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人物传记

瑭公家族

 罗时实 发布时间:2008-02-15

罗瑭,字公秀,名秀居,号柏林,豫章柏林罗氏基祖,豫章第13世,令恭次子,世代仕宦之家,祖父仕三国时代东吴的安城郡郡守,父亲令恭仕三国时代蜀汉刘备为折冲郎将。兄弟四人,瑭公排行第二,兄长和胞弟皆仕晋为官,唯独瑭公是三国时代后期和晋朝的民间道士。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瑭公出生于祖居地豫章西山之涂埠。曾祖父罗季实从小出继给豫章西山武阳的薛令羊为嗣,东汉时出仕为东郡太守,晚年回涂埠认祖归宗。祖父罗霄出生于武阳,后随父回涂埠认祖归宗。罗瑭幼年和少年在涂埠生活了16个春秋,随后到武阳祖父的旧居生活了8年。
瑭公成长于三国战乱年代,残酷的战争使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比比皆是。曹操在一首题名《蒿里》的诗中,描写了当时中原一带的悲惨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战争使老百姓遭受巨大的人身伤亡(“生民百遗一”)和心灵创伤(“念之断人肠”)。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思想灵魂的寄托和精神的抚慰,所以道家思想得以盛行。瑭公不满5岁时父亲便在战斗中阵亡,先祖处身立世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年轻的瑭公对道术充满好奇,对民间的疾苦深为同情,于是立志学道抚慰民众的心灵。
在一次寻道学道途中,结识了后来的岳丈黄向公,两人路拾珠宝一袋,价值三百万,寻访失主归还。失主以半相谢,黄向公不受,瑭公“以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婉拒。黄向公是馀姚太守之昌裔,名门之后,家住青州北林,即后来的南昌县柏林。黄向公目睹罗瑭不贪钱财善良正直,且是汉初大农令当地名人罗珠的后裔,决定以女相许;罗瑭见识黄向公不贪钱财善良和蔼,欣然接受黄氏,征得母亲徐氏和兄长等家人的支持,公元244年入赘北林黄氏。接着在居屋前后和整个村庄广种柏树,并命名为大农柏,以纪念豫章罗氏始祖罗珠。
在古代,年轻人的婚事皆由父母长辈做主,儿女从之。在这里,女方黄氏是由父亲黄向公做主,黄氏也很满意;男方罗瑭,先是自己满意,也需要家长支持,除母亲外,因早年丧父,则兄长做主,所以要母亲徐氏和长兄等家人的支持,否则男女双方都没有面子。后来瑭公的弟弟罗璜入赘木山韩氏,继承韩家产业,也有母亲徐氏和兄长罗璒、罗瑭等到场。
罗瑭成亲后,先后生下长子文通和次子文慧,而瑭公则继续在外寻道学道,先是在新吴大泽村学许逊秘术,即道术,尽管知道道术乃骗人之术,但仍然集中时间专心学了五个月。后又打听到丰城池山上谌谌仓部谌礼师母擅长道术,于是罗瑭又随同许逊一同去丰城池山向谌礼师母学习道术,这时的家务诸事当然是黄氏承担。
罗瑭到丰城县池山向谌礼师母学习道术,抽空又在池山广种柏树,建塔,此塔又名柏塔。罗瑭进一步知道道术是骗人之术而又不能不用,因为道家学说存在唯心的因素,无法解释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只好用道术来搪塞,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便会用道术来行骗谋利。瑭公则明确提出,要以积阴德为本,用道术来行骗谋利有损阴德,万不得已才用道术搪塞,换取民众心灵的安慰,旧家谱记载瑭公主张“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瑭公接着又提出“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也就是主张道士可以成家,应该有家室,享受天伦之乐,不要抛弃风俗脱离民众,道士也是普通的人,不是神仙。可有的人仍然迷信,一心要修道成仙,甚至自焚,例如后来许逊便是。对此,瑭公又提出“吾身是父母遗体,但自善崇获,不获罪於五藏。”认为身体肉躯是父母所给,自从出生以后,就应该珍惜生命,身体五脏六腑没有罪过。这些思想大大超出了当时道士的思想境界,显然,瑭公接受了家族的影响,大大振奋了丰城池山的民众,因此丰城池山的民众尊称瑭公为“九天道源”。“九天”,是天界的最高层次;“道源”,是道家学说的源泉。当然瑭公不是道家学说的鼻祖,但他的思想符合当地民众的愿望,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确是无疑的。这些思想也点亮了谌礼师母千金的心扉,对年轻聪明的瑭公产生了爱意。为此,瑭公只好回家同原配黄氏诉说。黄氏通情达理,公元249年离开父母携带两个幼子随同丈夫迁居丰城池山。谌礼师母的千金谌氏执意要嫁,因为当时是可以一夫多妻的。黄氏同样心胸开阔,为了丈夫的道教事业,支持丈夫在丰城池山再同谌氏成婚,不久谌氏生下瑭公的第三个儿子文佑,黄氏也生下一个女儿。
至此,瑭公在丰城池山有二妻,黄氏和谌氏,有3儿1女。谌氏抚养儿子文佑跟随母亲以道士为职业维持生活,黄氏农耕田园抚养两儿一女,瑭公不善农耕,只能两边相帮,且经常外出传道讲学。三个儿子逐渐成长,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必定学医学道。
家谱记载,瑭公常到各地讲道。曾与宗大伯二伯结庐于象湖南埂,复与兰陵尚书左丞彭贞、推官萧正法、大尉黎蒋,二次讲道于城西北一隅,即今彭贞观。“咸和间(公元326--334年,瑭公一百零六岁到一百十四岁)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 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瑭公六十岁后,曾回武阳为祖父罗霄做道场,联想到自己该在何处长眠?最后决定百年后应该安葬在柏林,因为柏林山清水秀,是自己亲手所创;柏林是自己走上社会的第一站,诸事顺利,值得留念,以后便常来柏林小住。瑭公得寿106岁以上,长眠在现今的南昌柏林株树山柏树下。瑭公在《柏林谱》的“名宦录”中有名。
瑭公的原配黄氏,是馀姚太守之昌裔,名门之后,勤劳善良,善于农耕,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殁后没有同瑭公葬在一起,因为瑭公要葬在柏林,柏林虽是瑭公所创建,但也是自己的娘家,自己已经是罗家的人,应该葬在瑭公的祖居地,而不是自己的娘家。所以,黄氏殁后葬在现今的新建县大西山春花冈下。
瑭公继配谌氏,是学道师母的女儿,随母在外闯荡江湖,缺乏闺门之教,个性要求自由,所以只能在母亲的身旁成婚。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得知瑭公百年后要安葬在柏林,便心生嫉妒,柏林是黄氏的娘家,没有谌氏的地位,还不如早些回自己的老家安徽歙县通德乡。于是便带自己的儿子文佑回安徽歙县通德乡。据《歙县志》记载,罗文佑,南昌人。与许逊学道。相传晋太康中(280-289),入黃山采药,寻轩辕故跡。后结庐長春里煉丹,丹成,乘白狼仙去。里人祀為呈坎天尊,其煉丹故地,草木長青。《歙县志》记载的年代、事件和地址,同上述的记述相吻合。
家谱记载,长子文通,从小跟随母亲黄氏,学会了田园耕种,勤劳俭朴,“以饱德为膏梁”,跟随父亲罗瑭,“以令闻为文繡”,专研学问。八岁便知圣贤,自师读《严氏春秋》、《京氏易阳》,专研道家思想的本意,探求战乱年代的尧舜之道,朝廷多次诏聘做官不去,号称诏贤先生。叛臣王敦邀请相伴,回说:“以臣抗君,以夷乱华,小人道长之时。吾今无意於天下事,将为汉梅僊矣。”指责王敦之徒企图割据一方,分裂国家,引来外族(当时的少数民族)侵占北方,正是小人嚣张之时,文通无意于天下事,正在专修道学,快要成为汉梅仙了。其墓铭记载:“罗先生以飽德为膏梁,以令闻为文繡,知有义不知有天下,知有学问不知有功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易,惟诵其诗读,以求尧舜之道。”文通公一面“结茅种菊蔬食水饮”,一面“讲学授徒八百有奇”,自建罗山书院。“结茅”就是带领众多学生(先后有八百多人)盖茅草屋居住和讲学的教室;“蔬食”就是耕种蔬菜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水饮”就是自己挖井解决饮水止渴;“种菊”就是种些花草美化环境,可能是菊花较多。这就是说,文通公一面带领众多的学生勤劳耕种,解决物质生活问题,一面专研道学思想,传授给学生,著学道书十四篇,“知有义不知有天下,知有学问不知有功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易”,以求尧舜之道。这就是文通公的精神世界。文通公寿九十六,葬丰城县池山大罗山善士坪后,大罗山善士坪是文通公学道传道之处,学生建祠祭祀。文通公在《柏林谱》的“名宦录”中有名。
瑭公次子文慧,跟在长兄文通公之后,专研学问不如兄长。后为北汉刘聪汉阳府尚书郎,殁后葬丰城县池山小罗山,小罗山是文慧公学道传道之处,在《柏林谱》的“名宦录”中有名。生育有2男3女。
瑭公的幼子文佑,从小跟随母亲谌氏,据《歙县志》记载得知,文佑与许逊学道,晋太康间(280-289)随母亲谌氏回安徽歙县通德乡,入黃山采药,寻轩辕故跡,后结庐長春里煉丹,丹成,乘白狼仙去。里人祀為呈坎天尊。这就是说,长兄文通公专研道学本意,以求尧舜之道,幼弟文佑学习道家医药,入黃山采药,寻轩辕故跡。当然,“尧舜之道”在封建社会只能是美好的幻想;原始社会的轩辕黄帝懂医药,是总结了当时全国的医学成就,并非在全国各地采药实践,在安徽黄山就难寻觅轩辕黄帝的故跡。长兄文通公“讲学授徒八百有奇”,幼弟文佑炼丹成仙。显然这倒像是谌氏的指点。文佑性情善良,没有成家,殁后葬安徽歙县通德乡,相伴母亲谌氏长眠,里人祀為呈坎天尊墓。
瑭公的女儿罗救,由母亲黄氏抚养长大。出嫁时,母亲给她一条罗裙,嘱咐说:“看到这条罗裙,就要想到自己是罗家女。” ,示意做人不要丢了罗家的脸。罗救的丈夫是许旌阳的族侄许大本。《罗救传》记载:“救,南昌人,柏林公女也,配旌阳令许敬之族人大本。”“救同抚竹杖乘青龙往来豫章施药疗病,愈者甚众。故后即其救疾功,号罗救小娘。”这里记述的罗救,就是瑭公的女儿。许敬就是许逊,或许旌阳,罗救适配许逊的族侄许大本。罗救常常在赣江用竹杖撑着竹筏往来豫章为民众施药疗病,愈者甚众。人们感激她救治疾病的功德,号称罗救小娘。罗救做人的格言是“求人则辱己,有名则沔名,有利则不利,必不求而欲自足,始无所愧。”这就是说,尽量不麻烦别人,不求名,不争利,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解决,问心无愧。许大本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夫妻生活甜蜜幸福,丈夫耕田砍柴,妻子施药疗病。宁康甲戌(公元374年)八月十五,许逊拔宅升天(即许真人焚火烧屋自尽,灵魂升天),遂成天仙。据传,成仙后,其家人也要跟着成仙,俗语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众乡亲就认为许大本是神仙。许逊升天的这一天,罗救夫妇俩正推着一车米到西岭镇去变卖,路途中听说许逊成仙,惊出一身冷汗,翻车米撒山岭,落地的米再生出米,于是这个翻车的地方又叫生米,就是现今的新建县生米街。罗救夫妇本来就是普通的老实人,当众乡亲都认为他们是神仙后,见面就向他们作揖,闹得夫妇俩惶惶不可终日,只好改姓隐于他处,最终隐居于建康茅山之洞(罗岗罗姑洞)闭门修道。大本诗曰:“自从天府升仙境,出入尘寰直至今,不是戴名混世俗,卖柴沽酒过平生。”小娘诗曰:“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卖仙药,那个西山是我家。”
文通公的后裔繁盛,在豫章罗氏的家谱中占了绝大多数。罗文通的三个儿子钟、鈇、铿三兄弟,以医术救病即愈,活民万计。晚年举武贤带兵御敌凯旋而归。殁后乡人思恩,立像祀之于丹陵观。唐朝(公元808年)封十五神,敕封钟公为中大夫,御灾捍患逊义大德灵官第七(号七神),追封鈇公为御灾捍患逊义大德灵官第八(号八神),恩封铿公为广济惠泽英毅王第九(号九神)。罗文通的长子钟公的曾孙罗纲罗结兄弟俩,南北朝时在北魏做官,在山西一带享有盛名,有资料称为河东罗氏。
瑭公曾孙、铿之长子均章讳绥,早年在罗山讲学,有一湖称为罗湖,后封为罗湖岱王。晚年奉命带兵(散骑常侍郎)北上伐燕,卒于军中。著名的忠孝义士企生和遵生兄弟俩就是罗绥的儿子。
以上四代基本上传承道家思想修身立世,或为国尽忠,或为民服务,世代称颂。
上一篇:罗聘传记
下一篇:罗剑雄将军传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