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罗渡罗氏谱源
罗彬 发布时间:2014-05-05
桑落罗氏重修族谱旧序
夫谱何为而作也哉,盖以人本乎祖敢忘所自始乎,而修之者,仁人孝子之事,由散而之聚者也,吾团隶籍德化县,世居桑落乡,祖贯实南昌县,忠孝乡,守信里,罗舍社,民籍勉仲公之裔也,吾先君素有修谱之志,亦尝有言曰:溯其源乃长沙,祖讳珠公,遵生公,之蕃衍,由振宏公,九洪公,九汉公,九洲公,大宗公,大宁公,至九江,随迁居桑落洲,虽其时之先后不一,要皆兄弟相侬,而爰得我所矣,迨桑落洲崩迁居圻屯异室星散,即生同时居,同方询其讳次,茫无以对,甚且强凌弱众暴寡视至,亲如路人,亦或有之,此皆族谱之未修,故致此耳,苏公云,三世不修谱,下同小人,但其然乎。顺治年间,重修吾团,实际其美,乾隆年间复修因水涝人贫欠费不及,余愧任嗷邑,未获躬囊盛举,是无团子孙,贻憾于我烈祖先公也,凯细故哉犹幸贤明,续纂因旧牒,而焕新规,凡各支各团,而未与著咸必集焉,吾团亦欣欣有喜色,快谱序之,重新而聿观大成后,之名派递增,而先德亦著则是修之为益诚大,而我先人之有志未逮者,于兹亦可少惬素心也,今按籍而考某也,高曾某也,曾元某也何人之递衍生葬爵秩了如指掌,烟户丁口灿若日星,其远而稽也,恩明其近而会也,意美其上而扬,前徽也取,则不远其下,而贻后人也垂裕无疆,昭穆定而奕禩之,长幼尊卑不诚秩匕乎,其有伦哉后之观谱者则知支分派别,而同归人,虽众寡而一致,酌水寻源,均为遵生公一体之后嗣珠祖公一脉之苗裔也,今伯叔兄弟命予为序,予不敢辞爰搜辑遗言,谨继述以陈,五十八世孙秉进
大清乾隆岁次癸未孟冬月 谷旦
外翰第敕授修职郎任瑞州府上高县儒学教论 光表谨撰
此旧序:记载来桑落洲时罗氏家族六大家公公的名字。记载顺治年间和乾隆年间家谱活动情况。
桑落罗氏重修族谱旧序
北辰为星之祖而七政四馀经纬判焉,东岱为山之祖,而千峰万壑支派分焉,人之有祖亦犹星之有北辰山之有东岱也,特是时代既远则先后淆易宗族既繁则纪载易,略上焉而治祖祢,下焉而治子孙,旁焉而治昆弟,使生则恩谊明,殁则邱墓著,近则桑梓之能恭,远则瓜瓞之不失者,皆惟谱是赖谱,之修于家,与史之修于国,事不同而理则一,所系顾不重哉,我族之有谱也,由来旧矣,自汉相司农 珠公副灌婴侯,来洪都筑城濠,植豫章,而家遂居焉,至瑭公而赘柏林遂有柏林,罗氏之称,第思吾团之集也,由基祖伯宁公,至成瑚公,成琏公,成珏公,成玉公,成珍公,兄弟五人,迁九江而随居桑落,自明至今,重修迭迭其中,勋名甲第,代有伟人,旧牒彰彰,无庸赘述,前道光丁未重修之日,吾先君尝嘱余曰,二十年后,愿出明贤续纂出旧牒而焕新规,是余之厚望也,不然恐年湮代远,派别支分,纵旧牒昭然,亦何裨乎,迄今二十馀年矣,所谓上治下治旁治,以及生娶殁葬,皆略而弗备,嗟乎!运会殊而盛衰,莫必兵燹遘而离合,无常莫为之,前美弗彰莫为之后,盛弗传善继善述责有难辞,时与品三公集族而谋曰:水有源故流长,木有本故枝茂,二十馀年,其亲疏若何,其尊卑若何,其年月殁葬若何,欲纲举而目张,必条分而缕晰,命予缵修惟是,新之简编,付之铅椠,所以尊祖敬宗者,在是敦本睦族者,在是教孝教弟者,亦罔不在是见闻而喜怂恿其事,阅数月稿成,嘱予为之叙,因不揣固陋缀数百年,用志简端云。
时维
大清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 季春月 谷旦
珠公六十世孙克礼
罗氏重修族谱旧序
窃思木由本茂,水自源流,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由一本以暨九族,族繁则居散,散则疏,聚则亲,不联何以笃亲,亲之谊哉,我罗氏系本炎皇,锡圭荆土表望豫章分支各省,发祥久远,流泽绵长,忠孝文章,蝉联鹊起,是皆辉煌史册光耀儒林,谱牒昭彰,毋庸赘述,念自支祖伯宁公,徙浔阳之桑落乡,迄今五百馀年矣,国初豫章合修通宗家乘,吾团与襄盛举,后因路远丁繁艰于跋涉,乃于本镇建局重修。自乾隆癸未至同治,戊辰业已叠次续修,历历可考,今又二十馀年,客岁族众公议重修,推余主事,予本学识浅鲜,畏弗胜任,无如宗族大事谊不容辞,是以谨从众议,勉襄盛举阅,数月谱牒告成,爰述前言因以为序。
时维
大清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季春月 谷旦 珠公六十世孙克荣谨撰
罗氏重修新谱序
窃闻木为本茂,水自源流,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欲探本而溯源,舍修谱从何探溯哉,吾族自始祖珠公相汉高祖为大司农治粟内史来江右与副灌婴侯筑江西城,工竣遂家居焉,十三世祖瑭公植柏成林,因有柏林罗氏之称及吾桑落团基祖伯宁公,迁居九江,至成瑚公,成琏公,成珏公,成玉公,成珍公,兄弟五人随迁桑落之段窑,此桑落团之所由来也,桑落乡属江西省德化县非同今日之改归安徽宿松也,尚忠公迁居九江,宪节公迁居封二万家,永学公迁居新洲,永兴公迁居黄梅杨穴镇,姑无论乎何人迁居,皆珠公一脉之传也,不有以联之何从笃亲亲谊哉,所以赣省祠堂,自宋历元屡修通宗,沿至朱明万历年间之续修之迨至满清初年,水涝人贫,路途遥远敛费不及,于是在桑落之段窑设局,重修族谱,道光廿七年,曾祖永雯公照旧设局,老牒而重修,同治七年吾祖福绥公继父老又续,修光绪十七年克荣公主任重修,运梅不接得与纂修,民国七年福衢公担主修,梅复秉马迁之,笔又得缵修,而校阅岁序,匆匆今又二十年矣,开正以来族众开会,咸曰家族旧例,二十年续修一届,若不及时续修,窃恐年荒岁歉,愈延愈远,老成凋谢,同杞宋之无征乎,所幸上下人丁同心努力,照丁派费,兹值工程告竣,嘱余叙余不才何敢遽序,不过就经过之事,实以为序尔,时维
民国二十六年岁次丁丑孟夏月 谷旦
珠公六十四世裔孙运梅鞠躬谨撰
安徽省宿松县洲头汇口桑落洲罗氏宏祖、经祖、历史考证
以罗渡为中心和罗渡周围的罗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只因一九五四年特大洪水冲走全部家谱,剩下几架谱牒,又于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被红卫兵搜剿焚烧付之一炬。因此我罗渡罗氏是在什么年代,从什么地方由什么人迁徙到桑落洲,来干什么事等许多历史情况不能详细了解,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考证。
一、罗氏各房均分别在宏祖、经祖世系下,而宏祖、经祖真正的名字叫什么,没有坟茔、墓碑、没有文字记载,宏祖、经祖来历生殁不清楚。
二、重一公是罗氏在桑落洲基祖,重一公、宗厯公,宗一公谐音,是呼名,也找不到坟茔墓碑。迁祖情况不清楚。
三、传说我罗氏家族里是由江西德化县沙河迁来的,又有说法是从江西瓦屑坝移民的,还有彭圢罗金杨公作序言说是从扬州何垛场迁来的。罗金杨此时年邻七十多岁他家曾管理过宗谱。
四、我族历史属之军籍,军籍就是接受命令而来圈地屯田垦荒的?是搞遭运的?是圈地垦荒还是为军队运粮?说法不一致。
五、我族迁来桑落洲时间概念、是朱洪武问鼎时,还是永乐皇帝二年,这中间有三十六年,时局经历了三个皇帝,朱洪武、朱建文、朱棣。
六、桑落洲罗氏伯泞公和重一公都是基祖,他们能是一个人吗?在桑落洲到江西湖口、彭泽既找不到伯泞公的坟墓,也找不到重一公的坟墓,基祖失考。这才叫悲天!悲天!痛心、痛心!
以上问题实属失谱之因,二十世纪末,我族修家谱,为了考证祖宗流源,派代表到江西沙河老家宗三公后裔处考察,找到一些踪迹,但很不清晰,此次之后我族与沙河罗老屋宗三公一族时有往来,还从他处带来一本族谱首卷。翻阅沙河宗谱,他们前人所写的序言,许多前人笔下叙述他们宗三公后裔与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我便抄录几段,供族中有兴趣的家彦们欣赏。沙河谱是一九九八年第三次再修,老谱是大清朝宣统三年己酉仲冬又修善。
一、沙河谱序叙述他族迁入的历史时间,开篇文是这样记载的:“礼宗迁祖,从其始居而祖之也,其地详,其时尤不容略。我宗三公奉命开垦招受屯义门、四百年来,未修谱牒,或以洪武时人、或以永乐时人今遍采诸大家序,以为宗谱正究一无所凭。余竊帐焉者久之矣!家乘与郡志与国史相表里者也。明志:阅九江志,悉心推究以正之。姑撮其要言之、九江、江洲路陈友谅据之,明师攻城,战斗相持日久,民无决子遗。洪武定鼎时,设衙九江 、军士五千七百名。各以屯坐自食其力,常则守变则征,明太祖所谓养兵百万不费民间粒粟者”。我祖来与其选殆在斯时乎。而编者多狃旧闻,以初年招军,二年招民自永乐始。夫永乐即位于建文帝四年后,其距洪武定鼎之初三十六载矣。(以度地居民招垦)我地传说圈地插标垦荒,情况是一样的。上溯明初直百年所见所闻所传当必有考据,若洪武未曾招垦,则洪武二十四年不应载德化二千六百若干户。若永乐复行招垦,则永乐应不止二千六百若干户。我祖招垦来斯土断以,洪武以始。其非永乐。
(此言亲宗三公十三世孙丰煦作谱序)
宗三公为始基谨子序矣,而问者多谓郡属豫章,分支吉水曷不举其最以序矣。宗三公由吉迁化同伯祖宗一公相宅于义门。
(宗三公十三世孙丰操序)
吾祖自明初受屯田肆籍派衍吉水迁居义门。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宗三公十三世孙丰標序)
会漕运芳午垂济而寝,先严运粮在南时购求前明屯册考,始祖从生之地吉水、宗三公殁声溢母氏殷,居瓦属坝。洪武奉开垦招与其兄宗一、宗二来江洲之白鹤乡、义门坂居焉,厥后宗一谪楚北宗二徒肄民籍。先是族世漕耕未暇谈故缙神之士亦罕,丙午夏暂息漕运。宗三公迁居以来世肄军籍,先考恒实公,外劳漕务,内力农业。
(宗三公十四世孙谓序)
化色自吉水分迁,僅芳兰湖政公,桑落洲伯泞公奉记宗祠,神牌皆在焉。谈按罗祠洁録,又有彭泽县长岭基祖、罗兴一公。意者兴一即馨溢,其即祖宗三公之所自出乎,我不敢知也。不然何讳之同音耶!
(宗三公十四世孙恩科举人绳隆序光绪11年)
始祖宗三公迁化邑,由来远矣!姚祖兴一公偕妣氏殷由吉水濑溪迁居彭泽县。生三子,长宗一公妣氏范,次宗二公妣氏张,宗三公妣氏吴,长与次不知何徒,长三公復由彭泽迁白鹤乡义门坂。
(宗三公十五世孙裕傲序)
“明制军籍谨有编審册,草略具文吾罗氏军籍也”。
我不能肯定的认为我族与江西沙河同一祖流源,但祖上传说,我族是从沙河迁来的沙河谱序上记载的兴一公、宗一公与宗三公是那样直接,我族与宋三公后裔世情多是相似。
一、我族到桑落洲的历史时间洪武定鼎时,设九江衙、军士五千七百名,各以屯田坐响,自食其力,常则宗、变则征养兵百万不费民间粒粟。我族属军家无可制疑。军家以度地居民招垦插标圈地。
二、宗三公随其父兴一公先迁来彭泽,然后再分迁化邑白鹤乡,而我桑落洲古属九江府德化县。宗一公是否此时分迁到楚北的桑落洲。
三、宗一公与宗厯公,重一公谐音属一人,我想就是宗一公。
四、桑落洲伯泞公基祖与沙河宗三公基祖为同族在九江府罗氏宗祠中还有神牌受记奉,桑落洲伯泞公与重一公是同族无疑是一个人值得考察。是江西罗氏四十八团之一桑落洲团无疑问。
五、我族先祖与沙河先祖宗三公同属军军籍,为军队做遭运、族世漕籍、后外务漕运,内务农业。
六、宏祖与经祖一位是军籍屯田,奉令招垦一位是搞漕运为军队运粮,他们是结合者、合作者,他们不是一路人,老人们说宏祖、经祖不是亲兄弟、是结义的罗氏家族兄弟,彭墩金扬公说的是宗历公来自扬州何垛场,是老谱记载的,有他的合理性。老人不会乱说,可以肯定宏祖经祖是二个人,是罗渡罗氏二个世祖。事已六百多年之久矣!说不出谁是漕运祖先,谁又是屯田祖先。经祖房一世祖坟墓在湖口县流泗镇东边的凤凰山罗家峦最高处。
桑落洲是一个古老的地名,长江在这里是从什么年代冲出一塊美丽的绿洲。这里曾经也是古战场,东晋时代就有人居住,但她真正被人看重有开发价值,是在大明朝朱洪武皇帝,是他派了许多军队到这里屯田围地垦荒。康茂才将军就率军民筑起了一道防湖大隄,名《康公隄》,罗家就是其中之一,一路来的还有宗家、桂家、程家、韦家等等。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罗家人丁最兴旺、家族最繁荣、家声最善美,这就是说宏祖、经祖立下的家规好,倡导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传统好。近年来,我族与江西九江沙河联系认祖来往密切,和全国罗氏宗亲会联系,参与罗氏全国通谱修纂,全国罗氏宗亲会已接纳我安徽宿松罗渡宏祖、经祖世系,罗渡罗氏在2002年在罗渡村修建了“忠孝园”全族裔孙共同商议建园立碑,将列祖列宗名讳亲书于其上祈慰先祖上天之灵,宏祖、经祖世系参显考之灵光,虽未尽慎终之祭礼,从此备表追远之徽忱。
重其祖者溯其由来,我写下的考证只是一点记述浅言,而祖德流芳绵延,必有其源,来去深远。
珠公六十七世裔孙 罗彬
(立本堂)
九江沙河县白鹤乡义门坂立本堂谱序
编 派
支分见异派衍从同十六字订自先人二十字,订自先人二十字,酌以众议大方转世句,为一字之增,旧本仍前诗,符四美之具。
大德其克修 乃以致百顺
世泽方绵长 家声益远振
原 派
宗原木仲秀,景致良衣维,万裔豊隆裕,大德其克修,乃以致百顺,世泽方绵长,家声益远振。
铁丫庙原派:
宗原榖洪秀,道本天尚文,光士德正秉,
兴克永福亨,运至通明学、时来起发登。
会省重修原派:
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重修增派:
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厯朝荣甲第,百代萃冠裳,
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云礽同绍述,废衍发麟祥。
省祠后新编序派:
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家祥。
本堂原派并曾省重修原派:
会省派: 盛应实用君 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
义门坂派: 宗原 本仲秀景致,良衣维万衣
铁丫庙: 宗原 榖洪秀道本,天商文光士
会省派: 秉兴克允福 亨運会时来 贤嗣序昭穆
义门坂派: 丰隆裕 大德 其克修乃以 致万顺世泽
铁丫庙: 德正秉兴克永后享運至通明学时来
会省派: 富有本日新 德业世常録
义门坂派: 方绵长 家声 益远振
铁丫庙: 起发登
注:本堂原派第三七两代均载单名无法改正派字
省祠后新编序派,第二十个良字及第三十一个宗与本堂老派有忌讳后来运用应以重修增派的第二十个裳字及第三十一个云字另取派号。
序
礼宗迁祖从其始居而祖之也,其地详其时,尤不容略,我宗三公,奉開垦诏受屯羲门,四百年来,未修谱牒或以为洪武时人,或以为永乐时人,今遍采大在家序,以为宗谱正究一无确憑余竊怅焉者久之矣!家乘与郡志与国史相表里者也,家乘于郡志,郡志之起例多源于家谱。明纪阅九江志,悉心推究以姑撮其要言之,九江志江州路陈友谅据之,明师攻城,战斗相持日久,民无子遗,洪武定鼎始设衙,九江军士五千七百各以屯坐饷,自食其力,常则守,变则征,明太祖所谓养兵百万不费民间粒粟者。 我祖来与其选殆在斯时乎。而论者多狃旧闻,以初年招军,二年招民,自永乐始,夫永乐即位于建文四年后,其距洪武定鼎之初,三十六载矣!
江洲平定已四十寒暑,先是明祖于至正二十一年辛丑,攻友谅,拨江州,遂略,定建饶、袁、吉等处,因改龙兴路为洪都府,越二年癸卯,友谅侵洪都,明祖督师救之,大战鄱阳湖,友谅死,又一年甲辰,其子陈理降,湖广江西平,江州非旧战地,越四年,戊申洪武乃改元焉。律以度地居民招垦,况江州改为九江府去建康之地为册,年荒废之区纷争则视若咽喉,唯承平则弃如毛发,有是事耶,且又不然,上溯明初直一百年事所见、所闻、所传、闻当必有考据,若洪武未曾招垦,则洪武二十四年,不应载德化二千六百若干户,若永乐后行招垦则永乐十年,应不止二千八百若干户,此其说不合,人易晓与然则我祖招集来斯土断以洪武年为始。
其非永乐,明甚修谱者举其所重念祖者溯其由来,余年七旬,馀一瓣芹香幸世其叨先祖勤劳忠厚之遗泽以绵延至今者岂浅鲜哉,遥遥数典敢或忘诸。
宗三公十三世孙邑交庠丰煦谨撰
重修族谱序
族之谱创修距今四十年矣,绳于时甫逰庠犹忆集议纂修者,先叔明经剑峰公也。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氏族尚矣,周初封妘姓之后,于罗以国为姓,罗氏之族徧天下,其后自宜城以长沙,秦有武陵令君用生子珠,号怀汉,仕西汉为大农令佐颖阴候灌婴筑城豫章豫章之有罗自此始。晋有尚书拜散骑常侍含公,梁有隐士中慕大夫望公,陈有勅赠孝子元斡公,清徽阁大学士颖公,南唐有追封理学仁节中庸公,仁俭诚明公,迨炎宋之兴忠畸士,理学名篇下逮孝妇贤媛萃于一门卓然寿乾坤光日月者,惟吉水为最真,崇祀文庙如仲素讳从彦公,学者称豫章先生,直接洛闽一脉此晦翁,所谓潜思力行,任重诣极者也。俎豆其间点公,亦其亚也,讫明之世如一峰圭峰整巷念巷寅巷性巷维升维德诸鉅公,类皆上荷孔孟之传下衍程朱之绪,后先辉映,岂不伟欤。化邑自吉水分迁,芳兰湖政公,桑落州伯泞公,奉祀宗祠神牌皆在焉。绳谨按罗氏祠志录,又有彭泽县长岭基祖罗兴一公,意者兴一公,兴一即馨溢其即迁祖宗三公之所自出乎,我不敢知也,不然何讳之同耶。详阅万厯间,良栋公记孝志字书剥落,丙载鼻祖兴一妣氏殷则明,甚确甚记,读书为人后不禁孝思油然而生,先灵有知,益滋数典而忘之惧已,掷更有说焉,谱犹史也,史记先朝贯录,谱统厯代源流,自世本著于汉家,作者代兴瓜藤沗列雁行其义,至欧苏而已,俻然不过尚门弟耀簪缨,亦鸟覩世泽绵匕节义,文章之可贵哉,方宗一公偕吴孺人之肇族于斯也。越六七传而不显于世,以漕艘故丰于财,田连阡陌,则徃匕有之以士兼农书声渐起盖至明季而阀阅始宏计自梓公而下凡八易世胶庠绤绎科第翱翔,剑峰公序已详哉,其言之溯丙午至今,继匕承匕族之棣于化邑白鹤乡者,倍炽而昌列宫者,二十三人,食廪饩者八人,明经五人,中拨萃科者二人,入国博受吏职军功保举五品衔不下廿馀人,捷乡试者三人,成进士二人,庶吉士一人,履州县任者三人,司教铎者一人,蓝翎二花翎一,此皆四十年中,祖荫宗风积之,弥火而发之,弥光亦良由我国朝登崇,儒术蔚起人文咸沐。
圣天子教泽涵濡之治故,虽迭经兵燹粤匪既平回氛,扰卒不难于中外绥和痏渐苏之际伤,有以挽回元气使之从容。厌铁彬匕乎。习诗礼而化,弦歌者益大以张也,永叔有言,三世不修谱以不孝论,岁丙子绳奉妣熊太孺人之讳,读礼未暇先叔封翁,宝崖公,有重修之议,而不遂其志,迄而来四百馀年,半蚀于风雨,河山几不克成之,举而剑峰公卒能集议创修家乘之果为难也,是役也仿伯有亭,董其事而经理谱稿,则二三英俊及诸君子之力,尤多绳沗膺铅铎倦满晋省乞假旋里亦适乐观其成,着夫远扬祖德,近迓神庥,上图报国之思下思造家之福,则尤于同族,之后世子孙有厚幸也夫。
宗三公十四世孙己未 恩科举人以教论补授广信府铅山县训导绳隆敬撰光绪十一年岁官乙酉十月吉日新刊
序
祧祖兴一公偕妣氏殷,由吉水獭诶迁居彭泽县,生子三、长宗一妣氏范,次宗二、妣氏张、三宗三妣氏吴、长与次不知何徙。而宗三公由彭邑转迁白鹤乡义门坂即我三大房支祖所自出也。公之来兹土也距今四百馀年矣,其为人行事,始终皆不可考。但择地而居,为子孙计者,其识诚过人。远矣,上有传公山,以为保障,下有云台山,以为锱鍮地土广而阔之,为良田则衣食便,启之为华宇则分,徙便故其后不数传而或迁新屋,或迁祥云或迁社湾,暨齐伴岭石门窊里,筹处先后不一,而皆未出其乡,此地益公之逆料其后裔繁昌,非此地不足以处也,然人丁之盛惟我大房为最,而科名甲第,又我大房于此,其艰我房计自前明良梓公而下,列膠庠者仅五六人,其积学未售者不下十数人,意者祖荫之有偏欤而究之,阴阳鼓汤之气,聚之则有馀,散之则不足,合什百人之气,而生一人,才思英敏仕路所以多显通,否则禀受薄而遭。
祖宗纵有英灵,而富贵福泽亦有爱护之,力所不能及者,虽然物无盛而不衰,天无徃而不复,桑田沧海千古同,悲士君子不患功名不就,特患学问未深,慈感于家乘,重修吾亦得与闻其事,不揣谫陋聊抒数言,于简端翘首而望,夫异质奇资刻苦力学,以上乘祖泽者。
宗三公十五世孙邑文庠裕璈敬撰
宿松县五里牌楼称叶罗陈罗氏谱序
老 派
永法肇思秉
倬锦绮帏应
新 派
万士大景汝 先咸遵忠厚
仁政民安乐 旭晖艳艶添
祖德沛芳盛 宗功锡福延
贤良光国策 孝友本家传
克绳前武志 昌炽自长年
序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邑之志其,编纂宜详核不宜亢,烦宜谨严,不宜疏略,大约世系,则有表,邱垄则有图,体例分明,斯宗派本支,乃得了如指掌,秉笔者非可以苟且从事也,罗姓为邑中右族,自明迄今,科第仕宦代不乏人,若迪皋先生以孝廉宰湖广,湘阴政绩详载,楚南名宦传壮节公由进士历任守令皆有循声,游陆司道开府浙江遭逢寇难委身殉城赐卹予追敕建专祠,生荣死哀具列国史,予当阅其合修宗谱,贰公一系出陈,一系出叶,罗皆非其本姓,盖其先世当洪武时,自江右迁松,入赘罗翁永兴之家为婚,罗翁无嗣,即世后两婿仍其籍不改,故邑可所称陈罗,叶罗者,皆以永兴公为始祖焉,永兴公有兄永镇公,前列三代,有明嘉靖时,旧稿尚存,镇公之下子孙亦甚繁衍,奈多徒居蕲六,及秦豫远省,居松守旧庐服先畴者今不过数百人,其秀而文者业肄诗书,其朴而愿者躬勤稼穑,若顽更不知礼教惰游不治生产者,盖无有也,前此谱牒之修在,嘉庆甲戌年,距今已六十有六载,泽藩昆弟与予,居同里干深,惧代远年湮较久而难以详序也,爰绊族众集资缮稿,而身任纂修,不辞劳瘁,是诚不愧孝子慈孙之用心者矣,予窃见泽藩昆仲壎篪翁,和其师友多邑中贤达,历试郡县,并有声,士林中赏授例入成均,屡应举省闱,虽哲淹滞名场,然其才皆卓壮不羁可信其终不久居人下也,异时得志,并辔联鏣与迪皋犖节,二公先后辉映,为邦家光,则罗氏之发祥,方兴未艾,尚期勉乎哉,即以今兹诸事之修卜之也,因告成将付剞劂而请序,于予予不能以不文辞为最,述其要以应之。
时
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孟冬月 谷旦
署理池州府建德县训导岁贡生
叙
时甲申春,罗君百美卜居程庐,距予舍最近,一出游即会,见百美性好客,每一会见辄煮名留话,家常事辞婉意恭,久之稍洽往来者屡时,以花晨月夕,饮酒言欢,酒酣兴狂,作诗互答,百美诗成,敏而达,宜而曲文而博所谓心花怒发,绣外而锦在于中者也,佘甚爱之,遂交以深,后屡出诗辞以阅,屈指不纪其数,是要水月镜花供余讽咏不倦,其间更有感慨时,命寓意甚深,耐人探索无究者予,每拊膺太息曰:君盖不得志,于时者也,以君之诗才,君之诗学,君之诗性,与情即缙绅先生,不过是焉。余偿家居与君赋诗赠答,不可胜数,自壬寅岁予馆于估亩山,离家甚远,君于是岁,亦迁于程氏中屋,距予含不近,自是予与君会见偿疏,於兹三年矣,今五月五日予自馆回,心切慕君,越明日,造庐请见,而君又远出,内子闻之知,予以慕君来也,出见令子鸡沗以留予,遂步君书室,靓君书籍架满筐盈,三年中所作诗辞,美不胜赏,有顷令子永锡捧图谱序草稿呈阅,余观谱中世系,照然不足为异,及细观谱序,成文而不乱,节短而音古,爰为令子告曰:尔父之才、尔父之学、尔父之性与情不特为诗中人也,即明经学士其笔不过如是,惜乎!不得志于时,竟布衣老耳,令子廼前席而请曰先生诚予父之知己也,曷为文实为予父序,予因授笔疾书冀附君家谱,末俾百世后,知余与君交,原不在怀酒中也。
雍正二年岁次甲辰满月朔日 谷旦 月峰邑庠生
张来聘季观氏谨序
旧 谱 序
甲午秋罗迪皋先生就选都门兴余同馆共餐晨,夕无间盤恒数月,每先生诗句文章一字一珠,居然买董如醉,我于春风中命儿辈受业门下,以师事之从游,期年儿辈能以古峭之筆,运奥折之思,遂不禁胃然叹曰,南国文人迪皋为最,越明年,丁酉先生,荣任湖湘祖饯之后,留连难置適庚子岁馀奉。
天子命典试西江,遣价至湘代候兴居修舊好也先生不弃余鄙陋遂出乎稿,家乘付余阅之,并求其序,余考迪皋先生,始祖讳法宾公本姓陈,兴叶氏始祖世禄公,自西江迁松同赘罗门遂顶其役而以罗为号,二公情好甚笃谊若弟昆,自是而后依序命名,联修谱牒先生家乘,言之详矣,毋庸缕述夫家之有谱也,上以尊祖考,下以睦宗族,虽远近异其世亲疏,殊其等是本源,则一非才学兼优者,鸟足以语此今先生当水陆交冲之地鞅掌簿书席不暇暖,猶採辑家乘,叙其源委,毫无遗漏,尊卑有等,长幼有序,而且邱垅有據,碑园画有稽俾数千百之系绪了如指掌,是先生之才,足以抚百裹而有馀,先生之学足以冠江左无愧,不减晋之君章昭谏,宋之春伯经世,明之整一峰诸人之才学也,士君子诗书谈道建功立业,莫急于承祖宗之兆,启子绪异日文分派远
而按谱以指然而明之经天,江河之行地是则迪翁先生之家谱。
罗陈氏重修宗谱序
合族肇自西江鄱阳之瓦屑坝,派衍义门陈氏有明洪武三年我祖法实公、兴叶祖世禄公迁居松土、并赘罗,因改氏,二公情好甚笃名,则姻娅实同弟昆,自时厥后我姓即以法实公为始祖,叶姓即以世禄公为始祖,若子若孙辅车相依,唇齿相顧。绵绵延延于今有十馀世矣。顧非有谱以联属之,则远近尊卑亲疏无由暸如指掌,而谱不更世而重修,则舛错遗忘,有谱究等于无谱。乾隆甲子年纂辑家乘,叶陈合修,世虽别而派不别,宗不同而姓则同,既不贻彼此紊乱之尤文不失先人联属之意,是敬宗收族,洵大有赖于斯谱焉但甲子至今,历年所生者五十馀,叶姓人丁殷繁,已不啻数十倍我姓,虽视叶祖子孙,亦多至倍徒令不合志,重辑后,虽欲辑之,而不能者其不能者其何以慰二祖之心于九原耶,客岁春叶陈两姓诸人,倡议重修宗谱量力捐输共识襄力厥成遂延摔人日夕镌刊搜寻较阅竭数月之力而谱始告竣焉于由今日以逆溯当初,数百馀年,而情好如故,视夫常人之家,或一门而各著宗谱庆,吊不相及觌面不相知何啻霄壤,将和气致祥,迓天庥,而邀祖荫,两姓竞爽光耀门闾,又不苐目前之势望也,岂不可预卜也哉。
大清嘉庆四年岁次己未仲秋月 谷旦
罗陈氏合族公撰
旧修宗谱序
尝思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王者尊祖配天,其义最深,其礼最隆,非士席所敢议,然水源木本之,思则一也,不有以探本溯源,则上不知所自,下无以联其情,自周礼有小史太史,世掌辨宗收族而谱义,肇厥后庐陵,眉山,为例,以追世报本,而谱事盛,谱者所以序昭穆,辨尊卑,别族属,同爱敬,探本溯源,典至重也,予族本姓叶,明洪武三年,始祖守礼公,与陈祖正安公,自鄱阳奉文迁松,同赘罗门,承罗永兴公,后因以为氏至今仍焉,始祖之迁松也,迄今十有六世,三百余年,时势变迁,家乘昔有残,缺溯自始祖以抵高曾其间,或缺祖考之字号或亡妣氏之姓名或失生殁之月日或讹先后之次序,为子若孙者,能不心焉,憾之间尝於举业暇搜罗遗编手录成帙以待考订,而付之梓,岁戊子犾登乡薦比上过通都大邑,凡遇缙绅先生辈,莫不留心访察,探索西江派系,以为修谱大成,计韵不可得,歴乙卯秋得选西江令窃心焉,喜曰:西江乃予祖故居,予方得溯源本,以上追始祖,所自出家谱之成,端赖於斯讵意,丁慈母艰而愿又不果鸣呼予族之谱,其可得而成耶,其不可得而成耶,是皆未可知也,夫贻厥孙谋者祖宗之继志述事者,子孙之道,余既不得上溯南阳之派,以追世报本,又不能序豫章之系,以辨宗收族,揆诸本衷能无遗憾洵乎,宣圣之言曰: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爰於读礼之余,翻阅舊本重加考订,纂缉世系立派,编图凡表年纪事,名讳生殁月日寿考,葬娶子女莫不详加纪载,俾后世子孙开卷瞭然,知若者亲若者踈,若者大,宗若者小,宗咸知水源木本之义,各怀敬宗收族之心,忠厚承先,诗书启后,家敦孝友,户尚廉隅,则亲亲长长之风恕乎其遍於通族间矣!由是而上溯豫章之系,更上溯南阳之派,是则予之所厚望于继起者
时
乾隆元年岁在丙辰大章正阴月
十三世孙举人考选中书改授江西广信府
兴安县知县大衍谨撰
宿松世义堂
世义堂
宗 派
顺添金安瑛,福堂育一仲。
日文德圣佳,接盛傅宗泽。
支大本光昌,芳名表华国。
忠厚启箕裘,世代永为则。
首 序
尝思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有史而当代之事功,乃著家有谱而一姓之世系以昭,宗谱之维系,纂重矣,为人子孙者,欲鸠工剞劂,敢不敬以从事哉。稽我祖始自山东登州府,抬远县,六林村,大罗湾再公与二子荣贵富贵迁徙江西南昌县王家村,迩时村邻王化豪侠好义相为密,友公无嗣因以其女交娘配荣贵,为招郎婿,荣生三子,长青秀,次松柏,三顺列但交娘欲留青秀承王嗣,松柏顺列承罗嗣,而王村者即三公之所讬迹而错居者也,厥后族属繁衍,名登仕籍代亦有人,分迁居处指不胜屈,惟顺列公至明,则卜居宿邑,焉是顺列公为宿之始祖也,顺公辞世塟城门冲,妣田氏服娘葬乱葬岗,向载世表续又卜宅龙湖坂,大湾岭,至今厥嗣云兴继述先志,斯其世数日远矣,子孙渐盛矣,第世远则易忘,人繁则易蔬,倘弗敬以联之,而亲收之不几视合族同宗如路人哉,古之人敬宗收族,合同本源者有由然也,兹值龙湖坂二股有志修辑同属祖裔者,能不黾勉附后乎,稽始祖之,肇基考近祖之,似续志同胞之,友爱记高祖之,贻谋书名书字序齿序贤,无不详,审而确校庶,稽祖功宗德昭,兹来许子姓昭穆,皎然不紊,自兹以往凡我同族劝而勉之,是前人之所缺憾,于终身者今可慰之于一旦而后人之览,谱者皆欣然而笃,视爱之谊矣,是为序。
时
嘉庆五年庚申岁仲秋月 谷旦
序
竊闻以天地之心,为心者无不爱之民物,以父母之心为心者,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者,无不睦之族人,而族人所由睦者,断非谱不为功,罗自含公至顺公其徙处指不胜计,惟顺公则迁宿始居邑市,復龙湖坂,越安五公居上岸鸟林嘴,仲甫公居金毕岭,交达公迁五里庄桂家枫,仲玉公居东林寨,豆溪庄,矮脚峦,一龙公居火烬山,交胜公居鉴山,仲璧公居巢林嘴,螽羽揖椒实,蕃子孙绳绳是其后嗣也,兹者人丁繁衍,居止星散,二股公议修辑,上有以明祖宗之功德,下有以示子孙之来由于不敏兴各股族长同核数月,而某公徙某地,某支系某祖沂其流,溯其源逐一而志之,是为序。
嘉庆五年庚申岁仲秋月 明万谨识
豫章郡罗渡罗氏宏祖、经祖支系
四修罗氏宗谱前言
我们罗姓,是于明朝永乐二年岁次甲申即公元一四零四年,由九江的沙河迁来此地——当时称九江府德化县桑落洲罗家渡,算来已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共有二十三世。
听老年人说:基始祖重一公奉命来此插标圈地,垦荒建圩,算为军家。同时来的有桂家、宗家、琚家,其余的姓就是民家,我们祖先有不少人搞漕运。族人多系船民,专运官粮,船队从官港出发,经洲头出江,所以我地叫罗家渡。
我族宗谱,原定每二十年修一次,最长不超过三十年。上届宗谱,是民国三十年即公元一九四一年,由运钧公负责修纂的,迄今已五十年了。这五十年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人口繁衍快,全族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六男丁,迁徙户数多。因灾荒迁徙外地和分配在外地工作的共有二十二户。随着大学生的增多而迁徙的会越来越多。因此重修宗谱是非常必要的。如再拖延三年五年,老一辈又有不少人相继作古,热心于这类公益事的人更难找了。十年二十年后,再想修也无法修了,想续也续不起来了。那时子孙想继承祖业,不知祖为何人,想祭祖先,不知祖坟在何处,也分不清谁是叔父,谁是侄,辨不出谁是祖父谁是孙,更不知谁亲谁疏……这成何体统,成何家族,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要把这一届宗谱修好,这样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然将要遭到后人的唾骂,也无面目见先人于地下了。首先感觉到宗谱非修不可的,是正江、正义二人,他们早年就在族人中倡导重修宗谱。
我族宗谱共八卷,其中内容是:第一卷是图和序,其余是表。第二卷是大字派,前十代,世系表。第三四五卷是大字派后五代即本一德启昌世系表。第六七八卷是昌字派后五代即隆清正传家世系表。总共有二十架册由各房妥善保管,大部份谱牒,一九五四年被百年未见的洪水冲走了,剩下的少数儿架,一九六六年又被史无前例的烈火烧毁了。悲天,悲天,痛心,痛心。修家谱是为了追念宗功祖德,是表示“木本水源”的意思。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将要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痛心,痛心,悲天,悲天。这个损失是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个罪过是难以宽恕的罪过,罗氏这么多子孙却无能力保留一架完整的谱牒,将愧对祖先,愧对后人。
后来大玺房玉山公家献出两本旧谱,即第六七卷是整个宏祖和经祖之大俊大伟房昌字后派世系表,大犹房木保又献出两本,即第五卷八卷,是经祖的金坝李营大字后派世系表和经祖其余各房昌字后派世系表,真是喜出望外。这是不幸中之大幸,有了这几本残谱,各房昌字后派齐全了,新丁可以从此往下续,可以世世代代续下去,愿我子孙发达,家道兴隆。
早年江西各地修谱,正江、正义也就有这个想法,于是在一九八七年清明前邀各房人在同一天去湖口扫墓,在祖坟山上研究修谱一事。大家都同意修。下半年在上罗渡传虎家开第一次会。到会的共有二十多人,在会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并研究了收费问题、印刷问题,还推选了正选,传初、益民、正庭、正文五人负责编修,紧接着在中罗渡隆钟公家开了第二次会议。研讨了编造新谱稿子和其它问题……后因棉花减产经费困难,就搁下来了。此后特别是去冬今春,正江、正义利用雨天黑夜奔走于大东瓜洲与七百户营之间,征求意见,作动员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为了寻根究源而走访老前辈,找老谱……正江可以说心力交瘁,益民年近八旬,傅初身患重病,也积极参与其事。传初曾一度病危也昏迷中还念叨着谱情,先是正江、玉斯、傅宣到泥塘本家查看老谱,后由傅初从程营借来两本罗氏新谱,傅水又从新港借来两本罗氏新谱,经过仔细查阅,所获资料不够齐全,最后正江、正庭专程到九江沙河老家,先后走访了罗家大屋,罗家中门,罗家牌楼,倪家河丁田坂罗家。在这四处翻阅了不同式样的两种谱牒,并冒雨田罗中门的罗其琦带领上山晋谒祖茔,拜读碑文。这次收获不小,所获资料解决了一些疑难问题。但是还不够理想,首先是重一公只知道他的父辈叫良摸,其它均未查清……
对残谱的补救方法,原拟从同姓宗谱,祖宗牌位(用木雕的)墓碑和老年人口传,几方面寻找,然而谱上资料太少,牌位不存在,墓碑本来不多又遭破坏,现存无几,有些无派名也无法确定他的派辈,老年人能了解一些。但只局限于他本房的德启几代,因此昌字派以前的世系表无法编造了。我们也曾排了一个世系表,可惜有头无尾,有尾无头,不但无生殁年月,也弄不清它的纵横关系,所以干脆不用了。
鲁国祭器之不守,圣人唯独为之兴叹,杞宋文献之无征,春秋也只深致其讥。今天我们情况与此相同,那又有何办法,同时纵观历史,也不必追溯得很远很远,商朝的始祖是契,周朝的始祖是稷,而不是更远的某某,我们又何必追得太远呢。如果沿流追溯我们整个汉族人的一世祖,都是炎帝,黄帝,谁又能一代一代地数到今天呢。
这次重修宗谱,是经过三四年的筹备,几个月的紧经工作,现已全部竣工,共印了四十四架,按红丁分配,兼雇红丁少与居住分散时某些支房,各房有专人保管,谨收珍藏,不得遗失,管谱人员名单和谱号见后表。
第四十四号谱保管,八海樵他是这次合修的大谋公房的负责人。
这次重修宗谱难度大,问题多,谱牒残缺,人心不齐,经验不足,经费拮据……但能如期完工,主要由于外族新谱相继告竣,本族老人关怀谱牒心切,促使办事人员下决定心排除困难而完成的。
值此谱成之时,我们十分高兴,全族人十分高兴,我们可以欣慰的敬告祖先在天之灵,我们没有忘祖了,我们罗氏子孙是永远不会忘祖的,烈祖烈宗放心吧,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告戒后人,你们应该做到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团结乡邻,遵纪守法,勤耕苦读,为振兴中华和丕振家声而努力奋斗。
愿我子孙发达 家道兴隆
倡修:正江、正义
编修:传初、家声、传早、正庭
罗渡罗氏宏祖、经祖支系五修族谱前言
公元二○一○年的清明节,我罗渡罗氏家族各房代表赴江西湖口祭祖事后在复兴会议协商决定:罗渡罗氏宗谱第五次重修家谱。这次重修家谱,全族男女老幼齐资合力,怀着敬宗收族之心,爱国友亲之情,向列祖列宗改祭,表白我罗氏家族紧跟时代,男女一样,登记入谱,决心把这次谱牒修好,争取达到一流谱牒的水平。
谯国家声远,豫章世泽长。上溯五千年,下盖九大洲,我罗氏家族乃国之名宗,世之望族,源出自黄帝有熊氏,以国名为姓。原始社会初期,有以编织罗网捕捉鸟雀为生的部落,叫罗部落。这就是罗姓的最初先民,在谁国,为颛项帝的后代。周武五九年,罗姓的祖先有一位叫“匡正”的奉命征南有功,封为安南罗国公,他的儿子袭父爵于罗,便以国名为姓。后代就奉“匡正”为罗姓始祖。
周朝开国之初的罗子国,春秋时期,罗国是楚国的附庸,隶属于襄阳之宜城,到了秦朝由宜城迁到长沙。
秦武陵令罗君用督运官铁,淹死在洞庭湖。他的女与弟寻尸不获,一同投湖自殁。君用丢下个未成年的孩儿,即是今天我豫章望族称为始祖的珠公。珠仕汉高祖为管粮食的官。后为相国大司农,(即现代的农业部长)。珠公有六个儿子,长子居厚,汉武帝时接替了大司农。到了晋朝,企生公重义轻生,身亡晋难。遵生公有慈云罩体,孝感天神。到了唐代,罗袍公好善乐施,罗颖公通今博古。到了宋代理学家第二代传人罗从彦,人称“豫章先生”,为此我罗渡罗氏宗祠对联是:“汉相司农裔,宋儒理学家”。
我罗渡和罗渡周围的子孙,均属重一公之后裔,这是上届谱牒中注明的。其祖籍在九江沙河,源出豫章,我家族称珠公始祖,称重一公为墓祖。
谱牒介绍,清朝顺治年间,全江西省统修了大成宗谱,清朝康熙年间,江西建省城大宗祠于洪都西大街,清朝乾隆年间又会四十八团统修了一次宗谱,江西统派就是这次开始使用的。这个统派我们称之为“通宗派”,这就是《两江国楚?珠公始祖》。
桑落洲罗氏为豫章四十八团之一,桑落团堂号为“伯泞堂”,桑落伯泞堂是祖传下来的,上届谱牒设有作祥细的文字记载。
我罗渡罗氏自大明朝洪武问鼎即洪武年1368年,巨今已有633年历史,上一届谱序记述我罗渡,罗氏墓祖是于明朝永乐二年,由江西沙河迁来以地,这是把我族说成是从沙河分支过来的。我基祖重一公是奉命来此插标圈地,垦荒建圩,作为军家,各以屯田坐响,自食其力,常则守变则征,这就是在洪武问鼎初,从江西瓦屑坝屠迁过来的。查到《中国移民史》称洪武年间,迁入安庆府的江西饶州府籍,九江府籍的移民约二十七万人。其中宿松、潜山、桐城移民居多,《宿松县志》载我县二百五十六个氏族中,一百八十二个是明朝初迁入的。朱洪武非常重视农业,在位时普查人口,均平赋役,倡农扶桑,兴修水利,移民垦荒,积粮备战,制《大明律》使国家非常兴旺。述此以补正我基祖奉命来桑落州插标圈地起家创业的历史。
民国三十年,即公元一九四一年,由运均公负责修纂的家谱。当时也只有二十架册。一九五四年被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冲走,所剩无几,仅有罗渡、金坝、李营各一架册,新中国成立初,家谱视为封建时代的产物,一段时期内,无人问津,罗渡罗氏也遭到压抑。空前的文革,大破四旧,罗氏所剩几架册谱牒,被毁于一炬,所以说是悲天,悲天,痛心,痛心!上届谱牒之所以未说明此事,诸君共知其中原委。
改革开放之后政策昌明。各地、各家族根据几十年人口迁出,迁入,出生,死亡的变化状况,偷偷兴起整理家谱,编修谱牒,我族先贤也不干落后,老一辈正江、正义首倡于一九八七年开会,推选了正选、傅初、益民、正庭、应文五人负责编修,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前辈,到江西沙河、彭泽、安徽本地走访了许多处,吃了不少苦,可以说是心力交瘁,尤其是傅初老人处在病危之时,昏迷之中,还念念不忘家谱进度情况,对修编事宜如此关心备至,真令人感慨万分。经过四年的努力,依据玉山公和木保公提供的幸存老谱尾部作范本,经各房加生减殁,祥细修改一套五卷罗氏家谱总称出世了,整个家族喜出望外!这回我罗渡罗氏几经沧桑风雨,终于有了族谱。罗氏家谱共印四十四架册,分发各房管理。然而,这次修谱,是在文革之后,还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暗箱操作,难免有这样和那样的错漏,更加上老谱的前部分完全散失,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和时代遗留下来的,也有待于后人修正。应该说有这么一册谱,就是一个很大的欣慰。
公元2001年8月,我罗氏家族各房代表开会合族裔孙共同商议进行一次寻根问祖活动,由传梅、家宝、传宜、磊生、罗彬等负责,各大房齐心协力跋山涉水,究房族之始末,追本溯源,把查出来的列祖列宗隆字派以上的上届谱牒上没有记载的祖先,修建“忠孝园”敬书名讳于其上,这一创举,受到了其它家族的赞颂,我族也弥补家谱的不足之处,也为这届修谱提供了依据。罗氏忠孝园志为罗氏家谱的完善,取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忠孝园的许多资料,将永远载入罗氏的谱牒之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罗氏家族先后在广州和福州修纂全国罗氏国谱,我族概不落后,先与广州联系,各大房积极订购并迎回国谱。与福州再次联系,并将我族隆字派列祖列宗名讳,以及我族新派和忠孝园志、文、联申报国谱。得到了国谱认可。刊印出谱,这样我罗渡罗氏在全国罗氏大家庭中有一席正位,全国罗氏都知道安徽宿松罗渡,罗氏的存在和兴旺。
此次修谱与上次修谱时隔二十年左右,这二十年社会发展很快,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出人意料,人丁发展,虽有人口计划生育的国策,人口增长也是非常之猛。在这样一个旧貌换新颜的盛况下,家族修谱呼声强烈,由家宝首倡,并具体组织,在会松、传舟、传明、来发、来义、加良等俊彦的大力推动下,几经协商,决定再修家谱。各房积极响应,坚持男女平等,聚资筹款,同心协力修好家乘,编修事谊,推举罗彬、传宣、春华、来发、磊生五人主编,编委有:珍才、铁生、传华、家万、传海、建国、金海、正义、家宝,自2010年五月份开始,整理世系表,在此期间,传宣、春华均工作突出,传宣老伴从重病到病故,春华老伴骨折,但他们都丝毫没有影响修谱工作,一心把家谱修好,做到了上对祖宗,下对子孙负责。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的特殊形式,承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本家谱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家谱一定要修好,连续好,保管好。我们必须以诚实的态度报告祖先在天之灵。我们罗氏子孙永远不会忘祖!我们已经继承了祖宗的传统,并努力找到了许多 的名讳 被刻在“忠孝园”碑石上,第五次修谱将祖宗名讳记载在谱牒中,此时还没有发现的我们不懈努力继续工作。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诫后人,我们罗氏子孙应该做到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团结乡邻,遵纪守法,勤耕苦读,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热爱我们亲爱的家园,为振兴中华和再振家声而努力奋斗。
愿我族子孙发达,家道兴隆!
罗 彬
公元二○一二年清明节
宿松县洲头乡罗渡罗氏宏祖、经祖世系
我族原属江西九江府德化县桑落洲下武乡,散居在罗家渡、七百户营、宿松厂、牧鹅林、金家坝、李家营、东瓜洲7个村庄,于1936年划归宿松,现居住洲头、汇口两个乡镇,杨林、罗渡、丰乐、李营、金坝、彭墩、小瓜8个行政村。祖居吴头楚尾、鄱湖咽喉要地,是军家必争区域。明洪武定鼎,设九江隶卫军五千七百名,以屯坐饷自食其力,常则守,变则征,所谓明太祖“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粟”是也。我支始祖系南昌柏林罗.始迁租宏祖、经祖(老谱被毁,生卒不详,迁祖后老谱载有六世失考待查)系珠公四十九世裔孙,明永乐二年奉诏任漕运官吏,督运官粮由赣迁此,册封军家,现传世二十三代。
现有人丁3200余名,其中男丁1580名,从迁祖六世后修谱,共分65房。
古代谱载有举人2人,太学生4人,国学生11人,贡生1人,庠生18人,进士1人,恩荣登仕郎4人,县士3人,现大专学历68人,其中研究生6人,处级干部12人。
族谱载有派别歌:
宗谱老派歌:景太元世吉,尹有汉宏昭,明仪天崇德,宗延怡承高,公器士万日,锦演宪文章,钦靖枝荣远,锡尔桂焕增,鉴采模炬在,钟添杰炳均。
宗谱统派歌: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
享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
罗氏派别歌:宗文应大本,懿德啟昌隆,清正传家永,
圣学万世崇,光前裕后远,恩博泽深荣。
注:“宗”字派系珠系五十五世“懋”字派,谱载“宗”字派前尚有六世,系“彦”字派,所以我系迁祖是珠公四十九世裔孙。
罗氏宗谱新派歌: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历朝荣甲第,奕代萃冠裳,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云扔同绍迷,庆衍发麟祥。
本支系原有祠堂,1954年为百年来遇的大水冲毁。
原老祠堂对联:“汉相司农裔,宋儒理学家”。2002年,我族为了纪念失考列祖列宗,由族人捐款,兴建一座豫章“罗氏忠孝园”。
忠孝园门联:忠君爱国溯自祝融,延祚豫章,荣封史页,叙渊源,祖德宗功昭肃穆;孝子贤孙记从罗渡,奠基螽斯,衍庆园碑,开创举,鸿文翰墨展风光。
第四十九世“以”字派:宏祖、经祖。
第五十四世“之”字派:重一公、高祖罗公、徐氏夫人、朱氏夫人。
第五十五世“懋”字派:宗、宗和、守仁、(进士)、孟怀、胡氏大人。
第五十六世“宪”字派:文炳、文质、文献、文茂、文桢、文样、罗衣、明照、黄老太君、孙氏夫人。
第五十七世“光”字派:应逊、应巡、应送、应逢、应运、应达、应凤、应麟、应道、庆余、庆样、泽溥、心陶、茂春、庆会、方荣、方顾、方杰、庆安。
第五十八世“秉”字派:太相、大鹏、大荣、大壁、大玺、大俊、大伟、大猫、大绢、大绣、大绷、大惟、大升、大纯、大经、大乾、大坤、大常、大旻、大昂、大谋、大勋、大维、大鼎、有信、瑞海、瑞江、瑞扬、瑞连、瑞瑚、瑞声、瑞彩、瑞吉、瑞芬、瑞仁、瑞方。
第五十九世“兴”字派:本泰、本仁、本义、本荣、本章、树资、树凡、树英、本宪、四林、本植、本寅、本魁、本弟、本德、本章、本武、本恭、本敬、本礼、本风、本蛟(庠生)、本龙、本坤、本松(太学生)本灵(太学生)、本尚、本文。
第六十世“克”字派:懿歧、懿贞、懿享、懿元、懿旺、懿利、懿吉、懿训、懿谪、懿诵、懿读、懿谅、懿纳、懿志、懿诰、懿诫、懿论、懿诚、懿谐、懿让、懿诺、懿谊、懿证、懿样、懿谏、懿诗、克和、方达、懿贵、懿忠、懿信、懿茂、懿荣、懿正、懿安、懿超、懿科、懿武、懿千、懿嵋、懿位、懿名、懿爵、懿德、懿宏、懿才、懿梁、懿德(国学士)、懿懋、懿功、懿鹤(太学生)、香复(庠生)、懿应、懿立、懿宾、懿璀、懿志、懿琏(庠生)、懿瓒、懿灿、懿琳、懿瑚(儒士)、懿璜、懿骥、懿高、懿辉、懿楑、懿锦、懿铨、懿喜、懿针、懿振、懿和、懿钿、懿锡、懿裕、懿新、懿柳、懿期、懿文、懿元、懿桂、懿纶、懿维、懿珩、懿齿、懿瑜、懿球、懿琨、懿寿、懿谋、懿录、趋凡、梁辰(庠生)鸣盛、(太学生)、梁奎(庠生)、懿讳、铭珍、善友、学南、希圣。
第六十一世“允”字派:德干、德坤、德彭、德牛、德骥、德威、德显、惟勤、惟俭、德满、德丙、德四、德桃、德灶、德寿、德贵、德禹、德爱、德斗、德福、德玉、金云、祥发、德胜、德龙、德绪、德网、德纪、德山、德容、德欣(恩荣登仕郎)德欢、德惠、德洪、德周、德广、德贵(国学生)、德正、德旺、德神、德海、德绅、德纨、德高(国学生)德远、德光、德明(庠生)、德仁、德义、兼达、德辅、德襄、德文、德光(庠生)德垂、德庇、德加、德纵、德永、德达、(恩荣罗仕郎)德贤、德观、德照、德富、德厚、德泗、(业儒)德泰、德建、德胜(庠生)德煌(庠生)、德肇(业儒)、德焕(庠生)德祥、德相(业儒)、德元、德福(儒士)、德钟、炳干、临川、正干、德庠、象季、济美、象富、玉作、玉明、玉相、玉赞、玉振、德务、德金、德新、德四、德五、德鑫、德邵、德应。
第六十二世“福”字派:启泽、启源、启宏、启昌、启忠、启森、名台、凤台、春台、启义、启礼、启真、启迎、厚友、富友、恒有、双恒(庠生)、晓冈(太学生)、启志、启先、启仁、启礼、启孝、启信、启恒、启顺、启淮、启开、启交、启服、启后、启贵、玉珍、沈寄、正老、启兰、启瑞、启鹏、启基、启喜、启响、启音、启奎、饮谕、启麟、启长、启回、启华、启联、启林、启章、启贤、启让、启发、启荣、启熔、启三、启礼、启智、(国学生)、启忠、启信、叙福、启禄、启寿、启良、启诚、启连、启先、启英、启书、启盈、启珍(儒士)启宗、启春、启璋、(儒士)、启荣、启琢、启忠、启孝、启祥、启足、启真、启才、启麟、启福、启善、启颂、启显、启力、启定、启铨、启锡、启就、启羡、启韶、启预、启亮、启后、启端(庠生)、启靖、启羽、叙彦、启茂、启恩、启新(庠生)、启学、启孝、启旺、启三、启训、启顺、启选、启家、启高、从光、启连、献勋、献陆、启东、启文、启贤。
第六十三世“亨”字派:昌盛、昌发、昌泰、昌友、昌明、昌得、昌孝、昌弟、昌忠、昌荣、昌计、昌奇、昌艾、昌福、昌祥、昌酬、昌茂、昌明、昌顺、昌信、昌逵、昌元、昌絑、昌和、昌戭、昌舒、昌道、昌龄、昌屏、昌谐、昌録、遇雨、荒生、昌台、昌远、昌佑、昌乙、昌珩、昌职、昌荣、昌华、昌奇、昌福、昌喜、昌铨、昌来、昌酉、昌中、昌木、昌癸、昌朝、昌盛、昌明、昌业、昌谋、昌平、昌荣、昌普、昌枝、昌发、昌华、昌珑、昌松、昌柏、昌桂(庠生)、昌周、昌年、昌训、昌凤、昌达、昌林、昌桂、昌明、昌国、昌柏、昌桧、昌槐、昌辛、昌骥、昌模、昌列、昌文、昌行、昌炽、昌连、昌忠、昌平、昌孝、昌芙、昌新、昌行、昌能、昌升、昌仁、昌荒、昌凰、昌云、昌风、昌雨、昌吉、昌礼、昌义、昌善、昌智、昌信、昌美、昌明、昌富、昌胜、昌旺、昌海、昌凤、昌端、昌检、昌周、昌金、昌庆、昌黻、昌余、昌以、昌进、昌麒、昌秀、昌呜、昌麟、昌灼、昌球、昌瓒(举人)、昌礼、昌燃、昌贵、昌寿、昌元、昌义、昌钰、昌厚、昌铨、昌年、昌佛、昌灿、昌光、昌桂(庠生)、昌言(庠生)、昌期、昌势、昌发、昌奇、昌吉、昌左、昌喜、昌贵、昌谱、昌赐、昌庚、昌贵、昌保、昌辛、昌兰、昌炽、昌后、昌林、昌乐、昌闯、昌常(恩荣登仕郎)、昌来、昌友、昌合、昌彝、昌典、昌谟、昌平、昌俞(恩荣登仕郎)、昌诚、昌华、昌明、昌麟、昌世、昌殷、昌富、昌志、昌龄、昌大、昌美、昌绳、昌连、昌茂、昌麒、昌盛、昌兰、昌泰、昌秀、昌银、昌壑、昌足、昌荣、昌霞、昌庆、昌奎、昌垄、昌民、昌善、昌南、昌善、昌喜、昌财、昌苗、昌福、昌泥、昌礼、昌林、昌怀、昌言、昌愉、昌蒲、昌启、昌风、昌凰、昌杨、昌菊、昌富、昌添、昌秀、昌筹、昌富、昌文、昌怡、昌武、昌彩、昌蔚、昌缯、昌炽、昌虚、昌志。
第六十四世“运”字派:隆槐(业儒)、隆松、隆英、隆年、隆光、隆秀、隆奎、隆桂、隆先(业儒)、隆朗、隆彰、隆河、隆字、隆盛、隆旺、隆林、隆艾、隆得、隆兴、隆福、隆过、隆禧、隆佑、隆礼(国学生)、隆奉(业儒)、隆锡(业儒)、隆沸(庠生)、隆武、隆畅、隆泽、隆恩、隆琳(贡生)、隆球、隆埙(业儒)、隆篪、隆森、隆志、隆遗、隆会、隆太、隆文、隆献(业儒)、隆水(国学生)、隆玉、隆席、隆逸、隆萱、隆培(业儒)、隆超(业儒)、隆庆、隆升、隆孝、隆弟、隆左、隆右、隆南、量北、隆忠、隆信、隆德、隆发、隆仁、隆智、隆义、隆信、隆珍、隆谱、隆富、隆铨、隆光、隆逵、董宾、隆寿、隆耀、隆盛、隆珠、隆卿、隆福、隆高、隆宜、隆寿(庠生)、隆波、隆高、隆都、隆保、垂晓、隆逵、隆彬、隆畅(国学生)、隆柏、隆响、隆韫(业儒)、隆盛(举人)、隆泰、隆蔚、隆奎、隆森、隆兴(国学生)、隆发、隆茂(庠生)、隆福、隆许、隆红(业儒)、隆俭(国学生)、隆良、隆温、隆让、隆艳、隆齐、隆治、隆高、隆足、隆静、隆安、隆德、隆亮、隆诗、隆平、隆松、隆桂、隆柏、隆端、隆保、隆奎、隆元、隆畅、隆鑫、隆铝、隆芬、隆恩(国学生)、隆章、隆燮、隆凯、隆育、隆铎、隆祥、隆福、隆铭、陲水、隆太、隆春、隆庆、隆兴、隆毛、隆美、隆窑、隆栋、隆富、隆辉、隆绵、隆孟、隆闵、隆元、隆亨、隆利、隆贞、隆道、隆祥、隆干、隆林、隆宝、隆曾、隆宗、隆珠、隆生、隆思(国学生)、隆林、隆礼、隆世、隆盛、隆兴、隆旺、隆泉(国学生),隆福、隆森、隆喧、隆瑚、隆远、隆发、隆盛、隆瑞、隆安、隆恩、隆明、隆望、隆金、隆虎、隆文、隆发、隆蛟、隆和、隆润、隆水、隆训、隆睦、隆陶、隆发、隆恭、隆芬、隆耀、隆叶、隆璇、隆章、隆葩、隆睦、隆茂、隆黻、隆玑、隆栋、隆锦、隆黻、隆盛、隆元、隆喜、隆兴、隆韫、隆燮、隆吉、隆钟、隆福、隆寿、隆雪、隆有、隆贵、隆元、隆义、隆盛、隆盛、隆绵、隆鉴(业儒)、隆胜、隆钦、隆贤、隆宙、隆仪、隆俨(业儒)、隆章(业儒)、隆立、隆洲、隆清、隆道、隆柳、隆名、隆移、隆翼、隆和、隆灼、隆吉、涟林、隆珍、隆祥、隆怀、隆桂、隆商、隆连、隆宝、隆升、隆奎、隆瑚、隆福、隆礼、隆春、隆裔。
罗渡罗氏:传梅、传宣、家保供稿
总 结 语
“汉相司农裔,宋儒理学家”。这一幅对子是罗渡罗氏老祠堂大门的对联,是古代哪一位老公公做的对联,现在我们罗家没有人能说出是什么年代叫什么名字的老公公。
“忠孝园誌”编后语,就本书而言应该写一篇总结语,疏理几点值得本族人知道的基本概念。
一、流源,豫章郡,豫章世族,我们罗渡罗氏本来就是江西省人,是从江西迁出来的,有副对子“谯国家声远,豫章世泽长”,豫章都知道,谯国难找到,辞海里都找不出谯国,而有豫章郡。没有谯国,有谯候、谯郡,在亳州。
二、始祖汉珠公,“两江闽楚、珠公始祖,江西、安徽罗氏都是珠公的后代裔孙。
三、迁祖也就是基祖宏祖、经祖、罗渡有些族房是在宏祖的世系下,有些族房是在经祖的世系下。但都是一个派衍往下传,同是一个大家庭。
四、“大”字辈派分大族房,在家谱上都注有“大”字派公公的名号。
五、“懿”字辈派又分小族房、在家谱上注明有“懿”字派公公的族房号,以上五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新谱上树立的重一公和宗一公,并增了像,作了简介,这只不过是想像中的二位迁祖,有可能是一人或另有其人,这只是从传说和从附近本家族中考究的形象,这四个基祖、四种叫法,旗帜还是两个。如宏祖是宗一公,经祖是重一公、这倒是非常之好,这是我的想法。反正四个基祖也没有什么关系,或许在宏祖、经祖之后又有宗一公和重一公呢,两大族房这是错不了的。
罗渡罗氏自1368年起到1941年其中间573年,修了三次谱,其中会省修了一次,第三次是运均公主编的,前二次是那位公公做的事不清楚,但是有二点是忘不了的,一是我们罗渡罗氏的派衍、就是那个“宗文应大本、懿德启昌龙”等三十个字,有点像宗字辈派的公公主修的谱,因为开头就是“宗”字,沙河谱上两大族房,也是“宗“字开头,这三十个字让我们两大房的后代裔孙一辈一辈传承下来。二是我们罗渡罗氏是在明朝庆隆年间,还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在江西合省合修家谱,统一以罗盛得公制定的80字辈派,在豫章罗氏中享有“罗氏无二派”之美誉的“盛应实用君”等老派和“忠孝传鸿烈”等新派,我们罗渡罗氏叫它“通宗派”,一大部份家彦就以通宗派取名,如运均公是龙字辈的人,取“运”字为名,也说明很早很早的年代,就用上了江西柏林世系的统派,1941年以前,罗渡罗氏只修了二次谱,这是有疑问的,提到的两次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知人、但知事,那是有深远影响的。
2002年,罗渡罗氏“忠孝园”的建成,这又是一个创举,是我们罗族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在一个非常年代、一个衔接《中华罗氏通谱》会修,弥补四次谱牒中“昌”字辈以前我族先人世系名表,为五次修谱提供了许多历史人物依据,对家谱完善取到了填补十几代人的空白的作用,忠孝园的许多资料、将永远载入罗渡罗氏的谱牒之中。遗憾的是五次修谱并没与《中华罗氏通谱》衔接好,十几代先人世系表没有象“忠孝园”那样一代一代明确记载。因此“忠孝园”既是公墓,又是昌字辈以上的老谱。
2002年,当时的家族理事会主任罗传梅在“忠孝园”落成和发送《中华罗氏通谱》的庆典开幕词中说:“庄严的祖宗纪念碑凝聚了全族人的心声,它象证着我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崇高标志,也说明了我族子孙没有忘祖,尽其孝道,乃甚幸也!回思世事沧桑、我族祖先世系断层,为了追远溯源,一些族长族先自觉翻山越岭,无私无畏,走遍赣、鄂、皖、追寻祖迹的崇高品德是值得全族人学习的典范,说明这部份历史资料得来不易。家族顾委主任罗家保在庆典大会上讲话中说:保护好“忠孝园”碑,加强祭奠观念,豫章郡罗渡罗氏“忠孝园”碑,是我族龙字辈以前历代先祖考,列祖列宗的公墓,是历代先祖考的形像,是我族历史先人道德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文明的标志,又是我族祭祖圣地,对我族经后祭奠祖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求全族每个家庭,每年清明节、春节要自觉主动,分支房集中到“忠孝园”祭祖。
二、要求凡我族裔孙升学、升官、成名成家者应主动到“忠孝园”祭祖。
三、由家谱理事会主持每三年一次,在“忠孝园”召开清明祭祖大会。两位家族理事负责人代表全族对“忠孝园”创建和祭奠都说明非常明确,非常明理。外族老人汪德成先生写诗赞颂:“诗书礼乐敦儒典,文物衣冠裕子孙,追远建国成首创,高标永爱后人尊”。
我编“忠孝园志”这本书的意思是二点,一点是我始终觉得“忠孝园”的历史文化资料得来不易,再不能遗失,二是在“忠孝园”落成之后,族中传诲,家宝这些负责人对我说:“忠孝园”的硬件是完成了,也非常满意。软件、指宗谱文化方面的许多资料、为我族龙字辈以上的历史先祖一代代的名表,罗正选老族长写的“忠孝园”誌和许多的祭文,诗词类的文化件,都应好好整理,最好是编成书、传给后代,在2002年编了一个手写本,不够理想,五次修谱,我在修谱钢目中提出“忠孝园志”和《中华全国通谱》的有关重要文献要和家谱焊接在一起,但是没有做好。我总是感觉到我们家族中有件任务没有完成,那就是要把“忠孝园”的有关文字材料整理好,衔接好《中华罗氏通谱》(广州版和福州版与我族有关联的部分内容)。其次第三辑走近本家族,是我们近邻的四个本家,一是沙河宗三公的立本堂,沙河家族与我们家族关系历史悠久,往来甚蜜,更有宗三公与宗一公、宗二公之说,所以把立本堂家族老谱的序言抄出来让大家探讨;二是本处泥塘伯泞堂九江家族与我族关系也较密切,据说在清朝同修家乘,我们都居住在桑落洲,伯泞堂的谱的序我也抄录几篇,他们没有题到罗渡、罗氏,但是他们几篇谱序中,记载了明初桑落洲的罗氏家族中有振宏公、九洪公、九汉公、九洲公、大宗公、大宁公至九江随迁桑落洲,我想振宏公和我族宏祖的宏同是一个字,排在第一,大宗公和宗一公又相似,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依据,沙河罗氏九江罗氏和我们罗渡罗氏在江西会省大修过家谱。三是宿松县居住的老罗和叶罗陈罗,我也把他们家族的谱序和派衍抄录了部分,他们家族也都是豫章郡,明朝大移民时到宿松县的,罗河胜在中华罗氏通谱序言中都叙述了由谁来宿松,谁到黄梅,谁到彭泽,那都是历史上的事。总之大家都是“豫章郡望”,又都是从江西瓦屑坝,明朝初年迁到宿松县德化县的。我们应该在本家族中就流源、郡望、堂号、派衍进行考证探讨研究联系和交流。
最后,关于两个人事的传说:第一个人是时恒公说的。他们家一直管理谱,他经常在家看谱,在首卷上有一位先祖戴斗笠,穿蓑衣。这位先祖就是罗聘,杨州八怪之一。这回我把他的像找出来,登载在《罗氏忠孝园志》,供全族人回忆和考证,第二个人金扬公写在序上的“据老谱记载”有一位祖宗叫罗宗历是从扬州何垛场迁来的,开始居住在上罗渡,后来子孙多散居到东瓜洲、七百户营、金坝、李营、牧鹅林等处,金扬公留下了一篇遗文,我把它登载在《罗氏忠孝园》志上,供本族人思考,罗时恒公和罗金扬公,在修忠孝园时,还都健在,如今不在了,但他们离老谱的时间不长,离现在不远,他们都是老年人,不会无事生有,说出来是经得起检验的。我是信其有的,这二个人的传说,留给后人去回味,去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