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古罗子国遗民后裔宗源浅议

 罗昭平 发布时间:2014-03-11

 

    古罗子国罗氏遗民后裔,除由罗城陆续向四周之罗县辖地扩居外,主要向南扩迁。除汩罗、湘阴、平江等古罗县地有众多先秦远祖墓葬外,长沙和南岳祝融峰及衡阳回雁峰,亦有先秦远祖墓葬。江西谱虽讹传珠公是浏阳东乡纯江人氏,但浏阳比邻罗县,原属秦之湘县、汉之临湘县(今长沙),则有先秦罗氏入迁。汉代长沙之交州刺史罗宏,豫州梁国相罗怀等之先祖,亦在秦至先秦时迁入。秦汉三二唐,主要亦是陆续南迁。如衡州之唐监察御史罗玠等之先祖,是在秦汉时,耒阳之罗绥,罗含等是在汉晋时入迁。湘潭亦是有罗县罗氏入迁,  其居地有缅怀先祖君用公之‘铁罗巷,等地名。至晚八五代时,由于长沙罗宏信、罗绍威父子等之显赫,形成罗氏“长沙郡望”,其先祖是罗城永芳公。遗民后裔迁往湘南之郴州、蓝山、江华等地,融合为瑶族罗氏;并继续远徙粤、桂、黔、滇省区,  亦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成其先民;有一支还迁至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元末至正年间并吞了暹国,合称为暹罗国,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还有部分遗民后裔北向沅江、岳阳、益阳和湖北咸宁等地扩迁,其定居地有“铁罗堤”、“铁罗港”、“铁罗巷”等地名。而湘西土家族、苗族罗氏,则是融合于来自湖北枝江等地罗氏。古罗县罗氏,至清时已迁居十八省(时全国只分十八省)。落籍江西者,除汉初珠公外,还有晚唐之罗实(仪贞)和罗袍(德称)兄弟;吉水之崱公,其先祖亦是罗城之永芳公,而非南昌之珠公。
 
  晚唐黄巢农民起义军,由福建攻克广州后,进驻桂林,沿湘水经小州、衍州、湘潭等地攻克潭州(长沙),再经益阳、常德入江陵(荆州) ,攻克鄂州(武昌),沿途民众逃亡、杀戮。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逐鹿于江西湖广,明初又“朱洪武血洗湖南”。经此两次大战乱,湘东、湘北一带原有遗民后裔所存无几,或托名江西迁入。宋末文天祥在赣州举兵抗击元军南下,战败后吉、赣两州人民大量逃亡广东和湖南。故湖南现居170余万罗氏,大都是在宋至清时,由于战乱、移民、逃荒、经商、仕宦、谋生和游寓等原因,由江西、广东、福建、湖北等省回迁而来,尤以明初由江西移民入湘为最。而且90%左右是崱公后裔,但因吉州崱公后裔科第之盛,不能排除有托名者。回迁罗氏除向周边县市扩迁外,  亦有陆续外迁川、黔、桂、鄂、陕等省区,尤以四川为最多。明未张献忠起义军在四川自立为王,抗击清兵南下。战后四川人民大量逃亡流失,田地荒芫。康熙时下令移民“垦荒四川”,故在清代前期湖南大量移民四川,所谓“移湖广填四川”。不少族谱亦有“奉例徙川”之记述。今四川营山县新店区之安化乡,即是安化移民的集中区。故湖南大多数罗氏支系几乎都有在此时远徙四川。

一、古罗县世居罗氏
据罗氏精英宗长所修族谱及考证:
汨罗罗子国城及平江、湘阴县志载罗氏迁入时间:
国务院近日核定并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汨罗江的罗子国城遗址名列其中,罗子国又称罗国,与荆楚同祖,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春秋初期为楚所灭,将其遗民迁于枝江,后又被南迁至湖南湘阴、平江、汨罗。罗子国城遗址位于汨罗市城关镇西北的罗城,距湘江十五公里,依伴汨罗江,现属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为汨罗江下游南岸自翁家港至马头槽之间一块广阔的土洲。城址内试掘出土有陶鬲、盂、豆、罐。依据陶器的类型学研究,年代在春秋中期,因此,城址始建年代最迟在春秋中期。约在公元前690年即迁后十年,罗子国被楚周武王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姓,改为罗氏。灭国之后,罗子国部分遗民迁徙至岳州南境。
  东周庄王七年(前690),楚武王灭罗子国,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宜城)迁至丹阳(今湖北秭归)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随后将罗子国遗民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今汨罗城区西4公里处),故名罗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及岳阳县南部和沅江市东部地区并及浏阳少部村镇(靠平江交界地)。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罗子国移民领地设置罗县,治所设罗城,隶属长沙郡。西汉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长沙郡改为长沙国,罗县随隶。东汉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复长沙郡,隶荆州,罗县仍隶长沙郡。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划出罗县东部置汉昌县(即平江县)。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晋太康元年(208),西晋灭吴,罗县仍隶荆州长沙郡。
   战国时为楚之黔中郡地。秦时,东属长沙郡罗县,西属南郡、黔中郡。汉高祖元年(前206),东属长沙国下隽县、罗县,西属南郡华容县、武陵郡孱陵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分长沙郡北的下隽、罗县建汉昌郡,郡治设今平江县金铺观
汨罗这个名字来源于罗子国而古城遗址就在屈原农场河市镇因此古谱并没有汨罗市地址是近后代添加。
又据族谱:  
   凌甫公在楚文王十年(公元前680年)率遗民自枝江迫迁汩罗后,至秦时以其领地置罗县,罗氏主族人任县长。传至君用公,仕秦为黔中郡铁官。罗城之南有地名铁罗坪,为君用公当年铸铁处,后以身殉职洞庭。其子珠公以父荫仕于九江郡。
罗城和罗县逐以永芳公为主族人和县长。永芳公夫人姜氏,生程远、程江、程鹏三子。汉高帝五年封吴芮为长沙王,永芳公以城降,仍任县长。乃分长子程远于长乐街;次子程江于玉池山之北,今新开市下首;季子程鹏仍居罗城,襄父治理罗县。至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封邓骘为罗侯,程鹏后裔除县长职,并迁程远后裔于平江今县治;程江后裔于白茅城;程鹏后裔于夹上旧城。邓骘国除,程鹏后裔仍归罗城,并复任县长。罗氏子孙至唐时始迁散,誓遇桥落业,其居地必有古罗、铁罗之地名,以缅怀祖泽也。
    古罗县所辖之今汩罗和湘阴,现有罗氏11000余人,约8000余人是罗子国遗民后裔,属永芳公之季、次子程鹏、程江世系。除居古罗城北者外,尚散居近20个村落。民国年间建有三处分祠,均奉古罗城北之宗祠为总祠。每年九月十五日前往总祠冬至祭祀老祖。湘阴六塘铺黄谷塘之罗孟维,明嘉靖时仕于浙江兵马司,落籍浙江  其子罗万化,字一甫,号康州,明隆庆戊辰科进士第一(状元),仕江南主考,官至礼部尚书,落籍浙江绍兴府(今绍兴市所属-上虞市)。
汩罗和湘阴罗氏,尚有数支非遗民后裔,是在明清时从江西等地回迁。
(1)罗家巷罗氏:崱公20世孙,延一晚一询一延直--三评事(文昌)一大承事一炳一宗国一志和一贤卿一德瑞一仲杰-士明--庭珍-求飞一震禄一乎吉一兴礼一勉超之子存琳、存和、存爵,士明一定瑞一求贤一昭善一祖德一茂芳一忠利、之子质彬,明嘉靖时由江西占安府迁来汩罗白相段,后移居罗家卷等地。
(2)杨梅塅罗氏:始祖泰实在嘉靖十六年由江西丰城古罗村来湘阴经商,落籍杨梅塅。
   此外,还有新开市罗氏由丰城,白虎潭罗氏由湖北;唐家山罗氏由水州;古塘村罗氏由益阳;临资口罗氏由长沙迁入。
   古罗县所辖今平江,现有罗氏15000多人,约10000余人是罗子国遗民后裔。除先秦及东汉迁居的永芳公长子程远公世系外还有永芳公次、季子程江、程鹏后裔迁入。
唐时有罗孟仁,生诰、谟、训三子,罗诰字廷献,僖宗时封镇殿将军,生实、袍、恒、邺四子。罗实字仪真,为唐运铁使;罗袍字德禄;江州司马,转都御史。江西大成谱之珠系遵生16世孙:仪贞讳实,官至盐铁使;德称讳袍,江州司马,转都待御史(贞与真,称与禄为笔误,运铁使是盐铁使之误,都御史和都侍御史是唐制侍御史之误)。其名讳、仕宦和年代均与古罗子国平江之罗实、罗袍全同,  实为同二人。罗邺未入仕途,迁浙江。晚唐浙江争杭诗人罗邺,出身盐铁使家庭,屡举进士不第,仕途坎坷,应是同一人。余杭“江东才子”罗隐,是罗邺之堂兄,则罗隐之先祖亦是平江人氏,永芳公后代。
    长沙王罗绍威认罗隐为同祖,以侄儿身份屈尊出城迎接罗隐,赠金百万,并举荐为五品给事中,则罗绍威之先祖亦是从平江迁居长沙的永芳公后代。
江西谱却将罗宏信、罗绍威父子列为珠系企生之13—14世孙。宋时有罗孝芬,字廷扬,由湘阴木瓜长寿街迁居平江,宋宣和甲辰科进士第三(探花)。官吏部侍郎,后乞外放,任湖北(路)转运使,未至而卒。生兴存,兴世二子,今虹桥、华桥、岑川、喻洞罗氏,皆其分支世系。
其次古罗县所辖各支系因上源已遗失先人嫁接珠公后代名下认祖归宗!

第一章罗氏得姓
  一、罗氏得姓于西周时罗国
  各省罗氏谱多载罗氏得姓起于西周时的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西周初年分封的诸候国,坛姓。后为楚所灭。宋罗元杰《江西大成谱序》云: “吾族世系,出于有熊氏之后祝融公,流传及妘姓,建周封妘匡正公於罗,食采宜城,其后卜土受姓,以国为氏。”。从上例说明三点:
1.罗氏的祖先是以国为姓的。
2.罗氏的祖先是本姓“妘”的。
3.罗氏祖先是周代策封的部族。
  我国族谱所记第一代祖先取姓,“以国为姓”是很普通的一种(还有以地理环境、家族名人为姓的等等)。这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后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因为三代以前,姓和氏是有别的。例如在原始公社时代,如母系社会阶段,古书即有记载。《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母系社会组织是儿女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因为一个女子可以和几个男相爱生子,在古书中如《白虎通》即记古之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古书上常见妇女假借异像,无夫产子之事,如《史记·殷本纪》即记:“三人行浴。见玄乌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姓为女生,为血缘家族性质,氏则每为地理区域性质而生,《左传》有云:“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氏。”故《史记·本纪》各篇所记,均有此种记述,例如在《夏本纪》云:“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即用氏去划分同姓各支系用。故周为功臣封国亦用斯制,《江西大成谱序》云:“武王承烈,无论同宗异姓,凡先世有功德者,悉分茅胙土,世爵世官,侯伯子男,大小七十二国。而我祖匡正公,有功于周,受封于罗,地方五十里,当是时,与隋、勋、鄢、绞数国,为唇齿之邦。”故罗氏一世祖即为坛匡正,分封于罗,改坛姓为罗姓,尊匡正为始祖,长子二世为始姓祖。罗国是春秋小国,也是周武所封。而国名因所封地于罗水,故国号曰“罗”。《初辑罗氏族谱序》云: “至周武王三年(约前1 1世纪),我祖郐公,字匡正,因征宜城有功,晋封子爵,国于宜城,镇守楚北。地在南漳县八十里,有罗水出焉,故国号日“罗”。封“安南罗国公”。
  这里说匡正率领族人,协助周武王征殷是向南出的,即顺汉水南下,攻殷人属国,罗地即今宜城,为南攻楚人要地,故克殷后,武王即封为子爵,建成镇守,立为国,春秋时,更因为东周防楚,升为候,故后被迫迁。
据《罗氏世本序》(佚名):“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今勋县地)之后,分师涉于彭(房县地)、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遂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成徙国枝江。”即前700年时,罗国仍强,能胜楚,败楚鄢水(即鄢国地,今宜城地)。其先,平王东迁时(前764年),亦由15世罗彦和公督军统带一百三十七营官兵拒楚。故16世罗班(彦长子)亦能胜楚军,将屈瑕自缢死,楚怒,故举国迁避楚报复。胜楚是因罗班有谋,与大夫郭伯嘉请戎卢国军袭后,于鄢水合军攻楚也。(见《江西大成谱序》)此役罗班升为候爵,称为“罗候”。传二十世至罗晖,为楚并税,国用太差,二十一世罗缙,贡税入楚,至二十四世万通国亡,家徙襄阳,山居黄龙洞,二十七世利达,世袭被削。二十九世罗文,采地为秦所并。
(据《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订本附二《罗氏源流受氏世次录》、《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等文件)
 二、 罗国究源
 正史记载,罗国以春秋时为盛,但其祖则各地族谱多记源于祝融,妘姓,罗国始祖“安南罗国公”姓妘,与祝融同姓。
  我国族谱始祖多和古代名人、名臣武将,国君帝王相连,即欲说明本族的光荣,用为凝聚和鼓励族人上进心之用,故罗氏亦以国为姓,故定安南罗国公之子为第一代。史家每不相信古史之传说,故民国有“古史辨”一派,言“大禹是一条虫”。以此段历史记载不明,又无考古证据。以当时人类学(包括民族、民俗、社会和文化学等)未兴,才产生这一学派。
  妘匡正为一世祝融61世孙,过程如下。《初辑罗氏族谱序》云:“我社黎公,即祝融氏(黎为颛项子八凯之一卷章长子),颛项帝时为火正,司地,及高辛氏之世,与弟回(即吴回)代为祝融之官,后世以功列王祀,称祝融氏·都于郐。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有祝融圩是也。历唐、虞、夏、商、周五代,处其地者,改称坛姓。”按妘为上古代八大姓之一(郑晓曰: “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赢、姑、姚、坛)(即八个大部族姓,为母系社会残留形态。这样,罗姓祖源即和上古历史联系上了。因为祝融按传说即为颛项帝火正、司地;高辛帝为祝融氏,有封地立国,称为郐(都所在)。而颛项、高辛皆黄帝的后裔,《五帝本纪》云:“高辛于颛项为族子”。“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而“帝颛项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这样,罗氏因妘匡正而与祝融氏相接连,故罗氏祖源为黄帝子孙之一支了。
  具体来说,坛匡正是祝融后妘姓子孙之陇西一支。因《谱序》续说:“妘姓之后,有迁居陇西者。”即周初又从陇西随周朝伐纣而南调的一支人马。与楚为邻,周封妘氏于此防楚也。
  按罗国附近各氏族部落多为随武王征殷的封国。如庸国(竹山)、隋国(随州)、邓国(邓县)、蓼国(固始)等,且多属蛮族,如南面的楚,自称蛮夷,但与罗同祖。
《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高阳……卷章生重黎,为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又“周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当周成王之时,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枝江) “尽与谱记相同,故可与罗祖并用。
  罗氏与楚同祖,亦见于《罗氏世本序》。序云:“罗氏之先,熊姓也,本楚熊绎之后。初封国于襄州宜城。”两说虽同连系到祝融,但姓有差别,即一为坛姓,一为熊姓,故其间考证者殊多,希学者注意焉。如芈(即妳)姓为楚后,称“有熊氏”。而罗姓则以居妘水地,故姓妘,今见《广东豫章书院志》云:“(前八十五世)和伸……与羲氏兄弟,并佐唐帝放勋……迁居坛水之阴,后改姓妘氏。”如是,则罗氏亦可称源为“有熊氏”了。
  总之,罗国以祝融说为主。而亦有以为楚祖被周分封之一支,即罗楚同源、同姓,其后于周封国时,各为子爵,封于群蛮所据地区,分成一小国焉。妘匡正公于周武王九年南征有功,封安南罗国公,十二年灭商,封为子爵立罗子国于宜城,以国为姓,历廿四世,至前565年为楚武王所灭。卅一世凌甫公仕秦复国,前366年复国于罗,旋迁枝江,历时230年,召集宗亲,并辑家谱,上起祝融,下迄匡正,至今二千三百年,97而卒,葬枝江城北。 (前437一前341)
 (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慎靓王元年(前320),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再迁长沙,闻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六十里,亦有罗国城遗迹。殆迁而再迁者欤,今人相传罗姓望出长沙者,此也
西汉罗珠(前245一前155)于前192年谪守九江,成灌婴未竞筑城之功,城在南昌几十里六门。植豫章(樟)于庭前,故南昌城并名豫章。宅于西山。三妻六子,分支演派遍我国东南,撰有“诫子孙训”。寿91,
近代公认的始祖罗珠公是罗氏始祖郐(匡正)公第41世裔孙,豫章罗氏始祖。公元前206年(封建社会),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升迁参军知政,拜相国大司农,为官清廉。继颖阴侯灌婴建成豫章城,即今江西南昌城,《江西通志》记载珠公“有功德于民”。后隐居豫章洪崖,即今南昌新建西山。(采自《罗氏历史文物》汇编)
试问自得姓始祖匡正公至始祖珠公41世之中难道仅存珠公后代存世?仅常识性问题族人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可以先判定咱罗氏部份宗支历代先贤错接嫁接了家族旺支世系属实仅文化认同!并非全部是血缘始祖珠公之脉!
汩罗古罗城昶公系:
    族谱载,先人为古罗城之罗氏后裔,世居古罗城北。自洪武初年迁徙湘民入川,传老祖昶公因迁巴陵(今岳阳)杨树桥。传五代至瑜公,生鏗、铁、钺、铃四子,鏗、钺二公始以故土难忘,仍返旧地,钺公后居楚塘北冲,惟鈇、铃二公仍居巴陵。
    湘阴罗氏族谱(本族原属湘阴县),在明时为乱兵所焚。族贡生省吾公在灰烬中捡得数页,因缮写自迁湘阴祖及汉,唐祖数十代,名曰“湘谱焚余”。康熙时平江与湘阴合修族谱,因将残册及各房分支世系交平江画桥宗祠局,突遭洪水冲毁(传在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宗祠亦毁),湘阴诸族祖,概付湮没。殊砂桥谱又被无赖者窃出。故昶公以前世系,已无从考证矣。
    清道光二年(1822),监生敬宣公字丽藻,主修鏗、钺二公房族谱四卷六册,名曰“湘阴古罗罗氏族谱”,始自昶公。道光二十三年(1843),宝臣、云峰、半樵三公重修谱。光绪十五年(1889),登仕佐郎裕成字春霖,和其富字书圃二公续修谱。民国三十二年(1943),后芬公字收梧,与宗人述勋又续修谱。族谱考证了湘阴、平江等古罗县地之罗氏源流,记有罗氏老祖、古罗城、古罗宗祠、罗氏古迹、唐至清科第仕宦等。2003年,国良、后德、总柏等续修了钺公房谱。长林已倡议和主修鏗公房谱。
    鏗公房今巳传至28代,1600余人;钺公房26代,1200余人。
班派二十字:玉字前有四世:  玉金思文伯,祖大兴启如。承上敬守发,其祥裕后书。
    新班派四十字:世德传声永,英才应运昌。本培枝正茂,源远泽添长。
    孝友恢先绪,经献焕国光。象贤绍秀甫,兰桂愈生香。
鏗公房嗣孙牧梧国光谨题:《湖南通志》和族谱载君用公为罗县人或古罗城人,秦时为铁官,古罗城南之铁罗坪,为其铸铁处。遗子珠公,由二叔祖抚养成人,亦是罗县或古罗城人。江西诸谱则讹传为数百里外之浏阳东乡纯江人。民国中将罗奇出于此支。
古罗城平江画桥祠孝芬公宗支
福建仪贞公宗支
江西崱公宗支
湖南含公宗支
湖南罗宏信罗绍威公宗支
实、袍、恒、邺公宗支
洪德公宗支
铁罗宗支等等应对上源考证宗源真伪:

第二章 罗氏南迁路线考
  罗国为楚所灭,已入战国,为楚所迫,一徙枝江,二徙长沙。三迁豫章,已入汉世。生息繁茂,且已分宗,因国灭于楚,子孙失封,分散于江汉之间,或在襄潭,故不只有豫章之盛也,然襄潭支宗,分布西鄂,豫章支宗则向南迁。地理环境较优,子孙尤盛,为南迁之源。兹分述下。

一、罗凌甫一迁于枝江(前366年)
  罗国迁国记载见《罗氏世本序》,云:“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之后,分师涉于彭、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逐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避楚难也。”即指此次迁国而言。
按《左传》,桓公亦记此事,即鲁桓公十三年前(699),楚庄王假道以伐勋、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罗算楚兵,楚子遂虎视汉东。因是有并吞之意,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持勇自用,轻视罗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人卢戎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奔至荒谷林中,自缢而死。原文云:“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亡。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仑以听刑。”可与《罗氏世本序》相比较。知“世本序”谓“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未为《左传》所记。
  楚报荒谷之耻,是载于《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见《江西罗氏大成谱》)24世万通公时,云:“定王己巳年(前592),楚报荒谷之耻,灭其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圩,山林草野居焉。……宗室散处,长子苍噩失国,逃鄙西,合家一十九口,被楚所杀……苍噩次子,随父隐金瓜圩……27世利达逃散川上……28世世正隐衡川铁炉门……29世学……隐逸山林,茅屋蓬户”。30世罗程政时期,周弱秦强,即已进入战国时期,有才,但隐居楚南鸿洞。今地名罗鸿洞。子凌甫,显王时(前334一前321年)佐秦,封益伯侯,即《左传》称:“周末徙枝江”。修《家乘》,即分《罗氏历史文物汇篇》中的罗乘《凌甫公初辑族谱序》。(该序疑似后人改过)
罗凌甫事据《赖、罗、傅联宗大族谱》载称:“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前366),秦奉献公爵于上卿,封陇西地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故址。”
  而另一说则认为迁枝江在楚文王时,《汉书》注长沙国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即迁楚文王时已有迁枝江之事。故凌甫复国时,枝江已有罗国故址可依。
  按1998年修订《大埔罗氏族谱》中《罗氏世系溯源及播迁概况》一文,亦主此说,该文记称:“楚武王强迫罗人从宜川城迁往丹阳附近之枝江,为楚国修筑新都丹阳城廓;未几楚文王复丹阳迁都郢,离罗遗民住地枝江较近,……复迫彼等迁至汨罗,称长沙国。”此说似由应劭之说伸引而成。
  后,三世守陇(以罗匡正为第一代计,守陇为33代,凌甫孙)即率家属28人,由枝江迁长沙,《罗姓始祖凌甫公自周以来历代谱系》云:“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再迁长沙,闻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六十里,亦有罗国城遗迹。殆迁而再迁者欤,今人相传罗姓望出长沙者,此也。……此后长房茂峻承袭“罗候”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废封建而为郡县,国乃亡。”
  该“谱系”记凌甫公六世罗科屏“仕秦卑都守,历宫御史中丞,七世长孙罗廷荣“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始皇九年,前238),八世长孙复任“二世胡亥间,升光禄大夫,官至参军,转拜进爵舍人。”九世维翰秦二世“职掌九卿,曰号九卿公。”十世君用“仕常德府武陵县令(秦末)……生三子:珍、珠、珏。”珍之后,徙居衡州府,珠之后徙居豫章,珏之后未详,女一日娘。即后代均袭凌甫公地位而成望族。
长沙罗氏由十一世罗珠迁江西而分支。且罗珠一系子孙昌盛,而留长沙一系,世称“襄潭”即襄州及潭州,多分布于湖北、湖南,而南下一支东入江西,即为入粤之源。故“襄潭”一支,据佚名《罗氏世谱序》云:“至周庄王八年(前689),楚文王赀亦徙丹阳,都枝江,号曰丹阳。于是罗又去枝江,徙于长沙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其水曰罗汭,今楚人谓之汨罗江,故子孙从其国名为氏。”直至汉初立长沙国,仍存罗县,可见长沙有罗国历史较长,或凌甫迁枝江时,长沙已有楚文王迁罗子国立于长沙也。
  长沙一支按《罗氏世本序》云:“其在襄潭,有罗怀为汉梁王相,后有蒙,仕蜀至广汉太守,蒙后有宪,当晋时,以守巴东有功,封西鄂候。”东出一支,入豫章,为入粤一系之祖。
  按《罗族考源》以祝融为一世祖计,则匡正立罗国已为61世,凌甫复国南迁枝江为91世.孙守陇徙居长沙为93世,由长沙分豫章为罗珠。第101世,入汉代了。
  如以黄帝为第一世(如《赖、罗、傅联宗大族谱》、《广东豫章书院志》等),则至罗匡正之罗国为65世。至凌甫复国枝江为95世,至守陇迁长沙为97世,至珠迁豫章为105世。

三、罗珠三迁由长沙至南昌(豫章)(前192年)
  《江西罗氏大成谱》载《分迁豫章郡第一世》文称:“始祖罗公,讳珠……君用公次子,郐公(匡正)41世孙,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人。”即由长沙罗君用分出的次子。但《谱系溯源》称: “公为武陵县令君用之遗孤。”君用有三子,和子珍,后代迁衡州府,仍以陇西郡;珠之后,徙居豫章西山,后分豫州郡;珏为三子,后代不详(大成谱)。岩按《大族谱》则珠为“罗氏公谱”中“第40世,天朝公,直翰林学士,生子珠。” 又云:“第41世祖珠,字灵知,号还谟,别号怀汉,高祖时为治粟内史,奉口镇守楚北九江郡。惠帝时,官大司农令,并相国大夫,奉命遂代武将灌婴,带兵三千,来江右继筑新城,环十里,辟六门,告成。国助宝钞五千贯,粮田二千顷。由长沙迁豫章西山,居豫章沟。”
  《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更述“治粟内史至惠帝改称“大司农”,《罗族考源》更记“珠生六子。”《江西罗氏大成谱》记《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更述及“因刚直不容于朝及后出守豫章沟时,蔓植松柏,以示已节,也传今罗汉柏、罗汉松,即公遗名……明万历间,南昌县柏林,置祭田一百卅八号,屋二所,柴山一处,以及因地数段,俱坐落槽坊。其槽坊均系子孙耕种。立户名罗柏宗户,完税纳条兑,除完兑外,余祖仍还柏林宗祠……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祗德、成通,俱傅祖妣所生也。”
  又云:“一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定九江郡,始筑省城十里许,辟六门。至惠帝三年(前192年),大农来守是邦,始毕其功。郡人张文献德之,祀于北山下。”
  又云:“一世传罗为豫章,盖祖怀汉(珠字)于汉时居豫章沟,因筑城之功未毕,公偕郡人张文献、妹婿石固,继其功,无民劳怨,恪守城廓,遂家其地,手植豫章树(今樟树)①于庭前,戊午七年(前183),避诸吕乱,隐于红崖,景帝二年,薨其地,丁亥三年(按景帝二年为前公元155年,三年为前154年)吴王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灭之。亚夫请建置,以九江郡有新城,系灌婴公之所封,大司农珠公所筑,因大农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
按汉高祖即帝位前即命灌婴渡江掠吴地。《汉书.灌婴传》: “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当时江南郡地无城,故灌婴下江南时,即择南昌地建城,为平一说豫树与樟树不同吴越之地的依据,未成北归。罗珠复筑,南昌负江(赣江)临湖(鄱阳),南朝雷次宗已说:“咽握荆淮,翼蔽吴越”,唐王勃亦说:“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县定南昌即此意,为汉豫章郡首县。故名灌婴城或灌城,地即今南昌城东南面,地方志载有十里八十四步周长,六门(南门、松阳、西为卑门、昌门、东北为东门、北门),考古证据为高大夯筑土城。地今称湖坊乡,故罗珠史迹可信,宋苏轼有传,珠亦有留《诫子孙训》。司马光有“像赞”。
罗珠六子:居厚官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为用兵丞相,荫袭大司农;次宣礼,诏书台宗正殿大学士,授中书令;三子成为集贤院大学士;四知正,官同上,五祗德同上,濠州路官政,(据《罗氏大族谱》)故后世有说为官者多宗豫章,即因罗珠世代为官,又有六子,故子孙昌盛,为官分散四方。为豫章一支独秀原因,清广东罗氏族谱亦因名为《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即可为证。
计南昌一脉分派按外省族谱已知有下列各支。分支遍我国东南各省。大致如下:
1.由南昌北支入安徽(安庆一合肥一宿县入山东曲阜一济南)。
2.东北支:南昌一武汉一信阳一许昌一安阳一石家庄一保定一北京。
3.东北支:南昌一上饶一玉山一杭山一绍兴。
4.东南支:南昌一临川一宁化一连城一福州,中途由宁化分支沿汀江由上杭一永定一大埔一兴宁。
5.南支:(1)永丰——吉安——赣县赣州——南雄
(2)临川——南城——广昌
从上可见入南雄是由南昌分两支南下,一由永丰南下,一由临川分派南下,同汇赣州,再过岭入粤之南雄。
但如详细分析则更复杂,即入粤之先,还有曲折的迁徙过程,如入粤前先迁河南省许昌,再直行入粤的。有先入福建宁化,再此南入粤的,还有由赣县东北入宁化,再南入粤的等等。现只谈开篇之情况。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