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文田镇罗氏宗祠
发布时间:2009-02-07
[[center]][[image1]][[/center]][[center]][[image2]][[/center]][[center]][[image3]][[/center]]
罗氏宗祠位于文田镇新屋场村,始建于清顺治二年,已有近380年的历史,是为纪念罗氏南迁十二世祖华仲公而修造的。
关于罗华仲公,罗氏族谱上有记载:“官镇抚将军,有勇略,时品溪苗贼为乱,华仲督兵剿之,没高坪江牌事闻。”被明太祖朱元璋诰封为镇抚将军。
罗氏宗祠青砖青瓦、粗麻石基。修缮一新的祠堂古色古香、狮龙雄立,碑文壁画与楼台玉宇交相辉映。祠堂内有巨大的屋柱,雕梁画栋,戏台厢房,保存得相当完好。
2006年农历12月2日,文田镇罗氏子孙隆重集会,迎接老祖宗华仲公回老家“罗氏宗祠”,场面蔚为壮观。
祠堂有幸能保存下来,墙壁上告示牌的内容清晰的告知了我们,是因为早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该宗祠已被政府收归集体,一直做粮仓使用,这才避免“文化大革命”中祠堂毁于红卫兵之手。
致罗氏华仲公祠复修、祠志汇编双竣大典贺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今天,是罗氏华仲公祠修复成功和罗氏祠志汇编成功的双竣大典,我代表杨氏天绶公后裔,对此次大典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罗氏自古多豪杰,从隋朝的幽州总管罗艺,到唐代诗人罗隐,到明代文学家罗贯中可谓无人不知,而现代的共和国开国元帅罗荣桓、开国大将罗瑞卿等更是如雷贯耳。
罗氏的先辈们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地位在不断得到巩固,影响力在不断的加强,新化罗氏自始迁祖罗一松于宋太祖建隆年间由江西吉安迁居新化,历经三十余代,历时一千余年,至今人口已达七万多人,居新化第三位。现已成为本县名符其实的旺族。其中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老师罗元鲲先生与罗教铎先生,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同志和我们文田的革命先驱罗树苍先生都出于我们新化罗氏。
新化杨氏与新化罗氏同来自江西吉水,迁入新化后又是友好睦邻,所以杨、罗二姓的宗谊其时甚久、其渊甚远,古代有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与罗氏联姻的“杨罗出俸”的千古绝唱,现代有大将罗瑞卿与杨尚昆、杨得志、杨勇等“三杨”的肝胆相照,而在我们本地,清代杨世福与官庄罗氏的联姻在我们水车文田直到到现在都是妇孺皆知。就是在座的各位,就多有罗氏的血统,以我来说,我奶奶是罗氏,那我就有四分之一的罗氏血脉,我岳母是罗氏,那我妻子就有二分之一的罗氏血统,因而我的儿子也就流淌有罗氏的血液。
为纪念明代镇抚将军华仲公而修建的文田罗氏宗祠,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本祠青砖石基、雕梁画栋、檐牙斗拱、甚是气派,极具古典建筑风格和文物保价值。罗氏华仲祠志的编纂和宗祠的修复,不但保护好了罗氏祖先留下的“根”,也促进了谱谍文化的发展,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补充,是寻根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延伸和发展,是加强罗氏族人团结、响应新化“旅游强县、文化塑县”的重大举措,在此,我对罗氏华仲公祠修复和词志编汇双竣工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本次工程做出重要的贡献的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礼,对罗氏华仲公裔的热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与、关心和支持本次工程的各位来宾、亲友和父老乡亲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真心的祝福,祝福各位:
一帆风顺,两歧麦秀,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男增百福,女纳千祥,万事如意。
200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