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庙墓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祠庙墓苑

颍州罗氏族祠记

  发布时间:2005-02-20


    颍州罗氏族祠,位于颍州府(今阜阳市)城内西大街,大门向南。前殿有三间,中间是红色大门,门上悬一匾,书“罗氏族祠”。大门两旁,有一副联文,东书“柏林分世业”.西书“颍水润书田”。阜城人皆知之,称为“罗家祠堂”。祠内大殿,为明三暗五的格局,青
砖墙,布瓦顶,雕刻棂子门,方砖铺地,屋内皆白色粉墙。大殿的五间后墙前,各放置一张条几,一张八仙桌,条几上共放五十七个神主楼子,正中的一张大条几上,放置一个高大的神主楼子,楼中立一木质牌位,上书“汝阳县尉考罗广仑、妣郭氏之神位”。大殿后墙上悬挂罗广仑与各辈先人绘图遗像十二幅,袍服不一,均着官员衣冠。抗日战争时期,一九四三年四月,日寇到达阜阳城东六十里铺,罗氏后裔恐先入神主牌位与遗像遭劫,将其全部请移至城西南李楼村十四世孙罗锦英家保存。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皆受逼迫焚烧。无人所遗,未毁于异种而失于本类,实实令人叹息。
    大殿前廊上,悬一木制大匾,上书“柏林堂”三个金色大字。大殿门两旁,立两个站芭,东柱书:“江西一十三邑豫章称首”,西柱书“罗姓八十四宗,相国为先。”大殿前建育东西厢房各三间,市房一百O八间,抗日战争时期,房屋被军队长期驻用。
    抗战胜利后,罗氏族祠,一九四五年秋起,作为“安徽省阜阳私立阜田初级中学”校址,罗氏族人出任校董,该校一九四八年冬停办。阜阳解放后,一九四九年春,阜阳专区人民医院月为职工宿舍,后由防疫站长期使用,罗氏族祠就不存在于阜阳城了。
    前殿大门东旁,有一块长方形的青石碑刻,嵌立于墙内,碑上文字所记:(一)始祖罗广仑在城东七里铺北卜地三十三亩,植柏树一百二十株,作为埋葬罗广仑及其子、孙的三代坟茔。三十三亩土地,由守墓者耕种,收成多少皆归守墓者。(二)罗氏族祠有祠田三百六十亩,分在三处,即坟茔附近有一百二十亩,城南三里岗、丁桥有一百二十亩,城西南李楼东南角有一百二十亩。租出耕种,每亩每年收租粮一斗四升,歉收时减免,困难者照顾。三百六十亩的祠田收入,其开支项目有:一、族祠房屋维修。二、罗氏族人来城办事,当日不能返回者,在祠内吃住,由祠金开支。三、照顾族人中的贫困户。四、有志上学而无力支付学费者,发给助学金。五、清明节、十月初一日举办两次祭祖上坟典礼,开支香纸餐饮费用。(三)各门均推出一人参与主持祠务,每年召开四次议事会议。(四)祠中收入,由专人记册,年终南各门族人宣告,违者,依族规论惩。
    一九九四年(甲戌)正月初七日十五世孙名会宾、字万村、笔名庄多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