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开山基祖:罗世伟公
郡 望:豫章郡
堂 号:敦本堂
始迁时间:公元1325年~1340年之间
祖 迁 地:江西鄱阳县瓦屑坝算子桥
字辈排行:(1)豫章老派:
……元、世、用 囗囗囗囗:(2)迁湖老派:
有永希全宗,万应之尚士。 囗囗囗囗:(2)迁湖老派:长作邦家辅,英贤庆继生。 囗囗囗囗:(2)迁湖老派:克承先祖德,启佑显声名。 囗囗囗囗:(3)新 派:
运兴光华盛,恩宏育俊雄。 囗囗囗囗:(3)新 派:发祥传典训,诗礼绪昌隆。 族 谱:雍正七年己酉(1729年)首次编修,12世孙候选州同知罗让主修。二修于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12世孙康熙庚子科举人,诰封职郎罗谦主修。罗让、罗谦是胞兄弟。三修于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13世孙乾隆庚寅科举人霍邱县训导事即补知县罗长庚主修。四修于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15世孙邑增生罗桂森主修。五修于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16世孙增广生罗宿主修。六修于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20世孙邑庠生罗超主修。公元1990年岁次庚午,20世孙县局级衔罗庆之主修。
二、宗谱摘录 1、一世祖世伟公,
房 (33)十二世士乾,尚福公长子,字公道,生于清康熙八年。兄弟二人远迁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士醇尚福公次子,字公业,生于清康熙十一年。地点不详
囗囗囗囗囗万涧→应仁→之隆→尚福→士乾、士醇
(34)十三世长益,士禧公长子,字金佩,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锋,士禧公次子,字金远,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
囗囗囗囗囗万涧→应时→之魁→尚遗→士禧→长益→作昊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锋→作匀
(35)十四世作立行七五,生于元延祐元年甲寅(1314年)。娶双胡氏,生于元延祐二年乙卯(1315年),生子一:用七。公于元季自江右鄱阳县算子桥,迁皖江之太湖东乡赤土岭保怀乳尖下,今名罗家河,妣殁于元至正三年癸未(1343年),葬太湖县吕家花屋侧老林。续娶陈氏,生于元延祐四年丁巳(1317年),生子二:用九。用十。公殁于明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年),葬老林与胡妣同冢。陈妣殁于明洪武十五年壬戌(1382年),葬东乡牛形。
2、序世系,以世伟公为一世祖,则以自豫章而迁居太湖之东乡者,公也。查世伟公系出元凯公,溯而上之,则珠公应为一世祖,今略而不书。而书一世祖世伟公者,盖子孙之安土乐业于湖,非公远迁,不至如此。以始迁者为始祖,固所以崇有功,亦遵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之意也。
3、我祖籍豫章,相传鄱阳瓦屑坝算子桥有罗氏宗庙焉。
于明之末年,兵灾之余,虽琳宫琅宇,悉化荒灶。故所遗族谱,苦弗自秘,惜相忘于烟火灰烬中矣。
自我元凯公以前谱失,而先祖家墓介在可信可疑之列矣。
至遍览先茔,其无碑石可考者,殊难臆断。独宰相元凯公之墓,确有明徵,迄今碑头凤拱龙盘,誌刻蝌蚪,漓淋斑斑可考,余则莫能备述。摘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纂修墨谱序》
三、迁徙情况 1,元凯公裔总世系 (1)三世明江,用七公次子,娶王氏,公妣迁陕。
囗囗囗囗 世伟公→用七→明江
(2)三世有德,用九公次子,娶王氏,公妣迁潜邑南街,公之后裔居潜山,清末未合谱。
囗囗囗囗 世伟→用九→有德→永尊→希圣→云溪→宗彦→万盈→应试→之俊→尚勇→士沅→长伯→作瞻→邦纯;
作大→邦礼、邦尚、邦拔
(3)五世希贤公,永安公之子,娶江氏,明代回迁鄱阳。
囗囗囗囗 一世 世伟公,生子三:用七、用九(后裔居邑南香茗山)、用十(后裔居邑北冶溪,今属岳西县)。
囗囗囗囗 二世 用七公,世伟公长子,字文胜,生于元至正二年壬午(1342年)。娶张氏,生于元至正五年乙酉(1345年)生子三:有江、明江、英。
囗囗囗囗 三世 有江公,居罗家河。
囗囗囗囗囗囗囗 明江公,娶王氏,公妣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 英公,用七公三子,字杰士,号春圃,明永乐戊子科举人,载邑志,生于明洪武六年癸丑(1373年)。娶王氏,生于明洪武五年壬子(1372年),生子一,永安。公殁于明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妣殁于明正统二年丁巳(1437年),公妣合葬太湖县老林。
囗囗囗囗 四世 永安公,英公之子,字奠磐,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年)。娶宋氏,生子一:希贤。公殁于明天顺元年丁丑(1457年),妣殁于明天顺四年庚辰(1460年)。公妣合葬太湖县吕家花屋右首。
(4)六世韶溪,希松公之子,迁居望邑。
囗囗囗囗 世伟公→用七→有江→永忠→希松→韶溪
(5)七世宗富,济溪公之子,生于明嘉靖十七年,迁居皖城。
囗囗囗囗 世伟公→用九→有华→永重→希儒→济溪→宗富
(6)八世万统,宗吉公之子,字百一,迁居望邑。公之后裔史上已编修族谱,堂名芝草,后于1996年续修。
(7)七世宗堂,扬溪公之子,字祖堂。谱载横潭河雷打堰中排有碑,文中行大书,明故罗公祖堂墓,癸山丁向,从碑文中知公有后裔,但失考。
囗囗囗囗 世伟公→用十→有厚→永藻→希誉→扬溪→宗堂
2,全溪公万桐房 (8)十三世长诞,士远公长子,字亮彩,生于清康熙四十五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 长护,士远公次子,字亮涛,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
囗囗囗囗 十五世邦佳,作彦公三子,字受棋,生于清乾隆三十年。
囗囗囗囗迁陕西商南县索裕河。
囗囗囗囗 万桐→应节→之秀→尚桢→士达→长语→作彦→邦佳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士远→长诞、长护→作扶
(9)十二世士通,尚裕公长子,字异恒,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
囗囗囗囗 十三世长浩,士述公之子,字效康,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迁居河南内乡县樟树村赶麂沟。
囗囗囗囗 万桐→应节→之秀→尚裕→士通→长漢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士述→长浩→长浩→作枝、作保……邦佐(复迁金和店街后)
3、条溪公万善房世系 (10)十九世贤宝,英旭公之子,预字金三,生于民国二十年,于1954年全家迁居绩溪。
囗囗囗囗囗之秀→尚桢→士逢→长谓→作敏→邦象→辅王→英旭→贤宝→庆周、庆绩、庆安
(11)十四世作泮,长梅公之子,字朝选,生于清雍正十二年,迁居陕西商南县皂角铺。
囗囗囗囗囗万善→应乾→之选→尚仁→士任→长枚→作泮→邦新、邦璜
(12)十四世作正,长师公长子,字景云,生于清乾隆十三年,迁居陕西蓝田县葛牌镇。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疏,长翼公次子,字辅一,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迁居陕西商南县。
囗囗囗囗囗万善→应乾→之选→尚琏→士信→长师→作正→邦太、邦邕、邦福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翼→作觥→邦祁→家沾
(13)十三世长产,士品公之子,字顷千,生于清乾隆四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万善→应麒→之旺→尚廻→士品→长产
(14)十二世士焘,尚文公之子,字英士,生于清雍正六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万善→应昌→之亨→尚文→士焘
4、条溪公裔万里房 (15)十三世长俭,士勋公之子,字荣登,生于清乾隆元年。迁居陕西蓝田县葛牌镇沙帽沟。
囗囗囗囗囗十四世作池,长楫公之子,名池。
囗囗囗囗囗万里→应文→之融→尚珩→士勋→长俭→作船、作度、作股、作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楫→作池
(16)十三世长涛,士楷公四子,字济川,生于清乾隆二十年。迁居陕西蓝田县南乡草坪保申家岭。
之融→尚珽→士楷→长涛→作钟→邦品
(17)十五世邦遂,作吕公之子,字南田,生于清道光十一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固,作美公长子,字朝三,生于清嘉庆十九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正,作美公次子,字重山,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天,作美公三子,字艳山,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
迁居江西浮梁县东乡渭水
囗囗囗囗囗士楷→长涛→作吕→邦遂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春→作美→邦固、邦正、邦天
(18)十三世长鹤,士成公次子,字嵩山,生于清乾隆五年(长公之子作程复迁南乡青山保东沟)
囗囗囗囗囗十四世作课,长鸾公之子,字东启,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
迁居陕西商南县东乡下生龙寨保青涧沟
囗囗囗囗囗之融→尚瑚→士成→长鸾→作课→邦隆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鹤→作程→邦经、邦玉、邦满
(19)十三世长坤,士表公次子,字文有。生于清乾隆元年。迁陕西蓝田县葛牌镇纱帽沟
囗囗囗囗囗万里→应文→之预→尚璘→士表→长坤→作嘉→邦耀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禹→邦时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析→邦贵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通→邦毓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枟→邦蓝
(20)十三世长茂,士表公三子,字儒有,生于清乾隆八年,迁居陕西蓝田县草坪保麻子沟
囗囗囗囗囗士表→长茂→作楚→邦昭、邦萌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晰→邦仁、邦义
(21)十二世士校,尚璘公次子,字明复,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迁居陕西商南县皂角铺。
(22)十四世作逊,长汇公之子,字攀月,生于清乾隆二十七年,迁居陕西洛南县西乡桃昌保
囗囗囗囗囗之预→尚彩→士毅→长汇→作逊→邦柜、邦箕、邦裘
(23)十六世家柯,邦浩公次子,字植原,生于清乾隆四十八年。迁居陕西商南县西乡东韩家山保小金鱼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家槟,邦湘公之子,字琼枝,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迁居陕西洛南县
囗囗囗囗囗让→长柱→作冕→邦浩→家柯→辅满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湘→家槟→辅车
5、条溪公裔万有房 (24)十三世长孟,士元公长子,字登素,生于清康熙六十一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乐,士元公次子,字安仁,生于清雍正三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磐,士元公三子,字佑人,生于清乾隆二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金,士元公四子,字君仁,生于清乾隆五年
兄弟四人奉母周氏迁居陕西商南县永安寨保寡山,后长乐之子作弦复迁居洛南县南乡辛埠保峦庄销银河,从宗清记载,长磐、长金之子也同迁销银河,长磐之孙邦鎔,复迁华州李家村。长孟公后裔已于1993年首次编修宗谱,并多次回老家太湖祭祖。
(25)十四世作台,长樻公之子,字德盛,生于清乾隆二十年
囗囗囗囗囗十二世士荣,尚义公之子,字凡杰,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迁陕西商南县
囗囗囗囗囗之英→尚礼→士亨→长樻→作台→邦璀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尚智→士荣→长樽→作月→邦松
6、条溪公裔万象房 (26)十二世士章,尚达公次子,字汉文,生于清雍正十一年,迁陕西蓝田县
囗囗囗囗囗十三世长舜,士章公次子,字效海,复迁徽州歙县
囗囗囗囗囗万象→应龙→之鹏→尚达→士章→长仕→作连→邦熏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舜、长尧
(27)十三世长发,士高公长子,字丰万,生于清雍正七年,迁居陕西商南县
囗囗囗囗囗应龙→之凰→尚道→士高→长发→作凭→邦致、邦辕
(28)十三世长安,士高公三子,字同采,生于清雍正十三年,迁居陕西商南县南乡韭菜沟。邦岐、邦耀、复迁马蹄店保兔儿沟
囗囗囗囗囗士高→长安→作矜→邦旺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娴→邦岐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园→邦耀、邦粜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教
(29)十五世邦峻,作羽公之子,字起元,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娶卢氏,生子三。清代迁居江西鄱阳县全保乡十六都麻家凹,公之子家惺、家恒同迁鄱阳县羊碧山。
囗囗囗囗囗万象→应龙→之凰→尚道→士高→长安→作羽→邦峻
囗囗囗囗囗十五世邦凡,作腆公之子,生于清乾隆四十八年。迁居江西彭泽县双冠岭。
囗囗囗囗囗之凰→尚暹→士送→长鼎→作腆→邦凡
7、浩溪公裔万朋公房 (30)十四世作灏,长机公次子,字攀芹,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妣合家迁陕。
囗囗囗囗囗万朋→应武→之元→尚珊→士澏→长机→作灏→邦朝、邦亭、邦爵
(31)十四世作橦,长隆公长子,字国相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状,长隆公次子,字国南,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善,长陵公之子,字正南
囗囗囗囗囗应武→之起→尚涟→士英→长隆→作橦、作状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陵→作善
(32)十五世邦大,作滔公之子,字锦云,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之起→尚珍→士錄→长柯→作滔→邦大
8、浚溪公裔万涧,长泰公次子,字立常,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腊,长泰公三子,字步銮,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
囗囗囗囗囗尚遗→士衫→长泰→作立、作腊→邦夫、邦地、邦人
9、谟溪公裔万福房 (36)十四世作红,长强公次子,字段三,生于清乾隆四年,公妣携子迁陕西平利县小溪河。
囗囗囗囗囗谟溪→宗福→万福→应立→之吾→尚元→士圣→长强→作红→邦番、邦贵、邦训、邦诠
(37)十五世邦益,作音公三子,字汉乾,生于清乾隆二十七年,迁居陕西紫阳县廖家沟。
囗囗囗囗囗尚元→士叙→长弼→作音→邦益
(38)十四世作道,长庠公次子,字恒三,生于清乾隆七年,公妣携眷迁陕西安康县令河冠家坡。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礼,长福公三子,字行三,生于清乾隆十一年,迁陕西安康县河令河冠家坡。
囗囗囗囗囗尚元→士哲→长庠→作道→邦洽、邦依、邦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福→作礼→邦汝、邦金、邦翊
(39)十五世邦成,作晰公之子,字汉成,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见,作会公长子,字汉高,生于清乾隆二十六年。清嘉庆十九年由陕西紫阳县双河口廖家沟复迁随阳县黑灰沟。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怀,作会公长子,字焕交,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原迁林本河,继迁随阳县墨炭沟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邦贞,作仲公之子,字焕升,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居陕
囗囗囗囗囗十五世邦詹,作友公之子,字焕金,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迁居陕西平利县熊家村放牛厂狮子头。
囗囗囗囗囗尚之→士龄→长斗→作晰→邦成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会→邦见、邦怀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友→邦詹→家族、家禄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仲→邦贞
(40)十四世作祐,长云公之子,字亚三,生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妣居陕。
囗囗囗囗囗士龄→长云→作祐→邦茂
(41)十一世尚珍,之吾公之子,字文瑞,生于清顺治九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万福→应立→之吾→尚珍→士禄(失考)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士召→长枢(失考)、长極(字廷九,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士福
(42)十七世辅园,家崑公之子,迁陕。
囗囗囗囗囗尚元→士圣→长望→作法→邦耀→家崑→辅园
(43)十六世家棋,邦川公之子,字义常。合家迁陕西紫阳县廖家沟
囗囗囗囗囗尚元→士叙→长弼→作华→邦川→家棋→辅宇
(44)十七世辅满,家琪公三子,字金发,生于清咸丰六年,承浙江省淳安县罗万交嗣。
囗囗囗囗囗尚元→士叙→长烈→作凯→邦禄→家琪→辅满→英乐、英在、英位
(45)十六世家佑,字正赋,生于清嘉庆十一年,迁浙江
囗囗囗囗囗尚智→士爵→长理→作定→邦杞→家佑
(46)十四世作典,长仁公长子,字金山,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五子俱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则,长仁公次子,字仲五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常,长仁公三子,字恒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伦,长仁公四子,字华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刚,长仁公五子,字月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纪,长仁公六子,字为山,公之子邦率,字端躬
囗囗囗囗囗兰溪→宗兴→万祥→应熙→之俊→尚智→士爵→长仁→作典、作则、作常、作伦、作刚、作纪
(47)十四世作云,长让公长子,字春山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财,长让公次子,字礼周,公之子邦伟字伟臣,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本,长让公三子,字本善
囗囗囗囗囗士爵→长让→作云、作财、作本
(48)十四世作志,长诗公四子,字仕周,生于清乾隆三年,合家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香,长诗公五子,字佐周,生于清乾隆五年,合家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良,长诗公六子,字开周,生于清乾隆七年,合家迁陕。
囗囗囗囗囗长诗→作志→邦懿、邦祺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香→邦绍、邦升、邦新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良→邦民、邦修、邦真、邦元、邦敏
(49)十五世邦楷,作诚公之子,字楷华,居陕。
囗囗囗囗囗长诗→作诚→邦楷
(50)十四世作嘉,长友公之子,字辅周,迁陕。
囗囗囗囗囗士爵→长友→作嘉
(51)十四世作方,长发公长子,字亚周,生于清乾隆十一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美,长融公之子,字席周,生于清乾隆七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创,长举公次子,字焕周,生于清乾隆十八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灿,长举公三子,字光周,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谦,长植公长子,字方周,生于清乾隆二十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崇,长植公次子,字德周,生于清乾隆二十七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勤,长植公三子,字宗周,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俭,长植公四子,字盛周,生于清乾隆三十年
俱迁陕。
囗囗囗囗囗十三世长顺,士禄公六子,字斐煋。
(52)十四世作容,长廉公三子,字楷士,生于清乾隆七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光,长南公次子,字成士,生于清乾隆九年。
囗囗囗囗囗士壁→长廉→作容→邦楫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南→作光→邦经、邦纶、邦矩
11、寿溪公裔万田、万该、万宣房 (53)十五世邦贵,作琨公四子,字萃纯,迁陕。
囗囗囗囗囗万田→应升→之楠→尚庆→士信→长贻→作琨→邦贵
(54)十五世邦泳,作仪公之子,字文魁,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迁居霍邑。
囗囗囗囗囗万统→应莹→之芬→尚文→士扬→长进→作仪→邦泳
本 (55)十四世作锋,长峻公次子,字御书,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概,长祐公之子,字有概,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尚文→士成→长峻→作锋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祐→作概
(56)十四世作铎,长复公长子,字周书,生于清乾隆八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嵩,长复公次子,字有镐,生于清乾隆九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缨,长复公三子,字有镐,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
囗囗囗囗囗尚文→士襄→长复→作铎、作嵩、作缨
(57)十四世作胜,长浃公长子,字胜书,生于清乾隆三十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丹,长浃公次子,字丹书
囗囗囗囗囗士襄→长浃→作胜、作丹
(58)十三世长捷,士宦公长子,字习三,生于清乾隆元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洽,士宦公次子,字习荣,生于清乾隆七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受,士宦公三子,字兴受,生于清乾隆十四年
囗囗囗囗囗尚文→士宦→长捷、长洽、长受
(59)十四世作元,作馥公长子,字有元,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心,作馥公次子,字有心
囗囗囗囗囗十三世长具,士龙公长子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遇,士龙公次子,字祝疆,生于清乾隆九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长震,士彰公次子,字兴震,生于清乾隆十六年
囗囗囗囗囗之芬→尚学→士钦→长馥→作元、作心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士龙→长具、长遇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士彰→长震
(60)十四世作淦,长铨公之次子,字方秩,生于清雍正二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润,长铨公之三子,字宗秩,生于清雍正六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泽,长铨公之四子,字无秩,生于清雍正四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涟,长铨公之五子,字心秩,生于清雍正八年。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作浒,长铨公之六子,字浒秩。
囗囗囗囗囗万宣→应琛→之兰→尚辉→士彰→长铨→作淦、作润、作泽、作涟、作浒
(61)十六世家玫,邦极公次子,字克让,生于清嘉庆二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家瑢,邦极公三子,字咏皆,生于清嘉庆五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尚庆→士忠→长祉→作祥→邦极→家玫→辅灜、辅洲、辅满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家瑢→辅僖、辅丰
(62)十六世家恂,邦璜公之子,字玉台,生于清嘉庆五十一年,迁陕。
囗囗囗囗囗士信→长贻→作玱→邦璜→家恂
四、寻根溯源 我们太湖罗氏从世伟公迁湖迄今,已历25代人,近700年。《罗氏宗谱》世系分明,记载详实。我族迁徙人数众多,希望迁居外地的宗亲与太湖老家联系,使一世祖世伟公后裔能聚集一堂,尊祖敬宗。今年是世伟公诞辰701周年,我整理家谱上记载的迁徙情况难免有遗漏和错处,目的是让迁居外地的宗亲方便寻祖归宗,圆老家之梦。
太湖《罗氏宗谱》凝聚了我族先贤们的智慧和心血,更是承载着祖宗的希冀,是我族珍贵的历史资料,应感到自豪。但从世伟公上溯元凯公,由此再上溯到珠公,宗谱上没有记载属断谱。只有在豫章祖籍的宗谱上查寻到元凯公和世伟公,才能理清源流。明朝中期迁回鄱阳的希贤公,乃举人英公之孙,相隔才百余年就回到了祖迁地,且那时的豫章老谱还在。请希贤公后裔宗亲与太湖县罗家河老家联系,以便共同理清家族上源世系,融入中华罗氏大家庭。
21代孙 继温 整理于2015年5月00000000
联系电话:13085564722
QQ:373131353
邮箱:
luoyuxiang7758@163.com
oooooooooo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罗姓,在元末时从江西迁来太湖。雍正七年岁次已酉(公元1729年)编修宗谱,此为第一次。谱云:“我祖籍豫章,相传鄱阳瓦屑坝算子桥有罗氏宗庙焉。”迁太湖县的始祖是元凯公之子世伟公。元凯公的墓应在鄱阳,元凯公以上也就是在豫章的先祖没有记载。 雍正七年宗谱又云,明之末年,此前的族谱毁于战火之中。现存老谱为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第六次续修的《罗氏宗谱》,完整无缺。谱载老派行为“……元、世、用、有、永、希、全、宗、万、应、之、尚、士”,“士”字辈下接:
长作邦家辅,英才庆笃生。恭承先祖德,彝鼎纪勋名。 后略改数字为:
长作邦家辅,英贤庆继生。克承先祖德,启佑显声名。 以为命名之便。同时将“孝义堂”更名为“敦本堂”。 公元1987年~1990年,第七次续修宗谱新增二十派字:
运兴光华盛,恩宏育俊雄。发祥传典训,诗礼绪昌隆。 罗氏家园网上《中华罗氏宗谱字辈库(截止2014年10月19日)》文中,宗彦罗良富先生在安徽省的第19、20条中所指的实际都是同一支系,即世伟公支系,字辈为以上三处连用才完整。 太湖县罗姓是本地的望族之一,几乎是清一色的世伟公世系。自始祖世伟公迁湖至今,可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支系的众多外迁族人中,已归宗祭祖的小支系有陕西省商南县和安庆市望江县两支,他们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自立编修宗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