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罗廪对明代茶叶科学技术的贡献

 吕维新 发布时间:2004-03-13

 

(一)时代背景

罗廪生活在明朝后期神宗万历年间。神宗十岁即位,初由张居正辅政,整肃吏治,历行节约,万历九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缓和了统治危机。神宗亲政后,勤于政事,关心民生。万历十一年至十四年是神宗励精图治时期,但仅是昙花一现。十四年以后,神宗深居宫中,长期怠政,宫廷正邪两派斗争日趋激烈。且由于内外用兵和营造宫殿,而“国用大匮”,财政濒临绝境。为此,神宗自万历二十四年起派遣大批宫官充当税使、矿监,“纵横绎骚,吸髓饮血”,结果“天下萧然,生灵涂炭”。《明史》农业和工商业发展遭受严重摧残。湘、广、鲁、闽、赣等省相继暴发反抗斗争。一些读书人,虽心系祖国,但朝廷黑暗,不愿入仕,因而隐居山林,罗廪就是其中之一。

(二)罗廪其人

罗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性嗜茶。慈溪产茶始自唐代。又据嘉靖《浙江通志》载:“慈溪县岗上,有宋丞相史嵩之墓,殿师范文虎因置茶局,贡茶。冀史墓不至荒落,每岁清明前一日,县令入山监制茶芽,先祭史墓,乃开局制茶。”他生长在茶乡,自幼受茶文化薰陶,酷爱茶事。但当时朝廷昏庸,政治腐败,他不满现实,淡泊名利,遂入中隐山,“隐居以求大志”,开辟茶园,植茶、造茶、品茶,“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战,俨听松涛,倾泻入瓯,云光缥缈”,过着闲情逸致的生活,冀永葆艺术人生。虽很清贫,但他立志不渝,锲而不舍,总结前人经验,亲自参予实践,历经十个春秋,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著《茶解》问世,弘扬茶文化,传播科技知识。

(三)对明代茶叶科学技术的贡献

《茶解》前有序,后有跋。分总论、原、品、艺、采、制、藏、烹、水禁、器十目。记述论断,既符合科学,又富有哲理。

屠本,浙江鄞县人,也嗜茶。对茶事颇有研究,著有《茶笈》。他为《茶解》作序云:“其论审而确也,其词简而核也,非眠云跋石人不能领略。”武陵龙膺君在书跋中也说:“语语中伦、法法入解”,作了公正的评价。罗廪在《总论》中写道:“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即羽化成仙),高度赞赏茶的功。但他认为,“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盖知深斯鉴别精,笃好斯修制力”,这就是说茶中奥妙的道理,不是深知茶性和笃好茶的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对茶有深切的认识,才有鉴别的能力,才能长期从事茶叶科学研究,论断颇为精辟。他批评宋代“京铤龙团”过于奢侈,又杂香料,赞赏自己“不若今人精于炒焙,不损本真”大众化科学制茶方法。

十年辛勤耕耘,罗廪对植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秋社后,摘茶子水浮取沉者,略晒去湿润,沙拌,藏竹篓中,勿令冻损,俟春旺时种子。茶喜丛生,先治地平正,行间疏密纵横各二尺许。每一坑下子一掬,·覆·以·焦·土,·不·宜·太·厚,·次·年·分·植,三年可摘取。”既否定了唐、宋长期以来“植而罕茂”的旧传统,又提出了“覆以焦土,不宜太厚”的种植技术,这在当时可说是先进的。

茶园如何肥培管理呢?罗廪的经验是:“春时(艹雉)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年抽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治焦土法,下置乱草,上覆以土,用火烧过,每茶根旁掘一小坑,培以升许。”并提倡茶园间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笔者粗略翻阅史书,明代茶书约32部。其中以《茶谱》命名的达五部之多。以《茶笈》命名的有二部。故内容多有重复,而且摘引唐、宋茶书内容的不少,没有多太意义。而罗廪对茶园肥培管理的技术措施,在明代茶书中尚无先例,是他的创举。

对炒青绿茶手工操作方法,罗廪也有深切的体会:“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只可一握,侯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按,自略炒,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注:以上圆点都是笔者加的)。

张沅,也隐居山中,无所事事,博览群书,汲泉煮茗,究研茶事以自娱。也是在万历年间约早于《茶解》十年著《茶录》问世,对烹茶、饮茶、茶道有见解,对造茶虽有简略叙述,但不若罗廪认识之深切,用词之确切,有“中有玄微,难以言显”句。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亲自参加植茶、造茶劳动。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经验的人不可能准确使用如“札札有声,急手炒匀”、“色如翡翠”这样的词句。可见罗廪对手工制茶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以及茶园肥培管理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对当时茶叶生产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所以说他对明代茶叶科学技术做出了贡献。

作者: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

罗盛裕供稿

(网站专稿 未经授权不得转帖)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