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福建
福建永定罗氏源流
发布时间:2006-10-23
罗姓,出自妘姓,颛帝之子祝融之后的匡正。匡正,商纣受辛甲寅生,原籍陕西巩昌府陇西县,居零阳东乡。周武王三年,因镇宜城有功,敕封宜城侯。晋爵安南王,镇守子爵国,地方50里。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曰罗,即湖广,今湖北襄阳宜城、房州隔界的南漳县东南80里有罗国城。其后易妘为罗,子孙以国为氏,匡正为罗国始祖。
国姓罗氏第一百零一世罗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洪崖先生,系匡正第四十一世孙,原籍湖广长沙府溜阳县东乡纯江。盖祖怀汉,汉时居豫章沟,因筑城之功未毕,偕郡人张交献妹婿石固承继其功,民劳无怨,恪守城墩,遂家其地,手植豫树章树庭前。戊午七年(公元前123),避诸吕之乱,隐于洪崖,结草为庐。丁亥三年,吴王鼻连七国作叛,景帝命大尉周亚夫讨其叛,灭之。亚夫请建置,以新南服。以九江郡属有新城,系灌侯婴公之所计,大农诸公所筑,因大农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始称郡为豫章郡,罗为豫章。
永定罗姓均为豫章郡,共分布12个乡(镇)35个村,总人口为556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2%,按全国300家姓氏人口排列为第二十位。
第一节 源流
一、入闽
宋朝以后,中原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先民纷纷向长江以南迁徙。罗氏第一百二十世罗诚中,字泰阳,于大同甲子年,任福建省宁府军参政,转授侍御史,为第一位进入福建的罗姓人。罗氏第一百三十二世罗仪贞,讳实,字仁章,于诏宗庚申年中科,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官至盐铁史。冰心赤面,不徇利欲。致仕还乡,由西山隐居吉丰水东醴泉院。曾著有诗书《閒居自得歌》,曰:“公也忧,卿也忧,忧名忧利竟尘浮。不知二径黄花落,徒为半斗白米愁!如此乐,知此愁,眼底无王侯。清风是吾友,明月是吾俦。鼎上一瓢茶羹味,山中万斛罗浮秋。浪游浪笑乾坤大,且舞且歌山水幽,闲来抚尽琴中趣,卧对沙鸥共白头”。罗仪贞平生乐观,心胸开阔,高寿103岁,妣傅氏生景新、景成二子。后裔散居于龙泉乡滩头、明德乡高桥、宁都州鹿源、平田梅林渡等地。
罗氏第一百三十三世罗景新,字天庆,号文新(罗仪贞之长子),于唐僖宗末年,因避黄巢起义时之战乱,从豫章之西山迁徙虔州虔化县太平乡定居(即今宁都州鸦鹊林)。不久,又转迁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定居。罗景新为福建罗氏的入闽始祖。
二、繁衍
罗氏第一百三十三世世罗景新在宁化石壁定居后妣邬氏,生罗仕伦、仕伟、仕俊、仕杰、仕传、仕仁、仕仪七子。第一百三十四世、罗景新长子罗仕伦,后仕任宣教郎。宋举孝廉后,居吉水县巷口,为起居始祖。配吕氏,生罗元杰、元升、元捷三子。第一百三十五世罗元杰,于宋初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仕江南扬州刺史,调任虔州太守,即今赣州府。传至罗氏第一百四十五世罗尚崇,妣谢氏,生洪源、洪德、洪敬三子;罗尚立,字念一,行五四郎,又名忠古,妣张氏,继妣陈氏七娘,共生洪湖、洪江、洪海、洪池、洪河、洪波、洪浪、洪浩、洪滔九子。
三、播迁入永
罗氏第一百三十三世罗景新在宁化县石壁村足繁衍了15代人之久。传至罗氏第一百四十五世罗尚崇于宋末年间率三子罗洪敬从宁化石壁迁本省连城县开基;罗尚立,因经商于江西吉郡,后避乱率妻子回祖故居宁化,后又徙迁上杭县城关开基。
罗氏第146世罗洪敬,妣吴、张氏、生四潜、四瑞二子,并留居连城。其弟罗洪湖,后由宁化县石壁村迁广东省嘉应州松源同上灌塘角(原广东梅县程乡)。原配张氏,生世瑞、世端二子副配蔡氏,生志大、志广二子。
罗洪敬之长子罗四潜,配叶氏,生朝鉴、玉鉴、京鉴、银鉴四子。除玉、京、银三兄弟分迁至功源、海丰、吉康、阳安等地外,长子罗朝鉴随三子千三郎从上杭县城关北门迁永定县抚市抚溪枫山角开基。妣陈氏生千一郎至千九郎九子,副配巫氏,生万三、万六、万九郎三子。不久,后裔遵循祖训,拓进家业,分迁永定各地。至此,罗朝鉴为永定罗氏的开基始祖。永定罗氏世系称为珠系世系。
第二节 分布
一、虎岗乡
虎东南山下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宗缘(永定第六世),从湖雷镇象牙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0代50户200余人。。
二、高陂镇
和兴石门甲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二郎(字庆虎,永定第五世)之子罗仲三郎(字仲道,永定第六世),从抚市镇华丰村麻公前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20余户50余人。
富岭村布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四世罗良忠(仲三郎四子,永定第七世),从原大平里洪源(今先锋烟场)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30余户160余人。
三、龙潭镇
上寨村石山头。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三郎,字庆龙之长子罗洪敬(永定龙潭第二世),从抚市杏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5户20余人。
四、抚市镇
中湖内湖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四郎(字庆凤,永定第五世、内湖第五世),从抚溪枫山角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30余户90余人。
五联小片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千一郎(念四郎之子,永定第六世),从抚市中湖内湖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5代5户20余人。
华丰村枫山角。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四十三世罗洪敬之长子罗四潜,由连城县坑子堡粪箕窝迁居上杭县城北门。罗四潜长子罗朝鉴后又随其三子罗千三郎从上杭县城北门迁永定抚溪枫山角开基,现已繁衍24代20余户100余人。。
华丰村麻公前。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一世罗明聪(字六七郎,永定第四世),从枫山角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4代300余户1000余人。。
龙川村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千十郎(永定龙川第一世),从本县仙师乡书华村水冻窠迁入开基,后孟五郎之四子罗思华也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30余户130余人。。
里兴村方在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七世罗思惠(龙川第四世罗孟五郎之子),从抚市龙川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20余户60余人。
里兴村四方山下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八世罗思亨(龙川第四世罗孟五郎之五子),从龙川村迁入开基,后第十六世罗朝汉也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20余户70余人。
五、湖雷镇
车前岗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一世罗明聪(字六七郎)之第八子罗念八郎(字庆亮,永定第五世),从抚市华丰村迁入定居,现已繁衍23代80余户20余人。。
象牙村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念二郎(字万八郎,车前岗第二世),从湖雷车前岗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20余户80余人。
罗斗科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七世罗仲一郎(象牙三世千一郎长子),从象牙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70余户300余人。
桂坑村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七世罗仲三郎(象牙村三世千一郎三子)从象牙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20余户80余人。。
松柏岽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九世罗孟二郎,后改名为罗德臣(象牙村五世念三郎之次子),从象牙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30余户140余人。。
六、合溪乡
合调半山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念八郎,字庆亮之三子念三郎(字千一郎,车前岗二世),从湖雷车前岗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4代20余户90余人。
武北村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教(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五世罗文纲(号武百一郎,永定第八世、武北一世),从上杭县的兰家渡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80余户250余人。。
七、洪山乡
石圳坑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三世罗源和(第五十二世罗八郎之子、洪山第二世),从上杭县芦丰乡湖洋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6代100余户400余人。。
罗寨下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四世罗千五郎(石圳坑二世,罗源和之子),从洪山石圳坑始迁洪山李公斜,后转迁罗寨下村开基,现已繁衍26代20余户80余人。
大池、连家田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九世罗洪(洪山第八世),从罗寨下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10余户40余人。。
八、仙师乡
兰岗村赖石下(含上、下赖石)。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六世罗万五郎(抚市抚溪第七世),从抚市抚溪枫山角村迁入开基,后第十世罗子光也迁下赖石开基。现已繁衍25代100余户350余人。。
恩全村龙拦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六十五世罗玉璋(永定第十八世),从仙师兰岗赖石下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5代10余户30余人。
书华水冻窠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五郎,名庆德(永定第五世),从抚市抚溪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6代20余户100余人。。
书华梅子岗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六十世罗璋贤(永定第八世),从仙师书华水冻窠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20余户100余人。
书华寨子下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六十世罗璋富之子罗腾用(永定第九世),从仙师书华水冻窠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20余户100余人。
九、西溪乡
肖地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九世罗贵旻(永定第十二世、肖地第七世),从仙师兰岗赖石下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4代50余户180余人。
十、金砂乡
半埔里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六十世罗恒瑞(永定第十三世、肖地八世),从西溪肖地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50余户180余人。
古木督大塘尾罗屋。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九世罗英(永定第十二世,书华第七世),从仙师书华村水冻窠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2代10余户60余人。。
十一、城郊乡
上下湖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四十八世罗百三郎,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石田村香科里朱将寨迁入开基。传说得香里朱将寨罗氏开基始祖是罗千十一郎。明末清初年间,该村已繁衍300多户,出了“十八罗汉”。在一次姓氏封建迷信械斗中,全村被血洗杀光,只剩下一位已怀孕的江婆太回娘家未归,得以幸免。此后,罗门江氏遗腹生下一子一女,传至第三代有兄弟三人,长大成家后即外迁分散居住:百一郎留居朱将寨;百二郎迁大埔太宁洋万岗;百三郎迁福建永定城郊上下湖开基,现已繁衍21代30余户100余人。
十二、下洋镇
东洋增坑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九郎(字庆父,又名千八郎,明聪九子,永定第五世),从抚市华丰麻公前村始迁下洋大瑞坑下周屋开基,其子罗仕十郎又从下周屋迁东洋增坑开基,现已繁衍23代200余户1000余人。
东洋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四世罗念六郎(罗仕十郎之子,永定第七世、东洋第三世),从增坑村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3代400余户1500余人。
三层岭村。该村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九世罗景照(罗育林之子,永定东洋第十二世),从东洋村奋兴楼分房迁三层岭开基,后东洋罗士嘉与其第五子也迁入开基,现已繁衍21代50余户200余人。
十二、凤城镇
北门罗屋。该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二世罗念一郎(字庆武,明聪长子,永定第五世),从本县抚市抚溪杏坑塘背房迁入开基,属罗朝鉴后裔,现已繁衍24代6户20余人。
东坊罗屋。该罗姓开基始祖系罗洪敬脉下珠系第五十八世罗念堂(第十世罗永清长子,永定第十一世),从抚市华丰麻公前迁入开基,属第五世罗念二郎(字庆虎)之后裔,现已繁衍25代30余户100余人。
第三节 谱牒
永定县《罗氏族谱》,电脑激光16开排印本,由永定县罗氏族谱编委会编辑,1998年戊寅岁孟冬出版,主编罗贵钦,副主编罗义明、罗祖禄、罗榴增。该谱载有罗氏分布图、上祖遗像、罗氏族谱旧序、罗氏世系金枝图、罗氏源流世系和永定罗氏源流、世系、迁徙繁衍及永定罗氏人物等内容。谱序一由编委会主任罗桂荣撰写,谱序二由罗禹贤撰写,全谱约50余万字。
第四节 文物古迹
一、祠庙
永定县城罗氏宗祠:原座落于永定县城北门,后迁建于县城围楼下以东,今改建为县实验幼儿园,原建筑面积为500余平方米,今存祠堂大门口石雕刻:“罗氏宗祠”。
二、墓葬
罗朝鉴墓:罗朝鉴,珠系第四十八世裔孙,生于宋咸淳戊辰年(1268)。原在上杭县城北门定居,后随第三子罗千三郎移居现永定县抚市镇抚溪枫山角开基,为永定县罗氏的开基始祖。归终后葬在抚市抚溪扁塘山湖上绕钹凹,艮山坤向。1998年农历9月4日重修竣工。
第五节 人物
罗迪光(1903~2001),下洋镇东洋村人。一贯勤俭刻苦、粗茶淡饭、粗布便服,经商实在,还为乡梓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人们夸他为“小华侨,办大事”,主要事迹有;
一、投资造林,兴修水利。在家乡先后投资数万元造林300余亩,又斥资修建旱陂多处,以稳定溪床地位,确保陂塘水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
二、创办中学,奖励育才。1987年,发动港澳台胞集资25万余元,在本村创建天德中学,校舍建筑面积4667平方米。并独资港币2万余元,出面向社会集资7万余元,为老牌东洋小学扩建校舍,充实设备,还设置奖学金8万余元。1996年“八·八”特大洪灾,东洋小学毁于洪水,迪光闻悉后,坐卧不宁,亲率儿侄集资10余万元兴建一座小学礼堂136平方米,命名为“和睦堂”。
三、架筑桥梁,铺设村道。1987年以来,带头在村内捐建3座石拱桥,还独资铺设环村水泥村道2000余米。
四、兴办公共福利事业。1989年在村中九思堂后山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与华侨罗振海斥资数万元,将原幼儿园装饰一新,改为老年人活动中心兼华侨接待站;1993年投资2万余元,在村道上竖水泥电杆,安装路灯;还修建一座祖祠,名为“启东堂”。
五、开展社会救济工作。出资3万元,设置老人基金,每月发给村中14位贫无可告的孤寡老人。1987年,村民罗振当老人,因其子开山失火烧死,家计维艰,迪光立即按月给他50元生活费。1990年,有两户村民因失火、患病而死,迪光给他们丧葬费和生活费2750元和2500元。
罗海贤(1929~)出生于马来西亚,系永定县下洋镇增坑村人,珠系72代裔孙。四岁返国,在广东大埔中学毕业后,考取海军军官学校,先后毕业于海官、参大、战争学院,并留美获硕士学位。历任台湾海军美平、中明、泰山、襄阳等各型舰长及舰队战队长,特遣支队指挥官等。获奖、勋章20枚,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海贤文武兼备,博学多才,勤于写作,著有《学教通贯》、《名将传达赞》、《王荆公、苏老泉军事思想》、《东坡军事思想》、《万里游》、《关山飞度万里游》、《郑和与妈祖》等数十篇佳作,曾多次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热心参加国内外文化社团活动,历任将官研究小组召集人、同乡联谊会会长、社团顾问等多种职务。
罗日贤(1923.9~),下洋镇东洋增坑村人。生于马来西亚吡呖州督亚冷埠。青少年时期,先后在马来西亚完成小学和初中学业,然后回国入云南保山中学完成高中学业,继考入重庆大学深造。当时,抗日战火燃烧,日贤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海军,旋即被选入美国佛州军校受训。结业后在美国接收舰艇回国参加抗战,后再调往海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在海军后勤机构服务,累经历练后,调入“国防部”海军部服务达28年之久,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日贤秉性刚强,聪明憨直,以“牺牲奉献”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拼博进取。退役后仍在台湾从事老人福利工作并任老人社团秘书长职务。曾先后率团三次出席国际老人大会、国际老年人协会年会,在会上发表了“敬老尊贤”中华伦理课题演讲,深获与会人士赞扬。
罗用彬,字质卿(1907~),下洋镇东洋增坑村人。天资聪敏,就学私塾,成绩优异。因家贫,少年出国,在马来西亚学习从商,在大马霹雳州太平埠开设中药商行、自选商场等。他爱国爱乡,义重情深,在侨居地,经常关心乡侨冷暖,扶持侨团事业,荣任北马永定同乡会永久名誉会长。他对家乡公益事业,一向无限热情,曾捐巨资修建学校、桥梁、修谱等等,得到族人普遍赞颂。
罗铁贤,又名罗忒士(1910~1989),下洋镇东洋村东山楼人。早年在广东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即与两位永定同乡参加当地中共组织的革命活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广州国民党大捕革命志士,他绕道回永定。后奉父命前往马来西亚,时修一年中文,又返上海就读于暨南大学社会哲学系。毕业后得胡文虎赏识,任汕头《星华日报·现代论坛》编辑。1935年6月调任厦门《星光日报》总编辑。1938年厦门沦陷,《星光日报》停刊,但仍与报社同仁,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坚持不懈地宣传抗日,充分体现其爱国主义精神。
厦门失守后,铁贤转往香港,任《星岛日报》国内版主编和《星岛日报》编辑。1941年香港失陷,转道福建坚持新闻工作,并曾任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专员,省财政厅视察、永安粮食调节处主任、宁洋县长等职。
1947年,铁贤重返星系报工作,任福州《星闽日报》副社长,并负责该报人事安排。1948年调汕头任《星华日报》社长,为解放全中国制造进步舆论,为人民解放事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51年,铁贤返乡。1976年,铁贤受到中央统战部接待,到北京等地参观。1978年以来,先后任福建省政协委员,永定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代表,龙岩地区和永定县侨联委员、常委。他衷心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政议政。
1989年11月28日铁贤因病在东洋老家逝世。
罗榕发(1887~1998),百岁老人,下洋镇东洋村人。幼年家贫,18岁往南洋谋生。性孝,每隔两年必回国省亲一次。36岁回乡后,以父母年老,遂留家侍奉。榕发为人秉性慈良,胸怀旷达,夫妇和乐,与人无争,喜音乐,善琴箫,自奉俭约,养生有术。期颐之年耳聪目明,行不曳杖,讲述传统戏文娓娓动听。1985年百龄华诞,结合百岁楼落成乔迁,隆重庆祝。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等发来贺信,贵宾盈门,为本县一时之盛。1988年,榕发无疾而终,享年102岁。
其坟建成后,在坟前北侧特建一亭,额曰“百岁亭”并供奉其石雕像,以便后人瞻仰。
苏四娘(1894~1998),百岁寿星,抚市镇华丰麻公前村人。1912年与麻公前罗扬万缔结良缘,婚后夫妻恩爱,夫唱妇随,克勤克俭,兴家创业,家境日昌。黄花夫妻,共享天伦之乐。四娘平生德性慈良,温柔淑慎,和妯睦娌,敬祖爱宗,儿孙绕膝,教导有方,清声历著,誉满乡间。1998年9月22日仙逝时105岁,属五代太母。
罗禄山(1884~1935),西溪乡肖地村人。1927年投身革命,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组织铁血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永定农民暴动,任六联乡苏维埃政府文书。1929年5月任西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被诬为所谓“社会民主党”关押狱中,后获释并恢复工作。1932年10月,任中共永定县委代理书记,次年春出任书记。1933年4~5月,被打成“罗明路线”的“忠实信徒”,并被撤销县委书记职务。不久调往长汀,在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工作。主力红军长征后,被派回永定,于1935年春担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是年5月遭叛徒袭击,负重伤致残。以后任中共上溪南区委书记。1935年冬,在为红军游击队筹粮筹款时,因叛徒告密,遭围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十几天后被抢杀于永定县城南门坝,时年52岁。
罗助发(1886~1963),仙师乡兰岗村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参加永定农民武装暴动。后任下溪南八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溪南区区委书记等职。1932年4月后任永定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积极从事永定苏区的各项建设。后转江西瑞金中央红军第二期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调任福建省采办处主任。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留闽西坚持三年游击战争。自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坚持革命。
全国解放后,曾作为中央南方访问团成员随团慰问南方各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并曾参加龙岩地区土地改革等工作。1963年9月28日病逝。
罗荣德(1907~1935),女,西溪礼田村人。1927年参加平民夜校学习,尔后参加反对“冠婚丧祭屠宰捐”的斗争和“借粮渡荒”、“分粮吃大户”的斗争,任妇女宣传员,发动组织妇女参加农会和党团组织的活动。1928年永定农民暴动期间,带领妇女做好后勤看护及宣传发动工作,后任西溪乡妇女主任。1929年参加土地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妇女运动会主任。1933年3月,任中共永定县委秘密交通员,负责瓦解和策反敌军工作,后因掩护游击队而被捕。狱中,曾受到惨无人道的摧残,但仍坚贞不屈,严守机密,被押赴刑场枪决,侥幸未死,被收尸的土工搭救脱险。同年秋,调任永定芹菜洋红军后方医院院长。年底,省苏主席张鼎丞授予其“不屈的女战士”的锦旗。1935年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机关工作,是年冬在执行任务时再次被捕,受尽各种酷刑,宁死不屈,后被敌押至永定县城南门坝,临刑前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时年29岁。
福建省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姓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