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循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忠义循良

罗大春 湖南提督

  发布时间:2003-05-21

罗大春(1833—1890),字景山,贵州施秉县人。清同治初年,随左宗棠督师驻衢,遂定居西安县城(今市区)。出身贫寒。17岁入清军,参与剿压太平军,转战于桂、湘、苏、鄂,署福建水师提督,注重海防,在宁波等要塞增设炮台多座。十三年奉命渡海驻防台湾,抗击法、荷等国侵略军,立功受奖。在台湾开发山区,安抚少数民族,有治绩。后请病假内渡。不久父殁回衢治丧。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办新疆军务,途中病疫流行,大春送去泉曲二百斤,支援保卫边疆。四年任湖南提督。十年入闽查办匪乱。十六年任建宁镇总兵,病故于任上。生平身经百战,屡濒于危,其事备载于手编《思痛录》中。虽出身行伍,而好矜恤寒士,曾于岁末访查贫士,赠给度岁之资。又择省城杭州贡院之东文龙巷口购地二亩余,建造西龙试馆一所,供西安(今衢县)、龙游乡试生员住用,费银三干余元。又于衢城北隅辟桑园,从吴兴携来蚕种饲养,发展生产。爱刊书籍,如《史纬》、《吾学录》、《批点四书》、《活人方》等行于世。所著《思痛录》对战乱诸多反思。

 

《施秉县志》:罗大春(1883.8.4-1890.9.26),字景山,汉族,施秉县城鼓楼街施家冲人。其父名璋,字裴然;母廖氏,早殁。大春排行第五,上有姐四人。17岁时,其父外出,家贫如洗,遂从军至广西。先入天柱营充任余丁,先后转战两湖、江南、安徽暨江西、闽、浙等省,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事中经荐保历升任镇远中营经制外委、湖南抚标中军参将、漳州镇总兵,补授福建陆路提督及福宁镇总兵,署福建水师提督,官至从一品。时泉州府属地民间动辄发生械斗,仇杀不休,大春督军前往惩办肇事为首者,使事态得以平息。嗣后偶遇械斗,大春闻讯即匹马前往弹压,械斗各方无不立时解散。平素,他整军经武纪律严明,令所部“严殃民之禁”,李鸿章赞其部“多客兵,又素健斗,虽荡折而流亡者独少”。同治十三年(1874),罗大春奉旨“渡台(湾)会办防务并开山抚番事宜”。他率军渡海东征,与占踞台湾的法国、荷兰侵略者进行大小数十战,终将侵略者赶出台湾,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并且,还带领台湾同胞开山种粮,发展生产,安抚台湾各族居民。清廷为表彰大春的功劳,多次为他颁发功牌(1955年尚存4张,由收藏者送交浙江省衢县文化馆保存)。光绪五年(1879),大春任湖南提督单衔。由于上疏奏请添加练军遭受谴责并革职10年,交左宗棠差遣委用。九年(1883)奉旨起用,派令大春统率两营径赴福建兴化查办漳州、泉州等地民间械斗事件。晚年,大春著有《思痛录》,自述一生军营的困难情况,表痛定思痛之意,传于家中作为给子孙的训戒。他组织刊刻《左文襄奏稿》、《史纬》、《吾学录》、《批点四书》、《活人方》等书。又选择浙江省城杭州贡院文龙巷口购地2亩,耗银圆3000余块,建成试馆一所,供衢县、龙游两地赴省乡试的士子寄宿,减轻其旅费负担;并且矜恤寒酸,访查贤士,赠给度岁之资。大春处理家庭事务也极简朴,为其父母安葬时不放任何葬品,并嘱咐家人日后为他安葬时亦不要陪葬金银财物等。十六年(1890)五月初五,光绪皇帝亲批,由兵部带领引见,授任大春为福建省建宁镇总兵。是年八月十三日,因病卒于衢州寓所。其墓葬于杭州。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