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罗姓的起源主要有二。
1、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
传说在帝喾时,有掌管民事的火官重黎,是颛顼的后裔,因为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便赐他“祝融”的封号。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已、董、彭、秃、妘、曹、斟、芈,史书上称之为“祝融八姓”。周朝初期,祝融的子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春秋时,罗国为楚国所灭,祝融氏的子孙遂迁移,以原国名罗为氏,繁衍生息。
2、出自改姓
如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和叱罗氏改为汉字单姓罗。又有唐朝时,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归附李唐,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称罗氏,定居中国。据相关史料记载,有部分赖氏族人,春秋战国时期为楚灵王所害,改为罗、傅二氏避难。另清代爱新觉罗氏中也有改罗氏的。
【沿革分布】罗姓起源于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罗国为楚国所灭,罗姓人向南迁移至湖南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罗姓人大规模南迁至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并在南方形成一大姓氏。唐宋之际,罗姓发展进入鼎盛期。元、明、清三朝,罗姓人为避战乱继续迁徙,并与各民族融合,发展壮大,成为部分少数民族的重要姓氏。
据查,双牌县境内罗姓主要有二支,其源脉记载虽有不同,但始祖都从江西洪武年间搬迁过来,个别辈分还是相通的。因罗氏后裔支脉众多,现仅从考究支脉简介如下。
阳明山《罗氏通谱》
1、阳明山罗姓
据2004年7月《罗氏房谱》记载:“吾族始祖源自江西豫章迁至桂扬大冲桥黄柏洞旭日洞(从桂扬迁现今祁阳大忠桥再迁今阳明山村太平片区,部分人另迁旭日洞) ,人丁繁衍,树大枝多叶茂,如珠玉满盘。”始祖千十七郎,字文秀,明洪武二年己酉(1369年)十月初六辰时生,成化七年辛卯(1471年)二月十六日申时殁,寿102岁,葬黄柏洞上洞栗树脚瓜藤结子甲山,庚向有碑。育有三子,长子福一郎、次子福二郎、三子福三郎。罗姓是阳明山村的第一大姓,东菖1、2、3、4、6组,太平2—7及绞车庙1组、大田1组都有分布。
2、辛二郎公派下罗姓
据泷泊镇江西村存留《罗氏通谱》记载,始祖辛二郎公“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人氏,遭元室之乱,提师征战,屡建奇功。洪武三年(1370年)简放湖南永州府千户指挥使,诰封三代一品世袭骑都尉,官历中外,名振楚南。原籍泉陵,卜居郡城北关外司马塘,落业立别墅三处。一郡东永泉乡山塘底,一郡西孝弟乡景龙山,一东安县大村甸。公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乙亥(1335年)八月十七日子时,殁明永乐十六年戊戌(1418年)九月初三日亥时,寿八十有四,安葬山塘底油草塘岭东凹氹……”辛二郎公娶妻三房,育有十子,分别为壬一郎至壬十郎,其中元室毛氏育六子、继室文氏育四子,并且都诰封为一品夫人,三妣林氏无记录。其派下后裔子嗣众多,1933年,七十七师师长罗霖、祁阳县县长罗致泽、蓝山县县长罗步瀛及各房父老发起,罗姓先辈们走遍湖广修订《罗氏通谱》,却大部分被烧毁,目前散留在双牌的《罗氏通谱》持谱者仅持有与本区域相关的部分册谱,且记录不详尽。据记载,辛二郎公派下罗姓主要分布于零陵、双牌、祁阳、宁远、道县、新田、东安、永江和兴安、全州、灌阳、富川等18县(区)。又据五星岭手抄本《罗氏通谱》卷首三摘录记载,罗氏通谱所辖范围有零陵东乡山塘村(东乡山塘里、欧子半、哑婆岭、新屋里、茶园里、南江山),双牌横江早禾田、老院子、桐子坪,五星岭、大禾田椿芽磥及塘底高天磥(子圣公派下),麻江雷家洞蕨刺岭、常宁(刺木山、南乡杉树洞、石漕源、东乡烟竹湖)、东安(黄塘村、大村甸鲁44塘村、大村甸燕子山村)、宁远(新月洞村、潘家村、河西凤、北乡马鹿洞、不森岭村、黄金桥村、上森源、西乡私江源)、广西兴安县(城村、白竹园)、江永大溪源、江华(东冲清水源村、子岩村、金田村、城南大同乡云川里)、新田(北乡罗家厂村、西家冲村、黄花进村、马头冲、老屋场村、鱼菜园村)。
据查,双牌籍罗氏子孙主要分布在上梧江瑶族乡林江村、马家村、上梧江村桐子坪、泷泊镇江西村、江村镇小岱片区、理家坪乡塘于洞村、五里牌镇五里牌村罗家院子、五星岭乡大和田村早禾田。其他乡镇和地方也有零星分布,基本为上述地方搬迁出去或是辛二郎公派下其他县区搬迁到双牌县的后裔。因随着罗氏子孙的不断增加,加上岁月变迁等诸多缘故,通谱没再续修。部分支脉在近些年再修了分支的族谱,尊后裔中某一先祖为一代始祖。现将主要分布地考究的情况简介如下。
上梧江《罗氏通谱》
小岱村《罗氏族谱》手抄本元宪公开基世系图
(1)上梧江及江村小岱罗姓
据2007年《罗氏族谱》记载:“吾族始祖,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从江西太和(今江西省吉安地区太和县)迁零陵尊辛二郎公为始祖,后裔子孙分布湖广两省十八县。又于康熙年初元宪公时,从零陵东乡白马塘(今零陵县天字地乡)徒步来社江河猪古岌(今江村镇清明田村小岱片)开基。后裔子嗣分居湖广,遍布社江。”尊元宪公为双牌上梧江、江村镇小岱罗姓始祖。元宪公育有四子,长子文凯公、次子文于公(失考)、三子文超公(失考)、四子文郁公。文凯公再育三子,学高、学雷与学武。文郁公再育二子,学仲与学弼。后嗣子孙枝繁叶茂。上梧江瑶族乡留有的《罗氏通谱》六册,分别标注了开基始谱、零陵白马塘、双牌上梧江熊家、江村元宪公、祁阳大忠桥、宁远。据查,此族双牌籍子孙主要分布在上梧江瑶族乡林江村熊家、内潘家磥、下岺铺、马家村杨木磥、挂耗磥、上梧江村桐子坪、江村镇小岱片区小岱、白竹山、早木岌、回子岺4个小组及白果村,另新田岭村大河江、小河江、九丘田,进宝村八亩丘、新福禄村朵子岌、福禄、新华,社江源村白水磥、山峰村、新屋场等都有零散分布。
五星岭早禾田罗氏始祖辛二郎实录
(2)五星岭乡早禾田罗姓
据五星岭罗继宁家手抄本《罗氏通谱》摘录记载,先祖是祝融,本族系通谱辛二郎派下。十世先祖景芳公,生长子一举(十一世),举再生子尚爵(十二世),尚爵公再育三子:长子登龙、次子登凤、三子登榜。登龙(十三世)由永城(零陵)东山塘新院子徙居横江老院子(双牌五星岭乡早禾田),立碑文。次子登凤失考,三子登榜葬横江燕子塘田背上。登龙公育二子,长子起黉,次子起坤。起坤次子时勋迁至老院子下河边,长子及三子失考。起黉公再育三子,长子时顺分居早禾田(其后裔中有一人迁至陕西西安市),次子时灏分居桐子坪,三子时须定居老院子,自此,罗姓子孙在五星岭不断繁衍壮大,现有人口约350人。
(3)五里牌村罗姓
洪武年间,老太公一人自江西省迁入五里牌村,繁衍后人,现有20余人。因没有参与修谱,从代代相传的辈分可以看出与上梧江、江村罗姓是一脉的。
江西村《罗氏通谱》
(4)泷泊镇江西村罗姓
据《罗氏通谱》记载,先祖辛二郎自明洪武三年简放湖南永州府千户指挥使。江西村罗姓为辛二郎派下分脉始祖,因没有续修族谱尚未研查,仅以近些年的辈分排行统率。据查,五本通谱中其中一本记载,辛二郎某一支脉第六世“甲二郎丙七郎”派下记录了24个辈分,每二十二世至二十世的辈分为“世、其、昌”,与现今在使用的辈分“兴、鼎、宏、成、一、正、大、孔、明、世、其、昌……”相吻合。
(5)理家坪塘于洞罗姓
因没有修谱,且村里知晓家族史的老人大都去世,据上年龄的村民回忆,塘于洞罗姓与泷泊镇江西村罗姓是同谱的。先祖在泷泊镇江西村时育有兄弟三人,长子留守江西村,次子迁至道县,三子罗新茂于1947年由江西村迁至现今理家坪乡塘于洞村定居繁衍,现有罗姓人口60多人。大江口村有罗姓几户,据查是从上梧江乡搬迁而至。
【姓氏文化】
1、辈分排行
阳明山罗姓为:本厚连常泰,德高效益香,家规亲远裕,祖训先增光,为善安吾吉,作忠迪雨祥,献迁宗显贵,焜耀有余芳。
辛二郎公派下罗姓的辈分排行尊辛二郎公为一世,在第五世时排辈比较杂乱,有乙福源旺法庆仁秀清宗□等五六十个不同的字,而第六世时统一成“万”或“丙”字辈,以壬一郎派下诚公房的排辈通用。其后裔中支脉也有重新取字排辈的。从了解到的旧排行中泷泊镇江西村有两个不一样的排辈,分别为壬一郎派下诚公房的排辈和甲二郎丙七郎派下排行。壬一郎派下诚公房的旧23排辈为:壬、癸、甲、乙(福聪旺□宗等近60字)、万、通(诚秀庆明深)、永、仲、志、应、世、廷、文(前)、春、大(仁)、三(仕)、元(宗)、开(国)、正、朝(顺、功)长、(懋)、家(怀);甲二郎丙七郎派下排行从第六世起各不一致,24字辈为:壬、癸、甲、□、丙、茂、庚、文、付、贵、用、兴、鼎、宏、成、一、正、天、四、五、世、其、昌。
江西村罗姓启用的辈分排行:兴、鼎、宏、成、一、正、大、孔、明(二十二世)、世、其、昌、德、鲜、光、前、裕、后、效、先、贤、荣、宗、跃、祖、永、克、盛。
理家坪乡塘于洞村排辈为:宫、廷、贤、怀、剑、五、世、其、昌、德、化、鲜(知情村民回忆口述,应有谐音字)。
上梧江及江村小岱罗姓辈分排行:旧排行为“文学世大正,朝廷赐荣光,功茂怀前哲”。在重修族谱后,接连“哲”字辈再新增排行40辈:融睿超虞舜,勋犹冠禹汤,军民皆颂戴,欧亚赏安康,勤俭储珍宝,农桑毓栋梁,乘联亲谊笃,奕叶喜业芳。
五里牌村罗姓。与上梧江及江村小岱罗姓旧辈分排行基本一致,“功茂怀前哲”前面有几个辈分不尽相同(据族人回忆整理)。
五星岭乡早禾田罗姓。旧辈分排行为“登起时子玉,元贤德显良,功茂(懋)怀前哲,鲜华秉裕章”, 新增40辈排行 “融睿超虞舜……”接在“哲”字辈后。与上梧江及江村小岱罗姓排辈一致。
2、家训族规
阳明山《罗氏族谱》载:我宗族全体人员跟共产党走,遵守党纪国法。乘改革开放之际,发挥各自能力,发家致富。黑社会集团莫入,偷扒抢撬宜防,嫖赌逞凶严戒,意外之财不贪,过重之酒勿饮,害人之心不存,一心正气为人。各在其位,为人忠厚善良。孝敬父母、兄弟团结、夫妇相爱、育儿养女、按宗传代、邻里相亲、亲戚往来、朋友相交、态度温和、不逞英雄、科学种田、文明经商、天地应报、子孙发达、源运流芳、螽斯衍庆、瓜瓞绵祥、耀祖扬宗、世代荣昌。
上梧江及江村小岱罗氏族谱载:敦孝悌、睦宗族、和邻里、正婚姻、崇礼让、重廉耻、务本业、禁奢华、息争讼等。家训十不为:不准违法乱纪、不准男盗女娼、不准虐待父母、不准游手好闲、不准损人利己、不准侵占他财、不准酗酒好赌、不准寻衅滋事、不准吸毒犯上、不准败坏家风。
(资料提供者:罗道友、罗其元、罗国金、罗前旺、罗昌盛、罗继宁)
说明:《罗氏通谱》记载,辛二公、国富公、天俊公、癸九公、通判公、百其公、大郎公、雨英公等遭元室之乱,先后避难来永,转迁流离,宗支遗散,究属于某公支派无迁稽考,编修通谱权以辛二公等来零为始祖,与企生公、遵生公、雨公四十六世相品列。元宪公为企生公后裔汉珠公房六十五世,即仲学公次子自祥公派下。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