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川渝
四川遂宁拦江罗布沟罗氏
罗开玉 发布时间:2008-04-10
一,序言
国有国史,家有家史,国史通过各种史书反映,家史通过各种家谱、族谱反映。通过家谱,可以知道自己、父母及历代祖先的来龙去脉,可知自己来之不易,可知先辈的光荣历史,可激励自己发奋向上,可严格要求自己。正因如此,撰修家谱是我华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一。
中华民族具有上百万年的演进发展史。其中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姓”的出现,主要在商周时期。家庭是社会的一份子,家族是民族的一份子。罗氏为华夏一大姓,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历代英杰辈出。罗姓先祖同整个华夏民族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史。根据199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仅中国大陆姓罗者,便有1900多万,在全国所有姓氏中排列19位。加上国外的华侨,估计罗姓总人数超过2000万。罗姓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大姓之一。
汉代分封的梁国有一位丞相叫罗怀;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成都人罗裒,经营盐业等,为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商人之一。其事迹见于《汉书.货殖传》。汉晋时期,罗氏为郫县的“冠冕大姓”之一(见《华阳国志.蜀志》)可见当时郫县姓罗的甚多。西晋时期,罗尚曾经担任益州剌史。东晋时期,四川“成汉”政权中,罗恒曾担任尚书令,罗演曾担任尚书仆射(见《晋书.李特载记》)
唐代有著名诗人罗邺,余杭(今属浙江)人、罗虬,台州(今浙江)人;文学家罗隐(833-909),余杭人。《襄阳记》中记载了一个著名人物叫罗象,元代有著名医学家罗天益。
明代有著名小说家罗贯中(1330-1400),有可能与我们在明代的祖先是同宗的。
山西太原人;有著名学者罗汝芳(1515-1588),南城(今属江西)人;罗洪先(1504-1564)官至翰林院修撰;--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罗家的口号是:正派、上进、不睹、不淫。
一代一代的将族谱续修下去,是罗家后代子孙的责任。
二,先祖早期史迹
家庭是社会的一份子,家族是民族的一份子。中华民族具有上百万年的演进发展史。其中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姓”的出现,主要在商周时期。罗姓先祖同整个华夏民族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史。根据199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仅中国大陆姓罗者,便有1900多万,在全国所有姓氏中排列19位。加上国外的华侨,估计罗姓总人数超过2000万。罗姓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大姓之一。罗姓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主要有三大来源。
第一大来源,商代罗姓部落。据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公元前1100年),分封八百诸侯,其中便有一个罗侯国。罗侯国的辖地,相当于现在的湖北宜城。被分封为罗侯国的诸侯为熊姓,其辖地中最大的部落为罗姓,故当地地名为罗侯国。
2002年9月10日,笔者曾到罗侯国故址考察。其地在今湖北襄樊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当地人至今仍称“罗侯国”,为一大片农田,古城墙遗址仍时隐时现。
罗侯国是以诸侯名为国名。在罗侯国中,许多士大夫也姓罗。这是罗姓中最早的一支。该部落在武王分封前早已存在,即至迟在商代已经存在,且是华夏民族中较早较有影响的一支。该部落的后代以此为姓,为罗姓的第一大支。宋人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一》、卷二十九《氏族五》中,将“以国为氏”例为我国姓氏起源的第一条,其中便有罗氏;罗氏是西周初期被分封的诸侯之一,称为罗侯;其封国在宜城山中,后来迁移到枝江。又在卷二十六《氏族二》中说:罗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 姓;在最初被分封于宜城,后来迁徙于枝江,周代末期移居长沙。所谓“熊姓”,主要是反映了曾经被楚人征服的历史。罗侯在封国统治数百年,后裔众多。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楚武王派大将屈瑕攻打罗侯国,罗侯战败,事见《左传》。春秋初期,罗侯再次被楚国打败,楚文王(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8年在位)为防止罗侯复国,将其家族迁到枝江、平江一带,罗侯的辖地被楚国兼并。其后,楚国对罗侯后裔时时提防,严加控制,甚至滥加捕杀。罗侯的许多后裔分支便根据当时的习俗,以封邑为姓,改姓罗。春秋战国,战火不熄,以上两支罗氏先民,四处迁徙,分散于全国各地。其中罗氏部落后裔仍以留在湖北宜城为多,但也有数支迁入临近的巴蜀北部山区,成为秦汉时期颇有影响的“ 人”(即“板盾蛮”)中的一支。
秦汉时期,罗氏先祖屡见于文献记载。汉高祖刘邦当汉中王时,率大军外出攻打“三秦”,请巴蜀北部的七大支部落帮忙,其中第一支便是罗氏部落联盟。该部落应是商周时期罗氏部落的后裔。这一时期,该部落已开始向姓转化。。在“成汉”政权建立与消失前后,西蜀地区战事甚多,当地百姓纷纷举族外迁。郫县大姓罗氏乘数十只大船由岷江而入金沙江,再入长江,出三峡,进入湖北。
第三大来源,唐代西突厥可汉解瑟罗进入中国,其后人就以“解瑟罗”为姓,后又改为罗姓(见《通志.氏族略》)。其后裔在身体上有一些特征,如眼珠黄、头发卷。可以肯定,这一来源与本支无关。
三,本支罗家辈分序列
本支罗家辈分序列由先祖罗少忠的父亲于明代未年、清代初期(约在1640--1670年之间),在贵州桐梓县编定。本辈序四字一句,文字精美,顺口易记,寓意深远,包含了他老人家对家族兴旺发达的殷殷希望。而今,仅过十余代,约350年,本支罗家直系后代现仍活着的估计可达二、三千人,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世界各地。
过去罗家后代,一律按辈分取名。按辈分取名即为族名。族名为通常说的“大名”之一。族名的主要功用有三:反映了本人的血缘传承关系,能为避免后代子孙同宗婚、近亲婚提供最有力的参考;二,通过家谱族名,了解本家族的奋斗史,促进其奋发有为,一代更比一代强,为自己,为家庭、为家族、为祖国争光;三,能促进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之美德。因此,本支后代应尽量按辈分取名。该辈分字应放在名字的中间。名字应为双名。
本支辈分序列为以下三十二字:
少元正国,泗登朝廷;鸿开景运,大启文仁;
维世光显,戚德昌明;忠孝诚继,加著长新。
当最后一字开始使用时,其家长有责任为其编定新的辈分字,最好也用32字。
四,本支先祖脉络及传承表
一世先祖罗少忠
前妻X氏、后妻杨氏。
家居贵州省桐梓县河麻岭。其祖上历史可以追塑至宋代。其先祖最早居住于湖北,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入川,定居在成都附近;至元代,又由成都迁居河南;再于明代中期从河南逃难来到贵州。数代以儒教为业。《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与罗少忠的爷辈为同宗近亲。罗少忠幼承家学,成人后教书兼务农,勤劳勇敢,重视家庭教育。本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乡里有一定影响。前妻生有数名子女(具体不祥);后妻生一子,即幺儿罗元吉。
二世先祖罗元吉
约康熙二十年(1681年),出生于贵州省桐梓县河麻岭。清代初期期清政府因四川人烟稀少,大量从外地移民入川。当时移民的主要区域是“湖广”(即湖北、广东、江西、福建)。最初是将整个家庭或整个家族全迁入川。当时允许迁入者随意插占土地,纳几亩田的租,却可耕种几十亩、上百亩。康熙三十七年(1698)又在贵州实行“抽丁”式移民入川,即一家人派一男丁。先祖罗少忠家也被摊派一丁。罗元吉当时年约十七岁,见父亲年老、哥哥等均已结婚成家有子女,便知难而上,主动表示愿替全家承担此责任。其母杨氏,见元吉尚幼,放不下心,便反复要求,与元吉一起入川。当时在桐梓县的迁移队伍中,姓罗的很多。杨氏因自幼缠小足,不便远行。家里将唯一的一头驴子给她。母亲骑在驴上,儿子在前面牵驴。母子俩随同迁徙的大队伍,在官府兵丁的护送和监视下。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吃尽艰难困苦,终于平安入川。
至今,在后人当中还留传着许多有关他们在迁徙途中的传说。如相传他们母子在迁移的最初几天,便在风雨和泥泞的山路中丢失了从家里带出的大部份菜,最后仅以一个皮蛋为菜,每次吃饭时仅以筷子沾一点,一直从贵州吃到遂宁。
进了四川后,先祖元吉被分配遂宁县拦江河镇。当时拦江河的土地多已被先入川者圈占。先祖母杨氏便用自织的一块布向一姓张的人家换了一条沟及其所属的两边坡地。这块地约有五--七百亩,两边、后面皆为山坡,中间一条水沟。这就是先祖罗元吉入川后,本支的肇发根据地。这块地原名张家湾,后人为纪念先祖伟业,又称其为罗布沟。
先祖罗元吉以务农为生。由于当时政府提倡早婚多育。罗元吉入川后三年,在他21岁时,即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结婚,共生有八个儿子。后世称其为“老八房”。其后裔分散,较集中的地区以遂宁莲花乡为主,其次有分水岭、拦江高板桥、遂宁县城、内江、成都、重庆、宜宾等地皆有支系。
罗元吉幼年曾随父读书,注重礼仪,敬重父母。入川后,虽以务农为生,仍很注重教育子女识字读书;时时教育子女以勤劳俭仆立业,以忠孝仁义传家。严禁子孙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嫖娼、偷盗、抢劫等活动。虽然当时清政府提倡早婚多育,但他认为早婚有害健康,规定罗家男儿结婚不能早于20岁。儿女成家立业后,更亲自教孙辈识字读书。又延请老师来家开设私塾。在他老人家的督促教育下,在他的孙子辈中,就出现了秀才。由于他老人家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其严格的督促教育,使本支罗家形成了较好的家风,也使本支罗家能在拦江河这个较狭小的地区,能在以后两百多年的战乱灾荒岁月中,迅速发展状大。--这真是一个奇迹!
三世先祖罗正贤
约康熙五十八年(1719),生于罗布沟。约在乾隆六年(1741年)结妻。共生有八个儿子,后世称其为“少八房”。
四世先祖罗国喜
约乾隆十一年(1746)出生于罗布沟。自幼聪明好学,约20岁时考中秀才,成为一般百姓所称呼的“老爷”。按当时制度,考中秀才后,便协助县长管理拦江河街上的日常事务。当时,地方基层行政建制为:甲首(相当于以后的生产队长)--保正(相当于以后的村长)--街正、团总(管理一个场份,相当于一个镇)--县长。街正、团总一般都由有功名的秀才、举人出任。罗国喜在中年时期,还率领兄弟子孙修建了罗家祠堂。祠堂系一个三开间的瓦房,周围有围墙等。祠堂中依次摆着罗家先祖的神排。每年清明、中元、中秋、春节及先祖的生日、祭日等,皆率子孙到祠堂祭祀。当时,家族祠堂是一个家族发展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并走向成熟的标志。家族祠堂也是教育子孙后代的一个重要阵地。当时一个无祠堂的家族,会被外人所轻视、嘲笑、认为该家族不敬祖宗、没有文化。罗家祠堂以后多次维修,使用了约160年,一直保持到1952年土改时才被撤除。罗国喜还修撰了本支罗家入川后的家谱。该家谱由其长房传承数代,到1952年土改时才散佚。
按罗姓为遂宁的大姓之一,在拦江尤为大姓。民国时期,遂宁全县共有大姓祠堂285个,罗姓占8个,拦江河一个埸镇就有5个罗姓祠堂,本支祠堂为其中较大、较有影响的一个。这些都与罗国喜的开创之功有关。
五世先祖罗泗伟
约乾隆五十年(1785)出生于罗布沟。为罗国喜的第五子。当时,本支通过四代繁衍,已有二、三百人。罗布沟罗氏成为拦江河引人注目的一支家族。
大约在这一时期, 在道光年间,拦江镇地域上的罗姓家族共有十三支,其中有十二支来于贵州。十三支罗姓家族通过互对家谱,讲述家族发展演变、迁移分化等过程,认识到彼此先祖很可能是一家人,有着血缘联系纽带,于是共同出资出力修建“敬天宫”。俊工后,共祭天宫神位,并达成互助互援的若干协议。其中,还互相对照了辈分序列,规定了十三支的互换关系、长幼顺序;同时还强调拦江河罗姓十三支不得互婚。
六世先祖罗登共
嘉庆二十年(1815)生于罗布沟。前妻生有五个儿子:大子罗朝西因在农历二月出生、小名二圆,后辈称其为其二爷;二子在三月出生,小名三圆,后辈称其为三爷(其开字辈后人在邛崃);三子罗朝衡(详后),四月出生,小名四圆,后人称其四爷;四子五月出生,小名五圆(罗鸿绸即抄手二老子之祖),后人称其五爷;五子在六月出生,小名六圆,绝祀。后妻生一子,因在九月出生,后人称其为九爷(罗鸿水、罗鸿碧、罗鸿玉之祖)。妻死再娶,为罗家传统之一。
罗登共时虽从父辈手中继承了在罗布沟的五亩土地,但不足耕种、生活之需,已开始在外租种部分土地。
罗朝西为当时拦江镇属地内仅有的两名秀才之一,协助县官管理。处理拦江镇的日常事务。另一名秀才也姓罗,故人称“罗家两秀才”。罗朝西,人称“西老爷”。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建立了一点自已的产业,约有40亩田,40亩山地。罗朝西二子,大了罗廷X,有一孙罗鸿X,小名丙娃,在1938年前后被抓壮丁,以后下落不知。二子罗廷奎,孙罗鸿银,绝祀。
七世先祖罗朝衡
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死于民国七年(1918年)。妻杨氏。
父亲死时,兄弟姐妹皆已成亲出嫁,因在罗布沟仅有五亩地,难以维系大家庭的生计,便决定分家,各自外出租种土地。罗朝衡仅分得一亩地。便于同治八年(1869)前后,到拦江河唐家湾租种土地。在唐家湾一住就是四十年。在这里生了五个儿子,并看着五个儿了长大成人、成家。在他六十四岁时,因全家人口众多,地租提高,不得不搬迁到附近的太和坝租地耕种。
罗朝衡一生极注重维持家族团结和名声。其兄罗朝西生前购得八十亩土地。其后人欲出售。罗朝衡的五个儿子背着父亲,欲按市价将其买下,并已付钱。但罗朝衡认为不能买哥哥家的土地,认为说出去有损家族声誉,宁可让外人买都行,坚决叫退了钱。结果他的五子一直无土地。
大子罗廷X,生于同治九年(1873),后人称为大爷。
二子罗廷县,后人称二爷,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四女一子,一女嫁黄家,二女嫁刘家(为刘永权之母),三女嫁蔡家,四女嫁周家,儿子罗鸿君,孙子罗开贵(在蓬莱镇)。
三子罗廷说,后人称三爷,详后。
四子罗廷问,后人称四爷,生于光绪四年(1878),为罗开华之祖。
五子罗廷泉,生于光绪七年(1881),绝祀。
五,廷字辈人物传
罗廷说,字京伯
光绪元年(1875)农历九月十五日亥时,出生于兰江河唐家湾。前妻吕氏生一子,后妻徐氏三子一女。
大子罗鸿阔,后人称大老子,
二子罗鸿立,后人称二老子,详后。
三子罗鸿义,青年时死于成都,无子。
四子罗鸿祺,详后。
女罗鸿英,嫁曹家。
罗廷说以务农为生,一生勤劳俭仆,忠厚老实,特别注意以伦理道德观念教育子女。贫苦、无土地、无房子,四处租地耕种,几年一换地点。其具体居地、租地搬迁情况为:太和坝,住十多年,在此生罗鸿立;转洞桥(在兰江河场口不远处)住2年;破石垭(又名流顺沟,距王二姐处不远),住10年,罗鸿祺、罗开群、罗开林生于此;夹石槽(距兰江河街12里),住2年;廖棺坟(兰江河上场出场口),住5年;车家沟,住2年;双龙桥,罗鸿祺在此离家外出……。以上地点都属于今拦江范畴。穷则思变,青年们都认识到继续留在家乡已无出路可言。罗廷说的四个儿子成年后皆先后外出谋生。大子、二子、四子皆在成都安家立业(三子在成都结婚不久便病死)。罗廷说在晚年时也和徐氏来到成都,住在金家坝儿子家。罗廷说亨年七十二岁,1947年死于成都.死后由三个儿子用人力车将其运回,葬于老家罗布沟罗家坟地。罗家坟地实行分阳不分阴的习俗,即在世时的财产应区分,墓地不专属哪一支,死后都可入葬。
吕氏,生罗鸿阔后几年便病死,死时不到30岁。
徐氏,同治十六年(1890)出生于遂宁蓬莱镇,自幼缠小足,从小给别人当童养媳,男家姓刘。未成亲时,男子跑云南,长期不归,才嫁罗家。早年随全家东奔西跑,吃尽苦头。晚年主要住在成都。1955年离开成都,1956年死于乐至县石佛区其女罗鸿英家,亨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