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庙墓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祠庙墓苑

羅家祠堂豫章堂

  发布时间:2005-06-13

[[center]][[image1]][[/center]][[center]][[image2]][[/center]][[center]][[image3]][[/center]]


   创建年代,民国五年(公元一九一六年)祠堂地址,新竹县关西镇北斗里四邻北门口二号 来到了关西,自然会联想起摸骨,听说很灵验﹝但是关西除了摸骨之外,驰名遐迩的还有地理风水,罗家祠堂的位置正好在关西台地的主脊上,也就是风水上所说的龙脊上,把祠堂建在此地,可以让罗家子孙世世代代得到祖先的庇荫.
   罗氏宗祠主祀豫章堂下罗氏太始祖祝融公派下汉太始祖。罗氏姓源,出自纭姓。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祝融之后,纭姓,初封宜城(在今湖北省),徙枝江(亦在今湖北省),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又据「江西罗姓大成谱」指称:「吾族世系,出于黄帝………,延至周,纭部分封罗国,凌甫公迁国于枝江,守陇公徙长沙,以辟为氏……珠,仕汉……筑城于南昌首府,手植豫章,因家其地,景帝间……请定为郡,始有豫章之称」。按豫章木为木名,似揪木,后作为地名,即今江西省南昌县,罗家遂以「豫章」为郡号。「江西罗姓大成谱」指出,「唐嘻宗时(八七四 ~ 八八八年)罗仪贞长子景新,徙居馈州府宁都川(在今江西省宁都县南方),其后又迁福建宁化石壁乡:五代时(九○七~九五九年),罗昌儒为循州(在今广东省惠阳县)刺史,后迁居广东兴宁,为罗氏入粤始祖」。 
 
   罗姓鼻祖祝融乃颛硕氏之子,亦即黄帝曾孙,祝融公德泽流芳,迭传数十百世,至一百七十三世孙罗德达,世居广东省嘉应川平远县(在今蕉岭县西北)铁坑地方。再传十一世罗开运,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偕其子罗维齐买棹东渡台湾,为罗氏来台的开基始祖。罗氏父子初则侨寓淡水阿里磅,拓土垦,未几罗开运独自返回原籍,罗维齐仍留在台湾,并且结婚生子,然后辗转搬到竹堑社咸彩凤庄落户。关西原称「咸菜瓮」,后人雅称之为「咸彩凤」,盖「凤」字客家话舆「瓮」音同;直到民国九年,日本人才改地名为关西,因为日语「咸菜」与「关西」同音。罗德达派下十五世,即罗维齐曾孙罗碧玉,首倡成立筑建罗家祠祭祀业委员会,号召派下族人,使能群贤毕集,少长咸至,促其实现。众等追思先租,纷将苗栗、公馆、田寮等地之水田出售,得款充作建祠基金,罗碧玉更把住在关西庄向天峰山麓下的一亩农田、一笔山林烟地率先捐出作为建祖祠用地。
 民国五年,罗碧玉等择吉日良时破土动工兴筑祠堂,翌年﹁罗氏宗祠「宣告竣工,即请迎龙神护福,所有会份祖先都列在神牌上,并加设立裔孙禄位。合并登上龛安宝座。
    罗氏宗祠又称「豫章堂」,是典型的客家式建筑,经过了七十年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一幢秀丽雅致的古屋。祠堂前有山门,进门为花园,再进里才是大埕。正厅正门上悬有「豫章堂」匾一方,厅内供奉列祖列宗神位,并有罗家祠倡议人罗碧玉遗像,屋后还有罗碧玉的坟陵。
    正厅神龛正上方,悬有一额古匾「祖德流芳」,两侧排列一幅对贞联句曰:
        祖有德,宗有功,渊源一脉;修其庙,陈其器,俎豆千秋。
   裔孙罗卓英,于三十七年间,为关西「豫章宗祠」得句曰:
        谒租欣逢复国日;元宗须仗读书人。
   此一对句,气势锵铿,今已成了正厅壁联。
   豫章罗氏分布很广,族人?迹遍散海内外。海外以东南亚居多,每逢国恩家庆的重大日子,家族团体不远千里,飘洋过海莅祠,每每留下纪念品,或赠旗或献牌,上面都镂写隽语,如香港罗氏宗亲会的「宗盟永笃」,泰国罗氏宗亲会的「敦宗睦族」。星州罗豫章堂的「源远流长」,以及南洋罗氏公会的「四海一家」等,中国人血浓于水的宗亲情怀,以及慎终追远的思古之心,在此但见无遗。
    现今在台罗姓人家,少说也有十四万人,新竹县、桃园县、台北市,及台北县是分布比较多的县市,人数都各在一万三、四千之间。族人趁着每年关西罗氏宗祠豫章堂春秋二祭机会,于农历四月初二,或者十一月初二,集聚一堂膜拜祖先,永结宗谊,祝祷派下蕃衍万世,垂裕无穷。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