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川渝

重庆西彭仕鹏公支系概况

 罗章成 发布时间:2005-04-02


(一)入蜀流徙到定居
清“康熙”五十六(1717)年,本宗支入蜀鼻祖仕鹏公(约42岁,尚为单身)等四弟兄齐心响应清圣祖“垦荒四川”(后来通称“湖广填四川”)的圣谕,自湖南省浏阳县东乡荷塘(原属湖广行省)起程,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东道重庆府地界,暂且落脚于江津县思里九都牛溪(今江津市油溪)镇。由于入蜀较晚,四川的所有荒地基本上皆被“插栈为业”瓜分完毕,后来移民皆得在先来者手中佃种土地维生。在牛溪近地中嘴万古桥清滩子狮子嘴葬毕所负宗祖遗骸之后,其余几兄弟皆各自另寻定居地点,唯仕鹏公一人留在此地安家,守护祖茔。
仕鹏公入蜀后,配曾氏,生维清、维漪、维涟三子。维清大伯远祖徙居泸州,据谱书记载,后“称巨族”;维漪二伯远祖徙居江津贾嗣,开“兴号钱铺”,“生理渐衰”。两伯远祖的后代至今兴衰如何,尚不知下落。
惟我幺房维涟远祖辗转于巴邑三口滩(今重庆市巴南区一品镇;据老谱记载,于此地“遭回禄”失谱),江津县慈里三甲高家坪北之马蛟山、三王殿范家场(今属西彭镇团房村)等地帮工或佃耕;先于高家坪北之马蛟山帮工时配刘氏,先后生林秀、林文、林富、林贵、林才五子。因积劳成疾,维涟公英年早逝。去世时,其长子林秀公年方十二、三岁。
维涟妣刘氏婆,统五子于范家场南之祖屋林勤俭兴家,母子协力,后置田业五处,共百余石(亦有说三百石);子孙昌盛,范家场“祖屋林”之名渐被“罗家湾”所取代。
林字辈除二房林文公不知下落之外,长房林秀公后裔多聚居于巴县陶家场天桥湾一带,然后分派巴县圆明乡双河口等地;第三房林富公后裔多聚居于巴县圆明高家坪北之天堂堡一带直至而今;第四房林贵公后裔多居于范家场罗家湾;第五房林才公后裔多聚居于巴县陶家场观音滩一带直至而今。如今各房都有不少后代因各种原因远徙异地他乡,求职谋生,各奔前程;也有少数侨居外国的。

(二)修谱立派
入川第三(“珠系”61)世祖林秀公,系该辈长兄,于兴家立业中威望最高,逝前曾赋联“世德承先祖,文章启后人”,并嘱之为后世子孙辈序。该辈分派的五大房后人皆共同尊循至今。
清“光绪”元(1875)年开始,五大房协议联合修谱。是时之承汉、承洹叔高祖等在其祖辈世璋、世揩、世华公等敦促、指导之下,历时数年之久,纂修了《川东豫章裔罗氏族谱》。上至入川之前一代翰吏字子敬公和李氏(原谱记为林氏)婆,下至部分“祖”字辈尊长皆分支分派地被列于谱中。
民国年间,“先”字辈一些文人曾彼此商定,欲将该宗支辈序续为四十字:世德承先祖,文章启后人,居家全孝友,在国笃忠贞,克豫和平象,永堪大志成,诗书传达远,万代必昌荣。
1998年重兴清明会(现称“宗族联谊会”)起,又进一步酝酿修订为:世德承先祖,文章启后昆,勤贤谐孝和,敏耿笃忠贞,恭谨礼义信,虔诚智勇仁,宽惠万代传,昌盛百业兴。

(三)清“光绪”谱序
忆昔先世由闽徙粤东、(徙湘)、徙蜀,其间派衍繁盛不待问悉,但自国初谱籍失传,支派无考。有心人虽欲志其谱,末无由溯厥渊源。然敬宗收族由来尚矣,即我族年湮代远,人往风微,不复缕悉详明,以垂后世。而愧渺于往时者,能忽思补救于今日,使复因陋就简。祖典俱忘,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耶。
乙亥(1875年)春族人协议订谱,命洹作序。因思为之前者已渺不可忆,于仁人孝子之心固大有所不慰,然事已无可奈何。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荫祖之惠岂而忘祖之德焉。健在祖辈今聚一堂,重修此一族谱,以候览观罗氏族系不终于泯灭。而姻睦和亲之意,亦不无小补缺遗。不敏不敢稍事铺张,亦不敢妄参臆见,爰成数语付诸篇首,惟冀后之子孙继继承承于亿万年永垂交替云。 洹  谨序                                    (承洹字钟亭公作于清“光绪”元年)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