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台湾)

台湾关西罗氏豫章堂

  发布时间:2004-09-10

  

  

   

   关西镇南山里七邻有新旧两座罗家祠「豫章堂」,其中民国元年完工的新家祠堂有精致的石雕、彩绘木雕,且有罕见采用西洋巴洛克风格的厢房门框,历史故事的剪粘完整又精美。

   南山里长罗吉信说,清末他的祖父罗碧玉十四岁的时候,带着三个弟弟从淡水里榜挑着海鲜沿路叫卖至关西,再从关西挑些物品沿路卖回淡水,往返费时一个月,后来曾祖父决定在关西落脚定居,借住另一个罗家的工具房,四兄弟共同努力白手起家,买下借住的罗家土地先后兴建两处罗家祠,旧家祠约有一百零二年之久,新家祠较晚十年左右。

   他说,两处家祠均采用关西镇本地的石材当基座,并铺设在四合院广场内,墙面以上则是来自中国石材,有「落地生根」的寓意;广场石材铺面横直相间,有自公厅神桌下方「龙神」延伸「龙须」的意涵。

   新旧罗家祠都悬挂罗家的堂号「预章堂」并有大量石刻书法,还有知名彩绘家邱有连的二幅虎画,罗吉信指出,新家祠主屋各有五支竹叶石雕窗栏,不仅图案绝无重复,且中间的石材窗栏采中空浮雕,主屋门廊柱子上方二侧的木雕步通,同一块木头雕刻出两面完全不同的图案,传统客家四合院的厢房门框,则采用当时已引进台湾的巴洛克风格,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特色极为罕见。

   二处家祠都由罗家子孙居住,并经过多次维修,旧家祠主屋墙面改为石材,新家祠屋瓦全数更换并抽换蛀石梁柱,但保留原有建筑结构与泥砖墙,泥砖墙耐震又耐久,只是怕水,一有漏水须赶紧整修才能保住。

   曾祖父与兄弟们胼手抵足创业有成,从家祠附近的凤山溪沿岸的南山至出海口附近,共买下多达六百多甲的土地,更不惜斥资聘请兴建关西太和宫的唐山师父来盖新家祠,由于师父们忙不过来,只好趁太和宫待料期间才来盖新家祠,又因家祠的结构细部石雕、彩绘木雕都要求精致,整座家祠盖了整整十年才在民国元年完工。

  据南山里里长罗吉信指出,罗家祖先来台迄今已传了二十二世。罗九如、罗五钦的后代子孙现多从事农商语文教,有东安国小校长罗赐钦、主任罗兆维;罗碧玉的子孙则有官败中将的罗吉源、曾任彰银董事长的罗吉宣,还有多人从政,在关西形成地方派系「罗派」,迄今与「陈派」在各项选举中缠斗多年,各有胜负。

  康熙年间罗开运、罗维齐父子购船自广东渡海来台在淡水落脚,传自十五代子孙罗碧玉带着三个弟弟从淡水搬至关西定居,当时第十四代子孙罗九如、罗五钦已定居多年,罗碧玉借住的地方也就是南山里七邻公厅现址,当年事罗家工具房。

  他又说,虽然罗碧玉、罗九如、罗五钦都是罗维齐的子孙,且罗九如、罗五钦与罗碧玉的父亲同辈,但罗碧玉再父亲去世时,家境极为贫困,向族人跪报父亲去世的讯息时,族人以为罗碧玉要借钱竟绕道回避,罗碧玉誓言奋发创业,虽然不曾读书识字,却陆续购入凤山溪从南山至出海口沿岸灌溉区的水田,其中包括罗九如、罗五钦拥有的田地,总计田产逾六百多甲之多。

  罗吉信说,罗碧玉子孙无法亲自耕种全部的田产,就找住在附近的罗九如、罗五钦的子孙当佃农,不料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府来台推动公地放领,罗九如、罗五钦的子孙因而又重新拥有祖先的土地,罗碧玉子孙的田地减为二百多甲,引发家族对国民党政权不满可想而知。

 罗碧玉子孙虽失去祖先的田产,但在中央和地方都有头角峥嵘的杰出表现,罗碧玉的曾孙罗吉源官拜陆军中将;已故竹县副议长罗彭喜美曾任关西镇长,政坛少数的女性地方首长,任内向中央争取关西农民活动中心在现址兴建成功;现任镇长罗吉坤也是罗碧玉的曾孙。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