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1956年出生于云南,16岁去云南蒙自插队,18岁到21岁,在易门铜矿当矿工,是易门铜矿透水事故的幸免者。文革后,他考入武汉地质学院,1981年毕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全国地勘安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灾害防御学会经济专委会委员;世界安全联合会会员(World Conference on Safety Science);中国少儿基金会“安康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及部门10余项科研项目,主编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1项。从1981年起与安全结缘,罗教授一直辛勤耕耘在安全科学领域。1993年发表了中国第一本安全经济学专著—《安全经济学导论》,建立起安全经济学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是他10年研究的成果;1995年,罗云教授参与主持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提出“安全是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的灵魂源自安全文化”的观点,倡导和宣传“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预防”的观念;20年来,罗教授一直追踪和分析中国各类事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判断事故高峰的“三标准理论”,即:事故频率标准-事故总量居高;事故强度标准-突破性特大事故;事故总量增长率超过“黄金水平线”。由此,在2000年他预警了中国的第五次事故高峰(2001年达到最大峰值);此后,罗云教授又提出了“安全生产指数理论”,眼下正参与安全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