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怎样对待复兴的修谱热

 黄少文 发布时间:2003-01-20

 

 

 

  怎样对待复兴的修谱热?这个敏感而严肃的社会学问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续修家谱的活动以来,争论十分急烈。有反对的,有支持的。下面就其如何对待的问题,报出以下看法。 一、反对和支持相对,应取支持态度,有相应的对策,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才能得以继承和延续。 面对复兴的修谱热,有人撰文说:“宗族家支活动沉渣泛起,建祠堂、续宗谱、立族规等陋习抬头,给农村的稳定造成较大危害”,还有人竟写出扬扬洒洒38000余字的纪实文学,把修谱活动说成“是代表封建宗法制度的怪物,荒唐得令人心酸心痛。”使得“不同家族之间明争暗斗,闹得鸡犬不宁。不下决必彻底砸碎这个精神枷锁,我们党就不能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高度的纯洁性,当然就不可能有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担。 但也有支持和赞扬的报道。如“阎晋修先生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修谱方法,创造出表格汇薄式的阎式家谱,获得国家专利,并在成都成立了阁晋修修谱公司,独树一帜(早在清光绪年间,丰都已有表格汇簿式的《郎氏宗谱》”,一些专家学者,早在这之前已编辑出版了《中国姓氏寻根》、《中华姓氏通书》等多种港书摆进书店,成为百姓们的抢手货。1992年6月,上海谱谋学研究会,在继中国话谋学研究会和福建、河南省话谋学研究会诞生之后,又宣告成立了。可以说,上述赞许声,姓氏书籍和姓氏研究会的诞生,不能不说对修谱热潮起了推波逐浪作用。 我们面对这一热点,在新世纪日近的形势下,应对此作出全面公证评价时候了。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家谱?家谱是指记载同一血缘家族的世系和其发展活动历史的书籍,“是历史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家谱续修的时限,收录世系分支的多少和家族地位的显贵,而分为族谱、支谱、宗谱、世谱和玉牒等名目。说它是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记载的是一个家族自始祖以来的源流世系,繁衍生息,科名富业,文翰词章、盛衰迁徙,不断拓展的艰辛历程。它表明是一个家族一代一代血肉紧扣的生命链条生生不息的发展历史。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人才学、方志学、经济史、宗法制等综合社会学学术资料,是我国历史档案中的一大瑰宝。它与历史紧密相关,正如方志学家意学诚说的:“姓之有话,犹国之有史也。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然家谱有证,则县志取焉,县志有证、则国史取焉。现代人夏春平也指出:“如果说官修正史是一个文献历史的主干,那么府县方志就是这主干的枝,而族谱资料就是这枝上的叶”。作为族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文献历史的主干,那么府县方志就是这主干的枝,而族谱资料就是这枝上的叶。”作为族谱,它不仅是历史、经济和人口等多种学科研究资料的宝库,也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理族归宗、追念先入、激励后世、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证和纽带。 中华族谱,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具体地说,它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是世界上家谱文化起步最早、发展年代最长的国家。它为祖国文明史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我认为当今修谱,应从历史档案角度着手,在存史上狠下功夫的一种单纯的家族修史工作。这种以应为核心的单纯修谱活动,是无可挑剔和非议的。、挑剔和批评的应是坚持封建思想残余的人们。因此,我们在如何对待目前修谱的问题上,就应从它是积累历史档案史料的这个高度,来进一步分析这个传统的文化现象。如果离开积累历史档案的这个进步作用,去批评否认它,是十分错误的。 我们今天所发现、研究和利用的家谱,都是在民国以前所继承修撰的。它丰富了我们的国史和方志。为我们今天了解了过去借鉴了历史,发展和强大了自己的未来。试想:如果我们今天不把家谱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我们的子子孙孙,要了解和研究我们今天的这段家族发展历史,又有何证物留给后世呢?以后的社会又如何借鉴今天的历史,发展自己,壮大未来?因而,我们不能躺在前人创修的文化堆集上光亨用,不继承和发展它。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还要把它当作“精神枷锁”砸碎,甚至中断修谱的传统文化活动,那将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 既然事关重大,政府以什么态度对待复兴的“修谱热”?“首先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广大群众清除修谱活动中封建主义精神垃圾,将修谱活动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这一政治主张无疑是善良正确的。我想:这一观点,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统一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以适应修谱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合法的社会环境中滋生成长,为社会服务。 二、糟粕和精华并存,应吸收其精华,有创新举措,旧话的封建宗法观念。才能彻底批判和摒弃。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封建宗法观念?封建宗法是因有宗族的存在而产生。宗族是指同源一个祖先的文系血缘关系,严格按照字辈命名的一代一代纵横积聚而成的同姓成员。宗族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对一宗族,体现在同宗的族杂感情上;对一分支家族而言来说表现在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等的情感上。这种宗族血缘亲情的骨肉关系,不论身份地位名利怎么变化,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年代和社会,都是无法禁止和不可能改变的。 在封建社会,因宗族存在而产生宗族意识,意识形成家族观念。这种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增强,从而导制出一系列的封建宗法制度,即家族法规。它是对同一族人内部的管理办法,由调堂、宗谱、族规三个方面来体现,并通过族长,以这三大基础设施来管理族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只要宗族利益不危及国家利益,国家便认同族长行使独立自主的治家之权,维持乡村基层的社会治安,处理民、刑案件。因而,家法成了国法的补充,以此减少社会矛盾,维持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对我国的社会文明与进步起了促进作用。 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宗法制,集中表现在家法族规上,不是说每一本族谱都是好的,它是一糟粕与精华并存的载体。现在的总方针是继承和延续其精华,批判和摒弃某糟粕。那么如何来继承和摒弃,以新的姿态来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仅谈以下两个方面。 (一)摒弃旧族语的糟粕,拓开崭新的修谱路子。 封建时代的旧谱糟粕主要表现在: 1.主张妇女守节,女儿不能入谱。据丰都包鸾《蔡氏族谱》例言载:“族中妇女有节义忠烈者,概为旌恤,标注传记,阐扬扶植纲常,劝励后人敬慕。”由于男尊女卑作案,夫死,不准妇女再嫁,推行守节族表章法。如女不图族表再嫁者,其例言规定:“族中有再嫁者,妇道玷污矣,特位下注明再醮某,明其未能从一而终。”妇女受歧视、没有地位,还表现在妇女生的女,无论多少一律不准入谱。这是封建时代各族姓的通病。 而今修谱,必须坚持男女平等一律人谱的原则。这是因为同一父母生的男女性子女,就血缘而论是同的,女和女婿均应同男性一样列人族谱世系中介绍。这样对有女无儿或因执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女”家庭,平衡了心态,有利贯彻落实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 2.防止异性乱宗,坚持纯正血统。上述(蔡氏族语》载:“严锄同异杜素宗也,义干、赘婚、螟蛉,随母带孕之子等,无论富贵贫贱,直削不书。”此问题各族姓普遍存在。 而今修谱,必须彻底砸碎“纯正血统”论,坚持“有子必入”的原则。“义干”、“螟蛉”、“私生”、“随母带孕之子”等,多为家庭不幸所致,不能因无”血缘”拒之港外,给他们造成新的创伤。 3.以重耕读为本,轻视经商从艺。据《中华姓氏通书陈姓》载:江州义门陈氏只重耕读,对经商和从事其它艺术的人,以鄙夷态度对待。族谱规定:“只录其姓名不载其事与之成就。”这是封建社会封闭思想的反映,阻碍了各业人才的发展道路。而今修谱,必须坚持各行各业人才必书的原则,对事业有成就的人物要重点简介。 4.婚择门当户对,干涉同姓婿姻。据《中华姓氏通书赵姓》家规20条规定;“凡属结婚必择族大丁多,尤须门户相当。”“有兄亡收嫂作妇,有弟政收好作妻者,实属有千条律。吾族倘有纪者,公同呈究。”至于在同性同宗非一源流同姓之中的通婚问题,更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一律禁忌的。 而今修谱,要摒弃“禁止同姓通婚”的世俗偏见行为,必须坚持依法办事。在农村,同姓或不同宗的姓氏,往往聚族而居,方圆数十里,若“禁止同姓通俗,”就会加上因地域环境限制而影响婚恋自由,造成婚配困难的社会矛盾。除法律所禁止的“直系血亲和王代以内的套系血亲”不能通婚外,应养成同姓通婚的社会习俗,有利“只生一个孩子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在下一代的子女姓氏问题上,才不发生子女跟父姓或随母姓的从属矛盾。 5.家法大于国法,处有死刑之权。上述赵氏有《律法12条》,其中有6条是属“绞”,“斩”、“凌迟”等死刑法规。一是“子孙不能谩骂或殴打祖父母,二是妻妾不能谩骂殴打丈夫之祖父母,三是弟妹不能殴打伤兄姊或缌麻之尊”等。这类严酷的家法,各姓很普遍。 而今修谱,除保留家训、家戒、家规中的健康内容外、必须坚持彻底铲除旧家谱的“律法”原则。家族成员的违纪犯罪行为,交由党纪国法处理、禁止族人过问。 (二)继承旧族谱的精华,创造全新的家语文化。 旧家谱的精华,集中反映在“家训”、“家戒”、“家规”的内容上,体现在“孝、睦、慎、读、和、勤、俭、维”八字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乎在家港文化上都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主要有: 1.孝顺父母睦兄弟,尊重长辈和乡邻。韵山“毛氏家训”和善化“罗氏家训”说;“为人“终身报答不尽,唯尔父母之恩”,子女“应殷勤寒暑,承欢安慰。”兄弟是“同气连枝,天生羽翼,”应“弟恭兄友,雁行依依,”不要“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竟分家。”对乡邻“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莫持豪富欺贫,相见常常相问讯。” 2.崇尚节俭务本业,谨守礼法存忠厚。韵山“毛氏家训’对节俭务业称:“节可助廉,勤能补掘,士工农商各精其业。”“有田且勤乐业,一艺亦足自豪。”“不许闲游放荡,怠情奢华。”“克勤克俭、视为美德。”善化“罗氏家训”对利法忠厚讲:“人而无礼”,如“走肉行尸。”为人要“一言一动,中矩中规。”不要做“停人伸出、毫厘不爽、幸灾乐祸,刁唆冤枉”之人。 3.严禁赌博酗酒,反对奢侈游情。上述“罗氏家训”指出:“正业多端,随事可学,独恨愚顽,甘心赌博”。如赌博,“富者立贫,贫者成薄。”因此,提出了“欲振家声,先除此恶”的治家主张。酗酒者:“终日辞乡,颠狂失措,耗气损精,形骸脱落,”主张“童饮无过。“丰都社坛“蔡氏家成”对奢侈指出:“奢侈为致贫之根,宁位勿奢,宁约无侈。”不奢则:“一可以创、二可以守。”人若游情。“以致荒时失业”,“遂人下流、一切匪僻之行,自始终于此也。” 4.杜绝越占禁洋烟,制止连恶戒争斗。越占是乡民种地侵占界线的行为。丰都社坛“蔡氏家戒”对此圳导:“施之手足,安行侵占”,是因“贪图利令”。“田土山林,各有界线,愿我族人切勿蹈此。”善化“罗氏家戒”对吸食洋烟指出:“男女混杂,晨昏倒颠,倾家荡产,绝嗣戕年,全无利益,世人何蠢”。在“淫恶”上劝告族人:“勿听淫声,勿视邪色,勿看淫词,”如若“淫人妇女,报在妻女,”造成“淫念自绝”的恶果。丰都白簿“蔡氏家戒”、对“争斗”说:“今人片言不和,统众舞棍挥拳。轻则伤体折枝生废疾,重则伤身沉殁害妻女。”甚至“危及父母”,视为“不孝”行为。 5.救济鳏寡资学童,反对守节溺女婴。据丰都永兴“黄氏同宗自治协进会“载:”本会有残废老弱无依靠不能维持生活者,得以抚恤。有死亡不能安葬者,得以助葬,有受意外之灾、生活无者,得尽力助之。”丰都新建乡”傅氏宗词调规载:“特置学田资寒酸,族中子弟有聪颖过人,无力升学者,宗饲得以补助,以成其才。”对妇女“守节”问题,该祠规一反常态日:“如无志、则许改嫁为正,不必阻止,力强沽守节之名。”封建时代、男尊女卑,溺女较普遍,但善化“罗氏家戒”就有“戒溺女”之规定:“男女虽别,性命一样,水中一抛,于心何安。奉劝慈亲,救命血盘。” 总之,封建时代的家族法规文化,在推崇“孝尊、和睦、勤劳、节俭、守礼、忠厚”等方面,以及在反对“赌博、吸毒、虐待、斗殴、淫乱、酗酒、溺婴”等问题上,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规定。上述推崇和反对的内容,都属精华部分,大放中华民族精神的光彩。这些也正式我们党和政府在今天所提倡和反对的。因此,凡是旧族谱的精华,我们今天都要全盘地继承和发扬下去,其理由就在于此。 从近年所修家谱看,已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一,为执行“计划生育”、女性入谱。新修的丰都栗子《黄氏族谱》凡例讲:“从‘国’字辈起,黄氏女性均编入谱内。为“计划生育”的开展,黄氏女性下一代子女随母姓者,作黄氏传人进入世系排列。”而今有此之举,实属罕见。 其二,新颖的家训文化。湖南祁阳县的家训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有《十劝》:“一劝世人孝为本,有钱难买父母恩。十劝儿女长成后,倘若做官要廉正。”读来令人推崇备至。退休教师王纯良,将新修的“家训。“刻牌悬于堂屋“遵纪守法、”一介乎民,报国为家,吾日三省”等。石洞源一村主任李国华的“家训”是“学心底无私情怀,建小康文明家庭,于子孙后代大事,做堂堂正正之人”。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新的特色。 其三,与时代合拍的新型家规。1996年问世的丰都《秦氏族谱》家规,一共9条,从要求族中子弟“要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勿持富欺货,”到“发扬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提倡丧事从简,火眈化随俗”等传统民族精神和新社会的丧葬改革要求都涉及到了。 由此可以宕出:当代中国农村的所谓宗族修谱活动,毕竟已不是封建时代宗族修谱的传统活动了。在家港的形态、功能、作用等方面,它只是有意地继承和利用传统族谱文化的资源,在实际运作中,则有意地与现代社会体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靠拢的特点。因此,对复兴的修谱热,应冷静分析家诺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忌把它笼统称为“封建族谱”,一棒打死的作法。在现今调整农村社会结构中,允许它占有一席地位,是我们目前刻不容缓的责无旁待的历史责任。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