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溯源>追本溯源

罗国

  发布时间:2009-08-25

 

  罗国,是夏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于我国中原地区的方国。西周时期,曾分封于湖北十堰的房县。据古籍记载,罗国熊姓,子爵,史称“罗子国”。
  罗国的祖籍地在河南新郑,那里曾被称为“有熊氏之墟”。以后罗国南迁河南的信阳地区,在今河南罗山县落脚。据清代学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河南罗山县城南十里有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这是罗人居住后留下的地名。在罗山县东部,有一条河流,名叫竹竿河,竹竿河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入淮水。竹竿河古名罗汭(音ruì),也是因罗人而得名。
  罗的繁体字写作羅,上面的“罒”,是“网”字的简形;下面的“維”,左边为“糹”(丝),表明网是用丝织成的;右边为“隹”(音zhuī),古书称短尾巴鸟为隹,也泛指一切鸟类。在汉字中,“隹”和“鸟”作形旁是可以互换的,如鸦写作雅,雞(繁体鸡字)写作鸡,类似例子很多。从罗字的繁体字看,罗字的本义是用罗网捕捉鸟类。“鸟飞张网以罗之”,华夏民族在很古的时候,就已发明用罗网来捕鸟,如此说来,罗是一种狩猎或生产工具,有句成语叫“天罗地网”。“天罗地网”主要是用来捕捉飞鸟的。在《周礼》中,有“罗氏”一职,罗氏是掌管捕鸟工作的官员,其后人用作姓氏,于是就有了罗姓。由此可见,罗人先祖以捕鸟见长,其首领曾任周朝的捕鸟之官,常将所捕得的禽鸟贡献给朝廷,供王室食用、观赏和充当祭品。罗人自己也以捕鸟为主业,依此看,罗国之罗就是因谋生手段而得名了。
  上面提到的大、小罗山,其地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这个地方,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当地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于山岗袒露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周围再围以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鸟群,纷纷朝着篝火猛冲俯扑而来,撞落在篝火的周围,大多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在地上挣扎。没有受伤的,也被篝火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周围预设的大围网之中。于是,篝火周围便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挥舞击落在地,往往满载而归,成为人们的佳肴。这种捕鸟技术,当是从上古罗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推想在夏商周三代,那里人烟稀少,森林更为稠密,鸟儿更加繁多,罗人收获的鸟类更应多若干倍了。
  罗人熊姓,熊姓也是远古的名门望族,相传黄帝为“有熊氏”,建都于河南的新郑县,因此,新郑又被称为“有熊氏之墟”。如此说来,熊姓罗人就是黄帝的后裔,他们以熊为图腾。熊姓在远古是一个善于征战的氏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大约4000多年前的时候,黄帝与炎帝大战于阪泉(地在今河北省境内),当时黄帝率领熊、罴、貔(音pí,豹属猛兽)、貅(音xiū,猛兽名)、貙(音chū,虎属猛兽)、虎等猛兽,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最后打败了炎帝,成为了天下的霸主。据学者考证,“扰驯猛兽”参战只能作神话理解,熊、罴、豹、虎等皆是图腾名。这就是说,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野作战时,正好是用了以猛兽作图腾的六支军队。在黄帝所率的六个以猛兽为名的氏族中,熊排在最前,可见在当时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一般来说,氏族社会时期,先民的秉性和气质,往往和他们所崇拜的图腾物具有相似性,这当然是人们崇拜并有意模仿图腾物的结果。
  在《尚书•尧典》中,有关于豹、虎、熊、罴四位氏族首领与益(秦人的先祖,奉燕子为图腾)争让“虞”(管理山林的官)这一职位的记载,可见熊氏在氏族社会时期,已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氏族了。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伐商,要求他的部属“如虎如貔如熊如罴”,这就是说,熊虎等部族跟随黄帝勇敢作战的故事,在商末周初仍在民间流传。
  大概是在灭商战争中,罗人表现得不够积极,又是异姓,因此,周王室找了个由头把罗人分封到了房县,名为“分封”,实属发配。房县在古代是个偏僻封闭,林密草深,传说有“野人”出没的地方。当地的居民居住分散,文明程度比较低,对王朝的离心倾向也不明显。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离中原王朝的都城不近也不远,遇有紧急情况,朝廷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出什么大的乱子,不想管的时候也可以放任自流,出不了什么大事。因此,在很古的时候,帝王们就把这一地区作为重要的流放基地。发展到后来,秦朝流放嫪毐族人及追随者4000多、吕不韦家族万余到房县,降至汉、唐,以后历朝都有效仿。
  罗人不满于周人的“分封”,但又不能抗命,只好不情不愿地来到房县,这里鸟儿不多,“野人”也只是听说有,但始终没能捕捉到,罗人只好兼营农业,到后来发展到了以农业为主,把祖宗看家的捕鸟本领全都忘了。至西周末年,周王室开始衰微,管控能力明显减弱。罗人趁此机会向东发展,他们在湖北宜城西二十里的罗川城扎下根来。这里北滨汉水,有平原沃野,很适应发展农业。罗人虽然迁出了房县,但仍留下了大批遗民,今天房县的罗姓居民,有不少就是当年罗人的后代。
  到了春秋初期,这时楚国已经走出保康的荆山地区,在湖北宜城南的皇城村建都,开始一段时间,由于罗楚有亲族关系,两国关系非常友好。后来,楚国的扩张野心和胃口越来越大,罗人不由得不产生防范心理,两国关系开始出现猜忌,不满情绪迅速增长起来。楚武王时期,楚国国势强盛,先向汉水以东和以北发展势力。楚武王在敲打汉东最大的姬姓国随国之后,于公元前703年(楚武王三十八年)北渡汉水,打败了邓国(今湖北襄阳县汉水北岸)。公元前701年,楚武王与贰(今湖北应山西南)、轸(今湖北应城西)会盟,两国归顺于楚。同年,郧国(今湖北安陆)联合随(今湖北随州市)、绞(今湖北丹江口市)、州(今湖北监利)、蓼(河南唐河湖阳镇)等国,组成同盟军伐楚,但很快被楚国击败。至此,楚至汉东的道路畅通无阻。
  公元前700年,也就是在击败以郧国为首的伐楚盟军之后的一年,楚国以绞国参加伐楚盟军为由,出兵征伐绞国。征伐绞国,楚军要穿越罗国的属地,由于邻国多为楚国攻伐和吞并,罗国已感到大事不妙,断定楚国早晚会对自己这个近邻和亲族下手,因此,楚军经过罗国,罗国高度紧张。深怕遭到楚国的突然袭击。所以,楚军过境时,罗国一直派人跟踪侦察,全国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楚军。
  楚军伐绞,要渡涉彭水,彭水即今谷城的南河,在房县境内称马栏河,罗人对这一带很熟悉。罗国派大夫伯嘉率领精干的小分队尾随楚军侦察动向。伯嘉和他的小分队把楚军过河的人数一一点清,把楚军的装备和辎重情况一一记录在案,甚至想趁楚军半渡彭水之时,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打击楚军。就楚国方面说,楚国本来有在伐绞后的回程中顺便荡平罗国的打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吞并罗国之心早就有了,只是碍于以前的友好关系加之又是亲族,有点不忍下手。此次伐绞,楚国也派奸细在侦查罗国的动静,以便在返还途中发起突然袭击,并保证能取得胜利。当探子报告罗国不但做了迎战的准备,而且还派人侦察楚军动向时,楚国大为恼火,但在伐绞班师时,也隐忍不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想,咱们骑着毛驴看剧本——走着瞧。
第二年(公元前699年)春,楚国以罗国心怀叵测,对楚不恭为由,派屡战屡胜的名将莫敖屈瑕带领精锐部队前往攻打罗国。《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楚师出发时楚国另一重臣斗伯比为将士送行。在返回的路上,斗伯比对他的副手说:“莫敖一定失败,走路时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太高傲轻敌了,主帅轻敌,后果不堪设想。”斗伯比在觐见楚武王时说:“莫敖屈瑕轻敌,罗国隔我们这么近,一定早有防备,一定要增派军队。”楚王对莫敖非常信赖,以为对罗作战,稳操胜券,认为斗伯比太谨慎小心了,因此没有采纳斗伯比的建议。楚王回后宫后,反复思考斗伯比的话,觉得心里也没有底,于是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夫人邓曼。夫人说:“大夫斗伯比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说莫敖军队的人数少了,而是说君王要以虔诚来安抚普通百姓,以美德来训诫朝廷官员,以责罚来使莫敖有所畏惧。莫敖骄满于对郧对绞战争的胜利,将会自以为是,一定轻视罗国。君王如果不加戒饬和督察,他将会在战争中惨败!斗伯比的本意是要请君王训诫将士并好好督责他们,用谦逊踏实的美德来勉励他们,告诉莫敖骄傲轻敌会铸成大错,到时上天也不会宽恕他的过错。”楚王于是派人追赶屈瑕,但没有追上。在此要指出的是,“莫敖”这一名号,本身就含有训诫之意,即提醒大臣莫要骄傲(敖),《左传》关于莫敖屈瑕事迹的记载,也含有在其名号上作文章之义。
  事情的发展果如斗伯比所料,莫敖仗着自己是常胜将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在统帅部独断专行,不接受军师和众将领的合理建议,还派人在军中通令:“敢于进谏的人要军法从事!”到达鄢(音yān)水(今宜城西北小河镇汉水支流潼口河),部队在渡河时处于一片混乱状态,也没有在四周设置警戒,众将领此时都捏了一把汗,心想,如果敌人这时来偷袭,楚军就会全军覆没。幸运的是,罗军没在这儿设伏。
  却说罗国对楚军的进攻早有戒备,罗国虽然相对弱小,但也不是不敢接战的孬种,他们也是英雄的后代。早在楚军出发之前,罗国自知单靠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楚军,于是派人到北方的卢国(今襄阳西)请求支援,卢国是由戎人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卢戎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马上进行军事动员和部署,很快,罗卢联军就在罗川城外占领有利地形,布好阵势,专等楚军到来。
  楚军来到罗川城下,未及扎营,就杀声四起,罗卢联军如猛虎下山,把楚军打得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楚军大败。按惯例,楚国出征将领失败,要自裁,就是说要“杀身成仁”,于是,莫敖就在山沟中找了棵歪脖子树,吊死在了荒谷。少数将领逃回皇城,也被关在监狱里听候处罚。楚王听完汇报,说:“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把逃回的将领都赦免了,并给予了抚慰。从这次罗川战役看,罗国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过楚国毕竟是大国,强国。在此后不久,罗国还是被楚国灭掉了。
  关于罗国灭亡的原因,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有讨论。《国语•周语》载大臣富辰谏周襄王,在论及由婚姻不当而造成小国败亡的教训时,一连提到了八个国家。当时人认为,罗国的灭亡,是由于罗君娶了姬姓国家的姑娘,而这位姑娘是位“外利离亲者”,意思是说这位姬姓夫人品性不贞,喜欢挑拨离间,吃里扒外。原来,在周代人看来,亡国悲剧总是由“女祸”引起的。上古三代,夏之妹喜,商之妲(音dá)己,西周之褒姒(音sì),皆是“倾国倾城”、颠覆王朝的罪魁祸首。一些小国的灭亡,也无不是由“女祸”所引起。“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这种看法在今天看来,当然是大错特错的。
  但是,我们从《国语》的记载中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罗国在当时为了有效地对抗楚国的扩张和侵略,曾和汉东的随、唐等姬姓国家联姻,结成联盟,共同抗楚,也就是说,在抵抗楚国侵略方面,罗国不畏强国,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三国时期的学者韦昭给《国语》作注解,认为是罗国君主在娶了季姬之后,发展为骄奢淫逸,不能团结大臣和人民,因此为楚所破灭。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带偏见的。不过,君王和大臣胜不骄,败不馁,时刻保持洁身自好,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自身立于不败的基本条件。
  罗国约在春秋中叶被楚国灭亡。其遗民被迁往湖北枝江等地。枝江县南二十里传说有罗子国故址。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