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文物古迹

闽西罗氏与豫章书院

 陈良学 发布时间:2010-02-28

[[center]][[image1]][[/center]]

     闽西武夷山东麓,有一个因客家祖地石壁而声名遐迩的宁化县,一条小溪潺潺从县城穿流而过,带走了城市的喧嚣与浮华,使古老的山城显得更加妩媚。就在小溪边鳞次栉比的屋宇房舍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罗氏宗祠。据说,宁化现存的各姓氏宗祠达100多座,仅石壁村就有40多座,而这座罗氏宗祠在众多的宗祠中格外引人注目。
  罗氏宗祠乃豫章罗氏后裔祭祀迁闽始祖罗万发以及宁化建县始祖罗令纪之家庙,清乾隆时,罗氏后人为纪念“闽学四贤之一”的理学家罗从彦,而将家庙冠名书院,并以罗氏郡望堂号“豫章”命名,谓为“豫章书院”。千百年来,罗氏宗祠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更迭而辉煌晦暗。沧海桑田,潮起潮落,一代代罗氏族人在这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同时宗祠又不断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不断形成了极具罗氏特色的“书院文化”和“宗祠文化”。
  

  一,豫章之源
  罗姓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系出黄帝,为祝融氏之后。西周封藩屏国,颛顼帝之孙祝融氏有后裔名郐者,被封在湖北宜城,称为罗子国。郐公讳匡正,孝公次子,商纣帝辛甲寅年出生于陕西巩昌府陇西县零阳东乡,周武王三年,因镇宜城有功,封宜城侯,食采百里。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公元前690年,罗子国为楚所灭,原地被另置鄢国,失去家园的祝融氏子孙只好向南寻觅安身立命之所,最初迁居到枝江,东周末年又南迁至湖南长沙定居下来。如同许多藩国的子民一样,在家国灭亡,远徙异地后,仍念念不忘故国家园,无奈中只能以国为氏,以此来寄托不尽的哀思。于是,中国的姓氏便这样在四面八方慢慢流传开来,又经世世代代的演变、分析、聚合,最终形成了数以千计的姓氏家族。《广韵》记述说,罗姓“望出豫章、长沙”,盖因为此。
  唐天宝元年(742)清徽殿大学士罗颖在《豫章罗氏源流总序》中记载道:“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是时以火号曰赤帝……周初封其后于罗国,因以为氏,凡罗皆其后也。至春秋时,罗为小国,代隶襄阳之宜城,徙荆州之枝江,末徙长沙。秦武陵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溺于洞庭湖中,女与弟寻尸不获,俱投水而殁。乡人感其义,于长沙城东故居建祠焉。” 秦朝武陵令罗君用,郐公四十一世孙,是见诸历史记载较早的罗姓名人,他廉洁勤勉、因公殉职,其女儿和胞弟,以身殉情父兄,也堪称秦汉之际义感天下的孝女烈士。而他的次子罗珠,虽然未能以身殉父,却延续了一脉香火,以致成为罗氏豫章衍派之始祖。
  罗珠,号灵知,罗君用次子,郐公四十一世孙。生于秦王嬴政二年(-245)丙辰四月十四,原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惠帝时仕汉,初为治粟内史,其宏才大略,智识超群,任中赋税宽平,国用优足。惠帝三年(-192),因受奸人排挤而远离长安,奉诏东迁九江郡之豫章沟(今江西南昌),在那里率领民众修筑城池,完成了颖阴侯灌婴的未竟事业,其城环十里八十四步,辟六门。此后,克守城廓,家于其地,亲手植豫树、樟树于庭前,其树高七丈五尺二十五围,垂荫数亩之地。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篡权,吕雉五年戊午(-183),罗珠为避诸吕之乱,隐居洪都城西四十里西山之洪崖,结草为庐,改名怀汉,以表誓死不背汉之志,世称为洪崖先生。文帝二年(-178),丞相灌婴访罗珠于洪崖,深感其行高洁。景帝二年丙戌(-155)罗珠终于其地,享年90岁。景帝改治粟之官为大农令,称罗珠曰大农令。景帝三年丁亥(-154),吴王刘濞勾结七国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平叛。叛平,亚夫请以罗珠所筑九江郡新城另置郡,因罗珠植有豫、章二树,故称郡城曰豫章郡,隶十八邑。后罗氏子孙世代繁衍,析居各地,遂以“豫章”为其郡望堂号。
  客家学奠基者罗香林在《豫章罗氏书院志序》中指出:“唐宋以还,我豫章派独为最盛,渐著籍虔、吉、汀诸州,金人侵宋,始相率迁粤,由东韩江而之潮(州)、循(州),或由南雄而之广(州)、肇(庆),辗转迁移,布于各邑,蔚为名族。” 罗氏子孙南迁赣闽粤,经千年演绎,成为客家大姓之一。

  二,迁徙之路
  隋开皇年间(581-604),闽西还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崇山峻岭。汉大农令罗珠的第二十一世裔孙罗景春随父庆祖公由江西豫章入闽,栖居于今沙县地方,挽草开荒,播种耕耘,繁衍了四个儿子。二十年后的大业十四年(618),罗景春长子罗万发由今沙县地析居黄连硐竹筱窠(今宁化县治所),紧步其尘而来的还有巫罗俊一族以及由中原躲避战乱辗转而来的众多难民。罗万发、巫罗俊率众荜路褴褛,披荆斩棘,开疆辟土,成为最早开发宁化的领头人,“发迹他姓之先”。乾封二年(667)黄连硐建镇之后,潮州北界、福州西界避役百姓三千余户相率入居黄连镇,其地农牧业及手工业日益繁荣。
  唐开元十三年(725),福州长史唐循忠奉诏赴黄连镇巡查户籍,正在为韩江两岸开垦的阡陌桑梓而惊叹时,一位长衫方巾的中年人拜谒至马前,向他提出将黄连镇升格为县治的请求。唐长史下马询问其详,中年人自称乃中原移民罗景春玄孙,罗万发曾孙,名令纪,字毓政,号维纲。面对此人的业绩和勇气,唐长史颇为感动,却无权擅自批准设县,乃引荐令纪向朝廷面呈此事。时年37岁的罗令纪血气方刚,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长安,向朝廷奏报黄连峒业经开发,请设县治的请求。罗令纪的提议得到玄宗李隆基的赏识,诏其“当道委公董理”一切建县事宜,不久,又加封他为“义士”,赐予冠带玉帛。从此,罗令纪不仅成为宁化罗氏始祖,而且被尊为宁化县的县治开创者。后唐同光二年(924),罗令纪后人在宁化城北翠华山南麓之冬茅窠(遗址为今宁化一中)建造了罗氏家庙“弗匮堂”,其堂前楹联云:

族本侯封衍派,人才济美,自宏湘水徽音;
宗从帝胄发源,理学传芳,永继龟山道脉。

  此后,令纪公后裔以“弗匮堂”为中心,四围居住,支蕃派衍,生齿日繁。一些别支罗氏宗亲,也纷纷慕名迁徙此地定居,久之,“罗家衕”之名不胫而走,宁化则成为客家罗氏族人的重要发祥地。随着时光的推移,罗家衕人户日盛,在征战、为官、经商、逃荒等各种原因的支配下,一批批罗氏子孙离乡背井,或沿汀江南下,或越武夷山西迁,或漂海远渡,播迁到闽粤赣乃至海外各地。

  三,门第之骄
  也许是先祖遗风,也许是家学渊源,豫章罗氏在闽西一代代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给宁化罗氏家庙罩上了一层又一层光环。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闽西罗氏家族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儒学大师罗从彦。
  罗从彦字仲素,号豫章,神宗熙宁五年(1072)出生在沙县城西洞天岩,少时师从于程颢和程颢的嫡传弟子、闽学创始人杨时。罗从彦对杨时甚为虔诚,杨时任萧山县令时,罗从彦多次登门求教。杨时对程颢关于《易·乾九四爻》的见解颇为推崇,授课时赞赏有加,罗从彦对程老夫子高山仰止,心仪不已,以致不惜变卖田产作盘缠,千里迢迢前往洛阳向程颢当面求教。经过二十多年潜心钻研,“终得杨时不传之秘”,对两程理学的精髓有着独到的认识和发展。程氏理学经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代人的师承,最终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学派。而在这一过程中,罗从彦“上传伊洛,下授延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靖康元年(1126),罗从彦完成《圣宋遵尧录》八卷。书中记载宋朝开国至宣和末年(1125)之间“圣君贤臣”的系列活动,同时夹以“释言”阐明道义,叙述了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充分表现了罗从彦身为落魂书生,心忧家国君臣的忧患意识。
  然而,满腹经纶的罗从彦竟然命运多舛,屡试不第,直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逾花甲的罗从彦只能以特科进士出身出任广东惠州博罗县主簿,在任仅三年便卒于任所。罗从彦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很多重要篇章只能从目录中去窥视这位大师的毕生心血,诸如《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说》、《中庸说》、《台衡录》等均已失传。嘉定六年(1213),南剑州太守刘允济访得《圣宋遵尧录》进献朝廷,为罗从彦请谥,未果;淳祐六年(1246),福建提刑官杨拣再次上书朝廷为罗从彦请谥,终得宋理宗赵昀赐予 “文质”之谥。值得欣慰的是,罗从彦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后世的褒扬,500年后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罗从彦作为“闽学四贤之一”被从祀孔庙。清乾隆十六年重刻版《宋儒罗豫章先生全集》十二卷,收入了其《尊尧集》八卷,《二程先生语录》及《问答》一卷,《议论要语》一卷,其他杂著和诗各一卷。
  还有一位罗从彦的堂兄弟罗畸,字畴老,境遇似乎比罗从彦好得多,他早在宋熙宁九年(1076)就考中进士,出任福州司理。然而,大概不明官场规则,莫名其妙地得罪了上司派来视察的要员,此后“小鞋”难捱,以致不得不辞职回乡赋闲。翌年,他有幸再次出任滁州司法。至绍圣初年(1094),朝廷废除制策,改设词科,罗畸应试中选,得授华州教授,后又应召出任太学录,接下来连续改任太常博士、兵部郎中、秘书少监等职。崇宁年间,京都郊外的“辟雍”(太学的校舍)落成,朝官奉命作词庆典,罗畸所作居第一,为此而官晋一级,终于以右文殿修撰的身份出任庐州、福州、处州等地知州,成为震慑一方的父母官。终究是文人,罗畸丢不掉如椽大笔,从政仍不忘夙夜著述,经年累月,《讲义》五卷、《秘阁秘录》四十卷、《蓬山志》五卷、《洞霄录》十卷、《道山集》三十卷、《文海》百余卷便如山泉一般汨汨流淌开来。正因为如此,罗畸的政绩我们无法了解,而他的名字却得以与其文章一齐光焰灼目地流传下来。
  罗畸之孙罗博文,字宗约、又字宗礼,出生在北宋国祚衰微的政和六年(1116)。父亲罗彦温,官建州瓯宁县知事,在罗博文十多岁时便离开了人世。罗博文成人后,因了祖父罗畸的奏请,补得一个“将仕郎”的名分,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官职虽小,却很快斩露头角。他管理仓库十分尽职尽责,一扫往常弊端,将往来账目梳理得井井有条,很快便被擢为静江府观察使。罗博文到任后拨冗饬疲,从容裁决,虽不见疾言厉色,而处事无不得体,很快扭转了幕府办事庸冗拖沓的局面,因之被有司推荐为右宣义郎,出任赣州瑞金县知县。在瑞金仅八个月时间,他审时度势,周密调度,发廪赈赡,事无巨细,又妥善解决了百姓饥荒和匪盗出没的痼疾,由是深得民心。此时,抗金名将张浚出任江淮都督,张浚久慕罗博文的才学人品,当即征召其入幕参赞,高宗恩其五品冠带,使募兵江西,罗博文在赣省招兵筹粮,工作十分出色。不久,张浚擢任丞相,力举罗博文出任和州知州。未及上任,吏部侍郎汪应辰以敷文阁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上书征召罗博文任参议官。汪应辰出身贫苦,少年得志,虽然有吏部侍郎的资历,却从不居官自傲,他勤勉清正,礼贤下士,凡军府之事,必向罗博文咨询。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罗博文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干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成都、汉中、兴安,到处都留有他奔忙的身影,其清廉干练在川陕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被朝廷升迁为承议郎。秩满,罗博文自请奉祠,被朝廷任命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台州崇道观在今浙江临海县,“主管,”乃外祠官名,南宋时,馆勾宫观差遣,均称为“主管某官、某观公事”。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位。汪应辰不愿罗博文去做这种闲差,再次向朝廷上奏,将罗博文召回成都。乾道四年(1168)春天,罗博文一简书囊从闽浙返回四川,四月十三日在嘉州驿馆中与朋友聚会时,突然宣称:“啊!我将要死了,庆幸的是大事都办完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说罢果然撒手人寰,终年仅53岁。朋友们查看他的行囊,所余银钱只够办理丧事而已,谁能相信,一个炙手可热的军政要吏去世时竟然一贫如洗,身边仅有十几套书而已!
  一个才华横溢、历练多年的英才干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用,只能作为别人的附庸而奔忙,以致英年早逝。理学名臣朱熹对罗博文的学问人品十分敬重,罗博文去世后,他悲痛万分,亲自为其撰写行状,哀叹道:“熹既痛公之不幸,不及大为时用;又伤吾道之不幸,而失此人也!” 朱熹其文,载于《朱子全集》,清乾隆时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晦庵集》卷九十七,也算是给这位优秀文人的最好安慰吧。

  四,书院之始
  南宋末年的闽西是极不平静的。德祐二年(1276)三月,年仅四岁的恭帝赵显刚刚即位,元兵就攻破临安,四岁小皇帝做了蒙古靼兵的俘虏,皇室仓惶南逃。五月,恭帝之兄、年仅七岁的赵昰被一班臣僚簇拥着逃亡到远离元军威胁的福州,匆匆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是时,闽粤两省大片地区仍处于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中,端宗在这片海岸线边陲辗转流徙,苟延残喘了将近两年,最终兵败逃亡,九岁的皇帝惊吓之下,病死途中;景炎三年(1278),流亡朝廷的接力棒又传到了六岁的恭帝之弟卫王赵昺手中,改元祥兴,可怜柔弱的赵昺,既无祥光庇佑,也无中兴之道,登基次年就被元兵一路追赶至海上,在丞相陆秀夫的背负下投海自尽,319年的宋朝基业就这样毁于一旦!
  就在南宋朝廷流亡闽粤的最后岁月里,偏安一隅的闽西山区遭受到最为惨烈的战乱荼毒。景炎元年五月,端宗朝廷授文天祥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授枢密使,七月,文天祥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开府建衙,募兵筹饷,起兵抗元。十月,文天祥移师龙岩、连城、汀州等地;景炎二景年春,又经梅州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大败元兵,接着攻取兴国,收复赣州、吉州十余州县,一时势如破竹,顿时人心大振,各地接踵响应,号令可达江淮。元朝震惊,急调军事主力集剿兴国大营。然而,官场惯有的掣肘,使文天祥损兵折将,败退庐陵,最终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兵败被俘。
  家和国的命运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庄严巍峨的罗氏宗祠被战火吞噬了。红墙碧瓦变成残垣断壁,雕梁画栋化作满目疮痍;精美绝伦的大理石雕在荒榛茂草中掩埋,描金绘漆的祖宗牌位在残阳中烟飞灰灭。幸而一块块斑驳陆离的碑刻在泥土野草的庇护下被保存下来,它们承载着罗氏家庙的悠远历史,将罗氏先祖开发宁化的伟大功绩流传给后人。
  时光荏苒,江山更迭。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大明王朝的建立,使历史又还原到本来的面目。荒草淹没的竹筱窠罗氏家庙遗址已地是物非。但客家人罗氏子孙没有忘记先祖的丰功伟绩,为纪念罗令纪恳荒拓地,创建县治之功,明永乐十年(1412),罗氏后裔集族众之力,在宁化县城中心的小河畔另择地址,购买孔氏茶山三块,重新修建了巍峨的罗氏家庙,祭祀罗珠公以下列祖牌位,这就是今天的宁化“豫章书院”。明成化二十年(1484),广东揭阳县进士蔡材出任宁化县教谕,对这个依山傍水、家学厚重的祠堂欣赏有加,由是在此广招蒙童,授业解惑,此举给罗氏宗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光环。至今,由罗端、罗绫等37名“收割粮米正项”生员共同刊立的碑记仍嵌立在豫章书院前院东壁上。虽然字迹漫漶,却可透视出历史老人在这里播下的文化种子。
  明清之交,罗氏宗祠似未遭受损毁,至康乾盛世,终于再度繁荣起来。康熙年间,宁化罗氏家族又出了一个对罗氏宗祠有重大影响的文人罗登标。罗登标字子建,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曾任福建松溪县教谕,后出任江西崇仁县训导、教谕,其读书万卷,学富五车,尤其对易经颇有研究,先后著有《易学阐微》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年(1765),罗登标致仕返乡,不甘寂寞,一心想将满腹学问传授给后人,于是在罗氏家庙广收弟子,开馆讲学,取罗氏“豫章”堂号,将罗氏家庙命名为“豫章书院”,罗氏宗祠终于正式成为培育后昆的学馆。“理学家风”成为罗氏家族的传世之本,正堂两侧的楹联表达了拳拳之心:

昔从赣省徙闽疆,喜族谱联修,永垂忠义典范
今以宗祠作书院,期人才辈出,继树贤良后俊


  五,红色之窗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时光又推移到那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土地革命战争岁月。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写下了《如梦令·元旦》,抒发了复出后的愉快心情。是年6月,中共领导的宁化县西南部农民武装暴动获得成功。朱德在宁化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工农群众组织起来,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于1932年春建立了以宁化为中心的宁化中心县委;1933年,彭德怀在宁化泉上指挥“土堡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建立了宁化、澎湃、泉上三个苏维埃政府,隶属宁化中心县委。稻米富庶的宁化县,一时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粮源、财源、兵源供给地之一,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
  当时小小的宁化县城内,驻扎着闽赣省委、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省总工会、宁化中心县委等首脑机关,宁化县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就设在小河边罗氏家庙。保卫局成立于1932年冬,隶属于闽赣省保卫局领导,先后由高孟裁、陈长青、廖敏文担任局长,下设侦查、执行、总务三科和一个武装保卫队,总共60余人。侦查科负责调查、搜集、整理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的材料,科长戴云飞;执行科具体实施逮捕、关押、管理、释放、行刑等任务,科长谢超然;总务科则负责后勤及行政事务管理,科长李发添;保卫队负责保卫局机关的安全保卫,看守犯人,并配合县苏维埃武装队打击白匪,队长张耀湖。罗氏家庙的西厢房便成了保卫局的临时监所。
  由于反围剿斗争形势严酷,前方战事吃紧,征兵扩红、征粮筹款指标不断层层加码,而清查AB团运动又如火如荼,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恐慌,一些干部和战士接连逃逸,部分群众“反水”。为此,闽赣省肃反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肃反扩大化十分严重,以致不少优秀干部被错关、错杀。这时的“豫章书院”成了关押和审讯犯人的地方,每天都有犯人从这里拉出去被秘密处决。1934年8月,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毛泽覃,首率红军部队进驻宁化县城;红军第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同时率军团保卫局进驻宁化,开展搜剿叛徒和土匪活动,驻扎宁化20余天。虽然后来闽赣省乱杀人现象得以制止,但给红军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弥补。
  1934年10月中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不得不离开闽西根据地,踏上了长征的道路。部分主力红军从宁化境内出发,宁化县数千人随主力红军参加长征。红军主力离开宁化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宁化全县进行拉网式的清剿,宁化人民惨遭残酷镇压,111个村庄被烧光毁灭,6517名军属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不少人家被灭门绝户。1935年4月,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县保卫局及县游击大队遭敌人袭击,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牺牲。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中,罗氏家族许多族人贡献出了生命。罗家秀,又名土金嫂、细嫂,1933年参加革命,担任宁化县保卫局巡视队长。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她率领部队坚持宁化苏区的游击战争。12月,为掩护闽赣省苏区机关部队撤出宁化县城,在突围战斗中负伤被俘,坚贞不屈。 1935年8月18日,“还乡团”用剪刀残忍地将其杀害。
  又一个女干部罗卜子,1931年加入共产党,任宁化西郊区赤卫队指导员。曾率领12名战士歼灭偷袭农会的大刀会匪徒。红军长征时,罗卜子率领支前民兵行军途中遭匪部伏击被俘。在漳州监狱受审期间,经受了敌人施行的种种酷刑,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时年42岁。

  六,和谐之光
  罗氏家庙自明永乐十年(1412)文隆公择址新建,三百年间春秋享祀,家族昌盛,香火不断,经历了罗氏家族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伴随着祠庙建设,族谱修纂也代有新梓。据目前有限的资料可知,宋绍兴以前,该族之谱似有非有,无可稽考。宋绍兴元年,宗进士罗刚公曾有谱序流传。明永乐年间,罗涧公创修了宁化小河罗氏体例完备的族谱;到嘉靖三十三年(1553)六月,十六世孙罗举二修族谱;万历年间,十九世孙罗钦诲、罗钦谅三修族谱;崇祯年间,十九世孙罗钦命、罗钦丝二公四修族谱;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冬月,二十一世孙罗亨五修族谱;乾隆二十七年(1762)季春,二十二世孙罗登峻六修族谱。可惜,这些族谱只能从《谱序》上了解其产生的大概轮廓,善本已无缘一睹。
  有清一代,罗氏宗祠先后经历康熙四十一年(1702)、乾隆七年(1742)、嘉庆十二年(1807)、道光六年(1826)、咸丰元年(1851)、同治三年(1864)六次修葺加固。罗氏宗祠自创建之始,历经了五百余年的沧桑变故,均按始建规模,保持原有古貌。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宗祠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1957年以后一度被生产队改作猪圈牛舍,黄钟毁弃,瓦釜轰鸣,神龛祖宗牌位备受风雨侵蚀而荡然无存。特别是文革期间,作为“封建残余”被肆意损毁,整个建筑残垣断壁,梁倾柱斜,破损不堪。
  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左”的思想禁锢逐渐破除,人文环境日渐宽松。1984年,散居在闽西、赣南之清流、建宁、郡武、石城、宁都、瑞金、于都、兴国等县的令纪公后裔,目睹宗祠的颓废,无不为之痛心。于是以罗令纪开垦宁化之功,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族人共同筹资,依照老祠原样,对豫章书院进行了全面修复,将散落各地的旧祠之木雕、砖雕、石雕、碑石等文物搜集复原;更新了全部神主牌位,新镌刻12幅墨底金字楹联。据说,大厅前两侧楹柱之底座石墩,是先祖从江西豫章运来的古物,也得以寻觅归位,实属可贵。值得一提的是,旅居台湾的族人罗永桂先生,系宁化罗氏元盛公派系伯源公支下二十世脉裔,1949年随父罗世禄挈家东渡台湾,从事商贸。世禄公去世后,罗永桂承袭父业,苦心经营,终成为台湾商界巨子,荣膺港台地区以及越南、韩国、泰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加拿大、危地马拉等国龙灯集团董事长,其声名鹊起,誉重侨邦。1984年罗永桂先生欣闻故里宁化族人修葺祖祠,慷慨捐资三万余元,是为本届修祠捐资首户。
  经过罗氏族众的辛勤努力,宁化豫章书院于1986年底告竣。作为开县始祖令纪公之纪念祠,仍保留着原有古貌。祠宇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庑殿,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跨入临街的前埕和围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琉璃瓦覆盖的重檐歇山式牌楼山门,门面八字排开,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飞檐斗拱,玲珑精巧,气势非凡,既有着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的俏丽。门柱有金漆镌刻楹联云:

开县封功显赫英名昭万世,
拓疆辟土辉煌伟绩著千秋。

  进得山门,迎面是一个四水归堂的长方形天井,天井两侧是回廊式厢房;硬山式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宽敞明亮,庄严肃穆。额悬一方“敦睦堂”巨匾,正中设神龛,自汉一世罗珠公起,至25世令纪公大牌神位依序列座,各支族系祖宗神位按顺序排列其下,左昭右穆,北高南低。迎面为创建宁化县治始祖罗令纪金身塑像。经罗氏族众各支族代表讨论,成立了理事机构,负责主持每年春秋祭祀及维护管理。
  如今,宁化豫章书院不仅是闽粤赣三边罗氏族人缅怀祖德、祭祀先祖的纪念场所,也是族人及邻里居民从事民间文化活动的集聚地,还是老龄活动中心。民间文艺表演和管弦乐队,成为豫章书院的组成部分。大厅两侧墙壁上,既有罗氏历代先祖画像、“客家罗氏迁徙分布示意图”以及“闽赣省苏维埃宁化保卫局历史简介”等图文,也有新时期宣传文化资料。诸如政策法规、计划生育宣传等文告和图片,也一一装裱嵌挂于墙壁上,真是令琅满目,包罗万象。宗祠门首,上悬“罗氏家庙”金字竖额,两侧分别镌刻“豫章书院”、“罗公纪令纪念堂”,大门外还挂着“闽赣省苏维埃宁化保卫局旧址”、“中国福建宁化罗氏宗亲会”、“八闽名祠”等铭牌。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相汇,国家大政与坊间文化在这里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美丽图画。
  1998年10月,经专家鉴定,豫章书院与令纪公古墓同时被列为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豫章书院被列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化县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制的“文物保护单位”碑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年清明节,罗氏家庙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闽、赣、粤各地罗氏各支族均有来人参加祭祀,一些迁居港台和旅居海外的罗氏后裔也多有来朝拜者。
  历经千百年的战火洗礼和沧海桑田之变,罗氏宗祠终于一路坎坷地走到今天,它承载了客家人开发闽西的伟大功绩,也见证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兴衰消亡;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儿女前赴后继的不朽精神,也把一尊余味绵长的历史之酿留给后人慢慢品尝。

2009年10月下旬 宁化─长汀─北京00000000

  (2010年第一期《寻根》)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