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云南

云南罗氏族系考

 罗先骥 发布时间:2016-11-09

 

  一九九九年己卯阳月初二日,带八千元现金,到云南走访,因在建水县被盗,将身份证、银行卡、资料以及随身携带的日常用品丢失。采访将近一月的记录及此前的资料,亦被盗贼当做废物扔进水塘。幸好我8000元之存折尚在衣袋里,才不至于流落云南。现凭记忆将此次云南之行,概述如下:
  初四日下午到达广南,立即到县志办公室,询问罗姓情况。经夏同志介绍,找到莲塘镇菜园二队邮局退休局长芳宇,因他无资料,相约次日下午到旅社面谈。次日他与一英语教师,随带来一本手抄家谱。知其为统宸公后裔,先祖由四川綦江迁贵州桐梓。【详情请参见下广南县(4)】
  初七日宿硯山广通旅社,初八日至丘北县锦屏镇上寨罗氏嘉谷宗亲家,因该罗氏系由我老家迁来,所以他约定次日与族贤面谈族情,互相交谈亲情特别浓烈。经他们介绍,到文山找兆仁,他与其弟建水兆棠联系,欲我去他处玩几天。我为采访罗氏而来,曾下定决心:那里有罗姓家门,那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游玩非所愿也。次日兆仁带我到小西门,找到炳德之子,他父子均不知来处,实是奇闻。
  初十日上午访攀枝花文昌阁,据称祖宗由宝庆府来此,已历数代。过去势力很强,先祖曾任湖南会馆首事,解放后被赶下乡。住大兴街六十一号之新生,祖上曾认做同宗。
  阳月十一日访文山老回龙乡新回龙村诗基冲芳品、芳寿、芳能等。得见其家乘,知其为衡南县一甲罗氏克信裔昌愈之后,(详情请见庚辰三月初五日重访新回龙村资料)。芳品曾回衡阳县井头江寻根。
  十二日由文山至西畴兴街镇,访知法斗乡及麻栗坡六合乡俱住有罗姓居民,砚山蚌蛾凹掌村亦有罗姓人居住,详情待考。
  十三日至马关县城白马镇找到开平,打听木厂镇、河口县之桥头镇上、及南溪镇之龙堡布依族罗姓居民之情况,其妻十分不近情理,竟然不许他老公回答其家族之居址。
  十五日在屏边问一罗氏家门八寨罗氏之情况,他妻子竟说,谁管这闲事!屏边地税局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均系罗姓人,亲访时,可惜二人均因外而出不遇。
  十六日访蒙自县新房子村退休书记维则,他思想十分守旧,不肯告知家族情况。幸一农民福生兄弟,说始祖由广西来,系壮族罗氏。该村现有1000余人,因无族谱资料其余一概不知。蒙自系云南少见的有数十平方公里的平原,种满石榴树,其产品驰名全国。当日下午抵达建水,被一夥四川流窜犯,从蒙自盯梢到建水,数分钟内,即将我的行李盗走。到派出所报案,他们爱理不理,苦等至二十五日,也不见结果,只好自认倒霉,就此结束了云南之行。

  (一) 罗平县
  (1)二零零零年庚辰岁二月二十四日访罗平县志办公室张女士
  罗平县志第二章·建置与沿革
  秦代 县境为夜郎国属国漏卧侯国,西汉元鼎六年庚午(前111)平西南夷设武都、牂牁、沈、黎、汶山五郡。牂牁郡辖十七县。县境名漏卧,隶属牂牁郡。
  蜀汉 建兴三年乙巳(225),诸葛亮南征平定益州、越嶲、牂牁、永昌四郡,改益州为为建宁,分建宁、牂牁两郡部分地区,置兴古郡,县境属兴古郡,仍名漏卧。
  西晋 泰始六年庚寅(270)以建宁、云南、永昌、兴古郡置宁州,漏卧在宁州境内。太康三年壬寅(282)武帝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管辖。太安二年癸亥(303)复置宁州,县仍名漏卧,隶属兴古郡。永和三年丁未(347)东晋势力削弱,很难直接统治南中。宁康元年癸酉(373)南朝统治者无力统治益州、宁州诸州,南中大姓,自相承袭,无须王朝任免。爨姓势力日强,咸康五年己亥(339),(除)爨氏(外)并无其他大姓统治滇东地区。
  北周 大象二年庚子(580)改宁州为南宁州,辖朱提、云南、兴古、建宁四郡,爨云为刺史,南宁州分为西爨、东串,县境属东爨。
  隋 开皇五年乙巳(585)设南宁州总管府,辖恭、协、昆州,仍以土长大姓爨玩为刺史,县境属昆州,名塔弊纳彝甸。
  唐 武德元年戊寅(618)改郡为州,四年(621)设南宁州总管府,七年(624)改都督府设郎、昆、协、曲、黎、盘、钩七州,以爨宏达为羁縻都督,世代相袭,县境属盘州,名盘水。贞观八年甲午(634)改南宁州为郎州,置羁縻都督管辖。开元五年丁巳(717)更名南宁州都督府,二十六年戊寅(738),皮罗阁出兵曲轭(马龙)逐爨崇道,俘其党羽尽灭诸爨,县境为彝族首领罗雄占据,至其孙以祖名为部名,称罗雄部。唐天复二年壬戌(902)南诏灭之,虽经长和国(902-928)、天兴国(928-929)、兴宁国(929-937),但罗雄部远在滇东,未卷入战争,逐渐强盛。
  后晋 天福二年丁酉(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得到“东爨乌蛮”三十七部贵族拥护,起兵讨伐杨干贞,建立大理国,罗雄部因参助之功,世守其土,隶石城郡。
  南宋时期 (1127-1297)大理国统治衰落,东部部分民族上层,互相进行兼并分裂战争。高宗绍兴元年辛亥(1131)脱离大理国,建立“自杞国”,罗雄部在自杞国内。
  蒙古 宪宗三年癸丑(1253)忽必烈攻占大理,留兀良合台,继续征服云南各部。六年(1256)平定全省,设万户、千户、百户递相统率的军事统治。县境属磨弥万户(曲靖)下的普磨千户(越州)。至元十一年甲戌(1274),建云南行省,改万户、千户、百户为府、州、县,县境以部名为州名,称罗雄州,割夜苴部设亦佐县,属罗雄部,隶曲靖路。
  明 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平定云南,十五年设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三司,下设府、州、县,县境仍名罗雄,属曲靖府。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平定者继荣叛乱,改土归流,遂更州名为罗平州,州署由旧州迁往白腊山东麓,即今县城,清沿明制。
  民国 二年壬子(1913)改罗平州为罗平县,属滇中道。十八年己巳(1929)废道,直隶省。二十六年隶宜良督察公暑,三十五年隶曲靖公署,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反蒋武装革命根据地,即中共罗盘特区,县属罗盘特区领导。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罗平县城解放,一九四九年一月四日成立县人民解放委员会,三月一日成立县临时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九五零年三月成立罗平县人民政府,隶宜良专区。一九五四年宜良专区撤销,并入曲靖专区。一九五八年撤销罗平县建制,并入师宗县,一九五九年撤销师宗县建制,恢复罗平县建置,仍隶属曲靖地区。
  二零零零年庚辰二月二十五访老厂乡摩龙罗氏光兴、承基、光柱
  始祖朝甫公,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后代迁至云南省曲靖市三宝镇张国营居住,数代后兄弟数人分居。因当时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生活极为困苦,故弟兄数人东奔西逃,各奔前程。远祖朝甫公挑担做生意至摩龙定居,后又回曲靖仙逝于张国营。妣王氏→文政定居摩龙→尹瑞→云→明祥、明宝、明贵、明龙等为同治时人。一九九零年三月十日成谱时,全村共有九十户,426人。
  派行:
  老派:朝文尹云耀志光,根基绍南昌。
  本届新派:孝友居家本,理伦维世纲。平道德荣贵,臣辅国吉安。汉卫普恩泽,春兴振鸿章。
  摩龙提供:马街约有30家,富源县老厂乡、雨汪乡约100户。罗平阿鲁跑马塘约10户海底罗家约10户。

  (二)丘北县
  庚辰岁三月二十六日访锦屏镇上寨罗氏嘉谷、兆勤等
  始祖君林,于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八月初八日,由湖南零陵谢湾,做生意来到云南,定居本县上寨村,妣周氏→时照,现其后裔人财两旺,据一九九二年统计,该族共有415户,1269人。分别住在天星、横山、八道哨、双营村、打铁寨、支白山、亮山伪那地、密那村、维摩等村寨。
  据零陵天里坪罗氏通谱记载:癸九→礼贵→智奇→信通→宣→思聪→贵善→彦文→廷用→喜典、喜与→文清、文汉、文洪、文联,据老谱记载:文汉公往云南有后。另据老谱记载,喜与堂弟喜钱→文提→时週→锦瑞字福生,老谱仅记其携子世恒亦往云南。锦瑞堂弟锦玉长子世梅→大琇,生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正月二十六日寅时,老谱记载其往云南。以上数人,俱往云南,只有文汉下记其有后,且君林公又恰好是癸九公十一代,其子时照与老家班派相符,据此应可认定君林公即文汉无疑矣。
  派行:时玉明世大,荣人天正文。汝兆智宏全,伟业建云瑞,子卫启隆茂盛成林。

  (三)广南县
  (1)庚辰岁三月初二日访莲塘镇西大街六十六号天仕、天寿
  祖宗兄弟八人,由湖北麻城县迁富宁县里达,传至甲才公始迁莲塘镇定居,现已历七代,有丁口26人。家谱毁于大火,故对族史一无所知,现连派行也无。
  另派土锅寨、毛街、平山、阿科乡西松村均住有罗姓居民。天仕称该地祖传,刘罗不通婚,因刘罗系仇家。
  (2)庚辰三月初二日晚莲塘镇北极办事处玉金、义金来访,带来墨谱一册,上有诗八句: 平地干戈闹如麻,洪京一义将贵巴。麒麟贵府麻阳福,山河海岛出天崖。
  一家姓改三五姓,十家改做千万家。有人记得诗八句,刘罗仙祖是一家。
  义金原住珠街镇珠街办事处团山村,(维摩附近)约有160余人,墨谱记载祖籍江西临江府东街大桥头,兄弟八人,各走一方。
  派行:火溪可应国,文清世代昌。朝廷洪福大,成德自兴邦。安义正光明,辅佐度连芳。祯重祝公显,超常在品评。
  另派:珠街办事处清水塘八家,那沙镇维摩、白龙滩、珠街镇里吉、杨柳井、火麻地、南屏镇附近篆角现改冲天乡等地,均住有罗姓居民。
  (3)庚辰岁桐月初三日访莲塘镇土锅村庭清(壮族)
  祖宗由南京迁湖南松树脚巷口村,父老相传,老祖宗与龙继高土司,由湖南巷口村迁珠街镇者街村,后裔由者街迁土锅寨,至今约历五百余年,现住土锅村47户,广南马街(南屏附近)马保村12户,旧莫小龙瓜16户,那洒村46户,董德村30余户,那伦浪马约20户,听达18户,莲城小广南(那朵)30余户。
  派行:亲克文至钟庭臣保兴龙。正大光明远,永世显家风。
  庭清提供另派:丘北平寨石板房罗家大寨子全姓罗,广西武鸣县那修村约100余户。
  (4)同日访莲塘镇菜园办事处公园村72号方宇
  始祖天禹,由贵州省思南府务川县乾区思源坝迁贵阳府白泥县(现余庆县)七甲大滴水岩田坝。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天禹出生于白泥田坝。后因岁飢,于嘉庆七年壬戌(1802)与族人肩贩流入三七塘(现属南屏马街)随身带有贵州桐梓手谱,因客店失火被毁。妣彭氏→长文、长仲公无传,文公→应宗、应怀、应发、应举四子。
  现其后裔住莲塘镇内约40人,堂上50人,南屏镇200人,八宝镇120人,玉溪20人。
  派行:师相永天长,应国方成良。开元瑞恒远,正本立卓纲。孝义遵祖训,悌仁和万邦。志精维民德,信守世代昌。怀禹根起汉,光大传祯祥。
  另据《云南罗氏源流》载文山广南支系情况: 本支罗氏,据始祖口传,吾氏原籍山东徐州(今江苏)沛县柴溪人氏。后搬迁西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始祖入滇时,带有桐梓印版手抄本家谱,迁徙途中因客店失火,家谱实物被火废,始祖仅只记得家谱“师相永天长,应国芳成良”相传后人。本人字辈即为“良”字辈。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叶,时间过了两百多年。一个老祖人到云南广南繁衍了十代人,到二零一零年八月统计,本族系共有830多人。二零零九年,经族人老辈确定,把广南支系族人派行编制为:“师相永天长,应国芳成良,开元建兴强,振昊兆家昌,广学显瑞智,仁坤举万邦”。

  (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桐月初七日重访文山县老回龙乡新回龙村芳寿、芳能、肇凯
  始祖昌愈公字维柏,生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于乾隆时由湖南衡阳县井头江塔水,移居云南省开化府老回龙乡新回龙村,妣李氏→家诚、家诠、家诗、家训、家诒。现其后裔住新回龙村10户,约60人,诗即冲40户约200人,回龙杨柳井一户,乐诗冲老屋基虎山村40户约140人。
  源流:远祖克信,原籍湖南省衡州府青泉县(现衡南县)罗家坪,移居衡阳县长乐区井头江镇塔水。妣杨氏→明道配乐氏→峻芳配胡氏→德玺配袁氏→单秀配唐氏→睦全配刘氏→天璋配董氏→尚官配李氏→盛仕配胡氏→朝泰配骆氏→永绿、永镰、永锈,永锈配许氏→昌宗、昌恕、昌愈为老回龙始祖。
  派行:克明峻德单睦,天尚盛朝永昌。家声振起齐芳,肇开百代元良。世传孝友忠顺,宏锡继嗣荣光。
  此次重访新回龙村芳能,不巧碰上他少爷服农药身亡,我向他表示歉意,此次来此,是为了弥补去年在建水资料被盗的损失。他虽心情沉痛,可仍然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因在他家抄谱恐有不便,特借其藏谱到芳寿家摘抄。他儿子兆凯立即吩咐他妻子煮饭,十一时就吃完中饭,还送我至公路上,待我乘上班车后,才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此情令人终生难忘。
  (2)文山州富宁县登元公世系
  登元公于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从桐梓县娄化里五甲大地名黄茶村小地名易家沟,迁至云南广南府富宁县阿幕营所管大地名者麻,小地名石丫口。后又迁到广南杨柳井和大坝子下寨,至六十年代,这支系又有后裔迁到富宁县阿用乡塘彦村平仙村和里定村.繁衍至今,已传八代,现有丁口1500人。
  十二时抵达蒙自,询知去年亲访的罗家名维新村。再转车于下午五时抵达个旧。此处之城市建设,虽胜过文山,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然而此处極少旅社,故住宿十分昂贵,十元钱的床铺,还不值文山五元钱的整洁舒服。特别是火食也离奇的贵,一碗三两米饭,收费二元,如果不够吃再舀,她竟然抢碗!此等行为,令人发指!走遍全国二十余省,未见此等恶劣行径。次日晨六时乘车离开这是非之地,九时半抵达蒙自蔓耗,经打听得知蔓耗一寨,有四十余户罗姓居民,因已购金平车票,不便下车只得作罢。

  (五)金平县
  (1)二零零零年庚辰岁三月初八日访金平县锦平第一小学方文
  据勐拉一小桥的碑文记载,有罗继肇总管之名,据此金平罗氏最迟也是思缘公第九代孙继字派迁来。另据墨谱记载,得知始祖于嘉庆元年丙辰(1796)正月二十二日,在广西道桂林府永宁州新安里乌石村带族谱,来至云南道开化府安平府东安里蝴蝶甲白泥井居住。
  据广西永福县百寿乌石谱记载:始祖思缘公生大明乙亥,于隆庆间(1567-1572)迁乌石之记载,乙亥当是明武宗正德十年乙亥(1515)。以此推断,继肇公当为金平罗氏基祖。
  又据小碑文之记载,继肇公当是因宦来金平,离职后定居于此无疑。现其后裔主要居住金河镇、大寨、勐拉铜厂等地,约有丁口200余人。
  派行:思宗仲国,永仕宏经。继汉恒光,元茂方兴。德绍先美,文明初升。
  (2)初八日晚由方文陪同走访了金河镇庙沟五号学文
  始祖名开洪,原籍四川铜梁县大局罗家湾,启籍未悉何故迁移,经贵州至云南临安府建水县江外猛喇司管下八甲铜厂街住居数载,於一九五七年徙金平街居住落籍。因家谱在先祖时遗失,故於一九六四年新修家谱,另编字派,新编三十九字,加上原“宏顺荣”三字,共计四十二字,以做传家之贵宝,以免灭本忘祖之罪。现已传至六代,有丁口30余人,均住金河镇。
  派行:洪顺荣华建国邦,英雄豪杰显文章。吉祥如意光辉定,龙飞凤舞昇平疆。
  三月初九日,告别方文一路乘车往绿春县,一路打听,得知沿途均住有零星罗姓。绿春平河乡有数家,乡人大主任名山君,即该罗家人。在县城大兴镇访知大寨村八号系罗姓人,立即前往,可是因语言不通,只得改访一百六十五号,又因其下山劳动而不遇。(绿春县城是建在一山梁上,全县仅一条街,两边的深谷达数百米,令人望而生畏。山坡全是梯田,如下山耕作,因上下需半天时间,故需吃住均在田间。)只得再改访一百七十二号云康,他告知本寨共有20余家罗姓居民,先祖由元阳牛角寨迁来,余情一概不知。
  初十日途经江城汽车站,访运输公司文亮,他说先祖由江西迁昆明,再徙思茅朱矢街,传至祖父,方由思茅迁江城,现住江城猛烈镇约有40余人。另派宝藏乡宝藏村约有40余家,因云南罗氏绝大部分无家谱,故没有必要亲访也。
  三月十一日在勐腊县的勐醒遇锦洪市大渡岗九队一彝族罗姓小青年正红,他说该地有好几家由普洱迁来的罗姓居民,
  派行:亨成忠正。另外大渡岗有六家亦来自普洱。上午九时访勐醒农场五队哈尼族开兴,系由墨江忠爱乡曼会寨支边来农场。老家有20来户哈尼族罗姓居民。五队孝维长子立恒、次子小春,系由湖南祁东步云桥镇堆积罗氏支边来此,现全家共有10人;四队孝鲁,、六队重义,亦系堆积罗家支边而来。

  (六)普洱县
  (1)二零零零年庚辰岁桐月十二日在军供站招待所会见宗海、忠斌,二人均系景东罗氏。据宗海称普义、同心二乡之罗氏,均来自景东。忠斌提供德化乡窝拖村有罗姓500余人,聚族而居。
  (2)十三日访思茅汽车总站普洱二车队有存
  始祖佛公 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有讳文锦者字亢七,自江西来景东县磨外井寻弟亢十而家焉。仅命亢七子回籍。合族名崇善堂。稽考年代已二百余年矣,当在明末清初也。迨至淬公又卜居于猛先谦乐、荒田。佛公落籍景东,卜居里崴,卒同葬于街子后头台,
  牧童呼为罗家大坟,妣王氏→云峰→嘉选移居帽山生子六长子起鵾→国祯居五→朝宗、朝弼、朝宪,宗公长子名淇字继尧,次子名淳,三子名泳,四子名油,五子名淬妣陈氏,由里崴徙勐先→自公、自福、自禄、自爵。现勐先、荒田共有丁口300余人。
  派行:朝天自此厥开大有,建正崇宗丕焕恒元。
  (3)另派:凤阳乡民主村大坪店有30余家罗姓居民,弥勒县巡检司附近有百余家与佛公系同派,澜沧县竹塘乡老炭山罗家三户,由江西来。澜沧县政协隆族即老炭山人,其派行为“昌隆应。

  (七)景谷县
  三月十四日访景谷县钟山乡新民村文旧罗氏昌福,始祖兄弟三人由景东蛮乃迁来,蛮乃现有六十余户,蛮乃花山有祠堂。老二是石匠来文旧上门,故改傣族,现文旧有130余人;老大居原处,老三往景洪贸易,因落籍景洪,因父老未传,故不知详细地址。文详有五家,其余散居各地者其数量亦不少。

  (八)镇沅县
  (1)镇沅县按板镇(老县城)罗家,有数十户,、董海村十余家,文召村十数家,挖地村六家、平地村五家,其余各村均住有少量罗姓。
  派行:新明大启昌荣德世
  (2)按板镇文畔村罗氏始祖由江西来,文畔有40余家,玉带河及罗家办事处共约300余家,均与文畔村同族。文昌记其派行十六字:
  派行:大廷开光,文哲清明。
  据普洱罗氏家谱载,按板罗氏宗族,祖籍江西省庐陵县,字派为:兴可朝天,世子成庭开大有。永正崇宗,丕焕恒元。国登俊彦,体绍先贤。文明兆启,德厚延传。
  (3)镇沅勐大乡勐统街祖宗由景东者干来,已历六代现有十一家。
  派行:启云昌明。
  (4)庚辰岁三月十五日,由勐先出发,一路山路崎岖,于十时抵达镇沅里崴乡,访得一彝良县海子乡花园村炳文,得知他处有20余家,始祖来自江西泰和大石包。
  派行:发炳兴起永亚。
  (5)帽山罗氏,约有四五十家,系佛公之孙嘉选始迁。
  派行:朝天自此厥开大有,建正崇宗丕焕恒元。
  (5)镇沅乐宪街承舜称:景东罗氏始祖友孙,原籍江西弋阳县二十五都。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随沐英定滇南到神策卫(今景东县城),后卜宅者干即大街花山中营。其后裔住三寨花山蛮闷、闷来、大街树林等处,现约1500余人。传至十世祖迁镇沅县和平光山猓课,十三世祖移居九甲果吉乐宪街,又名河边。传至承字派为十八代。景东曼等之龙山、瓦岗村盼藤等地之罗氏亦系景东者干罗氏后裔。
  十九代起派:中正开儒,永观荣昌。肇启东宪载,崇兴克绍美。应福道德界。
  或:中信崇学本天德,纯孝永清庆国恩。寿宇鸿开先丕正,满堂春光厚泽深。荣宗耀祖存道兴,大有文义云丰生。连登上品朝君相,久远通达自加增。
  (6)庚辰岁三月十五日访里崴乡新街村街子社为荣
  祖宗由景东花山来此系友孙之后,现住西山村苦株、荠菜地、三家村共约40余户;半坡村之红石崖、芭蕉林、小平掌亦有40来户。文卜村豆地、八家岩子、箐二家、亦住有罗氏后裔。

  (九)景东县
  景东者干罗氏始祖名信二官,学名友孙,原籍江西省广信府弋阳县二十一都人氏。自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随国公沐英将军平定滇南,于八月官封神策卫之职。驻镇昆明,住地西山脚下。后因景东山官阿智鲁,被白直泥侵凌土地,请神策卫保障景东府,神策卫遂改为景东卫,长期驻镇景东。长兄信一官,乳名石妻,学名友义字昆山,驻镇洱海;弟信三官乳名石壁,学名友信,往蒙化贸易。居蒙化(巍山、顺宁),长子俊良迁往顺宁。
  (1)者干世系:友孙→晟、暹→娶田氏无出,继娶冯氏→浚、淳、汉、淮、溶,只浚有后。晟→洪娶卫门养女→纲讫、纪、经、纶讫、纬、绶讫,纪→铿、镐公为普治村之祖,铿→万富→一孔→明灵、明宝派分两房。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大街上中杨营、山寨、树林、花山乡蛮闷、闷来等处,约1500人。派行同普治村。
  (2)普洱县普义乡普治村基祖友孙→晟→洪→纪→镐→万斛→一甲、一中、一申、一思、一骥、一恩、一德、一韩,甲、申、思、骥、恩、德、韩诸公失考。一中→明华、明屏→珥、琮、玄、彬→元揆、元抡、元扬→遵纬、遵绩、遵绵,遵绩病故葬于磨黑镇过街楼左侧小河上边团山,妣杨氏带儿曰运及媳迁往普治村。杨氏生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卒于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曰运→以楷、以权、以相、以才,派分三房。
  派行:友单单金万一明王,元遵曰以。士之为恒承,中正开儒,永观荣昌,平定家邦。兆应真祥。世子洪兴,仁德广扬。朝天大有,辅国立纲。
  (3)者干迁维新寨世系:晟→洪娶卫门养女→纲讫、纪、经→铠、釜,铠→万贤、万策,贤→一麟、一阳、一鸣、一朝,派分四房。 长房一麟→明桂、明显,桂→元士、元柏; 二房一阳→珠、晶,珠→元一、元有,元一→遵淑、遵游; 三房一鸣→珪、璧,珪→遵周、遵尧, 四房一朝→明佑、明达,佑→玩、理、琦。
  另据者干谱记载景东者孟营始祖守忠,原籍福建省汀州府连成县其派行为:守得尚朝国,文从云天大。汝美显扬兆,定应惠品腾。
  (4)云南景东南的罗氏始祖鸣从公世系
  根据景东《罗氏族谱》摘录。祖藉豫章,发迹南京应天府柳树巷,鸣从公明末经商迁徙云南景东南的,现已繁衍到二十四代,1500余人。
  咸丰古谱字辈:“忠文秉光绍大国,允思定志品记邦”。
  另据《云南罗氏世系源流》载: 太始祖信一官、信二官、信三官,(讳友义、友孙、友信。非准确对应。)原籍江西豫章广信府弋阳县二十五都,后职徙应天府(南京)。三公于明洪武十三(1380)年随沐国公平定滇南而到神策卫(今景东县城),后卜宅定居,繁衍于今。长兄信一官,讳友义,住滇洱海。二弟信二官(麟川罗),讳友孙,居景东,入赘曾门,负性英毅,与兄相别,遂入百户沈文耀伍而顶岳翁之役。从而生生不息,世世繁衍。自十始祖元健始,移居镇沅光山猓课(今属和平乡);十三世祖以德始,移居九甲果吉乐宪街(今河边)。三弟信三官(南涧彝族罗),讳友信,乳名石壁,往蒙化(今大理魏山县)贸易,娶亲生二子,一讳俊良。一子阙疑。阙疑赘彭门,改门顶氏,赤不忘讳。后往顺宁(今临沧凤庆县),遂择居于斯。
  友孙之子:元澄、元泮→遵荫弟兄四人。遵荫生四子:长子曰璧,次子曰学,三子曰斐,四子曰敷。曰斐公于清乾隆中,因景属牛尖山倮黑造乱,携家避难来缅宁,住中江之南开赵姓之家,遂振业于斯。曰斐公生五子:以纹、以绅、以绩、以纶、以绣。以纹公于嘉庆四年佐佰制军平倮黑张辅国之乱,以功保巡检,权曲江司篆。递归。买圈腊赵姓地并田,遂家居俸亲。旋复买城内杨当德及俸姓地建屋,移居城内,现历八世。本家五十一户,子孙百余人。均以耕读是世业。同为三祖之后,而散居于城乡者二百余户。同姓不同宗者一、二百户。

  (十)南涧县
  (1)庚辰岁三月十六日访南涧镇环城路饮食服务公司绍
  老家在浪沧乡(原名公郎乡)回营村,共有两个祖宗,一说由土耳其来,一说汉民换回民,现有数十家,均系回民。罗魁是本乡乡长。
  派行:福(海)光(福)清绍文。
  (2)九时半访振兴南路七十二号原人大副主席书骏
  原住得胜乡东湧村,祖父显樑,原籍江西赣州,兄弟三人其中二人住原籍,现东湧村有丁口约20余人。
  派行:显定书香荣云南
  (3)十七日访县政协副主席豫章
  始祖凤翔讳绶,原籍江西省,洪武年间因从军来云南南涧,落籍宝华乡罗果达村,生四子,派分四大房。一住宝华美星,一住景东者干,一住宝华阿葩街,一住罗果达。现住宝华者约有2000余人。建祠堂于美星。
  派行:甲秉元章平国家昌盛 国字前两代无派,国字下为豫章新擬。
  另外彝族罗姓各乡镇均有少量分布,多不知族源,南涧镇团山村大河边罗氏来自弥渡苴力,那果、团山办事处小水井均住有罗姓居民,据豫章称他们均无家谱,也不知始祖来自何方,故未亲访也。
  景东者干罗氏,因族大人口多,有少数家族冒名者干罗氏后裔,实不可取也。
  二零零零年庚辰岁三月十七日即公历四月二十一日下午,抵达下关,即现大理州州府所在地。其城市建筑,极具现代化,无古南诏之风韵,毫无值得留恋之处,于是立即乘车至古城大理。见其北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城门保存完好,城门上“大理”二字,犹光辉夺目。与之相对之南门,建于一九九八年,其城门基座,全系青钢石方块砌成,上筑三层古典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极具古樸典雅之风格,与北门几同一式。其城市建筑全无白条方块贴,整条街道全是古典建筑,其色彩之鲜艳,似建于昨日。街道之花卉设计,亦极具匠心,且绚丽夺目,无法以文字状之。夜景之迷人,几乎令人流连忘返,所有古塔城楼及主要场馆,均以五色霓虹灯加饰,特别是大理之三塔,一片桔黄辉映塔身,实是妙不可言。大理石之名,如雷贯耳,然却未见其真容。此行一睹其貌,实为平生所仅见。能工巧匠加工的各种器具,不一而足,亦难呼其名,而其色彩之妙,集大自然之各种颜色,夹杂一石之中,洁白无瑕之白石,尤其令人叹为观止。
  三月街之热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为赶三月街期,此前只听说是三月三赶三月街)自不待言,只是那些商人,着实可恶。不足三百米的街道,有上千高音喇叭在喧闹,真是震耳欲聋,其喧闹之声,闻于百里!有些商人还嫌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另在店前置一高凳,上立一人或手举标有品名及价格的幌子,或手举其商品,口吹尖声刺耳的哨子,以招徕顾客。如果有心脏病及高血压者,身临其境,定会立即昏厥倒地。敝人偶临其境,毫无思想准备,怎敢在此久留。不过趁此赶场人多,顺便打听罗氏住处,可惜一无所得。次日在去丽江的班车上,倒得知鹤庆县城及罗伟邑、马场均住有少量罗姓,因知其无历史资料,故未下车亲访。

  (十一)丽江地区
  (1)千禧龙年三月二十日访丽江县大研镇兴文巷宏康
  原籍巨甸镇五侯村,该村有数百罗姓居民,无族史无派行,仅知姓罗而已,故无必要亲访也。鸿康之弟名鸿军,在丽江日报社工作。
  (2)三月二十二日访永胜县梁官镇麦场(原名麦林村)顺庭、兆碧,兆魁
  始祖名万达,原籍湖南省湘潭县,来云南已历二十四代,现住梁官麦场约500余人,该族无族谱资料,但有一册请道士作道场时的资料:高祖绂,妣何氏,曾祖世名,伯祖□,生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显考震,伯父其珠,生嘉庆乙巳(嘉庆无乙巳,乾隆五十年为乙巳1785)其为派堂兄许,称龟山弟湘水堂之婚联为:日永龟山人不老,喜迎湘水凤和鸣。
  派行:其单文才中兆朝 此罗氏惜无老家派行,因而无法查找其上源
  (3)再访麦场五村朝聘,因他外出,其子罗琳称:祖宗由湖广湘乡县调卫来柳树湾大板桥,(此地名与广南、思茅罗氏同)现约有600余人。
  派行:文才之朝。
  (4)同日再访梁官镇北街四村桂才、清才、自强、自谦(已去昆明)
  清才称始祖老长,原光彩存有家谱一本,因火灾被毁,故对族史茫然不知。现有500余人,均住北街一带。
  派行:龙文才自兆
  另派:程海乡黑伍村大罗家小罗家均住有罗姓居民,详情不知本欲亲访,因其无家谱,去也徒劳往返。
  (5)三月二十二日下午在永胜县艺苑旅社遇一罗姓傈僳族姑娘,她告知宁蒗西布河乡麦地河村,有数十家由湖南迁来的傈僳族罗姓居民,问其可有家谱,她摇头称无。
  据永胜县志十五页记载:民国十五年六月维西镇守副使罗树昌,反对省长唐继尧,农历七月十三日,罗自称滇西保安总司令。笼络地主武装、官军,招安土匪等,共计数千余人。同委任永北罗彦卿、赵琳等充任各县知事。兵分两路攻大理,后唐军大批赶到,罗军溃败,逃回永北,全军瓦解。
  七百三十六页记载:革命烈士罗凤居松坪区海联乡海联村(现光华乡);
  七百四十页记载:罗会明居涛源区安坪乡下坪村;
  七百四十页记载:罗正先居六德乡云山行政村朗者村
  七百四十四页记载:罗禹居星湖区河口乡金兰村(现程海乡);
  七百四十六页记载:罗金采居顺州区西山乡(即现顺州乡)菜地(顺州乡阳保村碑里磨)约有500罗姓居民。
  据永胜报社简同志介绍,以上罗姓居民均系洪武间调卫而来。所谓调卫,即沐英军平定云南以后,提出亦兵亦农屯民戌边政策。共分三批:第一批是洪武十四年至十六年,第二批是洪武二十年,来此者以湖广居多。(湖南长沙府杨姓)第三批洪武二十八年,调云南中卫于北顺州置澜沧卫,洪武二十九年建澜沧卫即今永胜县城。
  (6)二零零零年庚辰岁三月二十三日访宁蒗县战河乡清水河村武三、正华、武全等
  祖籍四川省凉山州西德县,迁宁蒗战河乡松树坪,名阿祖,共七兄弟迁此,分布宁蒗县内,已历十六代。现住清水河二十七家约300余人,小坪十一家约60人,永宁坪乡永宁坪村约500人,子差啦约六十户400人,红桥乡大栗树村30家,西川乡三十户,松树河行政村四十家;永胜县东山乡毛牛坪七十户。现全系彝族。
  派行:加拉(罗)阿(祖)金(龙)合(苏)阿(折)武(衣)那(九)比(药)鲁(祖)克(玻)克(忍)玻(冲)布(火)九(都)以(恰)永(立)以上资料系武全提供,此人态度极不严肃,故无法确定其可靠性。据称括弧内为彝族语。
  丽江行署副专员罗学军,彝族名阿鲁拾给,现年三十九岁,宁蒗跑马坪乡沙力坪行政村阿鲁村(彝族语阿鲁即汉语罗),家庭成分地主,丽江师范毕业。其母杨氏,文革时经常挨斗。沙力坪罗村,祖籍与清水河一致现有数十户。
  宁蒗永宁乡有十余家壮族罗姓,拖支亦有十余家罗姓居民。荣将镇罗水井村第十一村有十余家罗姓居民,据称无族史资料,故未亲访,录此供研究者参考。
  《云南罗氏源流》记载:兰州土司罗克 (白族)其祖籍系南京应天府(按:如是,当本为汉族),因随元军南征入滇,官至军民总管万户侯,明朝封为五品奉训大夫,兰州世袭土知州(朝廷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清初裁州入丽江府,雍正年间降为土舍迁兔峨,衙署位于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境街西。民国以后,传至罗星,为最后一个土司。)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弊书》载:“兰州土官罗克,本州人,亦仕元为万户,至本朝洪武中率众来归,以军功授土知州。”《新纂云南通志》载:“罗克元时为万户,明洪武十五年归附,以军功授兰州知州。”又《土官底簿、兰州知州》载:“罗克,本州人,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拜见总兵官,拟任本州知州,十七年实授。”为兰州罗氏世袭土知州第一世祖。任故。殁后入丽江府乡贤祠。
  兰州罗氏,虽世袭土官,但在殖边保疆,守土安民中,不乏“与国同庥”的有识之士。二十二世罗凤岗,字梧秀,罗炳仁之子。钦加同知御,入民国又任怒俅边务委员。公毕生好学,博览历史演义,每叹沧桑变革,故树德务滋,从末顽固梗化。迄至民国,帝制推翻,乃拥护共和,以身作则,改土归流。由白石江迁居兔峨,以卫戍沧怒边陲,沟通闭塞之边徼,其任务之繁重,比前有加,积劳成疾。二十三世罗星,字紫垣,罗梧秀之独生子,民国十九年(1930)袭父职,历任兔峨区区长、镇长、民国团首。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十一集团军战区总司令部上校参议、沧江江防司令,向怒江抗日前线输送兵员、物资,支援抗战前线。一九四九年春,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罗星起义投诚后,被任命为兰坪县兔峨区人民政府主席,兔峨区区长。一九五一年土改,罗星怀恐栗之心,携两子正乾、正坤,远适缅甸,为世所悲。

  (十二)昭通地区
  (1)庚辰岁三月二十九日访巧家新华镇莲塘办事处沙坝开业、文赞
  始祖应嘉,原籍湖南省麻阳县四渠都在城里三甲地名生寨,(据《罗氏族谱》序 徵音豫章郡记载:迨至登科祖迁至麻邑四渠都在城里三甲地生寨坪,后有一支分居江口各处)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携子仕礼、仕仁由楚来蜀落业定邑(定远)仁化里右十甲地名走马场大堰坝居住。至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仕礼祖与伯祖仕仁,自蜀来滇,落业於云南省东川府会泽县分防巧家营归治里地名小米粮坝中村。得买田土山场一份。
  应嘉妣田氏→仕仁→天禄迁四川会东柏香岩、仕义迁云南迤西道开化府、仕礼→天德、天爵、天民、天锡、天成,派分五大房。已繁衍十代,160余户,男丁520多人。
  派行:兴朝大应仕,天全振起人。文业绍先世,守宏基光丕。灿国恩家庆,永清传
  一九九二年新派行:继承嗣序源远长,世代忠诚培贤良。华堂祖德辉富贵,志愿典章显吉昌。
  始祖罗文,原籍江西省泰和县茨竹坪,乾隆年间由老家以手艺游历四川省会理州干海子落业。后因长毛乱(太平军)时,避居巧家城北门外,传至六代孙开才,始迁新华镇幅兴乡。解放初,开才子朝书,再由复兴乡迁居莲塘一村落业。
  派行:文正有兴国,开朝成先泽。家道起发富,昌隆世配德。
  四月初一日由巧家乘昭通车,误购卧铺车票,一路不适,在会泽那姑镇,因堵车才与前面的坐位车换乘,虽觉得舒服,但白白多化掉十元钱。
  (2)罗炳辉,有德长子,原名罗德富(谱名道富),生于清光绪廿三年丁酉 (1897)十月二十日,卒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六月二十一日,享年四十九岁。角奎镇阿都办事处人,中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历任红军第六军二纵队司令员,十二军军长,第九军团军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墓葬山东省临沂市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内。十三岁娶李国秀;十六岁生子代勋,在军队娶杨厚珍;生女镇涛;继娶红军女英雄张明秀;生子新安,鲁安。
  (3)庚辰岁四月初二日访彝良县龙街乡恒底村罗家寨明大、显云、显亮
  始祖文品字桌吾,据其手谱记载:祖妣段氏所生六子,长子廷英讳依,次是则吾、型先、三哥、三景、景行讳仰,生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妣骆氏→万客、万宁、万宥,万客生于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殁于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二老合葬述桂(柱)塘铺十都大王山。公系衡州府请泉县三十五都新城扶兰大王祠下生长人氏。自祖公殁后,遂迁居长沙府湘潭县桂(柱)塘铺十都八甲居住。大清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自湖南长沙府湘潭县南柱塘铺十都八甲,上乡风梓大王廖家塘土地生长人氏,徙云南昭通镇雄州分防彝良地名棈岗岭居住。(棈岗岭即罗家寨)
  文品妣李氏→星顺→光春→一常→仁、惟光。传至世敏,字公嬖,生乾隆八年癸亥(1743)原妣金氏→良洪、良汉、良浩。浩洪二公后裔居罗家寨200余人,西西嘎200人,火石良100人,塘边200人,奎香乡黑拉村里拉200人,棈岗里300人,村田100人,塘房100人,厂上约100人,大岩洞100人,村嘎200人,帘沟100人。(据《云南罗氏源流》称:入滇已传十代,人口1000余。良汉→我嗣,徙贵州水城县。
  派行:文星光祖,万世良嗣,德崇盛代,明显清洪。嘉登庆友,富贵吉祥。祯芝昌启,宗臣永维。春全龙凤,美玉元廷。天福泰义,寿亮高奎。
  此罗氏之手谱,文字零乱,无法辨清其脉络。现居人口亦恐有不实。但据其派行,应是衡南十甲罗氏后裔。
  四月初三日,结束了罗家寨的艰难行程,等车三小时,终于在九时之后,乘上了一辆镇雄至彝良的中巴,中午抵达彝良县城。时逢周末,无法采访炳辉将军的详情。初五日八时,即往县志办办公室,周朝云出示该县县志,一九九五年版661页《人物》记载:炳辉1897-1946原名罗德富,汉族角奎镇阿都办事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杰出的高级将领……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炳辉生于彝良县角奎镇西北侧阿都偏坡寨,十六岁娶妻生子代勋,其孙女罗惠安现任昭通地区妇联主任。
  四月初五日访彝良文化馆杨忠伦,他曾数次去偏坡寨寻访炳辉家族资料,故拍有将军迁云南祖凤鳌公之墓碑资料,其碑文云:“祖籍湖南宝(此字较模糊,然仔细辨认,‘宝’字仍依稀可辨)庆府,少(应为‘邵’字之误)阳县,後居四川叙州隆昌县。生于乾隆戊子九月二十日,地名镇雄分防之夷州下西里二甲地名偏坡寨---大清道光二十六年 孝男罗成发黄氏。”据此,将军系湖南邵阳人,应是无疑矣。理由是:
  (1)隆昌谱记载,其来自隆回者,乃邦麟之裔。
  (2)隆回古属邵阳县,名隆回镇。其远祖不外隆回之各支罗氏。
  近见有人称其系播州荣公之後,实在令人吃惊!鄙人曾于2001年仲秋,拜访了遵义县三岔镇罗诗乾,他送我一册遵义《罗氏宗谱》。经查,琛生七子,四子铎下仅记其居银盏坑而已。琛之七子钦之后裔,亦决无凤鳌之名。故炳辉公决非荣公之裔!应可定论矣。后又有人说是湖南安化竹排门奎光之后,就更为荒唐了。
  庚辰梅月初六日晨六时乘车离彝良,沿洛泽河北上,见两岸全系石灰岩结构,山势陡峭,仰视令人头晕目眩!就在如此陡峭的河谷,还修建了一条铁路,此铁路大部分路段都是隧洞与桥梁,真是难为他们了。直至水富才见平地,在青龙岗因路基被冲垮,等车三小时,故于下午六时半,才到达宜宾,从此结束了云南之行。一路打听得知云南永善县三坪之罗家坪有数十户罗姓居民。
  《云南罗氏源流》记载彝良罗氏资料经与本人走访组合如下:
  (1)、彝良县洛旺乡支造公宗支元仕公支系
  本支罗氏系四川筠连县镇舟镇沙坝子支造公宗支,祖藉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宋宁宗庆元六年庚申(1200年)本支先祖以避故地,自江西迁入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先祖支造公兄弟五人,相率入黔,旋又入蜀,先祖支造公定居于斯,勤耕苦读,兴家立业,数代单传。八世祖之后,人丁稍发,家族开始兴旺,前清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十三世祖罗元武(字德山)、罗元谅,十四世祖罗天柱发起建筑祠堂,遗址在今筠连县镇舟镇金钟村桂平组祠堂头,祠堂建筑系按状元府建造,神龛上座中立红字木牌,刻文曰“大明状元罗洪先之神位”,两旁各立牌乃本支各代先祖神位门外矗立桅杆,祠系状元府式,凡州县官吏有过祠者,无不下轿叩拜、瞻仰。一世祖支造公入川,配王太君,生成一子。定居高县定边乡芭蕉口,(今鱼仓口),后又迁罗家嘴集市,集市毁后,迁至筠连县沙坝子乡五保,从此在此开宗立派,成为沙坝子罗氏始祖,繁衍到十三世元仕公,楘公之子,迁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发派直今十九代。
  (2)、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坪上洪德公后裔朝元公支系
  本支罗氏祖藉江西吉安府,洪德公九厅十八房后裔,广东谱记载:海旺公房后裔数十人由永安县(今紫金)罗屋坪入川定居四川叙州府筠邑南乡古楼坝立业(现筠连县鼓楼坝),其后裔朝元公大清道光十六年左右(约1836),从四川省叙州府筠连县鼓楼坝,迁徙云南省昭通府镇雄州上西里五甲,小地名蒿芝坝风水树屋基安居,(现彝良县荞山乡官房村蒿芝坝),生芳柏公,递传至成宗公,于民国初年迁徙柳溪桐梓林白果树,解放初期分派到牛街镇水田小公社龙福坝子上,朝元公至今已传至第九代,人丁兴盛,现200余人丁。
  (3)、滇东北崇仁乡(今放生乡)甘家店罗氏惠森公世系
  滇东北崇仁乡(今放生乡)甘家店罗氏一族,始祖惠森,字福都,福字班辈,四川乐至人,系乐至县占崇仁乡(今放生乡)甘家店四房分枝。惠森公生逢民国战乱之年,辗转于渝、宜、滇之间,以经商生计。自垂笤之年,迫于拉丁派款,弟兄五人,被迫分散,逃至重庆,帮人为生,娶妻吴氏,生伯奎,另兴家俱店面,日寇敌机轰炸,祖母等六人殒命,被迫举家逃至宜宾,后又为其洪门弟兄钟清鸣相邀,同上云南以避战乱,云南一行,竟终致本族枝繁叶茂,渊源至今。伯奎公,咸字班辈,时逢新中国诞生,学业读至昭通短师毕业,与同窗郑氏元珍喜结良缘,共同执教三十余年。退休后,于壬午年三月遂相约祖籍一游,寻根探源,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思蜀之情,终偿夙愿,与族人相聚,故嘱之续谱永记。现繁衍到四代,30多人,大部分族人在四川乐至县。
  (4)、云南省昭通彝良县两河乡罗氏
  本支罗氏祖藉江西填湖广,祖先走散是留有联络诗句:“我罗本是宰相家,洪军闯散奔天涯。若有患难同刀挡,若有富贵享荣华。若有一人不记祖,子子孙孙反长沙。若有记得诗八句,子子孙孙是一家”。这首诗属口传,未知确否。老祖人共四弟兄:罗约龙,罗思龙,罗建龙,罗飞龙分支,现人丁兴旺,约200余人。
  派行:紫字锦中财门庭,兴孟守德龙登位。国正友道家碧庆,洪显云盛万代昌。
  (5)、云南彝良县牛街镇水田坝、镇雄县陈坝屯罗氏
  据本支罗氏族谱记载,属松溉罗氏,英贤公第十三代孙文芳公支系,国卿公后裔迁徙彝良县牛街镇水田坝、镇雄县陈坝屯发派至今十代,人口1500余人。国华公迁彝良柳溪乡上寨村长坡社,现繁衍到第七代,人丁100余人。
  (6)、云南省彝良县新场乡马腹村坪子社罗氏
  本支罗氏,祖籍原系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小地名青坑土龙坝,先祖由土龙坝迁移贵州省遵义府小地名龙洞湾居住,传至鸿国公由贵州省遵义府龙洞湾,迁移云南省彝良县新场乡马腹村小地名坪子居住,现繁衍到第八代,人丁200余人。
  (7)、云南省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大田坝先周公支系
  本支罗氏,祖藉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迁贵州遵义桐梓县教书,(迁徙时间不详),数代后又迁云南省镇雄州牛场五眼洞(现云南省镇雄县五德镇)。再迁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大田坝安居,已传至第八代,现人丁兴旺,达300余人。
  (8)、云南省彝良县海子乡新场村罗氏
  本支罗氏祖藉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二十九都龙翁村黑石台。八大房分支。迁徙贵州遵义府浽阳县照里一甲小地名青蛇井,在大清年间迁徙云南省昭通府镇雄州下西里五甲新场河边安居(今彝良县海子乡新场村)。入滇已繁衍十代,1000余人。
  (9)、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荞山乡官房罗大成世系
  本支罗氏原藉江西吉安府云城县迁徙南京应天府,国臣、国相公经四川泸州迁徙云南省昭通府彝良县上西里一甲地名大槽(现荞山乡官房村)。有祠联一幅:郡自豫章,支流湖广;宗庆西蜀,派衍滇南。现繁衍到十余代,人丁300余人。
  (10)昭通市彝良县龙海乡鱼井村、镇雄县杉树乡杉树村张家沟强武公支系
  本支罗氏,强武公于清朝年间,经贵州毕节,独身一人到昭通府镇州上西里三甲地老鸦坡邹家湾安居,据传应系贵州省开阳县羊比罗氏迁徙来此,现也繁衍到第十代,人丁500余人。
  (11)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树罗家湾罗氏
  本支罗氏族谱记载,祖藉江西吉安,发迹江苏南京,世居应天府四方井白马街柳树巷,据传明朝洪武年间因“马氏之乱”,罗氏族人受牵连被逼南下。国字辈的祖人,曾有弟兄七人,结一刘氏为弟,共八人,俗曰八仙,值兵荒马乱之时,破一铁锅八份分居之云、贵、川都有落足分支。国玉公从云南省罗平县迁移到鲁甸县龙树罗家湾,现已传十七代,人丁2000余人,分布于鲁甸、昭阳、永善县等地。
  (12)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布嘎村罗家院子瑞公支系
  本支罗氏,根据碑文记载,先祖原籍“江西吉安支分西蜀嘉定县,嘉定后迁威宁,……乾隆十九年始偕其母来昭”。现居罗家院子罗氏族人属似龙与乘龙两支, “龙升应天朝,国正兴顺永。”历经十二代香火相传,人丁兴旺。

  (十三)曲靖市
  (1)二零零六年丙戌岁又七月十八日访陆良县板桥镇长湖村罗家巷长富、飞翔
  据长富老人称,父老相传,祖宗由南京来,现住本巷十四家,后所村约二十家,麒麟区老吴村石嘴上,约有十三家。祖宗何时因何事来此,因无文献资料,已无从查考,来时先住陆良县城,现县城有无罗氏后裔,情况不明。
  (2)宣威县阿都乡八家寨罗氏(水族),据《罗氏家谱》记载,其祖籍为南京应天府竹子巷柳树村。后迁广西,明洪武年间随付友德手下的一位陈大人征南入滇。先居住选南,清康熙年间迁八家寨安居至今。水族清代以前被称为“仲夷”,“相传因宋时流放罪人投荒者,祀祖犹类华族”。自清末以来,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服饰语言风俗渐同于汉族。老幼均讲汉语,习汉文。由是而言,阿都水族罗氏可能原本即是汉族

  (十四)楚雄州
  (1)丙戌岁闰七月二十三日访禄丰县土官镇指挥营村阿车铺罗氏学亮、学明
  未知祖宗何时由南京戌边来此,现阿车铺住有100余人,派行只知三字:明仕学。
  楚雄地区极少罗姓,经沿图多方打听得知:禄丰之广通镇有一罗氏家族,因错走道路而未得亲访实为遗憾。南华县北面之罗家屯,因下雨而错过机会,欲回访又因摩托无两证,恐交警找麻烦,只得放弃。在祥云县普淜镇之力必甸一妇女提供,南华县天申堂乡之石桥河村一带,有数千户罗姓居民。此说不可全信。而祥云罗家组、黑苴村之数百罗姓居民,极有可能与石桥河同一族系。下庄乡罗营等地之罗姓,因天下雨,泥泞路滑,摩托无法行驶,只得作罢。云南罗氏绝大多数无谱,又无族史资料,就是亲访亦只知其居址及人口状况而已。

  (十五)大理白族自治州
  二零零六年丙戌岁又七月二十六日访永平县博南镇曲硐罗家加祥
  (1)高祖由巍山县烟鸡厂(音)迁来,数代单传,现仅几家。另有博南镇(原名老街镇)大箐村罗家有40来人,有一名国昌者在永平交警大队。
  曲硐回民罗氏约有五十余人,虽居永平城郊,且本族亦系乡镇所在地,然而宗族观念极为淡薄,经多方打听,均无人能说出其来龙去脉枉姓罗也。
  (2)滇西剑川员公世系(白族)
  始祖罗员,原籍江南凤阳府寿州(今安徽寿县),家住寿州城卖花巷,于元时世袭云南鹤庆路军民万户府。五世孙罗义以才干充任剑川通事,遂籍剑川,卜居州治金华南门街。迄今共传三十一世。至清朝时期,剑川罗氏多有迁居外地的分支。十九世罗光岳(字俊德)迁往浪穹(即洱源)南门;十九世罗天爵迁往云龙;十九世罗兴文迁往腾越州(即腾冲)之南甸;二十世罗世奎迁往罗坪州;二十二世罗凌云及其子罗继祖迁往剑川境内的兰州七坪;二十四世罗时泰迁居马登街。民国以后,二十七世罗庆云迁往云州,也有迁往德钦、昆明、腾冲等地者。在剑川金华坝区的支系则分别聚居在金华南门街、甸南及第村和巩北甸心村等地。
  剑川罗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明中后期,罗氏族中子弟寒窗苦读,学业多有成者,科第传芳,荣膺五世。自正德七年壬申(1512)至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的百年间,中进士二人,选拔进士一人,选拔博士一人,中举五人,补贡三人。诸公为官清正,德泽一方。敕封恩旨建坊多座,坊联“兄弟一门双进士,祖孙三代五郎官”,是剑川罗氏家族人才辈出及其显赫地位记录。

  (十六)保山地区
  (1)狗年闰七月二十六日访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新街子德昆旅社天福
  祖宗由贵州或四川来瓦窑镇木瓜村罗家寨,现已历五代,约有100余人。德坤满口答应查明族史,誊录寄来。
  (2) 二十七日访保山市蒲缥镇街子罗淑清
  他提供祖宗原籍在施甸县太平乡杨树坪,详情不明,本支亦有住腾冲县者。
  八月初一日,七时半天方大亮,即离开瑞丽榕青旅舍,经陇川往回行驶。瑞陇间之山脉云雾缭绕,形成毛毛细雨,十米之外,即难辨方向,下山到了陇川县方不见下雨。翻过一座不知名的山脉,方到达盈河之冲积平原,此处有湖南祁阳县黎家坪伍姓的支边人员,而潞西遮放农场,多系祁东白地市、灵官一带者。一路询知,梁河平山乡罗新寨住有数十户罗姓居民,因无资族史料,又缺父老相传,仅知姓罗而已。在腾冲得知荷花乡六社罗家,即由罗新寨迁来,该乡雨伞村亦有十余户罗姓居民,其族系不明。
  八月初二日重返保山,初三日,由保山出发,途径昌宁、凤庆、云县,初四日到达临沧。在保山遇大雾几乎无法行驶,进入昌宁境内,直至云县,均在高山峻岭间行驶,道路十分险峻,无大毅力之人,定会退缩不前。在途中询知昌宁县温泉乡里睦村,约有20余家罗姓居民,云县爱华镇德胜村莲花塘约有10余家,因该地系山区,摩托无法行驶,故未亲访。但均留有名片,如他们关心家史,定会与我联系。
  临沧缅宁县罗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四十五都人,始祖友信、友孙、友义三支。元濂于明洪武初,随沐国公入滇,事平。分发景东驻防。其后子孙荣茂。一支居景东川河,其余分居:白井、云南县、蒙化、顺宁、云州、普洱、思茅、景谷等县。
  八月初四日,由临沧出发,沿214国道,行驶四十公里,然后向东进入瑞金-临沧的323国道,此路名为国道,实在是乡村小道,到景谷100余公里,道路十分狭窄,且均系沿河行驶,七湾八拐,稍不留神,即有葬身河谷的危险!行驶数十公里,不见行人车辆,心中甚为不安。若在途中有事比如车子抛锚,如何了得。幸得祖宗保佑,在行驶近八个小时后,终于在下午五时,平安到达景谷。实在是疲惫不堪,此次行驶之艰难,前所未有。
  初五日在路过墨江县通关镇忠爱桥时,询问成明之妻,她告知丙蚌村约有60余户罗姓居民。因其聚居山顶,摩托无路可走,再加上此处无任何族史资料,故未成行。
  龙年三月十一日,在勐腊县勐省龙场五队访开兴,他系由墨江曼会寨支边而来,他称曼会寨有20余家哈尼族罗姓居民。
  八月初六日访石屏县坝心镇白浪乡大寨村兆启、正昌
  本族来源不明,只知由江西来。现大寨村约有10家,记得派行三字:忠兆正。
  据传石屏县在晚清时,有一名罗忠仁者,当过太子的老师,居石屏县城。石屏异龙镇陶村有几十户罗姓居民,原石屏县县城建有罗氏宗祠。
  云南红河石屏“宣武堂”罗氏一族,“豫章有秩,流芳于滇”。始迁祖卫耕,明洪武年间由南京“从征入滇,隶籍临安卫,屯居石屏北乡老卫寨”,铸剑为犁,世代耕读,繁衍至今,枝繁叶茂。迨至晚清道光年间,后世启堂(镇方)公迁居石屏城东,由木匠改习武从商,中武举,遂为武略世家,且功名显赫,皇清诰授宣武都尉,后封武功将军,立祠名“宣武堂”,启堂公乃为石屏罗氏“宣武堂”始祖。启堂公养育八子五女,其中三子考中武进士,另五子从商。在当地成为“一门三进士”的显赫家族,大门悬“侍卫府”、“将军第”直匾(雕梁画栋仍在,牌匾毁于“文革”)。镇方公自拟门联曰:“八子联镳三进士,九旬上寿一将军”。
  二世长子罗长春,光绪六年庚辰(1880)科武进士。在一八八五年的中法战争中,率抗法清军进入越南打击法军,获胜后撤军途中瘴故,清廷追封参将。晚清石屏名人丁兆冠曾就他的遗像题写长诗,赞美、悼念他的人品、业绩流芳青史。有行书八言对联立轴现身拍买行。二世次子罗长林,取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科武进士,授御前蓝翎带刀侍卫,钦派乾清官门行走。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罗长林护驾西太后和光绪帝亡命西安,适夫人临产而离队,使宫廷大为震怒,被全国通缉,罗家亦从此贬为庶民。长林之子在石屏通称“九老爷”,偶尔被戏称“罗光绪”。二世罗长华,与罗长林同取光绪己丑(1889)科武进士,曾任江苏水师统带。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农历九月十四日,罗长华被乡绅推举为都督,主持军政事务,宣布石屏光复。罗长华在此间筹措粮食、军费,抽调团勇,平息匪患,费尽苦心。现已繁衍到七代近300人口。
  补遗(摘自罗氏家园)
  迁滇始祖经知公,字月盛,正宝公次子,为湖南邵阳罗氏友进公世系仲奇公房第十四代孙,公生于乾隆壬寅年(1782)十二月十五日午时。配潘氏,生于清嘉庆辛酉年(1801年)二月初二子时,生子二:长子纬辉、次子纬煌,繁衍两大房。原籍为湖广省宝庆府邵阳县隆回马鞍村,约在一八零零年迁居云南省寻甸州寻尾街
  字辈: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仁。道德开昌运,家声信久延,学纯崇光大,品望步高贤。坚节同圭璧,清真益洁廉,临轩希硕彦,甲第并连元。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