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国在古荆州的盛衰
罗会林 发布时间:2008-08-21
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处,有一座世人皆知的美丽城市,这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荆州。几千来,古荆州不仅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史话,而且与罗姓有特殊的历史渊源,最突出的就是演绎了罗子国的全部盛衰史。
一、说说古荆州
说起荆州,需要分清两个不同的概念:就是荆州城与荆州的行政区划,古荆州的辖区与现代荆州的辖区。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既是历史悠久的古行政区划之一,又是驰称千载的历代重镇。说古荆州,一是因为它历史悠久,二是因为它在古时管辖范围很大。上古时大禹设九州,荆州为其中之一,其行政区划大致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全境,河南的南阳盆地,还有川南、黔东以及两广边缘的一些地区。春秋战国时楚国建都于“郢”(距荆州城北5公里),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由于楚国先叫荆国后叫楚国,故楚国的领地也叫荆楚,一直沿袭至今。公元前278年(也说280年)秦将白起拔郢,秦襄王在楚国故都之地设置南郡。公元106年,汉武帝开始在郡以上设州,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荆州作为当时的十三州之一,领有南郡、江夏、南阳、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章陵八郡。这个管辖范围一直持续到隋末唐初,并成为唐宋以后荆州行政区划的大致范围。两晋、南北朝后,随着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政区相对划小,荆州总的趋势也是范围变小。从盛唐至晚清,荆州一直都是都、府、道、州的治所。
二、罗子国在古荆州的盛衰史
(一)建立罗子国
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羋部落的首领。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重要的中间地带。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到了商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楚氏族越秦岭,沿浙水南下,到达浙川的丹阳(今湖北秭归县),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宜城一带。
周初,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伐商。周武王九年(前1068),黄帝第67世、罗部落首领孙匡正公(姓女云名郐,陕西陇西县零阳东乡人)奉命征南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年,周武王在周师鬻熊公之周密策划下,率领八百诸候开始了灭商的战争,匡正公率罗氏部落尽全力参加战斗,自镐京(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出发东征,殷墟(今河南省安阳西北)、牧野(今河南省汲阳县北)之战大建战功。周武王论功行赏,罗部落首领匡正被封为子爵,并赐“食采宜城,继泽噩域。”匡正公所部军民从此形成为罗子国。罗子国位于楚国之西北,与楚国国土相连。按周朝典制,其爵禄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子国与男国都是一些地域很小的国家。食采是诸侯国君将他所统辖的部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每年在这里收税并将收成的一部分上交给诸侯国君,这样形成了卿大夫之家,食采地世代相传。匡正公为子爵爵禄,在食采宜城的基础上还能“继泽噩域”。 古时,噩→鳄→鄂这几个字音义转承相通,噩是以“噩”为名称的部族,原在今山西乡宁县,周时迁到今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大冶西畈李角)。“继泽噩域”意即可继续扩疆土至鄂之地域。
罗氏先民从一个以“罗”捕鸟的小部落,经过长期的长途跋涉和艰苦奋斗,发展成为一个小国。罗国小,也学着楚国要发展。于是罗氏先民走出深山老林,向东迁都于南漳县城东南45公里的安集镇邓家咀村“罗家营”,若干年后,罗氏先民不满足现状,再次东迁至 “罗川城” (今湖北竹山)。
(二)战胜强楚
罗子国在周天子与强楚之间,生存了330多年(前1044—前701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楚人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以启山林”、“以事天子”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了自己,日渐强盛,这时的楚武王积极地向外扩张,开始了兼并南方诸国的战争,力图冲破西周王朝为遏制楚国、在汉水之北以分封姬姓(以周天子同姓)诸候国而形成的防线,以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在汉水以北有申、吕、蔡、郑等国共谋御楚;在汉水以东有随、郧、州、蓼等国协从抗楚,即使在汉水以西楚境周边也还犬牙交错地存在着权、绞、罗、卢等蛮夷小国,它们也结成了联盟与汉东诸侯遥相响应,互为配合来抗衡楚国。因此,楚国要想放心大胆地向汉北、汉东用兵,就必须首先清理门户,解除后顾之忧。
罗子国与楚国国土相邻,既是楚国人的兄弟,濡沫与共生活了几百年,又相互成为竞争对手。楚国对罗国虎视眈眈,罗子国人对此胸中有数,千方百计进行抵抗。
桓公十二年(前700),楚国出兵攻伐绞国,罗国想趁此机会进攻楚国,大夫伯嘉到彭水一带侦察,清算楚师渡彭水的人数。发现楚军主力没有全部出动,没敢轻举妄动。到了第二年,楚人获得这样一个惊人秘密。楚王震怒,决定要惩罚胆大妄为的罗国。
桓公十三年(前699),楚国派莫敖屈瑕率军伐罗。
莫敖是楚国早期设置的官职,是权力仅次於国君的执政官,并统帅军队。莫,大也,敖,为獒,有猛犬之意。莫敖原为楚国最高官职, 楚武王后期嫌其封号太重,始改以令尹为重臣,以後莫敖地位逐渐降低。莫敖乃屈氏世袭之官,左传记载,屈氏莫敖共六人,首任就是屈瑕(此后有屈重,屈荡、屈到、屈建、屈生)。屈瑕是楚武王的长子,因分封于屈地,所以姓屈。莫敖屈瑕当时是楚国的名将。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郧国联合随、绞、州、蓼诸国攻打楚国,莫敖屈瑕率楚师败郧于蒲骚,取得城下之盟而还。前700年,楚武王亲伐绞国并包围其南门,莫敖屈瑕进谏,绞乃小国,力量轻微,力量轻微者定必寡谋,无谋者可以诱惑之,武王听从,屈瑕遂派兵扮采樵者诱使绞人出城,首日,绞人获三十人,次日,绞人争出追逐楚役徒于山中,楚人断其退路,伏兵自山上冲杀而下大败绞人。自此屈瑕变得骄傲自大。
据《左传》记载,屈瑕出发时,楚大夫斗伯比送行,在送行回来的路中,斗伯比对替他驾车的驭手说:“屈瑕这次带兵伐罗非失败不可。你看他那趾高气扬,轻敌傲慢的样子”。回到朝廷后,斗伯比不好直接对楚王说出对屈瑕的担心,只是转着弯说:“请楚王再给屈瑕增派兵力”。楚王没有明白斗伯比的话中之意,因而也就没有把斗伯比说的话当回事。楚王回到后宫后,在闲聊时将斗伯比的话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是邓国国公的女儿,嫁与楚武王为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经常为楚武王出谋献策,预言非常准确。邓曼夫人听后即领会了斗伯比的用意,对楚武王说,斗伯比说的不是要你再增加兵力,他是在提醒大王要防止屈瑕骄兵轻敌,打败仗。于是楚王派了一个在楚国做官的赖国人去追赶屈瑕,警告他不要轻敌,但是没有追上。
莫敖屈瑕伐罗时,罗子国子爵为郐系16世班公(时101岁)。班公使谋土约卢国结盟,卢国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卢国和罗国相邻,自然担心唇亡齿寒,同意出兵联合夹击。
莫敖屈瑕认为罗国乃一区区小国,肯定是不堪一击,此战必定能稳操胜券,把这次征战当成了一次郊游,他坐在宽敞的车中,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叫声,心情格外的好,不停地与宠妾逗趣取乐。军中战事一开,总有突变情况不时传来。一声声地“报”,搅得他心情大为不爽。莫敖下了一道生平最为糊涂的命令:“乱报军情,斩无赦!”楚军将领面面相觑,不知什么军情是乱报,什么是“不乱”,干脆什么也不报,遂安莫敖之心。在公元前699年夏天某日,莫敖屈瑕至鄢水,楚军过河时,纪律松驰,秩序混乱,没有半点设防。罗师迎头痛击,楚军毫无防备,慌乱后撤,哪知又中了卢国夹击。楚师大败。
此刻的屈瑕如梦初醒,但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屈瑕一行狂奔不止,逃到荒谷一带(今江陵县境),已经离郢城不远了,这才甩掉追兵。
此战之败,完全是麻痹轻敌造成的。莫敖屈瑕觉得上不能面对君王,下无法面对楚国父老。恍惚地走进树林中,随之惊飞而起的是一群乌鸦,又是“呀”地一阵鸣叫。莫敖才知出征前的鸦鸣是大凶之兆,他忽视了乌鸦好意的警示,才落得如此下场。
他找到一根硬朗的树杈,自缢身亡。诸征伐将领,则自囚之,以听候楚王发落其罪。楚武王自己承担罪责,赦免了他们。
此战称为楚罗鄢北之战,是宜城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以以弱胜强而载入史册。
(三)兵败亡国
罗国胜利之后,自以为大功告成,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沉浸在沾沾自喜之中,忘记了所处的危险环境,由骄而淫,加之罗夫人季姬“行淫辟,求利于外,不能亲亲,”用人不当,不能很好地团结内部,以至众叛亲离,导致灭亡的危险步步逼近。
楚武王对莫敖屈瑕兵败罗国之事也一直耿耿于怀。楚武王熊通在当时是一位铁腕人物,做出事来往往惊蛮夷而动华夏。他杀其侄自立为楚君后,即位不足三年就挥师渡汉,远征南阳盆地,攻击周朝设在汉北的重镇,在没有得手的情况下。他改变战略,致力于平定江汉平原的西部,把攻打随国放在第一位,而要攻打随国必须经过罗国。因此,灭随国必须先灭罗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再次派兵攻打罗国,罗国不堪一击,兵败国亡,王室星散。
楚国灭了罗国之后,在处置罗国遗民时吸取了权国的教训。在灭罗国之前,楚国灭了权国(故址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灭权后,以权国故地设权县,命权国国君斗缗为权尹。不久,斗缗反叛。楚武王熊通作出果断决策,发兵平叛,包围了权县,捕杀了斗缗,然后将权国遗民迁到那处(今湖北荆门市)。此后,楚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 按照权国的作法,楚灭罗子国之后,为防止北进时有可能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楚武王又把罗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枝江(位于荆州之西80里),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
罗人到达枝江后,成为修筑楚国都城的苦力。据典籍记载,一支罗人组成的筑城队伍,精壮劳力挖土夯基,一个个大汗淋漓,悲壮而沉重的号子此起彼伏,妇女儿童则送茶送食,穿行在尘土飞扬之中。城墙就这样在酷热和严寒中寸寸升高,然后圈定出楚都城的繁荣。
灭罗的当年(时武王在位已51年,年龄近70岁),周天子召见随侯,指责他为楚王而事之。此后,随国对楚国的态度不免有些冷漠。武王以此为由,便再次大举伐随。像往常打仗一样,这次他又要躬临战阵。为即将出征而斋戒、祭祀之时,武王觉得心率不齐,便告诉夫人邓曼。邓曼对武王说:“大王的福寿怕是要到头了,只要将士没有损失,即使大王不幸途中与世长辞,国家也算是有福的”。武王到达汉水东岸后不久,心疾猝发,坐在一棵树下歇息,当即去世。协助武王伐随的楚令尹斗祁,秘不发丧,率楚师仍按原计划东进。楚军兵临随都城下,随侯不胜惶恐,被迫派人与楚人签订合约,臣服于楚。楚人收兵回国。到汉水西岸后,才为武王发丧。
楚武王之后由楚文王继位,楚文王二年(前689),楚国由丹阳迁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因罗氏遗民集居枝江,逼近楚都,卧床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楚文王担心罗人威胁其安全,于是又将罗氏族的遗民由枝江迁到今湖南长沙、湘阴、汩罗一带(属古荆州辖地)。主要活动范围在麋国南面的汨罗江流域。由于罗人与罗子国的关系,人们便把一条无名溪水改为罗水,汩罗江北岸的汩罗山改为罗山。战国初,楚在今湖南一带设置黔中郡,罗、麋等国的附庸地位也告终结。
(四)罗氏复兴
被驱赶四散的罗子国遗民的后裔一方面披荆斩棘,求生存,谋发展;一方面在窥探天下大势,待机再起。
时间又过了320余年。到第30世(郐系)程政公,逸居楚南洪洞,自称洪洞高士。程政生二子,次子乘公(号凌甫)在楚国任临湘(今湖南长沙)侯,抱亡国之痛的乘公预见秦定灭楚,于秦之师进临湘时,亲率众部恭迎,因此被秦封为御史,秦还要封凌甫公爵位,并要将陇西一带封给凌甫公,但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恳请秦国出兵助其恢复罗子国,秦王受其爱国心所感动,出兵相助,完成了收复故土的愿望。乙卯年(公元前366年,) 72岁的乘公受封枝江郡侯(此时秦国开始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乘公在楚国和秦国为罗氏族子孙争得了生存的空间。为了使罗国子民的后裔记住“罗国”,也为了千秋万世的罗氏子孙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周显王十四(前355)年,九十高寿的乘公编纂了第一部罗氏家谱《罗氏源流记》。乘公还撰写谱序,阐明罗氏渊源,“以识前人之功德,以履後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尔。”《罗氏源流记》是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也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是千千万万罗氏子孙的一份无价遗产。这是乘公一项不朽的贡献。
如果说郐公谱写了罗子国的第一次辉煌、班公谱写了罗子国第二次辉煌的话,乘公则谱写了罗氏的第三次辉煌。连乘公在内共有七代(罗氏第31—37世,前366--前221)在秦国(统一前)世袭官爵,有三代在秦王朝(统一后)连续任职(罗氏第38—40世,前220--前206)。第40世为君用公,在秦始皇末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令,因公殉职后其弟君赞公袭官爵县令。君用公之子罗珠(公元前245年- 公元前155年), 字怀汉, 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明,素怀报国爱民之志,先在秦朝任武陵县令,后又辅佐刘邦统一天下。在消灭项羽的战争中,先任九江郡守,后又升任参军知政,为汉朝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刘邦称帝后,先任治粟内史(主管全国的农业和财政)、相国大司农,后驻守九江郡。是豫章罗氏始祖。
三、几点基本结论
纵观罗子国的盛衰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一)罗子国的建立,是罗氏先祖努力的结果,不仅使罗氏有了一块自己的国土,更重要的是诞生了“罗姓”!因为在此之前虽然有“大罗氏”的说法,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罗姓。郐公从甘肃陇西(正宁)到房州(一说谷屯,今湖北谷城)荣任安南罗国候时,原姓女云名里,有了罗国之后,国人以国为姓,开了罗姓之先河。虽然以后有很多其它部落加盟罗姓,这是因为罗姓成为正式姓氏之后引起认同和共鸣的结果。有罗国才有罗姓!因此,可以说罗姓应该是起源于陕甘,形成于荆楚,振兴于湘赣,繁衍于全国。
(二)罗子国从郐公立国到楚国灭亡(前1068—前280),持续了近800年,经过由盛到衰到复兴,先后四次迁徙,这些史事都发生在古荆州大地之上。因此,荆楚大地是罗姓的发祥之地,是罗氏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
(三)罗子国在周天子的武力威慑与强楚欺凌的双重压力下,从坚守在古罗国宜城的罗人先辈到湘赣的罗国人后裔,经过了几百年的艰难困苦仍然保持着“罗姓”的尊严,充分体现了罗人爱国兴邦、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有了这宝贵的精神支柱,才能在百强并起的春秋战国时期应运而生、崛起成为一个诸侯国,才能在强楚的眼皮下生存,才能在遭受灭顶之灾后获得新生。
(四)罗子国灭亡是所处时代运动的结果。周朝建国之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作为周王室的屏藩。之后,又相继封了很多小国,《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而在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到战国末期,只剩下七国争雄,众多的国家在战争中灭亡。据有关史籍记载,楚国是当时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之一,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罗子国立国后,与泱泱大国楚国国土相临,自然抵御不了楚国的进攻,加之因胜而骄,弄得国政日衰,走上了一条亡国之路,最终落得与随国、庸国、鄂国、陈国、蔡国、越国等国一样的下场。作为罗人后裔,我们应为罗国的建立而自豪,而不必为罗国的消亡而沮丧。我们要发扬罗人罗国的精神,爱国、爱族、爱家,为祖国昌盛、家族兴旺、建设家园建功立业。
四、几个商榷的问题
(一)“封郐于罗”的含义是什么?
有两种说法。一为“郐”即为郐公,也就是分封郐公于罗国;一说“郐”为郐国。《寻根问祖——罗》一书说:“祝融,都于会。”“会”与郐同,即吴回后裔郐人所建立的郐国。而这个郐国正是周初封郐于罗的那个郐,这说明祝融一支后裔所建立的郐国正是祝融八姓之一的罗氏先祖之姓。”笔者以为,前一种说法采信度较高。因为:其一,周武王封郐公为安南罗国候,此事“宜城县志”有记载,郐公封候之后诞生罗国,而郐公所建的罗国,既不在“会国”的范围内,也没有郐国人口迁徙到房州的记载,故会国与罗国没有内在的联系;其二,历史上有两个祝融,一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尊为赤帝,与伏羲、神农同称为三皇;另一个为火正官的“祝融”,这个“祝融”是火正之官职务的名称,而不是人的名氏,其名字叫吴回。我们罗氏的先祖 “祝融”是火正官祝融。因而郐不可能与会国有直接联系。其三,赤帝祝融之都“会”没有建立罗国的记载,在郐公“封于罗国”之前没有,“封于罗国”之后也没有,因而将郐国封为罗国似缺乏史据。
(二)罗姓始于何时?
第一种说法,《姓氏急就篇》说,“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东莞罗氏族谱》也载:“先祖郐公,为周王显官,周武王三年,奉命征南有功,封安南罗国公。周武王时,受封于襄阳宜城,……罗地曰罗城,又称罗国,于是因以为姓焉!预祖受姓,自郐公始耳。”罗颖在《豫章罗氏族源流总序》中说:“周初封郐于罗,为国,后因以为氏,凡罗皆其后也。”这就是说,封罗国之时就产生了罗姓,这样,罗姓从前1068年算起,应有3000多年的历史:第二种说法,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之后,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2700多年的历史。第三种说法,公元前366年罗凌甫(乘)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这样,罗姓的起始时间就后推了300多年。我们采信第一种说法。因为:第一,自郐公始姓罗,史书有明确记载;第二,罗国灭亡时,罗国的宗室自此星散,罗国的子民(奴隶)从宜城裹胁到枝江,谁来号召失国的子民姓罗呢?罗国刚灭,又有没有人敢姓罗呢?因而,“罗国灭亡后,子孙遂姓罗”的说法值得考证;第三,乘公复国时,秦国已经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此时距罗国灭亡已有300多年,楚国将罗国遗民驱赶四散,不可能响应号召取姓罗氏,如此时姓罗的话,只有乘公一人及其后裔姓罗。那么,与史书所讲的“大罗氏”以及罗国的子孙姓罗又怎样联系呢?我们认为,此说亦值得考证。
(三)罗国是何时被灭亡的?
第一种说法,罗子国是前690灭亡的;第二种说法,在公元前598年,第24世(郐系)万通公时,楚庄王再次派兵伐罗,罗国被楚彻底消灭,万通公长子芳噩逃蜀,其家十九口被楚杀死,次子苍噩随父避隐湖北襄阳黄龙洞金瓜虚,荒山野林艰难度日。第三种说法,周定王十一年(公元前524年),罗国亡于楚。
我们认为,前690年灭亡罗国说可能性大一些。因为:第一,楚武王熊通杀兄蚡冒(一说蚡冒子)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楚武王在当时的楚国是一位铁腕人物。他怎么可能将败于罗国的耻辱放置得下,又怎能将心腹之患的罗国留给的后代来解决?第二,史籍记载,楚武王于前690年伐随国,行至汉水东岸,因心疾猝发病逝。伐随必须经过罗国,如果此时罗国没灭,楚国怎么能越过罗国北行呢?第三,楚文王继位时已人到中年,呈锋芒毕露之势,也是强势人物,相继灭掉了邓国、权国,征服了随国,打败了郧国,汉东诸国基本上都被楚国降伏,无不称臣纳贡,他又怎么能放过身边的罗国?而且一放就是近百年,相隔四代国君,到前598年才由楚庄王来灭罗呢?
(四)罗国遗民迁枝江后为楚国建都,是丹阳还是郢?
有的说,楚灭罗子国后将罗子国遗民迁往枝江,其原因除了为避免在北进时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劳力的需要。关于丹阳城的方位,有的说在今河南西南,有的说在今湖北秭归县,最近又说“极有可能在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如丹阳在河南,离枝江有400多公里,如在湖北秭归,离枝江有100多公里,如在丹江口水库,有300多公里。这么远的路程,在当时往返要走多少天!我们认为,如果是为了满足修丹阳的劳力需要,何必要迁到枝江呢?直接迁到丹阳不更好吗? 另外,公元前690年楚文王继位,第二年(前689)就举行了迁都大典。《楚史》载:“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也许这是武王的遗命而由文王付诸实施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称:“正式都郢乃在此时(楚文王元年),而事实的迁郢则在十年前”。这说明,楚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将郢城建设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渚宫,只是没有正式迁都。楚灭罗(前690)距楚迁都于郢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正是郢城建设的后期,枝江又距郢城很近,而楚国准备迁都也不可能还在丹阳进行建设,因此,是否可以认为,罗国的遗民当时是在郢城进行新都建设?
(五)郐公是否是否封王?
有文献资料介绍:“郐公镇守宜城有功,加封安南王。”这个问题应该可能性不大。根据周制,周朝的奴隶主贵族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几个等级。周天子为天下之共主,称为王,“受上帝派遗在人间主宰一切”;诸候有公候、伯、子、男,他们有自己的封国。当时的“国”即城市,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除大小贵族居住在这里外,为贵族服务的的工商业者也居住在其中。“国” 的四周为郊,是国的管辖范围。“国”主(首位奴隶主贵族)称为“公”,如齐桓公、晋襄公等。卿大夫有采邑,士有食田。当时,这个等级制是不能“僭越”的。直到公元前741年,此时,周王室友裒微,诸候割据,楚武王熊通杀兄之子称王,才开了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郐公生于公元前1098年,前1068年始封安南罗国候,这时正是西周王室强盛之时,所有诸候都安分守己,没有一个敢于向西周王朝挑战称王,周天子也没有封任何诸候为王。因此,此说需要考证。
作者简介:罗会林,1951年8月生, 男,汉族,湖北省仙桃市人。1973年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先后任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牧局副局长(兼任荆州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援扎伊尔农业专家组组长、扎伊尔巴桑贡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荆州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荆州市农业局局长等职,现任荆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1篇,获得国家农业部、国家民航局、湖北省人民政府等部、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和地、市级科技成果奖8项,先后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援外先进个人(中国国际农业合作公司授予)、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外迁工作先进工作者(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授予)、湖北省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