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广东
罗彦瓌南迁珠玑巷考
罗凯燊 发布时间:2003-01-03
据谱牒记载,罗彦瓌于北宋初由河南开封迁南雄珠玑巷,是豫章罗氏迁岭南的第一人。他的七世孙罗贵,于南宋绍兴元年,曾率领珠玑巷37姓98家避祸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基创业,为开发珠三角作出重大贡献。而今罗贵后裔浩浩三百余支,莘莘近百万众,庞然罗族之臣系,蔚为南国之望族,播迁海内外,创业寰宇中。
《宋史》卷二百五十载有罗彦瓌传,说罗彦瓌是并州太原人,后晋时为补内殿直,后汉时为护圣指挥使,后周时迁为散指挥都虞侯。宋初为开国功臣,累迁至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卒于开宝三年,享年47岁。该传没有记载南迁之事。那么他是何时何事南迁?《番禺康乐罗氏族谱》有记云:“瓌祖,名彦瓌,又名彦威,字宝兆,号南庄……自宋太祖渡河讨叛之后,与丞相王溥、范质等忆见复周旧迹,屡求迁徙。时宋太祖匡胤乾德二年甲子,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迁于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又《广东罗氏书院志·续源流考》有记云:“环祖,字彦环(注:即彦瓌),名威,字宝兆,别字南庄……,宋太祖登位,建隆元年甲申,官御前忠勇大尉翊郎, 由河南尚德里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沙水村。……”
上述谱记,罗彦瓌于建隆元年或乾德二年南迁。但从《宋史》罗彦瓌传看都不可能。《宋史》已确切记述建隆元年罗彦瓌随从宋太祖征讨李筠之叛,因平泽、潞功,代赵彦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乾德二年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大破契丹。四年春又与閤门使田钦祚杀太原军千余人于静阳,擒其将鹿英,获马三百匹。说明建隆元年、乾德二年、四年罗彦瓌都在统兵作战,不可能有迁徙之事。他的南迁应在乾德四年与开宝二年之间。
罗彦瓌本是宋朝开国功臣。宋太祖赵匡胤兵变时,“太祖自陈桥入归公署,见宰相范质等,未及言,彦瓌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由是降阶听命。”即草诏,后周恭帝让位于赵匡胤。罗彦瓌因功由散指挥都虞侯擢为控鹤左厢都指挥使,以后又累功累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罗彦瓌既是北宋重臣,为何要南迁?这与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为巩固其赵氏政权而对功臣所采取的策略有很大关系。赵匡胤登基后,心里很不踏实,他想到自己是靠那些握有兵权的功臣拥戴而一旦登上皇位的,那么也可能被这些人如法炮制而废于朝夕。怎么办?于是问计于他的亲信兵部侍郎、枢密副使赵普。赵普献策:“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匡胤依计而行,演出了“杯酒释兵权”“一日罢三相”的故事。
赵匡胤登基的第二年,建隆二年七月,他把重兵在握的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一批功臣召来饮宴,乘着几分酒意,对功臣们说:“唉!天子难当啊!我夜夜都睡不安席!”石守信等很奇怪,问他什么原因。赵匡胤说:“这个你们还不清楚吗!我这个皇帝的位子,谁都想要的!”石守信等连忙叩头道:“陛下怎么这样说,当今天下已定,谁敢造反?”赵匡胤道:“话不能那么说,对你们,我相信,不会造反夺我的皇位。但是,你们的部下要是为了荣华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不就像我一样做起皇帝来了吗!”石守信等一听此言,便知赵匡胤猜疑他们了,个个跪地顿首涕泣:“臣等不敢!不敢!”赵匡胤又说:“这个敢不敢,不由你们说的。我看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人生的目的无非是多积金钱,过好日子。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我任命你们到地方上去当大官,赏赐你们金钱财宝,厚置产业,多致歌儿舞女,日日饮宴作乐,以终天年。如果你们不放心,我还可以与你们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如此,你们的目的达到了,我也安心了。”石守信等人终于明白了赵匡胤的意图,不由得你不同意,个个顿首拜谢“万岁隆恩!”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称病请免军职。赵匡胤暗自高兴,立即下旨,免去了石守信等人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都检点、都虞侯等军职,而任命他们出任外藩节度使。宋代,节度使是个有职无权的虚衔头。乾德元年四月,赵匡胤又在州设立通判官,大州置两人,并规定“凡军民之政(通判)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节度使更无权过问地方政事了。罗彦瓌也在建隆二年,被免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出为彰德军节度使。
罢武将的兵权,赵匡胤必须讲究策略,而罢文臣的官,那就轻易得多了。乾德二年正月,原来拥戴赵匡胤登基的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被免去宰相职务,任以太子大傅、太子大保等闲职。而任命开封府尹、胞弟赵匡义为同平章事,充宰相职。
赵匡胤登基五年,利用种种手段把一批功臣的实权一个个剥夺去了。罗彦瓌面对这种情况,不免有“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犬烹”之感,乃有离京远徙,退隐安身之计。他可能在乾德五年赵匡胤命他由河北安国军移镇陕西华州时毅然举家南迁了。
罗彦瓌本山西并州人,为何不北走归隐老家?因当时并州为北汉刘钧所据,刘钧与宋军连年征战,动乱不堪。故唯南迁远徙最为可取。南雄珠玑巷虽属南汉统辖,而当时的南汉主刘鋹昏庸,无力北顾南雄。此前已有后周侍御史参军何昶寓居于珠玑巷。建隆二年,又有后周袁州刺吏孔闰南归隐居于南雄坪林村。罗彦瓌接踵而来,不足为奇。
罗彦瓌远走高飞,僻居南雄珠玑巷后,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戎马一生,浮沉莫测,深感官场险恶,遂放弃功名,决心在岭南重新兴家立业。他把自己丰厚的家资,延师教子读书,投资开垦农田,广置产业。开宝三年,即在宋师南征克复南雄的头一年,罗彦瓌在珠玑巷去世了。死前他给子孙立下遗嘱:读书以明礼,艰苦以创业,勤俭以持家,仁义以睦邻。他的子孙遵循此遗训,历传七代,人丁兴旺,富甲一方,仁怀义举,闻于乡里。后人称罗家的田产为罗田,罗家兴建的陂头为罗陂。罗田是个大垌,1000多亩面积,今称罗田村。罗陂灌田2000余亩,至今仍在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