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千年机遇 重振盛唐罗氏雄风
发布时间:2004-05-26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海外众多的“唐人街”便是明证。每当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总有罗氏杰出人物出现。“罗”是开唐十六姓之一,为盛唐的开创,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隋末唐初,燕王罗艺(正一品)在唐史中占有大量的篇幅及显著的地位,在中国军事史上,以惯用奇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留下光辉的篇章。郯国公罗仕信(从一品)以十四岁少年,驰骋沙场,留下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以其为原型的“少年英雄——罗成”成为海内外华人家喻户晓的故事,“老黄忠、少仕信”成为中华民族一老一少的骄傲,罗仕信的画像由隋炀帝钦定入选内史。笔者从传世的典籍“唐·墓志铭”中,发现有几位唐初封侯、二品罗氏将军,如左骁卫将军、上柱国(正二品)安山县侯罗君副(据周绍良藏拓本);翊卫神羽大都督罗端(据北京图书馆藏拓本);果毅将军罗承先(从二品,据周绍良藏拓本);开国县公罗君预(从二品,据古文献室藏拓本);秦王左右、陪戎副尉罗甑生(从二品,周绍良藏拓本)等。这几位开唐的将军,尤其秦王李世民府的两位将军,进一步为史载“罗”开唐十六姓之一的论断提供有力的佐证。(笔者按:这四位开唐将军,史、志、罗氏族谱无载,《中华罗氏通谱》将收录他们的墓志铭,还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
唐初武德年间有兴州刺史罗顺;太常博士罗道琮见诸《唐书》。
唐中期,出现襄阳男爵、京兆尹(首都最高长官)罗珦、福建、江西观察使、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罗让(罗珦之子)、京兆尹罗立言、郡王罗好心;同州长史罗彦荣;韶、睦、常三州刺史罗思崇;兴安县令、赠华州刺史罗怀操等一批罗氏名人。
唐末五代初,处于改朝换代、社会大动荡时期,更是罗氏发杨光荣传统、大显身手的机遇,先后涌现父子封王的罗弘信、罗绍威、封播州侯的罗荣及名振天下的诗人——“唐三罗”罗隐、罗虬、罗邺等。尤其邺王罗绍威与诗人罗隐、罗虬、罗邺、罗衮等领衔编纂《罗氏通谱》,全国罗氏形成三代以上的统一字辈。唐代编纂全国规模的《罗氏通谱》一事,正史、有关典籍均有记载,传为千古美谈,对弘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时五代十国的统一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家将演义》中唐朝《罗家将》名列第一,收录有《隋唐演义》、《罗通扫北》、 《粉妆楼记》,其原始收集、创作者主要是元、元明大文学家罗贯中,为宣扬《罗家将》做出不朽的贡献。
罗隐文集、诗集不断再版,“皇帝嘴”的故事在各省志书、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深富现代教育意义。
盛唐至今一千多年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罗氏有意编纂《罗氏通谱》,笔者所知较大规模的有:宋代宰相、江西抚州临川罗点支系组织编修《豫章罗氏人物志》、侍郎罗盛德、南唐进士罗颖等人编《罗氏族谱》,留有班辈字派,至今仍广为使用;罗元杰(职衔待考)等人编修《罗氏大成谱》;明代状元罗洪先亲自编修《秀川罗氏族谱》;明·工部侍郎罗汝敬、贵州参政罗璞祖孙三代主修《挑林竹溪罗氏族谱》;清·乾隆期间沙县人、武探花、御前侍卫、提督罗英芴等人主编《闽沙罗氏族谱》,现原谱尚存;民国期间,广东大埔人、上将罗卓英发起编《罗氏通谱》,并在赣州设立总部,因各种原因未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罗氏宗亲会组织出版、罗君筹主编《豫章罗氏源流考》等。先人前赴后继,为《中华罗氏通谱》而奋斗,尽管因各种原因均未能达到唐朝的规模和影响力,但为今天的《中华罗氏通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泰民安,中国正重新和平崛起,正是修志编谱的大好时机,中华罗氏与兄弟姓氏一样,正在重振盛唐雄风。中共中央常委会有代表人物罗 干;全国政协有罗豪才副主席;中央正式委员有湖北省长罗清泉;中纪委有上海市副书记罗世谦;候补委员有原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副司令罗元发中将;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云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罗正富。罗正富同志不但寄来信函、简历表示对《中华罗氏通谱》的支持,而且捐款1000元表达一点心意,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发响。省、军级的罗氏代表罗开富、罗海藩、罗良仰、罗吉庭、罗成基等均对《中华罗氏通谱》给予精神物质的大力支持,有的亲自出任名誉顾问、顾问等。各地罗氏专家学者十分踊跃参与,广大城镇农村的罗氏支系更是《中华罗氏通谱》的中坚力量,如广东佛山星发建陶公司董事长罗四珠先生捐资24.3万;广东省兴发铝型材股份公司董事长罗苏先生、福建沙县人大常委、宏光塑料实业公司董事长罗增寿先生亦踊跃捐款;广东连南寨岗达先公支系捐资十六万元等。海外的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闻风而动,纷纷认可、认同《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而无比自豪,如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会长罗文正先生认捐二十万元人民币;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会长罗庆安先生;泰国罗氏宗亲总会会长罗豪杰先生首次见面以总会名义封一万泰株红包(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新加坡南洋罗氏公会会长罗焕文先生赠送《罗氏族谱》;马来西亚罗氏公会会长罗木生先生;香港罗氏宗亲会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罗景云先生、副主席罗德雄先生(笔者注:以私人名义募集捐款十几万港币);台湾省台北市议员罗宗胜先生先捐1000元人民币并踊跃认捐等。奠定了重振盛唐罗氏雄风的基础。
国家兴旺,才能编修国史,2003年2月,我国正式启动编修《清史》工程,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同志挂帅,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教授等主编。中华罗氏兴旺了,才会有人发起编纂《中华罗氏通谱》,反之,通过编纂《中华罗氏通谱》会更促进中华罗氏的凝聚力,更加促进罗氏兴旺发达。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中华罗氏通谱》是在千年以前唐代通谱基础编纂的。现在中华罗氏的数量、质量、交通、通讯条件是唐代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在重温盛唐疆土辽阔、万邦朝拜光辉历史的同时,在缅怀祖先业绩美好回忆中,应冷静反思,我为振兴中华做了什么?我为“罗”字添了多少光彩?
自唐代开始,至中华罗氏开始重新编纂通谱,时隔1000多年,因此,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是千年的机遇,是美国、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海内外罗氏组织首次共同参与的大规模修谱话动。因此,是海内外罗氏组织的机遇与责任;《中华罗氏通谱》需要身处社会高层者或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参与,需要成功的罗氏大、小企业家财力的大力支持,因此,是位高、名重、财雄罗氏的机遇与责任;是海内外各支系罗氏的机遇与责任;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更是本会的机遇与责任。
时值《中华罗氏通谱》最后冲刺阶段,海内外罗氏组织及贤达团结起来,共襄盛举,共同为《中华罗氏通谱》出钱出力,为继承、发扬罗氏的光荣传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重振中华盛唐雄风,为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做出中华罗氏应有的贡献。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罗 训 森
2004-3-28于沙县罗从彦纪念馆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