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罗国历史的溯源与觅踪

 王耀平 发布时间:2015-02-01

 

河南省信阳地区的罗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是中原文化的最南端,也是荆楚文化的北端,所以罗山是长江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汇点。在罗山县高店乡的浉河流域发现了中晚期新石器时代的古村窑遗址,称“擂台子遗址”。这个遗址介于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之间,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特点十分明显。石器、陶器的制作技术、形状都有相互融合的迹象。罐形鼎、高柄壶,从胎质、造型和轮制技术上看,都接近屈家岭文化;镂空高柄壶、钵形鼎又具有典型的中原龙山文化的特征。

罗山县境内降雨充沛,河流众多,池塘湖泊密集,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和花生。罗山县以北是淮河,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则降雨少,地表缺水,以旱地作物为主。大别山以南的湖北则多雨,气温较高,以水田为主。罗山恰恰兼容了北方气候与南方气候的特点,既可旱种小麦、大豆、油菜,也可水种稻谷。

罗山县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语言环境,使其成为河南与湖北两省文化交融的会集点。

一、罗、罗山与罗部落

罗山县是因确有大小罗山而得名(罗山县城西面或南面有大罗山)。罗山则得名于罗。繁体“羅”字是“上网下维”。《说文解字》中“羅”的解释是:“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古者芒氏初作罗。”丝,蚕所吐也;罟,网也;维,结网之绳也(《辞源》)。罗网系捕鸟之网,非捕鱼之网。罗的发明为芒氏,芒氏又称句芒、芒神(《世本》),句芒乃太昊(太皞)伏羲之臣(《辞源句芒解》)。《诗经王风兔爰》有:“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经小雅鸳鸯》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其时以蚕丝结罗的可能性很小,当是绳麻等植物类。以捕鸟为生者为罗人,整个氏族以捕鸟为业,则是罗部落。这支罗部落就生活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到湖北省罗田县之间,中间横亘着大别山脉。罗山县有南面的大罗山(县城南百里,位置不详)、北面的小罗山(又称小龙山,“*”期间因开采石料,已经被夷为平地)。罗部落是罗山县境内最早的居民。远古的罗山地区应当是森林茂密,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春秋两季的夜晚,罗人沿着罗汭水系(今罗山境内的竹竿河)的高台露地,燃起一堆堆的篝火,四周再围起罗。夜行候鸟因为趋光的特性,会不顾一切地飞身扑向熊熊的篝火,撞向罗。那种壮观的景象非常惨烈。头破血流、翅折羽落。这就是所谓的自投罗网。没有撞死的或者没有挂罗的,罗人会挥舞木棒将这些生灵击落,使其毙命。在篝火周围每夜都会捕杀到厚厚的一层候鸟。罗部落为了生存需要,就是采用了“罗”这种先进的生产工具,获得大量的季节性肉食。由于捕鸟的季节性很强,且远远超过较短时间的需要。为了贮存食物,罗部落的罗人采用了窖藏、腌制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掏空内脏,涂抹盐巴,悬挂空场,烈日暴晒,肥油滴尽,形成肉干。在捕鸟淡季,可以文火炖食。至今罗山人仍然喜欢吃炖菜。罗鸟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四九年以前,罗山县的农民依然采用远古的方法网罗候鸟。

大约在60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伏羲氏又称太昊或太皞。陈,太昊之虚也。太昊人头龙身。最先在中国历史上形成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太昊伏羲应该是淮河流域的祖先。罗山县境内的小龙山应当与伏羲氏的龙图腾有关。

太昊伏羲定都于宛丘后,去穴巢之居,做网罟、养牺牲,兴礼教以导文,造干戈而饰武,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做网罟、养牺牲,应当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网者捕鱼,罗者捕鸟,罘者捕兽。

伏羲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母系社会,逐渐开始从事畜牧业,但是狩猎、采集仍然是主要的生活来源。伏羲之臣句芒制网、制罗、制罘。罗山县域的先民以捕鸟为业,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

伏羲氏乃三皇之首,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先有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再有以篝火方式罗鸟的伏羲氏,然后是开展种植业的神农氏。

罗山县的先民罗部落最初的始祖应当是与太昊伏羲氏有关的氏族,就是罗氏族。这一阶段经历了母系社会后期及父系社会的初期。

二、罗国及罗国西迁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唐尧至虞舜再至夏启的时代,在建立夏朝的过程中,尧发动了对“三苗(又称苗部族)”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中国史稿》)。“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吕氏春秋》)。”尧子丹朱封于丹水。丹水为今天湖北省的丹江。显然,中原黄帝的后裔夏朝的势力已经扩展到汉江流域。《中国史稿》中记载:“后来还有一些由黄帝后裔建立的国家……如熊姓的罗国。”罗国应当建立在今罗山县的地域。这是最早的罗国。这时的罗国居民是熊姓,现罗山县境内的定远镇有罗庄、熊河。这时的罗国人应当不是伏羲太昊的后代,或者不完全是伏羲太昊的后代。这次立国体现了黄河流域的氏族与淮河流域的氏族相互融合并向长江流域渗透的过程,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

传说中罗国的先祖是祝融氏,尊为火神,祝融氏又为颛顼高阳氏后裔。罗与楚同为“帝高阳氏之苗裔”(《离骚》)。熊姓罗国的建立应当是在夏初。当时尚没有楚国的表述。《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其长一曰昆吾……三曰彭祖……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这段文字说明夏初的季连应当与昆吾同时代,昆吾氏为夏朝侯伯的时候,季连尚未建立或受封楚国。而且其后代“中微”。所以熊姓罗国的建立应先于熊姓的楚国。《信阳书罗氏渊源》中记载:古时候,居住在大别山北麓的部落族人们都是以结网上山捕鸟狩猎、下河捕鱼为生。公元前21世纪,夏启王因陆终治淮水有功,封陆终第六子季连于罗地(今罗山县境内),建罗国。结合《史记楚世家》楚国的描述,可以看出,楚国是从罗国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的国家。他们共同的祖先是季连。《史记楚世家》中“其后中微……弗能纪其世”的说法值得商榷。

罗国历经夏商两朝,至商朝末年,被商纣王侵占大半国土。罗国国君罗辰率众投奔周武王,兴周灭商。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又将罗辰重新分封到原罗国的土地上,为子爵国。东周春秋时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臣民北迁陈国、宋国,南迁枝江和汨水……

到底是先有穴熊的楚国,还是先有熊姓的罗国?到底是穴熊的楚国派生出熊姓的罗国,还是熊姓的罗国派生出穴熊的楚国?还需要充分的史料。研究这段传说的史学家或是文学家,基本上是认为:“罗,楚之熊姓之后,启土罗国”等等。罗国或罗子国最终在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所以往往人们会以成败论英雄。

罗国西迁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从此河南省罗山县境内再也没有罗部落及罗国,或是只留下少数罗国的遗民。明末清初,罗山境内人口锐减,顺治十六年(1659年)在册人口仅为2858人。

(方一菲注:罗国国君罗辰率臣民西迁是历史上的一出罗山;二出罗山是徐海东大将率领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的小长征;三出罗山是李先念、王震的中原突围。三次出罗山都是由东向西,都是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都是从大别山经桐柏山,最终到达陕西及甘肃,几乎走的是同一条线路。历史是何等的相似。还有学者认为:抗战时期,武汉会战失利,国民党军队第71军约2万余人在宋希濂的指挥下,由南向北,纵穿罗山全境,1938年11月1日从罗山县城以西楠杆铺附近全部通过信叶公路,第二天涉水过淮河,完全跳出日军的包围。这次突围才是真正的三出罗山。)

罗国的宗主国是夏朝。商朝建立经过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内乱、中衰。盘庚迁都于殷之后,国力日强,致殷高宗武丁及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熊部落(或是楚部落)及罗国,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罗国与熊部落躲避战乱而西迁,这时的罗国没有迹象表明从属于楚国。当时的熊部落应当地处河南省的南部,即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三十五里)。熊部落迁到今陕西渭水的荆山、楚水;罗人也迁到楚北面罗山、罗水,即今甘肃省正宁县东二十里的罗川乡。陕西、甘肃的罗山、罗川、罗水、直罗、直罗川、直罗镇等地,当是罗人西迁后的新领地。罗、楚西迁意图是靠近同是夏朝体系(周的始祖弃作过夏朝的农官)的周部落。

三、罗子国及举国南回

周部落地处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省西部的岐山县)。罗国的首领成为周的十巫之末,即巫罗。罗人依然罗网捕鸟,同时驯养猛禽捕猎。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伐纣灭商,封罗国首领为子爵,正式成为周的属国,史称罗子国(又有一种说法,罗国正式建立应从此时计算)。

据《周礼夏官罗氏》载:“罗氏掌罗鸟。”《礼记郊特牲》云:“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周礼夏官大司马》载:“罗弊致禽以祀枋(弊,网也)。”可见罗人的首领曾任周朝捕鸟之官,还将捕得的禽鸟贡献给周王,以充祭品。《史记楚世家》称:“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显然罗、楚均为周服务。

罗山县的大罗山,是因大罗氏活动过而得名的。这时罗所在地是在甘肃东临陕界的正宁县的罗山和罗川,因靠近周都镐京,罗氏才能在周的朝廷中任官职,如果这时远在湖北的房县或宜城或河南的罗山县,相隔一千多里,决不能远至周都任职,说明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是西迁之后的罗国子民的住地。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周取代商,建立周王朝。由于罗、楚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封于罗,今房州也”。(《姓氏急就篇》)“罗国,即房州地,后灭于楚。”(《姓考》)“罗,颛顼之末裔,受封于罗国,今房陵也,子孙以国为氏。”(邵罗《姓解》)由于受封罗(今湖北省房县),所以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也就是3000年前,罗子国举国越过秦岭沿着淅水过汉江翻武当山南迁到封地罗(房州),没有回到中原淮河流域的故国罗山。同样,楚受封于丹阳、归州一带。《史记楚世家》称:“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今湖北省枝江市)。”

熊氏三百年后回归南方,与其命运相同的罗国也回迁南方。从当时的受封地位来看,罗子国优于楚国。楚国靠南,比罗子国更加远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都镐京。罗是子爵国,楚是男爵国,在爵位上楚国最低。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末位。由此也可以看出熊绎被封于地处蛮荒的楚是有道理的。

还有一种说法:罗国并未西迁,而是被商朝逼迫从河南南部的罗山县,南迁到今湖北省房县一带的原始森林。三百年之后,由于罗国追随周参与灭商而受封于今房县的罗地。熊氏的楚亦应如是。还有第三种说法:罗国一部分西迁;一部分被逼向湖北房县;一部分留在罗山。

楚国到武王时,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其根本原因,是楚向南、向西、向东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是古代国家强大的先决条件。春秋初期,楚武王要求提高地位的描述说明楚对地位低下的不满。《史记楚世家》:楚武王“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我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界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这段话也表述了楚的建国过程。

罗子国逐渐向东从神农架走出山林,迁至汉水之滨的罗川城(今宜城县西二十里)。罗川平原沃野,给罗人以发展农业的机会。从此罗人开始逐渐以农业为主,罗鸟为辅。《水经注》:“夷水……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由于北有中原邓、唐,东有随,南有荆楚,所以罗子国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春秋时与楚国的实力相差甚远。

四、楚灭罗子国,流放汨罗江

楚国为了向汉水以东、以北发展势力,罗子国首当其冲。楚国不断地袭扰罗子国。《左传桓公十二年》(约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征伐绞国,“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这句话说的是:罗人企图借机袭击楚国,但是没有实际实施。“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鄢水,襄阳宜城县;非河南鄢陵县),乱次以济,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这次罗、卢两国趁楚以大国自骄,麻痹无备,夹击楚军,把楚国打得大败,主帅自缢,其余将帅被俘,使楚国损失惨重,可见当时罗国也还有一定的实力。为此周王室加封罗子国君主为侯爵,由此后代有称呼罗子国的,有称呼罗侯国的。楚毕竟是个大国,“其后,楚复伐罗,并其国”。罗子国被楚兼并,时间约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随之前。否则,楚国决不能越过罗国去攻打随国,也不能越过罗国去攻打邓国。所以,楚灭亡了罗国之后,完全控制了汉水交通要道,为吞并汉东诸姬和北向中原,打下了巩固的基础。一说,楚文王迁都于罗地(宜城),为郢都。一说,《辞源郢都》:春秋楚都,楚文王十年自丹阳迁郢,今湖北江陵。一说,《辞海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

罗子国灭亡后,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氏,或为罗侯氏,以区别楚人。《姓氏急就篇》说:“罗侯氏,罗国为楚所灭,其后号罗侯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二也说:“罗侯,罗君之后,子孙氏焉。”《姓解》也称:“罗侯,即上罗国子孙,为楚所灭。有国日,尝封侯者,又自称罗侯氏。”

《通志氏族略》载:“罗侯,罗君之后。其国在宜城山中,后迁枝江。”枝江就是古丹阳,楚国最早的封地。《史记楚世家》“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今江陵县北六里)。”由此罗民再次随迁入郢。罗国的遗民成为楚国的下等臣民,成为楚城建设的劳动力。随后楚将近在都城附近的罗国遗民流放到边远的湖南汨水一带的平江县。《辞源罗》解:“罗春秋国名,为楚所灭。故址初在今湖北宜城县西,为楚所迫多次迁徙。最后在今湖南平阳(待考)县南”定居。后世子民以罗为姓。由于习惯上的原因,罗氏遗民的定居地依然被称为罗地或是罗国。实际上此时的罗氏遗民已经是楚国的臣民,处于附庸国的地位。罗氏后人罗珠秦时为官,后佐刘邦。在今江西南昌植豫章,建豫章城,大批罗氏子孙定居于此。

五、新罗国及端午祭

命运多舛的罗国或罗子国或罗侯国或上罗国的历史尚未完结,因为在遥远的东方——朝鲜半岛的南部出现了新罗国。在那里有全罗北道,有全罗南道,在朝鲜半岛的西南角还有罗州。罗人所到之地通常以罗为名。

在罗子国被楚国灭亡后的2700年,即公元2005年,中国与韩国因“端午节”、“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问题展开了情绪异常激动的争论。甚至中国文化部部级官员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最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团,在巴黎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选定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其实我们没有大发其火的必要。韩国推崇端午祭,是中国罗子国的后代延续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他们是这一文化遗产形成的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利在新开创的国土上继续延续这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行为应当得到全体中国人的尊重及赞赏。韩国江陵端午祭应当与荆楚的罗子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罗子国遗民流放至洞庭湖以南、长沙以北的地区,依然为罗。“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辞源汨罗江》解:“水名。在湖南省东北部。上游汨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两水复合,故曰汨罗。”中华书局版《辞海汨罗》解:“战国楚屈原自投汨罗以死。即此,沉水处曰屈潭。”《地理志》:“长沙有罗县,罗子民之所徙。”  

公元前278年楚怀王时任左司徒的伟大诗人屈原在被放逐20多年后的夏历五月初五的端午“于是怀石遂自沉以死”(《史记屈原列传》),投于汨罗江,终年62岁。7年后秦灭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司马迁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等描述屈原生活状态的文字。同样已经被放逐到汨罗江流域几百年的罗子国的遗民自然非常同情屈原的遭遇。“去故都而就远兮,尊江夏以流亡……”;“已矣哉!国无人莫吾知兮,有何怀乎故都……”;“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屈原的诗句深深打动了与其命运相同的罗子国遗民。所以最先由罗子国遗民在端午的时候纪念屈原也就顺理成章了。

朝鲜最古老的民歌《公无渡河》中有屈原投江的痕迹。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中记载:晋崔豹《古今注》云:“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这首四句朝鲜民歌收集在《汉乐府》中。

正史《梁书列传四十八诸夷》:“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东夷有三韩:马韩,辰韩,弁韩)。辰韩亦曰秦韩,相去万里。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马韩亦割其东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韩。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不与马韩同。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相系,辰韩不得自立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辰韩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其国在百济东南五千余里。其地东滨大海,南北与高句丽、百济接……”

《梁书》表明,新罗国的移民来源于中国大陆。“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江陵市就在“东滨大海”的新罗国域内。

公元前57年新罗建国,在今庆州建都,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直到公元三世纪、四世纪后,开始征服周围部落,成为半岛东南部的强国,继与百济、高句丽形成鼎足,互相争霸。新罗国在唐朝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后唐朝试图占领百济、高句丽故地,新罗国奋力反抗,在公元676年新罗首次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新罗在统一后的两个多世纪内,出现和平、繁荣景象。独具特色的新罗文化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广为传播,最终成为韩国主流文化之一……公元935年新罗国灭亡。新罗国实际存在了将近1000年。

《世界地图》1972年2月版第9页朝鲜地图上的有些地名与楚国及今湖北省的地名完全一样或近似,这应当不是一种巧合。韩国的汉城(现在改称首尔,原称汉阳)、汉江,与湖北的汉阳、汉水(汉江)相对应;韩国的襄阳、江陵、丹阳等地名与湖北相应的地名完全相同,并且丹阳、江陵都是楚国故都郢,襄阳是罗国的故都。韩国也有洞庭湖,湖南的洞庭湖东面的汨罗江是罗人被流放后主要聚集地。中国汉水发源于陕西秦岭太白山,韩国汉江则发源于韩国的太白山。

新的对称是旧,没有旧罗国,何来新罗国。新罗国的国名,显然是为了纪念故罗国。罗国后人在新罗国(今韩国)的江陵市,端午之日祭天祭地祭鬼神祭祖先祭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申请“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横加指责。

有报道称,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及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

前述《梁书》中已经表明“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新罗国文化的体现。新罗文化又源于汨罗江,所以“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源头是清晰的。其实这是一个文化异化的过程,文化的异化可以是渐进演变的,也可以是人为强制的。《梁书列传四十八诸夷》:新罗国“无文字,刻木为信”。所以仅靠“刻木为信”的方式流传端午文化,且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难免异化得面目全非。汉城改称首尔,禁止使用汉字就是将一种传统强制异化。也许有一天,汉江等地名也会改变。

笔者看过韩国端午节的照片,行进的大船上分明写着“三闾大夫屈原”。

至于罗氏遗民是如何渡海、多少人渡海到朝鲜半岛的,没有更翔实的史料。《汉书郊祀志第五下》云:“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这就是楚人韩终方士在公元前215年渡海到的韩国的说法。

六、结束语

关于罗国的历史最终在朝鲜半岛结束。作为国的历史,包括公元前2000年建立的罗国,到罗子国、罗侯国、楚国的附庸国、新罗国,罗国存在了将近3000年。罗氏的子孙已经融入各个民族,并迁移到世界各地。但是寻根溯源,都是源于不大被世人注意的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县。从河南的罗山县到甘肃的罗川镇,到湖北的房县、宜城、枝江、江陵,到湖南的平江县(汨罗江),再到江西南昌,直至韩国的新罗,一条不算十分清晰但也前后有序、合乎逻辑的脉络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罗国的历史。今天的罗山人应当为此而骄傲。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