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全(1857--1923),字惺予,号钝庵,九江人。清光绪戊子年(1888年)举人,曾任九江师范监督。罗大全青年时期,即关心经世之学,好读顾亭林、黄黎洲、王夫之等人的著作,并赞同他们"反对君主专政,主张分君权、公天下,实行众治"的学说。戊戌维新失败后,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于孙中山提倡的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治,则更为赞赏。当时有志之士,如林森、吴铁成、徐秀钧、张世膺等都喜欢与他交往。为开通民智,传播新思想,他在沙河创建高等小学,在九江创建《开化阅报社》,创办商团,联络新军。 1911年8月19日,武昌革命军起义,九江为武汉东邻,全城官吏皆逃,时局动荡,人心不定。罗大全挺身而出,联合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及林森等人,于九月初二举义旗响应,马毓宝被推任为驻浔军政府军政部长,罗大全任政务部长。清军舰游戈湖口、彭泽间,将为清军之应援,且直接威胁九江。因海军舰长,水兵多为闽籍人,他便与林森(闽籍人)商议,利用桑梓之情,登舰说和,晓以民族大义,海军欣然合作。清军失海军援助,革命声势大震。当冯国璋率领北洋军南下,镇压武昌起义,九江岌岌可危。此时,政务部驻市内塔公祠,僚属多惊散,罗大全独力镇守,出面联络商会,劝谕居民,守望相助,地方秩序安定,军队士气振奋。后马毓宝调任江西都督,罗大全功成告退。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电邀罗大全赴南京议事。及至南京,礼遇有加,被聘为临时参议院谘议,参与制订临时约法。孙中山劝其游历欧美,罗大全以年老不谙外语辞谢。孙中山应江西都督李烈钧邀请来江西视察,途经九江,曾出席罗大全等国民党人举行的招待会。 晚年,罗大全致力于地方公益事业。曾与罗屯光等筹办南浔铁路,开采城门铁矿,修筑庐山及市区马路,开辟滨兴湖州商埠,兴办城乡学堂,经营十余年,"所办之事,不杂分文"。为安度晚年,曾在家乡筑栗园别野墅,种植竹林花卉,以吟憩自娱。著有《钝庵诗集》,林森为之作序,述及"九江起义时,因其宿望,让主政务,而躬为之副";称其:"致力革命,功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