居校籍,伏而不仕。生子五,初居红花团,再迁苏溪塅,其后裔有官袁州知府者;次孟维官浙江兵司马,入籍浙江,子万化中隆庆二年戊辰(1568)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三孟江公居五崙铺下,生子四:长瑸(万国),国子上舍徙罗塘,再迁狮子磨,后裔迁砂淋头,再迁白米塘,一支迁六塘铺。生子五:次瑾,迁白家桥,一支迁白马市土坪;三璠,子孙迁临资口,再迁韩湾垸;四琇,迁文家铺,一支大荆驿、苦竹巷、芦荻河;遗失八房或迁四川,或迁沅江,皆有传说。盖古罗城、铁罗坪迁居,其源流甚清。古罗城老谱,亦系其后嗣增生鸿章共相参订”
十、朱砂桥祖先源委:“朱砂桥系逢桥落业一大支,其历代祖亦不传。惟有明(代)祖朝泰公,子为公祥,孙为子渊、子涧。子分两支,其祖、大、兴、启派,亦与古罗城派同。近其族廷香于祖堂(烧香于祖先廷堂),观音像内寻出腹藏修于唐睿宗乾元二年族谱,(应为肃宗乾元二年己亥,759)。祖母肖氏,生子五,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朱砂桥系五郎子孙,则明明为古罗城分支矣。”
十一、 小江罗家山祖先源委:“小江云系朝奉公后,与朝泰公为兄弟,其上祖先亦不传。惟存仁公为洪武四年选贡,任陕西凤翔府推官,内升御史,巡按两淮,风浪失印,遂罢官。后有任游府者,亦军伍失律。其子孙青衿甚多,亦惑于吉水之说。不知洪武六年始移徙湘民入川,其祖存仁系四年选贡,何以云洪武初年迁湘(阴)。且朝奉公即系五郎之后,何以又云来自吉水,是亦未经考证矣。”
十二、 汤家山石头塘祖先源委:“汤家山系显吾公后。显吾明季时家资巨万,屡佐邑令战守,邑宰出奔白鹤洞。其子九人独募兵守城,势力不敌,一夕皆溃,其子孙潜居此处。盖汤家山石头塘原系显吾庄业也,朱砂桥分支源委其子孙留传最清。”
十三、 县城祖先源委:“显吾公住县城(湘阴),其族众最多,罗姓住者号曰罗半街。盖自迎秀门至北门罗家巷,皆为罗宅,其族之大可知矣。自经兵火,房屋荡然,族众皆散。平定后我生公始由朱砂桥迁县(城),与朱砂桥同祠同派。”
十四、 捍洲祖先源委:“捍洲祖鉴公、铁公,其先字派,亦与古罗城同,或系一脉。近忽云从湖北咸宁县观步桥迁来,观步桥亦先人落业处也。然其谱则系南昌府谱,且将朝泰公、朝奉公多行窜入,真所不解。然系抄本,不足信也。”
    十五、苏溪塅、大桥祖先源委:“大桥祖孟章公,子銮、由红花田迁罗家洞,再选苏溪塅。孙朝星、朝辰。辰后有文奎者,由布衣起家,官袁州知府,族人来往,面嘱不必认同宗。盖此公智谋素著,屡佐偏沅巡符,暨洪制军平定耿、尚两逆。吴逆恨之刺骨,恐他日遗累族人,故慎重如此。一支迁龙山县。善化(长沙)道光壬辰料举人、癸巳科进士分发浙江知县源一,云系朝星公子,孙湘宇公后。” 
    十六、 高华岭下一支:“此一支问其祖云自岳州做官迁此。查岳州只有罗仁为千户长,而寻其道家经据只有继安名,无仁公名,其继字派多与瑸、瑾四公子姓同,然其先不传。故四公修谱欲收入,尚俟考证。”
    十七、 大桥下另一支:“此一支近派与朱砂桥同。但查其祖先有继、绍、宗支派,与高华岭下一支同,此刻尚未查明也。”
     新市街一支:“新市街一支与朱砂桥同祠,查其分支祖有继字派,又有金、胜派以下祖多与朱砂桥同派。第分支祖与朱砂桥不合,宜其后人将另为一支也。”
    十八、 江湖岭(又云樟树岭)、金塘围、三合围、韩湾垸祖先源委:“江湖岭自云其祖宽四公吉水人,作湘邑校官落业。然考邑乘只有洪谟公,并无宽四公。洪谟公致仕后仍归江西,未尝在湘阴居住。而洪谟公吉水派则云宽、宏、能、正、国、查宽四公子又非宏字派,其非吉水人可知,其非在湘邑作校知。且其草谱所传祖先,与庐陵、永丰、吉水诸祖参差不合。近云其祖大风、大鸾与新康同宗,新康亦非江西人。盖古罗城迁居罗洋山族也,其江湖岭宗祠下窑湾有铁罗堤,系其祖落业处。后迁县城圃田巷,由圃田巷始分散各处。大抵显吾公住城,声势赫奕,族人恐致贻累。故本土著亦多托云来自江西也。”
    十九、 沅江罗家坊祖先源委:“沅江罗家坊其祖有字玉吾者,有字所者,与朱砂桥祖先同谱。已修,不敢直书从何处迁来,慎重之至。然其住处有古罗仑(今讹为五谷仑),又有铁罗堤,确然为古吴昌(今平江)分支无疑。后裔有廷赞公作酃县校官。”
    由此可知,今汨罗、湘阴和平江之罗氏,大部分是世居古罗县之罗子国遗民,一部分才是从江西等地遷回的。
 例迷宗字輩
衍宗仲正,有荣现存,启应永发,光大朝廷,
忠孝瑞世,佐佑泰平,天锡仁泽,久远祥祯,
德建名立,文臣武伦,克念一本,三纲鼎兴,
崇隆详序,钟运攸钦,和惠联芳,海寿山林。
(一共六十四辈)
衍宗仲正,友仁獻存,启应永发,光大朝廷,
忠孝瑞世,左右太平,天锡仁泽,久远祥祯,
德惠名立,文成武能,克彥一本,三纲鼎昌,
重隆祥緒,钟音修攸,荷惠蓮芳,海授三靈。即口述與傳記有誤!就有分別
二十、人物 :八人
《湖南通志》载有六人。
1、罗君用:秦荐举武陵令《岳阳风土记》,实乃秦黔中郡铁官。
2、罗  珍:君用子。宋元丰间(1078-1085)封孝感侯。
3、罗氏女:君用女。宋元丰间封孝烈灵妃。
4、罗  珠:江西谱称:罗珠字怀汉,仕汉为治粟内史,、大司农、相国等,惠帝初,奉命守九江郡。(治今安徽寿县),因郡人张交献地,遂与颖阴候灌婴筑豫章城,告成后遂家焉。而《汉书百官公卿表》无罗珠之名。汉高祖六年庚子(前201)已置豫章郡,而非惠帝时罗珠与灌婴所置。从而可认定江西谱所述,纯属无端编造矣。
5、罗存仁:明贡生,陕西凤翔府推官(七品)。
6、罗君聘:清康熙时荐举云南姚安府通判(六品),升江西袁州府知府(从四品)。
7、罗太森:清花翎游击(从三品)。
8、孟  维:浙江兵马司,子万化,隆庆二年戊辰(1568)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9、罗  琪:湖南汨罗人。一九三四年时国民政府中央军师长,后随军去台湾。曾于一九四三年夏返乡祭祖。   
第二节  平江罗氏
一九八四年普查罗氏14880余人。仍居有遗民后嗣,亦有自江西、广东迁入之罗氏。
一、世居罗氏
湘阴谱之“湘谱焚余”载有程远之后徙居平江。唐时有罗镶、字穆紫,为礼部(侍)郎,→富晏、富信、富彦三子。富晏字大临→子有庆,字宗远,妣颜氏,→迪、达、道、远四子。迪妣宁氏→承维、承纲、承纪、承礼、承书、承春、承秋、承文、承简九子。承文字日尚,妣李氏→孟、仁、义、智、信、礼、绪七子。仁字新德,妣艾氏→诰、谟、训三子。诰字廷献,唐僖宗时征黄巢有功,封镇殿将军,殁葬岑川九峰洞;夫人裴氏→实、袍、恒、邺四子,实字仪真唐时为盐铁使袍字德称,唐江州司马,转侍御史邺迁浙江;恒字世德,夫人祁氏→子公殿,殿妣伏氏,生当永、当发、当祥,当光、当远、当显、当耀、当必、当昌九子,兄弟分散,誓遇桥落业。
江西谱之珠公三十二世,遵生十六世孙仪贞和德称,与平江谱之名讳、年代及仕宦俱同,此并非巧合,实为同一人。其上源世系应是:永芳→程远→镶→富晏→有庆→迪→承文→仁→诰→实、袍。罗邺徙居浙江,与浙江余杭晚唐诗人罗邺同名同年代。虽然《唐才子传》称罗邺家资钜万,父名则,为盐铁使。但该书重在论文,略于记事,其父名及仕宦可能是胞兄仪贞之误记。况且罗邺乃罗隐之堂弟,而罗隐与绍威同为祖籍长沙,则其先祖可能是由平江徙居长沙,与罗邺同为程远之后。孰是孰非,仍须考证,此非定论也。
二、孝芬支系
湘阴古罗城永芳之后嗣念八,字元阳,生孝之、孝兰、孝茂、孝盛、孝桂、孝秀、孝芬、孝芳八子。值靖康(1126-1127)之乱,七子星散,惟孝芬由湘阴木瓜长寿街徙居平江。派衍虹桥、华桥、岑川、喻洞等地。笔者走访平江画桥及平东献钟正义村罗氏,二处族谱所记世系,大同小异,然俱认孝芬为基祖。现将正义村所记世系列出,以供借鉴:宗远由长沙回平邑城北画锦桥→迪、达、道、远,迪→承维、承纲、承纪、承春、秋、礼、书、文,承文→孟仁、孟义、孟礼、智、信、继,绪,孟仁→诰、谟、训,诰→禄元、松筠、柏筠,禄元→远定,为珠公四十一世,后唐时由高安迁回平邑画锦桥→仁节、仁俭、仁昭→明德→时举→衍奇→良琼→郁文→崇泰→念八→孝芝、孝兰、茂、盛、桂、秀、芬、芳,孝芬字廷扬号翠峰,宣和三年探花郎,历官吏部尚书,湖北盐远使。登第时建桥名画锦即今画桥是也。孝芬长子宗玉→太一、太二、太三;次子宗宾迁南江上塔市(参见南江永则支系);三子宗孙,四子宗仲迁桃花洞虹桥;五子宗琼迁善化县。上列各祖,均有详细记载其官名、居址,因篇幅所限,一概从略。其后裔分居平江城关、城北梓源关山洞、石矿、长寿黄金洞、金坪、献钟正义村、罗家洞长田、外迁浏东中岳包公湾下毛田、大围山青兰桥等处,一九九四年甲戌十二修时,有红丁834人。《零陵罗氏通谱》载三十八世元赐子孝芬,所记事迹与别谱同。然此谱出是浏阳营盘与江西部分罗氏合谱,其多穿凿,不可信也,录此仅供参考。
派行:维应斐孟绍,进永重士白。良彦光全楚,文林世泽昌。才华昭典籍,人品仰家邦  宠锡芳声远,荣膺令德彰。后昆绳祖武。集庆佐朝堂。
三、小一郎支系
崱公十一世孙,崱→达→皎→议→遵→元→才→仕雅→五郎→友修→小一郎,名元育,字君平,由江西吉水邓塘徙居江西分宜。南宋理宗时(1225-1264)其三子、次子及六孙,又由分宜徙居平江长寿大桥。第二孙之子为罗壁。
四、枞公支系
秀川谱载:崱公十三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弇→世臣→显祖→圣和→梦龙→枞公,宋末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平江。
五、大郎支系
崱公十四世孙,崱→达→皎→议→遵→軿→滋→献→十七郎→少三郎→思诚→大承事→世奇→大郎,宋末由江西吉水徙居平江。以上崱公之后之三支罗氏,外迁、失传未可知也。
六、铿声支系
涣→元良→隁→十郎→念七郎→万→则→卿→荫→元善→洪进→铭亮→浩→仲穆→恭→绣廉→富→万思之曾孙铿声,清康熙年间(1662-1772)由广东龙川徙居平东横冈汤家洞。广东谱元良之上源,迥异于吉水秀川谱之崱→达→皎→议→遵→元→涣;和崱→达→皎→议→遵→轩→金。疑系广东乃穿凿也。详见浏阳有关支系。
七、六即支系
1、珠公三十五世孙,崧公五子六郎,有嗣孙奇德、伯乐、仲佐、明友、云志、琢玉、瑞美→群英、介于等人,由江西万安之黄冈徙居平江东乡各地。
2、崧→六郎→蕃昌→衍竣→奕珙→世松→芳炤→恩传→流隅→锡鳌→之徐→光衿→仲荣→子荣→德文→以仁→思佐→恭则→崇湧→清素→习琼→宁倎→辅杞,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由万安徙居江西雩都(今于都)。其五世孙如光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由江西于都,迁湖南平江土龙土公坳创业。
3、奇德派下为卿,雍正五年丁未(1727)由于都徙平东土龙岭□暗洞,後又迁浆市流塅创业,为迁平始祖。
4、伯荣派下文上公,于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由江西于都,徙平东孚石梅湾。
5、伯荣派下为政,雍正五年丁未(1727),由于都徙浆市流塅新坊,後迁平北小坳。
6、伯荣派下群选,雍正十年壬子(1732),由于都迁平东土龙暗洞乾头垅立业,为迁平始祖。
7、伯荣派下三才,雍正六年戊申(1728)由于都迁平东土龙洞落业。
8、与仁派下声远乾隆三年戊午(1738)由于都迁平东万家源。
9、仲佐派下惟美雍正时,由于都徙居平东木瓜三口。
10、明友派下如六,康熙时由于都禾丰中堡,徙平东土龙西坑塝上。
11、傽公派下达甫,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由于都禾丰中堡,徙居平东土龙,复徙富家边来公坪开基立业,为迁平始祖。
12、宁傽派下芳应,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由于都禾丰中堡,徙居平东土龙付冲;
13、宁傽派下振先,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由于都禾丰中堡,迁平东龙门土龙冷家庄安居立业,为迁平始祖;
14、宁傽派下华文,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由于都禾丰中堡,迁平东毛湾禾镰洞立业,为迁平始祖;
15、宁傽派下惟玉、启元,康熙时由于都禾丰中堡,迁平东土龙何仙洞;
16、宁傽派下嗣桃雍正六年戊申(1728),由于都禾丰中堡 ,徙居平东涣潭; 
现如光派下裔居土龙土公坳等处812人;伯荣公派下裔居平东浆市等处238人;与仁裔居三江等处25人;仲佐派下裔居平东木瓜三口41人,于都禾丰419人;明友派下裔居平东土龙等处138人;达甫派下云志,裔居平东大源桥等处986人、瑞玉裔居东乡东山等处286人、琢玉裔居富家边等处415人;芳应派下裔居平东汤塅等处51人;维美、振先、华文三公派下裔居土龙禾镰洞等处662人;瑞美、介于等公派下裔居土龙何仙洞等处120人。
派行:齐宋文宣宇,宗定永高庠。庇应家庭立,宽宏宦宰良。
庙廊膺帝宠,完产庆安康。主度宸宫廓,官僚守寮宪章。
八、维华支系
明永乐时人。其上源未见于他谱,录此供参考:猛烈→君用→珠公→居厚→国彦→臣恭→邦俊→奉公→家珍→徵公→门兴→达公→季茂→昇公→霄公→佐→铿→绥→含→友→遵→宪→略→东陞→吴→育才→彰贤→惠→俊→冠→艺→成→通→世义→志伊→宗远→迪→承文→孟仁→诰→禄元→远定→仁昭→明德→时举→衍奇→良琼→郁文→崇泰→念八→孝芬→宗玉→太二→灵芝→的→文所→上传→璧→大岊→文表→伟秋→杨群→如珍→式源→守猛→则行→维华→应忠→斐端、婓郁、婓然、婓富。分居平江城内、本邑之虹桥、洞口、下芦洞、张城坑等处,一九九三年癸酉七修时,其人口分居城关147人,三犊源朱家塅48人、洪家塅97人、□家冲128人,甲山江城坑52人,三市162人,江东、浏阳278人,横江及铜锣塅22人,中县坪8人,合计942人。
画桥罗氏外迁至平江献钟乡正义村罗氏族谱记载之上源,与画桥谱之记载大大同小异:该谱上溯至珠系二十五世宗远,字连云,由长沙回平邑城北画锦桥→迪→承文→孟仁→诰→禄元字伯祥,唐时官尚书僕射左司郎,迁高安县→远定由高安迁回平邑画锦桥→仁昭→明德→时举→衍奇→良琼→郁文→崇泰→念八→孝芬→宗玉→太二→灵芝→的→文所→上传→璧→大岊→文表→伟秋→杨群→如珍→式源→守猛→则行→维光、维华。此源流详细记载了其旁支、历代名位、事迹, 囿于篇幅,均忽略未记。该谱标明良琼为四十一世,显然有误。若为三十一世方与罗氏源流相符。经查各地老谱,其谱列远定→仁节、仁俭、仁昭,与罗氏老谱不符:节、俭二公乃天雄军节度使绍威之五代孙延嗣之子;而仁昭则是天武→延禄之子,此处将其列为兄弟行,同名乎?穿凿乎?其宗远之上源,经查明高谱列其为遵生→智时→太中→景朗→万应→湘阜→世基→志永讳宗远,然其下源与平江谱显然不同。想是年远代湮,难于查正矣。正义村罗氏,一九九四年十二修时,统计人口共834人。现查知文贞之子光吾→世文宋朝散大夫,配龙氏→孝芬、兴实、大二,孝芬,字廷扬,号翠峰宋朝皇元探花,光禄大夫,任湖北荆州远使,加封吏部尚书,葬三白岩长冲。配谭氏→彪之、达之、坦之,彪之五子有谅→大三→士高→志万,配周氏→维华,住平江县锦桥侧,现岳州府属。该族维(惟)字辈有惟清、惟贤、惟先、惟秀、惟经、惟善、惟良、惟纯等人。此世系与平江画桥罗氏似是而非,然光吾后裔如冒认孝芬为祖,为何又有惟华等九惟呢?令人费解。
派行:见前孝芬支系。
九、南江支系
永则字玑号东山,由湖北通邑麦园里,迁居平江南江上塔市,复迁马鞍山周家园。妣李氏,生用经、用纶。其源流为:尹文→有声→汉义→宏庆→绍恢→鸣云→仪英→天推→从寅→宗严(此源流,与永丰湖西寅公之源流迥异)→德远→宠公元末明初,由江西临江府清江县迁湖北通邑麦园里→永元、永亨、永贞、永显、永达、永则→用经、用纶两大房,现有丁口5000人。外迁重庆酉阳、陕西凤阳、湖北郧阳各一支。
派行: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禄。
十、平江义口祠各支
1995年四修宗谱时,共39支,总计人口3077人。分别由江西、广东、浏阳等地迁入:
1、宪纲支系:康熙初年,由江西定南县迁平江北山思村。其源流吉→月明→盛治→应禧→实含→用廉→君政→成儒→彦谦→伯售→公积→叔性→以章→之红→懋达→宪纲。(吉公误认秀川金公为父,故其上源不记。)现有丁口187人。
2、允忠支系:景新递传至顺德→自高→廷标→盛治→应川→实赐→用遐→君乐→成格→彦垂→伯封→公辅→叔良→以纯→之光→懋材→宪周→光孝→秉珍→兴昌→克纲→允诚、允忠兄弟二人,于康熙二年癸卯(1663),由江西上犹县,迁平江嘉义坎塘竹头屋。诚公之孙亨礼、亨智、亨信复迁长沙善化县。两支一九九五年四修有丁口498人。
3、克亿支系:光孝→秉珍→兴隆→克亿,康熙年间由广东嘉应州兴宁县,迁平江坎塘杨树下。一九九五年四修时统计为人口396人。
4、兴锷支系:世→友亮→应刚→实至→用舒→君治→成器→彦远→伯朴→公则→叔芳→以达→之人→懋武→宪耀→光捷→秉祥→兴锷于雍正十三年,由浏阳迁平江丽江;其弟兴铧之后裔,亦于乾隆间迁平江许家洞。两支共有丁口57人。
5、克致支系:盛聪十一代孙以达→之润→懋森→显问→光盛→秉文→光远→克致乾隆年间,由浏阳徙居平江黄金洞大福溪。现有人口6人。
6、光化支系:以达→之人→懋武→宪恒→光化康熙年间由广东长乐县,迁平江东乡杞木髞,现居平江金坪等地,人口11人。
7、克宣支系:克宣字有正,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由四川成都迁平江黄金洞泥湾。次子允全→福吉复迁湖南江华东水营高桥。现居泥湾者仅10人。其源流为盛聪→应刚→实至→用舒→君治→成器→彦文→伯达→公盛→叔宗→以南→之康→懋峰→宪前→光思→秉诗→兴身→克宣。
8、允集支系:允集字万祥,康熙四十八年戊子(1708)生,乾隆年间由浏阳中一都,迁平江黄金洞将军洞,配徐氏生子五:长子福旺,迁陕西正安县,次子福大,亦迁陕西。现住平江者仅13人。其源流为:盛聪派下以达→之人→懋武→宪耀→光捷→秉暹→兴碧→克荷→允集。
9、光前支系:光前字用先,康熙年间随长兄光裕,由江西吉安龙泉县,迁浏阳东乡东冲茅园内(参见浏东东冲光裕支系)。历四年复迁平江坎塘九岭,现有人口93人。其源流为:汉仁第十三代孙晋→敬诒→锦耀→盛典→应明→实善→用礼→君英→成高→彦英→伯隆→公创→叔信→以德→之纲→懋业→宪谟→光前。
10、福泷支系:公字必荣,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生。原居浏阳百丈髞千拉嘴,乾隆九年甲子(1744),复迁平江北乡钟洞。现有子孙187人,分住钟洞桃树洞、瑚珮等地。其源流为:盛聪派下成器→彦文→伯达→公正→叔贤→以午→之梦→懋全→宪江→光红→秉义→兴汤→克监→允崇→福泷。
11、克江支系:克江字善以,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生于江西省赣州府长宁县黄香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由原籍迁平江东乡嘉义牛角冲乾垅里,现有人口20人,分别住在牛角冲、三眼桥塞上。其上源为:盛聪二子应乾→实真→用法→君德→成就→彦明→伯仁→公章→叔汉→以廷→之书→懋敬→宪汪→光显→秉祥→兴量→克江。
12、克仁支系:仁公字耀周,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生于江西上犹县营前墟滩泥坑。乾隆七年壬戌(1742),随兄耀廷携妻由原籍迁平江东乡木瓜。现居木瓜、平坳约159人。其上源为:盛聪→应柔→实早→用材→君若→成玉→彦阶→伯耀→公纪→叔→以修→之禧→懋禧→宪佐→光峻→秉宽→兴松→克仁。
13、克承支系:盛聪公十九世孙克承,字大为,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生。由浏阳崩破市迁平江周坊荞麦洞。其上源为:盛聪七世孙彦所→伯杰→公义→叔付→以礼→之达→懋哉→宪章→光宗→秉正→兴善→克承。
14、亨善支系:企生支下克己→允信→福荣→亨善,于嘉庆十年乙丑(1805),公与堂弟恩才,由浏阳迁平江周坊社庄。克承、亨善两房现住平江钟洞31人。
15、克声支系:盛聪第六代孙成器→彦明→伯正→公望→叔高→以级→之祜→懋文→宪云→光来→秉旺→兴祥→克声,由浏阳迁平江黄金洞山坑千金坦,现有人口28人。
16、克华支系:盛聪派下成器→彦明→伯升→公兴→叔妙→以树→之址→懋功→宪章→光炳→秉东→兴位→克华字大华,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生。于康熙年间迁平江九里外婆坡,现有人口5人。
17、光明支系:汉云十八代孙实含→用廉→君政→成真→彦通→伯兴→公定→叔玉→以其→之在→懋秀→宪盛→光明字福科,康熙二年癸卯(1663)生。康熙年间,由江西崇义县,迁平江思村北山,後迁浏阳周罗。现有丁口32人
18、时泰支系:汉仁第十四代孙世→友亮→盛聪→应刚→实理→用兴→君治→成道→彦清→伯纯→公直→叔秀→以道→之刚→懋德→宪三→光顺→秉发→兴锡→克赞→允书→福堂→亨玉→运怀→会肇→时成、时泰。时泰字伯振,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生。康熙年间随兄由广东迁入平江,现有人口2人。
19、会连支系:以道→之刚→懋忠→宪法→光前→秉忠→兴厚→克美→允达→福腾→亨材→运维→会连字芳远,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生,雍正初年,由广东大埔迁居平江辜家洞。配张氏,生子七,其七子时和,後迁居岳阳金尺洞,现有丁口72人,多数住金尺洞。
20、时连支系:克赞→允书→福堂→亨玉→运怀→会燕→时连、时中等七子。连公字伯登,康熙五年丙午(1666)生,康熙五十辛卯(1711)与弟时中由大埔县,迁平江辜家洞桐木坑。其曾孙嗣发,复迁平江岑川新福五尺塅,该房现有人口118人,分别住在岑川、辜家洞、浏阳达浒。
21、时遇支系:克赞→允书→福堂→亨玉→运怀→会选→时遇、时金兄弟,于康熙年间由广东大埔县,迁湖南平江辜家洞。现住辜家洞与卢头村约17人。
22、时成支系:克赞→允书→福堂→亨玉→运怀→会肇→时成、时泰,成公字伯定,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生,兄弟二人,康熙年间,由广东迁居平江黄金洞关上,现有人口282人,分别住在三眼桥、关上等地。
23、秉琼支系:盛聪第六代孙成器→彦明→伯安→公烂→叔瑾→以田→之茂→懋祺→宪仁→光俊→秉琼字琼鸣,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生,由广东惠州龙川县迁住浏阳,复由浏阳迁平江东乡渔潭。配黄氏,生有三子,现有人口50人,分别住在长寿龚家洞和胡家洞。
24、光铿支系:盛聪第六代孙成器→彦明→伯至→公连→叔祥→以焕→之是→懋志→宪需→光铿字法保,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生,配曾氏生子三。与弟光锵由龙川县铁长约金坑坝口,迁平江横江汤家洞,后裔分住嘉义横江、长寿保丰,约75人。
25、兴铎支系:成器玄孙叔芳→以达→之人→懋福→宪康→光鸣→秉达→兴铎字国兴,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生,由浏阳迁嘉义杏树滩对岸潘家洞,配丁氏生三子,现有子孙15人。
26、秉震支系:成器→彦明→伯至→公昭→叔庄→以兴→之明→懋其→宪乐→光斗→秉震字明汉,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生,雍正元年癸卯(1723),由广东龙川铁长约迁平江嘉义坎塘,配黄氏生子二,现有后裔70人,团住坎塘一村。
27、秉杰支系:盛聪→应刚→实见→用常→君光→成贤→彦彬→伯大→公英→叔福→以璥→之蔚→懋建→宪邦→光前→秉杰字汉元,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生,公由江西赣州府安远县,迁平江周坊黄泥坳。配严氏生子二,现子孙51人,散住在平江横江、谈墟等地。
28、宪早支系:世→友亮→盛琮→应微→实仁→用万→君绚→成材→彦秀→伯善→公朝→叔玉→以文→之二→懋元→宪早字子先,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生。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由醴陵县迁平邑谢江雷公塘。配赖氏生子五,后裔25人团住雷公塘一村。
29、亨万支系:顺德→廷标→盛诒→应川→实赐→用遐→君乐→成格(洪德)→彦生→伯高→公谦→叔清→以春→之文→懋长→宪梓→光华→秉监→兴云→克本→允聘→福昆→亨万字德才,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生。由广东惠州府龙川县铁场约,迁平江山丫洞。配妻陈氏生子六,现仅5人。
30、克循支系:遵生→昊→智友→温中→景信→万素→彦邦→洪祖→昂谷→景仁→览学→念三→三五→思聪→志广→念九→崒十→君敖→文宁→应酉→四三→公孙→永春→显宗→琦、琼→孔明→盛昌第七代孙彦孔→伯元→公联→叔练→以逢→之廷→懋载→宪清→光麟→秉吾→兴荣→克循字明兴,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生。乾隆三十一丙戌年(1766)由浏阳大江洞,迁平江黄金洞。配妻兰氏生子四,现后裔25人住黄金洞。
31、福伸支系:成格→彦垂→伯封→公辅→叔良→以纯→之麟→懋游→宪杰→光华→秉明→兴雅→克刚→允滕→福纲;克刚次子允义→福伸字全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生。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与堂兄福纲,由广东嘉义州兴宁县,同徙平江坎塘泉塘,现其后裔住泉塘与嘉义义口137人。
32、秉礼支系:宪宗次子琼公第十代孙伯綍→公诚→叔宏→以敬→之慎→懋善→宪吾→光三→秉礼字元文,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生。由浏阳东乡迁平江献钟车田上塅茶斗园。承重孙克福,迁汨罗跃马桥。秉礼现有后裔283人,分别住在车田、落鼓、渤头、嘉义东山高塅等地。亦有远徙贵州、安徽、台湾等地者。
33、兴香支系:琼→孔明→盛昌第五代孙君川→成万→彦中→伯直→公澄→叔仲→以中→之金→懋盛→宪准→光时→秉元→兴香字伟生,康熙二年癸卯(1663)生,配妻陈氏,生一子名克亮,由福建汀州上杭县,迁平江黄金洞杞木髞,现有后裔21人。
34、宪玖支系:孔明→盛蕃→应理→实行→用邦→君蕰→成紫→彦圣→伯綍→公广→叔进→以光→之封→懋科→宪玖字九万,顺治九年壬辰(1652)生。康熙初年,由广东长乐,迁嘉义桐坪,复迁嘉义徐里山。现有后裔31人。
35、时迎支系:成格→彦六→伯五→公伯→叔隆→以明→之敬→懋章→宪铎→光溪→秉祥→兴魁→克龙→允瞻→福辅→亨文→运贤→会潘→时迎。其子来寿,于道光二十庚子(1840)年,由浏阳迁湘阴县智斗山。时迎公后裔现住汨罗与平江岑川杨家洞等处共51人。
36、允众支系:遵生→昊→智友→温中→景信→万素→彦邦→洪祖→昂谷→景仁→览学→念三→三五→思聪→志广→念九→崒十→君敖→文宁→应酉→四三→公孙→永春→显宗→琦、琼→思行→盛贤→应朝→实德→用立→君崇→成意→彦达→伯台→公惠→叔金→以先→之贵→懋智→宪後→光礼→秉国→兴其→克朴、克柯,克朴子允众字尚宽,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生;柯子允珍字尚元,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生。兄弟二人于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由福建上杭罗丰山,迁平江嘉义邓家塅,现有子孙34人。
37、运飞支系:成格→彦生→伯元→公震→叔华→以六→之用→懋训→宪章→光成→秉申→兴九→克清→允执→福元→亨正→运飞字云凤,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生。康熙末年,由广东嘉应州兴宁县,迁平江辜家洞。配妻郭氏,生子五,现其后裔居平江献钟、新江等地176人。
38、克元支系:企生→昌→智通→怡祖→景谊→万卿→元领→世科→志平→尹茂→有文→汉宽→宏公→绍宗→周韜→仪凤→天瑞→学道→宗宏→德穏→廷宝→宁老→承欢→成河→端昭→朝仲→盛安→应哲→实旺→用仕→君永→成谌→彦志→伯省→公禹→叔仁→以乾→之春→懋楼→宪晓→光泰→秉珍→兴云→克元字善成,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生。嘉庆初年,由江西瑞州府高安县鲤鱼洲,迁平江三眼桥,後迁嘉义岭立业。配妻周氏,生子五:允渐、允惠、允店三人居平江;次子允受、三子允球住江西。现后裔居平江嘉义东山、浏阳古港船仓共57人。
39、亨喜支系:遵生公支下第六十三孙克杰→允贤→福厚→亨喜字祥茂,嘉庆三年生。嘉庆年间,由江西丰城,迁平江献钟,配妻聂氏,生子二,现其后裔居平江县城、献钟黄华、长寿街等处,共20人。
平江义口祠各支派行: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禄。
忠孝传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甲第,奕叶翠冠裳
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云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
平江义口罗氏之谱,虽然所列世系详明,然多支均列成格即娶九妻生十八子之洪德,持此说者,系浏阳营盘祠与江华、江永及部分江西族系,于同治间所修之罗氏宗谱。国民党七十七师罗子雯师长主修之《零陵罗氏通谱》,亦源于此谱。该谱荒谬绝伦,妄将天下罗姓之状元、榜眼、探花,统归于成康之子彦明、彦信派下。更有不可思议者,该谱将吉、世、则,列为秀川金公之子!不知秀川金公,乃是崱公第七世孙,其源流为:崱→达→皎→议→遵→轩→金→仕燮、仕宝、仕甫、仕龄、仕宽五子。何来吉、世、则也!然该谱又称六十八世成格第5子彦英讳大五名世;第十六子彦垂,讳伯七名吉;第十八子彦姿讳小九名庆。(浏阳一九九四年甲戌二修谱,亦称金公三子名庆)明高谱又列金→涣→元良→一缐→十郎→念七郎→万→吉、世、则。湘西《慈桑石罗氏宗谱》载:吉公行六十三郎,字亮远,与弟离福建汀州宁化县,徙广东兴宁南门社下。复由社下迁梅州石坑都罗塘;世公行七十三郎,字昭远。避乱由福建宁化迁兴宁北乡大坪;则公行八十三郎字英远,由宁化石壁村,徙广东长乐县。以上将各谱所列吉、世、则之上源,详载于此,供有志于罗氏源流者特别是吉、世、则之后裔参考。关于洪德公之上源,明高谱载:仪真→景新→仕伦→元傑→子建→仲太→谋→俊→仲权→荣庆→思行→奉初→昌龄→尚崇→洪德为四十六世。而义口谱列洪德为四十七世君乐之子,按豫章老派,“成”应为四十八世,其世次与源流两谱迥异,孰是孰非,一时难于定论。
十一、人物:十四人。
《湖南通志》载十二人,其中进士二人,举人三人,贡生二人,荐举一人,军功四人。
1、 罗孝芬:字延扬。宋宣和三年进士第三。累擢吏部郎中(六品),靖康初致仕。绍兴中起为永州通判(经查《永州府志•祑官•府志表》并无罗孝芬其人),仕至直秘阁(八品),提举荆湖南路茶盐公事。有《鸡肋集》。——《湖南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 罗  的:字锦远。南宋嘉定元年进士。    
3、 罗灵芝:字闻的。南宋绍兴二年举人。
4、  罗  璧:字子苍。南宋咸淳六年举人。宋亡,隐居不仕,考证经史疑义,著《识遗》十卷行于世,收入《四库全书》。——《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5、 罗承岱:清道光八年举人。国子监典籍(从九品)。     
6、 罗信忠:明贡生。知县(七品)。
7、 罗绍科:明贡生。提举(从五品)。                   
8、 罗三元:清花翎副将(从三品)。
9、 罗总胜:清花翎副将。
10、 罗品庄:清参将衔(三品)浙江游击(从三品),署(代理)金华右营都司(四品)。
11、 罗吉亮:清花翎游击。       
12、罗国桢:清荐举蓝翎同知衔(五品)知县(七品)。
13、罗纳川:(1899-1928)革命烈士。一九二五年由社会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建立平江第一个农民协会和农协自卫队。后调浏阳发展农运,次年回平江以“三支半枪”为基础开展武装斗争。一九二八年任平江、湘阴、岳阳游击总队党代表,同年四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解县途中,高声向群众宣传,揭露敌人罪行。在狱中仍秘密与各游击队联系;曾愤怒推倒国民党县长劝降酒宴,受尽酷刑,坚贞不屈遇害。——《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14、罗湘涛:(1900-1968)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参加平江南区游击队。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南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军需处长,新四军军需处副处长、师军工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军工部政委。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区和南京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委。一九五五年授予少将军衔。——《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第三节   岳阳及市区罗氏
原为岳阳(巴陵)县。一九八六年普查岳阳县罗氏10000多人,居第十八位。原岳阳县主要是六三支系。
一、 六三支系:元末六三携九子由江西南昌铁柱观凤凰楼花林咀,于大元年间迁至湖广岳州府巴陵(岳阳),数异其地,最后定居大云山下大云塅(今毛田镇云塅村)古台洞,生子九:长子伏一,裔居鹿角镇牛皋村;  次子伏二居鹿角镇济美塘,妣姜氏生成统居武昌,次子成经居鹿角,三子成桥居河塘;  三子伏三裔未详;  四子伏四字试玑,因避兵燹,复迁临湘桃林镇罗家墩,亦有裔居岳阳毛田镇者;  五子伏五字君运,妣邬氏生成盛,盛生五子,其四子彦信、五子彦瑞迁徙未详;伏五次子成後迁沔阳,三子成明迁湖北监利,其余裔居湘干港、板桥一带,亦有裔居岳阳大婆山、罗家港、市区文桥镇正竹荆村及远徙湘潭者;  六子伏六裔未详;  七子伏七字忠明,裔居大云山麓下罗步桥、筻口镇、黄沙街镇之各地、湘阴罗伏十二门等地,亦有外徙华容和湖北洪湖新堤门、大峰口者;  八子伏八字忠信,裔居塘家边、铁楼坡、白云岭、香炉山、朱家洞、湘湄大塘下。有远徙湖北利川三渡港、西湾湖、郧阳、监利及云南、四川、陕西者。  九子伏九由岳阳古台洞徙居长沙,再迁湘阴长岳街,兵灾后又回迁岳阳熊市介平塅。房谱载六三之上源有待考证。亦有房谱载其上源为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子文→彦达→邦直。据《湖北罗氏宗谱•统宗》记载:邦直→与进子六: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三子六三妣甘氏生子九:伏一、伏二、伏三、伏四、伏五徙湘潭县、伏六、伏七、伏八、伏九。虽然秀川谱邦直之孙有别名六三者,但其先祖无一人远徙南昌,是否崱公之后,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九九二年七修时,除伏一支系未参与合谱外,本届续修有人口共17.000余人。民国续谱时共有红丁7.000余人。
一九九九年九月廿日罗步桥文和给笔者来信称其始祖为实义,即彦明→仰源→远从→实义。
派行:六伏文玉世仲万添大潮,后用江西老派:盛应实用君……
二、昶公支系:汨罗古罗城世居罗氏程鹏之后昶公,字化日,贡生,元皇庆二年癸丑(1313)正月十八日午时生。其先世原居古罗城北门外。明初徙湘民入川,罗氏住前后左右者皆星散,公因携妻子子孙,曾避乱徙居岳阳杨树桥。始买田一坵曰“湘阴坵”立土地祠曰“铁罗神”,以志不忘先祖!成化年间(1465-1487)其六世孙鉴、钺兄弟回归故里;鈇、钤兄弟仍居原处。历年即久,上源世系派语皆不传。搜崇祯年间先人所载墨本亦然,子孙不敢妄为参入,转嫌派语不伦,故以世次别之。
三、六郎支系:徙居平江之六郎后嗣,有奇德、云志、芳应之嗣,和周均、茂均等徙居岳阳。
四、惠公支系:秀川谱载崱公十四世孙,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宣昭→冈→伯皋→中立→文振→惠公,宋末率寿桂、寿仁二子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岳州。
派行:参见平江六郎支系。
五、人物:十一人,《湖南通志》载九人,其中进士一人,举人二人,贡生五5人,荐举一1人。
1、 罗  瑶: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巡抚四川。  
2、 罗拱宿:明永乐二十一年举人。
3、 罗一梧:明嘉靖四十年举人。              
4、 罗尚价:明贡生。知县(七品)。
5、 罗  纲:明贡生。成化中知四川大宁县(七品)。息兵平盗,任满百姓乞留历任十二年。
6、 罗声益:清康熙时拔贡。 
7、 罗揩:清雍正时拔贡。 
8、 罗敏:清贡生。
9、 罗念湖:明代荐举福建莆田县丞(八品)。
10、罗  凤:字文祥。明代任四川庆符县学教谕,素有气节,师范端严。一时名人如杨一时、蒋冕、周叔等,皆出其门下。万历间何汝成至县,立庙祀之。——《四川通志》。
11、 罗叔章:(1899-1992)(女),岳阳县公田镇罗葡桥人。我国现代妇女运动之先驱,老一辈女革命家。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以民主人士身份进行工作,直至八十年代才经批准公开共产党员身份。一九三二年上海暨南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曾在江苏、上海等地中学任教。其后作过抗日救亡、妇女儿童、经济和统一战线等工作,并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任理事。以坚韧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战胜各种困难,一生经历过许多风云变幻的事件,颇具传奇色彩。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劳动部副部长、轻工业部副部长,全国妇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中央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摘自张全民《名人传记》。

第四节  临湘罗氏
主要是岳阳六三之后嗣。
一、伏四支系:六三之四子伏四,由岳阳大云山下,避居临湘桃林镇罗家墩村。生成鑑、成钰、成忠、成明四子;成鑑生子外迁;成钰生六子,有三子外迁;成忠裔居原地;成明无传。
二、伏五支系:六三之五子伏五,由岳阳大云塅扩居临湘干港桥。生三子:长子成盛仍居故里。亦有裔居他处和回居岳阳市区文桥镇正竹荆村者;次、季子成后和成明分别徙居湖北沔阳和监利。
三、伏八支系:六三之八子伏八,妣周氏生成富、成贵、成达、成鉴四子,有后嗣由岳阳大云塅扩居临湘花桥、童塅。有迁徙湖北洪湖达口镇者,两地共有80人。
四、宣公支系:兄弟二人明初由江西吉水十花街,商徙临湘芹菜冲。其弟宜公後徙长沙,六世孙,有迁湖北监利徐家河者。现其后裔居临湘聂市,一九九三年七修时有红丁270人。
五、洞真支系:公派名用斗号石庵。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生,明洪武二年己酉(1369)),随祖沂公由南昌县铁柱观凤凰楼花林嘴,徙临湘合盘源。祖沂公讳应隆与父实仁,老归原籍。至五世祖仁公迁杨田畈,配妻刘氏生辛山名君武,一子臣赞迁湖北沔阳。现居临湘五里乡杨田畈、文桥、合盘源(又名马头源),七修红丁120人。
六、彦衢支系:公字仲育,官名子亨,行龙三。以从戎授总旗,本道指挥佥事。宋人罗寿上其事,例授镇抚。生于洪武五年壬子(1372)后裔居临湘定湖乡100人。
七、继成支系:一名伸伯,字嗣宇,洪武二年己酉(1369),由江西永新县十三都谷村口旗下岭,携子迁湘,落业临湘定湖乡万库里石龙山师姑坤罗家坡。成公仍归故里,妣费氏生得星、得浴。现裔居定湖100人。
八、实镜支系:由江西徙临湘老县城陆城内的实镜公,生于元至正二年壬午(1342)现其后裔居源潭聂坳30人。
九、以盛支系:叔池之子以盛字居翁,生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后裔居长安镇30人,其余未详。
十、朝昌支系:公生于洪武四年辛亥(1371),初由江西吉安徙武宁县,复徙临湘羊楼司,现后裔20人居羊楼司尖山。
十一、公达支系:公达字伏五,妣鄔氏生叔盛、叔後、叔明,後、明二公俱外迁,居处失考。盛公裔居马头源100人。
十二、澄公支系:其父永忠公,原籍江西吉水拖船埠,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迁瑞州府兴昌县天宝乡三十二都岗头堡土地,生一子安七,安七生四子:进澄、贵澄、子澄、彦澄。惟进澄、贵澄二公复迁岳州府临湘县白沙都板庄里壕头鄢家冲落业。现况不详。参见桑植及桃源罗氏永忠条。
以上各支人口数,均系红丁即男丁,其上源均未详。派语亦缺。
十三、人物:《湖南通志》载有举人二人。
1、罗  谅:明永乐六年戊子(1408)举人。(避居临湘之伏四,生于元延祐七年庚申(1320),其孙或玄孙无罗谅,则之前另有罗氏徙居临湘,未详)
2、罗  奎:明嘉靖十九年举人,陕西汉中府推官(七品)。

第五节   华容罗氏
有南山和东山等罗氏,数千人。
一、南山罗氏
珠公四十六世、遵生三十世孙,珠→遵生→昊→智友→诚中→景哲→官达→元定→时英→原友→尹禄→有守→汉藩→宏位→伯远→清柔→大兰→立诚→如山赘东乡璜溪柏树下,妣饶氏→仁忠→架→元宪→缙→彦识→宗元→似实→孟暌→仲徽→应仕→季宇→学份→缉→熙秩→仲彬→得经→尚德,字崇堂,号顺庵。生于南宋宝祐二年甲寅(1254),江西安福县顺安乡康泰里人。生宝佑二年甲寅(1254),十月廿七日未时。元至正元年辛巳(1341)三月廿六日巳时殁,享寿八十八岁。景炎二年丁丑(1277)与文天祥同值国难,分部讨贼,潮阳之溃,部曲散落,力不能支,托隐于华容南山之阳,后遂家焉。元妣胡氏,续妣文氏,系庐陵信国公文天祥妹→觉心。,其季弟尚义→菊心居江西原籍,曾一道避居华容,后又返乡。至明初尚义之孙英玉举家再迁华容。今二支罗氏繁衍二十至二十六代,3000余人。族谱载尚德系珠公五十一世、企生三十五世孙,又云尚德于南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1278)举进士,官殿前宣议大夫;娶文氏,诰赠寿懿夫人,有信文公狱中《思妹词》传世。然而《吉安府志》和《江西通志》均无进士罗尚德之记载;况且景炎二年丁丑((1277)开科取士时,尚德已与文天祥抗击元军,何来举进士之说?宋代只有三品宣奉大夫、四品通议大夫,而无宣议大夫。故其所谓进士、宣议大夫、寿懿夫人,纯属子虚乌有也。据查文天祥乃吉水人,生于南宋端平三年丙申(1236),大于尚德十八岁,尚德远娶大于他十多岁文天祥之妹,实乃妄自编造,藉以炫耀矣。另据《零陵罗氏通谱》载:四十八世成进之子彦铭,讳从堂,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南乡板桥基,自迁居湖南省岳州华容县南山大罗家寄居。明洪武二十四年移居永明(现湖南江永县)枇杷所城内。妣闻氏子一伯忠即觉心。此说与南山罗氏相似,且尚德生子亦名觉心,此宁为巧合乎!然南山尚德为珠系五十一世,而彦铭则系珠公四十九世!两谱所记,似是而非,令人无可适从矣!录此供识者参考。
派行:       
原  派:锡泽愿万世,觐光永绍先。源长学必达,本立信以传。
    续  派:修福承祖德,作善思齐贤。昌家惟孝友,裕后在心田。
十修派:文良恭俭让,忠信礼义廉。国泰民安定,荣华富贵全。
二、天賜支系
秀川谱载:崱→达→皎→议→遵→軿→谏→盛器→思永→温恭→惟孝→璋→衡→应辉→玉公,明初由江西吉水徙居湖北公安。其次子天赐复由公安徙居湖南华容十都,生振宗等三子。
三、寿仁支系:由江西吉水徙居岳州之崱公十四世孙惠公,其次子寿仁,复徙华容,生子宗显。以上二支,经查无实据。
四、南分罗氏:用刚字乾臣,生咸淳二年丙寅(1266)。妣陈氏→君拔、君起。用刚公为珠公四十六世,与南山罗氏同祖时英。用刚公弟用柔、用济,与父实颖同徙武昌。
派行:江西老派。
五、东分罗氏:始祖惟忠公,宋淳佑元年辛丑(1241)进士,官荆州明威将军,墓前有宋赐华表、石围、石柱碑志。与南山罗氏同祖时英公。其源流:宏位→伯适→君正→达清→立信→学道徙钟陵→宗斌→惟忠。惟忠公胞弟惟芳,戊辰科贡举,其子孙居平江者各有谱牒。
考江西大成谱,载珠公二十九世,遵生十三世孙宏位,生于唐乾元元年戊戌(758),生子十:伯逊、伯巡、、伯达、伯远等,并无伯适其人。所谓惟忠为南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1241)进士,则宏位至惟忠六十余年一代,有悖常理。宋代至清代武官只有上将军、建威将军、、振威将军,而无所谓明威将军。《荆州府志》及《湖北通志》,亦无惟忠为将军、进士之记载。故其功名仕宦显系编造也。
派行:江西老派。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