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罗傅同宗","傅赖罗一家",这两句话,自古以来,在中华全国赖罗傅三大姓氏的族民之中,几乎无人不晓,人人皆知.尤其是长江以南的一些省区,诸如有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江苏等省以至于东南亚许多地方在举行宗族联谊活动中,都以同宗兄弟之情共尊始祖说公而共同参与祭祀或宗谊交往活动。
然而,由于民间流传的有"赖罗傅"与"傅赖罗"两种不同的排列而相应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与认识。有的仅以字面上的"傅赖罗"的顺序认为傅是原流,赖是支流,或者说傅为嫡系,赖为庶系;有的则以"赖罗傅"确认为傅源泉于赖,即赖是源头,傅为分流。其实,这两种说法以人们的认识来说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与猜想。
究其历史渊源,想要准确地或者比较准确地考究三姓之间的血统关系,必须追溯到上古时代夏商以前的源头说起。
按福建泉州傅氏宗史考究学家傅金星(已故)所撰《赖罗傅史籍考订》一文称:傅赖罗同宗,渊源于商代名相傅说。因黄帝裔孙大田氏封于傅邑以为氏,说为大田氏之后。至周,其后裔有叔颖者封赖候,叔颖就以国为氏即赖氏始祖。而罗氏系熊姓,祝融之后,上古时管火之官,故"熊"字从火。周时封于宜城,居罗水,号罗候,为长沙豫章望族。春秋后期,赖罗两国先后被楚所灭,子孙为避难,逐隐姓依附于傅氏。从此,傅赖罗血统相连,共崇傅说为始祖。自商周至今三千余年,三姓从来都以兄弟相处,同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又据《百家姓杂考》宋金忠著文称:赖姓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后裔;一出自黄帝世系的周文王姬昌之后。南宋郑樵在其名著《通志·氏族略》中说:"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住地也。鲁昭公四年(前583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文中说的"赖",即春秋时期的赖国(诸候国),封子爵,帮称赖子国。"褒信",东汉时置县,属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宋代属蔡州,即今河南息县包信镇,位于息县东北距县城约三十五公里处。包信镇西北一点五公里处有"赖亭",即古赖子国遗址。鲁昭公四年(前583年),《后汉书·郡国志》亦称:"汝南郡褒信候因有赖亭,古赖国也"。另据清《康熙字典》注:"烈",古通"厉",又音"赖",故炎帝神农氏后裔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氏。上古烈山氏居于今山西汾水一带,后来有一支约于商后期,在今河南鹿邑县东的厉乡建立赖国,依附商王朝。周武王姬发伐商时,曾令伯韦伐厉(赖),赖人被迫南迁"褒信",后又归附于周,周武王又封以子爵,重复"赖子国"封号。
另据《中国文化博览》称:周武王之弟叔颖,受封于赖(今河南息县包信镇),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姓,从此依附傅氏。这都说明赖国开国始祖实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颖是也。同时也清楚地看出赖傅联宗的起因与原委了。
据此,有关赖罗傅三姓的关联,广东焦岭《赖氏族谱》又载:古时赖氏族人为避楚害而隐姓者多,有的改为傅姓,有的改为罗姓。且又因其毗邻与姻亲关系,便形成赖罗傅联宗之传说,这就具体地回答了上文所述的两种相对不一的不解之迷。
据中国姓氏史料记载,赖氏最早聚居于焉陵一带(今河南焉陵县),主要是在中原境内繁衍发展。后又在颖川郡(治所在今禹州)、河南郡(治所在今洛阳)、河内郡(治所在今武陟县)形成望族。之后又因任官、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从唐代起颖川一带的赖氏有一大部份陆续迁到闽、粤、湘、苏、赣等省,在当今中国常见的汉族之百家大姓中,傅氏排列第36位,赖氏排列第98位。
现谈谈罗姓宗亲。
按《百家姓杂考》记载:罗姓原始发源泉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罗山县。上古时,罗山一带虽然出现农业和和畜牧业繁荣时期,但因当时受到极为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的制约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当时人们只好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在鸟兽群集的高山上燃起熊熊篝火,四面架起网罗以诱捕鸟兽补充生活上的紧缺,这种以织网捕腊为生计的部落,便是罗姓最早的先民。
当时,黄帝的一个后代叫祝融,其子陆终生有六个儿子,其中第六子季连被夏启封邑于罗地(今河南罗山县一带),建立了罗国。罗人亦以国为姓,这便是罗姓的起源。这样,季连亦便成了罗姓的当然始祖。
商代中叶以后,奴隶主为了加强统治和扩张势力,大举兴师南下,罗国被逐西迁。春秋后期,罗子国亦被楚武王所灭,罗国臣民为纪念故国,坚持以国为姓,并不断向四面八方繁衍,而且纷纷向发达地区南徒,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此外,罗姓尚有两支流派系由小数民族改姓而来。一支是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比罗氏改姓为罗;一支是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瑟罗氏进入中原后,其后人将其"斛瑟罗"氏简化为"罗"氏,亦便成了罗姓。
总之,据中国姓氏历史记载,赖罗两姓历来都与傅姓一样,同是傅说后裔,同尊说公为始祖,源远流长,情深谊厚,并在东南亚一带早已形成宗亲派系。
福建仙游 傅仰虞 撰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