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传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轶闻传说

天门罗家场地名溯源

  发布时间:2008-02-28

  很早以前,罗场为大湖,白水一片,不见人烟,名“白水湖”。不久湖中忽现一小洲,常有鹄、鹜、鹅、鸭歇息,得名“鹅鸭洲”。
   明成化六年(1470年),宗代著名理学家罗仲素(字从彦)之远系罗楚壁(嘉靖皇帝御封相公),率子、侄自豫章(今江西)告水(亦说泰和)转篷洞庭,溯汉水而上,来到白水湖。捕鱼为生,常在鹅鸭洲上晾晒鱼网,故改名“晾网洲”。
  罗氏等人常年捕鱼,渔船久浸于水,未免破损。将船拖上小洲修整时,出现了奇迹。发现船是夹底,中间放着大量金条。此船何来?本来,罗氏等人在离开故土时,特地打造了一艘大木船,鼓篷扬帆,向洞庭湖进发,不幸遇湖窃,夺走了新船,丢下了旧船。罗氏等人无奈,只得上了湖窃丢弃的旧船,来到了白水湖,却因祸得福发了大财。罗氏等人打算建造一所富丽堂皇的房屋。由于鹅鸭洲形似一弯新月,他们便想到了唐时老祖宗罗功远,掷杖成桥让唐明皇游历月宫的故事,遂在小洲上仿“广寒宫”营造了新的房舍。房宇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犹如帝王宫阙。后来,小洲屡被湖水冲刷洗荡,传说中的“广寒宫”不复存在,继之而起的是罗氏后代子孙的百十户人家。清道光戊申(1884)年,乡里名流据其传说,依其地形,将小洲美其名曰“月池台”,取代了“晾网洲”。
  嗣后,此地人丁兴旺,生产有所发展,需求发生变化,人们遂于“月池台”北狮子古河之滨择一高地,相约交易。附近四五里的乡民,皆趋而附之,迅速成为小集市。湖中人家趁此机遇,纷纷在集市上造房、建店。清光绪初年形成街道。街上经商者罗姓为多,生意红火。仅罗东官在街上就开设了米庄、布庄、花庄(经营皮棉)和肉案。岳口、彭市、麻洋、横林、小板、天门(今竟陵)等地的商贾均与其有生意往来,因罗姓在街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将其街道取名为“罗家场”。简称“罗场”,沿用至今。
上一篇:罗洪先轶闻
下一篇:罗淼箭定射洲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