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罗氏历代医家名录

 罗建平 发布时间:2005-02-11

罗拔茹 近代医家。字素征。福建连城人。幼体弱多病,及长又患咳血症,久治不愈,遂自学医药,谓“病治不愈,非尽医人之过,病家调养失法亦居多半”。因搜寻前贤论调养之法,编成《宝命全形集》两卷(1925年),详叙择医、延医、煎药、服药、药禁、病后调理及常见病症、调理所用药物诸项,以供病家调疾之用。

罗国纲 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喜读医书,辨证精细,论治灵活,治验颇多。晚年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二十卷(1789年),撷取历代医籍精华,分类论述,首述脉法,次论治法精要、伤寒、瘟疫、杂证、妇科、本草、儿科、疮科及痘科,间附临证考脉法及治疗经验。所制新方,多切实用。

罗浩 清代医家。字养斋。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中年寓居扬州。博学多艺,尤精于医。谓“医虽艺术,必先通儒书而后可学。”以历代医书精粗杂糅,异同互见,遂取古今脉书之精萃,历时十余载,编成《诊家索隐》两卷(1799年)。书中引述45家脉学,涉及34种脉象及主病,记述诸家诊脉经验、持脉法及各种注意事项。又撰《医经余论》一卷(1812年)。尚有《脉表》、《药性医方辨》,佚。弟子黄龙祥,得其传。

罗健亨 清代医家。字沄谷。湖南湘潭人。著有《伤寒扩论》四卷、《医宗约径》、《医学破愚》各一卷,及《附子辨》、《疾脉论》等文,多有新见。

罗克藻 清代医家。字(扌炎)庭,号西村。江西星子人。精岐黄。著《医镜》、《本草记物》,均佚。

罗福至  清代医生。湖南上湘人。辑有《延龄纂要》二卷(1822年)。

罗炼 明代医生。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习儒通医,为人治病,常获良效。尝为御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疗病获愈。有医著传其子。后因见其子在酒醉时为人诊病,责之以生命为儿戏,怒而将所撰医书焚毁。

罗美 清代医家。字澹生,号东逸,别号东美。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 人。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康熙年间(1662-1722年)名儒,贯通经史,尤明《易》理,晚年以医药济人。集前贤效方及自制方130余首,成《古今名医方论》四卷(1675年)方末附明清名医方论,议方较为详尽,选方切于实用。又辑录元、明、清诸名家医论、治验,而成《古今名医汇粹》八卷(1675年),分医论集、脉要集、病能集,纲目清晰,尤推重薛立斋、张景岳。后世节抄成四卷,称《名医汇编》。又精研《内经》,撰《内经博议》四卷,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博引诸家,阐释经旨,颇多并见。

罗普宣 五代后蜀医家。撰《广正集灵宝方》一百卷,已佚。

罗汝兰 清代医家。字芝园,一字广文。广东石城人。光绪(1875-1908年)年间,省内鼠疫流行。受《医林改错》启发,认为鼠疫乃热毒成瘀,遂以治血为主,兼以解表,用加减解毒活血汤作主方,救治患者,活人甚众。光绪十七年,得吴存甫《治鼠疫法》一编,细读赞之,与许经畬讨论,略加增附,予以刊行。光绪十九年又补其侄启沃“涂瘰”方等,再次刊行。光绪二十一年在原书基础上续增经验方及治案等,编成《鼠疫汇编》,对其病源流,治法均有所阐发。后经郑肖岩增订,更名《鼠疫约编》。

罗绍芳 清代医家。字林一。方亭(今四川什邡)人。道光五年(1285年)举人。精医。著《医学考辨》十六卷,由方问经校订(1844年)。

罗世瑶 清代医生。湖南新化人。著《行军方便便方》三卷(1852年),采录古今医方及笔记中简便验方,以方便行军中医疗救护之用,亦可用以自疗疾病。

罗适 宋代官吏。字正之。宁海(今属浙江)人。曾任桐城(今属安徽)县尉。因见当地民俗信巫不信医,乃施药于民,愈人甚众。尝发动医家主持编校医书《伤寒救俗方》一卷,刻石而广为传播。绍兴(1131-1162)年间王世臣(彦辅)为之序。《宋史·艺文志》误作王世臣撰。

罗天益 元代医家学。字谦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幼承庭训,攻读诗书。及长,逢乱世,弃儒习医。时名医李杲年迈,欲传术于后世。天益愿从之学十余年,尽得其妙。后为太医。遵师意,分经论证而以方类之,历三年三易其稿而成《内经类编》,今佚。至元三年(1266年),以所录东垣效方类编为《东垣试效方》九卷。又撰集《卫生宝鉴》二十四卷(1283年),讨论方、药及药理,附列验案。另著《药象图》、《经验方》,均佚。

罗越峰 清末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藏书甚富,医书尤多,半为其祖敬轩、父履安手录。以四十年临证经验,广采诸家验方,编成《疑难急证简方》四卷(1895年)。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罗允相(1826-1918年) 清末民初医生。字梓材。广东清远人。潜心医学,然不以医为业,业余亦乐为人诊治。晚年避居山村,常为山民解除病痛,颇行赞誉。著有《脉学括要》、《辨证心得》等。

罗兆琚(1895-1945年) 近代医家。字佩琼,号黄竹老人。广西柳州人。少习西,尤精研针灸,与孙淡安往来切磋。后在柳州悬壶。1933年在中国针灸讲习所讲学,兼任中国针灸学杂志编辑。施针注重针感,主张宜先分清谷气与邪气,再行补泻手法,提倡从卫取气之浅刺法,多用捻转手法,并采用指压穴位及针尖以控制经气上行下传的特技,效果颇著。对畏针者或儿童则单用指压法,亦有效。著有《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国针灸经外奇穴学》、《针灸实用要旨》等。

罗哲初(1878-1943年) 近代医家。字树仁,号克诚子。广西桂林人。勤学苦读,并精研医理。擅长针灸,尤通子午流注之说,曾任教于桂林国立体用学堂、桂林师范学堂等。三十余岁从左修之学医。后行医于桂林、上海、宁波等地。与宋波名医周岐隐友善,并结识陕西名医黄竹斋。因见黄氏求学心诚,遂将左氏珍藏其师张绍祖(传为张仲景后裔)所授之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之首册示黄,1935年又与黄竹斋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1937年返桂林,以《伤寒杂病论》正本传其子,1956年由其子献出。另辑有《脉纬》、《难经原本》等。

罗振玉(1892-1975年) 近现代医家。字昆仑。浙江嘉兴人。祖业伤科,至振玉已历四世。行医乡里,名噪一方。1975年受聘于浙江省中医院。执伤科业六十余载,擅长接骨上骱,自制伤药膏剂,疗效卓著。著有《骨折篇》文稿及医案。

罗知悌(约1243-1327年) 宋末元初医学家。字子敬(一说字敬夫),号太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词章,工书法,精通天文、地理。曾得名医刘完素门人荆山浮屠之传。南宋末入宫为寺人,以医侍穆陵,颇受宠厚。宋亡,掳至燕京,然辞不入内廷,闭门绝客,专研医术。学宗刘完素,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说,将北方刘、张、李诸家学术传至江南。乐于济世,凡求治者皆为诊疗,无倦色;遇贫病无援者,赠以药资。晚年病颓,好静僻。求医者至,令徒告以诊视脉状,口授配伍方药。元泰定二年(1325年),朱丹溪登门拜师,历三月,见其诚意,始接纳为徒,尽传其术。朱氏由此得见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王海藏诸书,且得罗氏启迪,遂创丹溪学派。罗氏治病处方,灵活善变,疗效颇佳。推重精神疗法,又注意顾护胃气。著《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一卷,共载中风至产后诸疾七十六症,各述其证、因、脉、药,简要明晰。

罗止园(1879-1953年) 近代医学家、画家。名文杰,字亦才,又号未若。山东德县人。叔、从兄皆有医名。幼习儒,兼好医学、绘画。1907年中医官考试合格,为北洋陆军第五镇录用,任军医。1926年退伍,定居北京。以行医、鬻画为生。学医初受业于中医邵敬甫,又从姜子全、丁福保学西医,1938年任华北国医学院教授。1949年后曾参与组织北京中医学会。初重西轻中,后临证渐多,终悟中西医各有所长,乃倡“新中医论”。临证中西法并用。重视中医理论,不拘旧说,每多新见。著《止园医话》(1939年)、《止园医话续集》(1943年)。研究伤寒有得,尝谓中医伤寒系广义之伤寒,当合治伤寒、温病于一炉,撰有《新伤寒证治庸言》四卷(1946年)。另著有《肺痨病自疗法》、《麻疹须知》、《桐xx集》、《实验药物学》等,遗稿有《结核证治发凡》、《骨结核实验谈》。工绘画,1935年曾任北平美术学院国画教授。

罗仲光 明代医家。字觐吾。自号青城山人。南充(今属四川)人。习儒,博览群书。因母病,遂精医术。著《伤寒补古》、《活人奇方》,均佚。

罗周彦 明代医学家。字德甫,一字慕斋,又作慕庵,号赤诚。歙县(今属安徽)人。幼多病,遂弃儒学医,后挟技游天下,南至吴楚,北涉淮泗,结交医学名流,广搜方药群书,医术益精。侨居良安十余载,治病投药即效。声播四方。历时十余载,集张仲景、王叔和、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罗谦甫等名医言论而成《医学粹言》九卷(一作十四卷。刊于1612年),首论总论,分述阴阳、脏腑、病机、伤寒、运气、摄生等内容,后列各科之证治,为综合性医书。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