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豫章罗氏宗祠的历史价值
梅联华 发布时间:2013-02-20
穿过历史的长河,拂去时间的尘沙,豫章先祖罗珠筑城的功德仍会使南昌城的人民时常想起………。
据史料和《柏林谱》记载:“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定九江郡,始筑新城(南昌)至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珠公四十岁)大农来守邦以毕其功。珠公奉命九江守郡。接替灌婴侯守邦之职。汉高祖初始派颖阴侯灌婴讨伐盘踞在江南的旧楚势力,并驻守九江郡。当地人张交献地归汉,又建议珠公九江守邦继续筑城。珠公到任后继续修筑城墙。
《大农祠记》记载:“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民极趋之,劳而无怨,筑完城郭,即‘豫章城’也。”所筑城长十里八十四步,分别筑有六个城门。自东往南至北依次是:东门、南门、松阳门、昌门、皋门、北门。也就是现在的南昌城。
《柏林谱》记载:“筑城完工后.珠公亲手栽种豫章(香樟树)于庭院(办公居处),新修之城也因“豫章”而得名。《江西通志》记载:“罗珠修筑豫章城”“有功德于民”。当地人为感谢珠公的恩德.传承其宗脉.福荫万代,汇集同宗,特建祠祭祀珠公于九江北沙下.今天新建西山豫章台,便是其祠,但后因种种原因.此宗祠屡建屡废…….
宗祠的建立是一系列仪式性和制度性建设的结果。现代人通过参拜宗祠可以感觉和体验祖先的人文历史,还有一些特别的事迹被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赏。试想一下一个村落或者说一个家族.没有宗祠便可以说没有建立起一系列的仪式性和制度性,族人便不知自己的辈分的大小,子孙起名也无规矩可循。逢年过节便没有一定的仪式,这样的村落于城镇的居民无异。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祖厝、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宗祠是一个宗族的祠堂,是多个人的祠堂。而祠堂多数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的祠堂,里面就一个人,如成都的武侯祠。宗祠则为家族的祠堂。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礼记·王制》中已记载了帝王贵族的宗庙制度。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
一般而言,运用祖谱来对我们的祖先进行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历史上许多史学家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在运用祖谱研究罗珠的同时.忽略了历史上屡废屡建的罗珠宗祠的历史价值以及它的重要意义。致使“罗珠祠”的深刻内涵得不到真实体现,而仅仅是停留在文字上,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水面与大家探讨,以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价一个人的核心.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罗珠一生的主要活动贯穿着“爱国、爱民、为民、护民”有功于人民、有益于社会,顺应了国家的统一,成为了时代的英雄。因而必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其英名流芳百世,传诵古今。至今仍为人们所崇敬而顶礼膜拜,因此重建豫章罗氏宗祠也是继续学习与发扬罗珠的精神,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赋予当待人要承担的责任,实可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
罗氏,历经几千年磨难,生生不息,蓬勃向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罗氏的遗传基因,得以代代传递,它的历史雄辩地论证了罗氏是遵循自然进化法则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姓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兄弟民族、姓氏改为罗氏,有的罗氏因各种原因改为兄弟民族、姓氏。但是,“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罗氏,在中华民族交溶中,以宽大的胸怀,有容乃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兄弟姓氏的平均速度,终成名列中华第二十位的姓氏。
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确。如今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新的宗庙祠堂,有的设置已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重要元素,并且带动一方经济。
建议在新的’罗珠祠’内,安放始祖的遗像和列祖灵位,以及罗珠碑文牌匾和祖谱,还可以展示罗氏后人之业绩,名人字画、文物等,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睦乡里,启迪后辈,移风易俗,在促进族亲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罗珠祠’的重建,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修建本祠的主旨,以弘扬传统的、高尚的爱国情操,使下一代有自豪感,让后人有学习的榜样。
作者简历
梅联华,1997年10月至今任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书记兼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现主要社会兼职及荣誉有: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南昌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南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被评为江西省文博界先进个人,2000年被授予“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被评为南昌市宣传文教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2008年12月被评为南昌市“521”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拔尖人才,2009年10月享受南昌市人民政府特殊津帖。成为南昌市宣传文教系统界别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