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我国目前修家谱现象的几点思考

 王大良 发布时间:2005-01-17

 

家谱是与家和家族有关的重要典籍,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的确立,社会上逐步克服了“左”的影响,一度被人讳言的家谱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民间各地也相继出现了编修家谱的热潮。对于这种影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家谱又有怎样的价值和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试图加以回答。[1]

一、正确认识家谱的价值和作用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家谱或其雏形的出现也颇为久远了,人们对其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也随时代的变化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过去,因为对家谱十分珍视,在看法上与今天相比也要复杂得多。在古人看来,家谱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2],“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3],“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4]。也就是说,家谱具有辨别血统、敦亲穆族的特殊作用,不由人们不重视。不仅如此,历史上各朝代也重视家谱,专门设立有掌谱官员,一些朝代还在选拔人才、任用官吏时查询家谱,社会上婚丧嫁娶更离不开家谱,以至几乎发展到“家家有谱”的地步。同时,各家各姓也对保管家谱极为重视,并作出了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不许外传、不得鼠侵油污等都是常见的条目,以致使其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所以有“黄金可借,家谱不可借”的说法。但尽管如此,我国在不同时期所修的家谱仍有不少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其中的一些还被图书馆、博物馆或档案馆、专门收藏机构等收藏起来。特别是明清以来所修的家谱,现在存世的还有不少,总数至少有数万种之多,但具体数字尚不见确切统计。
谈到修撰于我国不同时期并保存下来的家谱,不少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家谱究竟有什么用处,值得人们这样珍视?总的来说,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家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为研究相关姓氏和家族的迁徙繁衍情况提供线索。我们从中不仅可以得知有关姓氏或家族的源流、繁衍与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其丰富的姓族文化,一部家谱也就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历史记录;
其次,家谱还可以作为研究某些问题的资料。如研究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遗传学等,家谱都有其他文献不能代替的作用;
再者,家谱还可以作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关于这点,主要是在家谱的族规家法中反映出来的。族规家法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说教,比如上尊天地,下奉祖先,服礼教,谨祭祀,崇孝行,笃友爱,严教子,慎交游,勤耕作,俭持家,守名节,等等,其中既有维护传统礼制秩序的规定,也有规劝族人努力进取、尊老爱幼、睦邻友善等传统美德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外,家谱还可以起到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海外华人华侨过去梦想的寻根谒祖逐渐变为现实,掀起了寻根认祖热,并带动国内不少地方出现寻根热潮。由于寻根的依据许多都是家谱,从而使之具有了重要的纽带作用。[5]
当然,关于家谱的价值和作用,所反映出来的并不都是正面的,所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其中如过去修谱时大多遵循“隐恶扬善”原则,往往对与自己家族有关人员的功绩无限喧染或夸大,而对缺点讳之莫深,或者一味地进行粉饰,误导舆论,人为的制造历史错误。如在清朝编修的一种家谱上,开宗明义地指出其修谱原则是“凡是干谱例者,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鸣祠处治”[6],也就是要隐恶扬善,不让人们知道真相。所以,我们在利用传统家谱时,必须审慎地进行鉴别,而不应一味地相信、盲从。
总之,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家谱作为反映家族发展历史的重要典籍,其价值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由于家谱至今仍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影响,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了事,在评价它时要从多方面着眼,对它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

二、客观看待家谱中的血统问题

如前所述,家谱具有记录家族历史、明世系、辨血统等作用,并以明世系、辨血统为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家谱中的血统问题呢?[7]
就一般情况而言,尽管家谱具有辨别血统的作用,但由于早期家谱大多没能保存下来,现存家谱大都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所修,而所述先祖事迹都远远在明清以前,甚至上溯到受姓前后,其间相距数千年,要做到真实可靠并非易事。因此,过去修谱者在追述祖先源流、先人事迹时,张冠李戴者往往有之,混淆颠倒基本事实、与历史不符合的现象也很常见。究其原因,有些可能与编修的人故意做假有关,有些则是历史的原因使然。如早在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对于这种旧谱散失的情况,宋代人曾有过很多令人信服的论断,如被誉为新式“苏欧体”家谱奠基人之一的苏洵就曾指出“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尤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忘而独存,则由谱之力也。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8],另一位奠基人欧阳修也说“自唐末之乱,世族亡其家谱;今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9],无不指出了当时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同样,在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修谱之风尽管颇为盛行,但情况也相当复杂,其中沿袭者有之,攀附冒认名门者有之,含糊其事、胡编乱造者有之,真假相间,不一而足。明清时还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利用事先准备、不具姓氏的通用家谱作为“道具”,每当有人延请修谱,填上姓氏即大功告成。这样修出的家谱至今仍有所见,其中大多托始于南宋,有几乎一样的名人序跋、远祖遗像、朱子题辞等,咋一看来天衣无缝,但张王李赵几乎一个面孔,以致许多家谱中都出现了欧阳修、苏轼、朱熹、文天祥、方孝孺等名人的题跋序言,其实都是这些“谱匠”的杰作。对于这种情况,现在许多人由于不了解真相,将其视为祖传之宝;甚至一些报纸也动辄发布消息,说某地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家谱,记载了某姓某族数千年的世系传递,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等等,几乎吹上了天,其实真实性都是要大打折扣的。[10]
由上可见,由于早期家谱大多没能保存下来,而人们又有把自己与很早以前的祖先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于是伪造世系、拉名人作祖先等便成为经常使用的办法,从而使家谱所反映的血统次序并非都那么真实可靠。对此,钱大昕也指出家谱“支离附会,纷纭蹭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11],并无多少事实可信。当然,这种做法如果追根求源,其实由来已久。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君主都要伪造自己的世系,把自己的家族与以前的帝王将相联系在一起,一些名人也乐此不疲。如汉高祖刘邦本是山东一布衣,南面登基后因不知先祖所出,便自称是唐尧刘累之后,伪造了商周以来的有关谱系。其后,两汉之际的王莽代汉建新,自称黄帝、田齐之后,也是有意拉名人作祖先。三国时,刘备明明是编席卖履的小贩,却到处夸耀自己是皇族之后,被尊为皇叔,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等一批文臣武将,就捧着这块招牌,居然三分天下。而曹操本是由夏侯氏入继曹姓的,但仍自称其先祖出自黄帝,而曹操之子曹植又说其先祖姓姬,是周王室的后裔。后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说曹姓是虞舜的后代,出自有虞氏。作为一国之君的曹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说明他们自己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血统所出了。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举不胜举。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后,认为白公胜在被楚国杀害后,子孙逃亡秦国,世代为将,如白乙丙即是其中一个。白乙丙裔孙白起为秦国立过大功,受封为武安君,白氏从此兴盛。事实上,白居易的这些自述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白乙丙生活时代要早白公胜一百多年,不可能是他的后代。因此,后来曾有人针对家谱的这种妄相攀附而对其进行尖锐批评,并说它“出于闾巷,家自为说,事非经典,苟引先贤,妄相假托,无所取信,宁足据乎”[12]。从这种意义上说,上述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
我国古代许多家族拉名人作祖先,并把他们记录在家谱中,其做法实际上是十分不科学的。众所周知,我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离合演化,情况十分复杂。今天使用同一姓氏的人,历史上不一定同宗同姓。尤其是一些大姓,来源更为复杂。如向称“圣人之姓”的孔姓,虽有自孔子以来连绵不断的世系可考,但如果认为天下所有的孔姓人都与孔子有关,或者只有这一单一的血统则不合事实。从有关记载上可以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贵族孔父嘉的后代。而在当时,卫国也有孔姓,源出姞姓;陈国有孔姓,源于妫姓;郑国有孔姓,出自姬姓。上述4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世,但由于出自子姓的孔姓人因有孔子而地位最高,其余三支为了抬高自己,后来也都自称是孔子的后代,从而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时,全国孔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孔的人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使用共同的字辈作为辈序,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得到了正式确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关,哪些人与孔子无关,就更加困难了。至于那些人口相对较小的姓氏,也未必都有完全纯正的血统。
在不少民间编修的家谱上,还常常可以看到把自己与人类早期的一些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内容,确信自己是他的多少代孙,自己的血统100%纯正。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难以成立的。在前些年,一位专家曾作过一个推算,说假定一位姓张的男子与一位姓李的女子结婚,生下儿子后,在儿子身上只能有张姓血统的1/2。这位张姓男孩长大后与姓刘的女子结婚,所生的儿子身上只能有张姓血统的1/4。如此代代递降,到数千年后的张姓人身上,所谓的血统也只能是天文数字了。因此,历来在我国流传很广的“万代一系”、“某姓血统”等观念,其实是很难经得起推敲的。
所以说,要想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找出一个千百年来一直是100%纯正血统的姓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姓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等等,都不过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仅仅具有思想观念上的凝聚力,并不能认为历史上真的如此。
当然,关于血统问题,有时还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对他说他家祖传的家谱是假的,他不是某某名人的后代,不是他的多少代孙,他一定会难以接受,甚至会要跟你拼命。在另外一些人中,有时候尽管自己也感觉到有假,靠不住,但碍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愿意承认。诸如此类的情况即使在港台海外地区也有所见,充分说明了血缘观念在我国民间的根深蒂固。

三、充分肯定家谱寻根的现实意义

  用家谱寻根,顾名思义,就是从家谱记载中寻找自己的祖根所在,包括出生地、祖籍、祖居地等。由于它们大多属于家谱中所记载的祖先脉络和遗迹,家谱也因此成了寻根时最直接、最可靠的参照。特别是对海外华人华侨来说,这种作用尤为重要,家谱对他们来说也尤为珍贵。因为自近现代以来,成千上万的华侨华人尽管离乡背井、流寓海外、客籍他国,但随身带去的家谱无不被视作命根,被当作寻根觅祖、慎终追远、把自己与当地人区别开来的最可靠、最永久的依凭,或者成为敦睦友谊、团结互助、克服和排除外来侵害、在异域生存下去的强大支撑。而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原来长期关闭的国门被打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之情,通过各种途径与故乡亲属及有关部门联系,或索取祖居地资料,表达希望来寻根问祖的意愿。随后,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华人姓氏宗亲组织纷纷组团,或以其他方式前来寻根谒祖,并最终使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面对这种寻根活动,不难使人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寻根溯源,重视家谱与敬宗睦族,本是由人的天性所致,中华民族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而利用家谱寻根正是追宗觅祖的终南捷径。在悠悠岁月中生活的人们,对生命之源、家族之根、世系之链大都充满难解的情结,进而去探寻、思索其中的奥秘,寻找自己的初始和归宿。于是,人们只有去寻找自己的“根”,才会有了结心愿和找到归宿的满足感。因此,这种由海外华人华侨引发的寻根谒祖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令人震撼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向心力或凝聚力,从表面上看虽是一种文化或血缘上的认同现象,但在实质上却是一种文化寻源活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其真正意义也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毕竟,寻根的参与者无论来自何地,无论现在有什么风俗习惯、讲何种语言,都还是炎黄子孙,血管里流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这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作为中国文化中的血缘传统,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家谱作为我国的一种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在寻根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今天,炎黄子孙已分布在世界上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总数也已超过5500万。他们中尽管有人已经改变了国籍,但每年都要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祖国大陆祭拜祖先,对血缘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一点也没有改变。特别是其寻根时往往以家谱为纽带,从而使家谱成为寻根谒祖的重要凭据。在这时,家谱所维系的不仅仅再是一个人,一个姓氏,一个家族,而是整个的中华民族。


                            
注释:
[1] 参见笔者“百家姓与家谱血统”,见《中国的百家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 清顺治《(湖南)八家湾吴氏谱序》。
[3] 明嘉靖《延陵吴氏谱序》。
[4] 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
[5] 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6] 《道光无为查林徐氏家谱》卷首《条规》。
[7] 参见笔者《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第13页,气象出版社1996年1月版。
[8] 《谱例》,见《嘉祐集》卷13。
[9] 《欧阳氏谱图序》,见《欧阳文忠公集》卷21。
[10] 刘翔南:“百家姓与寻根热”,见《中国的百家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1] 《潜研堂文集》卷26《巨鹿姚氏族谱序》。
[12] 《十驾斋养新录》卷12。

[作者简介:王大良,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姓名民俗研究,已出版相关著作近50种,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奖多项。与罗姓有关的成果有著作《朱黄罗蔡: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气象出版社2000年1月版)、论文“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台湾源流》1997年冬季刊)、“关于罗从彦与罗姓的若干问题”等。现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工作。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风街1号院11号楼2003室,邮编100088,电话010-82272930,电邮wdliang1@sina.com.cn 。]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