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文物古迹

罗子国遗址

  发布时间:2014-03-28

 

    罗国,又称罗子国,传说发源于罗地(今河南罗山县一带),传说为祝融氏吴回的孙子陆终的第六子季连所创。是芈[mǐ]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和楚国同祖。

   商朝中叶被迫西迁到今甘肃正宁县,周武王灭商有功时,封罗为子爵,成为周的属国。后随楚国迁徙到宜城(今湖北宜城)。春秋时东周庄王七年(前690年)被楚国所灭,其遗民被强迁至枝江(今湖北秭归附近)。次年,因楚国都城自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南迁,罗国子民靠近楚国的新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而再次被迁徙至湘江流域,在今湖南汨罗附近。

   罗国灭亡后,遗民以国为姓,是罗姓的起源。1957年,在汨罗罗水与汨水会流处南岸之小洲上发掘罗子国城遗址,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490米,南北400米,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与罗国子民迁此筑城之历史和城址吻合,定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汨罗江畔古罗子国

   在岳阳境内有两个古城邦小国:一个是南湖岸边的古麋子国,一个是汨罗江畔的古罗子国。据古籍和地方志记载:春秋时洞庭湖东南岸,曾经有麋、罗两个小国,被楚国兼并后,几经周折迁至湖南。原罗子国子民大部分集居于洞庭湖东南的汨罗江畔,相传是春秋时古罗子国“皇城故址”。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原湘阴县河市乡(现岳阳市屈原行政区河市镇)土洲上,四面环水,西南两面是李家河;东面是汨水,北面是李家河与汨水相汇合的地方。罗子国城遗址位于汨罗市城北偏西约4公里的屈原行政区河市镇,东北距南阳里的屈原故居遗址约2公里,距玉笥山区元聚脂遗址约4公里,地势平坦,汨罗江萦绕其旁,构成一个小小的三角洲。遗址尚有断断续续的城垣和护城河遗迹。

   罗子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古国。由一个善捕鸟雀的罗部落,而成为一个小小的国家,从它的兴起到灭亡不短的过程中,只是充当附属国的角色。以后,虽在对楚一战中,获得了一次胜利,又因由骄而淫,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灭国之后,子孙流散,罗姓子孙一直恪守着忠厚敦实的家风。

约公元前690年,罗子国被楚武王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改为罗姓。

为了避免在北进时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大批劳力的需要,楚武王又把罗子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丹阳附近的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将罗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后来,楚文王迁都于郢,因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入酣睡,于是又将罗的遗民迁到湖南汨罗一带。今汨罗市西北8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至今尚留有继续的罗国古城城垣和护城河遗迹。

    罗子国城遗址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汨罗市城关镇西北的罗城,现属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一组。为汨罗江下游南岸自翁家港至马头槽之间一块广阔的土洲。汨罗江干流在罗城北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在罗城以南有其支流李家河,绕城址南面自东向西流过,在城址西南角向南经刘墩墈进桃木港在河夹塘诸如汨罗江另一支流河市河。罗城北与罗山(又名汨罗山、徽山、烈女岭)隔江相望,西邻鸡公滩东周遗址,南与刘墩墈隔李家河相眺,西北毗邻河夹塘。

    1957年,湖南省文管会对罗城进行了小规模调查与试掘,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岳阳市文物普查办对罗城再次进行了全面调查,1992年底至1993年元月,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对罗城进行了第三次考古调研和全面试测,并进行了小型试掘,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进行了复查。

罗子国城址整体略呈长方形,南面略向内凹。城址东南长约590米,西北宽400米,总面积约23.6万平方米。城址东面护城河原系李家河,南、西三面护存河均保存甚好,现存宽约5—10米,深浅不一,最浅处亦超过3米。北面城墙及西面大部城墙保存较好,墙基宽达14米,墙高3米,系用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城址西北部,中部地面散见建筑遗存板压、筒瓦和生活器皿如陶鬲、陶豆残片。城址西南部位原有一小山丘名猪形心,只见建筑遗存,应为建筑基址。城址内试掘出土有陶鬲、盂、豆、罐。依据陶器的类型学研究,罗国城址内所出的鬲、盂、豆、罐年代在春秋中期,因此,城址始建年代至迟在春秋中期。

    目前已入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不久将由国务院公布。

罗子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古老的子爵小国。它是由一个善捕鸟雀的罗部落,而成为一个小小的国家,原居住在甘肃正宁附近,后迁移东来。从它的兴起到灭亡不短的过程中,只是充当附属国的角色。以后,虽在对楚一战中,获得了一次胜利,又因由骄而淫,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约在公元前690年,罗子国被楚周武王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改为罗氏。灭国之后,罗子国部分遗民迁徙至岳州南境。

楚周武王为了避免在北进时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大批劳力的需要,又把罗子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丹阳附近的枝江(今湖北枝江),将罗变成自己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后来,楚周文王迁都于郢,因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入酣睡,于是又将罗的遗民迁到洞庭湖东南的汨罗江一带。至今尚留有的罗子国古城城垣和护城河遗迹。

    1957年,湖南博物馆曾在此发掘,测量出城垣东西长490米,南北宽400米。北城廓保存较好,墙基宽14米,残高约3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土中杂有少许的灰烬和泥质灰胎陶片,属战国以前的文化遗存。城内城内西南部又成25米、宽7米的土台,堆积有筒瓦、板瓦及绳纹陶片。城址东面有文化遗物和墓碑,出土有灰陶绳纹鬲、豆、罐、钵及一些绳纹硬胎陶片等。从出土陶器的质地、器型、饰纹的风格来看,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时代当属春秋战国时期。《汉书•地理志》有“长沙罗县”、“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的记载,罗子国后被楚国所灭,成为楚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城邦。古罗子国城址周围,发现有断断续续的春秋战国文化遗存和墓碑,在汨罗山还发现了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公共墓地,都与罗子国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关诗作

  古罗城

  [清]周韫祥

匹马南来汨水头,古罗城郭惨萧飕。千寻老树埋荒谷,一抹青山界古丘。

  长乐钟残啼鸟散,坏垣云断老猿愁。湘中剩有张王庙,斜日灵旗冷暮秋。

古罗城

  [清]徐柱

  春秋罗子国,土城峙江浒。高可二丈余,围不三里许。按位关四门,两山蹲如虎。

  城中垦熟田,掌平无隙土。传闻风雨夜,隐隐鸣金鼓。往往田之中,耕获瓯鼎古

年年山鸟啼,岁岁山花吐。屈指胙土已历千余年, 而今谁是山鸟山花主?

    地域范围

    古罗子国是当时汨罗江流域方圆5000平方公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经写作、生活过的地方。与屈子祠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古罗子国的活动范围,在古麋子国的南面,主要在汨罗江流域。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洞庭之南,罗水出焉。”《清一统志》云:“卢水源出卢山,南流迳故县城,至双江口入汨,以其流迳古罗县,故一名罗水。”卢水是罗水的一以,应是先因罗国所在而叫罗水,罗水流入湘江处叫罗渊,见于《水经注》,因位于罗水与罗国故地,才叫罗县。光绪《湘阴图志》卷二十水志:“案罗水源出巴陵罗内(一名罗里),以北斗岭周环罗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谓之罗内,故得罗水之名,”其实,“罗水源出巴陵县葛藤尖”,即今岳阳县渭洞乡桂峰村葛藤尖。罗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经罗内,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罗水,八十八里至汨罗市红花乡双江村的小江口入于汨水,才合称汨罗江。清末“夏时涨水,深约二丈有奇,面阔约三十丈;冬时涨落,不通舟楫。”罗内的名称,系罗国活动之地,并非“周环罗列”而名。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今屈子祠镇)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国活动地域而名。古罗子国以北就是古麋子国的活动范围。到战国初,楚于今湖南一带置黔中郡,而麋、罗等附庸国宣告终结,都统辖于黔中郡。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