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豫章罗氏祖基柏林村

 罗贤访 发布时间:2005-05-13


    南昌市小兰工业园区柏林村,是一个建有1700余年的古老村庄,它历史悠久,曾经有过辉煌,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名胜众多,声名远扬。
    近年来,南昌开放开发,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柏林村被纳入南昌市小兰工业园,在平整土地过程中,每每开挖出古墓。去年4月18日《江南都市报》第5版登载了一篇《小兰工业园昨发现一古墓》的报道,副题为《现场发掘到少量南北朝文物》,这个现场就在柏林村北首沙丘地段。今年4月6日,该报又登载一条消息《明代男尸昨盛装出土》,指出在柏林村西湾自然村的沙山上,发掘出一具面容安祥,身披丝绸的男性尸体。据专家初步判断,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古墓。地下还埋藏着些什么,目前不得而知。然而罗氏族谱还有许多记载,其中为南唐后主李煜所器重的清徽大学士(从一品)的罗颖墓,就葬在柏林村。近年来,通过香港爱国人士罗德雄先生等发起撰修《中华罗氏通谱》,柏林村在海内外罗姓人中声名鹊起,因而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该村的关注。
    一、  企生忠义、遵生孝悌,为柏林赢得了崇高声望
    柏林在西晋泰始八年(272)由珠公第13代裔孙罗瑭开基,传至瑭公第4代世孙罗企生、罗遵生兄弟,他们的事迹为柏林村赢得了崇高声望,不仅名扬当时,而且留传后人。据《晋书》载:
    罗企生(363-400),字宗伯。初以母命师从袁崧,崧授以仁义礼学,诗词音律,企生勤学并悟性敏捷,学业超群,崧曰:“罗子刚不激,柔不靡,可造栋材。”初拜著作佐郎,荆州刺史殷仲堪引为别驾,迁功曹,政声大振,擢升武陵太守。未至,桓玄攻仲堪,仲堪留企生为谘议参军,参与军政事宜。仲堪为人多疑少决,企生深感忧虑,对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果中其言。桓玄军逼,仲堪败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随从。路经家门,弟遵生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主事,义必死之,尔等奉养母孝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有孝,吾愿足矣,夫复何恨!”被执。有人劝其从桓玄,企生曰:始焉蒙晋之恩,不能全君臣之义,继焉蒙殷以国士之遇,而又不能共殄丑逆,何面目复其生乎?”玄闻之大怒,遂执其兄弟曰:“尔将何言?从吾,释耳!企生曰:“昔文帝杀稽康,其子仍晋忠臣,吾若效之,乞释弟以养老母。”玄诺,伤兄,释弟。忠臣死节,远近悼焉:罗企生事迹,载入《晋书》第八十九卷,《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均有详尽记载。
    罗遵生(363-441),字永伯,晋侍御史。桓玄叛盟谋逆,恶企生不助已,仍攻仲堪,堪败。与兄俱被获,企生执义节死,玄感企生乞弟以养母,故遵生脱难,得扶母抚孤,束兄骸归葬。企生之死,被祸而死义者十余人,罗氏几乎微矣。而罗氏能得以复归,企生之子昌有后来之升迁,均系遵生继其嗣之功,遵生尊兄意行孝义,事母胡氏至孝,朝夕勤菽水,问寒嘘暖,事事亲躬。直至躬奉慈母归仙,遵生结庐守墓三年,衣不解带,孝感神明,世称大孝子。豫章太守胡藩、邑宰鲁樊重其孝行,表其门曰:“一门忠孝”。遵生事迹亦载入《晋书》等史籍。
    忠孝,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两千余年儒家学说不但与封建专制政治相结合,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尊崇和利用,而且渗入到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社会心理的凝聚都有巨大影响。企生、遵生的行为因之为朝廷所推崇,被人们所接受。泰始二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446),尚书左仆射(后为中军将军,江洲都督)王景文在柏林为企生、遵生建忠孝牌楼。宋代,儒学即理学更是得到官方的全力保护。崇宁二年(1103)宋徽宗敕文盛赞企生、遵生。敕文曰:“联闻:尊君之义莫大于忠,事亲之道莫大于孝。昔晋企生不事伪朝,全节而死以尽忠;弟遵生扶母归养抚孤继祀以尽孝,一门之中有忠有孝。朕以孝治天下,以忠勉天下,宜书额以嘉奖,申敕有司,表厥立门闾,庶忠孝昭明,臣子知之,兹降玺书用彰崇典,钦此!”并为企生、遵生牌楼御书“一门忠孝”,使柏林村名闻遐尔。可惜,该脾楼在明成化年间(约1474)倒塌。
   企生、遵生以后,柏林名流辈出,先后收入正史的就有唐代京兆少尹罗立言、罗绍慎,名士罗劭权、罗劭京,南唐清徽大学士罗颖(《十国春秋》《全唐诗》有传)、宋代吏部侍郎罗盛得,元朝枢密院判罗用政,清初大学士罗宪汶等。据谱载,在这长达1500年间,柏林出过县以上官员、进士达260余人。
    二、企生、遵生后裔形成两大支脉播迁海内外
    企生、遵生历经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多朝代计1500余年,其后裔形成两大支脉,不断发展壮大。先是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这两大支脉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清初则有遵生的后裔进入台湾省。现代,企生、遵生的后裔已遍布在世界各地。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罗姓史话》引用了柏林大宗祠的一幅楹联,楹联曰:“历汉晋唐宋明二千余年,为忠臣,为孝子,为大儒名将节妇神仙,继继承承,祖德递延今世泽;遍闽广吴楚蜀一十数省,或仕宦,或隐逸,或士农商贾工师艺术,振振蛰蛰,孙支毋忝旧家声。”充分说明了罗企生、罗遵生两大支脉,成为豫章罗氏在南方光芒四射的望族。据《中国名人辞典》、《江西历代人物辞典》收入了从两汉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罗姓名人分别是196人和109人。对这些历代名人,有专家考证,绝大多数为企生、遵生的后裔。例如,唐朝名将燕郡王罗艺、大将罗士信,文学家罗隐、宋初开国元勋罗彦镶、佥书枢密院士罗点、理学名家罗从彦、吏部侍郎罗盛得,元朝医学家罗天益,明朝名义宰相罗复仁、兵部尚书罗通、哲学家罗钦顺、罗汝芳、状元罗洪先、罗伦、罗万化,清代画家罗聘、罗牧、曲艺作家罗松窗、湘军名将罗泽南、太平天国奋王罗大纲,国民革命军上将罗卓英、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革命家罗亦农、罗学瓒、爱国知名人士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罗隆基、抗日名将人民功臣罗炳辉、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解放军大将罗瑞卿等。为说明上述所列属实,现择举四例:
    (一)共和国元帅罗荣桓是罗企生后裔,其世系如:
    企生 → 昌→智亮→ 庆祖→景彦→万年→元干→世宪→ 志银→尹斌→有主→汉仁→弘从→绍经 →周吉→仪主→天民→ 崱→宗延 →皓 →洵→遵→軿→仉→弇→世奇→瑛→洪→文明→知珪→德济→思聪 ,思聪即为湖南黑田罗氏基祖,讳仕谦,号汉明,生于元至正壬午年(1342),于明洪武元年(1368)由江西吉水县徙迁湖南衡山二十八都黑田开基立业,世称黑田罗氏(现改名为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黑田罗氏经明清两朝,蕃衍昌盛,传到18代慎镇,字雅怀,讳荣桓,生于清光绪壬寅年(1902)十月二十七日(11月26日)。思聪至慎镇世系如下:思聪→正隆→ 元善→敬一友华→伟显→自贯→舒宿→敦绩→宇贵→琥 →士撰 →登庸→廷琇→熊祖→泽珩→笃诠→慎镇。慎镇,即荣桓。夫人林氏,名月琴,安徽金寨县南溪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红军,长征时任红四方面军妇女营长,解放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子一,纪东,字东进。1939年2月14日生,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担任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政治委员等职,中将军衔。
    (二)韩国全罗道州罗氏始祖富公即是企生后裔,其世系如:
    企生 → 昌→智亮→ 庆祖→景彦→万年→元干→世宪→ 志银→尹文→有声→汉义→宏庆→绍慎→周贞→仪和→天伦→颖→宗伊→德秀→廷重→仁老,仁老,字富,廷重公次子,生于宋嘉佑癸卯(1063)三月二十一日亥时。仕萍乡县令,大观二年戊子(1108)明堂恩进武骑尉加云骑尉升奉议郎。配龚氏,子四:承浙、承涧、承谟、承俭。女二:长适湖东吴国公吴温,封使司夫人;次适丰城同造仕大夫孙发之子鲁。政和间(1112-1117)罗富公奉命出使高丽,时恰高丽受外侵内乱而南逃亡命。未能返国复命,遂居彼地。平乱后,高丽王朝慕公奇才,荐为高丽正议大夫,擢监门卫三品上将军。荫妻育子,裔得虬,得虬生仲允,仲允生松奇,松奇生宋永,宋永生五子:位、桂、硕、世、源。以后分支五大派系,世代绵绵,遂成高丽罗氏一派肇基始祖。
    一,北宋开国元勋罗彦瓌是罗遵生后裔 其世系:遵生→昊→智友→成中→景哲→官达→元郎→世推→志为→尹宁→怀操→汉珦→邵刚→周匮→德称→应通→彦瓌,彦瓌(923-969),讳瓌,名彦,字宝兆,号万庄,应通长子,山西临川人,后迁祥符县尚德里居。后晋时补内殿直,后周世宗时,累迁散指挥都虞侯。建隆元年(960),诸将士在陈桥驿拥立赵匡胤为帝,彦镶以赫功,推为内外马军都军头,从太祖平李筠,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建隆二年(961),出为彰德军节度使,改安国节度使,先后击败契丹、北汉军、后移镇华州,乃宋朝开国功臣。乾德中(965)携家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里,是为入岭南南雄定居始祖。开宝二年(969)卒,赐忠烈王,溢英武侯。(事载《宋史》第二百五十卷·列传九)
    (四)北宋理学名家罗从彦祖上亦系柏林人
    罗从彦(10浪1135),字仲素,祖籍豫章柏林,属于遵生世系,如:
  遵生→昊→智友→成中→景哲→官达→元郎→世推→志为→尹宁→怀洛→汉卫→弘广→邵筠→周文→矩→吏伯→肄禄→熙载→庆矩→觉戌安中→文弼→世南→神继→从彦因祖籍豫章柏林罗,故士林尊称公为“豫章先生”,福建沙县人。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八月十三日生于南剑州(今为南平市)罗源里。九岁时,随家迂回原籍沙县,十三岁在沙县“义思祠学”拜吴仪为师,元佑六年(1091)拜杨时为师,元佑八年(1093)变卖田产作路费,赴洛阳拜见程颐,请授《易经》。崇宁二年(1103)居沙县洞天岩讲学。据柏林族谱载,崇宁五年至大观二年("06-1108)曾在柏林村传播理学,讲学处所为“庆源堂”。并在柏林建有“邀月台”。罗从彦是李侗、朱熹的老师。著有《遵尧集》、《语孟师说》、《召衡录》、《中庸说》等。《遵尧集》等传到日本,引起彼邦人士激赏,加以研究,由该国文学博士九洲大学教授冈田武彦等编为《罗豫章集》。《江西历代人物辞典》和《江西编著人物传略》都把他列为江西南昌人。
    三、历史上柏林村的名胜古迹
    柏林村自建村以来到明末期间,建有众多的牌坊、阁楼、书院,族谱记载多达80余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唐时河南尹罗欢(宏庆)所建“百花台”,举贤良劭京、劭权兄弟所建“望烟楼”,南唐罗颖所建“沂水阁”,北宋理学名家罗从彦(仲素)所建“邀月台”,以及“退居楼”、“哀忠台”、“罚挞台”、“奖善堂”、“尚义之门”等等。然而,沧桑巨变,这些古建筑在历史的嬗变中,不是遭兵燹,就是遇火焚,到“文革”时期,已经焚毁殆尽。现仅存留的“赠剑古迹”,是由南朝·陈丞相罗景彦始建于陈武帝年间(558),为纪念罗瑭赠剑许逊治水有功而建,中间曾多次修葺,而今仅存断臂残墻,但“赠剑古迹”四个字仍依稀可辨。
    现就族谱记载择录几处简介如下:
   报 本 堂  
报本堂,又称柏林罗氏大宗祠。位于柏林村中段偏南的麦加池,座东朝西,占地面积据谱载:“南到北深30丈2尺,东至西阔13丈4尺”,墙面最高部位约13-15米,用青砖垒砌。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分是大门和挡壁,门前两侧并种有柏树数株,大有桶粗,以续千百年枝叶茂盛之意。大门用朱红油漆,宽约2米,高约2.5米;中间部分是天井和两厢房,厢房低于前后部分,使宗祠形成马鞍型;后部份是大厅,亦是该建筑的主体部位,大厅中央从地面到屋顶,空间开阔,两旁还建有浮楼,用于珍藏族谱和罗氏宗卷及其它贵重物品。有两块匾额十分引人注目,一块是南唐后主李煜亲笔书写的“乔木世家”,悬挂在大厅前檐正下方,另一块是北宋徽宗赵佶书写的御制宗祠诗:“罗氏大宗祠,晋唐柏垂丝,始代不迁祖,万古常如斯”,悬挂在大厅正上方。李煜和赵佶都是昏君,但却是造诣颇深的诗人和书法家,这两块书写极其苍劲有力的匾额,与雕龙画栋的室内设计浑为一体,更显得大宗祠气势辉煌。这两块价值连城的匾额,在“文革”期间遗失。大宗祠始建于唐代元和七年(812),由长安少尹罗绍慎主建,宋兵燹;第二次重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枢密院开国侯罗用政建,李兵燹;第三次复建于洪武四年(1371),由奉新主簿罗汝升建,永乐时献王移祠内花石冈废;第四次复建是在嘉靖十五年(1537),由竹居士及其子孙共建,文化大革命时被废。
    北 固 禅 寺
    北固禅寺,又名柏公庵,南唐时,由罗天伦(大学士罗颖的父亲)始建,位于北演山,座北朝南,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建筑宏伟。这里地势高,前有三条繁华的集贸大街,后有一望无际水波粼粼的象湖。整座建筑为青松萃柏所掩映,风景秀美,特别是有数十株粗如水桶般的古柏,根深叶茂,参入云端,更给该座古寺增添了非凡的气势。到明代,从象湖连通滕王阁、青云谱,构成三角鼎立之势,眺遥相望,可与之媲美,是当时的三大景点之一,在一千年的漫长历史中,该寺曾数度废兴,但无有详细史料记载。最后一次被废,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期间,十分可惜
    豫 章 先 生 祠
    世称豫章先生的罗从彦,虽是福建沙县人,然而世祖是豫章人,永乐元年(1403)沙县知县倪峻,在当地为公立祠时曾说“因其先自豫章来也”。从彦公在崇宁五年至大观二年(1106-1108)曾逗留柏林,并传授理学。为纪念罗从彦,江西境内多处建有“豫章书院”和“豫章先生祠”。南宋时期的罗盛得,在柏林亦建了“豫章先生祠”,建在“大忠祠”、“大孝祠”旁,即当今岗背庙山南。
    自 新 书 院
    南宋期吏部侍郎罗盛得偕同其父罗能甫建。唐末五代时期,由于官学衰退,私家书院便增多起来。不少官绅士大夫家庭办起了书院和书堂。他们建屋宇、藏书册、聘教授,让本家族子弟获得受教育的良好场所。宋代沿袭此风。创办书院更为盛兴。据光绪《江西通志》记载,那时全省共有书院136所,其中北宋开办54所,南末开办82所,在这些书院中罗姓人创办的书院较有名气的有南昌豫章书院、泰和县的匡山书院、奉新县的梧桐书院、吉安市的白鹭书院等。自新书院亦是当时较有名气的书院。此外,在柏林村还分别有由罗元干所建的南溪书院、罗文博所建的万松书院。这些书院为传播理学和文化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柏林村已引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寻根问祖这一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随之升华,这是我国延绵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仅普通百姓有寻根问祖的愿望,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探讨家族发展的过程,弄清自己的“根”,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繁荣民族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这种背景下,又由于撰修《中华罗氏通谱》的原因,许多在海内外的罗姓人,从而获知柏林村是祖基地,近些年来就陆续有些人到柏林寻根问祖,其中不乏有专家学者、企业家。他们中有广西民族古籍办研究员罗宾,湖南社科院研究员罗文华(已故),广州市政协常委谱谍学家罗河胜,安徽省建设厅教授级高工罗来平,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罗训森,南康县原政法委书记谱谍学家罗承逵等先后到柏林村调研,有的著述著文。还有广东、四川、湖南、福建、浙江、安徽、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组团来过柏林村;及深圳企业界罗伟清、罗木泉、罗辉远、罗宏英先生等等都先后到过柏林村。尤其是韩国道州罗氏中央宗亲会副会长罗龙柱父子,美籍华人洛杉矶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会长罗文正,亦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到柏林村寻根问祖。由罗英祥任主编的《客家人》杂志2000年第二期撰文评论说:“遥想13世祖瑭公(注:瑭公即罗瑭,柏林开墓祖)创建柏林村,显赫数百年,在罗氏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柏林村,罗氏族人的故乡,罗氏的摇篮。”柏林,通过撰修“通谱”和一些媒体的宣传,名声已经远播海内外。据专家学者认为,象柏林村这样延续1700余年,而且宗族世系清楚的村庄,在中国已不多见。
  五、柏林村的现状
  柏林,分南首、北首、西湾、漳溪4个村民小组,除漳溪饶姓、西湾少数黄姓外,均为罗姓。原属南昌县富山乡管辖,现划归南昌市小兰工业园区。全村521产,总人口2500余人,其中罗姓人口2000余人,全村有劳动力1200人,其中男性劳力660人。原为农村人口,划归工业园区后,正在有计划地将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原耕地面积3747亩,旱地18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6亩,另有砂地3000余亩,水圹900余亩,归入园区后,土地基本被政府征用,现仅南首仍有部分土地暂末征用。有完小一所,在校学生280人,教职员工14人,配有电脑教学,拥有各类图书2千余册。柏林区位优势明显,北邻南昌市区,仅距风景名胜区象湖5公里,南至交通枢纽银三角立交桥4公里,东与南昌县城莲塘镇仅3公里,西与赣江也只有3公里之隔。吕北机场、京九铁路、浙赣铁路、青云货运站,赣江水运,为工业园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目前,工业园起步区主要交通体系“三纵五横”路网已全部竣工通车,3路公交车己抵达柏林村口。清华泰豪科技有限公司,香港永通、鸿达纺织有限公司,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南昌美容学院等龙头企业和学校己在柏林村周边落户。柏林村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对接这一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村委会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安排部分劳力转入城市务工,并在着手整修村内主干道路,修复仅存不多的名胜古迹,为明年5月举办珠公诞辰2250周年祭祖活动作前期准备。祖基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热烈欢迎海内外宗亲到祖基去走一走、看一看!为老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罗贤访执笔整理)
2004年11月15日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