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溯源>追本溯源

罗氏历史浅析

 罗登勇 发布时间:2014-03-11

 

        家谱编纂,源流正误,年辰久远,考证为难。盖吾人生于千百年之后,而欲考信于千百年前之史实,更为难事。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之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之角度,洞观今古,明辨是非,务虚务实,去伪存真,使之尽量符合于历史之客观事实,为广大后嗣宗亲,皆能接受,不存异议,则幸甚矣。今将罗氏史事浅析, 以史为正, 以示后世子孙, 知晓罗氏之发展史矣。
  
    一、周朝掌鸟兽之官“大罗氏”
        秦嘉漠辑补的《世本》中说:“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周礼夏官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上面所说的“大罗氏”和“罗氏”,其实是一种人。其所以称“大”,是相对于诸侯而言,表示一种尊贵威严。在西周时期,设置了一种“夏官司马”的职官,春秋战国时沿置,除掌军政外,还兼掌制赋、教军旅等,是治军的最高长官,其下有“小司马”等70种职官为之佐助或部属,其中第二十种就是“罗氏”。“罗氏,这种掌鸟兽的武官,由“下土一人、徒八人”组成。
至于大罗氏的具体活动,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一些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原来大罗氏这种武官,负责掌管用罗网捕捉在低空飞翔的鸟雀之类的事。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则使用细密的罗网,围取鸟兽。一般是在上方用火焚杀,将罗网铺张在下,被烧伤的鸟雀纷纷掉在或撞在网上。大罗氏将捕得的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到了第二年仲春二月,就用罗网捕捉惊蛰后复苏的黄雀、鹌鹑之类的小鸟。这时候的鸟雀体内充满着生机,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于“养老助生气”,大罗氏把它们献给“国老”,希望他们食用后,能收到返老还童的功效。
    但是大罗氏捕捉春鸟,并非滥捕,而是有计划、有节制的《礼记月令》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季春之月……田猎置(音居)罘(音福)、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季春三月,禁止把各种捕猎用具和毒杀鸟兽的药带出城门等九门之外使用,因为这时正是鸟兽哺乳繁殖时节,此时捕杀一只,就可能伤害几只甚至上十只生命,这对于生态平衡是极为不利的。这一点,罗氏在“罗鸟兽”的实践中早就有相当正确的认识了。俗话说得好:“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其最初起源大概就是《礼记》中的这类记载吧。
         大罗氏除了自己捕捉鸟雀外,还代周天子收掌诸侯贡献的鸟兽。。《礼记效特牲》有很详细的记载: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对这段文字略作些解释:为天子掌鸟兽之官的是大罗氏。《周礼》说,“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襦,细密的网罗)。可见周王朝选择罗人的首领来任掌这个官职,是“人尽其才”的。大罗氏不仅自己能用大小疏密的网捕鸟捕兽,而且还负责收纳四方诸侯贡献的鸟兽,然后一起呈献给朝廷作祭品。同时,朝廷赏赐给四方诸侯的美女和鹿之类,也由大罗氏代表朝廷交给诸侯的使者,并慎重地宣告周王的旨意,劝戒诸侯们不要沉溺于田猎和女色,以免遭到亡国之祸;也不要贪恋财货,聚敛囤积,与民争利,以免激起百姓的反对。可见罗氏的地位并不低,而是很得周王的青睐。桓谭《新论》说:“鹰鹧鸷鸟,而罗氏教之猎。”罗氏不但能用罗网捕捉鸟兽,而且驯养了大批猛禽,以逐捕鸟兽,可以想见那种围猎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
          这时候罗人的活动地,应该在靠近周都的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一带,还不是远在湖北的房县和宜城,因为靠近周的都城,才能在周的朝廷中担任官职。
   

    二、罗部落的产生
          “三皇”之首伏羲氏与句芒发明罗网的传说,与我国原始社会中狩猎经济的历史发展状况是吻合的。 母系氏族发展时期,虽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况,但由于这两大经济部门还处在原始阶段,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古老的采集和狩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狩猎随着工具和技术的改进而发展。对于大的动物,多采取火围、陷阱、驱人栅栏的方法,对于鸟类则用网套、鸟媒和滚龙。
         原始社会里,有的部落靠捕鸟来维持生活。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就被称为“罗”。这个罗部落,便是罗姓的最初先民。这个罗部落,相传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大概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的罗山。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山,在(罗山)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是因罗部落最早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得名。大罗山亦同样因此而得名。《左传昭公五年》载:“楚子以驷至于罗油”。又说:“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油”,次于莱山。俞正燮在《癸已存稿》中认为罗山就是古罗油,为古罗人活动之地。所谓罗油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人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网捕鸟最优越的地方。
          民国时期,这个地方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在袒露的山冈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四周再架起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飞鸟,纷纷朝着篝火猛扑俯冲而产,都撞落在篝火四周,大多数都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伤。没有死伤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预设的大围网之中。篝火周围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也被农民用棍棒击落在地。人们往往满载而归,享受着这美味佳肴。近代尚且如此,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加稠密,鸟类更为繁多,罗人捕鸟的收获自然就会更多。鸟肉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或说人们季节性地用鸟肉来维持生活,这应该是当时的事实。
         罗部落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密集的地方,也成了罗人围猎鸟兽的理想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中叶,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残余势力范围的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人也迁到楚的北面(今甘肃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陕西9p县,会泾水”。罗山,是从子午岭西来的一支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水多以罗为名。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邰(音宾)地北部,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为抵抗殷人而联合在一起。
  

       三、图腾演变成罗姓
         “祝融”不是人名,是一种职位——火神。相传,黄帝的曾孙颛顼生有二子,黎和吴回,先后担任祝融,后来吴回生了陆终,陆终的幼子季连在荆楚一带立国,以米为姓。季连的孙子穴熊当了荆楚的国君后才以熊为姓,罗姓就是从熊姓中演变来的。众所周知楚国大诗人屈原在楚国被秦灭亡后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是穴熊的后裔,所以,熊姓的后裔和从熊姓演变过来的罗姓还真有点缘分。
     有句成语叫“天罗地网”,罗在甲骨文中字形象一张捕鸟用的网,从字源观“羅”: "罗"字是一个会意字,繁体写法"羅,在甲骨文字中,很形象似拿着网罟捕鸟的样子。意思正如许慎《说文解字》说的:"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网中有鸟(佳),也有糸(丝),表示"羅"字是捕捉鸟类的"网"。"羅"字的本义就是捕鸟的网。许慎等人对"羅网"与"羅"氏的解释,可谓集汉代以前古人关于"羅网"与"羅"氏解释之大成!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每一个字标志着一种形象,是一种文化积淀,"羅网"与"羅"字,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羅"字这一商、周时代显示捕鸟人-"羅网"的象形文字,也便成了祝融氏后裔妘姓不可替代的图腾与标志。《尔雅释器》云:"鸟罟,谓之罗。"《十三经注疏》中对此注:"谓罗络之。"疏:"飞鸟,张网以罗之。"《韩非子难三》说:"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篇》说:罗人"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辈翠。"因此,“罗”的本义就是埔鸟的网。于是有学者提出最早织网捕鸟的部落叫罗部落,他们以“罗”为图腾,渐渐变成部落的姓氏。
          

    四、祝融公考辨
         罗氏世系皆以祝融为颛顼之后祝融是也。历代名公巨手,为序为志,各有著作,亦皆以祝融为罗氏始祖。其中引用国史典故,如颖公序曰:“罗氏出于重黎,为黄帝司徒,曰祝融以火施化,号曰赤帝听弇州之鸿(鸣)鸟,以作乐歌。生都于鄫,终葬衡山之阳。”。後之作序者,大都本此,亦未能深究。余尝考旧史及通鉴诸书,有祝融氏者,本神农之後。神农纳奔水之女,曰听詙,生临魁,临魁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节茎,节茎生戏,戏生器,器生祝融为黄帝司徒。据此,则祝融本在颛顼之前,且出于神农氏,其孙勾龙与颛顼同时,世系详明,昭然可考。
        黄帝在位百年,黄帝之下,有少昊氏在位八十四年,少昊氏之下,始为颛顼。既曰颛顼之子,又曰为黄帝司徒,不知黄帝至颛顼,百有余岁即时会(?)亦且不合,岂不自相矛盾乎?及查《颛顼本纪》,帝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苍舒、隤獃、梼戭、大临、庞降、庭坚、仲容、叔达九人。骆明之後至禹,为夏后氏。苍舒与叔达等,世号为高阳氏之八恺;又娶胜溃氏之女,生卷章、穷蝉、梼杌三人。穷蝉之後,至舜为有虞氏。梼杌不才,为舜投之四裔。卷章之妻曰女娇,生子二:长曰黎,次曰回。黎代为祝融,我祖所称祝融者,即黎也!其後裔至周初受封于罗,即今湖广房州也,子孙因以为氏。按祝融本火官之名,器所生之祝融,始党火正,故号祝融氏。吾祖黎本颛顼之孙,颛顼命司火官(火正)。秦嘉谟补辑《世本》载:"罗氏,本自颛顼,未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唐林宝《元和姓纂》载:"罗,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又云:"罗氏有齐郡、襄阳、河东三族。"宋代《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今房州也,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曰:"豫章徵音,祝融之后,妘姓。受封于罗国,子孙以国为氏,又望出长沙。"《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祝融因作火正官,后世称火神。周末,祝融后代被封于罗,建立罗国,在宜城,位于湖北境内,后迁枝江,被楚国所併,原罗国王族子孙又移居湖南长沙,遂以原国名命姓,乃成罗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姓氏急就篇》则称:"罗氏,颛顼后。妘姓国。"《说文通训定声》载:“ 妘姓,源自祝融氏一古姓国也,鄢、郐、路、  偪、阳、鄅 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 《世本帝系篇》云:"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娶于滕坟女,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娶于根水女,谓之骄福,生重黎及吴回。"据《史记》考:"罗氏,乃祝融之后,本妘姓,都於郐。"《毛诗谱》注:"会人,即[祝融八姓]之 妘姓也,是为郐国。"据《百家姓考》:"罗氏,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吴回,是颛顼帝的曾孙。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春秋时,为楚所灭,其子孙南移枝江,周末徙长沙。"
           综上所考,古文献中记载的“祝融”有两个:一前一后,一神一职。前者称前祝融,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被尊为赤帝。《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赤帝亦为祝融(前),与伏羲氏、神农氏同为“三皇”(《 史记》), 与赫胥氏、尊卢氏同为“三王”(《 六韬》)。《礼记、月令》云:“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另一祝融在后,称后祝融。乃颛顼之孫、老童之子重黎和吴回,二人皆为火正之官,其职名曰“祝融”。《 左传》载:“火正曰祝融”, 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传说中之火神祝融。《路史》载:“祝融氏,号也;祝融氏,职也。本非人名,黎为祝融,回为祝融”。 而《姓氏急就篇》又云:“罗为颛顼后,是则老童之子祝融官,并非古帝祝融也”。 由此可知,这两个祝融,当以分别,不可混淆。按文化认同,罗氏始祖应为后祝融,黄帝之嫡裔,颛顼之孙,祝融官重黎、吴回是也。
                        

    五、颛顼公考辩
         颛顼,号高阳氏,乾荒之子。姬始,中国上古五帝之一(五帝中另外四位:黄帝、帝喾、唐尧、虞舜)。为罗氏的姓始祖生有圣德,能专正天人之道,故号颛顼。《山海经》、《史记》等记载,颛顼是黄帝的曾孙,生于若水,十五岁,佑伯父少昊初为政,20 岁时,黄帝驾崩,颛顼继承中央天帝之位,开始统领四方诸候,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死后葬于河南濮阳鱼付禹山(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四川省雅安泰经县鹿鹤埧曾有“颛顼帝故里”以古牌楼,据一些专家考证,若水确实在今荥经县境内。颛顼一生崇尚文治,主要功绩是:文治安石,始建中央(国家)统治机构,在全国设立九师。规范宗教事务,始以民事纪官,教民耕种,大力发展农耕,创制历法定婚姻,制嫁娶,整顿社会秧序武功方面,平共工,征九黎,定三苗,初步完成了华夏的统一。颛顼是炎黄,联盟的重要首领之一。他的曾孙祝融(吴回)为帝喾时的火下官,掌管民事。周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他为祝融,被后人尊为火神。祝融的后裔分为已、董、彭、秃、妘、曹、斟、毕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他的子孙周初被封在宜城(今肖北省宜城县)建立罗国。公元前690 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祝融子孙前列逐渐向南迁移,为不忘之国恨,罗子国的遗臣遗民们遂以原国名为姓,故后人尊遗颛顼为罗姓得姓始祖。古籍《世本》去:“罗氏,本自颛顼,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故罗人尊颛顼为得姓始祖。
                
                  

    六、罗氏开国始祖匡正公考辩
        祝融重黎下传到第六十代为孝公,讳源流。初为文王卿士,官至忠谋参军。娶公羊氏之女,追禹娇。生子五:邾、郐、邝、邬、郧。到了商代,自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代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于是便随着荆部族一起为躲避而西迁。当荆楚水时,罗人也迁到了楚北石的罗山、罗水、即甘肃省正宁县东二十里的罗山。孝公次子郐公,讳匡正,原始妘追里就出生在陕西巩昌底陇西县零阳东乡。商封受辛甲寅生。周初,荆楚、罗人积极追随,周武王伐商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118 年)郐公周镇宜域有功,赖封宜域候,食采宜域地方百里。周武王九年,匡正公奉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年,周武王在军师鬻熊公周密策划下率领八百诸侯开始了灭商的战争,匡正公率罗部落尽全力参加战斗,自居高京(故址在陕西省长安县)出发东征,经殷墟(河南省安阳西北)牧野(今河南省汲县北)之战,大建战功。周武王论功会赏,罗部落首领匡正公被封为及爵,“食采宜域继泽噩域。”此处有罗水之阳,故国号为罗匡正公镇守罗国,追赠安南王,在湖北省宜域房为隔界处,今南漳县东南八十里,旧有罗国域是也。公追念远祖祝融居火正,取火字之义,又号曰逼阳。事详戴宜域县志。公殁葬襄阳谷邓地太和山,坐北向南。原配江氏,次娶殷氏,二妣合葬襄阳谷邓地鹿溪山。生子三:昌允、昌兰、昌祚。由于匡正公辅佐周室讨代纣虐有功被封为了爵,罗国又成为一个子爵之国,故罗子国。在西周352 年分封七十二诸侯国时,罗也是其中之一。于是,罗国的建国人匡正,也就被尊奉为建国始祖,即罗姓的一世祖。
 
                    

  七、复国始祖凌甫公公考辩
           匡正公建立罗子国以来,罗国臣民在西周太太乡地共生存了十五代,330 多年(公元前1044—— 公元前707 年)罗氏十六世班公时,开始遭受到邻国楚国的侵犯,罗国奋起抵抗,延续到二十世晖公时,因国势渐衰,罗败于楚只得屈辱进贡,罗国奋勇抵抗外侵达110 余年(公元前70)年——公元前596)年周定王乙丑(公元前596 年)二十四世万通公时年35 岁)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彻底消灭。之后,世代陷于山林之中,历经二十四世万通,二十五世益噩,二十六世石占公、二十七世利达、二十八世秀杨、二十九世昌学公,三十世程政,前后历时230 多年。
          三十一世祖乘公,讳凌角,号益,程政之子,周考王甲辰(公元1437 年)生。凌甫公深恨罗之亡于楚,深知欲重振罗国,唯有西方一霸秦国可相托,以此就归到秦国去任职,为的就是希望将能够报亡国之仇。到了周显王(姬扁)三年(公元前366 年),凌甫公,并要封陇西一带给凌甫公,但心怀复国之志的凌甫公不肯接受,只是恳请秦国出兵肋其复国。终于秦献公受其爱国心的感动,出兵,完成了收复故土的愿望,失陷的王城——宜城再次回到罗国手中,灭亡了230 余年的罗国得以复兴。复国以后,凌甫公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迁都,凌甫公见宜域地文土山中,不适合作政治机能的中心,而将国都迁移至枝江,枝江县旧有罗国域,即公的迁之处,传曰:“周未徙枝江”,即披公南迁之事。二是正式以匡正建宜域之国为姓。完成复国志愿后,凌甫公见宗族之人四方散徙,时间长达二百多年,大多罔知识宗,故追录原流,上朔祝融居火正,以匡正封宜域而以国名以姓,自此,正式出现了罗姓。之后。凌甫公就着手将历世源流,辑为家乘于后。传治罗氏家族自此以后,日益亲见爱精诚。罗氏之有家谱,就是在这二千三百多年前(公元前355 年)开始的,时年凌甫公已九十岁高龄。
         从此以后,罗氏千世万代的子孙,都能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至远而茫无头绪。这是一项不朽的贡献。如果不是他,两千三百多年来罗代家族的发展,很可能就会与现实完全不同。匡正公建国以来,罗国的传世情形,由于凌甫公的功绩以及后人的重视,而长期有完整的保存。这位罗始罗族的伟大功臣,罗子国三十一世祖凌甫公,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72 年)去世,享年97 岁,他的陵墓就在枝江城北。其事载枝江县志。同于其功德之显要,被后人尊奉为复国一世祖。
                      

  八、罗姓与豫章郡望、罗珠传略

            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生于秦王政丙辰年(前245)四月十四日寅时,薨于汉景帝丙戌年(前155)九月十八日辰时,享年九十一岁。葬于洪崖即今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南岭九节蜈蚣山。
         珠公原籍湖南长沙浏阳县东乡纯江,先父君用,秦武陵县令,后仕汉,督运官铁,溺于洞庭。珠公乃君用公次子,自幼聪慧好学,长成满腹经纶。初仕汉高,为治粟内史(景帝初改治粟官为大农令),赋税宽平,国用优足,清廉自守,政绩卓越,后世尊称为大农公。
        汉高祖辟疆,公出守九江,随从颖阴侯灌婴平定豫章,乡贤张交献地归于婴,又以该地当南北之冲,呈筑城计。筑城伊始(前201),灌侯北调,至惠帝三年(前192),经九年努力,由公竟其筑城之功。戊午(前183),避吕氏之乱,隐于洪崖,屡诏不起。丁亥(前154),吴王濞连七国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讨灭之。叛平,亚夫奏请命名郡城以治,并奏明珠公筑城功绩。因公亲手植有豫章(樟树),景帝准奏为豫章郡城,并敕建祠祀之。
        珠公原配张氏,继娶傅氏生育六子: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抵德、成通。据《南昌耆旧记》所载,罗珠“实为罗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又罗氏族谱载,北宋丞相司马光追念罗珠崇高品德,卓越功勋,为之作赞曰:
       “起家内史,职在司农,留侯推毂,灌侯共功,相度豫章,仡仡崇墉,勋成辟谷,邈矣高风。勋在汉室,泽及生民,媲美后稷,于今为烈,定太平功,建中兴业,寿而且康,厥后克昌。”
        罗姓的家族共同标帜“豫章”,天下皆知。豫章,本来是树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树,都是高大而坚实的巨树。或许正由于豫、章二树的高大坚实,我国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经拿它来作为地名的,《左传》的“定四年”一段上有“蔡侯、吴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之语,所谓的“豫章”,应该就在现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带地方。不过,“豫章”的地名虽然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出现,但是到了汉朝初年,也就是大约两干一二百年以前;这个地名却被搬移到江南去了——当时,汉朝在现在的江西省地区设置了一个“豫章郡”,郡治设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庆治,所以长时以来提起“豫章”这个古地名,绝大多数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会有过。
         两千两百年前,汉朝大行郡县制度,为什么会拿“豫章”两个字作为郡名?这就跟罗姓大有关连了!原来,当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手晨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把这个地名,自江北搬到了江南豫章的首城,是由罗氏所建,豫章的郡名,系出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罗氏之以“豫章”为郡望。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关于罗姓与“豫章”结缘的经过,前清道光年间江西<罗氏大成谱序>祥载:“吾族世系,出于黄帝,延至周,妘郐公号匡正,分封罗国,世守宜城。至凌甫公,以功显秦王,遂迁国于枝江,守陇公徙长沙,以国为氏。秦有武陵令均用公,次子讳珠,仕汉,与灌婴侯;定九江郡,筑城于南昌首府,工成告竣,手植豫章,因家其地。景帝间,吴连七国反,命太尉周亚夫,逮十八邑,请定为郡,始有豫章之称。其后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苍布,晋宋齐梁之间际,散居天下,虽以会归,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 “豫章罗氏”的源头在江西,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九、罗 崱 公 考 略
         罗崱,是罗氏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庐陵(今吉安)多支罗氏为其后裔,其子孙中名人辈出,海外外众多罗氏奉为始祖,但因年代久远,对罗崱的身世众说纷纭,因此对其身世,略考如下 。
明状元,罗崱之二十三代孙吉水人罗洪先在《澄溪华山周桥罗氏族谱序》中说:“吉,多罗姓。虽融塞不入齐,大的抵皆祖印岗矣。余家牒记,祖崱,仅识名耳,其业微劣无徵。然他氏牒记稍异,或曰冠军将军恭后,或曰南唐进士颖后,或曰吉州刺史,是何据也?”也就说,在明代,对于罗崱有三种说法,并说:“近世水心(罗开礼)系源武岗(罗)。”明确罗伦的八世祖水心先生,是吉水山原罗崱恭之后,亦为罗崱子孙。另外,罗洪先在《山原罗氏族谱序》中,说到:“予族与山原同然所出秀川,祖崱之先,本湘东人,而序谱者,咸谓豫章徙同江,莫辨其自,独山原祖,襄阳拯,拯为吉州推官,在郡志可考。明确了吉水山原罗氏源出秀川,始祖罗崱是湘东人(长沙郡望)。”吉水另一支罗氏,即桃林、竹溪罗氏,众口一词,罗崱唐开元间,自钱塘来庐陵,任刺史,子孙遂家焉。并有许多名人作序。吉水的四大罗氏,尽管对罗则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却是一至的。即吉水罗氏从庐陵的印岗来。
          印岗罗氏,宋时以罗绋为代表,他的女婿杨万里,寿高,官显,文重,其文集中有大量有关记载,为罗绋的儿子上行、上义及有的孙子,撰有墓志铭,是最权威的史料,在《罗氏万卷楼记》称:“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以文呜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今庐陵之罗其后。”即确认庐陵之罗崱,是晋代罗含,五代江东公罗隐之后代,来源于钱塘在。在《罗氏万卷楼记》又云:“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罗含)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罗隐)今庐陵之罗,其后也。出凝归门北东四十里,而近为完塘之罗,自武岗公(罗□恭)以泓澄演迤之学,崭刻卓诡之词,第建炎进士,其族遂鼎盛。由完塘西北五十里,而遥为印岗之罗,自乡先生天文(罗绋),以诗一经为三舍八邑之师,其子著孙,若曾孙,以经术文词第进士者七人,其荐于乡者,何数!至今遂为士乡家章甫人育弘也。”这段话明确了庐陵罗氏的源流。可惜有的作者,看到如此重要的论断,不予登录,以至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有关庐陵罗氏的源流。
           以杨万里的身份、地位、学识以及他与罗家的关系,他生活的年代(1127-1206)他的论述应该是最权威的,在没有更确切的史料推翻杨万里的结论之前,可以认定:罗崱是晋之罗含、唐之罗隐的后代。但其先世已不可考。约在五代时从塘到庐陵,奉豫章为郡望。
         至于是否为庐陵刺史,由于宋以前史料不足,省志、郡志无考,可按众多人名人的说法为庐陵刺史,但须存疑待考。罗士信(603—622),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就是人们常谈的随唐郯国公罗成;罗成是罗艺惟一的血缘之子。。《旧唐书罗士信列传》: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大业中,长白山贼王簿、左才相、孟让来寇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讨击。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曰:“汝形容未勝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击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须陀因而奋击,贼众大溃。……须陀甚加叹赏,以所乘马遗之,引置左右。每战,须陀先登,士信为副。…… 寻从太宗击刘黑闼于河北,有洺水人以城不降,遣士信入城据守,贼悉众攻之甚急,遇雨雪,大军不得救,经数日,城陷,为贼所擒。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士信词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太宗闻而伤惜,购得其尸,葬之,谥曰勇。士信初为裴仁基民礼尝感其知己之恩,及东都平,遂以家财收敛,葬于北邙。又云:“我死后,当葬此墓侧。”及卒,果就仁基左而托焉。
 
                     十、话说罗成及其源流
         清朝道光年间,赣州司马罗明高,在主修《罗氏大成谱》的谱序中特别提示:“隋、唐相继间,我祖……艺公,讳元朗,由豫章(今江西南昌)之西山,析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子成,讳士信,忠义佐唐,赠郯国公。其后,尹宁(罗成之孙)被难,不敢显称祖讳,因改艺公之名曰恩,改秦祖妣(罗艺之妻、秦琼之姑)之姓曰余(“秦”字除头三横),当斯时,离山东,回豫章,由豫章迁浙江会稽县居焉。”
据综合史料记载:罗艺之父罗官奉,任山东济南府参军,三个儿子分别名为元朗、元稔、元明。元朗(即罗艺)先是随父迁居历城县,后又寓居湖北襄阳。南朝陈时,罗艺率兵攻隋,隋炀帝被逼而封罗艺为靖边侯,号燕山王,听调不听宣,镇守幽燕九郡。大业十二年,唐王李渊大军直捣隋部。罗艺无奈而降唐,被唐王封为大将军,称燕郡王。后来,罗艺谋反,被唐军追杀,导致身败名裂。亲眷则四处逃匿,各藏东西。罗艺与罗成父子,一个反唐,一个保唐,罗成20岁时,卒于罗艺之前。齐郡的罗人在唐朝创修世谱,选定士信为支谱始祖,显然是可以理解的。
《淄川县志》说:罗成生于历城,后迁居淄州般阳。又传说:罗成之妻名庄金定,系淄川区磁村乡大百锡村人。罗成有二子,名志为、志行。志为即罗通(一作罗童)。罗艺被杀时,罗通改名罗照。罗通有七子:前四子名尹泰、尹宁、尹瞻、尹穆,散居于浙江、福建等地;后三子名章、英、昌,散居于山东各地。
 五代时期,罗成之12世孙罗潜,因避战乱由般阳迁居到诸城。至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仕至大名府知府的罗希古(罗成之16世孙),重又返回到淄川县孝义乡。并在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修建“宋诰赠工部尚书加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上刻: “邈哉罗国,颛帝之裔,厥后子孙,因国为氏。或齐或魏,播迁东北;至唐有闻,郯公垂烈,三代绍威,乘时振发。公出诸城,潜光晦德,以善遗子,不诘其成,卒能有成,为世名卿,邦有宠光,章金绶紫,天子赠公,荣动闾里,始疑其约,今享其丰。揭铭以碑,照耀无穷。”天下罗氏出豫章。据考证:罗姓源于“黄帝——颛顼——祝融”世系,江西省总谱的始祖,名为罗珠,是汉惠帝刘盈的相国大司农令.罗成是罗珠的24世孙,是先祖祝融氏(吴回)的第125世孙。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