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江西
珠公陵墓修葺记
发布时间:2005-04-24
[[center]][[image1]][[/center]]
重修后的珠公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罗氏历史,璀灿辉煌。汉初,治粟内史罗珠,出守九江,随从灌婴平定豫章,灌婴筑豫章城,罗珠竣其功。罗珠为政清正廉明,税赋宽平,有功德于民。在吕太后临朝称制时,为避吕氏乱政,罗珠谢病弃官,隐居洪崖,后屡诏不起,薨年九十一岁。罗珠为豫章罗氏始祖,子孙蕃衍,已逾干万,分布国内各地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并播迁美、加、韩、新、马、泰等国。古往今来,人文蔚起,王侯卿相,将帅勇武,鸿儒彦士,技艺名流,可谓车载斗量。罗珠为官清正的铮铮铁骨,不忘怀汉的耿耿忠心,给其后裔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成为罗氏遗风。
罗珠薨后葬于今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南岭村的九节蜈蚣山。两干余年来,后裔拜祀不断,每约四百年左右就有后裔子孙重修其墓。依据墓碑鉴定,最近一次修墓是在明代嘉靖甲辰年(1544),距今460年。“文革”时墓被盗,墓碑失落。上世纪九年代初,柏林偕同上巷、沥口、曹坊、石里、大洲等罗氏支裔在墓址复立墓碑。后因当地劈山开路,致使该墓面临坍塌之虞。为了抢救整修该墓,并方便族人祭祀始祖,由南昌县豫章罗珠研究会筹备组发起,南(昌)新(建)两县及省市机关和省境外部分族人鼎力资助,经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首期修墓工程终于告竣。在湾里区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正在报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缅怀始祖的功德,也为了将我们重修珠公墓的情况记载下来,以资纪念!
[[center]][[image2]][[/center]]
珠公陵墓修葺记
据资料载,珠公墓落成后,其六子曾环墓而居。嗣后多次修葺。首由八世孙叶,字立成,号季茂,永元元年(89),官河南太尉,东汉永初二年(108)重修。十三世孙柏林瑭公,与郭璞,字景纯,重友盟,再修。三十世孙绍慎,唐时任长安府尹,又修。四十三世孙盛得公,字经臣,南宋吏部侍郎、天章阁直学士,对墓再作修葺;卒后亦葬于南岭珠公墓之右,内分二穴,外合-冢。明嘉靖年间,五十三世孙文会公又修,所立墓碑“文革”中失落,1994年始发现,运回柏林村“豫章罗氏忠孝陵园,,建珠公副墓祀之。1993年,柏林村重修罗氏大成族谱,谱会偕同上巷、曹坊、沥口、石里、大洲等支再次立碑。因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珠公墓前劈山开路,形成陡壁,并被雨水冲蚀,为防坍塌,2003年冬,在昌珠公嗣孙发起,罗氏聚居地柏林、小兰、润溪、下罗、罗家集、观田罗家等地集体、南昌地域和省内裔外孙捐资,遂再次重修珠公陵墓。
南昌县豫章罗珠研究会筹备组谨记
[[center]][[image3]][[/center]]
明嘉靖年的墓碑
黄河有源,泰山有基,人有祖宗。崇宗敬祖,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正是怀着对始祖珠公的神圣敬意,秉承世纪之初《中华罗氏通谱》南昌会议的托付,承担起重修珠公墓重任的。在修墓的过程中,经历了精心筹划、四处募捐、测量设计、公开招标、监督施工等多个阶段。这期间,在“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克服困难,一定要把墓修好”的思想指导下,或开会集思广益,或奔走城乡之间,或穿梭于墓地,或挑灯伏案,克服了天寒地冻、夏日炎炎、暴风骤雨、闪电雷击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也克服了其它不利因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我们可以敬告广大的同宗族人,也可告慰于九泉之下的老祖宗,重修珠公墓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现实了!
在高大挺拔的珠公墓面前,兴奋之余,却有些心神不安。我们有承担修墓的勇气,也有把墓修好的决心。然而,由于对历史、方志、族谱、墓冢知识的匮乏,文字功底、工艺雕刻和政策水平的局限,再回过头来细观珠公墓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为此,我们深感愧疚,并愿意诚恳接受族人的批评、指教。对于不尽人意之处,只有寄希望于在二期工程或等待后昆再修珠公墓时加以弥补了。
修墓过程中,香港罗氏宗亲会罗景云主席代表宗亲会致信予以鼓励;中共南昌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主要领导给予关心和支持,南昌市、县民政局和南昌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给予帮助;湾里区人民政府、文教局、招贤镇人民政府、南岭村委会给予指导和配合。对于许多关心帮助过我们修墓的同志、同胞、同宗,我们在此一并向您们表示衷心感谢!
南昌县豫章罗珠研究会筹备组
罗珠传略
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生于秦王政丙辰年(前245)四月十四日寅时,薨于汉景帝丙戌年(前155)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年九十一岁。葬于洪崖即今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南岭九节蜈蚣山。
珠公原籍湖南长沙浏阳县东乡纯江,先父君用,秦武陵县令,后仕汉,督运官铁,溺于洞庭。珠公乃君用公次子,自幼聪慧好学,长成满腹经纶。初仕汉高,为治粟内史(景帝初改治粟官为大农令),赋税宽平,国用优足,清廉自守,政绩卓越,后世尊称为大农公。
汉高祖辟疆,公出守九江,随从颖阴侯灌婴平定豫章,乡贤张交献地归于婴,又以该地当南北之冲,呈筑城计。筑城伊始(前201),灌侯北调,至惠帝三年(前192),经九年努力,由公竟其筑城之功。戊午(前183),避吕氏之乱,隐于洪崖,屡诏不起。丁亥(前154),吴王濞连七国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讨灭之。叛平,亚夫奏请命名郡城以治,并奏明珠公筑城功绩。因公亲手植有豫章(樟树),景帝准奏为豫章郡城,并敕建祠祀之。
珠公原配张氏,继娶傅氏生育六子: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抵德、成通。据《南昌耆旧记》所载,罗珠“实为罗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又罗氏族谱载,北宋丞相司马光追念罗珠崇高品德,卓越功勋,为之作赞曰:
“起家内史,职在司农,留侯推毂,灌侯共功,相度豫章,仡仡崇墉,勋成辟谷,邈矣高风。勋在汉室,泽及生民,媲美后稷,于今为烈,定太平功,建中兴业,寿而且康,厥后克昌。”
南昌县豫章罗珠研究会筹备组敬撰
正史方志族谱及书笈中有关罗珠资料摘登
罗珠,高帝时,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子孙因家焉。
--《江西通志》人物卷六十六
范宁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学校),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
--《晋书》卷七十五《范宁传》
胡氏、罗氏、邓氏、熊氏,号豫章四姓。
罗氏自汉罗珠下(失其官爵),有晋江罗洞,丞相参军罗宏,资度议参军企生(晋书有传)
--《江西考古录·豫章四姓》乾隆三十二年原刻
君用公遗孤珠,事汉高,为治粟内史,奉命守九江郡。因郡人张交献地,遂与灌
婴筑城,环十里,辟六门,告成,遂家焉。是豫章自罗始矣。
--罗颖《豫章罗氏源流总序》《中华罗氏通谱》下册95·页
江西人民出版社《罗姓史话》178页
罗邵,字仲进。东汉豫章郡南昌人。建安初为侍中,李催之乱时扈从汉献帝避难
弘农郡(治今河南灵宝县),及车驾还都,被封为列侯。
--《江西历代人物辞典》第3页,《资治通鉴》有载
罗姓名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西汉大臣罗珠(著名豫章罗氏的始祖),名商罗裒,晋朝
武陵太守罗企生……
--袁义达、张诚著《中国姓氏》34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值得一提的是罗君用之子罗珠,仕汉后,曾官至相国,大农令,可谓是罗姓当时
很有影响的人物。据《南昌耆旧记》所载,罗珠“实为罗氏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十后
--高剑峰编著《中国100个大姓》192页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地舆世家论珠公墓
我汉始祖珠公墓地座落於西山南岭山巅,经查,堪定为未山丑向吉度分金,左水
倒右,水由乾方上堂,流经甲方复转出艮方。左有象山,右有狮山拱卫,水口呈“之”
字型流出,前有案朝,后蜈蚣雄峙,群山环护,实属风水宝地,与族谱记载情况完全
相符。
由于年代久远,受自然及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物地貌自然会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移动高低等情况不易完全吻合,这是自然环境造成的结果,在所难免。特附此
说明,以供参考。
珠公墓结构寓意
(1)珠公墓碑高2.25米,2005年是珠公诞辰2250周年,寓意为此。
(2)护坡顶端矗立6个水泥石墩,表示珠公立墓后其6个儿子曾环墓而居。
(3)从休息平台到祭拜平台,拾级而上是9个台阶,一个台阶表示10岁。珠公
寿91岁,另砌一寸台阶表示一岁。
[[center]][[image4]][[/center]]
南昌县豫章罗珠研究会筹备组成员
顾 问
罗时烽:江西省农垦局离休干部,编审
罗士暹:原江西省公安厅机关党委副书记
罗静华:原南昌市交通局局长
罗时森:原江西省安装公司组织部长
张启予:南昌市湾里区人民政府经济顾问、江西洪崖书画院副院长
罗普金:南昌市小兰工业园柏林村谱会负责人
办事班子
罗贤访:原江西省乡镇企业志副主编、办公室主任,经济师(本会法人代表)
罗水保:南昌县电信局退休干部(负责重修珠公墓工程质量监督)
罗荣卿:原南昌县博物馆馆长(负责联络协助申报文保)
罗来忻:原江西省电子计算机厂纪检副书记、高级政工师(负责出纳工作)
罗时汉: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退休干部、高级技师(负责办公室工作)
罗长根:原南昌市针织内衣厂车间支部书记(财务监督、协助珠公墓工程质量监督
罗根妹:原南昌县渡头镇桃岭村支部书记(分工会计工作)
罗仁杰:南昌大学处长
成 员
罗凤根:南昌市小兰工业园小兰村党支部书记
罗三保:南昌市小兰工业园柏林村党支部副书记
罗来豹: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润溪村干部
罗来瑛:南昌市昌北开发区下罗村干部
罗时润:南昌市郊区罗家集原村支部书记
罗腊根:南昌市郊区观田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