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罗家英烈村
周松柏 田飞 发布时间:2004-10-29
探访苏峰罗家英烈村
罗添的“假故居”遗址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都督 罗添
慷慨仗义屡建战功
罗添是苏峰村十九世祖罗德贤第四子,原名叫罗缵朋,参加革命后改名罗添。据该村73岁的罗子高老人介绍,罗添幼时尚武,成年后又长得孔武有力,打起架来,一般几个年轻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20来岁时,罗添外出,在新安(今深圳宝安)一带打工谋生。由于罗添为人慷慨仗义,身兼武功,喜欢打抱不平,所以在新安一带的百姓中很有威望。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了长达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受此影响,次年时值43岁的罗添,在新安坪山三周田也揭竿起义,起义队伍达3万之众。不久罗添率领义军进入长江流域,参加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队伍,因为屡建战功,被封为都督。
罗添参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后,仍住在苏峰村(当时称苏茅垅)。罗添家人害怕清政府株连九族,于是罗添六弟罗缵仁(罗添共六兄弟)就在苏峰村百米外的入口处另盖了一间六七十平方米的三合土结构平房。打算清政府官兵来抓人时,就把这间房子指给他们看,表示罗添和苏峰村没有关系,从而让苏峰村躲过劫难。这个新建的房子,现在的苏峰村人称之为“假故居”,可当时清政府一直没有派官兵来骚扰罗添在苏峰村的家人,“假故居”也在多年的风雨中自行破烂,最终湮灭在杂草丛中。
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罗添没有回自己的家乡苏峰村,而是改名罗可朋隐居在广西金田为民。今天他的子孙分布在广西金田垌心上寨、下寨、十琶一带,共2000多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罗仲霍
壮年牺牲老母常念
罗仲霍是罗添六弟罗缵仁的曾孙,罗仲霍称罗添为“四伯太公”。罗仲霍幼年丧父,他的母亲杨氏生了3个儿子,全家的日常生活靠母亲帮人缝补衣服度日。
罗仲霍小学时就读于曾祖父罗缵仁创办的育英小学(1840年建),18岁时在附近的村庄当教师。1903年,21岁的罗仲霍在朋友的资助下来到南洋的马来西亚,就读于槟榔屿师范学校,毕业后筹办吉隆坡遵孔学堂(吉隆坡中学前身)、荷属火水山中学,历任两学堂校长及该埠报馆主笔。
1906年,罗仲霍结识孙中山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11月3日,他参加了在槟榔屿举行的广州起义秘密会议,并于1911年3月29日参加广州辛亥革命起义。据记载,罗仲霍“1911年(宣统三年)3月由南洋返香港,从事秘密活动。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两广督署,伤左足,误走旗人街,被执缚,仍痛斥清吏,遂遇害。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时年罗仲霍。
据苏峰村老人罗子高介绍,罗仲霍之母杨孺人听说罗仲霍牺牲时,顿时昏迷,精神失常近1年。1945年,她临终时口中惟一念叨的就是罗仲霍的名字。
罗仲霍的儿子罗志勤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旧时),1933年在广州创办“仲霍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停止办学前往南洋谋生,1985年过世。现罗仲霍后代散落于今天的深圳和马来西亚吉隆坡。
同时期该村还有一同盟会会员名叫罗春霖。据介绍,罗春霖青年时期失去双亲,家贫如洗,无奈丢下妻儿,被“卖猪仔”到越南谋生,10年后竟在越南闯出一番天地,成为当地一富商。而后结识了孙中山并资助、加入同盟会。
罗特烈士79岁的遗孀在罗特塑像前燃起香烛
东纵战士、边纵二团某连指导员 罗特
头部受伤沉着退敌
1928年5月,罗特在苏峰村出生,原名罗景传,是罗仲霍三弟罗则荛之子(罗特还有个弟弟,叫罗景来,后也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据苏峰村老人回忆,罗特小时生性非常倔强,9岁进入该村的育英小学读书,接受启蒙教育。1939年冬,参加过“东团”(“东团”原名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从事敌后农村抗日发动工作,1939年被国民党强迫解散)的苏峰村人罗晋琛、罗铁风先后回到苏峰村育英小学任教。在老师罗晋琛的启蒙影响下,罗特自小萌发了革命理想。
据罗子高老人回忆,1944年农历八月,罗特突然失踪,村里人纷纷揣测,他可能是病了或上山当土匪去了。直到罗特从部队(东纵)写信回家,村里人才知道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队伍。但罗特此举触怒了父亲罗则荛,他父亲在当时惠州的《国民日报》上公开声明,与罗特断绝父子关系。当时罗则荛是国民党的惠阳县参议员兼平白区区长。
1948年8月3日,罗特所在的边纵二团500多人与国民党军2000多人展开了红花岭争夺战。当时罗特是二团一个新编连的指导员。在战斗中由于国民党军队人数众多,边纵队员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弹药消耗很大,罗特要求自己所在连的战士等敌军进入20米内在他下令后再开枪。在当天下午3时,敌军再次发起进攻,罗特在一次抬头下达射击命令时,被一颗子弹擦过前额,头部受伤。但罗特依旧沉着指挥战斗,打退了敌军的再次进攻。
战斗结束后,罗特被送往医院抢救,但由于当时医院条件差,罗特伤口感染,经多次抢救无效死亡,时年40岁。死后罗特仅留下一枚戒指和一支钢笔,给自己的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
据了解,此段时间,苏峰村共为中华人民抗击日寇侵略和全国解放事业输送了56名革命将士,其中13人光荣牺牲。
95%的村民参加革命组织
据村中老人介绍,1939年冬,中共党员罗铁风(解放初任惠东县稔山区区委书记、惠东县工会主席)和罗晋琛(解放初任广东南海县县委书记,现仍健在,84岁,在广州)、罗曲(解放后先后任汕头书记、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现仍健在,78岁,在深圳)从“东团”回到苏峰。
1940年,中共苏峰党支部成立,罗铁风为党支部书记,党员有罗雄、罗晋琛等人,活动地点设在该村的育英学校。当时该村只有99户不到700人,但在罗铁风等人的组织和领导下,该村先后组织了读书会、夜校、话剧团、守夜队、姐妹会、兄弟会6个具有革命性质的组织,当时该村有95%的村民参加了这些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