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湖南
邵东县罗氏世系
发布时间:2010-05-23
罗姓,在邵东比较集中。此地原名“邵阳中乡”,位于衡阳、祁阳、邵阳三县交界处,今属邵东县灵官殿镇和石株桥,堡石前雨乡,系丘陵地。森林繁茂,到处有清泉,久晴无旱灾:地势倾斜,久雨无洪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吸引六支罗氏祖先前后迁此,定居后就不愿离开,形成人多田少,现在人均水田不到半亩。姓罗的却占灵官殿镇和石株桥乡总人口80%,有的村外姓只有几户,有的村全部姓罗。来此地最早的是铁圹罗氏和甘棠罗氏。
铁圹罗氏基祖青叟公,世居江西庐陵熂下,老谱云属企生公系。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为湘阴主传,后除衡阳县丞,期满迁山西永和县令,辞不受而归故里。子大器除衡阳教谕,卜居衡,迎父奉养。器生三子,长日忠,学赞甫,号铁圹。官南海主簿,改仕、由衡迁祁。忠有四子,长日顺之,失考。次宗之,官翰林知制诰(三品)。世乱国危,奉父命再由祁迁邵阳中乡。号“铁圹罗氏”,奉青叟公为基祖。后裔居石株桥周围13多个村。另一支迁四川。还有迁邵阳市郊、祁阳凤岐等,1995年九修族谱统计红丁为19321人。国民军六军十六师师长、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中将罗藩瀛及其侄儿台湾国民党第九军、宪兵司令、中将罗扬鞭,都是该族人。三体之,徙零陵上里芹菜圹,号“零陵罗氏”。四贞之徙祁阳步云桥,号“堆积罗氏”。大器次子惠失考。季恩,字翊甫,官江西庐陵知县,居吉安。其五世孙为避难,文进公徙衡阳清泉,号“衡阳三甲罗氏”。文贵公徙祁阳熊罴岭,号“黄土岭罗氏”。总之,青叟公裔孙现有红丁为52032人。 甘棠罗氏基祖永公,行十八郎。其先为企生公系。宋嘉泰元年( 1201)由庐陵熂下延福乡徙湖南宁乡。复由宁乡迁邵州城东甘棠渡。子迁先,再徙邵阳中乡西村,且名“甘棠罗氏”,又叫“佳木罗氏”。五世祖应伍生子三,日景明、景详、景察。明止。详公裔居灵官殿镇佳木、棠荫、中桥等村,另一支徙云南金齿卫,一支徙新化为水田。察公裔居石株桥乡棠荫、先家等村,有些外迁祁阳蒋家桥、步云桥,邪阳县谷州、隆回高拱桥。1994年七修族谱统计红丁11000余人。
白鹿罗氏:基祖子辅公,原籍江西吉安。兄弟三人,即子辅、子发、子举。南宋末,子发聚义兵4000人援助文天祥抗元,失败后逃遁。子举公隐居深山。子辅公远迁湖南衡阳东三江.继而由衡阳迁邵,行至衡邵交界处,俄见一群白色鹿,认为是吉祥之兆,决定居此,故名“白鹿罗氏”。今居灵官殿镇双桂、付家、石井、金星等村,还有一支迁四川,1996年五修族谱统计共有红丁12752人。
公田罗氏基祖十五郎,名字失传。于明永乐十一年( 1413),由江西庐陵秀川(又名熂下)迁邵阳中乡老屋垞定居。六、七世居路源冲星子圹。继而相螺源之上,有长洲,形类似船,立室家焉。故名“公田罗氏”。盖水中沙坪日“洲”,又叫“汀”。故又称“汀里罗氏”。现居石株桥乡公田、石法、同乐、花园等村,灵官殿镇路源、实发、民安等,还有些迁往外地。合族共有红丁21593人。族人罗桂求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现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城边罗氏创修谱记载:再洪公由江西完居南昌,后迁吉安云田,复迁湖南宝庆府城关外,故称“城边罗氏”。二世祖秀,三世祖汝模,四世祖贡,五世祖颗。六世祖伧,号一峰,称云溪先生,任翰林修撰,因疏阁臣,被排斥,调武冈知州。数年后辞官,隐居金牛洞著书立说,再不出仕。生三子,长曰俊,居余粮,今邵阳县杉木桥,现有红丁1700余人。次日伟,居鲇圹,今邵阳县下花桥,有600余人。季曰俸,居今邵东县灵殿镇正头村300余人。
蒸左罗氏崱公十六世孙秀公,生华公,在明朝由郡公曹授承德郎,官衡阳。致仕,遂籍衡西蒸水入湘江口,故名“蒸左罗氏”,又名“江口罗氏”。华公生五子,长日恭,住燕圹,名老屋房。次日俭,住朱家园,后迁宋家庄,名铺前房。三日俊,住伏士乇山,名大路房。四日勤,住石桥房。五日倡,住花目,叫花园房,清雍正三年(1723)始创族谱,到1999年完成八修,统计红丁为3091人。
以上六支罗姓住在“中乡”,此外,邵东县还有一支叫“芭石罗氏”。明洪武三年(1370)携子自江西庐陵迁湖南衡邵。公生四子,长兴绵,占籍衡阳新城乡长乐里,至四世寿公迁邵东鸡公山(今周官桥)。次兴缘公,占籍石坝鸿江岭(今属雨市镇),至五世忠公复迁芭石冲(今属仙搓桥镇)。三兴缘公,占籍邵城外卦码头(今邵阳市青龙桥右侧),至九世守之公迁周官桥。四兴纲公,占籍炉前村(今光陂乡),至七世神公迁东圹冲(今斫石曹乡)。创修族谱时,四房父老讨论决定:以道能公为基祖,以缘公居芭石冲,便叫“芭石罗氏”。续修时,纲公房昁分裂,其他三房团结一心,并于1989年完成了三修族谱,共有红丁3000余人。1988年湖南遭特大洪灾,族人玉龙献金26000元,成善献出13000元,共购大来 20000余斤赈救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