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城罗士信世系考略
罗光洲 发布时间:2004-12-25
第一部分 山东历城士信公世系资料
一、关于罗艺
罗艺(公元588—675年),字子延,(隋朝)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家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刚愎不仁,勇攻战,善用槊(shu)。大业(公元605—618)中,以战力补虎贲郎将。辽东之役,李景以武卫大将军督饷北平,诏艺以兵属,分部严一。然任气,尝慢侮景,频为景辱。
天下盗起,涿郡号富饶,伐辽兵仗多在,而仓庤(zh,储备)盈羡,又临朔宫多珍宝,屯师且数万,苦盗贼侵掠,留守赵什住、贺兰谊、晋文衍等不能支。艺捍寇,数破却之,勇常冠军,为诸将忌畏。艺阴自计,因出师,诡说众曰:“吾军讨贼数有功,而食乏。官粟若山,而留守不赈恤,岂安人强众意耶?”士皆怨。既还,郡丞出郊谒,艺执之,什住等惧,争听命。艺即发库资赐战士,仓粟给穷人,境内大悦。杀异己者渤海太守唐祎(yī)等,威动北边,柳城、怀远并归附。黜(ch)柳城太守扬林甫,改郡曰营州,以襄平太守邓暠(ho)为总管,艺自称幽州总管。
宇文化及至山东,遣使召艺,艺曰:“我,隋旧臣,今大行颠覆,义不辱于贼。”斩使者,为炀帝发丧三日。时窦建德、高开道亦遣使于艺,艺谓官属曰:“建德等皆剧贼,不足共功名,唐公起兵据关中,民望所系,王业必成,吾决归之。敢疑议者戮!”会张道源抚辑山东,亦谕艺降。武德二年(公元619),乃奉表以地归。诏封燕王,赐姓(姓“李”),豫属籍。数与建德战,多所擒馘(gu)。秦王击刘黑闼,高祖诏艺弟监门将军,寿以兵从,艺自率众数万,破刘什善、张君立於徐河。黑闼引突厥入寇,艺复以兵与皇太子建成会洺(mng)州,遂请入朝。帝厚礼之,拜左翊(y)卫大将军。
艺负其功,且贵重不少屈,秦王左右尝至其营,艺疻(zhǐ)辱之。高祖怒,以属吏,久乃释。时突厥放横,藉艺威名欲惮(dn)虏,诏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乃图反,诡言阅武。兵既集,称被密诏入朝,军至豳(bīn),治中赵慈皓出谒,遂据州。帝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击之,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谋诛艺,艺觉,执(即“关押”)慈皓。岌据外,即攻之,艺败,弃妻子,从数百骑奔突厥,抵宁州,骑少亡,左右斩之,传旨,枭于都市,寿时为利州都督,亦及诛。
先是,济阴女子(一作“女氏”)李,自言通鬼道,能悆(y,喜)疾,四方惑之,诏取至京师。尝往来艺家,谓艺妻孟曰:“妃相贵,当母天下。”孟令视艺,又曰:“妃之贵由於王,贵色且发。”艺妻信之,亦赞以反,既败,与李皆斩。——(选自《新唐书》第12册第3806—3807页;《辞海》下册第4401页)
二、关于罗士信(“罗成”)
罗士信(599—622),齐州历城人。隋大业(公元605-618)时,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齐郡,通守张须陁率兵击贼。士信以执衣,年十四,短而悍,请自效。须陁疑其不胜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jiān),上马顾眄(min)。须陁许之。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载而行,贼皆眙(ch)惧无敢亢。须陁乘之,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zh)劓(y)鼻纳诸杯,暨还,验以代级。须陁叹伏,遗以所乘马。凡战,须陁先登,士信副,以为常。炀帝谴使图须陁、士信阵法上内史。
后须陁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密,署总管,俾(bǐ,使)统所部讨王世充。身被重创,见获於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后得密将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耻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唐)高祖(李渊),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严,至亲旧无少贷,其下亦不甚附。师次洛阳,攻千金堡,有恶言诟军,士信怒,夜遣百人载婴儿啼噪堡下,若自东都出奔者,既而阳悟曰:“非也,此千金堡耳。”因散去。堡兵开门追掠,士信伏入,屠之无类。贼平,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从秦王击刘黑闼(t)洺水,上得一城,王君廓戍之,贼急攻,溃而出。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士信已入,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城陷,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王隐悼,购其尸以葬,谥曰“勇”。
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liǎn)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选自《新唐书》第十八册第5501页)
1、罗士信:原籍为“齐郡历城”人。于隋朝末年迁居淄州般阳县城里。
隋炀帝大业(公元605-618)时期,废州改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全国共设立190郡。山东地区分属15郡,其中“齐郡”的治所设在“历城”。
大业七年(公元611),大水淹没30余郡,隋炀帝征高丽,徭役奇重,百姓穷困,天下骚动。铁匠出身的王薄(今属济南市章丘县人),自称“知世郎”,作《勿(无)向辽东浪死歌》,聚众章丘县东北部的长白山起义。章丘、邹平、长山等县的灾民纷纷响应,隋末农民大起义全面爆发。
大业九年(公元613)冬,隋王朝集中来护儿、张须陀(tuō,或记为“张须陁zh”)等主力,围剿长白山等起义军。
唐朝高祖李渊武德元年(或称义宁二年,即公元618),全国罢郡为州,实行州、郡二级制。
公元618年,王薄率军南下鲁郡(今曲阜市),折而北渡黄河,与起义军孙宣雅、郝希德等部汇合,众至十余万,南下包围章丘县城,被隋将(齐郡通守)张须陁水陆联军打败。此为古代山东内河水军作战见于史书的唯一记载。
是年,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攻打齐郡。张须陁率兵击敌。罗士信年方十四,个子矮但长得粗悍,请求出战。须陁怀疑其不适宜穿戴沉重的甲胄,士信十分生气,穿上重甲,行动却非常自如,上马左右顾眄(miǎn),显得很轻松,于是同意了他的要求。当时,两军阵势才列,士信手执长矛冲如敌营,刺杀数人后。取一首级往空中一掷,然后以矛挑之,“载而行,贼皆眙(ch)惧无敢抗”。乘敌慌乱之际,须陁、士信等领兵大破敌阵。是年十二月,张须陁被李密所杀。
武德二年(公元619),罗士信归降高祖李渊,拜陕州道行军总管。
武德三年(公元620)五月,李世民率军进击王世充。王世充降唐。
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窦建德于长安被害,其部下刘黑闼起兵漳南。
武德五年(公元622),罗士信跟随秦王李世民进攻刘黑闼(t)于洺水占领一座城池,先是由王君廓戍守。刘黑闼调集部队进行反击,形势十分危机。王君廓问诸将“谁能在此坚守”?士信慨然应允“我愿守”!当时,雨雪交加,援军无法前来,而刘黑闼攻势迅猛,城池终于被攻破。罗士信被执,刘黑闼想让他归顺,却遭到严词拒绝,于是被杀害,年仅23岁(但在《世谱》中却记为28岁)。谥号“勇”。——(罗光洲注:据《资治通鉴》的作者考证认为:罗士信当死于大业十二年(公元616),时年应该是20岁。看来较为可信)。
罗士信每次行军作战,他进则先锋,退则殿后。战斗中得了战利品,全都散赠部下。对有大功者,甚至脱衣解马以赠,因此,兵士乐于争先恐后为其效命。他执法森严,即使是亲戚故旧,也决不姑息。
公元1994年修谱时,淄川区昆仑镇43世孙罗庆昌为士信祖绘像且撰写楹联:“祖士信、迁般阳、开唐功勋、威名华夏、一千四百载,赖祖德、家族旺、历经七朝、遍及鲁中、子孙满堂红。”
2、勇猛善战的罗士信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
随大业时,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攻打齐郡。通守张须陁率兵击敌。罗士信年方十四,个子矮但长得粗悍,请求出战。须陁怀疑他不适宜穿戴沉重的甲胄,士信十分生气,穿上重甲,行动却非常自如,上马左右顾盼,显得很轻松,于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当时两军阵势才列,士信手执长矛冲如敌营,刺杀数人后。取一首级往空中一掷,然后以矛挑之,“载而行,贼皆眙惧无敢左”。乘敌慌乱之际,须陁领兵大破敌阵。
以后,须陁被李密所杀,士信降唐高祖,拜陕州道行军总管。
每次行军打仗,他进则当先锋,收兵时为殿后。战斗中得了战利品,都散赠给部下。对有功者,有时脱衣解马赠之,因此兵士乐于争先恐后为其效命。他执法森严,即使是亲戚故旧,也决不姑息。
他跟随秦王李世民进攻刘黑闼,占领一座城池,由王君廓戍守。刘黑闼调集部队进行反击,形势十分危机。王君廓问诸将:“谁能在此坚守?”士信慨然应允:“我愿守!”
当时,雨雪交加,援军无法前来,而刘黑闼攻势迅猛,城池终于被攻破。罗士信被执,刘黑闼想让他归顺,却遭到严词拒绝,于是被杀害,年仅28岁。谥号“勇”。
3、关于《资治通鉴》中有关罗士信的记载
据中华书局版《资治通鉴》第12卷(5654—5670页)记载:
隋纪五,炀帝大业七年(611),秋,七月……山东、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第5654页)平原东有豆子岗(帝改德州为平原郡,岗,各朗翻,盐泽也)(第5656页)……大业九年癸酉(613)……惟齐郡丞閺(wan)乡张须陀(tuo),得士众心,勇决善战。将郡兵击王薄于泰山下……(第5669页)
历城罗士信(历城县,旧置济南郡,隋为齐郡治所),年十四,从须陀击贼于潍水上(潍水,在北海郡下密县)。贼始布陈(阵),士信驰至陈前,刺杀数人,斩一人首,掷空中,以矟(shuo,槊)盛之(矟,色角翻。盛,受也,时征翻),揭以略陈(揭,担揭也);贼皆愕眙(ch),莫敢进。须陀因引兵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劓(y)其鼻怀之,还,以验杀贼之数;须陀叹赏,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帝(隋炀帝)遣使慰谕,并画须陀、士信战陈(阵)之状而观之。(第5670页)
据中华书局版《资治通鉴》第13卷(第5859—5947页)记载:
卷一百八十七,唐纪三:高祖武德二年(619)秋,七月……王世充遣其将罗士信寇谷州,士信帅其众千余人来降。先是,士信从李密击世充,兵败,为世充所得,世充厚礼之,与同寝食。既而得邴(bing)元真等,待之如士信,士信耻之。士信有骏马,世充兄子赵王道询欲之,不与,世充夺之以赐道询;士信怒,故来降。上(唐高祖李渊)闻其来,甚喜,遣使迎劳,赐帛五千段,廪食其所部,以士信为陕州道行军总管。……(第5859页)
冬十月……行军总管罗士信帅勇士夜入洛阳外郭,纵火焚清化里而还。壬戌,士信拔青城堡。(第5869页)
卷一百八十八,唐纪四:武德三年庚辰(620),夏,四月,……罗士信围慈涧(该地属河南郡),王世充使太子玄应救之,士信刺玄应坠马,人救之,得免。(第5880页)……冬十月,……甲辰,行军总管罗士信袭王世充硖(xi)石堡,拔之。士信又围千金堡,堡中人骂之。士信夜遣百余人抱婴儿数十至堡下,使而啼呼,诈云“从东都来归罗总管”。既而相谓曰:“此千金堡也,吾属误矣。”即去。堡中以为士信已去,来者洛阳亡人,出兵追之。士信伏兵于道,伺其门开,突入,屠之。……(第5892页)
卷一百九十,唐纪六:武德五年壬午(622),春,正月……获刘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洺州。
刘黑闼攻洺水甚急,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余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世民乃登城南高冢(段王墓),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入城,代君廓固守。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黑闼素闻其勇,欲生之,士信词色不屈,乃杀之,时年二十。……(注解:经八日,昼夜被攻,木石俱尽,士信被左右执之以降贼。五年正月,城陷。……《高祖实录》:士信死时年二十八。《旧传》云:年二十。按士信始从张须陀击王薄等,时年十四,若死时年二十八,则在大业四年(608),于时王薄未为盗。年二十,则在大业十二年(616),是岁须陀死。今从之。)(第5947页)
第二部分 淄博地域的罗氏宗谱及线索
据明朝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淄川县志》记载:“唐,罗士信,高祖时为陕州道行军总管,以为烈著名。”此处的罗士信,被广泛作为古典小说《隋唐演义》中的艺术人物“罗成”的化身。但在正史及《世谱》中,没有确切的材料能够证明“罗士信”就是“罗成”。
《唐书》及《旧唐书》中有一位名叫“罗艺”的人物,文学作品中曾将其演绎为罗成(字士信)的父亲。但在《罗氏世谱》中也丝毫找不到相关记载。《唐书》说:罗艺,唐襄阳(湖北襄樊)人,字子延,性刚愎不仁,勇攻战。隋大业(公元605-618)中,以战功补虎贲中郎将,从伐辽,勇常冠诸军。寻执留守赵什住等,自称幽州(北京、天津一带)总管。以地归(唐)高祖(李渊)后,被封为燕王。数败窦建德(公元573-621)及突厥军,拜左冯翊(y)卫大将军。艺负其功,尝辱秦王(唐太宗李世民)左右,及(唐)太宗即位,进开府仪同三司。艺内惧,又惑于术者言,因攀兵反,兵败,为其下所杀。
旧《济南府志》把罗士信(公元599-622)列为历城县(今济南)人,罗士信14岁时,为隋朝大将张须陁(或记为“张须陀”)麾下偏裨(pi,辅佐),后归瓦岗军,又归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20岁任绛州总管,封郯国公。后为刘黑闼(公元?-623)所败,被杀时仅28岁(但在文学作品中写为23岁)。自此而后,23岁的年龄被称作“罗成关”(即青少年男子的灾厄之年)。今(历城)县东巷罗姑泉处,传为罗士信的故居所在。
在民国9年(公元1920)《淄川县志》的“忠节传”和“三续世职”中分别都有记载。
忠节传云:唐罗士信,邑(淄川)人,后迁历下(济南)。年十四,齐郡守张须陁击贼潍水上,士信请自效,须陁少之,士信怒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盻(xī)。须陁壮而许之。阵始列,士信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ch)惧,无敢亢。须陁乘之大破贼。(罗士信)后归李密,为王世充所获,复降高祖(李渊),拜陕州道行军总管,封郯国公。从秦王(李世民)击刘黑闼,守洺水城,城陷不屈而死,谥曰“勇”。初,士信为裴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后如其志葬焉。《唐书·本传》曰“历城人”,旧志曰“邑人,迁历下”,未知所本,姑仍之。
三续世职云:罗童,字君用,以父士信袭封郯国公。罗章,童之子,袭封郯国公。“
案县旧志载:”士信,淄州人,后迁历下。《济南府志》载:士信,历城人,后迁淄州。今于南乡罗姓家觅得族谱,内载:士信,历城人,迁居淄州西门内,历十二世,至五代(公元907—960)纷争之,会族属逃散,后无所考,惟有名(罗)潜者,避居诸城,慎守谱牒,世系详明,以下四世俱葬诸城,至五世(罗)仲宣,以子(罗)希古贵,赠工部尚书,始复回淄州,并迁葬潜以下四世之墓,于淄州城南苏王庄巽隅卜茔兆焉。今翁仲碑志尚存。“
据《淄川县志》记载:”宋(朝)罗希古,(祖)先为密州诸城人,迁于淄。以经术登第,屡为大理审刑官,明达平恕,出贰雄藩典名城,所至有遗爱。以朝议大夫致仕,元丰八年(公元1085)迁中散大夫。”
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村南,曾遗有“宋(朝)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据《淄川县志》记载:“罗仲宣神道碑,正书元祐三年(公元1088)”。“罗希古墓,邑南七里店(今属淄川区二里乡)西有碑。”《淄川县志》卷七及《罗氏世谱》中均记载了全文。
罗光洲:编辑,男,生于1945年农历腊月,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西尹村(旧称尹家坞)人。总谱始祖名讳罗珠(籍江西南昌);支谱始祖名讳罗士信(籍淄博市淄川区)。本人系珠公之第68世孙、士信公之第45世孙。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北京人文函大法律系。历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兼记者、《淄流》杂志社和张店区史志编辑。现为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地方志学会会员。以杂文和文学评论见长。自1972年起,发表各类文艺作品近800篇。代表作有《文艺创作的新课题》;改编的广播小说《盼》、《没工夫叹息》、《医生的权力》在省台多次播出,改编的广播剧《桂花潭》、《翠微亭》传播于全国10余家省市电台,编辑并导演的广播剧《桃花渡》曾被选送参加全国首届广播剧交流会展播。自1985年起先后参与纂写有史以来第一部《张店区志》(1991年出版),该书荣获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张店党史大事记》(1921-1995),该书荣获省党史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指导编写出版了部分乡镇志和部门志;主持总纂了《张店十年鉴》(1988-1997);2001年主编的《张店文史资料第四辑》荣获省级二等奖。多年多次为省市年鉴撰写有关条目。著名学术理论研讨论文《编志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发表于1986年第三期《史志文萃》期刊。2003年3月出版个人专著《张店区地名溯源》。多年多次被省市级报刊、电台评聘为优秀通讯员、特约通讯员。多次被聘请为镇、村编史修志顾问及名誉主编,堪称张店区史志编纂专家。现正参与第二部《张店区志》的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