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罗珠年鉴考
罗时实 发布时间:2006-07-26
生卒年份
目前发现有两种不同的生卒年份:
《豫章柏林重修大成族谱》谱系记载:秦始皇庚午(公元前231年)七月十五卯时生,公卒景帝後元二年,寿九十。生卒年为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42年,寿九十。
《罗珠》(台湾稿)记述:秦王政(始皇帝)十五年己巳岁(公元前232年)降世,汉景帝“后元”二年己亥岁(公元前142年)卒于草庐,寿高九十岁。公元前232年---公元前142年,寿九十。古时高寿者通常以虚龄记寿,因此生卒年“前231年---前142年,寿九十”较可信。
《豫章始祖罗珠墓碑》(墓碑为东汉永兴二年甲午年(公元154年)正月十五日八世孙大尉叶,字立成立碑。)记述:公生于秦始皇丙辰二年(公元前245年)四月十四日寅时,殁于汉景帝丙戌二年(公元前155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公元前245年---公元前155年,寿九十一。
粗看起来后一种记述较为可靠,因为是东汉时八世孙大尉叶立碑,前两种家谱记述为后人多次修改,不太可靠。但是只要认真推理,就可以发现结论正好相反。
在《豫章柏林重修大成族谱》中也有一篇“汉大农令罗公墓表”,纪录珠公墓碑。由于“大农旧有碑文,但字蹟断续不可悉记”,故没有记述生卒时间,只能纪录“罗公名珠,字怀汉,秦武陵令罗君用之嗣也,历官大农令,自长沙守九江,同灌侯筑城,手植豫章为记,斯佳城也。六子:居厚、宣礼、子成、知正、抵德、成通。”也是“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正月十五日八世孙太尉叶立碑”。这里没有任何随意的猜测,有就记,确不准就不记。实事求是。
查一查罗珠六个儿子的出生年月:
长子居厚,汉高祖壬寅(公元前199年,珠公33岁或47岁)八月十八日子时生。
次子宣礼,汉惠帝丁未(公元前194年,珠公38岁或52岁)十一月初九日生。
三子成汉,汉惠帝庚戌(公元前191年,珠公41岁或55岁)正月十八日生。
四子知政,汉惠帝壬子(公元前189年,珠公43岁或57岁)十二月十八辰时生。
五子祗德,汉少帝丙辰(公元前185年,珠公47岁或61岁)六月初六酉时生。
六子成通,汉文帝壬戌(公元前179年,珠公53岁或67岁)十月十六申时生。
由于珠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出生年月,孩子出生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年龄。显然,前一组年龄比后一组年龄更合常理。前一组年龄比常态也较晚十几年,这可能是原配未生育,而珠公重感情,十几年后才继配,生育六子。后一组年龄比常态要晚二十多年,难于置信。
再考查分析卒殁年份,上面列举的三处有两处认为是汉景帝后元二年卒,享寿九十。最后一处纪录是“公生于秦始皇丙辰二年(公元前245年)四月十四日寅时,殁于汉景帝丙戌二年(公元前155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这三处纪录相接近的是“寿九十”或“寿九十一”。不过,前二处纪录都是“寿九十”,后一处纪录是“寿九十一”。
前两处有个共同的依据是“卒景帝后元二年,寿九十”。翻开历史,汉景帝即位有16年,前7年沿用文帝的“后元”纪年,随后6年改用自己的“中元”纪年,最后3年再用自己的“后元”纪年。这里出现了2个“后元”纪年。应该说前一个“后元”纪年是沿用文帝的“后元”纪年,只有后一个“后元”纪年才是景帝自己的“后元”纪年。公元前155年是汉景帝即位的第二个年头,但不是汉景帝“后元”二年,而只能算是“后元”九年。如果公元前155年为“后元”二年,那么为什么后来再要用“后元”纪年呢?公元前142年和公元前155年岂不是相同?所以说,称公元前155年为汉景帝“后元”二年显然是错误的,汉景帝“后元”二年应该是公元前142年。这样算来,罗珠得子的年龄就较为合理了。
那么为什么“东汉永兴二年甲午岁(公元154年)正月十五日八世孙大尉叶,字立成立碑”也会错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世远年湮,墓碑多次重修”,原有字迹难辨而出错,二是大尉叶也可能出错,毕竟世隔八代。
族谱记载经多次重修,在《豫章柏林重修大成族谱》中每次都强调“记汉大农令者记其闻见之实也”,每次重修都要多人重新校对旧有的资料。每次有了新的资料都是附加叠加上去的,不是重新编修。应该说比较可靠,但都应该经得起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这次族谱重新编修,但原有的资料不能丢失,可以作为附件保留。
所以,我个人认为,始祖珠公的生卒年代是:“秦始皇庚午(公元前231年)七月十五卯时生,公卒景帝後元二年,寿九十。”
出仕年代
原谱系记载含混不清。《大农祠记》记述:“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即大农职也,赋税宽平,国用优给。至惠帝时以直道不容出守九江,适灌侯有筑城之功,未毕。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民极趋之,劳而无怨,恪完城墎,即豫章城也。七年避诸吕之乱,遂隐红崖托迹仙学,结草为庐,书其庐曰:‘昔张子房为赤松之游,吾今为红崖之游,盖上友洪崖异人与禽鸟为乐。’”这里把罗珠的简历概括得很清楚。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 ,兢兢业业,督运汉军粮饷,灭秦伐楚有功。经汉大臣灌婴(高帝时之车骑将军,后封颖阴侯)奏表,升迁参军知政,节制诸郡。“景帝初年,改治粟之官为大农令,故称曰大农令,遵汉制也。”拜相国大司农。拜相期间,赋税宽平,国用优足。
公元前192年,也就是汉惠帝三年,“以直道不容出守九江,适灌侯有筑城之功,未毕。因郡人张交(文?) 献地,遂与灌婴侯筑城。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环十里闢六门告成,民极趋之,劳而无怨,恪完城墎,即豫章城也。遂手植豫章於庭(香樟树),今城隍庙文锦局之樟,世传乃大农手植也。郡人张交(文?)德之,祀于九江北沙下,今新建西山豫章台即其祠也,遂居豫章沟。
公元前187年,即汉惠帝七年,吕后纂政,诸吕横行,遂隐洪崖,直至“卒殁其地”。
有的族谱记述珠公“初从叔事秦,秦亡仕汉”。我看也有道理,如果没有初始的锻炼,就很难有后来的出仕汉相大农令,成绩卓著。不过柏林族谱上没有记载,可能始祖珠公不愿提及旧事。
汉朝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豫章始祖罗珠为汉朝初期政权的巩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始祖隐居洪崖直至“卒殁其地”后,汉朝又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安邦,促成了汉民族的融合和形成。直至现代人都称赞汉唐盛世。
珠公长子居厚于武帝五年(公元前135年)世袭父爵大司农,这是汉王室对珠公前期工作业绩的肯定。建元中(公元前137年)仕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大尉,赠卫国公,升用兵宰相。这说明珠公的智慧在长子居厚身上再度得到延伸。
隐居年代
公元前187年,即汉惠帝七年,吕后凌朝,立少帝垂帘听政,诸吕横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后篡权”。为避诸吕之乱,公谢病隐於洪崖山巅,今名罗汉坛,结草为庐,大书其庐曰:“昔张子房为赤松之遊,吾今为洪崖之遊,盖上友红崖异人与禽鸟为乐。’”
公元前179年,吕后被剪,文帝即位。次年,即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丞相灌婴访大农於洪崖”,希望珠公重新出仕,这时珠公54岁,已经隐居九年,“吾今为洪崖之遊,盖上友红崖异人与禽鸟为乐。”况且诸子幼小,难于外出继任,“天子不得臣”,继续隐居。
公为官期间尚有俸禄,隐居期间便无俸禄。但能生活俭朴,结草为庐,勤耕菽以果腹,“蔓植松柏,以示己节操也。”又种茶叶如豆苗者,香味奇异。
“记洪都城西四十里西山左右石壁相向斗绝,飞湍汪洋其下为洪井,即大农讲道处,故世称为洪崖先生。”
“又有名钓矶周围皆水者,大农游钓处也。”
公隐居45年,蔓植松柏,勤培蔬果,“与禽鸟为乐”。还要讲学,钓鱼。诸子孝顺,一家和睦。显然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直至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元”二年“卒殁其地”,寿九十,可谓高寿。
另有异地豫章罗氏族谱记载:公隐居期间研习医药,为百姓治病,“治愈者千人”。