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世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世系>各地世系

常德罗氏源流概述

 罗先骥 发布时间:2016-06-07

 

   常德市辖市和桃源、汉寿、安乡、津市、澧县、临澧、石门七县市。罗氏十余万人,大都是在元末至明万历年间由江西迁入。
第一节    市区罗氏
市区分鼎城和武陵二区。汉至南朝陈属临沅县,隋唐至清末为武陵县,民国二年癸丑(1913年)改名常德县。一九八八年原常德县改为鼎城区,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合置常德市区。罗氏20000多人,有多支。
一、马桥廷恩支系
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宣昭→周→致和→弥明→幼松→敏忠→壬五郎之嗣孙存五字智时,与弟存六于明永乐八年庚寅(1410)由江西移民桃源,后裔分住八字路乡、桃花园、牯牛乡等处,现派衍190余人;存六字智友,与兄存五,于明初由江西吉安徙居桃源八字路乡古寺村,现有后裔210余人。存六→源澄→琻→廷恩→宥成→角星→日章→朝干,明末由桃源浔阳坪分居武陵马桥。派衍二十四代,达400余人。   族谱误记存五、存六、存七兄弟为崱系应炽→志学→用大之子。
派行:存源全适宜,星应经世英。名宗以振恒,昌祚丕元守。典范全光。
又派:存永仲景仁,文学应宗鸿。士登以振恒,昌祚丕元守。典范全光。
二、党家庵训公支系
训公原籍江西吉水县栗树土地人氏,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1423)移籍湘武前乡百度村张家坪老屋湾定居。是年湘水两岸,旱魔成灾,百日无雨。公由赣经洞庭,天降喜雨,湘水猛溢灌万顷,桔苗复萌,收成大好,万民欢庆鼓舞,此乃公迁移之吉兆也。亦系我族谓《湘淋堂》之由来也。原配谭氏无出,继配莫氏生华、荣儿二子,派衍上、中、下三房,现已历二十代,其后裔约1000余人。散居于绕祠二十里以内者有:党家庵、芭蕉冲、长茅岭、七斗冲、发旺桥、铁牛湾、荆树湾、黄土店、红岩嘴、金银桥、清凉冲、港二口等地;五十里以外者有:常德鼎城区西洞庭农场、桃源牯牛山、长沙市、邵阳市、武陵镇等处。  其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原派  玉人天大志,金水木土正。文欲经邦国,武恩祐朝廷。
续派  诗书光世泽,孝友丕家声。承先常启后,继述永维新。
再派  圣谕贤言珍,诲道禀纲纪。仁义礼智信,明理乐清平。
三、大洋湖文友支系
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政→安吉→知微→云胜→嘉→必克→能久→庭芒→居孝之季子文友,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由江西吉水富田水南,徙居龙阳(今汉寿)龙潭龙文乡大龙湖。生三子,长子用昌仍归原籍;次子用章分居益阳;季子用舒卜居县城东门。用舒传至十三世孙超域,清道光年间(1821-1850)迁居武陵,今鼎城区大洋湖。文友公派衍二十余代,2000余人。
派行:五代起  本系应大绍,过洪志学起。家兆征宗德,继昌世泽昭。
续  派   懋昭怀孝振,光泽道根深。良善隆华定,毓康富万金。
四、观音庄景星支系
珠公嗣孙鼎星二弟景星,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武陵东门外观音桥,今武陵区。长子永远,居八官五村障,分住观音庄村、罗家岗村、遇仙桥村、白龙口村、等地;次子永道居芦荻山乡台家铺,派衍二十余代,3000余人。分居芦荻山乡之双往垱、罗家岗、遇仙桥、白龙口、苗儿港、观音庄、台家铺、鼎城区牛鼻滩镇之萧家湾、南县太白州贺家山南港村、安乡县陈家嘴芦山台家铺村。亦有迁居湖北公安等地者。六修族谱时,景星后裔共有4000余人,尚有约有1000余人未入谱。上源世系未详。    族谱误记丰城拖船埠为吉水拖船埠,因而景星兄弟误作崱系应炽→几学→志大之子也。
派行:惟泰哲续单,玉树群丹芳。善有余庆,继美宝祥。培元增秀,
 泽广运长。宗功丕著,祖德昭彰。绍述先业,迪笃前光。
五、白鹤村继星支系
珠公嗣孙鼎星三弟继星,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偕子永佩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武陵猫兜塌,今武陵区河洑镇白鹤村。派衍二十六代,1800余人,约有700余人未入谱。主要分居河洑镇之白鹤、德。(11)端实,讳校,字端实,行一,配某氏,同父迁常德。仲隆,讳远,字仲隆,行一,配苏氏→关隆夭,亦移洪流、全美、丹洲,鼎城区之蔡家岗、延寿,扩居桃源之陬市镇双朝门、罗家冲、高湾和徙居石门之马溪、泥儿垭等地。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继星永惟泰,哲续丹玉彩。万应人廷元,大学成昌明。世泽宗功丕,
 高尚定维兴。荣华富贵旺,文武双全强。宗发永远盛。
六、石门桥文广兄弟支系
珠公嗣孙文广、文绍、文德、文晏、文汉兄弟五人,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武陵东关外唐封乡上得村栗港上得桥即今之石门桥罗家岗。派衍二十二约2000余人,(尚有约700余人未入谱。)分居鼎城区、武陵区,扩居桃源、汉寿、安乡等地。 其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继绍光先泽,祐启裕后昌。诗书能立志,礼义可安邦。道承宗业远,
            徽耀大家康。礼教遵祖训。俊杰振家邦。前贤传孝友,历代显名扬。
七、白洋坪仲奥支系
珠公嗣孙仲奥三兄弟,同游楚南,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拖船埠杨梓洲移民武陵。长房落籍常桃泥窝谭,二房落籍龙邑金鹅嘴,三弟仲奥居武陵百度村仙鹤山白洋桥,今武陵区尧天坪镇白洋坪。派衍二十余代,2000余人。主要聚居于尧天坪670人,有扩居桃源文石山354人,亦有徙居泸溪大塘坳妹儿溪者,分居杆子坪,吉信等地,共约400余人,徙居洪江(今洪江市洪江镇)者未详。远徙重庆酉阳30人,四川1030人,在北京居住者38人,外迁云南者48人。  其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仲单兴罗宗,上于之启学士,宏道大儒邦,英名盛世昌。德泽承先业,
 兴仁国有光。晋初传绪远,祥开显荣芳。积善家庭裕,江右发源长。
八、尧天坪清公支系
清公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江西徙居益阳晒谷岩,后至武陵尧天坪定居,派衍二十一代,2374人,主要聚居于尧天坪、长茅岭、港二口等地,散居于沅陵、湖北宣恩、重庆彭水等处。秀公于清初徙居辰州(今沅陵)界岭,其现况不详;清→崇仁、崇礼→廷玉→凤朝→邦明→忠、凤→人元、人闵、人奇→名道、名显、名坤→三鲸、三鳌、三鲤。三鳌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徙居湖北鹤峰州,九年后复迁施南宣恩县高罗乡九间店罗家堡定居,其后裔现居罗家堡140人,其余散居外地者,约100余人;有迁四川(今重庆)彭水者。清公之上源世系未详。    族谱载:公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古桑州罗家村,“自明永乐年间,我清公自江右出仕楚南,始居益水晒谷岩,永乐二年宦游常武,爱其山青水秀,卜宅武陵前河百度村之尧天坪。遂家焉。”“宦游常武”乃无稽之谈也。实则是此时从江西丰城移民常德、桃源、汉寿等地。清公应是先至益阳,而后定居武陵也。族谱载有雯通子铁公以上世系,与大成谱符,唯铁公四子廷仁公为诸谱无。廷仁→厚友→绍琦→琑→让→倜→实→仕伦→祥实→治→位→子建→钧→运干→澄→中→明潜→霖→子直→真一→天池,立公系出何人不详→文孙→基→用嗣→务远。因晒谷岩族谱破损过甚,其世系无法延续,录此仅供参考。  洪福寺罗氏,原万宝公一系,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迁长沙,后裔又由长沙迁常德郭家铺罗家港落业,建祠于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再由罗家港迁居尧天坪中太桥罗家湾,十八世纪又由中太桥迁居洪福寺,本届与晒谷岩通谱。
派行;:清崇廷罗邦罗,人名三才,英秀文光。辛亥续派歌  万世昌隆,荣增来裔。玉鼎贻辉,
湘琳衍瑞。统绪永承,鸿登宗谊。孝友延长,以蕃后嗣,积善启祥,允昭明德。 
    笔者二零零三年癸未及二零零七年丁亥,两次访问九间店罗家堡,得见该罗家有一套保存完好的老谱,记有迁居常德各支罗氏资料,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1)四十六世孟高,讳敏,字孟高,行三,配张氏,迁常德府武陵,生万俊、万金。(2)文郁,讳彧,字文郁,行二,配陈氏,生朝珠、朝龙。(3)叔文,讳徹,字叔文,行五,生永乐时,配谢氏生琼、琚,与母同迁常德府龙阳县(今汉寿)。(4)启哲,讳理,字启哲,行四,号简素,有文集,生至正时,配李氏,奉命迁常德府武陵县淰坪村,生克起、克恭、克宽、克刚,女秀娘適曾。(5)德和,讳普,字德和,行六,配胡氏生一子:佩,永乐四年,迁常德府武陵县,居火烧岭。(6)叔成,正统间迁常德府。(7)清雅,讳天宝,字清雅,行一,配熊氏生推己、责己、由己,均商常德府。(8)世昌,讳蕃,字世昌,行三,配游氏,永乐间随夫迁常德。(9)启让,讳瑞,字启让,行二,迁武陵县。(10)后素,讳迟,字后素,配阙氏→员中,迁常常德。(12)石笏,讳庚,字西可,迁常德。又有鼎公迁龙邑。  以上数支,现在常德罗氏,均未见其踪影,外迁耶,失传耶?抑或现有罗氏改名耶,难以辨析。
一九九九年己卯岁古五月二十五日访沅陵县官庄粮店世俭,他称祖宗来自常德尧天坪,现住官庄界亭村约有50余人,未识为何派系。
九、伯沣支系
吉水秀川谱载崱公十二世孙,崱→达→皎→议→遵→軿→绅→诏→熙→维岳→廷谏→伯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常德府,是否失传或外迁,未详。
常德、桃源之谱称鼎星、继星、存五、梦弼等,分别为崱下志大,用大、必大之子,然尧天坪白洋坪仲奥支系,自康熙至民国各谱,均称仲奥公兄弟三人由南昌府丰城县杨梓洲,于永乐二年同游楚南,长房落籍泥窝潭乡,次房落籍常德府龙邑金鹅嘴。据此金鹅嘴之鼎星之子永昌,非崱公之后明矣。  经查秀川谱,得知志大等上下源流为:崱•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志学、几学、惟学,志学→用大→志云→瑞、祥,绮。而桃源谱却载,用大→存五、存六、存七,与秀川谱所载,用大仅生一子名志云,字懋德,行方一,却大相径庭;几学→必大、方大、志大,必大→梦辅、梦弼,辅公→益宗、鼎宗、艮宗;弼公→宗复、涣宗、晋宗,却未见永启、永昌、永华之名,更无迁徙桃源之记载;志大→嶽、凤、昭,三子俱在秀川开派,且为洪先公之九世祖。金鹅嘴等族谱称:志大→景星、岳星、凤星、鼎星、继星、瑾星,其与秀川罗氏族谱之记载,风马牛不相及。至于方大→梦连,就更不及一提了。以上各支,与秀川之不同,是何故耶?读者自察之。
十、人物:《湖南通志》载常德府(明清时领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十二人,除罗江鳞系桃源外,余十一人未详何县人。其中举人八人,贡生三人。
1、 罗  珍:清乾隆十五年武举人。   2、 罗  鋐:清乾隆十八年武举人。
3、 罗镇南:清乾隆二十五年武举人,授千总(六品)。
4、 罗协海:清嘉庆六年武举人。     5、 罗韦善:清嘉庆二十四年武举人。
6、 罗泽洪:清嘉庆二十四年武举人。古文坪副府(七品)。
7、 罗四维:清道光八年武举人。     8、罗群英:清同治二十年武举人。
9、 罗  郁:明贡生。               10、罗  仪:明贡生。学正(从九品)。
11、罗世贤:清贡生。
市区4人,《湖南通志》载有3人,其中举人、贡生、孝友各1人。
1、 罗尚钊:清光绪元武年武举人。   2、 罗时升:明贡生。知县(七品)。
3、 罗尚质:性孝友,让产与其弟;父懋宪病疽,跪而吮之。献贼寇郡(张献忠进犯郡城),积尸满野,尚质损资殓瘗数千人。
4、罗泽闿:(1905-?)中将。早年毕业于长沙第三军分校,一九二七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后又入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深造。历任军政部上校科长、军令部第四处处长、西北参谋训练班班主任、第七预备师师长、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第一九一师师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第一战区长官部西安指挥所主任、军政部军务署司长、青年军第二零二师师长等职。一九四六年后曾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选派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一九四七年当选为党团合併后的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一九四八年曾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总统府参军、少将。一九四九年任第三十七军中将军长,后去台湾。——《民国人物大辞典》。
第二节    桃源罗氏
桃源罗氏30000余人,居第十二位。有宗祠者20多支,大都在明永乐和万历年间由江西吉水和丰城迁入。
一、观音巷存五兄弟支系
存五、存六兄弟,于明永乐八年庚寅(1410)由江西移民桃源。存五居延口村上边街观音巷,派衍二十一代,1500余人。主要分居八字路乡罗家冲、龙虎、三板桥、新化港和扩居常德市武陵区之逆江坪、尧天坪等地, 其上源世系不详。 族谱误记存五兄弟乃崱系应炽→志学→用大之子。
派行:以振恒昌祚,培元守典长。卜宜冠南宇,景富允宏章。
尧天坪元鸿寄来存五、存六两房派行:
存源全适,宜星应经。世英名。以振恒昌祚,培元守典长。
又 派:存永仲景仁,文学应宗鸿士登。以振恒昌祚,培元守典长。卜宜冠南宇,景富允宏章。
二、下坊村存六支系
存五胞弟存六定居八字路乡下坊村,派衍二十四代,2100余人。分居养珠湖、卢家滩、五保山、寻阳坪和常德马桥等处。
村五、存六兄弟之资料,请参看常德市罗氏《马桥廷恩支系》。
三、雷公堰永升支系
存七→永吉,居江西老家,永升居陬市镇雷公汇及土东乡、与雷公堰麦湾,漆河镇涌泉罗氏与其同祖,现有后裔400余人;三子永忠仍居江西。
四、罗家岗万春支系
罗敏,字孟高,生子三:万春、万松(金)、万象三子。明万历年间(1573-1619),兄弟三人,由江西徙居桃源。万春居罗家岗,派衍二十一代,2000余人。主要分居三元村罗家岗,古堤枞树山、花山咀、罗卜岗;亦有徙居汉寿鸭子港、南县老油榨和桑植、永顺等地者。其上源世系不详。
派行:系朝广国,起天木文,正士宗昌。元本之丕著,
祖泽昭彰。绍述先业,迪笃前光。
五、木塘坪万松支系
万春次弟万松,定居杜青村木塘坪,今罗家湖。派衍六支房,二十一代,1800余人。聚居罗家湖,亦有扩居常德和徙居桑植、贵州思南等地者。其上源族人有异议故不录。
派行:维世高天德,富贵永长清。凤麟时发瑞,兰芷益争荣。
诗书辉国治,仁孝报家声。敦本扬芬远,同觇福履成。
六、罗家冲万象支系
万春季弟万象,定居南湖罗家冲。派衍二十三代,1700余人。主要分居八字路乡大罗家冲、小罗家冲等地。
万松房有族人考证万松乃永富之后,但万春房谱载明万春、万松、万象为胞兄弟。
七、七里桥永富支系
珠公嗣孙鼎星三子永富(开一),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偕永昌、永高兄弟,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澧州(今澧县)。永富再迁桃源七里桥录罗坪(热水坑),派衍二十四代,3000余人。主要分居二里岗、七里桥、尧河、车湖垸和扩居常德尧天坪等地。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良士登廷上,忠名显大邦。家声恒有庆,祖德发其光。
建立人咸美,尚明道克光。肇茎成盛业,绍绪定延长。
八、六房湾永清支系
珠公嗣孙瑾星之子永清,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桃源下坊村罗家凼六房湾。现况及上源世系未详。
九、港塌坪永启支系
珠公嗣孙梦弼长子永启,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移民土东乡之港塌坪。原籍及上源世系未详。尧天坪元鸿,提供了一份《桃源罗氏世系表》,资料十分详尽,上溯至秦时君用公,下至桃源各基祖之源流,井然有序,然多有牵强附会之处。其中称梦弼为秀川罗延九世孙良翰(江西吉水谱注良翰即良弼)生子三:永忠、永昌、永华,昌居江西;华迁安化;忠生于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迁江西瑞州兴昌县天宝乡三十二都岗头配王氏→安七→进澄、贵澄、子澄、彦澄,兄弟同徙桃源建祠于桃源土东乡港塌坪。
十、莫溪永海支系
珠公嗣孙永海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移民桃源莫溪。原籍及上源世系未详。    族谱误记永海乃崱系应炽→几学→方大→梦琏之子。方大之子为梦裳、梦吉,而非梦琏。
十一、泥窝潭仲堃支系
珠公嗣孙仲堃,明永乐二年由江西丰城拖船埠朱家巷移民桃源泥窝潭。派衍二十三代,1700余人。分居泥窝潭、录罗坪和三叉河。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天志玉宗大,文武兴朝邦。礼乐圣贤言,和平忠美瑞。
祖往世泽扬,荣华富贵长。绪录先烈远,读创景辉煌。
十二、泥窝潭仲杰支系
珠公嗣孙仲杰,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天宝乡经岳州临湘邬家冲,移民桃源泥窝潭。派衍二十三代,1700余人。上源世系未详。    常德仲奥房谱载:仲奥兄弟三人于明永乐二年由江西丰城拖船埠徙居武陵,仲奥定居白洋桥。桃源原属武陵,仍统称武陵,白洋桥与泥窝潭相距仅数十里。其时系奉诏移民武陵,故仲坤、仲堃、仲奥三人疑是胞兄弟。
派行:澄道洪万单,其人天时泽。祖德大如文,维彬方朝立。
有志必学先,家声用以光。登廷曰名士,礼元定代昌。
十三、九溪鼎公支系
鼎公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江西吉水徙居桃源九溪官庄坪,派衍二十余代,派衍数千人。分居官庄坪、白岩、两河、土金、青华、郝坪、二方坪、黄石等地。亦有徙居湖北宣恩者。上源世系未详。
派行:鸣其大泽,国廷元士。文德有志,本宗克昌。继体思孝,向善必先。昌起怀上,邦耀业扬。年定丕显,立朝永芳。贵之君子,学高才尚。修身洁行,雄杰英昂。依法平治,世道清旺。东方红久,万家长祥。兴华龙建,百代安康。
十四、学德支系
新化之一松→彦一→元七郎→洪德→关一→朝觐→堂卿→惟远→东甫→仁叔→华仲→原禄9世孙学德,清康熙年间(1662-1722)徙居桃源大安村上庄坪、罗家冲等地。
此外,新化一松→彦三房之二十四世孙启寿,有四子徙居桃源。新化云飞•八翁房之二十一世孙隆宗,于清乾隆时(1736-1795)徙居桃源。安化仕德房有后裔扩居桃源粟米溪。沅陵道通房亦有后裔扩居桃源。
十五、大堰坝琏公支系
马鬃乡三口让罗氏始祖琏公,生成化元年乙酉(1465),原籍江西庐陵县,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访秦人古迹,因卜居陬市。妣熊氏,生贵明、贵英。明公后裔分住三口让约200人,文峰村约300人,罗家店村约400人,双溪口乡东洋山约40人,陬市长岭中椿裔、陬市大里坪鸬鹚洲、涌泉乡连珠桥,均系琏公后裔,其现况不详。琏公后裔一支迁居永顺柏杨乡柏杨村,现其后裔分别住柏杨村110人、泽家乡拔古村罗家坡约300人、马夫寨120人;英公过继胡姓为嗣。前出仕龙岩分县。胡以泰后紫霞滩胡大来县城,白鹤堂胡文德等是其后也。
派行:十一世起  中正立德盛世之光启家。维善学以定,克绍有志,必守其祥。
敦厚崇礼,万代荣昌,(可则乃良)人成道一,永兴南邦。
十六、指防村源公支系
磨盘洲曾名罗利坪,该支罗氏,因无族谱资料,故未知其详,仅知始祖名源,配刘氏,生二子,一子承罗氏祧,后裔住指防村约600余人,居附近者,约100余人。其裔孙遇英公迁桑植县五道水汪家坪村罗家,现有320余人;迁一支四川忠县,玉海始迁,其现况不详;一子承刘姓祧,现刘姓住本村者,约80余人,住附近者约240人。
派行:承先维孝,文明大启。长乐联宗,永发其祥。万福攸同子孙谦裔。
十七、牯牛乡宗洪支系
洪公字应祥,原籍江南昌府丰城县松柏林枫树下,洪武八年乙卯(1375),徙居湖南桃源县牯牛乡定居,妣马氏生子四:仁桥、仁邦、仁威、仁宪,洪公去世后,除长子仁桥仍住牯牛外,其余三兄弟,俱随母迁居贵州天柱县兰田楞寨。其现况不详。
十八、土坝村泥河沾罗氏,有迁贵州安龙县城关,原无字派,后因道周举恩进士,道许弟兄遂以父溃澄为派源,即溃道洪万单,其人天时泽。祖德大如文,维秉方朝立。有志必学先,家声用以光。登庭月名士,体元定代昌。现以传至文—先字辈。参见上九、港塌坪永启支系
十九、珠公四十五世孙思立三子应朴→俊学、时学、逊学,俊学迁居楚南桃源复船冈,详情待考。
二十、人物:《湖南通志》载有四十五人,仅次于长沙(长沙和善化)、湘乡、茶陵和安乡,居第五位。其中进士四人,举人十二人,贡生二十七人,军功一人,世袭一人。
1、 罗其鼎:字耳臣。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行人(八品)。性笃孝,母丧,值乡试,不预含殓,终身不食肉衣帛,贞介有守,明亡,隐居不出。遇灾荒,募粮施粥,全活甚众。卒后,门人私谥“贞易先生”。诗文清丽,著有《月江》、《仙掌草》等集。——《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 罗人琮:字宗玉。曾在家乡组织团练(抗清),清顺治五年(1648 )清兵占领桃源,与家人被俘。在狱中惨遭毒刑,坚贞不屈,以民族气节自勉。南明亡后出狱,承认现实。顺治十八年(1661)中进士,授宁波(府)推官(七品)。改陕西朝邑知县(七品),奏免灾粮,清冤狱,有政声。吴三桂叛,平涼总兵王辅臣起兵响应,人琮安抚人民,境内井然。康熙七年(1668)升四川道监察御史(从五品),直方不讳,有“真御史“之誉。十八年,因揭露江南臬司(三品按察使)崔维雅贪污残暴,被反诬罢官回乡,以诗书自娱,年九十卒。生平笃于内行,为乡人所称。著有《紫罗山人集》、《最古园集》。——《湖南通志》、《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3、 罗  绍:清乾隆十三年武进士。贵州朗洞营(今黎平县西北)参将(三品)。
4、 罗起龙:清道光二十年武进士。广西都司(四品)。
5、 罗应选:明天启四年举人。授广西柳州府推官(七品),改四川龙安府推官。张献忠寇四川,应选婴城拒守,以死自誓。及城陷,举家罹难。
6、 罗名臣:明天启四年举人。    7、罗  锦:明崇祯六年举人。
8、罗维都:明崇祯六年举人。    9、 罗肖祖:清乾隆二十四年举人。教谕(八品)。
10、罗泽坤:清乾隆三十年举人。福建漳浦县知县。
11、罗南英:清乾隆三十六年举人。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知县。劝耕读,助婚嫁,讼至立剖,远者就其地谳之。擢邵武同知,士民泣送者数千人,巡抚秦承恩具奏,得旨嘉奖。旋因病告归,卒。  12、罗正瑞:清同治九年举人。13、罗泽浚:清乾隆六年武举人。
14、罗江鳞:清乾隆二十七年武举人。分发贵州抚标右营千总(六品)。作战勇猛,历任贵州朗洞营右军守备(五品)、上江协都司(四品)、铜仁协游击(从三品)、云南元江营参将(三品)、腾越协副将(从二品),调龙陵协副将,云南鹤丽镇总兵(二品),署贵州提督(从一品)。——《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15、罗文彪:字炳南。清嘉庆十二年武举人。累官(至)镇竿镇(在今凤凰县)游击(从三品)。因奉调出征,枪伤头顶,病卒。有旨赐恩骑尉(七品)世职(世袭)。长子良翰由武生袭恩骑尉,官常德协千总(六品)。咸丰四年(1854)粤逆(太平军)陷常德,阵亡,恤赏云骑尉(五品)世职。
16、罗  鼎:清道光二十九年武举人。    17、罗衮:明贡生。
18、罗宜:明贡生。训导(从九品)。     19、罗廷科:明贡生。
22、罗天纬:清康熙时拔贡生。          23、罗时祜:清康熙时拔贡生。黔阳教谕
24、罗天绪:字慎庵。事父母孝,父殃,庐墓三年。康熙戊寅(三十七年,1698)选贡。授永兴教谕,以敦伦纪崇、正学为训。时母九十六卒于官署,躄踊哭泣,若次皆泪渍。再补通道教谕,与县令合谋建书院,益勤训课。
25、罗时昶:清雍正时拔贡生。永顺训导(从八品)。
26、罗时亮:清贡生。   27、罗时硕:清贡生。     28、罗士珍:清贡生。
29、罗  翊:清贡生。   30、罗天经:清贡生。     31、罗泽乾:清贡生。
32、罗泽遥:清贡生。   33、罗时暄:清贡生。     34、罗  万:清贡生。
35、罗世儒:清贡生。   36、罗德棻:清贡生。     37、罗  蘅:清贡生。
38、罗德芳:清嘉庆时拔贡生。  39、罗士玙:清贡生。
40、罗希元:清贡生。          41、罗芝:清贡生。
42、罗天纯:字太清。人琮次子。年十一为诸生,十五食饩(提供膳食之生员即廪生)。父疾。日夜侍汤药。及殃,与兄皆庐墓,不饮酒食肉。雍元年癸卯(1723)举孝廉方正,力辞。寻以贡授工部司务制造库行走,有黠吏刻减匠作工食,天纯以法绳之,自是吏不敢行私。擢主事,仍兼制造库事,卒于官。
43、罗辰万:罗文彪子,由云骑尉世职官原州营守备(五品)。道光十二年(1832)征逆赵金龙阵亡,赐恤典。
44、罗思举:清代以军功授四川重庆镇花翎总兵(三品)。

第三节    汉寿罗氏
东汉改西汉之索县为汉寿县,北宋改名辰阳县,南宋又改名龙阳县,民国二年复称汉寿县至今。一九八二年普查罗氏10000多人,居第十五位,主要是明洪武末年和永乐二年由江西吉水和丰城移民而入。
一、百禄桥楚绍、楚文支系
崱公十九世孙,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政→安吉→知微→云胜→嘉→必克→能久→庭芳→居忠→友信之三子楚绍字镇南,洪武七年甲寅(1374),生于江西吉水仁寿乡皈仙里陇口堡罗坡东甲上社。元季刘福通倡乱,湖广诸处蹂躏殆尽,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公奉诏拔补龙邑图籍,同弟楚文,携室至龙邑之龙湖尾白家坡上居焉。传至第七派,始称八罗家。现其后裔分居栗山(今百禄桥镇八罗家村)1300余人,王才坝160人,马颈56人,罐头嘴15人,沅江县白沙乡50人;文公后裔居石桥120人。亦有徙居常德、沅江、南县和安化等地者。
派行:楚训彦锦定,应正耀奇玉。大开文昌运,永振立朝纲。文房旧派 
楚训彦锦兰,绅文縉万名。如致式洪家,法大立朝纲。
 两族合派  广成学益,道志富宏。荣华继盛,达守超隆。 
四修新派  民国肇建,世祚延长。昇平际合,启迪贤良。本届派语
 德才齐备,远振列邦。再承功典,常传辉煌。
二、大龙湖文友支系
崱公十八世孙,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政→安吉→知微→云胜→嘉→必克→能久→庭芳→居孝之季子文友,字仁辅,号近潭,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1365)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奉诏填籍湖南,由豫章徙居常德府龙阳县龙潭总喉咙管九甲里大罗村而居之,即今之龙潭乡。生三子,长子用昌仍归原籍,次子用章分居益阳;季子用舒卜居县城东门。用舒之十三世孙超域扩居武陵。现其后裔分居坡头400人,周文庙800人,城郊花园400人,龙潭桥350人,三合乡罗家排300人,周文庙大基台350人,迁居常德鼎城、武陵约800人,益阳黄泥湖200人,南县沙港200人,桃江县(三和附近)130人,另有外迁桃源、湖北公安、宜昌罗湖区等支,本届修谱失掉联系,现况不详。超曾于乾隆间远迁浙江永康县,其现况不详。
派行:五福堂  本兴旺明显,正启朝廷世,远泰亨荫祖。
豫章堂  兴贤明显正,鸿永绍永启。承先德业盛。
敦伦堂  兴应大绍国,洪志学超家。兆徵宗德继。
三堂合派  懋昭怀孝振,光泽道根深。良县隆华定,
毓康富万金。兴字为六派,三堂合派为本届新派。
三、金鸡咀永昌支系
珠公嗣孙、鼎星次子永昌兄弟三人,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由江西丰城(据永昌兄永忠后裔天禄、公华兄弟,由临湘白沙都板庄里壕头鄢家冲,迁县桑植内半县隔溪胡家峪之记载称:永昌公原籍是吉水拖船埠桃花林。永忠公于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迁居瑞州府兴昌县天宝乡三十二都冈头保。孙进澄、贵澄迁岳州临湘县白沙。)拖船埠大樟村移民澧州。永昌再迁居汉寿金鸡咀,生三子:长子启元回迁江西德安县,本届查无实据;次、季子启哲、启贤二房后裔分居金鹅嘴约5000人,坡头400人,酉港49人,鸭子港184人,铁路坡70人,菱角湖17人,岩旺湖31人,罐头嘴63人,施家冲150人,毛家滩240人,田庄村72人,新兴罗家包231;常德芦山乡裕德桥39人,蒿子港白洋120人,黄土店105人,黄经阁48人;沅江大同乡22人,43人居处不详;南县18人,沙港31;牛鼻滩240人,丹州9人。   笔者经走访查明:(1)九代孙尚颜→以璧→长子正名→世仲、世受、世德三子国利,迁四川夔州府奉节南岸甲高坝罗家湾。国利→天秀、天鉴、天钦,天秀四子心畅→良举、良科→士堂、士潮、士国、士鸿、士义,士鸿公于清中叶,转迁简家村(原名白蜡),现有150人居简家村,吐祥街大河村仁家嘴约90人,甲高罗家湾仅30余人。派行:永启克殷仲,宜应万尚以。正世国天心,良士登廷上。忠名长为兴,先哲承宗远, 大邦定咸钦;(2)沅陵县黄壤坪乡罗家桥、通溪村罗家组,共约300人,自称由金鹅嘴罗家迁出。然据其“廷吉先”三字派行,又与金鹅嘴罗氏派行不合。
派行:发派语  永启克殷仲,宜应万尚以。正世国天心,良士登廷上。
续派语   先儒泽孔长。德承宗业远,徽文耀家康。
新派语  礼教遵祖训,俊杰振家邦。前贤传孝友,历代显名扬。
四、狮子山永高支系
鼎星季子永高,移民后定居汉寿东岳庙狮子山。派衍二十九代,1800余人。
五、本荣支系
吉水秀川谱载:崱公二十二世孙,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凤→如璋→永寿→敷坦→富→琢→本荣(泗),生于明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允于明嘉靖中期(1540-1552)由江西吉水黄橙溪徙居汉寿,是否失传或外徙,未详。
此外,常德石门桥罗氏,桃江万春房,安化仕安、海公房,亦有后嗣徙居汉寿。是否失传或外迁不详。
补遗:常德石门桥罗氏
谱载,始迁祖兄弟五人:文广、文绍、文德、文晏、文汉:原籍江西吉水县拖船埠大樟树村人,于永乐二年,兄弟五人相偕迁入常德武邑东关外唐封乡上得村栗港上得桥落业。裔居鼎城、武陵、桃源、汉寿、安乡等地,迄公约五千余人,传承二十二世。  
旧班辈诗四句二十世:  继绍光先泽,祐启裕后昌,诗书能立志,礼义可安邦。
民国三十六年联谱通派班序诗二句十世:  道承宗业远,徽耀大家康。
后又有新派四句二十世:  礼教遵祖训,俊杰振盛邦,前贤传孝友,历代显名扬。
六、人物:《湖南通志》载有七人,其中进士一人,举人二人,贡生三人,军功一人。
1、 罗志谦:字静贮。清嘉庆四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六品)。历任礼部员外郎(从五品)、郎中(五品)、江西道监察御史(从五品)、礼科给事中(五品),升四川潼州府知府(从四品)。任给谏(给事中)时,曾上均田一疏。守潼州数月,卒于官。生平笃孝友,家务委两兄,训子侄严。淡于仕进,书法逼近钟太傅,有盛名。性不谋生产,卒后无以为殓,同官赠赙,乃克归葬。
2、 罗  魁:清乾隆四十二年武举人。  3、 罗学藻:清嘉庆十三年武举人。
4、 罗  忠:明贡生。    5、罗志锐:清贡生。    6、 罗超崧:清道光时拔贡。
7、 罗凤翔:字海峰。咸丰三年(1853)由武生从军。征伐有功,赏蓝翎,补提标(提督管辖之绿营兵)把总(七品)。八年,出师安徽,隶(属)胜保麾下,九年,战八斗岭有功,未几,殃于阵。胜保奏请,赐恤如例。
第四节    安乡罗氏
主要有崱公次子延公后嗣,明洪武初年由江西吉安大安村移民而入。
一、秦家垱兴仁支系
崱→延→晥→询→庭直→三评事→大承事→实、完、定→辅之→克昭→世忠→日明→德信→思恭→兴仁,字寿可,迁湖广安乡永宁秦家垱。生元戊戌{查元朝前戊戌为大德二年(1298),后戊戌为至正十八年(1358)}现其后裔住津市新洲罗家岗400余人,马家约200余人。迁澧县一族,其现况不详。
派行:老 派   大昌绍良胜之永,应士宏才光祖德。光绪十年重修新派
逸安承先代,理学绍书香。孝友家为政,功名丕永昌。
二、茶窖廷芳支系
马冻延公嗣孙廷芳,原籍江西庐陵大安村,明朝永乐年间,奉诏移民湖南安乡县茶窖,长子大万转迁澧州初居马鬃岭,后至曹婆堰,再徙临澧县烽火乡兰田坪罗家湾定居,现有后裔400人。
派行:同秦家垱兴仁派
三、黄山头子达支系
日明→德信→公亮→兴远→子达字文明,由江西吉安庐陵县大安村,迁居黄山头,现住界溪沟村约200余人,蕉圻长兴村一支,其现况不详,迁湖北公安县甘厂乡土门爱民村约200人,分住两个自然村。
派行:同秦家垱兴仁派
吉安和汨罗罗家巷罗氏谱载延公之后世系是,延→晥→询→庭直→三评事(文昌)→大承事→炳,而非延→□→询→庭直→三承事→大承事→炳。  族谱载庭直生二评事有嗣孙移民安乡安成界塘。庭直生五评事,亦有嗣孙移民安成街心。  族谱称延公后裔实、完、定、世忠、以亨均为崱公八世孙,其年庚不符,其显有缺代。   安乡罗氏族谱称志达治卢溪太守,自吉安大安村迁居安乡黄山头。而郡守亦称太守,明清时习称知府为太守。但唐乾元以后无卢溪郡,元明时又无卢溪府,故治卢溪太守乃炫耀之辞。史籍记载,明代初期,由于元末战争破坏,湖南“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明初(洪武至永乐)则从江西大量移民湖南耕种。吉安大安村之延公后嗣系在明洪武初年移民安乡。志达显然系移民而入也。
四、可宗支系
秀川谱载:崱公十四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弇→世臣→显祖→圣和→仲龙→大雅→可宗(可庭),元大德年间(1297-1307)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安乡。是否失传?元至正时举人罗长卿是否其后?否则,南宋时另有罗氏迁入。
此外,常德景星房和石门桥罗氏,亦有后裔扩居安乡。
笔者曾两次走访安乡,其多支罗氏,均无后嗣占籍安乡。外迁或失传,不得而知。
五、人物:四十八人,《湖南通志》记有四十七人,仅次于长沙(长沙和善化)、湘乡和茶陵居第四位。其中进士一人,举人十七人,贡生二十人,荐举六6人,制科一人。
1、 罗登举:清道光六年进士。云南开化府知府(从四品)。
2、 罗长卿:元至正二十一年辛丑(1361)举人。任襄阳路总管(从三品),倪文俊之乱,有保障功。时兵荒相继,长卿家资钜万,赈贷饥民,所全活甚众。
3、 罗  鎡:字景昂。明正统六年举人。授(安徽)歙县教谕(从九品),捐俸建学,修书院。侍郎王伟称其气质刚方。迁保定府教授。
4、 罗调阳:明万历三十一年举人。
5、罗子垣:明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巩昌府同知(五品)。
6、 罗于陛:明天启元年举人。    7、 罗一皋:明崇祯六年举人。
8、 罗  珑:明崇祯年间举人。    9、 罗光辅:清顺治十一年举人。
10、罗开来:清顺治十四年举人。  11、罗豪士:清雍正元年举人。栋选知县(七品)。
12、罗际昌:清乾隆二十四年举人。拣选知县。
13、罗国宝:清乾隆四十四年举人。教谕(八品)。
14、罗才锐:清乾隆四十八年举人。15、罗荣:清嘉庆十二年举人。
16、罗才懋:字灵芝。清道光五年举人。江苏金山县知县。
17、罗佩笏:清同治三年举人。    18、罗世澥:清光绪元年武举人。
19、罗澍:明贡生。              20、罗沐:明贡生。
21、罗执中:明贡生。教授(从九品)。    22、罗洪范:明贡生。州判官(从七品)。
23、罗应奎:字文象。明嘉靖时贡生。历任庐江洪雅学官,言动必效古人,祀名宦。
24、罗维新:明贡生。             25、罗于柱:明贡生。州同知(从六品)。
26、罗岱阳:明贡生。教授。       27、罗德星:明贡生。府推官(七品)。
28、罗于榜:明贡生。             29、罗于廷:明贡生。
30、罗鸿阳:字渐之。崇祯中由岁贡知闽清县。县旧无城,鸿阳捐俸襄建,末期而成。性廉介,悉革米价柴头,保长紵布诸名色,士民立碑颂之。
31、罗  淑:明贡生。  32、罗  鑑:明贡生。  33、罗衣盛:清贡生。
34、罗衣襜:清贡生。  35、罗之藻:清贡生。  36、罗  访:清贡生。
37、罗元亨:清贡生。
38、罗才英:字乐园。嘉庆辛西(六年、1801)拔贡。性孝友。工书,求书屡常满户。外主“深柳书院”十年。官沅江教谕(八品),皆以能造士称。
39、罗宗礼:明洪武时举贤良方正科。授县主簿(九品)。
40、罗  炎:明代荐举广东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
41、罗  鑑:明代荐举广西阳朔县丞(八品)。
42、罗均成:明代荐举布政使司仓大使(从九品)。
43、罗  瑨:明代荐举大使。           44、罗珍:明代荐举大使。
45、罗琯:明代荐举省按察使司属官。
46、罗一儒:诸生。崇祯中,率御马守印,被执死之。
47、罗必达:字咸次。诸生,幼孤失学。善母事,夜半火起,必达恐惊母,号泣振天,火自灭。就馆出外,出心偶动,即防母病,驰归省果验。及殃,伴宿灵次三年。
48、罗折东:号贻书。少将。一九三九年后曾任暂编第十三师师长,一九四二年五月参加抗日浙赣会战,一九四五年二月任少将。一九四七年任整编第七十师副师长,七月八日,在山东郓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民国人物大辞典》。

第五节    澧县和津市罗氏
原为一县一九五零年以澧县之津市镇及周边地域置津市市。澧县原为澧州,民国二年(1913)改名澧县。罗氏有延公后嗣于明洪武初年,由江西吉安大安村移民安乡,由安乡转迁而入。亦有吉水洲桥之时济后嗣于明初移民澧州。秀川谱还载有二人徙居澧州和津市。
一、延公支系
(1)崱→延→晥→询→庭直→三评事之嗣孙克昭后裔万义,移民澧州北门外。(2)克昭后裔璘公,移民澧州瓦家坪。(3)克昭→世忠→日明→法信→兴仁,有后裔由安乡秦家垱扩居津市新洲罗家岗。澧东官垸有100余罗姓居民,与罗家冈同派,亦系延公支系。延公支系之详情,请参见安乡罗氏。
二、时济(拯)支系
笔者沿途查访得知州桥拯公之后,有一支移民澧县如东乡罗家坳。并建有宗祠,因交通不便,未曾亲访,深感遗憾。
三、铭公支系
崱公二十三世孙,崱→达→皎→议→议→遵→元→先→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璇→庄→铭(应心),明嘉靖后期(1552-1566)由江西吉水下枧徙居澧州白羊堤。
四、章焄支系
崱公二十七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绋→上达→维翰→沂→天觉→焴→基→绳祖→龢→斯年→通→明→敬→义→本载→德先→观光→鼎元→继俨→章焄(曙星),清乾隆后期(1785-1795)由江西吉水塘东徙居津市。
五、明末清初,洪台公(珠公第五十三世孙,受四公第十二世孙)由湖北嘉鱼县石塘青龙庄,迁澧西,居白岩堰湾(今澧县太青乡狮象村)。成为澧西支始祖。公殁后葬白岩堰湾,原碑志被毁,二零零七年族谱续修时,族众踊跃捐资投工,修复了墓地,重立了碑志。洪台公次孙甲榜公,分迁新安苦竹山,居栗岗,甲榜公长子大魁公(三门)的后人分居金坑虎山,甲榜公三子大容公(四门)居栗岗(苦竹山),后来大容公二房分居梁冯(苦竹山),三房分居南闸黄堤堰;洪台公长孙甲相公居白岩堰湾,甲相公长子大荣公(大门)三房桂懋公遗孀何氏太婆,携子东移边河葛儿湾。大荣公(大门)二房永懋公居白岩堰湾,有后人分居边河葛儿湾,甲相公次子大华公(二门)仍居白岩堰湾。洪台公迁澧西,迄今三百五十年,传十五代。
其字派诗为:(原派)受胜添子文,仲兴玉于洪,永甲大懋宗,德远承先绪。
           (续派)国治本家齐,道明崇书功,贤才广吉门,俊杰伏恩中,
孝友继祖武,礼乐启后凤,运开逢昌达,万载世业隆。
现已传至“齐”字辈。支系拥有一百三十四户,四百九十二人。子孙分布湖南的澧县、津市、临澧、石门、安乡、汉寿、常德、长沙、永州、湖北的淞滋、广西的桂林等地,均已安家落业。
源流:时英→原友十四传至茂庆,于乾道二年丙戌(1166),由江右南塘县罗坊村,迁湖北蒲圻县,居犹湖,落业双丘→千一、千二、千三迁居咸阳官埠桥→荣士→受四传至兴邦→玉莲→风廷→少湖→于政→洪台于明末清初,由嘉鱼县石塘青龙庄,迁澧西,居白岩堰湾(今澧县太青乡狮象村。)
第六节    临澧罗氏
清雍正七年己酉(1729)始置安福县,民国三年(1914)改名临澧县,罗氏有本道和延公之后等。
一、本道支系
本道乃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梅州二十五都恶蛇溪矮庙人,明初偕三弟本祖从军来湖南,落籍安福。派衍大庸、沅陵和湖北天门等地。上源世系未详。《大庸县志》载:“明初镇压覃垕、夏德忠造反后,设永定卫,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省,派入5000官兵屯垦戌守,大批军家(胡、汤、罗、宋、丁、杜、刘、彭等八大指挥使)及覃、郑、熊等二十九姓迁入,罗姓来自浙江。”    族谱则称本道于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奉命征剿辰州(沅陵)、泸溪、溆浦等地叛乱,至洪武十九年丙寅(1386)乱平,授怀远将军(史志无记载),永乐二年甲申(1404)与八府指挥率领乡兵驻澧县、石门、慈利、桃源、辰州等地。故本道应是来自浙江之八大指挥使之一也。参见张家界本道支系。
二、井边道源支系
崱→延→晥→询→庭直→三评事嗣孙克绍之后道源,迁湖广澧州安福鳌山大井边。其后裔现居柏枝井边村约300人,珠日桥是140人,棠华浬安、安乡槐西、陈家嘴共约200余人,常德中和30人,安乡新河口20人,汉寿六兜铺100人。族谱载:(1)万礼七代孙经明,迁四川巫山大坝坪;  (2)万礼九代孙邦友迁巫山茶园,邦武三子国才等亦迁巫山茶园; (3)万义公七代孙金福携侄孙辈殿位、邦文及八代孙殿弼俱迁巫山窑枧槽;  (4)万礼十一代孙维正迁南京。
派行:老派六世起  万汝天洪,朝上金殿。邦国维新,永世其昌。
续派:继述有典,敦本延常。先基丕振,蘭桂腾芳。
鸿开景运,以达建章。荣耀宗祖,咸効赓飏。
三、瑚、琏支系
克昭之后瑚、琏兄弟移民安福罗家坝。待考。
四、兰田大万支系
廷芳永乐年间,由江西庐陵移民安乡茶窖,宣德间其长子大万,复由安乡徙居澧州,初居马鬃岭,后至曹婆堰,再徙临澧烽火乡之南田坪。现其后裔居南田坪罗家湾400余人。
派行:同安乡星仁派。
五、铺冈柱三发支系
永乐二年甲申(1404)迁湖南安福(今临澧)之三发,字三老,原籍江西吉水泥田村大樟树,移民湖广后,落籍安福东乡永右里八区,即今之临澧柏枝乡冈柱铺。妣杨氏生英陞,现其后裔分住山罗家100人,九里村罗家湾180人。  宗昌迁湖北恩施县东二小保土地;宗发、宗旦后裔部分迁恩施永大里头区道水南村来龙冈廖添保土地上庄湾。两支罗氏,因失去联系,故其现况不详。
派行:三英朝仲,单守相时。万世宗远,宏大永昌。家士丕振,
令名显扬。克承祖业,代绍书香。人文蔚起、观国之光。
六、瓦家冲邵罗氏支系
盟公原籍江南常州府无锡县,永乐二年甲申(1404)从戎争战,屯田澧阳(今柏枝乡)遂家焉。妣黄氏→显、福→世雄→纹→瑾、玘、瑚,玘配罗氏,住棠华新华村瓦家冲,子孙随母姓,现其后裔住瓦家冲300人,灰塘坪300人,里安村贺家湾120人,新洲祚桑嘴500人。玘公原本邵姓,子孙随母姓,改姓罗氏。据传邵罗氏曾因此对簿公堂,官司断定:在世姓罗,死后归宗。邵罗氏本届领谱数:石门挖断港五套、大庸康三峪一套、湖北恩施二仙坪枫树湾三套、石门打瓜峪一套、北乡毛坪、九松台一套、所市一套、胡家坡一套、仙阳一套、澧县灰嘴保河堤、四川乱泥坝。
派行:文王天水良,可以之大昌。大成方士友,朝国启家祥。
学道希贤诣,修德佐盛邦。克绍宗祖志,永远庆绵长。
二零零九年丁丑岁七月初十日访澧县雷公塔镇六家塘村老罗家台佩香,此地有三个不同宗派的罗家,团聚三个自然村,约有500余人。无族谱资料,又无父老相传。痛哉!
七、人物:《湖南通志》载有贡生和军功各一人。
1、 罗万年:清贡生。
2、 罗万泰:充湖北宜昌镇战兵,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征逆苗,以战功擢(升)水师把总(七品),赏蓝翎。嘉庆八年癸亥(1803),从征马军阵亡,祀昭忠祠。子定国,袭云骑尉(五品)。官乾州营守备(五品)。
第七节    石门罗氏
有“慈桑石”罗氏等数支。
一、团林坪大茂支系
公居石门南乡团林坪,大茂→国才→宗舜→应登→可久→文典明贤、明新派分两房。已历十二代,传至十二世孙义生,生道光二十一年乙未(1895)以史家贯列三十年为一世,则大茂公当是明嘉靖间人。其上源世系未详,现况失考。
派行:大国宗应可,文明学永昌。世代传祖德光。
下接民国30年《慈桑石罗氏宗谱》五十二支通派语:
源浚汇为美,洋溢卜预期。陆洲频居处,宇宙奚专司。瑞气积累厚,通达兆於兹。
尊严与卓越,汉民齐保持。力意两集中,环球随驰骋。继承愈蓬勃,化裁始称宜。
二、辛家沂天禄支系
天禄生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妣向氏生圣文→君贤、君礼、君朝贤公无后,礼、朝二公分两房。天禄公兄弟四人,由辰州迁辛家沂,现已历十一代,其上源世系及现况不详。
派行:天圣君大景世国开宏道仕。
三、隆佩支系
新化云飞•四翁房之四翁→仲荣→仁孙、子良→文俊→友宣→永宽→秀璧→万斌→民隆→一珂→天信→大高→士映→学文→隆佩、科长父子,清乾隆时由新化洋溪徙居石门。
四、继星支系
常德继星房有后嗣徙居石门。
临澧邵罗氏,有多次迁居石门,详情见前临澧邵罗氏族谱。
一九九八年阳月十四日,在石石门皂角市得知:白云乡美胜村有数十罗姓居民。知其派行:万柏代和。新铺即瓜子峪亦有少量罗氏。参见慈利罗氏十二,莲池河启富支系。
五、人物:《湖南通志》载有三人,其中举人、贡生、荐举各一人。
1、 罗  政:明永乐十五年举人。2、罗文彬:明贡生。教谕(从九品)。
3、 罗文绥:明代荐举为官。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