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1940— )1940年7月23日出生于昆明市,原藉福州市人,新梅公支系第九世孙女。叔公罗忠忱(1880-1975)是唐山交通大学有名的力学教授,三伯父罗孝尊(1894-1969)曾任铁道部二级工程师,中国铁道选线专家。父亲罗孝倬(1900—1975)曾供职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处总工程师。罗玲从小耳濡目染热爱土木工程,当报考大学时,就报考上北京工业大学桥梁与道路专业。
七十年代初,她投身于立交桥的建设,从北京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桥——复兴门立交桥开始,她边钻研桥梁设计,边钻研施工新技术,如预制装配整体化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静不定结构体系的收缩徐变推导等复杂结构体系,掌握了现代化桥粱知识,实现了知识更新。她抓住时期更新设计,从新科技应用着手,于是,她日以继夜地学习了五年电脑,大大地促进了使用电脑进行设计桥梁。
七九年,她挑起大粱,当上西直门立交桥设计总负责人,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高架转盘异形梁板结构,缺乏经验,心里怵惕,她只能边学边做,幸亏有了电脑基础,迅速分折了超静结构内力收缩和徐变,解决了一批复杂结构的设计。
1981年她承担青岛八号码头配套桥梁工程。其中有一组跨越胶济铁路的跨线桥,需采用三向受力的预应力混凝土弯桥。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她请教国际著名专家也正在研究之中,罗玲只好依靠自己反复研究,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结构的设想,取得成功。
1987年西北二环工程的立交桥要在“地铁头上动土”,而上级不同意在地铁上动工。罗玲在工期短、难度大的情况下,和同志们把设计室搬到工地,经多次设计终于找到了最佳方案。只用四个月完成了复杂地基和复杂地下构筑物上方的全部立交工程。
罗玲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应用一项项新技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形成了北京立交桥的特色——功能上兼顾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外观上简洁、流畅、美观、大方,实现了“全国立交之最”。她们设计的三跨铁路两过河的玉蜓立交桥,摘取了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气势磅礴令中外专家赞叹不已的三元立交桥,荣获了国家优秀工程银奖。西厢工程的天宁立交桥采用了独柱弯梁结构,广安门立交桥采用了双向预应力点支撑异形板结构。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四元立交桥——国门第一桥首次实现了四层全定向立交。
罗玲常常一天干十几小时,穿梭般往来于设计人员与工地之间,连吃饭、走路也仍然满脑子的方案、图纸、数据、问题。她记不清自己放弃了多少节假日。可她还要继续拼,要缓解北京交通紧张状态,至少要建二百座立交桥。罗玲还帮助各省市立交桥设计,如青岛、福州等地邀请她参加研究方案,她都给予无私的援助。
罗玲不愧为全国十大女杰之一,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设计大师,现任北京市政工程设计总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